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卷_第1頁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卷_第2頁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卷_第3頁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卷_第4頁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部分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1.“元謀人”的發現將中國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有力挑戰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學說,為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元謀人的遺址位于()A.北京市 B.浙江省 C.云南省 D.陜西省2.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農業穩,天下穩”。農業是國之根本。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是()①農作物種植 ②家畜飼養的出現③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 ④火的使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禮記》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蔽覈柯渎撁藭r期這種“選賢與能”社會局面的出現得益于()A.禪讓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刺史制度4.如圖所示內容為夏商周時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處的事件應為()A.炎黃聯盟 B.武王伐紂 C.秦滅六國 D.楚漢之爭5.商代是我國青銅器發展的燦爛時期。你認為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青銅器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商朝虎耳銅鼎 D.青銅酒樽6.“楚莊王時,楚國大舉北進,長驅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洛流域,并向周王室詢問九鼎大小重量,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勢。”這個問鼎中原的成語故事所反映的實質是()A.楚莊王對青銅冶煉很有興趣 B.楚莊王非常貪婪有野心C.楚國兵力非常強 D.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漸開始瓦解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商鞅變法內容的是()A.遷都洛陽 B.確立縣制 C.獎勵軍功 D.嚴明法度8.反對戰爭、珍愛和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戰國時期,提出“兼愛”“非攻”思想,反對侵略戰爭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9.如圖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其中秦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縣制 D.三公制10.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和秦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A.秦始皇焚書坑儒,引起封建知識分子的不滿B.秦的統一,違背了歷史發展趨勢C.秦滅六國,引起人民不滿D.秦的暴政11.漢文帝即位之后,逐步廢除了各種株連律法和殘酷刑罰;將“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據此推知,漢文帝的治國理念是()A.“休養生息” B.“以法治國” C.“民貴君輕” D.“兼愛非攻”12.毛澤東《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秦始皇、漢武帝的相同點是()A.都是開國皇帝 B.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C.都把儒家學說作為正統思想 D.都采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13.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關于黃巾起義的知識卡片,其中錯誤的一項是()時間公元184年領導人張角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作用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一蹶不振A.時間 B.領導人 C.口號 D.作用14.自從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西漢在河西走廊“設館置驛”,為過往使者和商隊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此舉()A.加強了中國和印度的聯系 B.有利于保障絲綢之路暢通C.形成多國對匈奴夾擊局面 D.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15.兩漢時期,科技與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據“麻沸散”“五禽戲”“實施外科手術”等關鍵信息可以知道的東漢名醫是()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16.下列示意圖能正確反映我國歷史上三國鼎立局面的是()A. B.C. D.17.西晉建立后,大封同姓諸侯王,最終釀成了一場爭奪中央政權的嚴重內斗,這給社會造成巨大災害,人民飽受痛苦,西晉從此衰落,這場內斗是()A.桂陵之戰 B.祖逖北伐 C.八王之亂 D.官渡之戰18.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民族繼承和發展著中華文明,創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圖作品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中和之美”。這一作品()《蘭亭集序》(摹本·局部)A.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B.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C.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D.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特點19.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漢”觀念逐漸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完成了國家統一 B.加強了君主專制C.促進了民族交融 D.增強了北魏實力20.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對南方影響很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給南方帶來了人口壓力 ②為南方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③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 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遺址名稱部分考古發現①用?;蚵沟募珉喂侵谱鞯墓邱旰腿锌诔输忼X狀的骨鐮;大量的稻谷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干欄式建筑遺跡:刻有豬紋的陶缽等②40多處圓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遺跡;石斧、骨針、彩陶等大量生產、生活用具;多達數斗的粟;貯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1)請寫出①②對應的遺址名稱。(2分)并歸納①②處居民生產生活的共同點。(2分)材料二戰國時期秦國李冰為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率蜀地人民選擇高山與平原的交接處,利用地勢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經灌縣的岷江修魚嘴,分為內、外江,調節兩江水量,枯水季節將水調入內江,以利灌溉;漲水季節將水調往外江,保證灌縣縣城的安全。——摘編自趙毅主編《中國古代史》(2)根據材料三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什么?(2分)概括其作用。(2分)2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戰國時期,新舊時代交替,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及在復雜的斗爭中生存下去,各國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變法。除了魏國李俚變法、秦國商鞅變法等變法活動外,趙武靈王還實施“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各國變法不同程度地實現富國強兵,推動了封建化進程?!瓚饑跗?,秦國“僻在雍州”,各諸侯強國都視秦為戎狄之邦,不讓其參加會盟。在大國競爭中,秦國面對這種不利地位,不得不奮發圖強,尋求變革。……秦孝公即位后,決心承繼父親革新圖強,選拔人才,下令招賢,商鞅在其支持下,開始他一生最主要的活動——變法改革。最終,商鞅變法使秦國“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摘編自《史記·秦本紀》(1)根據材料,指出支持商鞅變法的國君。(2分)(2)閱讀以上材料,任選以下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A.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國強兵 B.改革促進社會發展23.(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秦漢王朝大事年表》秦朝漢朝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定都長安,建立漢朝公元前221年,把全國分成36郡,以后又陸續增至40多郡。公元前127年頒布推恩令,使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無力對抗中央。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萬打敗匈奴,收復黃河以南土地。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漢軍三次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取得大勝,使北部諸郡得以安寧。材料二如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合示意圖》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鮮卑游牧故習,萬不足統治中華,又兼自身深受漢化熏染,實對漢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將一個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氣呵熟,使其整體的漢化。——錢穆《國史大綱》(1)指出材料一出現“使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無力對抗中央”的原因。(2分)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秦漢王朝在鞏固統一方面的共同點。(4分)(2)寫出材料二中A處和B處的政權名稱。(2分)(3)材料三中“一個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民族?(1分)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他的改革中“漢化”的具體措施。(只需寫出2點即可)(2分)(4)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1分)24.(12分)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之間互相聯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局型饨涣鳌坎牧弦怀酰q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漢書·張騫傳》材料二古代中國與世界的貿易交往與文化往來頻繁,請讀絲綢之路路線圖,探尋遠去的歷史。(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分)材料一與材料二有什么內在聯系?(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何作用?(2分)【人口遷移】材料三材料四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z綿布帛之饒,置衣天下?!端螘诽煜聼o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晉書·食貨志》(3)材料三、四反映的歷史現象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4分)(4)通過綜合以上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啟示?(2分)

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期末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ABBDAACDABCBBDCAC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1)名稱:①河姆渡遺址②半坡遺址(2分)共同點:使用磨制石器;種植農作物;建造房屋;制作陶器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2)目的: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2分)作用:灌溉、防洪。(2分)22.(1)秦孝公(2分)(2)觀點:A.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國強兵。(2分)論述: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國國君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富國強兵的變法。商鞅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獎勵軍功,建立縣制等,這一系列措施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秦國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從一個西部邊陲弱國一躍成為政治軍事強國,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影響最大、成效最大、最為成功的一次變法,實現了秦國的富國強兵。(4分)(言之有理即可)23.(1)原因: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2分)共同點:結束了分裂狀態,實現國家統一;中央集權制度確立;開疆拓土,疆域擴大;加強對邊疆民族的管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初步形成。(4分)(言之有理即可)(2)政權名稱:A為蜀,B為西晉。(2分)(3)民族:鮮卑族;(1分)措施: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改籍貫、易服裝等,使鮮卑族“整體的漢化”(2分)(4)時代特征: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1分)24.(1)事件: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