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三十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記載,從1901年到1907年六年間,維新知識分子把政治小說作為譯介域外文學文體的首選,其中有《美國獨立記演義》(1903年),《多少頭顱》(1904年)和《蘇格蘭獨立記》(1906年)等。此時,維新知識分子翻譯政治小說的主要目的是A.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B.從文學角度革除國民舊觀念C.激發民族主義意識 D.向中國社會介紹西方的文化2.表中的數量變化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國中國建交國家數量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國家數109100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貫徹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打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D.貫徹的是“一邊倒”外交方針3.“現在的進化論已經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無論什么哲學、倫理、教育,以及社會之組織,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設施,沒有一種不受它的影響。”——1922年,陳兼善《進化論發達略史》。至作者評論時,進化論已在中國傳播約A.15年 B.25年 C.35年 D.45年4.20世紀初,歷史學家王國維在證明《史記?殷本紀》時總結研究方法說:“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證據法,唯今日始得為之”。王國維所言“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分別指的是()A.神話傳說與出土文物B.古代書籍與竹木簡牘C.文獻記錄與甲骨文字D.前人筆記與碑刻史料5.下圖中的古建筑建成于:A.希臘荷馬時代 B.希臘古典時代 C.羅馬帝國時代 D.西歐的中世紀6.如圖是1998—2008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及占外貿比重情況圖。據此可知,這一時期我國A.高新科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強大 B.科技創新能力進步明顯C.高新技術產品成為經濟發展動力 D.高新科研水平居世界前列7.下表是19世紀最后30年英、德、美三國煤炭、鋼鐵產量情況統計(單位:萬噸)。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國家依次為A.美國、英國、德國 B.德國、美國、英國C.英國、德國、美國 D.英國、美國、德國8.明中后期,河南地區棉農種植的棉花,除滿足自身需要及供給本地棉紡織業外,還有大批被輸往江南,供應松江、蘇州等地的棉紡織業,因而鐘化民認為“中州地區所產棉花雖然數量很大,卻盡歸商販,民間衣服率從貿易”。這反映了()A.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B.自然經濟日趨瓦解C.長途貿易較為興盛 D.經濟分工更加細化9.1965年,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在進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這種變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國A.實現了與西方國家的正常化 B.調整了與蘇聯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歐美對華經濟制裁10.下圖是我國(1953~1998年)經濟增長的波動圖,其中有三次處于負增長,負增長的原因是A.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 B.“左”傾錯誤嚴重泛濫所致C.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D.蘇聯斷絕對我國的經濟技術援助11.20世紀上半葉的某一時期,蘇聯平均每公頃土地每日需要的勞動者數量從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規模卻大幅度增長,例如莫斯科人口從212萬增加到413萬人。由此可知當時A.新經濟政策帶動市場活躍 B.反法西斯戰爭的人力調整C.農業集體化生產效率提高 D.工業化建設改變人口布局12.如表是1969年歐美四個國家在亞非拉的國外子公司數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乙國是A.英國 B.法國 C.聯邦德國 D.美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治國理政是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注的問題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材料二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管子治國》(1)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并結合時代背景指出其目的。(2)結合商鞅變法,說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國理政思想有何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王安石把學校看成“一道德、造人才”的重要場所,把其組織編修的《三經新義》作為教材,頒于太學。宋神宗熙寧四年太學開始實行三舍法,分為上、內、外三舍,學生入學后先編入外舍學習,定期試其行藝,優者依次升入內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試,考試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還要參考平時的操行及學業成績,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內舍學習。內舍進行升舍考試,若成績達到優平二等,再參考平時成績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學習。上舍生學習兩年,期滿進行畢業考試,由政府派員主考,學官不得參與。成績評定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試”。后來又規定諸路州、府學也實行三舍法,有關制度于太學相同,各州、府學向太學輸送生員,直到南宋末年。——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概括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推行“三舍法”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維新知識分子翻譯的小說多以“獨立”為主線,內涵反侵略色彩,結合翻譯時間可知,這一時期民族危機加重,翻譯政治小說目的在于激發民族主義意識,C正確;維新變法在1898年就已經失敗,排除A;B是新文化運動內容,排除;D未體現出政治小說的政治性,排除。2、D【解析】
由表中數據看出,1949-1950年中國建交國家有19個,1951-1953年建交國家只有一個,這種情況是受建國初期“一邊倒”外交方針的影響,建交國家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故D正確;1949-1953年中國建交國家有20個,談不上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排除A;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1953年沒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無法體現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影響,排除B;建國初期,中國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C錯誤。3、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進化論是通過維新派的嚴復傳入中國的,大約是19世紀末,結合材料中的時間“1922年”可推算出大約是25年,故B項符合題意;排除ACD項。4、C【解析】試題分析:“紙上之材料”即是文獻資料;地下資料是考古資料,就他那個時期而言,是甲骨文的出現。王國維時期,甲骨文被發現并開始被譯讀,其他各項均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C。考點:歷史研究·史學研究·史料5、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圖中的建筑是雅典衛城,建于公元前580年,希臘古典時代為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23年,故選B;荷馬時代處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之間,排除A;羅馬帝國從公元前27年開始,排除;西歐的中世紀是從476開始,不符合題意,D錯誤。【點睛】本題考查雅典的歷史遺跡,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題。6、B【解析】
材料表明,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和外貿出口額不斷上升,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說明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進步,B項正確;題干數據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及占外貿比重情況,與競爭無關,排除A;題干未能體現出高新技術對我國經濟的推動作用,排除C;題干未對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高新科研水平比較,排除D。7、C【解析】
1871年,英國仍然是世界工廠,煤炭和鋼鐵產量居首位,到1900年,工業產量下降為第三位,故①是英國;德國在1900年,工業產量處于第二位,故②是德國;美國在1900年工業產量居第一位,故③是美國,故C項正確;A、B和D順序錯誤,排除。故選C。8、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明朝中后期,棉花等農作物開始面向市場,說明的是農業經濟的商品化,A正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是在鴉片戰爭后,B排除;長途貿易興盛的說法不符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農業經濟的商品化,C排除;材料與經濟分工細化無關,D排除。故選A。9、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現代中國的對外交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所以中國加大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故選B。60年代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也就談不上與西方國家外交關系正常化和打破歐美對華經濟制裁。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0、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圖中信息可知三次負增長分別是在1961年、1967年、1976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主要是左傾錯誤嚴重,階級斗爭為綱所導致的,故本題答案選B項。ACD與題意不符。考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左傾錯誤對經濟的影響11、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期蘇聯的工業化建設吸引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人口布局得到改變,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不是此時人口大量轉移的原因,排除;戰爭使城市人口減少,并非增加,B選項錯誤;C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D。12、A【解析】
據表格信息可知,國外子公司數量及分布比例表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比例較平衡,這與英國傳統殖民地的分布有關,A正確;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法國、聯邦德國剛剛復國和在廢墟上重建,都致力于本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在國外投資比例較小,B、C錯誤;據所學可知,二戰后美蘇雙方都爭取亞非拉中間地帶,尤其是美國,把拉美看作是自己的勢力范圍,加大拉美投資,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思想:使人民富裕;注重社會教化。目的:面對社會大變革時期,禮崩樂壞,為了緩和矛盾,穩定社會秩序。(2)材料二提出重農抑商和富國富民思想。商鞅變法采取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的措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業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富強、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解析】
(1)根據“富之”、“教之”可知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是使人民富裕;注重社會教化。結合春秋時期的社會背景可知孔子提出的主張的目的在于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2)根據“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富國富民和重農抑商的主張。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該主張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業發展,實現富民強國,從而為統一中國奠定基礎。14、(1)內容:升舍實行定期考試:升舍要參考平時成績及操行考核:畢業考試實行教考分離:畢業考試成績等級與官員選拔直接掛鉤:三舍法推行于各級學校。(2)作用:有助于完善學校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和選拔人才:有助于思想統一推動改革變法進行。【解析】
(1)內容:根據材料“學生入學后先編入外舍學習,定期試其行藝,優者依次升入內舍及上舍”可知,升舍實行定期考試;根據材料“內舍進行升舍考試,若成績達到優平二等,再參考平時成績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學習”可知,升舍要參考平時成績及操行考核;根據材料“上舍生學習兩年,期滿進行畢業考試,由政府派員主考,學官不得參與”可知,畢業考試實行教考分離;根據材料“成績評定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試’”可知,畢業考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財務管理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抗生素使用與微生物檢測的關系及試題及答案
- FF2049-生命科學試劑-MCE
- 團隊反饋與項目成效之間的聯系試題及答案
- 構建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創新模式與實踐路徑
- 證券從業資格證市場監管政策試題及答案
- 充電樁行業發展動態與市場潛力解析
- 國際金融理財師資格考試總結性能與能力分析的反思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考試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重要概念歸納試題及答案
- 國內外知識產權保護對比研究
- DB3707T 080-2023 奶牛接產助產及產后操作操作規程
- 紹興銀行社會招聘真題
- 《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 太空態勢感知算法-洞察分析
- 路燈安裝工程項目實施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
- 裁紙機項目質量管理方案
- 建筑工程材料測試題含答案
- 路面附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虹橋機場旅客服務質量提升對策探究》6100字(論文)
- 豐子愷課件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