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貌[增分強化練]一、選擇題地形變速率是指每年地表產生變形變位的速度,下圖為我國南方地區地形等變速率線(毫米/年)圖。讀圖,完成1~2題。1.有關臺灣地區地形變化的主要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西部地形等變速率低是流水侵蝕造成的B.東部地形等變速率高主要是因為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C.火山噴發是造成東西部地形等變速率差異的主要原因D.海浪沉積是造成東西部地形等變速率差異的主要原因2.珠江流域地形變化帶來的影響最可能是()A.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漸消失B.流域內河流落差減小C.下游流水沉積作用增強D.入海口海水侵蝕作用減弱解析:第1題,流水侵蝕對地形等變速率影響低,故A錯誤;根據圖中等變速率數值,臺灣東部變速率高,主要是因為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影響臺灣地形變化的主導因素是板塊運動,故B正確;火山噴發影響變速率等值線應是同心圓狀,故C錯誤;造成東西部地形等變速率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板塊運動,故D錯誤。第2題,降水多,喀斯特地貌將繼續發育。故A錯誤。地勢抬升,流域內落差增大。故B錯誤;上游地區地勢抬升,流域內落差大,流水侵蝕作用強;下游地區地勢降低,坡度變小,流速慢,沉積作用強,故C正確;下游地區地勢降低,海水侵蝕作用增強,故D錯誤。答案:1.B2.C下圖示意我國通天河及其支流某河段斷層活動發生前后的河流流向變化。因丙峽谷河流襲奪使通天河與其支流①河段連通。讀圖,完成3~5題。3.圖示甲、乙兩研究區域地殼運動()A.甲、乙均為擠壓抬升B.甲、乙均為拉伸陷落C.甲為拉伸陷落,乙為擠壓抬升D.甲為擠壓抬升,乙為拉伸陷落4.圖中河段流向可能發生逆轉的是()A.① B.②C.③ D.④5.丙峽谷的形成原因是()A.地殼抬升,河流侵蝕加劇B.地殼拉伸,形成斷層C.地殼擠壓,形成向斜谷地D.地殼下沉,形成谷地解析:第3題,由圖可知,甲區域兩側受地球內力擠壓作用,地殼抬升隆起;乙區域兩側受地球內力作用張裂,地殼斷裂下陷。故D選項正確。第4題,由圖可知,該支流自西北流向東南。由上題分析可知,甲區域擠壓隆起抬升,①河段距離甲區域較遠,受其影響小,②河段的流向不會發生改變;乙區域地殼斷裂下陷,地勢降低,③河段流向可能改變,④區域靠近河口,流向不受其影響。故C選項正確。第5題,由題意可知,甲區域由于受地殼擠壓碰撞抬升,落差加大,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蝕作用加劇,逐步形成連通①河段和通天河的峽谷。故A選項正確。答案:3.D4.C5.A下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及里海水面海拔變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6~8題。6.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的特點有()①面積不斷增大②泥沙沉積量變小③向東南方向擴展④面積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7.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A.甲處 B.乙處C.丙處 D.丁處8.若在伏爾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將導致河口及附近水域()A.三角洲面積縮小 B.水體鹽度增加C.水位季節變化增大 D.生物多樣性增加解析:第6題,從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圖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面積不斷擴大,泥沙沉積量變大,主要向東南方向擴展,面積增長速度先快后慢。選C。第7題,從里海水面海拔變化趨勢圖可以看出,2000年里海水面海拔為-27米左右,大致介于1920~1940年之間,所以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1920年與1940年交匯的乙處。選B。第8題,若在伏爾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河口泥沙來源變少,同時入湖水量減少,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積總體變大,A錯;入湖水量減少,湖水鹽度會增加,B對;水庫具有調節河流水量的作用,河口及附近水域水位季節變化減小,C錯;湖水的鹽度增大,水量減少,會使湖泊生物多樣性減少,D錯。選B。答案:6.C7.B8.B燕山山脈以南地區在第四紀發生山區、平原分異,以山前斷裂為界,山區隆升、山前地區下降,是沖積扇發育的地點。下圖為燕山山前構造單元圖(左圖)和Z地鉆孔沉積物垂直剖面分布圖(右圖)。據此完成9~11題。9.燕山緩慢隆升時期對甲河流的影響有()A.流量減少 B.汛期變長C.流程變短 D.泥沙增加10.山前平原的主要形成過程()A.褶皺—斷裂—下陷—流水堆積B.斷裂—褶皺—隆升—流水侵蝕C.斷裂—下陷—褶皺—流水堆積D.褶皺—斷裂—下陷—流水侵蝕11.Q1至Q4沉積層形成時期,Z鉆孔河段水流速度最緩的為()A.Q1 B.Q2C.Q3 D.Q4解析:第9題,山區隆升、山前地區下降,燕山成為東南季風迎風坡,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加大,落差增大,水流速度加快,侵蝕作用加強,沖積扇發育,泥沙含量增加,位置沒有變化,汛期和流程不會有變化,D正確。第10題,山前斷裂帶南北兩側均有褶皺,故先出現褶皺再有斷裂,材料中指出以山前斷裂為界,山區隆升、山前地區下降,是沖積扇發育的地點,故下陷后沉積,A正確。第11題,流速比較快,沉積物以顆粒大的物質為主,它的重力比較大,不容易攜帶。而流速減慢,沉積物顆粒較小,黏土顆粒最小,故Q2水流速度最緩,B正確。答案:9.D10.A11.B二、非選擇題12.下圖所示為雅魯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東北)夏季分布狀況,該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風。(1)說出PQ、QR兩段河谷地形的差異,并指出產生差異的因素。(2)說明QR河段沙洲形成過程。(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過程。(4)有人提議在R處筑壩發電,你是否贊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解析:第(1)題,圖中PQ段河谷狹窄,為峽谷地形;QR段河谷較寬闊,為寬谷地形。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巖石硬度與河流流速。第(2)題,沙洲的形成過程主要從沙的來源以及流水的沉積作用兩個方面分析。第(3)題,材料顯示,該處冬季盛行偏北風,上風向河床寬闊,冬季枯水期大片沙灘裸露,偏北風將沙搬運至甲處;圖中沙丘南側為山地,受山地阻擋,風速減小,沙沉積形成沙丘。第(4)題,贊同,主要結合R處的位置特征分析建設的有利條件,如工程量、蓄水區域等;不贊同,主要結合該地降水量、電站建設可能導致生態破壞(或誘發地質災害)等方面分析。答案:(1)PQ為峽谷,QR為寬谷。巖石硬度;河流流速。(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能力強,攜帶泥沙量大;QR段流速緩慢,泥沙沉積,形成沙洲。(3)(甲處上風向河床寬闊,)冬季枯水期大片沙灘裸露,偏北風將沙搬運至甲處,因山地阻擋,風速減小,風力沉積形成沙丘。(4)贊同。理由:R處為峽谷,筑壩工程量小;上游為寬谷,有利于儲水。不贊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導致生態破壞(或:水量小,可能誘發地質災害)。1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桌山位于南非開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頂如削平的桌面,被稱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質歷史淺海海底斷裂后整體上升形成的,山體由石灰巖(沉積巖)構成。山頂溪湖絕跡,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蕪。夏季在海陸風的作用下,晴天時山頂常有大片云團環繞,被稱為“上帝的桌布”。下左圖為桌山位置示意圖,下右圖為桌山景觀。(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質過程。(2)石灰巖受流水溶蝕,常發育有峰叢、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達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卻發育很差。分析其氣候原因。(3)夏季是開普敦欣賞和拍攝“上帝桌布”的最佳季節。分析其原因。(4)“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環繞在桌山頂上,受山坡氣流的影響,不會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答案:(1)(在地質歷史時期)在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積巖;沉積巖斷裂整體抬升后內部裂隙較少,頂部平坦;頂部受外力作用(風化和風力侵蝕)進一步被削平為“桌面”。(2)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降水量大,(開普敦西部臨海)但風力大;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氣溫高,全年蒸發旺盛,山頂積水少,不利于喀斯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考試重點提分方法及試題與答案
- 體育經紀人事業發展的機遇試題及答案
- 學習提高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風電電力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模具設計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的可持續發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培訓試題及答案解讀
- 游泳救生員在泳場管理中的角色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種子繁育員的管理戰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員考核題目及答案
- 學校崗位安全手冊指南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黑吉遼蒙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醫院文化節活動策劃
- 部隊防雷電暴雨安全知識
- 2025年消防文員類面試題及答案
- 重慶市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合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船舶駕駛培訓虛擬場景構建-深度研究
- 手術患者預防跌倒
- 《特斯拉汽車供應鏈管理》課件
- 清華-市場營銷學教案
- 人工智能在智能安防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