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產業分析_第1頁
溫州產業分析_第2頁
溫州產業分析_第3頁
溫州產業分析_第4頁
溫州產業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州產業分析溫州市產業概況溫州產業現狀根據2011年溫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預計2010年溫州市生產總值到達2900億元,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長11%,三次產業比重由4.1∶54.4∶41.5調整到2.8∶53.1∶44.1。溫州市主要產業相對集聚在甌江、飛云江和鰲江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和沿海平原,初步形成“一帶兩區”的產業布局雛形。一帶:以組團和軸線分布為特色的沿海產業集聚帶,集聚了全市約85%的GDP、90%的工業總產值、95%的效勞業增加值。二區分別指內陸山地經濟區與海洋島嶼經濟區。根據溫州市第二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31051個,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41.01萬人。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國有企業及國有獨資公司101個,占0.3%;集體企業320個,占1.0%;私營企業25604個,占82.5%;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61個,占0.5%;外商投資企業426個,占1.4%;其余類型企業4439個,占14.3%。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76個,制造業30417個,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給業558個,分別占0.2%、98.0%和1.8%。2008年,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主營業務收入總量較大的縣〔市、區〕依次為:樂清、龍灣、瑞安、鹿城、甌海、永嘉。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中,超過15億元的縣〔市、區〕有6個,依次為:樂清、龍灣、瑞安、永嘉、甌海、鹿城。2009年溫州工業總產值5377.06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67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640.21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輕工業產值1264.47億元,下降1.5%;重工業產值2375.75億元,增長1.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67.7%。全市擁有工業銷售產值超億元的企業692家,實現工業產值1975.48億元,增長3.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54.3%。其中產值超5億元企業79家,超10億元企業30家。溫州市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給業、塑料制品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機械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11個行業年產值均超過100億元,全年合計實現工業產值2884.76億元,增長0.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79.2%。至年末,我市已擁有24個由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中國著名商標,38個中國名牌產品,獲得36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稱號,13家企業集團躋身中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11家企業入圍中國大企業1000強。國家級工業產業基地名稱

地域名稱

地域中國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基地龍灣中國制筆之都鹿城、龍灣中國五金潔具之都龍灣中國鎖都鹿城中國拉鏈之鄉永嘉中國鞋都溫州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蒼南、平陽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瑞安中國汽摩配之都瑞安中國塑料薄膜產業基地瑞安中國服裝名城溫州印刷包裝及醫藥機械全國產銷基地瑞安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鹿城中國膠鞋名城瑞安中國塑編之鄉平陽中華全國鉆頭〔建工〕生產基地樂清中國合成革之都龍灣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樂清中國泵閥之鄉永嘉、甌海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樂清中國〔溫州〕剃須刀生產基地鹿城中國斷路器產業基地樂清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鹿城中國防爆電器生產基地樂清中國電器之都樂清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樂清中國印刷城蒼南中國皮都平陽中國紐扣之都永嘉中國禮品城蒼南中國工藝禮品生產基地瑞安中國教玩具之都永嘉中國閥門城龍灣中國鍛造產業基地瑞安中國食品藥品機械產業基地溫州中國箱包城瑞安2010溫州市百強企業中,制造業企業72家、效勞業企業28家。百強企業2009年銷售(營業)總收入1320.6614億元,排序第100名企業的年銷售收入,即百強入圍門檻為4.3194億元,2.溫州優勢產業目前溫州經濟中制造業仍然是開展的主要力量。制造業的開展決定著溫州經濟的興衰。溫州的特色產業有:鞋革工業、服裝工業、塑料制品工業、電器工業、印刷工業、泵閥工業、打火機工業、眼鏡工業、汽摩配工業、制筆工業、金融設備工業、剃須刀工業、家具工業、鎖具工業、拉鏈工業、紐扣工業、合成革工業。1.電器行業:2008年,溫州市電器生產企業有2500多家,其中無區域企業94家,集團企業69家,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11家,超億元企業67家。4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10家企業被評為全國民營企業500強。12家電器企業入圍溫州百強企業。主要生產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上下壓輸、變、配電設備等一百多個系列,六千多個品種,兩萬多種規格產品。全行業實現總產值610億元。電器行業被譽為“溫州第一產業”,該產業主要分布在有電氣及相關配套生產企業6000多家的樂清市,其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4家企業:正泰集團〔第222位〕、人民電器集團〔第269位〕、德力西集團〔第281位〕、長城電器集團〔第451位〕均位于樂清市。2008年德力西集團、天正集團列為“全國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排頭兵企業,正泰集團股份列為“全國其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排頭兵企業。2.泵閥工業:溫州市泵閥工業擁有兩個國家級生產特色基地〔永嘉縣泵閥之鄉,龍灣區閥門城〕,2008年全市泵閥生產企業2000多家,其中閥門1600多家、泵類350家,均屬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占90%,分布在永嘉縣甌北鎮,龍灣區永中街道、海濱街道、永興街道、沙城鎮,瑞安市塘下鎮、汀田鎮,樂清市七里港鎮、黃華鎮、虹橋鎮,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甌海工業區和鹿城工業區。有集團公司和無區域企業50家,中外合資合作10余家,國家級和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57家。其中江南控股集團銷售收入超10億元,并列為“全國閥門和旋塞制造業”排頭兵企業。泵閥產業專業化生產特色明顯,配套的鑄鍛造、法蘭管件、密封件、執行器、緊固件等產業鏈形成。具有生產3000型號、40000多種規格產品的能力,擁有根底研究、產品開發、質量檢測、網絡訂貨、售后效勞、加工行業協作配套一體化體系,與上百家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協作,擁有100家企業研發、檢測等中心,其中省級技術中心或企業研發中心11個。全行業形成以100家重點骨干企業技術中心為代表、1個省級技術創新平臺為龍頭的企業技術中心體系。永嘉縣泵閥產業集群入選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名列前十位。浙江超達閥門股份被評選為“泵閥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全年全市泵閥工業總產值370億元,銷售收入超350億元,利潤總額31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63%、14.75%和14.81%。溫州泵閥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40%,不銹鋼閥門出口占全國的70%。新產品實現產值超100億元,增長62%,生產原材料能耗下降5.2%,勞動生產率提高5個百分點,人均生產創值30多萬元。實現出口額65億元,增長13.8%。30余家企業擁有獨立自營出口權,產品銷往中東、非洲、東南亞、韓國、美國、日本、東歐、南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3.汽車摩托車配件工業:2008年溫州市汽車、摩托車配件行業總產值突破380億元,比上年增長8.57%。全行業3000多家企業,主要分布在瑞安、甌海、平陽、樂清等區域。規模以上企業500多家,年產值億元以上50多家,其中無區域集團企業22家,如瑞立集團、瑞明集團、勝華波集團、海尚集團、立峰集團、冠盛集團、云頂控股集團、黃河汽配集團、瑞標集團、鑫田集團、中歐國際集團、奧凱嘉集團、南洋汽摩集團、意奔瑪集團等企業。溫州汽摩配產品種類繁多,覆蓋卡車、客車、轎車、摩托車以及火車動車組配件,有十二大類5000多系列品種,包括車身附件、發動機附件、制動泵閥、汽車電器、汽車儀表、汽車用品、車用標準件、鍛壓件、裝飾面料、濾清器、車用漆包線、橡膠管件等。產品結構從中低端向高端開展,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有:汽車發動機、摩托車發動機、電噴系統、ABS防抱死制動系統、自動變速箱、空氣獨立懸掛系統、平安氣囊、球籠式等速萬向節、電渦流緩沖器等。生產整車的企業有:云頂控股集團生產自卸車、半掛車、罐車、廂式車、中重輕型卡車;中歐國際集團生產“奔馳”牌房車;立峰和幸福公司生產摩托車和電動車。2008年“中國汽摩配之都”通過重審得到續展。全行業擁有中國著名商標8個、中國名牌1個、國家免檢品牌2個、浙江省名牌13個和省著名商標17個。4.金融設備工業:2008年溫州金融設備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億元,與上年持平。主導產品偽鈔鑒別儀年產300萬臺,占全國的80%以上;紙幣捆鈔機年產3萬多臺,占全國的60%以上。5.船舶工業:2008年溫州市有船廠33家,其中市區2家、樂清17家、洞頭5家、瑞安2家、蒼南3家、永嘉4家。溫州市船舶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樂清市。2008年樂清市有船舶制造企業24家,船臺156座,年造船能力130萬噸位,從業人員近萬人;在建船舶125艘,上水57艘,比上年增長75%,總產量534600載重噸,比增長129.63%,總產值40.1億元,比增長98.7%。6.鞋革工業:2008年,溫州市鞋革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52億元。767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84.11億元,增長5.2%。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61家,超5億元有15家,超10億元有5家。年出口量超1000萬美元企業61家。全行業納稅12.97億元,增長18.46%;納稅占全市十六個重點特色行業總額的17.22%。7.服裝工業:2008年溫州市2500多家服裝企業實現產值52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實現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12.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97%。莊吉、森馬、報喜鳥、法派、喬治白、拜麗德、高邦、紅黃藍等八家企業進入2008年中國服裝行業雙百強。全行業擁有中國名牌9個、中國著名商標14枚。8.鎖具工業:2008年溫州鎖具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元,到達102億元,外貿出口值40多億元,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東亞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9.塑料制品工業:2008年溫州市有塑料制品生產企業近1700家,完成塑料制品產量357萬噸,比上年增長2.5%;完成工業總產值503億元,增長2%。規模以上企業485家。10.印刷工業:2008年溫州市印刷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0億元,比上年增長5%,全市印刷企業2734家。印刷包裝機械企業350家,年產值35億元。11.打火機工業:2008年,溫州市從事煙具生產企業2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余家。主要產品為打火機。年產打火機4億只,產值15多億元,占全球打火機市場份額的80%,占國內市場份額的95%。12.眼鏡工業:溫州市是世界四大眼鏡生產城市之一。2008年全市眼鏡及其相關配套生產企業1000多家,其中成鏡企業600多家,配件企業200多家,機械設備企業近100家,專用模具企業近50家,專業電鍍企業近100家;全年全市銷售收入44.8566億元。13.制筆工業:2008年溫州市制筆業及文具配套企業200余家,全行業總產量130億支筆,實現總產值30多億元。14.須刀工業:2008年,溫州市剃須刀工業年銷售總額20億元,年銷售額、出口額、產品產量均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動剃須刀龍頭企業產業集群區。飛科集團2008年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居國內行業之首。15.拉鏈工業:2008年溫州市拉鏈行業面對用工本錢上漲、原材料價格不穩定以及由美國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全行業銷售額與上年相比有所下滑,全年行業總產值31.3501億元。溫州市拉鏈商會有180家會員企業。16.紐扣工業:溫州紐扣工業集中在中國紐扣之都——永嘉縣橋頭鎮。到2008年底,橋頭鎮紐扣企業248家,年工業總產值20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5家。17.合成革工業:2008年溫州市合成革生產企業105家,有生產線400多條,日生產能力500余萬米,產品品種3000多個。全年總產值120億元。二.溫州市下屬區、縣、鎮優勢產業溫州下屬2個地級市〔樂清市、瑞安市〕、3個區〔鹿城區、甌海區、龍灣區〕、6個縣〔永嘉縣、洞頭縣、文成縣、平陽縣、蒼南縣、泰順縣〕,共有11個開發園區。1.溫州市下屬開發園區情況溫州市工業園區園區名稱

重點開展方向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整合現有產業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園區

新興產業〔含出口加工區2平方公里〕

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

及其相關聯產業

高端傳統產業〔文具、包裝印刷、水暖器材〕及相關聯產業

溫州鹿城輕工特色園區

重點開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工業、高端的傳統產業〔眼鏡、剃須刀、金屬外殼打火機業〕及其相關聯產業浙江省甌海經濟開發區

重點開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的傳統產業〔制鎖業、眼鏡、金屬制品〕及其相關聯產業浙江省瑞安經濟開發區

機械制造、汽摩配件、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品;改造提升現有產業浙江省樂清經濟開發區

新型電氣元件、高中壓電器及成套設備、電子專用設備及儀器儀表、通訊、網絡產品、計算機軟件及應用系統等相關聯產業

樂清虹橋科技園區

新型電子元器件、模具、鉆頭及相關行業

甌北泵閥工業園區

泵閥、高端鞋服及相關行業,應用高新技術及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產業

溫州扶貧經濟開發區

重點開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現有傳統產業

浙江省平陽經濟開發區

包裝機械、金融設備、醫用明膠及高性能、綠色精細化工產品系列,承接溫州市區梯度轉移產業

平陽昆陽服飾工業園區

服裝、服飾業、燈具、工藝禮品及其相關聯產業

蒼南靈溪示范工業園區

自動化儀表、印刷、家具業、承當扶持西部山區經濟等綜合工業,承接溫州市區梯度轉移產業

1〕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2年3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國家級的開發區。總規劃面積近35平方公里,形成“三園一基地”格局,分別是指:狀浦園區〔又稱龍灣園區〕、高新技術園區、濱海園區以及民營經濟科技產業基地。200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33億元〔屬地131.81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工業總產值276.26億元〔屬地339.53億元〕,同比增長1.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58億元,同比增長7.43%;其中工業性投資21.52億元,同比增長9.06%;截至2009年底,開發區共引進工程1096個,總投資284億元,引進外資工程333個,總投資27.7億美元,合同外資9.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7億美元。全區億元產值以上企業80家,10億元產值以上企業6家。600多家工業企業建成投產,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機電一體化、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服裝皮革制造業等為支柱的產業格局。招商導向:機電設備行業、電子信息行業、化工醫藥行業、建筑材料業、輕紡行業、房地產開發和城市根底設施。——狀浦園區:國家級建成區狀蒲園區位于溫州市東部,規劃面積5.11平方公里,現已全部建成,園區以集聚傳統支柱產業的工業企業為主,經濟效益顯著。現園內共有紅蜻蜓鞋業、喬頓服飾、海螺調味品、康泉電器等26家企業入駐。園區地處萬噸級碼頭、溫州機場和金溫鐵路終點站的海陸空立體交通樞紐中心,與市行政管理中心接壤,區位優勢十清楚顯。——濱海園區:省級工業園區濱海園區位于溫州永強機場南面,2000年4月26日開發建設,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以引進外向型、規模型、科技型、效益型工程為主,是開發區開展的重點區域。入區產業要求:高新技術產業、機械設備制造業、汽摩配制造業、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高效節能、環保工程等新興產業及國家鼓勵開展的其他工程。投資密度:注冊資本在20萬美元/畝以上。產出要求:單位面積銷售額在500萬元人民幣/畝以上。目前為止,入園企業有正泰集團成套設備制造、莊吉集團、溫州長江汽車電子、大自然鋼板等38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溫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坐落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濱海園區內,總規劃面積8.7平方公里。目前,位于溫州經濟書開發區內的0.7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全面建成。位于民營科技園的開展區塊總用地面積8平方公里的區域正在開發建設中。園區建有高新技術創業效勞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國溫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溫州清華科技開發中心。園區中的溫州科技城核心區已全面開工興建,中試大樓已建成投入使用,創新大樓和企業研發大樓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幾大機構共享園區資源。國家級溫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業效勞中心2001年3月創業效勞中心正式啟動運行,2004年12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效勞中心。目前包括中試大樓在內的創業大樓、7幢標準廠房、效勞樓共10.5萬平方米的創業用房已正式投入使用。溫州科技城核心區位于高新區起步區內,包括核心區和產業基地兩大局部。現建有科技創新大樓、企業研發總部、中試大樓,總建筑面積7.35萬平方米,科技研發區的3萬平方米的企業研發總部〔22層〕和2.8萬平方米的科技創新大樓〔9層〕,1.55萬平方米的中試大樓〔6層〕已竣工投入使用。——溫州民營經濟科技產業基地〔簡稱“民科基地”〕是溫州市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組成局部,也是溫州市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開展的關鍵載體,它將建設成為民營經濟的創新平臺、傳統產業的提升示范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

民科基地位于溫州市龍灣區東南沿海,規劃區域總面積62540畝〔約40平方公里〕,范圍包括丁山圍墾、天成圍墾、永興南圍墾和二期圍墾。其中,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片〔丁山圍墾〕面積11800畝,已全面進入吹填造地施工和市政根底設施建設前期工作。

丁山圍墾一期工業用地招商已全面鋪開。其中,第一批25個工業地塊已進入掛牌程序。2〕浙江溫州工業園區屬于省級工業園區,2009年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01.20億元,本級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88.73億元,園區140家企業,規模以上企業102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36家,年產值超5億元企業4家,17家企業增幅到達20%以上。入園企業有溫州康爾達印刷器材、夏夢服飾、溫州泰昌等。3〕浙江省甌海經濟開發區創立于1992年10月,1994年8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843公頃。另外,根據甌海區委、區政府決策,新增仙巖工業基地規劃面積560公頃、三溪工業基地規劃面積379公頃和梧白工業基地規劃面積55公頃為開發區托管工業基地,現該三個工業基地正在大面積的開發建設中。開發區距溫州市中心僅4公里,緊鄰溫州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104國道和甌海大道貫穿開發區腹地,向東延伸至溫州機場和港口,交通十分便利。2008年,甌海經濟開發區累計已投產企業42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38.93億元,開發區“一區六園”格局根本形成。完成供地328.3386畝,完成84.86%。截至年底,入園企業已開工的有287家,已結頂的有203家,已竣工有114家,已投產有80家。開發區以“鞋革、眼鏡、服裝、五金電器”為支柱產業。4〕瑞安經濟開發區

是1994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位于瑞安市區東部沿江區域,地處瑞安市開展的中心地段,開發區規劃面積7.8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2.04平方公里,開展區5.82平方公里。2009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152.76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47.7億元,以出口產品生產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輕工、機械、水產品加工產業群已形成。5〕平陽經濟開發區緊挨鰲江鎮區,總面積9.68平方公里,首期開發3.4平方公里已初具規模。主要分三大功能區:一是工業區;二是高新技術區;三是商貿區。2008年,平陽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30.98億元,同比增長11.63%。高新技術產值3.46億元,同比增長5.1%。工業增加值6.2億元,同比增長3.6%。在投產的企業中,規模較大、效益較好的企業有溫州廣銀集團、溫州柳成集團、溫州安達集團、浙江星河機器廠、東海石化平陽油庫、平陽塑料機械總公司等。6〕樂清經濟開發區總面積6.05平方公里,地處被譽為“東方電器之都”的樂清市柳市鎮內,區內落戶企業520家,其中全國無區域集團8家、區域集團7家、股份4家,有2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2008年一期用地3440畝,進區企業102家,工業總產值62.7億元,同比增長11.3%。2.溫州市重點產業集群浙江溫州是產業集群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是依靠當地家庭工業和工商業傳統開展起來的特色產品企業集群。其中入選中國百佳產業集群的有:溫州鹿城·皮鞋產業集群、溫州鹿城·打火機產業集群、溫州甌海·鎖具產業集群、瑞安·汽摩配產業集群、蒼南·印刷產業集群、樂清柳市·中低壓電器產業集群。1〕樂清柳市—中低壓電器產業集群柳市低壓電器產品生產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初步形成集群式分布。目前,全鎮集聚了1300余家低壓電器產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包括家庭工廠),有40家企業集團,其中6家國家大型企業,22家全國性無區域集團。2006年,電器行業產值280億元,銷售額占全國的60%。這里生產的低壓電器,其規模、品種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是中國最大的低壓電器產銷基地和出口基地。當地已領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近4200家,其中通過美國UL、歐共體CE等認證的有200多家,225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擁有“正泰”“德力西”兩個低壓電器行業僅有的“中國著名商標”,是國內同行業持證最多、質量最優的生產基地。2002年初,柳市獲得中國電器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的“中國電器之都”稱號。20世紀80年代,柳市低壓電器產業由最初的零配件生產過渡到系列化生產,分工得到進一步深化,產業鏈條逐漸拉長。進入90年代后,產品結構從單一的低壓電器產品延伸到高壓電器,從元件電器延伸到上下壓成套電器,形成了集輸電、變電、配電、工業控制電器和各種特殊用途電器于一體的較完整的電器效勞產業鏈。產品涉及200個大類5000多種規格型號,并開展成較為完善的電器產業前后向關聯系統和輔助及技術支撐系統。從1990年集群年產值首超億元到2006年的280億元,柳市低壓電器產業的年產值16年間攀升了280倍。在不到1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密集著1300余家電器生產企業,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100家。其中,有年銷售收入超過60億元的“正泰”“德力西”“人民”等規模龐大的龍頭企業集團,還有大批為大型企業提供協作、配套效勞的中小企業。同時,隨著低壓電器的供銷開展,一些輔助性的配套企業開始出現,比方,提供結算融資功能的金融機構,提供原材料、產品運輸集散效勞的貨運企業,提供營銷咨詢推廣的廣告咨詢企業,提供第三方專業效勞的中介機構等(見圖1)。僅從電器產品制造流程來看,由于低壓電器品種規格極多,產品價值鏈很長,集群內具有明顯的等級制分工結構。單件產品可分解成許多小配件,一個品種又有假設干個系列,而幾個品種組裝成整機產品。柳市電器產業集群的主體由配件生產企業、成品裝配企業和銷售公司組成,這些網絡成員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型企業相對數量較少。縱向來看,集群內企業間聯結關系呈現出環狀放射形態,處于內核的是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集團構成的內層企業,一般單個企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以生產成套設備為主,產品涉及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通信設備等;中等規模企業主要從事低壓電器元件的裝配、檢測和銷售,在產業網絡中處于中間層次(次層);而最簡單的配件生產那么由處在最外層的小企業以及家庭工廠分散承當,它們作為大中企業集團的外協配件供給商和配套部件的生產企業,主要負責完成金屬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沖劑、酸洗、模具加工等上萬種規格的幾十萬種零配件、半成品的加工制造,以及眾多中間工序的處理。總之,集群內部按專業化分工要求構成一個逐次外包的等級式結構,核心企業負責市場籌劃、產品設計、技術開發、成品組裝以及生產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對規模效益敏感的配套產品;協作企業那么生產技術要求相對低、批量小,專業分工更細的各種零配件與半成品。低壓電器產品作為機械電器的重要組成局部,隨著機械電器工業升級換代周期的加快,必須從簡單的機械型向自動型、智能型開展。對產品的需求表現出較明顯的多樣化趨向,要求產品組合化、模塊化,并能將不同功能的模塊按不同的需求結合成模塊化組合電器,這對電器產品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功能提出了挑戰,比方,在接觸器的本體上加裝輔助觸頭組件、延時組件、自鎖組件、接口組件、機械連鎖組件及浪涌電壓組件等,以適應不同應用條件要求,擴大產品適用范圍。為了做到這一點,通常將產品的主要功能先組裝,然后按顧客要求進行搭配,這就帶來如何處理日趨分散化和多樣化客戶訂單的問題。在小額定制需求下要求生產組織更具柔性化和精細化。顯然,更為細膩的分工要求是大型企業規模化生產所不能勝任的。因為它的本質是要求集聚經濟效率,而不是強調要素累積性追加的規模經濟效率,因此,大企業會將工序或配件外包給協作企業,通常是核心層的大型企業按專業化分工要求,把生產任務分解后直接分包給次層或外層中小企業,或是通過次層企業再分包給外層小規模企業乃至家庭工廠,由此形成多層次的分工協作體系。較大的集團公司通常擁有較穩定的協作企業網絡,例如,正泰有800多家長期協作企業,德力西有700多家,天正有260多家。不過,這些協作企業并不綁定于某家特定集團企業,只是與核心大企業維持緊密或松散式協作關系,絕大局部同時為數家大型企業集團提供外協配套。在柳市的協作網絡中,核心層企業主要負責市場籌劃、產品設計、技術開發、成品組裝以及生產技術難度高、附加值大、對規模效益敏感的配套產品;眾協作企業承當技術低、批量小、專業性強和分工度高的各種零配件或半成品。以正泰集團為例,只有10%的關鍵部件自產,其余90%向協作企業公開招標。一個電器開關,有塑料件、銅部件等配件,除了核心部件外,其他都是由供方也就是外協配套企業完成。通過外包協作的效率突出,一般電器產品本錢大概只是生產同類產品的國內其他地區企業的1/3,產業整體競爭比擬優勢明顯。更重要的是,在長期穩定交易的預期下,集群內部協作各方將會通過信息溝通,合理地協調產能和需求,同時,協作網絡對參與協作能力專業化的要求,也推動了企業集中資源強化專業化水平和提升技術精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協作網絡的成熟度和供給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憑借精密的生產網絡,集群能夠實現小批量、多品種、零庫存的柔性生產組織。總之,從效率的角度看,集群的形成與集聚經濟是密切相關的,并且,集群的專業化柔性生產網絡屬性又能隨著集群成熟度的上升自動增強。柳市低壓電器產品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市場中與西門子、ABB、施耐德、GE等世界著名低壓電器產品競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持續穩定且表現出優異的集聚效率。集群重點企業:正泰集團

2008年,正泰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246億元,銷售收入239億元,創利稅20億元,總資產85億元。年利稅總額連續三年名列中國民營企業納稅百強前五名。正泰始創于1984年7月,現轄8大專業公司、2000多家國內銷售中心和特約經銷處,并在國外設有40多家銷售機構。產品覆蓋上下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建筑電器、光伏電池及組件系統和汽車電器等產業,產品暢銷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旗下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是中國產銷量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企業。專業從事配電電器、控制電器、終端電器、電源電器和電力電子等100多個系列、10000多種規格的低壓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正泰電氣股份:現轄17個專業公司,一個區域工廠,主要生產銷售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箱式變電站、自動化設備、高中壓變壓器、開關元件、電線電纜等產品及電力工程設計、安裝。公司位于上海松江建有占地90萬平方米的公園式工業園,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輸配電設備生產基地之一。公司注冊資金8.5億元,總投資額35億元,201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約30億元。浙江正泰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正泰儀表”〕系正泰集團股份的核心產業之一。始創于1996年,是國內領先的能源計量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專業供給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電工儀器儀表分會理事長單位。“公司注冊資金1.05億元,資產總額近5億元,現有員工1500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0余名。浙江溫州大橋浙江正泰建筑電器(簡稱正泰電工)是正泰集團旗下與上下壓電器、輸變電、儀器儀表并列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12年來,正泰電工為中國住宅建設提供了逾10億只質量恒久穩定的電工產品。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供給商,致力于過程自動化、裝備自動化、電力自動化和新能源信息化等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發,正泰中自堅持自主創新,為高新技術企業和軟件企業,公司擁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包括ChiticCTS700新型集散控制系統,ChiticEKS系統組態監控軟件,ChiticRTC實時控制軟件,ChiticDMS500數據管理站,ChiticVPR系列智能儀表,TDCS9200集散控制系統,PCC800H集散控制系統等。公司總部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6號路260號中自科技園。分期建成的正泰中自工業自動化產業基地占地面積70畝,總投資1.2億元。浙江正泰汽車零部件創立于1996年,前身為正泰集團第九公司,是正泰集團股份公司枋心層控股子公司。公司座落于國家級的開發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飛云江路45號。公司主要產品有:汽車繼電器、電磁式電源總開關、汽車喇叭、電子閃光器、電子調節器、傳感器、電渦流緩速器控制系統全系列產品和電子中央控制系統、胎壓報警系統、倒車可視雷達系統及道路信息交換系統等系列產品等。公司在國內建立了完善的營銷網絡。正泰太陽能專注于尖端光伏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中國大陸首家大規模量產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伏企業,可以同時為客戶提供單晶電池組件、多晶電池組件,以及“非晶/微晶”高效薄膜電池組件,是中國光伏企業中產品線最全的企業之一。中國德力西控股集團是一個集資本營運、品牌營運、產業營運為一體的大型集團,注冊資本20億元。集團公司現有員工20000余人,綜合實力榮登中國企業500強,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主要產業有電氣制造、LED光電、能源礦業、PE投資、綜合物流等。主要下屬企業有:溫州、上海、杭州三地的德力西電氣制造基地,鑫德國際礦業集團,上海龍德芯光電股份,德力西新疆投資集團,德信豐益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德力西集團再生資源物流,南充、南陽德美奧翔置業等。德力西的電氣制造,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我國電氣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溫州、杭州、上海三大生產基地,下屬企業70多家,協作企業1000多家,在國內外設有銷售網點1600多家。德力西產品成功助飛“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和“嫦娥一號”,德力西還與世界500強施耐德電氣公司戰略合作,成立了德力西電氣。實現高端突破,建成了德力西電氣寧波工業園。人民電器集團是世界500強機械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之一,為國內低壓電器主要生產廠家,總資產逾70億元,2008年總產值突破190億元,始創于1996年。人民電器集團以工業電器為核心產業,橫跨船舶制造、根底能源、城市建設、現代物流、國際貿易、金融投資、電子信息、水電開發等多元領域,擁有浙江、上海、江西、湖北四大制造基地、12家全資子公司、85家控股成員企業、800多家加工協作企業和3000多家銷售公司。有員工20000余人,其中駐外人員15000余人。PEOPLE牌產品暢銷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華儀電器集團于1986年創辦(其前身為樂清縣華儀開關廠),1997年晉升為華儀電器集團。公司是由11家核心子公司、100多家成員企業組成的民營企業集團,2007年2月1日,核心子公司華儀電氣股份通過借殼在主板上市,開創了樂清企業上市的先河。核心子公司華儀電氣主要生產252KV及以下成套開關設備、配電自動化開關及終端裝置、高壓開關元件、風能發電設備、戶內外高壓斷路器等產品,戶外高壓真空斷路器被原電力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推廣新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成長企業100強”、“中國機械行業500強”、“中國電氣工業100強”,榮獲“中國電氣產業制造十大領軍企業”稱號。華儀電氣股份〔簡稱“華儀電氣”〕在浙江省溫州樂清市,是華儀電器集團下屬核心控股子公司。華儀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發與利用,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研發了780KW風力發電機組,引進德國艾羅迪風機技術,聯合開發1.5MW風力發電機組;進一步研發2.0MW、3.0MW風力發電機組,積極開發風電場,力求成為風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天正集團

是中國工業電器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曾獲國家大型企業、國家級企業集團和中國電氣百強企業稱號,有員工7100余人,總資產35億元,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86.27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3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54位。目前天正集團形成了以工業電氣為根底,房地產業為輔助,金融投資為補充的整體開展格局。天正集團生產80大系列10000余種規格的電器產品。興樂集團始創于1985年5月份,現有員工5000余人,技術研發中心5個,在全國擁有25家制造基地〔其中電線電纜制造基地7家〕,300多家協作企業,1600多家國內外營銷機構,總資產已達20余億元。集團為研發、制造上下壓電線電纜、高分子材料、電工機械、電工銅桿、漆包線等產品的大型電纜綜合企業,并形成以溫州總部為核心,向寧夏、內蒙古、山東、北京、江西、安徽等區域輻射的戰略藍圖。經過多年開展,興樂集團綜合實力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中國電線電纜20強〔第3位〕、浙江省百強企業〔名列電纜企業首位〕。長城電器集團是一家以工業電器為主導的大型企業。公司創立于1988年,1997年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晉升為全國無區域企業集團。2005年,集團總資產33億元,員工8000多人,年產值逾90億元,綜合實力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346位、中國制造業500強第184位、中國民營500強第45位。主要生產智能、節能型工業電氣。公司注冊商標CNC為中國著名商標。集團擁有10家控股公司〔電氣、成套、變壓器、防爆、高科、電源、進出口、銷售、房開、礦產〕,1000多家協作廠家,700多家國內銷售公司和6個國外辦事機構。已經形成了上下壓電器元件、成套設備、儀器儀表、防爆電器、高科技電子的控制設備等200多個系列,近20000種規格的產品。集團產品覆蓋各個領域,是中國石化一級網絡供給商、中國石油一級網絡供給商、中國三峽工程供給商、中國核電工程供給商。汽摩配產業集群—瑞安瑞安汽摩配產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歷經五十多年的快速開展,已從早期的“一鄉一品”、“一村一品”開展至今形成具有較大規模實力、較強競爭能力的產業集群,成為支撐瑞安工業經濟開展的主導行業。2009年,瑞安汽摩配產業又被浙江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1個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概括瑞安汽摩配產業的開展現狀,主要有六個方面鮮明特點:一是企業集聚度高。目前,瑞安市共有汽摩配生產企業總數約15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個數342家,規模企業個數占全市規模企業總數1/4以上。企業性質多為民營股份合作制企業,主要集中分布于塘下鎮、安陽街道、莘塍鎮等少數鄉鎮,其中塘下鎮的汽摩配企業數量最多,約占全市汽摩配企業總數的近50%。二是總體規模較大。近年來,汽摩配產業持續保持快速開展,規模企業增速根本保持在25%的增長水平,截止2007年底,汽摩配產業總資產到達近100億元,從業人員到達30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約2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0.7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17.6%,同比增長22.6%。擁有超億元企業30家,占全市超億元企業總數的1/3;擁有無區域集團企業18家,占全市無區域集團企業總數的2/3。三是產品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大致有發動機附件、車身附件、制動轉向系統元件、通用電器、標準件等五大類4000多個品種,其中汽車電機、微特電機、制動閥泵、輸油泵、散熱器、濾清器、車門升降器、門鎖、電器開關、鎖具、車用面料等產品,在國內市場均占有相當份額,汽車配件產值約占65%、摩托車配件產值約占35%、與整車配套產品約占20%、維修市場產品約占69%。近年來,產品類型加快向高新技術方向延伸,已開發或正在開發如汽車發動機、ABS防抱死制動系統、汽車衛星導航系統、獨立懸掛系統、電子控制自警覺點火系統、電噴系統32位中央控制器、鎂合金零部件等汽車高端產品。四是產業鏈條完善。瑞安汽摩配產業在長期開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比擬強大的產業群和比擬完善的產業鏈,逐步形成了從原材料輔助材料供給、零部件到組裝件的專業性分工以及儲運、銷售、效勞等成千上百企業成龍配套的生產格局。此外,一些與汽摩配產業緊密關聯的配套行業開展較快,比方鍛造、模具、漆包線、換向器、車用裝飾面料等行業同步開展,進一步造就瑞安汽摩配產業開展特有的關聯緊密、配套齊全的產業鏈優勢。五是品牌實力較強。2003年,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汽摩配之都”稱號。近年來,汽摩配行業品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目前擁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著名商標〕3個、國家免檢產品5個,獲得浙江省汽摩配專業商標品牌基地、浙江省汽摩配產業基地稱號。六是技術水平較高。截止目前,汽摩配行業共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9家,占全市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2/5以上;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4家、溫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家。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瑞安汽摩配產業集群主要是以低本錢競爭為主、走產業低端開展路線的產業集群,總體仍然沿襲數量擴張、粗放增長的開展模式,面臨一系列產業結構性、素質性難題,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問題:

一是集群開展空間受限嚴重。以往汽摩配行業企業開展多是依靠土地要素投入驅動規模擴張,增長方式一直以來沿襲粗放式增長模式。由于目前這種方式既尚存利益空間又已經難以為繼,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又尚未成型,所以多數企業還是受到生產用地緊缺的制約,導致生產規模擴張難、生產能力受限重,受此影響,近年來行業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外遷現象。一些優勢企業、優質工程的流失,尤其不利于瑞安汽摩配產業集群開展水平的提升。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汽摩配產業集群中多數企業起點低、規模偏小,核心競爭力強和引導產業開展方向的龍頭企業少。瑞安汽摩配行業1500多家生產企業中,年產值超億元以上的企業僅占總數的2%左右。規模企業中,專業化生產程度不是很高,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缺乏真正能發揮帶動作用的大型龍頭企業,導致龍頭企業對全行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從而影響了汽摩配行業整體開展水平。

三是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缺乏。汽摩配產業集群與其他產業集群一樣,更多地只是局限于同類企業的簡單“扎堆”,企業之間缺少有機的產業聯系,功能區分不明確,創新與合作意識淡薄。產品創新能力較差,多徘徊在中低檔水平,在汽車零部件五大類〔發動機零部件、底盤零部件、車身零部件、電器件、通用及其他件〕中,主要還是生產電器件、通用及其他兩大類中的中低檔產品,所以在國內維修和主機配套兩大市場中,配套對象多數為農用車、微型車、助動車等低檔車型,而對產品質量檔次要求較高的配套市場份額擴展相對緩慢。

四是企業品牌建設相對落后。企業創品牌的根底還比擬薄弱。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往往只注重市場開拓,而無視企業標準、計量體系建設、企業質量管理,以及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創新,部門創牌工作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長遠的培育開展規劃,缺乏上下互動和具體指導,缺乏部門合力共同推進的協調機制。

五是低水平重復建設仍普遍。以塘下鎮調查情況為例,生產點火開關、電喇叭、濾清器等產品的企業就有400多家;生產化油器、儀表及總成的企業有52家;生產各類標準件的企業有100多家。由于產品重復生產,生產能力過剩,目前汽摩配行業缺乏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和集體行動的規那么。而同類同質過度競爭加劇,造成局部企業經營困難和行業利潤壓縮。跳出過度競爭的“圍城”,也是瑞安市局部企業外遷的因素之一。六是產業提升面臨人力制約。瑞安汽摩配行業開展存在人才嚴重缺乏的狀況,據行業協會的調查顯示,在現有從業人員中,技術人員僅占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0%;廠長經理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僅占3%,人員總體素質相對偏低。目前,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也是制約行業開展壯大的重要因素,至今瑞安汽摩配行業還沒有職業經理人來從事企業管理,根本上仍保持老板兼經理的管理模式,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企業開展的又一障礙。集群重點企業:中國·瑞立集團創辦于1987年,是專業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2004年7月成功實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開創了溫州民營企業境外上市的先河;2006年4月18日,正式在納斯達克主板市場掛牌交易。企業現有注冊資金2.51億元,現有員工3000多人,廠房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生產設備1000多臺套。瑞立集團已經開展成為溫州地區汽摩配行業龍頭企業。列2009年度溫州市納稅百強第33位、制造業納稅50強第12位。溫州瑞明工業股份(2009年6月30日由瑞明集團更名為〕成立于1995年,總部坐落于中國汽摩配之都—瑞安市,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505人,注冊資本7899萬元,總資產超6億元,是目前國內較大規模的鋁產品技術研發制造型企業。

瑞明品牌產品有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進氣歧管、缸蓋罩、鋁支架等系列品種,為國內上汽通用五菱柳州發動機工廠、上汽通用五菱青島發動機工廠、神龍汽車、東風乘用車、長安鈴木、昌河鈴木、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哈飛汽車、江淮汽車、天津一汽、比亞迪等眾多整車廠配套,同時成為通用全球〔通用大宇、通用印度〕、菲亞特、曼.胡默爾、馬克IV、卡特彼勒、印度塔塔等世界著名企業的一級供給商。勝華波集團創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瑞安市精工汽車電器廠。公司總部位于浙江汽摩配城---瑞安市新坊工業區。公司現占地面積222,900平米。擁有員工1300多人,中高級工程師250人。目前年銷售額為3億人民幣。海尚集團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的跨區域、跨行業的企業集團.集團主要以濾清器、汽車配件、自動化設備、化工科技、家用凈水器、水處理設備為核心產業。集團現擁有員工1500多名,資產4億元,占地300余畝。海尚集團旗下現擁有6大專業性公司:浙江環球濾清器,溫州華格自動化設備,溫州萬華金屬制品,溫州奧寶斯貿易,山東汽車零部件制造,蕪湖海尚實業。云頂控股集團成立于1985年,落戶于交通便利的瑞安汽摩配產業基地〔北區〕。集團主要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