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專科《刑法學(1)》期末考試題庫(解答題)_第1頁
國開??啤缎谭▽W(1)》期末考試題庫(解答題)_第2頁
國開??啤缎谭▽W(1)》期末考試題庫(解答題)_第3頁
國開??啤缎谭▽W(1)》期末考試題庫(解答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大題、簡答題題庫首字音序J簡述成立正當防衛應當具備的條件。答: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1)起因條件:存在不法侵害。(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處于已經開始并且尚未結束的進行狀態。(3)對象條件: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而不能對沒有實施侵害的第三者實行。(4)主觀條件: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衛意圖。(5)限度條件: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簡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答: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具體犯罪構成的實行行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個特征:(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范里具體犯罪構成要件中的犯罪行為。(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來,即犯罪未達既遂形態而停止了下來。(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態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簡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答: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條件:(1)主體要件。必須是二人以上。(2)客觀要件。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3)主觀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簡述減刑的概念和條件。答:減刑,是指對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在刑罰執行期間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現,而適當減輕其原判刑罰的制度。根據刑法典的規定,對犯罪分子減刑,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減刑的適用對象是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是減刑的對象條件,即刑法對減刑適用范圍的限定。(2)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這是減刑的實質條件,也是決定性要件。(3)減刑必須有一定的限度。這是減刑的限度條件。簡述適用假釋應遵守的條件。答:根據刑法典的規定,對犯罪分子適用假釋,必須遵守下列條件:(1)假釋的對象只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是假釋的對象條件,即對假釋適用范圍的限定。(2)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已經執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罰。這是假釋的限制條仟,也是前提條件。(3)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假釋的實質條件,也是關鍵性條件。(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l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這是假森的排除性條件,即假釋對象條件的例外。簡述我國刑法采用的數罪并罰原則及其基本適用規則。答:數罪并罰,是對一行為人所犯數罪合并處罰的制度。我國刑法采用的數罪并罰原則是以限制加重原則為主,以吸收原則和并科原則為補充的折衷原則。根據我國刑法典的規定,數罪并罰時應遵守如下基本適用規則:(1)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中有數個死刑或最重刑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則,僅應決定執行一個死刑。(2)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中有數個無期徒刑或最重刑為無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則,只應決定執行一個無期徒刑。(3)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則,即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4)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則,附加刑均須執行。簡述我國刑法規定的計算追訴期限的方法。答:我國刑法規定的計算追訴期限的方法是:(1)在通常情況下,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2)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3)在時效中斷的情況下,前罪追訴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4)在時效延長的情況下,追訴期限不受限制,即: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答: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主觀條件。(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時都是年滿18周歲的人。此為構成累犯的主體條件。(3)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此為構成累犯的刑度條件。(4)后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內。這是構成累犯的時間條件。(5)前后兩罪均非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或者前后兩罪之一不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罪質條件。這是一般累犯與特別累犯的區別所在。簡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條件。答: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是:(1)自動投案。即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實際情況徹底供述自己實施并應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簡述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形態的特征。答: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形態的特征是:(1)時空性。必須是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必須是在犯罪處于運動過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狀態的情況下放棄犯罪。(2)自動性。即行為人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3)徹底性。指行為人徹底放棄了原來的犯罪。(4)有效性。指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實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使犯罪未達既遂狀態而停止下來。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答: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主觀條件。(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此為構成累犯的刑度條件。(3)后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內。這是構成累犯的時間條件。(4)前后兩罪均非危害國家安全罪,或者前后兩罪之一不是危害國家安全罪.此為構成累犯的罪質條件。這是一般累犯與特別累犯的區別所在。首字音序S什么是犯罪的不作為?構成犯罪的不作為應當具備哪些條件?答:所謂犯罪的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實施并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構成犯罪的不作為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而未履行。(3)行為人禾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什么是犯罪中止?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有何特征?答: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1)時空性。必須是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必須是在犯罪處于運動過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狀態的情況下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觀前提特征。(2)自動性。即行為人在主觀上自動放棄了犯罪意圖,在客觀上自動停止了犯罪的繼續實施和完成。這是犯罪中止形態的本質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態與犯罪的未遂形態和預備形態的根本區別所在。(3)徹底性。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徹底打消了原來的犯罪意圖,在客觀上徹底放棄了自認為本可繼續進行的犯罪行為,而且也不打算以后再繼續實施此項犯罪。什么是刑事責任年齡?我國刑法是如何劃分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答:刑事責任年齡(簡稱責任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行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