建筑沉降分析系統手冊_第1頁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手冊_第2頁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手冊_第3頁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手冊_第4頁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3"\h\z1.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Settlement) 41.1. ST4.3是對ST3.81的升級版 41.2. ST3.81對ST3.8的改進 51.3. ST3.8是對ST3.51的升級版 61.4. 概述 71.5. 基本定義 81.5.1. 工程 81.5.2. 沉降 91.5.3. 坐標系 101.5.4. 沉降過程回歸分析及預測 101.5.5. 等沉降曲線圖和區域沉降 121.5.6. 沉降展開圖 141.5.7.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161.5.8. 沉降點的增補與修復 161.6. 系統主要功能 171.7. 系統軟硬件需求 181.8. 系統安裝 192.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用戶界面 202.1. 系統運行機制 202.2. 文件系統 202.3. 工程管理器 212.3.1. 概述 212.3.2. 工程結構框 222.3.3. 工程屬性 252.3.4. 建筑物屬性 262.3.5. 沉降點屬性 302.3.6. 工程背景圖 322.4. ST4.3的工具欄 352.5. [工程文件]菜單 362.6. [系統配置]菜單 372.7. [系統工具]菜單 382.8. [沉降分析]菜單 392.9. [查詢/報表]菜單 392.10. [窗口]菜單 402.11. [幫助]菜單 403. 使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 413.1. 基本使用步驟 413.2. 工程數據錄入 423.3. 繪圖配置 453.3.1. 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 453.3.2. 沉降點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 493.3.3. 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繪圖配置 503.3.4. 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繪圖配置 513.3.5. 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繪圖配置 523.3.6. 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繪圖配置 533.3.7. 建筑物沉降速度線的組合繪圖配置 533.3.8. 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繪圖配置 543.3.9. 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圖配置 573.3.10. 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繪圖配置 573.3.11. 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圖配置 573.3.12. 工程總平面圖繪圖配置 583.3.13. 建筑物輪廓圖繪圖配置 583.3.14. 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繪圖配置 583.3.15. 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繪圖配置 613.3.16. 回歸分析函數 623.4. 沉降分析 643.4.1. 沉降量統計分析 643.4.2. 沉降差統計分析 653.4.3. 沉降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 663.4.4. 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及回歸分析、預測 683.4.5. 沉降過程線組合 693.4.6. 沉降差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 703.4.7. 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 723.4.8. 沉降點沉降速度線 733.4.9. 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組合 733.4.10. 等沉降曲線圖 743.4.11. 等沉降速度曲線圖 763.4.12. 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 763.4.13. 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 793.4.14. 沉降展開圖(1) 803.4.15. 沉降展開圖(2) 823.4.16. 沉降過程監測圖 843.5. 工程總平面圖 863.6. 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 863.7. 時間--荷載線圖 863.8. 分階段線 873.9. 查詢 873.9.1. 概述 873.9.2. 工程概況 893.9.3. 沉降點 913.9.4. 建筑物沉降量 933.9.5. 建筑物沉降差 953.9.6. 查詢任一沉降點點對的沉降差 973.9.7. 查詢某期沉降數據 973.10. 報表及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1023.10.1. 報表 1023.10.2.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1053.11. 報警 1063.12. 數據安全 1063.13. 穩定性分析 1063.14. 外部調用 1084. 應用實例 1094.1. 概述 1094.2. 沉降分析 1104.2.1. 工程總平面圖 1104.2.2. 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 1114.2.3. 沉降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 1124.2.4. 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 1144.2.5. 沉降過程線組合 1154.2.6. 沉降差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 1164.2.7. 沉降速度線 1184.2.8. 等沉降曲線圖 1204.2.9. 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 1204.2.10. 沉降展開圖(1) 1224.2.11. 沉降展開圖(2) 1224.2.12. 沉降量監測過程線圖 1244.2.13. 沉降差監測過程線圖 1244.2.14. 建筑物平均沉降量監測過程線圖 1254.3. 報表 1274.3.1. 基準點高程成果表 1274.3.2. 沉降點高程成果表 1284.3.3. 沉降觀測表 1294.3.4. 沉降觀測記錄表C4-4 1304.3.5. 沉降監測成果表(小略圖) 1314.3.6. 沉降監測成果表(大略圖1) 1324.3.7. 沉降監測成果表(大略圖2) 1334.3.8. 沉降數據匯總表 1344.3.9. 建筑物沉降觀測記錄TJ37 1354.3.10. 綜合分析表 1365. 問題解答 1385.1. 越界查詢... 1385.2. 關于dxf文件 1385.3. 將位圖插入Word2000 1385.4. 打印圖形 139

1.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Settlement)1.1. ST4.3是對ST3.81的升級版xe"升級"xe"ST4.3"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Settlement)是對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81(Settlement)的升級版本。主要升級更新內容:1.新增了反映建筑物沉降速度的過程線圖,包括[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沉降點沉降速度線]和[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組合]。沉降速度是反映建筑沉降穩定性的重要指標。2.新增了對[工程總平面圖]和[建筑物輪廓圖]的繪圖配置功能。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工程總平面圖和建筑物輪廓圖的繪圖內容、屬性等,如可以選擇同時或獨立注記沉降點名、沉降量、沉降速度,指定線條顏色、自定義圖名等等。注記中:前綴“S:”和“V:”分別代表沉降量和沉降速度。3.引入了對沉降點的“修復”和“增補”概念,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4.重新整合了圖形輸出功能。保存位圖時,取消了對位圖大小的人為限制;保存成CADR14格式時,盡量做到顏色的繼承和同步;直接打印時,居中打印圖形(打印機應設置在600DPI)。同時把工具欄縮放按鈕的[設定圖幅尺寸和比例尺]功能,移到了各個圖形窗口的右鍵彈出菜單中。5.對部分主要功能的優化:在查詢和具有區域沉降分析特點的功能中,如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和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等,增加了對沉降計算范圍的可選自由度,特別是在缺少沉降計算開始期或結束期時,設計了[視為放棄]、[以相鄰前期代替]、[以相鄰后期代替]、[以相鄰前期或后期代替]、[以相鄰后期或前期代替]和[以指定天數內最近期代替]六種解決方案,有利于分析指定時間段內建筑物的既有沉降。把工程配置文件(*.cfg)中的繪圖配置參數封裝于工程數據文件(*.pjs)中,使同一工程數據文件(*.pjs)中的每個工程都擁有獨立的繪圖配置參數。也就是說,從ST4.3開始,將不會有工程配置文件(*.cfg),而是被封裝于工程數據文件(*.pjs)中。ST4.3兼容ST3.81以前的工程數據文件(*.pjs),但使用ST4.3默認的繪圖配置參數。在所有涉及期次范圍選擇的功能中,把選擇期次的增減量按鈕改為包含觀測日期的下拉列表,可以在選擇期次范圍的同時,了解觀測日期。如沉降過程線圖、等沉降曲線圖等等。在沉降過程線中繪制荷載線時,新增了荷載線的獨立繪圖區域,使荷載線更形象、更直觀。注:1.因為工程數據文件(*.pjs)的格式不同,ST3.81以前版本升級為ST4.3后,老版本將被停止使用。2.對于所有ST3.81以前版本的用戶,將免費升級為ST4.3。若需更換加密狗,請用戶支付加密狗的工本費和郵寄費。3.若有問題,請與程序供應商聯系,或發電子郵件:ch6204627@、ch98@。4.對于提供合理改進意見并被采納的用戶,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其免費升級。1.2. ST3.81對ST3.8的改進xe"ST3.81"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81(Settlement)是對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8(Settlement)的改進版本。主要改進更新內容:1.工程管理器工程結構框中沉降點的排列順序由字符序列改進為自然符號序列,使10號點自動排在9號點之后,而不是1號點之后。2.工程管理器沉降點屬性的沉降數據表中,日期的顯示方式由“2000-1-1”改進為“2000-01-01”。3.報表中數據的小數點位數由固定值改進為用戶定制(1--8位),并為沉降觀測記錄C4-4表設計了表頭輸入窗。注意:定制小數點位數時,請結合具體數據單位(m、cm、mm)認真考慮,以避免不必的精度損失。說明:對于升級用戶,在工程調入以后,請執行一下[系統配置]的[裝入默認的系統配置],以避免可能因升級點來的麻煩。注:1.對于所有ST3.81以前版本的用戶,將免費升級為ST3.81。2.若有問題,請與程序供應商聯系,或發電子郵件:ch6204627@。3.對于提供合理改進意見并被采納的用戶,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其免費升級。1.3. ST3.8是對ST3.51的升級版xe"升級"xe"ST3.8"xe"ST3.51"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8(Settlement)是對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51(Settlement)的升級版本。主要升級更新內容:1.新增了[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和[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以描述建筑物和工程區域的沉降速度分布情況。沉降速度是研究建筑沉降穩定性的重要指標。2.新增了[工程背景圖]],在工程總平面圖或建筑物輪廓圖上,襯繪反映工程概貌的平面圖。既豐富沉降分析信息,又可從背景圖上精確提取建筑物輪廓坐標、沉降點坐標,大大拓展了坐標數據源。3.重新整合了工程管理器。合并工程結構框和沉降點選擇框,以不同的圖標表示工程、建筑物、沉降點、工作基點和基點高差,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任一沉降點或建筑物參與沉降分析。在此方面,請老用戶特別注意。如,在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圖中,ST3.8以前版本是該建筑物中所有的沉降點都參與平均沉降計算;而ST3.8改為由用戶根據需要選擇沉降點參與沉降計算,所以在未選擇沉降點時,就不能繪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類似情況的圖形還有:等沉降曲線圖,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區域沉降曲線圖,區域沉降速度曲線圖,沉降展開圖(1)和沉降展開圖(2)。將[查詢]和[報表]從工程管理器中分離出來,并新增了建筑物沉降觀測記錄TJ37和綜合分析表兩種報表。開放了工程管理器的最大化命令,由用戶調整(縮放、移動)工程總平面圖和建筑物輪廓圖的顯示尺寸和比例。優化了工程數據錄入算法,錄入速度更快;同時取消了對Settlement1.0系統的工程文件(*.prj)的兼容,如有用戶需要,請與我們聯系。說明:對于升級用戶,在工程調入以后,請執行一下[系統配置]的[裝入默認的系統配置],以避免可能因升級點來的麻煩。注:1.對于所有ST3.8以前版本的用戶,將免費升級為ST3.8。2.若有問題,請與程序供應商聯系,或發電子郵件:ch6204627@。3.對于提供合理改進意見并被采納的用戶,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其免費升級。1.4. 概述xe"沉降量"xe"不均勻沉降"xe"沉降速度"xe"周期沉降量"xe"周期沉降速度"xe"地基傾斜"xe"局部傾斜"xe"相對彎曲"xe"構件傾斜"xe"沉降觀測成果表"xe"沉降點位分布圖"xe"周期沉降展開圖"xe"沉降量--時間曲線圖"xe"沉降速度--時間曲線"xe"沉降差--時間曲線圖"xe"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xe"沉降過程的回歸分析"xe"預測"xe"沉降觀測分析報告"xe"動態查詢"xe"沉降過程回歸分析"xe"ST3.0"xe"Settlement"歡迎使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Settlement)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Settlement)是對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3.81(Settlement)的升級版本。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的發展,建筑沉降監測越來越引起各個部門的重視。在管理上,我國于1998年由建設部頒布了建筑變形測量規程;在理論上,國內外也有大量的論文、論著進行建筑沉降觀測研究。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是基于現代計算機應用技術,總結現有建筑沉降觀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系統化、規范化地進行建筑沉降分析的軟件工具。一般建筑物的沉降觀測任務包括:測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不均勻沉降(沉降差)及沉降速度。計算周期沉降量、周期沉降速度、地基傾斜、局部傾斜、相對彎曲和構件傾斜等。沉降觀測結束后,應提交:沉降觀測成果表。沉降點位分布圖。各周期沉降展開圖。沉降量--時間曲線圖。沉降速度--時間曲線。沉降差--時間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沉降過程的回歸分析。預測和沉降觀測分析報告等。在建筑沉降觀測中,應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可以按要求自動生成多種沉降觀測成果表、繪制復雜的曲線圖、動態查詢沉降數據,有利于系統化、規范化建筑物沉降分析工作。特別是系統的沉降過程回歸分析及預測功能,為沉降過程的穩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學依據。1.5. 基本定義1.5.1. 工程xe"工作基點"xe"工程數據"xe"工程名"xe"工程屬性"xe"建筑物名"xe"建筑物屬性"xe"沉降點名"xe"沉降點屬性"xe"沉降數據"工程數據現代建筑沉降觀測已不僅僅局限于獨立的個別建筑物,而是涉及由若干建筑物組成的建筑群,如整個居民小區等。沉降分析也隨之擴展為區域沉降分析。為便于沉降觀測數據管理,引入“工程”概念。工程是建筑沉降分析系統的基本沉降分析單元,由若干建筑物、沉降點和工作基點組成。工作基點是該區域用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工程數據包括:工程名:如居民小區名等。工程屬性:工程地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測量單位、作業人、首次監測時間、儀器型號和數據保密信息等。建筑物名:工程中某棟建筑物名或編號。建筑物屬性:建筑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地基類型、層數、用途、布設沉降點數、設計最終沉降量或沉降速度、設計監測周期、設計次數、工程階段(如:施工期、運營期等)。沉降點名:工程中某棟建筑物上布設的沉降點名或編號。沉降點屬性:主管部門質檢統一編號(質檢點號)、沉降點平面坐標(x,y)。加入質檢點號便于一個地區或城市沉降數據的統一管理。沉降數據:觀測日期、高程、荷載數。工作基點名稱及屬性:工作基點名、工作基點平面坐標(x,y)。工作基點沉降數據:檢查工作基點(三個以上)穩定性的觀測數據,觀測日期、高程。工程數據采用樹狀結構存儲管理。第一級為工程,第二級為該工程所屬的建筑物,第三級為工程所屬建筑物的沉降點。所有工作基點以建筑物形式對待,專用名為:“工作基點”。圖1為系統工程結構圖。圖1工程結構圖工程以數據文件形式保存,一個工程文件可以包含若干工程。工程數據包含了目前建筑沉降觀測的主要內容。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中引入工程概念,易于沉降數據的管理、查詢、沉降分析和沉降觀測分析報告的自動生成,是建筑沉降分析走向系統化、規范化的重要一步。1.5.2. 沉降xe"周期"xe"沉降量"xe"沉降速度"xe"沉降差"xe"不均勻沉降"xe"差異沉降"xe"累計沉降量"xe"累計沉降差"xe"沉降差速度"xe"累計沉降差速度"xe"沉降差速率"xe"累計沉降差速率"xe"斜率"xe"期沉降量"xe"期沉降速率"xe"期平均沉降速率"xe"期沉降差"xe"期斜率"沉降觀測建筑沉降觀測中,周期指對建筑物沉降點進行的一次沉降觀測,沉降數據由觀測日期和沉降點高程組成,缺一不可。周期:觀測日期是計算期次的唯一標準。由于一個工程中可能有若干建筑物,沉降觀測工作量較大,不可能在一天內完成工程中所有建筑物的沉降觀測;而且各個建筑物的觀測周期長短和穩定狀態也不同。所以,系統中以建筑物為單位計算觀測期次,按觀測日期排序。對于漏測的期次不進行沉降量等統計計算。沉降量(累計沉降量):某沉降點第m期到第n期的高程之差(Hm-Hn),m<n。沉降速度:沉降點第m期到第n期沉降量除以兩期之間的天數。沉降差(不均勻沉降、差異沉降)(累計沉降差):沉降點p1、p2第m期到第n期沉降量之差。沉降差速度(累計沉降差速度):沉降點p1、p2第m期到第n期沉降差除以兩期之間的天數。沉降差速率(累計沉降差速率):沉降差速度的絕對值。斜率(累計斜率):沉降點p1、p2第m期到第n期沉降差的絕對值,除以p1、p2之間的距離,再以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期沉降量:第n期的期沉降量是沉降點第n-1期的高程減去第n期的高程。第一期的期沉降量為0。期沉降速率:沉降點第n期的期沉降量的絕對值除以周期天數。期平均沉降速率:各個期沉降速率的平均值,即變化量。期沉降差:沉降點p1、p2第n期的期沉降量之差。期斜率:沉降點p1、p2第n期的期沉降差的絕對值,除以p1、p2之間的距離,再以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1.5.3. 坐標系xe"坐標系"ST4.3采用右手直角坐標系。系統根據建筑物輪廓點坐標和沉降點平面坐標繪制工程總平面圖、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位布置圖、等沉降曲線圖、沉降展開圖等,單位:米。沉降點高程用于計算沉降量,單位:米。建議使用坐標軸平行于建筑物輪廓的相對坐標系。1.5.4. 沉降過程回歸分析及預測xe"回歸分析"xe"相關系數"xe"F檢驗法"xe"F"xe"回歸顯著性F檢驗"xe"預測"沉降過程回歸分析及預測目前,在沉降過程回歸分析中,較為常用的回歸分析數學模型為一元非線性函數,如對數函數和雙曲線函數等。實際上,建筑沉降過程是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的復雜沉陷變化過程,難以進行具體的模型化描述。為此,在有可能用于表達建筑沉降量與時間關系的函數中,系統探討性地選擇了15種函數作為沉降過程回歸分析的基本數學模型,用戶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疊加使用(建議使用對數函數和雙曲線函數)。在算法上,一元非線性函數回歸分析比較復雜,但可以經過變量代換轉換為簡單的一元線性回歸函數解算回歸系數。通用一元線性回歸函數模型:(1)式(1)中,y為與沉降量有關的因變量,x為與時間有關的自變量,v為隨機因素對y的影響的總和(改正數),a、b為系數。根據各次觀測值,在[vv]最小條件下,由間接平差計算系數a、b的最佳值,建立回歸方程。同時計算中誤差(回歸標準差)m為:(2)相關系數:(3)F檢驗法回歸顯著性檢驗:~F(1,n-2)(4)相關系數和回歸顯著性F檢驗都是關于沉降量--時間關系密切程度的檢驗,二者不能完全相互代替,只能互為補充。建立回歸方程并經顯著性檢驗后,采用外推法預測未來某天的沉降量(差)。圖2:回歸分析實例--沉降過程曲線綜合圖。圖2沉降過程曲線綜合圖圖2中,上部為曲線圖,可綜合疊加繪制,也可以單獨繪制;下部為沉降分析參數。沉降點P16共觀測29期(從第1期到第29期),回歸分析方程為雙曲線函數(1):其中,s:沉降量,t:時間(天),回歸標準差1.142mm,相關系數0.999,顯著性檢驗F=8324.363。根據自由度n1=1、n2=29-2,顯著水平0.01,查F分布表得臨界值。由于F=8324.363>7.64,所以,回歸是顯著的,并預測30天后還會有4.64mm的沉降量。1.5.5. 等沉降曲線圖和區域沉降xe"等沉降量曲線圖"xe"三角網"xe"跟蹤等沉降量曲線"等沉降曲線圖由沉降點平面坐標(x,y)和沉降量s構成沉降點三維坐標(x,y,s),以建筑物為單位建立三角網三維立體模型,自動跟蹤等沉降量曲線,繪制等沉降量曲線圖。自動構造三角網三維立體模型和跟蹤等值線已有很多成熟算法,在此不再贅述。圖3為建筑物A等沉降曲線圖(第29期),表明P16、P15、P14與P11、P13相比具有較明顯的不均勻沉降,其中P16與P11的不均勻沉降最大。建筑物A趨于傾斜。圖3等沉降曲線圖區域沉降區域沉降就是指整個工程區域的等沉降曲線圖,生成原理同前述等沉降曲線。ST4.3提供了兩種形式的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即僅在建筑物內部繪曲線(圖4)和繪制工程區域的等沉降曲線(圖4)。圖4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建筑物內部)圖5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1.5.6. 沉降展開圖xe"沉降展開圖"xe"不均勻沉降"xe"沉降差"xe"斜率"沉降展開圖對于布設在建筑物周圍的沉降點,從建筑物拐角處某一沉降點開始,繞建筑物一周,按相對距離依次排列所有沉降點。以相對距離為橫軸,沉降量為縱軸,繪制折線圖。沉降展開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如:沉降點間的沉降差、斜率等。圖6,7為建筑物A沉降展開圖(第28期),圖中顯示P16與P11和P13與P14的不均勻沉降最大。根據圖4中的點位布設情況,知建筑物A的傾斜程度(最大為0.57‰)。圖6沉降展開圖圖7沉降展開圖1.5.7.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xe"沉降觀測分析報告"xe"沉降觀測"xe"模板"xe"變量"自動生成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在實際生產實踐中,盡管各個沉降觀測任務不同,但就沉降觀測分析報告而言,其格式和語言組織卻有很多相似之處。一般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包括:工程概況:對沉降觀測任務的概括性描述。涉及工程地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測量單位、建筑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地基類型等。任務目的要求和依據:主管部門對沉降觀測的任務要求。如測量精度要求等。沉降觀測方案及實施:基準點和沉降點的布設、觀測周期、儀器類型等。沉降觀測數據分析:沉降觀測數據統計、回歸分析結果、各種曲線圖等。結論和建議:根據沉降觀測數據分析結果進行結論性描述,并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等。顯然,根據工程定義,上述沉降觀測分析報告的主要參數已包含在工程數據之中。其中,有關工程概況和沉降觀測方案設計參數可直接從工程數據中獲得;涉及沉降觀測數據的統計參數需經統計計算。自動生成沉降觀測分析報告算法--模板變量替換法。系統提供一系列代表工程參數和沉降分析數據的特殊變量,如:[工程地點]、[建設單位]、[建筑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地基類型]、[建筑物總數]、[沉降點總數]、[最大沉降量]、[最小沉降量]等。編寫一份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其中有關工程參數和沉降分析數據由相應的變量表示,并以文本文件形式保存,即制作模板。在某一具體工程中,系統掃描選擇的模板,根據特殊變量的定義執行檢索、計算,以具體數據替換特殊變量,生成具體工程的沉降觀測分析報告。模板變量替換法自動生成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可以減少重復勞動,提高檢索、查詢、計算的工作效率,但有關沉降穩定的結論性內容還需工作人員具體分析。1.5.8. 沉降點的增補與修復xe"修復"xe"增補"xe"沉降點的修復"沉降點的增補與修復沉降監測較其它測量任務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周期性和經歷若干周期的長期性。一般監測任務都要經歷幾個到幾十個觀測周期,有的甚至要長期監測。在漫長的監測過程中,難免出現沉降點標志被破壞,或對監測對象的某個特殊部位進行重點監測而新增加沉降點的情況,沉降點的增補與修復就是為此而引出的。增補:在沉降監測過程中,根據監測需要,新增加的沉降點,叫沉降點的增補。體現在觀測數據上,就是該沉降點的首期觀測日期比該監測對象的首期觀測日期晚。由于首期觀測日期不一致,在ST3.81以前的版本中,就無法計算該點始于監測對象首期的累計沉降量,以至于在報表中,累計沉降為“”。引入增補概念后,累計沉降量的計算將從各個沉降點的首期觀測開始計算,不會出現無法計算累計沉降量的情況。對于增補的點,將在報表的[沉降點名]、[累計沉降量]或[備注]欄標注“增補*”,予以提示,其中的*是該點沉降計算開始期的期號或日期(根據報表相應欄目的寬度)。修復:在漫長的沉降監測過程中,沉降點標志被意外損壞,根據監測需要,需在相應位置重新布設沉降點,使沉降監測得以延續,即沉降點的修復。注意:修復是為了使該部位的沉降監測得以延續,否則,這個重新布設的沉降點就只能算是“增補”了。我們知道,累計沉降量為沉降點觀測期間各個期的期沉降量之和。對于修復的沉降點,被中斷的是從損壞到重新布設這段時間內的沉降量,計算出這個沉降量,累計沉降量就得以“累計”,該點的沉降監測才得以延續。系統中,在沉降點屬性欄設置了用于修復沉降點的“修正本期沉降量”編輯框。對于修復的沉降點,在期沉降計算上,不再是兩期高程之差,取而代之的是經過修正的沉降量。在報表中,將會在[沉降點名]、[累計沉降量]、[期沉降量]或[備注]欄標注“修復*”,予以提示,其中的*是該點修復的期號或日期(根據報表相應欄目的寬度)。原則上,一經發現沉降點被破壞,就應立即重新補設沉降點標志,盡量縮短被中斷的監測時間,并通過臨時監測得到被中斷的沉降量,也可以從監測對象的平均沉降或修復點附近沉降點的沉降推算被中斷的沉降量。顯然,修復只是一種補救措施,因為無論如何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恢復被中斷的沉降,這里的“修復”也只是沒辦法的辦法。工作中還是要注意保護沉降點標志。沉降點的修復見沉降點屬性1.6. 系統主要功能xe"主要功能"ST4.3是分析建筑沉降的專用工具軟件。主要功能:沉降數據統計分析(高程、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斜率、…)。沉降過程回歸分析(15種回歸分析函數、預測)。繪制沉降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沉降過程監測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沉降差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過程線組合圖。繪制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圖。繪制沉降點沉降速度線圖。繪制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組合圖。荷載變化曲線。等沉降曲線圖。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區域沉降曲線圖。繪制區域沉降速度曲線圖。沉降展開圖。工程總平面圖。沉降點位略圖。各種沉降極值查詢(高程、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斜率、…)。自動生成沉降數據統計報表。自動生成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圖形可以直接打印、存成Bmp,Jpg…位圖文件和AutoCadR14Dxf文件。自動報警(累計沉降量、不均勻沉降量、沉降速率)。數據管理中設有查詢和編輯口令。1.7. 系統軟硬件需求xe"軟硬件需求"系統軟硬件需求支持1024*867顯示分辨率、打印機(支持600DPI分辨率)、Usb狗。Windows95/98操作系統。MicrosoftOffice2000(Word2000,Excel2000)。AutoCad14/2000。建議使用1024*867顯示分辨率及大字體顯示。1.8. 系統安裝xe"系統安裝" 系統安裝安裝對應序列號的軟件狗。 執行軟件光盤根目錄的Setup.exe安裝ST(Settlement)。 執行軟件光盤Driver目錄的Instdrv.exe安裝軟件狗驅動程序。 重新啟動計算機。注:1.安裝時,請關閉殺毒程序。2.系統啟動后的錯誤信息“硬件錯誤”,是指軟件狗安裝不正確。

2. 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用戶界面2.1. 系統運行機制xe"當前對象"運行ST4.3ST4.3以工程作為基本單元進行建筑沉降分析(工程文件*.pjs)。系統啟動后,由工程管理器控制執行系統的各種功能,包括:沉降數據的錄入、編輯;沉降數據統計分析;查詢、報表、報警、加密等。工程管理器是ST4.3的核心。在工程管理器的工程結構框中選中的工程、建筑物和沉降點分別稱為系統的當前工程、建筑物和沉降點(當前對象),系統的所有處理、分析功能都是針對當前對象而進行的。當前對象顯示在工程管理器的狀態欄中。2.2. 文件系統xe"文件系統"xe".pjs"xe".prj"xe"CurrentPjs"xe".cfg"xe".txt"xe".txl"xe".bod"xe".bmp"xe".jpg"xe".jpeg"xe".htm"xe".dxf"xe".run"xe"UnitName"ST4.3的文件類型:Settlement.exe。ST(Settlement)的執行程序。Settlement.hlp。ST(Settlement)的幫助文件。.pjs工程文件,包含所有工程數據。.prjSettlement1.0的工程文件。CurrentPjs文件。ST(Settlement)系統目錄下,保存系統啟動時自動調入的工程文件名。.cfg工程配置文件(ST3.81以前版本),包含相應工程的配置信息。如曲線圖的線型、顏色、注記字體、選擇在圖中標注沉降分析數據等。.txt沉降數據文件、沉降觀測分析報告模板和沉降觀測分析報告。.txl含荷載數的沉降數據文件。.bod建筑物輪廓坐標數據文本文件,包含建筑物輪廓坐標、該建筑物沉降點位置坐標和該建筑物需要計算沉降差的點對。.bmp,.jpg,.jpeg圖形文件,工程總平面圖、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過程線圖、等沉降曲線圖、沉降展開圖等。.htm報表文件,沉降觀測表等。.dxfAutoCAD14/2000圖形文件,工程總平面圖、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過程線圖、等沉降曲線圖、沉降展開圖等。Extern.run文件。ST(Settlement)系統目錄下,保存執行過的外部調用程序名。UnitName文件。ST(Settlement)系統目錄下,保存報表中的監測單位名稱。2.3. 工程管理器2.3.1. 概述xe"工程管理器"xe"工程結構框"xe"沉降點選擇框"xe"屬性"xe"查詢"xe"報表"xe"狀態欄"工程管理器管理系統中的工程、建筑物和沉降點。工程管理器(圖6)是ST4.3的核心。系統啟動后,由工程管理器控制執行系統的各種功能,包括:沉降數據的錄入、編輯;沉降數據統計分析;報警、加密等。圖6工程管理器工程結構框:管理工程數據。沉降數據的錄入;工程、建筑物及沉降點的添加、刪除;選擇建筑物或沉降點以進行分析處理等。圖標:已登錄,并可編輯。已登錄,但不可編輯。已設置登錄口令;沒有設置編輯口令。已設置登錄口令;已設置編輯口令。表示該節點為工程。表示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該節點為工作基點或基點高差。若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已選擇了該沉降點;若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已選擇了該建筑物中的所有沉降點。若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未選擇該沉降點;若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該建筑物中的所有沉降點都未被選擇。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已部分選擇了該建筑物中的沉降點。當前正處理的節點。屬性欄:根據工程結構框選擇的當前節點屬性,分別顯示和編輯當前工程、建筑物及沉降點的屬性。圖6中,當前節點是建筑物,所以屬性欄中顯示的是建筑物A樓的屬性,包括繪制建筑物輪廓圖和沉降差過程線。狀態欄:顯示當前工程、建筑物、沉降點及圖形坐標。2.3.2. 工程結構框xe"工程結構框"xe"增加新工程"xe"增加建筑物(工作基點)"xe"編輯"xe"工程名"xe"建筑物"xe"沉降點"xe"反選沉降點"xe"刪除工程"xe"刪除建筑物"xe"刪除沉降點"xe"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工程結構框管理工程數據,工程、建筑物及沉降點的添加、刪除;選擇建筑物或沉降點以進行分析處理等。圖標:已登錄,并可編輯。已登錄,但不可編輯。已設置登錄口令;沒有設置編輯口令。已設置登錄口令;已設置編輯口令。表示該節點為工程。表示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該節點為工作基點或基點高差。若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已選擇了該沉降點;若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已選擇了該建筑物中的所有沉降點。若該節點為沉降點,表示未選擇該沉降點;若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該建筑物中的所有沉降點都未被選擇。該節點為建筑物,表示已部分選擇了該建筑物中的沉降點。當前正處理的節點。沉降點的選擇與否將涉及到:繪制沉降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繪制沉降差過程線圖(帶回歸分析曲線)。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組合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圖。沉降點沉降速度線圖。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組合圖。等沉降曲線圖。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區域沉降曲線圖。繪制區域沉降速度曲線圖。沉降展開圖。工程總平面圖。沉降點位略圖。在工程結構框中,單機鼠標右鍵,有彈出菜單:[增加新工程]:在當前工程文件中添加一個新工程,系統根據已有工程名自動生成新工程的默認名,用戶可通過工程屬性的工程名編輯框修改工程名。[增加建筑物(工作基點)]:為當前工程添加一個新建筑物(工作基點),系統根據已有建筑物(工作基點)名自動生成新建筑物(工作基點)的默認名,用戶可通過建筑物屬性的建筑物名編輯框修改建筑物名。[增加沉降點]:為當前建筑物添加一個新沉降點(工作基點),系統根據已有沉降點名自動生成新沉降點的默認名,用戶可通過沉降點屬性的沉降點名編輯框修改沉降點名。[選擇全部沉降點]:選中(打勾)當前建筑物的所有沉降點,以進行回歸分析、繪制沉降過程線、沉降差過程線、荷載線等。[反選沉降點]:反選(打勾或取消)當前建筑物的沉降點,以進行回歸分析、繪制沉降過程線、沉降差過程線、荷載線等。[刪除工程]:刪除當前工程。[刪除建筑物]:刪除當前建筑物。[刪除沉降點]:刪除當前沉降點。[復制其它工程的配置參數]:復制本工程文件中其它工程的繪圖配置參數。執行該命令后,彈出對話框選擇工程。[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以文件形式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另見:工程管理器2.3.3. 工程屬性xe"工程屬性"xe"工程總平面圖"xe"編輯密碼"xe"密碼"xe"登錄"xe"安全設置"xe"AutoCAD"xe"加密"工程屬性顯示和編輯當前工程的屬性,繪制工程總平面圖、設置登錄和編輯口令。在工程結構框用鼠標左鍵點擊選擇工程,系統顯示工程屬性,并自動繪制工程總平面圖。輸入、編輯工程名及工程屬性。工程名:在同一工程文件中,工程名是系統識別工程的唯一標志,應具有唯一性,系統具有自動檢查重名功能。工程概況描述了該工程包含的建筑物數、布設的沉降點總數、工作基點等。需要人工填寫沉降點的觀測等級和線路長以及工作基點的觀測等級,其它數據將由系統根據實際情況自動提取。工程屬性將用于自動生成沉降分析報告,請認真填寫。[使用登錄口令]和[使用編輯口令]選擇框:系統設有兩級安全口令,登錄口令和編輯口令。登錄口令控制工程的登錄權限,對于已登錄加密的工程,只有已知登錄口令才能對工程進行登錄瀏覽。編輯口令控制對工程數據的編輯權限,防止對工程數據的意外修改。鼠標點擊[使用登錄口令]和[使用編輯口令]選擇框,執行加密和取消加密操作。鼠標點擊[編輯口令]按鈕,輸入編輯口令。口令為小于6位的自然數。登錄加密和編輯加密以鎖形圖標顯示在工程結構框的工程項(工程、建筑物和沉降點)前面,鎖緊表示已加密。已登錄,并可編輯。已登錄,但不可編輯。已設置登錄口令;沒有設置編輯口令。已設置登錄口令;已設置編輯口令。工程總平面圖:系統根據當前工程中建筑物輪廓坐標和沉降點位置坐標,按照工程總平面圖繪圖配置自動繪制工程總平面圖,如需要還可加入dxfr14格式的工程背景圖。由于ST4.3采用的是相對的右手坐標系,所以圖中僅標注了工程坐標系的Y坐標軸正向。在圖上移動鼠標,當所在建筑物以不同顏色顯示時,表示已被選中。雙擊鼠標左鍵即可直接進入該建筑物。若不能選中建筑物,可能是該建筑物的輪廓坐標不正確。在工程總平面圖窗口單擊鼠標右鍵,顯示有關圖形操作的彈出菜單。包括直接打印工程總平面圖、存成jpg、bmp圖形文件或AutoCADR14/2000的dxf格式文件。其中,dxf格式文件的圖形單位為米。參見:工程管理器沉降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2.3.4. 建筑物屬性xe"建筑物屬性"xe"建筑物輪廓圖"xe"報警"xe"沉降點布置圖"xe"輪廓點"xe"AutoCAD"xe"計算"xe"沉降差"xe"不均勻沉降"xe"沉降差過程線"xe"當前建筑物"建筑物屬性顯示和編輯當前建筑物的屬性,繪制建筑物輪廓圖、沉降差過程線、設置自動報警等。在工程結構框用鼠標左鍵點擊選擇建筑物,系統顯示當前建筑物屬性,并自動繪制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輸入、編輯建筑物名及建筑物屬性。建筑物名:在同一工程中,建筑物名是系統識別建筑物的唯一標志,應具有唯一性,系統具有自動檢查重名功能。輸入設計的沉降點數、觀測周期和觀測期數,而系統根據實際情況自動提取的實際情況顯示在上一行。建筑物屬性將用于自動生成沉降分析報告,請認真填寫。設置沉降限差及報警:用于報警和計算沉降監測過程圖的圖廓。報警:系統根據預設的[最大沉降量]和[最大沉降差]提供報警提示功能。選擇[自動報警]后,系統將每隔10分鐘自動檢查一次;否則,只在選中該建筑物時進行報警檢查。[開始期]選擇進行報警檢查的首期。默認值:沉降限差設置為在[系統配置]的[設置默認的沉降限差]菜單功能中設置的沉降限差。系統默認檢查[沉降差點對]中定義的沉降點對。注意:報警時,系統將詢問是否繼續,若回答否,系統將不在報警,直至下次重新打開該工程。輪廓點:輸入編輯建筑物輪廓點坐標,以繪制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鼠標點擊輪廓點列表框,彈出坐標輸入編輯框。輸入格式:xy[Enter]。注意:x和y坐標之間要用空格隔開而不是“,”,并按順序輸入。對于一般簡單建筑物,按順序輸入輪廓點,可以省略閉合回第一個點的最后一個點;而對于多于一個閉合環的復雜建筑物輪廓,要按閉合環輸入,并使各個閉合環的第一個點和最后一個點相同(閉合)。這是建筑物輪廓點坐標的一種輸入方式,另外還有:文件輸入方式。在有工程背景圖時,直接從背景圖中圖取。執行建筑物輪廓圖彈出菜單的[點擊錄入輪廓點坐標],點擊錄入輪廓點。注意:建筑物輪廓坐標非常重要,一定要正確輸入。工程階段:選擇是否在沉降過程線圖、沉降差過程線圖、沉降監測過程線圖或沉降過程線組合圖中繪分階段線,以標注沉降過程的不同時間歷程,如:施工期、運營期等。輸入格式:[期號]階段狀態[期號]階段狀態[期號]...,其中的期號要用方括號括起來,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輸入。注意:注記階段狀態數不能超過20個。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系統根據當前建筑物輪廓坐標和沉降點位置坐標,按照建筑物輪廓圖繪圖配置自動繪制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對于主體方向與坐標軸不平行的建筑物,系統自動調整方向,以有效利用圖面。注意:如果選擇了繪制該建筑物的工程背景圖,則不調整方向,見右鍵彈出菜單的[設置工程背景圖(DXFR14格式)]功能。由于ST4.3采用的是相對的右手坐標系,所以圖中僅標注了工程坐標系的Y坐標軸正向。為便于研究人員進行沉降分析,圖中以不同顏色表示沉降點的選擇情況和狀態,藍色標記表示已選擇;淺灰色表示未選擇;紅色表示已超限(目前還未實現)。在圖上移動鼠標,選擇建筑物輪廓線、沉降點和已在[沉降差點對]中輸入的沉降差點對,雙擊鼠標左鍵:若選擇的點為沉降點(即一個大十字線,或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十字線),顯示該沉降點的沉降過程線。若選擇的點在建筑物輪廓線(即一個大十字線和線段)上,顯示建筑物輪廓坐標編輯窗。若沒有選擇,顯示當前工程總平面圖。在建筑物輪廓圖窗口單擊鼠標右鍵,顯示有關圖形操作的彈出菜單。包括直接打印建筑物輪廓圖、存成jpg、bmp圖形文件或AutoCAD14/2000的dxf格式文件。其中,dxf格式文件的圖形單位為米。沉降差點對:輸入需要重點關注的不均勻沉降點對。輸入方式:在[沉降差點對]編輯框中輸入,格式:沉降點名,沉降點名[Enter]。注意:沉降點名之間要用“,”隔開。執行建筑物輪廓圖彈出菜單的[自動生成選擇點的沉降差點對序列]。在已輸入正確的建筑物輪廓和沉降點坐標時,將自動生成圍繞建筑物的沉降差點對序列;否則,結果難以預料。選擇一個沉降點(即一個大十字線,或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十字線),執行建筑物輪廓圖彈出菜單的[選擇沉降點生成沉降差點對]。刪除一個點對:在列標框中選中相應點對,按[Del]鍵。沉降差過程線:點擊[沉降差過程線]標簽,系統根據[沉降差點對]中定義的沉降點對自動繪制沉降差過程線略圖,供研究人員參考。注意:由于漏測原因,此處的沉降差過程線可能與主菜單的當前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有所不同,具體研究時要以后者為準。參見:工程管理器2.3.5. 沉降點屬性xe"沉降點屬性"xe"當前沉降點"xe"點位"xe"沉降數據"xe"荷載數"xe"復制荷載數"xe"沉降過程線"xe"修復"沉降點屬性顯示和編輯當前沉降點的屬性,輸入沉降數據和沉降點位坐標、繪制沉降過程線圖等。在工程結構框用鼠標左鍵點擊選擇沉降點,系統顯示當前沉降點的屬性及沉降數據,并自動繪制當前沉降點的沉降過程線圖。輸入、編輯沉降點名及沉降點屬性。沉降點名:在同一建筑物中,沉降點名具有唯一性,系統具有自動檢查重名功能點位:手工輸入(加回車鍵)編輯沉降點點位坐標,單位:米。另外還有:文件輸入方式。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一個點(大十字線),執行建筑物輪廓圖彈出菜單的[轉錄當前建筑物沉降點坐標],并在工程結構框中指定當前建筑物的相應沉降點。修正本期沉降量:用于沉降點的修復。下面以圖表為例說明沉降點的修復:圖中,某沉降點已監測1期,高程-0.01000m。在監測第2期時,發現標志被損壞,隨在原位重新布設了一個標志,并于第3期,測得高程-0.00780m。顯然,1、3期的標志位置不同,沉降監測被中斷了,即不能用高程之差計算沉降量。經認真推測,得1、3期的沉降量約為6.40mm。具體操作為:選中第3期的日期欄,選擇“修正本期沉降量”,并輸入編輯框,回車[Enter]。*表示該期的沉降量為人為修復的沉降量,并非是高程之差。沉降數據:輸入、編輯沉降點各期沉降數據,只需輸入日期、高程(單位:米)和荷載數,期沉降量和累計沉降量由系統自動計算(修復除外)。在沒有完成輸入時,系統自動限制鼠標的移動范圍,以確保正確輸入。注意:此處的累計沉降量僅對該沉降點自身而言。當相對于建筑物其他沉降點時,由于漏測原因,累計沉降量可能有所差異。在[沉降數據]表單擊鼠標右鍵,有彈出菜單。[復制其它沉降點的日期和荷載數]在進行手工輸入時,把其它沉降點的日期和荷載數復制到當前新加的沉降點,可以減少輸入日期和荷載數的工作量。[復制荷載數到當前建筑物其它沉降點]把當前建筑物其它沉降點的荷載數復制到當前沉降點,減少輸入荷載數的工作量。[插入一期沉降數據]在光標所在期之前,插入一期沉降數據。[刪除當前沉降數據]刪除光標所在期的沉降數據。[打印沉降數據]把當前沉降點的沉降數據輸出到打印機。沉降過程線:點擊[沉降過程線]標簽,自動繪制當前沉降點的沉降過程線,供研究人員參考。注意:在當前點為“基點高差”時,此處反映的是基點高差的變化情況,并在“荷載數”欄,輸入該對基點高差的觀測線路長。2.3.6. 工程背景圖xe"工程背景圖"xe"插入一個輪廓點"xe"移動當前輪廓點"xe"刪除當前輪廓點"xe"轉錄"xe"捕捉錄入"工程背景圖在工程總平面圖或建筑物輪廓圖上,襯繪反映工程概貌的平面圖。主要目的:反映工程環境,豐富沉降分析信息。從背景圖上精確提取建筑物輪廓坐標、沉降點坐標,提高坐標輸入效率。工程背景圖,格式:AutoCadR14Dxf。對于dxf中的shape、hatch、block等不能在EntitiesSection中直接獲取坐標的實體,在工程背景圖中將以小圓點表示,圓心即插入位置。通過縮放、移動工程總平面圖,可以瀏覽整個工程的環境概貌。在建筑物輪廓圖上,當輸入建筑物輪廓坐標后,系統自動限制圖形的移動,以突出顯示當前建筑物。在工程總平面圖或建筑物輪廓圖上單擊鼠標右鍵,彈出菜單:[刷新/取消]:重新設置繪圖默認值,取消那些要繪輔助線的命令,如:插入一個輪廓點,移動當前輪廓點等。在添加工程背景圖后,由于顯示的比例或位置不合適,而看不見圖形時,可先執行此命令,然后參考著狀態欄的坐標縮放、移動圖形。[設置工程背景圖(DXFR14格式)]:重新設置繪圖默認值,取消那些要繪輔助線的命令,如:插入一個輪廓點,移動當前輪廓點等。[在工程總平面圖上繪工程背景圖]:選擇是否在工程總平面圖上繪工程背景圖。選擇工程總平面圖背景圖顏色。選擇建筑物輪廓圖背景圖顏色。[圖形文件名]:dxf格式的工程背景圖。[選擇圖層]:選擇dxf文件中用于繪工程背景圖的圖層。[選擇建筑物]:選擇需要繪工程背景圖的建筑物。[設定圖幅尺寸和比例尺]:設定圖形顯示比例尺,用于圖形輸出或打印。[旋轉當前建筑物]:調整建筑物的繪圖方向。在繪制某建筑物輪廓圖(非工程區域圖)時,系統默認建筑物的主要輪廓線平行于圖廓線,并自動計算旋轉角度,以有效利用圖幅面積。如: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和某些報表的建筑物輪廓圖。此命令供用戶自行調整建筑物的旋轉角度。若想回到自動計算的默認值,請用鼠標點擊建筑物屬性的輪廓點列表框,彈出坐標輸入編輯框后,選擇“確定”。[轉錄當前建筑物沉降點坐標]: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一個點(大十字線),執行該命令,在工程結構框中指定當前建筑物的相應沉降點后,選擇點的坐標即被錄入到相應沉降點。[轉錄為當前建筑物輪廓線]: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線段或多邊形,作為當前建筑物的輪廓線。此命令主要用于在背景圖上提取建筑物輪廓線,適合于閉合的多邊形。[開始為當前建筑物捕捉錄入輪廓點]:在建筑物輪廓圖上,此命令主要用于在背景圖上逐點提取建筑物的輪廓點。執行此命令后,雙擊鼠標左鍵逐點錄入,閉合時,自動結束命令。在錄入過程中,如有捕捉的點,則利用捕捉點的坐標;否則,根據鼠標位置計算坐標。該命令適合于背景圖的多邊形不閉合或沒有背景圖時,用鼠標錄入輪廓點坐標。[插入一個輪廓點]: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建筑物輪廓線(即一個大十字線和線段)。執行此命令后,雙擊鼠標左鍵插入一個點。在插入時,如有捕捉的點,則利用捕捉點的坐標;否則,根據鼠標位置計算坐標。[移動當前輪廓點]:兩種狀態:當捕捉點為輪廓線時,此菜單為[移動當前輪廓點];當捕捉點為沉降點時,此菜單為[移動當前沉降點]。移動當前輪廓點: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建筑物輪廓線(即一個大十字線和線段),大十字線表示當前輪廓點。執行此命令后,雙擊鼠標左鍵移動輪廓點。移動時,如有捕捉的點,則利用捕捉點的坐標;否則,根據鼠標位置計算坐標。移動當前沉降點: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沉降點(即一個或兩個獨立的大十字線),靠近鼠標指針的大十字線表示當前沉降點。執行此命令后,移動并雙擊鼠標左鍵移動該沉降點位置。移動時,若有捕捉的點,則利用捕捉點的坐標;若有捕捉的輪廓線,則利用移動線和輪廓線的交點坐標,即沉降點在輪廓線上;否則,根據鼠標位置計算坐標。[刪除當前輪廓點]: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建筑物輪廓線(即一個大十字線和線段),大十字線表示當前輪廓點。執行此命令后,刪除該輪廓點。[自動生成選擇點的沉降差點對序列]:在建筑物輪廓圖上,執行此命令,將自動生成圍繞建筑物的沉降差點對序列。此命令應在已輸入建筑物輪廓和沉降點坐標后執行,否則,點序不一定正確。[選擇沉降點生成沉降差點對]: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一個沉降點(即一個大十字線,或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十字線)。執行此命令,選擇另一個沉降點并雙擊鼠標左鍵,這兩個沉降點將被構成沉降差點對,加入沉降差點對中。[沉降差過程線略圖]:在建筑物輪廓圖上,選擇兩個沉降點(即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十字線,在沉降差點對中)。執行此命令,繪制沉降差過程線略圖。此外,還有輸出位圖、輸出Dxf和打印。2.4. ST4.3的工具欄xe"工具欄"ST4.3的工具欄位于主菜單下方。在工程管理器最小化后,恢復工程管理器。沉降分析圖形的動態平移、縮放。設定圖形尺寸和比例尺功能,在各個圖形窗口的右鍵彈出菜單中。查詢報表當前建筑物沉降量統計分析。當前建筑物沉降差統計分析。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繪制當前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組合。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當前工程區域沉降曲線圖。繪制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2.5. [工程文件]菜單xe"工程文件"xe"*.pjs"xe"Projects.pjs"xe"注冊"[工程文件]菜單[新工程]創建一個新工程(*.pjs),默認名為系統目錄下的Projects.pjs。用戶可用[工程另存為...]把該名保存在指定目錄。[打開工程]打開一個新工程(*.pjs)。[保存工程]保存當前工程數據(*.pjs)。[工程另存為...]復制當前工程數據(*.pjs)。[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以文件方式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裝載外部工程數據]將已有工程數據(*.pjs)合并入當前工程。[打印頁面設置]設置打印機(如已安裝打印機,并支持600DPI分辨率)。[穩定性分析]工程工作基點的穩定性分析。[外部調用...]調用外部可執行程序。[注冊]系統注冊和供已注冊的用戶修改用戶名。若[注冊]菜單沒有被灰化(可執行狀態),說明該系統還沒有注冊。有關注冊碼請與程序供應商聯系。[退出系統]退出系統,系統將提示是否保存當前工程數據(*.pjs)。2.6. [系統配置]菜單xe"系統配置"xe"*.cfg"xe"圖形圖幅"xe"回歸分析函數"[系統配置]菜單圖形配置參數,如:圖形屬性、曲線線型、圖形注記等。在新建工程和缺少配置文件時,系統以默認方式進行工程配置。從ST4.3開始,配置參數將不再以文件方式(*.cfg)獨立保存,而是封裝在工程數據中,因而每個工程都有自己獨立的配置參數。此處的系統配置指當前工程的配置參數。[復用已有工程的配置參數]選擇已有工程的配置參數作為當前工程的配置參數。[裝入默認的系統配置參數]使用默認的工程繪圖配置。[設置默認的沉降限差]為工程建筑物設置默認的沉降限差,即在添加建筑物時,新加建筑物的沉降限差。默認值:系統設置的沉降限差。最大沉降量:300mm最大沉降差:200mm最大沉降速率:3.00mm/100d最大斜率:3‰沉降首期:1自動報警:是報警全部沉降差組合:否[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建筑物沉降點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繪圖配置]繪制當前沉降點沉降速度線。[建筑物沉降速度線組合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速度線組合。[工程總平面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工程總平面圖。[建筑物輪廓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輪廓圖。[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繪圖配置]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2.7. [系統工具]菜單xe""xe"系統工具"[系統工具]菜單[工程管理器]在工程管理器最小化后,恢復工程管理器。[選擇當前回歸分析線顏色]在進行回歸分析時,改變回歸分析線顏色,以突出顯示回歸分析線。默認值為黑色。[選擇當前回歸分析速度線顏色]在進行回歸分析時,改變回歸分析速度線顏色,以突出顯示回歸分析速度線。默認值為黑色。另見:沉降差過程線及回歸分析、預測2.8. [沉降分析]菜單xe"沉降分析"[沉降分析]菜單[當前建筑物沉降量統計分析]對當前建筑物的沉降量進行統計分析。[當前建筑物沉降差統計分析]對當前建筑物的沉降差(不均勻沉降)進行統計分析。[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過程線的組合。[當前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差過程線。[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繪制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線。[當前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繪制當前沉降點沉降速度線。[當前建筑物沉降速度線組合]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速度線組合。[當前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當前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當前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繪制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繪制當前工程區域等沉降速度曲線圖。[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1)。[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繪制當前建筑物沉降展開圖(2)。2.9. [查詢/報表]菜單xe"查詢"xe"報表"[查詢/報表]菜單[查詢]啟動查詢窗。[報表]啟動報表窗。2.10. [窗口]菜單xe"窗口"窗口管理。[層疊]層疊子窗口。[橫向平鋪]橫向平鋪子窗口。[縱向平鋪]縱向平鋪子窗口。[全部最小化]全部最小化層疊子窗口。[圖標排列]圖標排列層疊子窗口。2.11. [幫助]菜單xe"幫助"[幫助]啟動系統幫助界面。F1在線幫助。[關于本軟件...]顯示本軟件的版權、版本信息。

3. 使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3.1. 基本使用步驟xe"ST3.0"xe"ST"xe"*.pjs"xe"工程管理器"xe"工程"xe"建筑物"xe"沉降點"xe"工作基點"xe"基點高差"歡迎使用建筑沉降分析系統ST4.31.使用[工程文件]菜單的[新工程]或[打開工程]創建或打開一個工程文件(*.pjs)。工具欄也有相同功能。2.通過工程管理器工程結構框的右鍵彈出菜單功能,添加/刪除工程、建筑物、沉降點、工作基點、基點高差和以文件方式錄入工程數據。3.選擇當前工程、建筑物、沉降點、工作基點或基點高差,以手工/文件方式輸入編輯相應屬性。如:工程背景圖、工程加密、建筑物輪廓點坐標、計算沉降差的點對、報警設置和沉降點位置坐標等。4.使用[系統配置]菜單的功能配置圖形屬性,包括圖形尺寸、格網間距、線型、顏色、注記字體、選擇回歸分析函數、設定預測等等。5.在工程管理器選擇沉降點,以進行沉降分析。如:繪制沉降過程線、沉降過程線組合、沉降差過程線、沉降監測過程線和回歸分析等。6.在工程管理器工程結構框選擇建筑物,繪制等沉降曲線圖、工程區域等沉降曲線圖、沉降展開圖(1)和沉降展開圖(2)。7.使用工程管理器的[查詢]功能,進行沉降查詢。8.使用工程管理器的[報表]功能,生成沉降觀測報表和沉降觀測報告。另外還有:輸出工程總平面圖、建筑物輪廓圖、沉降點布置圖、穩定性分析和外部調用等。參見:工程管理器3.2. 工程數據錄入xe"工程數據錄入"xe"錄入"xe"工程文件"xe"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xe"文件"xe"格式"xe"沉降點"xe"*.txt"xe"*.TXL"xe"*.prj"xe"*.bod"xe"輪廓坐標"xe"荷載數"工程數據錄入工程數據錄入有手工輸入、文件錄入和從工程背景圖中提取三種方式。手工輸入,在工程管理器中選擇工程對象后,在相應屬性欄內手工輸入編輯工程數據。系統可從工程背景圖中提取建筑物輪廓坐標、沉降點坐標,自動生成沉降差點對等。文件錄入,執行[工程文件]菜單的[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或工程管理器工程結構框右鍵彈出菜單的[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指令。錄入工程沉降點數據界面:進行相應設定后,點擊[文件]按鈕,選定錄入文件(可以多選)。系統例行必要的數據檢查,結果顯示在[數據檢查(錄入)結果]窗中,如通過檢查,激活[錄入]按鈕,然后點擊[錄入]按鈕。當前日期欄(“今天是”)、最新一期數據選擇框和包含新沉降點選擇框是為檢查數據的正確性而設置的。當前日期欄顯示系統當前日期,若輸入數據的日期大于系統當前日期,即為錯誤。選擇最新一期數據,表示現在要錄入的數據為最新一期,若輸入日期小于系統中已有數據的最后期的日期,即為錯誤。如輸入數據中包含多期數據,請取消該項選擇;如數據文件為多選,則此功能自動取消,系統自動按每期的觀測日期錄入數據。選擇包含新沉降點,表示現在要錄入的數據為添加新一期數據,若在系統已有數據中找不到輸入數據中的沉降點,即為錯誤。在為新建工程輸入數據或有新沉降點時,請取消該項選擇。選擇沉降點名優先,表示在整個工程中沒有重復的沉降點名,按沉降點名錄入數據。選擇數據更新,表示在錄入過程中,若發現同點、同期的數據,則以新數據替換老數據。工程名選擇框,選擇接受輸入數據的工程。若在沉降點名中包含工程名,則忽略此項。建筑物名選擇框,選擇接受輸入數據的建筑物。若在沉降點名中包含建筑物名,則忽略此項。注意:不管數據文件中的沉降點名為何格式,必須要選擇缺省的工程名和建筑物名。對于已加密的工程則不列在此選擇框中。要對已加密的工程錄入數據,應先使該工程為可編輯狀態(兩個開鎖圖標)。數據文件中的沉降點名格式:數據文件中的沉降點名格式為P-B-S字符串。其中,P為工程名,B為建筑物名,S為沉降點名,中間以“-”分隔。當數據文件中的點名不包含“-”時,系統默認為沉降點名S,并自動加上工程名選擇框和建筑物名選擇框選擇的工程名P和建筑物名B,構成完整的沉降點名格式P-B-S;當數據文件中的點名僅包含一個“-”時,系統默認為建筑物名和沉降點名B-S,并自動加上工程名選擇框選擇的工程名,構成完整的沉降點名格式P-B-S。多于兩個“-”為錯誤。注意:建筑物輪廓坐標數據文件中為P-B或B格式。觀測日期格式:數據文件中的觀測日期時間格式為年月日三個整數。中間以空格分割。沉降點數據(類型)格式:[日期]/[沉降點名高程(m)]:*.txt文本文件,內容為某一期若干沉降點的高程值。文件第一行為觀測日期,從第二行開始為沉降點名和高程,中間以空格分割。如:20011010S10.80000B-S12.30000P-B-S12.8000…[日期]/[沉降點名高程(m)荷載數]:*.TXL文本文件,其它格式和含義同“[日期]/[沉降點名高程(m)]”,只是增加了荷載數。文件第一行為觀測日期,從第二行開始為沉降點名、高程和荷載數,中間以空格分割。如:200011010S10.800000B-S12.300001P-B-S12.800003…[建筑物輪廓坐標數據(m)](右手系,含沉降點坐標):*.bod文本文件。包含建筑物輪廓坐標、該建筑物沉降點位置坐標和該建筑物需要計算沉降差的點對。格式為:P-B或B輪廓點數沉降點位坐標數計算沉降差的點對數XY…例1:B(建筑物名)4(輪廓點數)4(點位坐標)2(點對)0.00.010.00.010.010.00.010.0p10.00.0p210.00.0p310.010.0p40.010.0p1p2p2p3注意:建筑物輪廓坐標數據文件中為P-B或B格式。對于一般簡單建筑物,按順序輸入輪廓點,可省略閉合回第一個點的最后一個點。例2:B(建筑物名)9(輪廓點數)4(點位坐標)2(點對)0.00.010.00.010.010.00.010.00.00.02.02.08.02.08.08.02.08.0p10.00.0p210.00.0p310.010.0p40.010.0p1p2p2p3注意:對于多于一個閉合環的復雜建筑物輪廓,要按閉合環輸入,并使前面閉合環的第一個點和最后一個點相同(閉合)。3.3. 繪圖配置3.3.1. 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xe"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為當前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進行繪圖配置。執行[系統配置]菜單的[建筑物平均沉降過程線繪圖配置]。屬性[沉降過程線]:選擇平均沉降過程線的線型和顏色:線型有實、虛曲線和實、虛折線4種。[沉降監測過程圖]:選擇當前平均沉降過程線圖為沉降監測過程圖,并在相應建筑物屬性中輸入設計最大沉降量、設計觀測周期、設計觀測次數。指定平均沉降過程線的沉降計算開始期。[時間-荷載線]:選擇在平均沉降過程線圖中繪時間-荷載線及其線型,其荷載為建筑物沉降點的荷載平均值。[獨立繪圖區域]:選擇在沉降過程線圖上方的專門區域繪時間-荷載線,否則,時間-荷載線繪在沉降過程線圖中。[工程階段線]:選擇在平均沉降過程線圖中繪工程階段線及其線型。[繪觀測點標記]選擇在平均沉降過程線上繪觀測點,并設定顏色和尺寸。[圖形輸出]:輸入平均沉降過程線圖的輸出(打印)尺寸,單位mm。選擇以彩色/黑白方式輸出bmp、jpg格式圖形,一般黑白方式的圖形文將較小,但有時會丟失圖形內容,如灰度曲線等。圖廓[圖廓注記]指定平均沉降過程線圖的時間注記間隔、方式和方向。間隔以天為單位;方式有年月日、年月、月日、年、月、天和觀測日期7種;當注記較長重疊時,可選擇注記方向,范圍:0-90度。指定平均沉降過程線圖的沉降量注記間隔、單位和沉降量注記的小數位數。指定荷載量注記間隔、單位和荷載量注記的小數位數。指定沉降速度的時間部單位和注記小數位數,沉降速度的沉降部單位隨沉降量單位。[圖廓線、格網線]選擇繪制外圖廓線及其線寬,單位:像素。選擇繪制橫向格網線及其線型。格網間隔為沉降量注記間隔;線型有實線、虛線2種。選擇繪制縱向格網線及其線型。格網間隔與時間注記方式對應;線型有實線、虛線2種。回歸分析[平均沉降過程回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