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_第1頁
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_第2頁
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_第3頁
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_第4頁
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解析)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寫

1.經典詩文默寫。

(1)必做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③浮光躍金,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陽樓記》)

④樹葉子卻綠得發亮,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選做題(任選一題)。

詩歌是思想感情馳騁的地方,萌動于心中為志,抒發出來為詩。于是,我們聽到了王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的濃濃鄉愁;我們聽到了蘇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調歌頭》)的美好祝愿;我們聽到了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零丁洋》)的報國決心。

二、基礎知識綜合

根據語境,完成下面小題。

在唐人的想象中,南方有絢爛的花卉和溫暖的熱帶雨林。朱雀鳥渾身通紅,飛舞之地是鮮花遍野、充滿異國情調的世界。鳥雀是需要森林的,朱雀鳥更需要秦嶺大森林。活潑的云雀在松枝上跳來跳去,雄健的蒼鷹在險jùn的山峰上掠過。忽聽到黃雀兒在枝葉間低鳴,又見一棵巨大的松樹,樹下山石嶙峋。轉過崎嶇山路,可見大片大片的山嵐在飄動,不知是哪一位仙人駕云而去。山嵐liáo繞、青峰如黛、松樹如劍,讓人嘆為觀止。

2.請給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注音。

(1)在唐人的想象中,南方有絢()爛的花卉和溫暖的熱帶雨林。

(2)忽聽到黃雀兒在枝葉間低鳴,又見一棵巨大的松樹,樹下山石嶙()峋。

3.根據拼音寫漢字。

(1)險jùn_____________(2)liáo_______________繞

三、名著閱讀

4.小光在閱讀時發現以下幾本名著的人物之間存在一定關聯,請你幫他完成名著聯讀卡。

名著聯讀卡

作品人物人生導師分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①______是保爾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

《駱駝祥子》祥子曹先生②______

《水滸傳》③______宋江宋江初見他即大方贈銀,他喝酒吃魚魯莽行事,宋江仍滿足其要求,讓他看到宋江的忠義,并一直忠誠地追隨宋江左右。

回顧整理過程,小光總結出了一個多本名著閱讀的方法:④_______

四、基礎知識綜合

5.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

①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是文化創新創造的源頭活水。②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③泱泱中華,從古至今,中華文化____________堅守本根____________不斷與時俱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融匯各民族優秀文化。④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____________、立時代之潮頭、發____________,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⑤新征程上,我們應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為民族復興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

(1)請提取第①句的主語部分,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2)請在第③句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關聯詞語。

(3)請將下面的語句分別填在第④句的橫線上。(只填序號)

A.時代之先聲B.國運之變化

五、綜合性學習

6.三年的時光已悄悄過去,相聚猶在昨天,分別即在眼前。學校將舉辦以“歲月如歌青春揚帆”為主題的畢業晚會,請你參與晚會的策劃活動,并完成下面的任務。

(1)學校決定將于6月6日下午6點,在學校大禮堂舉辦此次畢業晚會。請你代表校學生會文藝部,向全校師生發起邀請。

邀請函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學生會文藝部2023年5月24日

(2)請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根據下面節目方案的順序寫一段申詞,申聯《未選擇的路》和《少年中國說》兩個節目。(50字左右)

節目方案第一章:憶往昔演講:《歲月如歌》視頻:《校園生活》第二章:頌師恩朗誦:《老師的目光》舞蹈:《愛的奉獻》第三章:展未來朗誦:《未選擇的路》合唱:《少年中國說》

(3)校學生會宣傳部準備制作畢業晚會邀請函,你打算用哪一幅圖畫作為邀請函的封面?請說明理由。

(4)晚會道具組的同學決定選用下面的句子制作條幅來裝點晚會現場,請你將畫線部分的文字,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內。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宋]阮閱

六、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摘編自楊芳琴,孫建偉《中國茶葉貿易時空演變及影響因素分析》)

1200年前,中國最早提出茶道;中國存有的古代茶詩詞、茶畫數量居世界第一,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民族飲茶習俗,現擁有一萬多份茶樹品種資源,茶葉的品類數量和質量居世界第一,茶葉產量從2005年起再次超過印度,成為第一產茶大國;中國茶道哲學思想體系經過千百年的積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理念。中國茶,不僅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飲品,更蘊含著中國人崇尚自然、知行合一的精神特質,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同時,茶文化作為傳承文化對外交流的一張“金名片”,將中國茶和中華文化傳遞至世界各地。中華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進一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

(摘編自周智修、薛晨、阮浩耕《中華茶文化的精神內核探究——以茶禮、茶俗、茶藝、茶事藝文為例》)

據媒體報道,本次入選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堪稱我國歷次人類非遺申報項目中的“體量之最”。從項目上說,共涉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從制茶技藝上說,涵蓋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傳統制茶技藝。此外,還包含了徑山茶宴、趕茶場等相關習俗。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茶種類繁多,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此次申遺成功,足以證明中國茶及茶文化的價值,是我們文化自信自覺的一個重要例證。與此同時,也是我們推動茶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向世界傳播中國非遺保護成就的重要契機。申遺成功只是起點,我們還將繼續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摘編自《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申遺成功助力保護傳承》,2022.12.1人民網)

最近一段時間,平利縣長安鎮中壩村一品香茶業的胡女士特別忙,因為在今年的春茶季,她不但要將自有的3000畝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和1500畝絞股藍國家級標準化種植基地管理好,還要操心下聯的12家名優茶加工廠、50家種植大戶、輻射帶動的4個茶葉基地鎮、聯營的16000畝茶葉基地和8000畝絞股藍基地。此外,胡女士還帶動周邊群眾560多人脫貧。通過聯、幫、帶的模式,大家擰成一股繩,合力推動茶產業鏈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群眾增收。近年來,陜西茶產業加快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已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全省種植面積達299.2萬畝,居全國第9,產量12.8萬噸居全國第11,一產產值228億元居全國第7,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

(摘編自《陜西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2023.5.19《西安晚報》)

7.閱讀,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請簡要概括出三點。

8.請結合上述材料,說說重視“茶文化”“茶產業”的重要意義。

9.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茶葉的品類數量和質量居世界第一,茶葉產量保持領先,始終是第一產茶大國。

B.中國茶蘊含了中華民族崇尚人文的精神特質,因此成為了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飲品。

C.中國傳統的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的習俗證明了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此次申遺成功,也是文化自信自覺的重要例證。

D.近年來,陜西茶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迅速,為未來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打下堅實基礎,提供強大助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百草園的月色

陳忠實

①從上海到紹興,經過八九個鐘頭的長途旅行,傍晚到達。安頓了下榻的處所,匆匆吃罷晚飯,趕到魯迅先生的故園去觀瞻,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②一條寬闊的水泥鋪就的街道,兩排樹蔭濃密的梧桐,這是“魯迅路”,以先生名字命名的街道,路燈的亮光和兩邊大小鋪棧的窗戶的燈光交相輝映。

③一方黑色的木板門,已經關死,沒有門樓,似乎也沒有什么裝飾,僅僅就是在磚墻上安著這樣一方黑色的木板門,這就是魯迅先生世代的故居了。中國現代的思想和藝術的巨人,就在這窄窄的門洞里面誕生。

④宅院狹窄、頗深,門房,過庭,天井,先生住屋,魯母住屋,再后邊是閏土父親在魯家幫工時的住屋,屋里有一個搗米的石臼。

⑤后院里,就是那個被先生濃墨重彩描繪過的百草園了。

⑥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金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樹干,濃密的枝葉,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莢樹”,還是綴滿“紫紅的桑葚”的桑樹。草園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兒是“碧綠的菜畦”,哪兒有“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的情態,更難以捕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樣的果實了。

⑦月色朦朧。我們這一幫從南方和北方聚攏到一起的先生的學生,現在都散立在月色朦朧的百草園里的草地上,聽一位據說是魯(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紹這座故園的今昔。他說一口紹興的地方話,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幾乎一個字也聽不懂。朦朦朧朧的百草園,朦朦朧朧的樹,朦朦朧朧的花草,朦朦朧朧的魯鎮的地方語言……

⑧既然聽不懂,我索性不聽了,一個人到園子里去轉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聽到介紹的話,只是想到這兒來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會兒,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滿足了。

⑨是啊,百草園,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散文,也就熟知這兒的一切了。“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這幅動人的百草園的圖畫,掐指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

⑩時值初夏,夜氣溫爽,聽不到蟬鳴,也聽不見蟋蟀的叫聲。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記起學習這篇課文時的情景。

語文老師是一位剛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青年,熱情極高,甘肅人,一口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卻把課文朗誦得十分動人……我一邊聽著老師領讀,腦子里卻展開另一幅圖畫:剛剛收割過麥子的南坡上,田塊層迭的坡地上,麥茬兒閃閃發亮,塄坎上和墳丘里,野薔薇紅的和白的花兒開得一片燦爛,野葡萄藤蔓一直攀援到枸樹梢上去,酸棗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綠色或紫色的螞蚱,總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棗棵子最稠密的樹杈里。我和小伙伴們,頭頂艷陽,腳踩棗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愛的生靈兒,忘了吃飯,忘了時辰,直到渴得舌頭攪不動,頭上無汗可流,也顧不得到溝底去喝一口泉水……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而當我從鄉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樓明亮的教室里,聽隴音普通話朗誦“百草園”的時候,才一下子戳開了記憶的窗戶,喚起對我的百草園——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無限豐富有趣的依戀。

讀先生的這篇課文的時候,尚在我的少年時期,人生的那個充滿幼稚心理的時期,是極易與這篇文章的感情相吻合的。

當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園中時,已經是個頂透而須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卻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國的先生的百草園!

哦!我的遙遠的北方家鄉的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有刪改)

10.閱讀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不同情境下的百草園特點情感

(1)________朦朧(4)______

印在我心中的百草園(2)_____

南坡生活中的百草園(3)_____

11.請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句子。

(1)宅院狹窄、頗深,門房,過庭,天井,先生住屋,魯母住屋,再后邊是閏土父親在魯家幫工時的住屋,屋里有一個搗米的石臼。(從句式的角度賞析)

(2)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全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從修辭的角度賞析)

12.在美文品讀課上,兩位同學針對文章第段有不同的理解。小文認為這一段多余,刪去也不影響,反而會使文章更加簡練;而小鑫同學則認為這一段對主旨表述有作用,不能刪。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簡述理由。

13.文學興趣小組決定將本文選入下一期的班刊《萌芽》中,你認為本文更適合編入下面的哪一個欄目?請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理由。

凡人小事溫馨回憶人生感悟

14.本文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寫到了百草園的生活,請結合相關內容簡析情感的不同。

七、對比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夫戰,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①于此數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②之拔③逼陽④,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⑤下,而蓄養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

(節選自《挺經》)

①國藩:即曾國藩,晚清時期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②荀罃(yīng):春秋時晉國大將。③拔:攻克,奪取。④逼陽:春秋小國。⑤遽(jù):迅速、立即。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又何間焉()

(2)必以信()

(3)三而竭()

(4)漸就衰竭之故()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何以戰以其境過清

B.小大之獄水陸草木之花

C.氣已竭而復振面山而居

D.受創于張遼皆以美于徐公

17.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

18.對比是常用的寫作手法。請結合文內容,說說對比在文章中的作用。

八、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9.“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寓情于景,請簡要分析此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0.“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獨”字用得極妙,請加以賞析。

九、作文

21.按要求寫作。

生活是命題人,我們是答題者。面對驚濤駭浪,以波瀾不驚作答;面對苦難貧窮,以堅韌善良作答;面對厄運痛苦,以不懈抗爭作答;面對誤解歧視,以包容謙卑作答……生活的命題無窮無盡,我們的答卷有聲有色。

請將《____________,是我的答卷》題目填寫完整,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寫自己熟悉的內容,能表述真情實感;②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相關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解析:

1.懷舊空吟聞笛賦長風破浪會有時靜影沉璧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中注意“賦”“璧”“逼”“雁”“嬋娟”等字詞的書寫。

2.xuànlín3.峻繚

2.本題考查字音。

(1)絢——xuàn,絢爛:光彩鮮明耀眼。

(2)嶙——lín,嶙峋:1.形容山石等突兀、重疊。2.形容人消瘦露骨。3.形容人剛正有骨氣。

3.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漢字。

(1)jùn——峻,險峻:山勢高而危險。

(2)liáo——繚,繚繞:回環旋轉。

4.①朱赫來②示例: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先生和氣待他,祥子摔傷曹先生,曹先生沒有責備他。這些都讓祥子明白尊嚴有時候比生命更重要。③李逵④示例一:閱讀名著時要關注多文本之間人物的橫向關聯。

示例二:閱讀名著時要關注多文本之間主題的橫向關聯。

考查名著內容理解和閱讀方法。

第一空,結合“是保爾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可知,此處人物是朱赫來。朱赫來,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人物,水兵,布爾什維克的地下工,省肅反委員會主席,軍區特勤部副部長。他對保爾·柯察金的思想與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空,曹先生是祥子拉包月時的雇主。曹先生與曹太太都非常的和氣。祥子在曹家有了歸屬感,干活兒也更加勤快,他去收拾院子,澆花,都不等曹先生吩咐,而曹先生每次見到他做這些事也必說些好聽的話。這種語言上的禮貌,讓祥子很受感動,也很滿足。祥子由于自己的失誤,摔傷了曹先生,曹家上下也沒有一個怪罪祥子的,還反過來安慰他不要自責。這種關切,讓祥子十分內疚,為了賠償損失,甚至連工錢都不愿要,讓曹先生另外找人給他拉車。曹先生讓祥子明白尊嚴有時候比生命更重要。

第三空,結合“宋江初見他即大方贈銀,他喝酒吃魚魯莽行事,宋江仍滿足其要求,讓他看到宋江的忠義,并一直忠誠地追隨宋江左右”的內容可知,此處人物是李逵。李逵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李逵生得粗壯黝黑,綽號“黑旋風”。因為打死了人,被關進牢里,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為救宋江,李逵大劫法場,與眾人大鬧江州,欲背著老母上梁山享福,但因老母在沂嶺被老虎所害,李逵怒殺一窩四只老虎。李逵臂力過人,善使一雙板斧,他也是一百零八將之一,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

第四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編著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結合前三空人物關系和上述分析可知,可圍繞多本名著之間的人物、主題等方面的關聯、勾連或對比閱讀進行作答。

示例一:閱讀名著時要關注多文本之間人物和主題的橫向關聯。

示例二:閱讀名著時要加強多文本之間的對比閱讀。

示例三:閱讀名著時要關注多文本之間的勾連。

5.(1)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

(2)示例:既……又……

(3)BA

(1)本題考查句子成分的提取。

第①句“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是文化創新創造的源頭活水”的主干是“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是源頭活水”,其中,主語部分是“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

(2)本題考查關聯詞語的使用。

第③句中,“堅守本根”與“不斷與時俱進”是并列關系,因此用關聯詞“既……又……”連接最合適;

(3)本題考查句子的補寫和銜接。

據橫線前的動詞“感”和“發”分析,“時代之先聲”與“發”銜接合適,發出時代的聲音,“國運之變化”與“感”搭配合適,感受國運的變化。故第一空選B,第二空選A。

6.(1)[示例]光陰飛逝,不知不覺我們即將迎來六月,這是令人期待又令人不舍的季節。為歡送九年級畢業生,學校將于6月6日下午6點,在本校大禮堂舉辦“歲月如歌青春揚帆”畢業晚會,誠邀各位老師、同學屆時參加。

(2)[示例]一首《未選擇的路》讓我們思考選擇對于年輕人的重要性,下面請欣賞合唱《少年中國說》,去感受年輕人的朝氣蓬勃。

(3)[示例]我選擇圖一。圖一中燦爛的向日葵象征著生機和活力,寓意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此作為邀請函的封面,寓意著同學們的未來光輝燦爛。

(4)書寫正確、規范、工整

(1)本題考查擬寫邀請函。根據題干提示“學校將舉辦以‘歲月如歌青春揚帆’為主題的畢業晚會”“學校決定將于6月6日下午6點,在學校大禮堂舉辦此次畢業晚會”等提示,寫出邀請函正文即可。

示例:學校決定將于6月6日下午6點,在學校大禮堂舉辦以‘歲月如歌青春揚帆’為主題的畢業晚會。敬請屆時光臨。

(2)本題考查串詞。從方案中任選一章中的兩個節目擬寫串詞即可。

示例1:我選第一章節目。《歲月如歌》的慷慨演講,讓我們心潮澎湃,接下來《校園生活》的視頻更讓我們流連繾綣。

示例2:我選第二章節目。一首《老師的目光》的深情朗誦,讓我們對老師無限感激;下面的舞蹈《愛的奉獻》會讓你充滿對老師的眷戀。

(3)本題考查圖文轉換。從圖一和圖二中任選一幅,說明理由即可。

示例:我選圖二。圖二中波濤洶涌的大海上一艘揚起雙帆的航船,向著太陽乘風破浪,象征著我們向著自己美好的目標奮勇前進。以此作為邀請函的封面,寓意著同學們理想遠大前途光明。

(4)本題考查漢字書寫。

將畫線部分“天高任鳥飛”用正楷字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內。補寫錯字。注意“任、鳥”的書寫正確。

7.示例:①2001~2020年中國茶葉進出口量、進出口額總體均呈現上升趨勢;②中國茶葉出口量、出口額增長相對平穩;③茶葉進口量、進口額2001~2008年緩慢增加,2009~2020年迅速增加。8.①助力中國出口經濟的發展;②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③推動茶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向世界傳播中國非遺保護成就;④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⑤助力鄉村發展與振興戰略。9.C

7.本題考查圖文轉換。關注圖例、橫向、縱向等數據變化,不要出現具體數據,用“大”或“小”表趨勢,意思對即可。

從圖1可以看到2001-2020年中國茶葉出口量從25萬噸左右到30萬噸,個別年份還超過了30萬噸、出口額從2.5億美元到20億美元,總體呈上升趨勢,增長較平穩,但中間2010年出口額只有5億美元左右,故在2010年出口額較少。

從圖2可以看到2001-2020年中國茶葉進口量從近0萬噸漲到1.8萬噸左右,進口額從近0億美元漲到1.8億美元,都是呈上升趨勢,但在2001-2008年不管是進口量還是進口額都是從0到0.2左右,漲幅較緩,2009-2020年一下子到1.8,迅速增加。在作答時,兩者相似之處可以合并作答。

8.本題考查材料提取和概括。

結合材料一可知中國茶葉進出口量大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結合材料二“中華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進一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可知茶文化代表著中國的文化自信,提升國家綜合文化軟實力;結合材料三“此次申遺成功,足以證明中國茶及茶文化的價值,是我們文化自信自覺的一個重要例證。與此同時,也是我們推動茶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向世界傳播中國非遺保護成就的重要契機”可知茶文化的申遺成功可以推動茶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中國向世界展示非遺保護成就;結合材料四“此外,胡女士還帶動周邊群眾560多人脫貧。通過聯、幫、帶的模式,大家擰成一股繩,合力推動茶產業鏈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群眾增收”可知茶產業的發展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帶動百姓實現共同富裕。據此可概括作答。

9.本題考查信息篩選和辨析。

A.結合材料二“中國存有的古代茶詩詞、茶畫數量居世界第一,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民族飲茶習俗,現擁有一萬多份茶樹品種資源,茶葉的品類數量和質量居世界第一,茶葉產量從2005年起再次超過印度,成為第一產茶大國”可知2005年之前并不是第一產茶大國,選項“始終是第一產茶大國”有誤;

B.結合材料二“中國茶道哲學思想體系經過千百年的積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理念。中國茶,不僅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飲品,更蘊含著中國人崇尚自然、知行合一的精神特質,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可知選項前后并無因果關系,有誤;

D.結合材料四“近年來,陜西茶產業加快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已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全省種植面積達299.2萬畝,居全國第9,產量12.8萬噸居全國第11,一產產值228億元居全國第7,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可知陜西茶產業已經邁入全國第一方針,選項“為未來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打下堅實基礎”有誤;

故選C。

10.月色下的百草園對故鄉和童年生活的懷念動人充滿意趣11.(1)通過長短句相結合來表明“我”的行進路線,語言簡潔、富于節奏,連續列舉宅院內的布局屋舍,突出宅院狹小、深邃的特點。(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亮比作細細的金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亮細、彎的特點。12.[示例]我認為不可以刪去。這一段寫“我”懷念故鄉的南坡,和第段句式一致回環起伏,增強了情感表述,又升華了主題,照應前文內容,使文章結構完整。13.溫馨回憶。理由:本文選材圍繞百草園的月色引發“我”對兒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對黃土高原南坡的懷想,是關于“我”童年時的“回憶”;無論是朦朧的百草園,還是語文老師的朗誦,以及南坡富有意趣的生活,都充滿濃濃的溫情,主題溫馨美好,所以“溫馨回憶”欄目更合適。14.本文通過寫百草園的夜色,表述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并引發了“我”對南坡富有意趣生活的懷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寫了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季捕鳥的游戲,并與三味書屋枯燥的讀書生活相比,寫出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表述了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10.本題考查內容概括。

(1)結合“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金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可知,①概括為:月色下的百草園;

(2)結合“在我心中印下的這幅動人的百草園的圖畫,掐指已近三十年了”可知,③概括為:動人;

(3)結合“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可知,④概括為:充滿意趣;

(4)結合“當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園中時,已經是個頂透而須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卻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我的遙遠的北方家鄉的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可知,②概括為:對故鄉和童年生活的懷念。

11.本句考查句子賞析。

(1)要求從句式的角度進行賞析。

根據“宅院狹窄、頗深,門房,過庭,天井,先生住屋,魯母住屋”可知,用短句或詞交代了宅院內的建筑;根據“再后邊是閏土父親在魯家幫工時的住屋,屋里有一個搗米的石臼”可知,用兩個長句交代的再后邊的住屋及擺設。本句通過長短句相結合來敘述“我”的行進路線,語言簡潔、富于節奏,連續列舉宅院內的布局屋舍,突出宅院狹小、深邃的特點。

(2)要求從修辭的角度來賞析。

根據“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全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可知,把“月亮”比作“全鉤”,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月亮的細、彎的特點。

12.本題考查結尾的作用。

根據第段“我一邊聽著老師領讀,腦子里卻展開另一幅圖畫:剛剛收割過麥子的南坡上,田塊層迭的坡地上,麥茬兒閃閃發亮,塄坎上和墳丘里,野薔薇紅的和白的花兒開得一片燦爛,野葡萄藤蔓一直攀援到枸樹梢上去,酸棗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綠色或紫色的螞蚱,總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棗棵子最稠密的樹杈里。我和小伙伴們,頭頂艷陽,腳踩棗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愛的生靈兒,忘了吃飯,忘了時辰,直到渴得舌頭攪不動,頭上無汗可流,也顧不得到溝底去喝一口泉水……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可知,在聽教師朗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腦子里就回想起了南坡富有意趣的生活;根據第段“而當我從鄉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樓明亮的教室里,聽隴音普通話朗誦‘百草園’的時候,才一下子戳開了記憶的窗戶,喚起對我的百草園——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無限豐富有趣的依戀”可知,當從鄉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樓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百草園的時候,依然又喚起對南坡的無限依戀;結合第段“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國的先生的百草園!”“哦!我的遙遠的北方家鄉的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可知,兩段句式一致,即寫出了對百草園的懷念,又寫出了對南坡的無限懷戀,在吶喊,在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照應了前文的內容,又升華了主題,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

13.本題考查開放性試題。

根據第⑧段“既然聽不懂,我索性不聽了,一個人到園子里去轉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聽到介紹的話,只是想到這兒來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會兒,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滿足了。是啊,百草園,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散文,也就熟知這兒的一切了。‘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這幅動人的百草園的圖畫,掐指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第⑩段“時值初夏,夜氣溫爽,聽不到蟬鳴,也聽不見蟋蟀的叫聲。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記起學習這篇課文時的情景”、第段“而當我從鄉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樓明亮的教室里,聽隴音普通話朗誦‘百草園’的時候,才一下子戳開了記憶的窗戶,喚起對我的百草園——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無限豐富有趣的依戀”、第段“當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園中時,已經是個頂透而須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卻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可知,本文圍繞百草園的月色引發“我”對兒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對黃土高原南坡的懷想,是關于“我”童年時的“回憶”;無論是朦朧的百草園,還是語文老師的朗誦,以及南坡富有意趣的生活,都充滿濃濃的溫情,都是讓值得回憶的,所以“溫馨回憶”欄目更合適。

14.本題考查文章的主旨,

根據第⑤段“后院里,就是那個被先生濃墨重彩描繪過的百草園了”、第⑥段“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金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樹干,濃密的枝葉,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莢樹’,還是綴滿‘紫紅的桑葚’的桑樹。草園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兒是‘碧綠的菜畦’,哪兒有‘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的情態,更難以捕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樣的果實了”可知,寫了百草園的月下美景,也寫出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根據段“語文老師是一位剛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青年,熱情極高,甘肅人,一口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卻把課文朗誦得十分動人……我一邊聽著老師領讀,腦子里卻展開另一幅圖畫:剛剛收割過麥子的南坡上,田塊層迭的坡地上……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可知,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回憶起了南坡的優美的景色,引發了對南坡富有意趣生活的懷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寫了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季捕鳥的游戲,并與三味書屋枯燥的讀書生活相比,寫出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表述了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15.參與實情窮盡緣故16.B17.(1)當權者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2)大概用兵沒有其他的奧妙,經常保持不會用盡的銳氣罷了。18.文通過將荀罃攻克逼陽、陸抗攻下西陵與孫權攻打合肥、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進行對比,突出強調了用兵善于利用士氣的重要性。

1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你又何必參與呢?間:參與;

(2)句意: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信:實情;

(3)句意: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竭:枯竭、窮盡;

(4)句意:漸漸就衰竭無力的緣故。故:緣故;

16.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A.動詞,憑借/介詞,因為;

B.都是結構助詞,譯作“的”;

C.連詞,表順承關系/連詞,表修飾關系;

D.介詞,在/介詞,比;

故選B。

17.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

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有:

(1)肉食者:當權者;鄙:目光短淺;遠謀:深謀遠慮;

(2)大約:大概;巧妙:奧妙;存:保持;已:罷了。

18.本題考查文章的對比手法運用。

據“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陽,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之自斃”一句可知,文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通過將荀罃攻克逼陽、陸抗攻下西陵的成功經驗,與孫權攻打合肥、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的事例進行對比,點明“此善于用氣者也”,突出強調了用兵善于利用士氣來激勵人心,爭取勝利的重要性。

參考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說:“打仗的事位當權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身邊的人。”曹劌回答說:“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曹劌說:“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你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回答說:“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我對這幾句話經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無其他奧妙,經常保持士氣不可用盡罷了。(三國時)孫權攻打合肥,受挫于張遼;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于郝昭,都因起初氣勢太盛,漸漸就衰竭無力的緣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陽,士氣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陸抗攻克西陵,事先預料難以迅速取勝,因而養精蓄銳,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敵人力盡自斃。這也是善于利用士氣作戰的人了。

19.抒發了詞人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寂寞,嘆息年華將逝的傷感。20.“獨”字寫出了詞人的形單影只,表現了詞人獨處時的孤獨寂寞之感,強調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人思想情感的能力。體會詩詞情感的方法:①結合的生活背景,窺測詩詞的情感;②分析詩眼,透視詩詞的情感;③解讀意象,挖掘詩詞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尋詩詞的情感。“夕陽西下幾時回”意思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這首詩由自然景物的變遷更替,透露出對美好景物以及難以忘懷的事情的留戀,流露出對時光易逝、春色凋零的感慨,對物是人非、聚散不定的惆悵之情。

20.本題考查理解煉字的能力。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意思是: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獨”字,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突出了詞人的凄涼寂寞之感。

21.例文:

誠信,是我的答卷

太陽還是那么熱,街依舊那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