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繁殖與改良-南充職業技術學院_第1頁
畜禽繁殖與改良-南充職業技術學院_第2頁
畜禽繁殖與改良-南充職業技術學院_第3頁
畜禽繁殖與改良-南充職業技術學院_第4頁
畜禽繁殖與改良-南充職業技術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申報書申報單位:申報單位層次:合作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本科院校eq\o\ac(□,√)高職高專院校南充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課程名稱: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類型:□公共基礎課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公共課)eq\o\ac(□,√)專業課程(eq\o\ac(□,√)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所屬一級學科門類/專業大類:農林牧漁大類所屬二級學科門類/專業二級類:畜牧業類所屬專業(專業課程填寫):畜牧獸醫課程負責人:王懷禹申報日期:2017.05四川省教育廳制填寫要求本表用A4紙張雙面打印填報,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本表填寫內容必須屬實,所在學校應嚴格審核,對所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詞第一次出現時,要寫清全稱和縮寫,再次出現時可以使用縮寫。除特別說明外,所有填寫數據截止日期為2017如表格篇幅不夠,可另附紙。

1.課程負責人情況基本情況姓名王懷禹性別男出生年月1968.11學歷在職研究生專業技術職務教授學位碩士行政職務系黨總支書記院系電子信息工程系手子郵件Wanghuai_yu@163.com通信地址(郵編)南充市高坪區小龍宏發路94號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情況授課情況:1.現課程負責人近三年講授本課程情況(承擔職責任務、授課學時數量、參學學生人數、取得教學成效等,文字描述,100字內);近三年承擔了3個年級畜牧獸醫5個大專班135人該課程的教學,共計208學時,根據學生反饋:教學效果好。出版發行了《畜禽繁殖與改良技術》教材,2015年本課程被四川省教育廳批準為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情況(見下表)。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名稱(不超過5門)課程類型周學時屆數學生總人數畜禽繁殖與改良專業基礎課45325豬生產專業課42182學前衛生專業基礎42192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基礎課45450承擔實踐研究情況:承擔的實踐性教學任務(含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總人數)。(1)《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實習,共40學時;(2)《豬生產》課程實習,共計16學時;(3)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5屆,16周,60人。教學研究情況: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含課題名稱、來源、年限)(不超過五項);作為第一署名人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含題目、刊物名稱、時間)(不超過五項);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不超過五項);主編的省部級及以上規劃教材、獲獎教材(不超過五項)。(1)研究課題=1\*GB3①畜牧獸醫專業“一主多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四川省教育廳(2009-2012);=2\*GB3②南充市畜種畜群結構及優化模式研究,南充科學技術與知識產權局(2014-2016);=3\*GB3③《豬生產》精品課程建設,四川省教育廳(2008-2011)=4\*GB3④《畜禽繁殖與改良》精品課程建設,四川省教育廳(2008-2011)=5\*GB3⑤《畜禽繁殖與改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四川省教育廳(2015-2018)(2)研究論文=1\*GB3①母豬難產的類型、原因及防治,畜牧與飼料規模養豬,2015.06;=2\*GB3②南充市畜種畜群結構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當代畜牧,2015.11;=3\*GB3③南充市畜種畜群結構優化模式研究,當代畜牧,2016.03;=4\*GB3④PRLR基因與動物繁殖性能的相關性,河南畜牧獸醫,2016.03;=5\*GB3⑤高職院校服務“互聯網+三農”發展的路徑研究,卷宗,2017.05。(3)教學表彰/獎勵=1\*GB3①《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獲得四川省教育廳2015年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GB3②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開發與實踐,獲得學院教學成果獎。(4)教材=1\*GB3①畜禽繁育技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02;=2\*GB3②畜禽繁殖與改良技術,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10。2.課程團隊人員構成(含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實踐指導教師、外聘教師、教學設計人員、技術人員、支持服務人員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專業技術職務學科專業在本課程中承擔的工作備注(如聯合申報請在本欄目中注明所在高校)王懷禹男1968.11教授畜牧負責人呂遠蓉女1968.10副教授畜牧主講教師蘭天明男1962.01副教授畜牧主講教師何文男1966.04副教授畜牧主講教師李彩虹女1967.10副教授獸醫輔導教師許炳樹男1953.09副教授畜牧獸醫輔導教師何建中男1968.08高級畜牧師畜牧實踐指導教師楊華男1977.09講師計算機技術人員3.合作單位情況序號合作單位名稱項目負責人合作內容1南充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許炳樹課程標準制定、實踐教學2北京超星爾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羅彬教學內容攝像、制作4.教學內容與資源4-1課程概況課程名稱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網址/search163Course.action上線平臺平臺名稱:中國大學MOOC類型:eq\o\ac(□,√)愛課程網□其他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校級平臺覆蓋學生總數:335人,其中已注冊的在校學生215人,非在校學生:120人,經過在線學習已獲得學分學生:215人在線點擊量(人次)5783開設年限自2015年開設,目前已開設3年總學時48(理論)+16(實驗)總時長1458分鐘總學分4(理論3+實踐1)視頻情況序號視頻名稱時長主講教師1模塊一課程導學1.1緒論1.1.1課程發展的歷史沿革5′41″王懷禹21.1.2繁殖與改良的內涵7′25″王懷禹31.1.3繁殖與改良對發展畜牧業的意義12′19″王懷禹41.1.4繁殖與改良工作取得的成就11′15″王懷禹51.1.5課程學習方法導引6′18″王懷禹6模塊二畜禽性狀遺傳基礎2.1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2.1.1動物細胞的結構22′36″王懷禹72.1.2染色體及其組型分析9′28″王懷禹82.1.3細胞分裂12′15″王懷禹92.1.4核酸是遺傳物質16′44″王懷禹102.1.5遺傳信息與遺傳密碼10′38″王懷禹112.1.6遺傳信息的傳遞13′18″王懷禹122.2性狀遺傳的基本規律2.2.1分離定律15′11″王懷禹132.2.2自由組合定律15′11″王懷禹142.2.3連瑣交換定律25′1″王懷禹152.2.4伴性遺傳11′18″王懷禹162.3性狀的變異現象2.3.1變異的類型及原因6′59″王懷禹172.3.2基因突變25′2″王懷禹182.3.3染色體結構變異18′6″王懷禹192.3.4染色體數目變異7′34″王懷禹202.3.5染色體變異的應用14′23″王懷禹212.4數量性狀的遺傳2.4.1數量性狀概述10′46″王懷禹222.4.2數量性狀的遺傳方式與機制25′12″王懷禹232.4.3數量性狀的遺傳力20′38″王懷禹242.4.4數量性狀的重復力與遺傳相關18′15″王懷禹25模塊三畜禽的選種3.1畜禽品種識別3.1.1品種的定義8′00″王懷禹263.1.2品種的形成與演變16′34″王懷禹273.1.3畜禽品種的分類13′20″王懷禹283.1.4畜離品種的識別2′38″王懷禹293.2畜禽的鑒定3.2.1系譜鑒定15′56″王懷禹303.2.2生長發育鑒定18′12″王懷禹313.2.3體質外貌鑒定24′50″王懷禹323.2.4生產力鑒定8′37″王懷禹333.3種畜禽選擇3.3.1后裔選擇16′31″王懷禹343.3.2同胞選擇2′58″王懷禹353.3.3單性狀的選擇14′28″王懷禹363.3.4多性狀的選擇15′48″王懷禹373.3.5育種值估計選擇9′25″王懷禹38模塊四畜禽的選配4.1畜禽選配的實施4.1.1選配概述5′47″王懷禹394.1.2同質選配12′19″王懷禹404.1.3異質選配13′09″王懷禹414.1.4近交25′10″王懷禹424.1.5選配的實施13′35″王懷禹434.2畜禽雜交利用4.2.1雜交概述5′12″王懷禹444.2.2雜交育種15′32″王懷禹454.2.3雜交改良16′11″王懷禹464.2.4雜種優勢利用23′45″王懷禹474.2.5雜交利用方式25′13″王懷禹48模塊五人工授精5.1公畜禽的采精5.1.1人工授精概況5′31″蘭天明495.1.2公畜的性腺20′19″蘭天明505.1.3公畜的輸精管道8′32″蘭天明515.1.4公畜的副性腺與外生殖器5′16″蘭天明525.1.5公禽的生殖器官8′32″蘭天明535.1.6采精前的準備9′11″蘭天明545.1.7公畜禽采精技術23′49″蘭天明555.2精液品質檢查5.2.1精液的組成及成分10′12″呂遠蓉565.2.2精子的形態與結構5′23″呂遠蓉575.2.3精子的運動4′20″呂遠蓉585.2.4精液品質的檢查23′23″呂遠蓉595.3精液的處理5.3.1環境條件對精子的影響8′9″呂遠蓉605.3.2精液的稀釋13′15″呂遠蓉615.3.3精液的液態保存與運輸8′16″呂遠蓉625.3.4精液的冷凍保存25′09″呂遠蓉635.4母畜發情鑒定5.4.1母畜禽的生殖器官24′47″何文645.4.2母畜的性活動24′23″何文655.4.3母畜的發情周期23′20″何文665.4.4乏情與異常發情12′25″何文675.4.5卵泡的發育與卵子的發生23′32″何文685.4.6母畜發情鑒定的常用方法15′12″何文695.4.7各種母畜的發情鑒定技術18′23″何文705.5母畜禽的輸精5.5.1配子的運行12′13″何文715.5.2配子在受精前的準備7′32″何文725.5.3受精過程12′19″何文735.5.4母畜輸精前的準備10′25″何文745.5.5母牛的輸精12′12″何文755.5.6豬羊的輸精23′45″何文765.5.7母禽的輸精15′12″何文77模塊六妊娠與分娩6.1妊娠診斷6.1.1胚胎的早期發育與附植8′11″何文786.1.2胎膜與胎盤20′15″何文796.1.3妊娠維持與妊娠母畜的變化12′14″何文806.1.4妊娠診斷23′24″何文816.2分娩助產6.2.1分娩預兆與分娩發動15′10″何文826.2.2分娩過程8′23″何文836.2.3分娩助產13′11″何文846.2.4產后恢復與護理12′46″何文85模塊七繁殖調節與控制7.1生殖激素的應用7.1.1生殖激素概述11′13″呂遠蓉867.1.2腦部生殖激素8′23″呂遠蓉877.1.3性腺激素8′12″呂遠蓉887.1.4胎盤激素7′10″呂遠蓉897.1.5前列腺素與性外激素6′24″呂遠蓉907.2母畜發情控制7.2.1誘導發情15′09″王懷禹917.2.2同期發情15′56″王懷禹927.2.3超數排卵10′23″王懷禹937.3胚胎移植7.3.1胚胎移植概述8′24″王懷禹947.3.2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和原則5′12″王懷禹957.3.3胚胎移植程序25′02″王懷禹967.3.4羊的胚胎移植13′22″王懷禹97模塊八繁殖管理8.1家畜繁殖障礙及其防治8.1.1公畜繁殖障礙8′35″王懷禹988.1.2母畜先天性障礙與卵巢疾病18′18″王懷禹998.1.3母畜生殖道與產科疾病19′32″王懷禹1008.2畜禽繁殖力的評價與提高8.2.1家畜正常繁殖力8′30″王懷禹1018.2.2家畜繁殖力評估方法9′42″王懷禹1028.2.3影響家畜繁殖力的因素12′12″王懷禹1038.2.4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措施7′12″王懷禹4-2課程內容課程完整教學內容簡介、章節安排、學時分配、重點和難點、考核方式等。(一)教學內容簡介《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按照“選種——選配——擴繁”的思路,經過重構整合為八個模塊(領域),22個學習單元(情境)。為了對該課程有個整體把握,將緒論單獨設置為一個模塊及學習單元。模塊二:畜禽性狀的遺傳基礎,主要講述動物遺傳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育種繁殖奠定理論基礎,包含四個教學單元;模塊三和模塊四講述畜禽選種選配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側重于培養學員對基本技能的掌握,包含五個教學單元;模塊五至模塊六,主要講述動物繁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繁殖技術,在整個課程中占有較大比重,是課程的教學重點,包含七個教學單元;模塊七整合了繁殖控制與調節相關內容,包含生殖激素的調節、發情控制及妊娠控制——胚胎移植三個教學單元。模塊八屬于繁殖管理內容,包括畜禽繁殖障礙及防治、畜禽繁殖力的評價與提高兩個教學單元。(二)章節與進度安排周次學習領域名稱學習情境名稱知識點第一周模塊一:課程導學1.1緒論1.1.1課程發展的歷史沿革1.1.2繁殖

改良的內涵1.1.3繁殖與改良對發展畜牧業的意

1.1.4繁殖與改良工作取得的成就1.1.5課程學習方法導引模塊二:畜禽性狀遺傳基礎2.1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2.1.1動物細胞的結構2.1.2染色體及其組型分析2.1.3細胞分裂2.1.4核酸是遺傳物質2.1.5遺傳信息與遺傳密碼2.1.6遺傳信息的傳遞第二周2.2性狀遺傳的基本規律2.2.1分離定律2.2.2自由組合定律2.2.3連瑣交換定律2.2.4伴性遺傳2.3性狀的變異現象2.3.1變異的類型及原因2.3.2基因突變2.3.3染色體結構變異2.3.4染色體數目變異2.3.5染色體變異的應用第三周2.4數量性狀的遺傳2.4.1數量性狀概述2.4.2數量性狀的遺傳方式與機制2.4.3數量性狀的遺傳力2.4.4數量性狀的重復力與遺傳相關第四周模塊三:畜禽的選種3.1畜禽品種的識別3.1.1品種的定義3.1.2品種的形成與演變3.1.3畜禽品種的分類3.1.4畜禽品種的識別3.2畜禽的鑒定3.2.1系譜鑒定3.2.2生長發育鑒定3.2.3體質外貌鑒定3.2.4生產力鑒定第五周3.3種畜禽選擇3.3.1后裔選擇3.3.2同胞選擇3.3.3單性狀的選擇3.3.4多性狀的選擇3.3.5育種值估計選擇第六周模塊四:畜禽的選配4.1畜禽選配的實施4.1.1選配概述4.1.2同質選配4.1.3異質選配4.1.4近交4.1.5選配的實施第七周4.2畜禽雜交利用4.2.1雜交概述4.2.2雜交育種4.2.3雜交改良4.2.4雜種優勢利用4.2.5雜交利用方式第八周模塊五:人工授精5.1公畜禽的采精5.1.1人工授精概況5.1.2公畜的性腺5.1.3公畜的輸精管道5.1.4公畜的副性腺與外生殖器5.1.5公禽的生殖器官5.1.6采精前的準備5.1.7公畜禽采精技術第九周5.2精液品質檢查5.2.1精液的組成及成分5.2.2精子的形態與結構5.2.3精子的運動5.2.4精液品質的檢查5.3精液的處理5.3.1環境條件對精子的影響5.3.2精液的稀釋5.3.3精液的液態保存與運輸5.3.4精液的冷凍保存第十周5.4母畜發情鑒定5.4.1母畜禽的生殖器官5.4.2母畜的性活動5.4.3母畜的發情周期5.4.4乏情與異常發情5.4.5卵泡的發育與卵子的發生5.4.6母畜發情鑒定的常用方法5.4.7各種母畜的發情鑒定技術第十一周5.5母畜禽的輸精5.5.1配子的運行5.5.2配子在受精前的準備5.5.3受精過程5.5.4母畜輸精前的準備5.5.5母牛的輸精5.5.6豬羊的輸精5.5.7母禽的輸精第十二周模塊六:妊娠與分娩6.1妊娠診斷6.1.1胚胎的早期發育與附植6.1.2胎膜與胎盤6.1.3妊娠維持與妊娠母畜的變化6.1.4妊娠診斷6.2分娩助產6.2.1分娩預兆與分娩發動6.2.2分娩過程6.2.3分娩助產6.2.4產后恢復與護理第十三周模塊七:繁殖調節與控制7.1生殖激素的應用7.1.1生殖激素概述7.1.2腦部生殖激素7.1.3性腺激素7.1.4胎盤激素7.1.5前列腺素與性外激素7.2母畜發情控制7.2.1誘導發情7.2.2同期發情7.2.3超數排卵7.3胚胎移植7.3.1胚胎移植概述7.3.2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和原則7.3.3胚胎移植程序7.3.4羊的胚胎移植第十四周模塊八:繁殖管理8.1家畜繁殖障礙及其防治8.1.1公畜繁殖障礙8.1.2母畜先天性障礙與卵巢疾病8.1.3母畜生殖道與產科疾病8.2畜禽繁殖力的評價與提高8.2.1家畜正常繁殖力8.2.2畜禽繁殖力評價方法8.2.3影響家畜繁殖力的因素8.2.4提高家畜繁殖力的綜合措施(三)教學重難點與學時分配學習領域重點難點參考學時模塊一:課程導學(1)繁殖與改良的內涵(2)繁殖與改良對發展畜牧業的意義繁殖與改良的內涵2模塊二:畜禽性狀遺傳基礎(1)染色體的作用(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3)性狀遺傳的基本規律(4)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5)遺傳力的應用(1)染色體組型分析(2)減數分裂過程及意義(3)遺傳基本規律的實質和應用(4)變異的原因(5)數量性狀的遺傳機制8模塊三:選種(1)畜禽品種的分類與識別(2)畜禽選種方法的選擇應用(1)品種的識別(2)各種選種方法適用范圍(3)畜禽種用價值的估測8模塊四:選配(1)選配的種類及適用范圍(2)畜禽選配方法的選擇應用(1)各種選配方法適用范圍(2)畜禽選配方案的制訂與實施6模塊五:人工授精(1)動物的性腺、發情及受精生理(2)人工授精各環節操作方法(1)大家畜的采精(2)精液的冷凍(3)配種時機的把握(4)牛直腸把握輸精12模塊六:妊娠與分娩(1)妊娠生理(2)早期妊娠診斷(3)母畜助產(1)直腸診斷(2)難產原因判斷6模塊七:繁殖調節與控制(1)生殖激素的生理功能(2)發情控制技術(3)胚胎移植的意義與操作(4)畜禽繁殖力的評價方法(5)公母畜繁殖障礙及防治(6)提高繁殖力的措施(1)生殖激素的調節(2)發情控制原理與操作(3)胚胎移植操作程序(4)繁殖障礙的診斷及治療(5)繁殖力的正確評價6(四)考核方式1.理論考核課程理論考核成績分為三個部分:(1)單元測驗:每個教學周后都設有測試題,每周后測試題成績占總成績的3%,共14個教學周,占總成績的42%,(2)期末考試成績:課程學習結束后,可參加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3%;(3)論壇參與(占總成績的5%);最終成績在60分及以上可以獲得3個學分。2.實踐考核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課程設置了16個學時的實踐性教學,學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踐練習。在校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理論講授同步實訓,也可在課程結束后,集中進行實驗實訓。實踐考核合格者可認定1個學分。4-3課程資源相關教學資源儲備情況1.課程基本信息課程推介、課程介紹、考核要求、預備知識、課程介紹視頻、授課目標、教學大綱(含進度安排)、教學團隊、參考資料等。2.課程教學資源教學PPT課件、電子教案、理論教學視頻(103個微課)、單元作業與測驗、期末測試題及討論板塊等。3.課程拓展資源專家講座、試題庫、SOP多媒體資源庫(操作視頻+操作文件)、案例庫、多媒體素材庫(圖片庫+動畫+視頻)附:教材與參考書(1)課程教材畜禽繁殖與改良技術,王懷禹主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2)課程參考書畜禽繁育技術,朱興貴,王懷禹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畜禽繁殖改良技術,朱彭周,辛彩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實用畜禽繁殖學,桑潤滋主編,金盾出版社,2008動物繁育新技術》,楊利國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3)學術專著提高豬產仔數關鍵技術與應用進展,王懷禹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專業刊物《中國畜牧雜志》、《中國獸醫科技》、《中國預防獸醫學報》、《中國獸醫雜志》、《中國獸醫學報》、《畜牧獸醫學報》、《中國家禽》、《畜牧與獸醫》、《黑龍江畜牧獸醫》、《中國飼料》、《黑龍江動物繁殖》等。網站資源《畜禽繁殖與改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http:///contents/50/145.html/)聯合國糧農組織家畜多樣性信息系統\o"前往"/dad-is中國家畜多樣性信息系統\o"前往"世界家畜品種\o"前往"/breeds中國種豬信息網\o"前往"中國牛網\o"前往"中國家養動物遺傳資源網\o"前往"家養動物品種網\o"前往"/breeds中國豬網\o"前往"中國養殖網\o"前往"畜牧獸醫在線\o"前往"中國牧業網http:\o"前往"中國畜牧獸醫信息網\o"前往"5.教學設計與方法5-1教學設計課程定位、課程目標情況(一)課程定位《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是高職高專畜牧獸醫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它是以動物解剖與生理、動物生物化學、獸醫基礎等課程為前導課程,服務于后續課程《養豬與豬病防治》、《牛羊生產與疾病防治》、《養禽與禽病防治》等。所以該課程與畜禽生產的各環節緊密相連,構成了工作過程的完整體系。課程將畜禽遺傳育種基礎知識與畜禽繁殖技術有機融合,主要面向畜禽養殖場,基于畜禽繁育工作崗位,使學生能夠運用遺傳繁育的基礎知識與方法,培養畜禽繁殖與改良的專業能力,達到家畜繁殖工和家禽繁殖工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二)課程目標1.知識與技能方面(1)掌握畜禽遺傳的基本原理和規律,能運用遺傳知識指導和解決畜禽生產中的相關問題;(2)掌握畜禽選種選配基本知識,能合理使用適當的選種選配方法進行品種選擇和配種;(3)掌握畜禽繁殖的基礎知識,能正確實施發情鑒定和控制、人工授精、妊娠診斷和分娩助產,以及開展胚胎移植等繁殖干預或干擾活動;(4)能正確地評價畜禽的繁殖力,在實際生產中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畜禽的繁殖力。2.過程與方法方面(1)掌握畜禽繁育學科相關文獻查詢、獲取方法、途徑及技巧;(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畜禽繁育實際問題的能力;(3)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1)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2)培養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和從事畜牧業的堅定信念;(3)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衛生防疫意識和動物福利觀念。5-2教學方法通過編寫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標準,規范課程內容,保證教學質量。在教學方法上,以各教學單元“重點、難點為突破口”,明確課程學習目的,主要采用比較式、啟發式、引導式教學,講課中要求突出重點、詳略行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學和老師講授、指導、答疑相結合。從傳統的“追求分數”為目的的應試模式轉變為以“強化素質和能力”為目標的科學考核模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案例教學、問題討論與習題等教學環節。通過教學,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同時也獲得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初步形成對畜禽繁殖與改良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在教學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教學課件包括大量的圖片資料和案例,輔以教學掛圖、動物標本、動物圖片、動畫、視頻等,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6.教學評價與影響6-1教學評價6-11.本課程主要特色具備平面和立體教學資源,學習評價機制完善,方便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學習和測驗。本在線課程建設,除了具備傳統的課程標準、教學課件、教案、視頻、教材等,教學視頻采用按知識或技能點錄制成微課授課,另外還儲備有SOP多媒體等大量拓展資源,能夠激發學習興趣。2.影響力分析(1)本課程教材為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成果、高職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2)主講教師教學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有長期在企業實踐的經歷;(3)本課程改革前已經是2008年四川省精品課程,課程改革后2015年批準為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國內外同類課程比較(1)課程配套教材體系符合高職教育學生認知規律,堅持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任務式教學,課程內容設計顛覆了傳統學科型教材知識體系布局,國內外未見報道。(2)課程教學資源中采用按知識點或技能點授課,且在基本資源基礎上正開發和完善SOP多媒體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已經走在國內同行前面。6-1學生評教指標和評價結果:每學期學生按照學院的評教指標體系對本門課程教學任課教師進行評教,評教結果平均分達90分以上。6-1-3社會評價(課程面向社會開放后,課程得到眾多專家學者和畜牧企業行業人士的廣泛好評。他們認為,該課程主講教師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教書育人,教學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教學內容的信息量大,注意與學生的溝通和收集意見,學校和學生評價效果良好。6-2效果與影響課程教學效果及影響概述該課程是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2015年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課程教學團隊綜合素質高,課程體系新穎,教學資源豐富,受到省內外同行及學生的好評。自建成精品課程以來,學生對《畜禽繁殖與改良》課程的評分優秀率在90%以上。同時,本課程建設的思路和方法,對校內外優質課程的建設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編寫出版的配套教材《畜禽繁殖與改良技術》已經在多所高職院校使用,用書單位的專家教授普遍認為該教材在編寫上,結構體系新穎,突破了傳統學科型教材體系框架思維的束縛,真正符合新時期高職教育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堅持以夠用為適度,突出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