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22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康德卷化學試題 附解析_第1頁
重慶市2022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康德卷化學試題 附解析_第2頁
重慶市2022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康德卷化學試題 附解析_第3頁
重慶市2022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康德卷化學試題 附解析_第4頁
重慶市2022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康德卷化學試題 附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重慶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

高三第二次聯合診斷檢測化學

化學測試卷共4頁,滿分100分??荚嚂r間75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0-16Na-23P-31S-32Cl-35.5Ni-59Mo-96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0年11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將由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制成的五星紅旗帶上了月球,在嫦

娥五號上使用了較多的先進材料,如陶瓷密封環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運載火箭的燃料是液氧或四氧化二氮

C.我國古代著名的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D.在月壤中發現了'He,3He與“He是同分異構體

【1題答案】

【答案】C

【解析】

【詳解】A.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是人造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

B.液氧是氧化劑,不是燃料,故B錯誤;

C.我國古代著名的陶瓷主要成分為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正確;

D.在月壤中發現了'He,3He與,He是同位素,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

2.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a\SCN\SO:B.K\Na\C1O\I-

C.Al3\Ca2\HCOpNO;D,NH:、Cu2\CH3co0、NO;

【2題答案】

【答案】D

【解析】

【詳解】A.鐵離子和SCN-反應生成絡合離子,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B.C1O\「兩者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會發生雙水解,兩者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D.四種離子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D正確;

故選D。

3.“84”消毒液(成分含NaCl、NaClO、H?。)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84”消毒液中滴加稀硫酸會產生

Cl20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態下,22.4LH2。所含的水分子數為NA

B.1L0.5mol/LNaClO溶液中所含CKX數目為0.5NA

C.常溫下,5.85gNaCl中含有質子數之和為2.8NA

D.標準狀態下,22.4LC12通入水后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3題答案】

【答案】C

【解析】

【詳解】A.標準狀態下水不是氣態,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A錯誤;

B.次氯酸根離子會水解導致CKT數目小于0-5NA,B錯誤;

C.5.85gNaCI的物質的量為O.lmol,含有的質子數的物質的量為O.lmol,則質子數目為2.8NA,C正

確;

D.標準狀態下,22.4LC1?的物質的量為ImoL22.4LC12通入水,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的反應為

可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小于Imol,D錯誤;

故選Co

4.侯德榜是我國近代化學工業奠基人,他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中制取NaHC。:的原理為

NaCl+NH3+CO2+H2O=NaHCO3J+NH&C1。下列說法不善硯的是

H

A.NH4cl的電子式:H:N:HQ-B.鈉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H

C.NH3的球棍模型:D.CO2的比例模型:

【4題答案】

【答案】A

【解析】

H

【詳解】A.氯化鍍為離子化合物,由錢根離子和氯離子構成,其電子式為[故A

????

H

錯誤;

B.鈉離子的核外電子總數為I。,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故B正確;

C.NH3為三角錐形,球棍模型為:,故C正確;

D.CCh是直線形分子,中心原子為C,并且C的原子半徑大于O,其比例模型為故D正確;

故選:A?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鈉能從MgCL溶液中置換出MgB.碳酸鈣不與硫酸發生反應

C.煤中加入CaO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D.加碘食鹽不能使淀粉溶液變藍

【5題答案】

【答案】D

【解析】

【詳解】A.鈉太活潑,會先和溶液中水反應,不能置換出鎂,A錯誤;

B.碳酸鈣與硫酸發生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碳酸鈣表面阻礙了反應的進行,B錯誤;

C.煤中加入CaO,氧化鈣和吸收二氧化硫能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能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

C錯誤;

D.加碘食鹽中碘是碘元素不是碘單質,不能使淀粉溶液變藍,D正確;

故選D。

6.我國剛舉辦完舉世矚目的冬奧會,在冬奧會場館建設中用到一種環保物質雙環烯酯,其結構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該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A.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B.含有2種官能團C.一氯代物有7種D.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6題答案】

【答案】B

【解析】

【詳解】A.該雙環烯酯官能團含有酯基、碳碳雙鍵,乙酸乙酯只有酯基,官能團種類不同,不是同系物,

故A錯誤;

B.該雙環烯酯官能團含有酯基、碳碳雙鍵共2種,故B正確;

C.13種氫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就有13種,故C錯誤;

D.含有亞甲基結構,是四面體結構,所有碳原子不是共平面,故D錯誤;

故選:Bo

7.碘和碘化合物的用途廣泛,實驗室從海帶中提取碘的步驟為:①海帶灼燒,②溶解過濾,③在濾液中加

入稀H.SO4和H2。?氧化,④用CCI4萃取,⑤蒸饋。下列裝置在該實驗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用I裝置灼燒海帶B.用II裝置萃取C.用山裝置過濾D.用IV裝置蒸儲

【7題答案】

【答案】D

【解析】

【詳解】A.灼燒在生煙中進行,故A正確;

B.萃取操作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時避免上下層液體混合,則先分離出下層液體,再從上口倒出上層液

體,故B正確;

C.該裝置滿足過濾操作的“一貼二低三靠”,故C正確;

D.蒸儲時溫度計應處于蒸儲燒瓶支氣管口處,故D錯誤;

故選:D。

8.環氧乙烷(20)可用作生產一次性口罩的滅菌劑。工業上常用乙烯氧化法生產環氧乙烷,其原理是:

2cH2=CH2(g)+O2(g)U2co(g)己知下列兩個反應,則AH為

1

①CH2=CH2(g)+3O2(g)^=±2CO2(g)+2H2O(g)AH,=-1323kJmoP

+

②j02(g)T——"200,(g)+2H2O(g)AH2=-1218kJmor'

A.+210kJmor'B.-210kJmor'C.—175kJmo「D.-105kJmor'

【8題答案】

【答案】B

【解析】

【詳解】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①x2-②x2得到反應:2cH2=CH2(g)+O2(g)U2,0(g),則其熔變為(-1323kJ

/mol)x2-(-1218kJ/mol)x2=-21OkJ-mol-1;

故選B。

A.TOME中有1個手性碳原子

B.TOME的分子式為CI5H25O3

C.該環化過程屬于加成反應

D.可用酸性KMnOq溶液檢驗MTP中是否含有TOME

【9題答案】

【答案】A

【解析】

【詳解】A.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TOME中手性碳原子

個,A正確;

o0

TOME

B.TOME的分子式為CI5H260〉B錯誤;

C.加成反應的特征只有1種生成物,該環化過程有2種生成物,不屬于加成反應,C錯誤;

D.MTP和TOME都含有碳碳雙鍵,都能使酸性KMnC\溶液褪色,不能檢驗,D錯誤;

故選:A?

10.有a、b、c、d四種同一短周期主族元素,c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3倍,由這四種元素與鋰

組成的鹽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b>d>c>aB.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a>d

C.c和d兩元素能形成多種化合物D.含a元素的酸一定是強酸

【10題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a、b、c、d是同周期主族元素,c的最外層電子數是b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可知b的次外層電子

數只能為2,c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由四種元素與鋰組成的鹽是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d可形成

4個共價鍵,c可形成2個共價鍵,b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4個共價鍵,則d為C、c為0、b為B,a可提供

電子對,且易得到1個電子,則a為F,均為第二周期元素,以此來解答。

【詳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為F、b為B、c為0、d為C元素;

A.同一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b>d>c>a,故A正確;

B.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F>C,則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a>d,故B正確;

C.c為0、d為C元素,可形成H2O2、H2O兩種化合物,故C正確;

D.a為F,HF為弱酸,故D錯誤;

故選:D。

11.利用電化學原理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極

A.電流流向:A電極-用電器-B電極

B.A電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Y—2e-=X+2H+

C.若左池有lOOgX轉化為Y,理論上右池溶液增加的質量為18g

D.若有機物為葡萄糖,處理0.5mo]葡萄糖,理論上消耗。2的體積為67.2L

【11題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圖可知,B電極上氧元素價態降低得電子,B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比0,A

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X-2e=Y+2H+;

【詳解】A.該裝置中,A電極為負極,B電極為正極,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則電流流向:B電極一用電

器-A電極,故A錯誤;

B.由圖知X到Y少了2個H,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有機物升高2價,失去2個電子,電極反應式為X-

2e=Y+2H+,故B錯誤;

C.lOOgX物質的量為n=三■==lmol,由電極反應式為X-2e=Y+2H+,轉移2moi電子,左側

M1OOg/mol

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右室參與反應O2+4e-+4田=2氏0,右池溶液增加的質量即為生成的水的質量,轉

移2moi電子,則生成Imol水,即右側溶液增加18g,故C正確;

D.Imole6Hl2。6反應,C6Hl2。6失電子生成二氧化碳,則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6Hl2O6-24e-

+6比0=6(202T+24H+,所以處理0.5mol葡萄糖,轉移12moi電子,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比0,消耗

3moi氧氣,未指明氣體狀態,無法計算氣體體積,故D錯誤;

故選C。

12.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A向次氯酸鈣的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出現白色沉淀K%(H2so3)>Ka(HClO)

相同條件下,在兩支試管中均加入

力口有MnSO,

2mL0.01mol/L的KMnO4和

MnSO4對該反應有催化作

B的試管中溶液

再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快

lmL0.1mol/LH2C2O4,用

褪色較快

速加入少量M11SO4固體。

向盛有某溶液的試管中滴入稀NaOH溶液,將濕

C無明顯現象該溶液中無NH:

潤的紅色試紙靠近管口

固體變黑且膨

D向蔗糖中滴入濃硫酸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A.AB.BC.CD.D

【12題答案】

【答案】B

【解析】

2+

【詳解】A.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2C1O+Ca+2H2O+2SO2=2C1

+CaSO41+4H++SO;,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比較K%(l^SOj、凡?。0)大小,故A錯誤;

B.鋸離子可作催化劑,由現象可知MnS04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故B正確;

C.滴入稀的氫氧化鈉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試紙沒有明顯現象,

應加熱溶液得到氨氣再檢驗,但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錢根離子,故C錯誤;

D.固體變黑,說明蔗糖被炭化,濃硫酸表現脫水性,固體膨脹有氣體生成,同時表現氧化性,生成氣體

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故D錯誤;

故選:Be

13.下圖是不同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的有關圖象,下列對有關圖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1:對h(g)+H2(g)7—^2HI(g)達到平衡后,在%時刻充入了一定的HI,平衡逆向移動

B.圖2:該圖象表示的方程式為2A=B+3c

C.圖3:對2A(g)+B(g)7~"C(g)AH<0,圖中

D-圖4:對X(g)+3Y(g)02W(g)AH<0,9可表示X的百分含量

【13題答案】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圖1,如果在to時刻充入了一定的HI,逆反應速率瞬間增大,正反應速率瞬間不變,v1K應與平

衡點相連,故A錯誤;

B.從圖象可知到ti時刻,A的濃度減少:(2.0-1.2)mol/L=0.8mol/L,B的濃度增加04moi/L,C的濃度增加

1.2moI/L(達平衡時,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存,反應為可逆反應,根據濃度變化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確定

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AUB+3C,故B錯誤;

C.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故先達到平衡,由先拐先平知p2>p>,T|>T2,

壓強越大平衡正向進行,C的百分含量增大,圖象符合,溫度越高,C%含量減小,升溫平衡逆向進行,圖

象符合,故C正確;

D.由方程式看出,溫度升高,平衡將逆向移動,X的百分含量將增大,圖象不符合,故D錯誤;

故選:C?

14.25℃時,用AgNOa溶液分別滴定濃度均為O.Olmol/L的Na?Y、NaCl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

圖象分別是下圖中的N和M。下列敘述不氐砸的是

A.a點對AgCl或Ag2Y都是過飽和溶液

B.向b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Y固體,b點可變到c點

046

C.25℃時,Ksp(Ag2Y)=lxlO-'

D.向4。一)=4丫2一)的混合液中滴入人8f403溶液時,C「先沉淀

【14題答案】

【答案】B

【解析】

【詳解】A.a點銀離子的濃度大于平衡濃度,故對AgCl或Ag?Y都是過飽和溶液,A正確;

B.向b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Y固體,丫2-濃度變大,Ag+濃度變小,b點不會變到c點,B錯誤;

C.曲線上任意一點Ksp都相等,任取兩點帶入AgCl和Ag?Y的溶度積常數的公式可知,N為Ag?Y的沉

淀溶解平衡圖像,25℃時,丫2-濃度為10-2.46moi/L時,Ag+濃度為10、0人,

2+2046

Ksp(Ag2Y)=c(Ag)c(Y-)=1xlO-',C正確;

D.由圖可知,c(Clj=c(Y2j0<t,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中銀離子濃度更小,故混合液中滴入AgNC>3

溶液時,CT先沉淀,D正確;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58分。第15~17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8~19題為選

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3分。

15.鋁在我國儲量居世界前列,被廣泛應用于鋼鐵、石油、化工、電氣和電子技術、醫藥和農業等領域。

鋁酸鈉晶體(NazMoO/ZH?。)是一種金屬腐蝕抑制劑。下圖是利用鋁精礦(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

PbS等)為原料生產鋁酸鈉晶體的工藝流程圖。

NibCO.

Na.MoOi?2H,O(s)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學式),為了提高浸取率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寫一條即可)。

(2)在焙燒爐中焙燒時,采用多層逆流(空氣從爐底進入,鋁精礦經粉碎后從爐頂進入)焙燒,采用“多層

逆流”的目的是。

(3)“焙燒”時MoS2轉化為Mo。,,浸取過程中含鋁化合物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4)在加入Na2s除Pb?+時,若溶液pH較小,會產生的不良后果是,原因是(用平衡移

動原理解釋)。

(5)流程中“…”在實驗室的操作為、、過濾、洗滌、干燥。

(6)分析化學上測定鋁的含量,通常是把MoS?經過一系列變化得MoS,的方法來測定。實驗室稱量

64.0g銅精礦,經過一系列變化得到38.4gMoS3,則理論上鋁精礦中鋁的百分含量為%,

【15~20題答案】

【答案】(1)①.SO2②.粉碎礦石

(2)增加固體和氣體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原料盡可能反應提高原料利用率

(3)MOO3+CO;=MoO:+CO2t

(4)①.PbS的沉淀不完全②.PbS^=iPb2++S匕若溶液pH較小,則氫離子濃度較大,氫離子

與硫離子生成硫化氫,導致硫離子濃度減小,PbS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動

(5)①蒸發濃縮②.降溫結晶

(6)30

【解析】

【小問1詳解】

車目精礦(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在空氣中焙燒硫元素會轉化為二氧化硫氣體,故氣體A的主要

成分是SO2;對于固體來說,粉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度,提高反應效率;

【小問2詳解】

采用“多層逆流”目的是增加固體和氣體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原料盡可能反應提高原料利用率;

【小問3詳解】

由流程可知,浸取過程中MoO,生成二氧化碳,反應中各元素化合價沒有改變,鋁元素轉化為MoO:,反

應為MOO3+CO;=MoO^+CO2t;

【小問4詳解】

PbS;=iPb2++S2-,若溶液pH較小,則氫離子濃度較大,氫離子與硫離子生成硫化氫,導致硫離子濃度減

小,PbS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動,導致PbS的沉淀不完全;

【小問5詳解】

流程中“…''得到鋁酸鈉晶體,在實驗室的操作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小問6詳解】

96°

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貝ij理論上鋁精礦中鋁的百分含量為384g「96+32x3xI。。%;30%。

64.0g°

16.己知:P‘(白磷)+NaOHfNaH2PO2+PH3T。PH,有強還原性,是無色、有毒且能自燃的氣體,

有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少量NaHzP。?,相關操作步驟(不是正確順序)為:①打開K,先通入N2一段

時間;②在三頸燒瓶中加入丁醇和白磷;③檢查裝置氣密性;④打開K,再通入N2一段時間;⑤關閉

K,打開磁力加熱攪拌器加熱至50℃~60℃,滴加NaOH溶液。

(1)儀器X的名稱為裝置B的作用是一

(2)該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o

(3)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填序號)。

(4)先通入N2一段時間的目的是

(5)在三頸燒瓶中加入丁醇和白磷,其中加入丁醇的主要目的是—

(6)PH?在C、D中都被氧化成磷酸,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7)取產品mg溶于稀硫酸配成250mL溶液,取25mL于錐形瓶中,然后用0.02mol/LKMnC>4標準溶

液滴定,滴定終點的現象是;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VmLKMnO,;標準溶液,產品純度為

%(用含m、V的代數式表示)。

[16-22題答案】

【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防倒吸

(2)裝置C中導管應該長進短出,導管短進長出錯誤

(3)③②①⑤④(4)排凈裝置中空氣

(5)做分散劑,使反應物充分混合,加快反應的速率

(6)PH3+4NaC10=H3Po4+4NaCl

2.2V

(7)①.最后一滴標準液加入后,溶液變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②.

m

【解析】

【分析】白磷和氫氧化鈉在裝置A中生成NaH2P。2,PH,有強還原性,是無色、有毒且能自燃的氣體,

故實驗中要先通入氮氣排凈空氣,尾氣使用次氯酸鈉吸收,再通過裝置D通過高銃酸鉀溶液顏色變化看是

否吸收干凈;

【小問1詳解】

儀器X的名稱為分液漏斗;裝置B的作用是防止裝置C中溶液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

【小問2詳解】

該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是氣體通過裝置C導管應該長進短出,裝置C中為導管短進長出錯誤;

【小問3詳解】

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③檢查裝置氣密性,實驗中有氣體生成,防止裝置漏氣;②在三頸燒瓶中加入丁

醇和白磷;①打開K,先通入N2一段時間,排凈裝置中空氣,防止PH:自燃引起爆炸;⑤關閉K,打開磁

力加熱攪拌器加熱至50℃~60℃,滴加NaOH溶液,氫氧化鈉和白磷反應制取少量NaH2Po④打開K,

再通入N?一段時間,排凈滯留在裝置中的PH?;故為③②①⑤④;

【小問4詳解】

PH?是能自燃的氣體,先通入N?一段時間的目的是排凈裝置中空氣,防止燃燒引起爆炸;

【小問5詳解】

白磷是不溶于水的,加入丁醇的主要目的是做分散劑,使反應物充分混合,加快反應的速率;

【小問6詳解】

次氯酸鈉具有氧化性,PH,在裝置C被氧化成磷酸,故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H3+4NaC10=H3Po4+4NaCl;

【小問7詳解】

高鋸酸鉀溶液為紫紅色,滴定終點的現象是最后一滴標準液加入后,溶液變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高鋸酸鉀和NaH2P。2反應,P最終被氧化為磷酸根,根據電子守恒可知,5NaH2P。2?20e-?4

KMnO4,則NaH,PO,的物質的量為0.02mol/LxVxl(y3Lx9x£"a=2.5Vxl()4mol,產品純度

425mL

為理網吧①㈣xioo%=沖%。

mgm

17.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因此,諸多科學家都在大力研究利用

co2和co以減少碳的排放。

(1)“神十三''中航天員們呼吸產生的CC>2用一種循環方案處理,即

CO,(g)+2H,(g)UC(s)+2H,O(g),然后電解水又得氫氣和氧氣。在溫度為T,向一恒容密閉容器

中,按物質的量之比2:1通入H2和CO2,測得反應過程中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中a所示,若其

它條件不變,僅改變某一條件時,測得其壓強⑦)。隨時間⑺的變化如圖中b所示。

①能說明容器中的反應均己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容器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B.CO2和H2的轉化率相等

C.H?(g)與C(s)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

D.V(H2)=V(H2O)

②M0(填“>”y喊“不確定”):理由是。

③改變的條件是。

(2)CC)2經催化加氫可以生成低碳有機物,主要有以下反應:

反應I:CO2(g)+3H2(g)^CH3OH(g)+H2O(g)△H=-49.6kJmo『

反應H: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2.6kJmo「

①反應n的活化能紇(正)紇(逆)(填或“=”)。

②在工溫度下,將3moicO2和7moiH2充入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I和H,達到平衡狀態時

CH30H(g)和CHQCH3(g)的物質的量分別為Imol和0.5mol。則7;溫度時反應I的平衡常數K=

(3)工業上利用廢氣中的C。?、CO聯合制取燒堿、氯代燃和甲醇的流程如下圖。已知B中的裝置使用

了陽離子交換膜。

①B中發生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若某廢氣中含有的CC)2和CO的體積比為1:1,廢氣中co2和co體積分數共為8.96%。假設A中處

理了標準狀況下10m'的廢氣,其中CO2和CO全部轉化成CH'OH,理論上可制得C2H4Cl2一

kgo

【17~19題答案】

【答案】(1)①.AC②.V③.隨著反應進行,壓強先變大后變小,說明反應為放熱反應,使

得開始的溫度升高,壓強增大④.加入催化劑

(2)①.<②.10

(3)①.2H2O+2C1-=H2T+2OH-+C12T②.9.9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A.容器內氣體的質量和物質的量均是變化的量,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

態,A符合題意;

B.CO2和H2的投料比等于系數比,故兩者的轉化率相等,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不符合題

忌;

c.H2(g)與C(s)的物質的量之比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變化,當該比例保持不變時,說民反應已達到平衡

狀態,c符合題意;

D.V(H2)=V(H2O)B^,由于未指明兩個速率的反應方向,故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②由圖可知,隨著反應進行,壓強先變大后變小,5min時達到平衡狀態,說明反應為放熱反應,使得開始

的溫度升高,壓強變大,故AHVO。

③改變的條件化學反應速率加快,而平衡狀態沒有移動,說明加入了催化劑。

【小問2詳解】

①反應II為放熱反應,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應物的能量,則反應II的活化能E,(正)<七(逆)。

②由三段式得:

CO2(g)+3H2(g)=iCHQH(g)+H2O(g)

起始(mol)3700

轉化(mol)1311

平衡(mol)1

2CO2(g)+6H2(g)CH30cH3(g)+3H2O(g)

起始(mol)3700

轉化(mol)130.51.5

平衡(moj

0.5

在工溫度下,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平衡時C02、H2、CH3OH、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3mol-lmol-

lmol=lmol>7mol-3mol-3mol=lmol>ImoRlmol+1.5mol=2.5mol;則(溫度時反應I的平衡常數K=

=10o

;mobL_1mol?L-'

【小問3詳解】

①由圖可知,B中發生的總反應為電解氯化鈉溶液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H2O+2Cl-=H2f+2OH-+Cl2b

②lOn?的廢氣中CO2和CO總體積為10X103LX8.96%=896L,CO?和CO的體積均為448L,兩者的物質

的量均為20mo1,CO2和CO全部轉化成CH3OH,CO2~6e-,CO?4e,則轉移電子的總的物質的量

為200mo1;C2H4生成C2H4cH,C2H4?2-則根據電子守恒可知,生成C2H4c1的物質的量為lOOmol,

質量為100molx99g/mol=9900g=9.9kg()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18、19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

計分。

[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18.金屬銅和銀及其化合物在工業、農業、國防以及航天等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膽研CuSO「5H2??蓪懗桑?1(凡0)4下04?凡0,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①基態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②SO上的空間構型為.

③該物質中除了含離子鍵外,還有等作用。

(2)某鮮紅色含銀物質的結構如圖2所示:

①圖中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填元素符號)。

②該物質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一

銀和銅的第二電離能分別為卜、。則(填或"="),其原因是

(3)kuhICu

(4)已知氧化鎂的晶胞結構如圖3所示:

①某缺陷氧化鎂的組成為Nio/O,其中Ni元素只有+2和+3兩種價態,則+3和+2兩種價態的銀離子數

之比為。

②若該晶體無缺陷,其密度為pg-cm-3,晶胞中最近的02-之間的距離為apm,則阿伏加德羅常數NA=

(用含P、a的代數式表示)。

[18-21題答案】

【答案】(1)①.Is22s22P63s23P635。4sl②.正四面體③,共價鍵、配位鍵、氫鍵

(2)①.0>N>C>H②.sp3雜化、sp2雜化

(3)①.<②.失去1個電子后N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84sl失去1個電子后Cu+的價電子排布為

3d10,此時Cu+的3d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更穩定

75

(4)①.2:17②.3S3

45/2a3xl0-。30p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銅為29號元素,基態Cu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Is22s22P63s23P63d%si;

②SO;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竺羊為=4,為sp3雜化,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型;

③由結構圖可知,該物質中除了含離子鍵外,還有硫氧、氫氧共價鍵,氧銅配位鍵、氫鍵等作用

【小問2詳解】

①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變強,元素的電負性變強;同主族由上而下,非金屬性逐漸減

弱,元素電負性減弱;圖中非金屬元素有碳、氫、氧、氮,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0>N>C>H;

②該物質中甲基中C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與二=4,雜化軌道類型是sp3雜化;碳氮雙鍵中的C原子

41x7?x1

價層電子對數為3+;=3,雜化軌道類型是sp2雜化;

【小問3詳解】

失去1個電子后N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84sl失去1個電子后Cu+的價電子排布為3dQ此時Cu+的3d軌

道處于全充滿狀態,更穩定,故鎮的第二電離能小于銅的第二電離能;

【小問4詳解】

①設NiogsO中+3和+2兩種價態的銀離子數分別為x、0.95-x,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3x+2(0.95-x)-

2=0,x=0.1,則+3和+2兩種價態的銀離子數之比為0」:(0.95-0.1)=2:17;

②晶胞中Ni2+位于頂點和面心,一個晶胞中Ni2+數目為8X!+6X'=4,-原子位于晶胞內部1個、棱

82

14x59+4x16300

心12個,一個晶胞中-數目為l+12x:=4,則晶胞質量為------------g=T—g;晶胞中最近的

4&NA

0”之間的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四分之一為apm,則晶胞邊長為2缶pm,則晶胞體積為

300

(2揚pmj=16V2a3xlO-3Ocm\所以密度為/3_m:NA_75

330

V-16揚3xio30cm34V2axl0-NA

Z_75

刎3,則血=4折3*10》。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19.有機物M是一種治療流感的有效藥物,它的合成路線如下:

O

己OHQ

U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