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
明至清中葉經濟與文化二、思想領域的變化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三、小說與戲曲四、科技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1.農業領域:(1)新的農作物品種輸入中國;(2)多種經營與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3)農業生產區域分工的出現和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2.手工業領域:(1)經營形態:民營手工業至明中葉超過官營手工業,成為主導。(2)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產生于民營手工業領域)
3.商業領域:(1)白銀的大量流入,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2)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商幫—徽商和晉商(3)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興起:1.農業領域:(1)新農作物品種輸入中國;
胡、番、洋三個字,大體上告訴了我們這些作物傳入中國的不同時代。帶“胡”字的,大多是兩漢、南北朝傳入中國的;帶“番”字的,是明朝以后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而第三種帶“洋”字的,洋蔥、洋白菜等等,一般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傳入中國的。哥倫布大交換:全球物種、人種的遷移
在明清時期的農業生產中,玉米、甘薯、馬鈴薯、煙草、甘蔗等外來農作物已經大量引進并推廣種植,相應的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即便當時小麥、水稻依然為主要的農作物,但經濟作物已呈現出大規模種植的發展趨勢。1.農業領域:(2)多種經營與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
明朝蘇州一位叫譚曉的人,低價購買大量洼地,雇傭百名鄉民勞動,低洼為池養魚,池上筑舍養豬、雞、魚食其糞;四周壘高地按地質種果樹、蔬菜,順帶捕捉鳥類和昆蟲,此類副產品出賣后,收入是田地生產的三倍。——(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養魚魚池上蓋草屋,養豬和雞。魚吃了豬和雞的糞便更加肥美田埂上種植各類果樹充分利用時空交叉優勢,達到高產目的。
明清時期,人口持續大規模地向山區流動,帶來持續的山地墾殖擴張,各地通過圍墾河灘、沼澤、海涂等方式,實現耕地增長。地勢低洼的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桑基魚塘的農業模式。1.農業領域:(3)農業生產區域分工的出現和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
明清時期精細經營得到進一步發展,佃農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減弱,由于紡織、釀造等手工業迅速發展及城鎮興起,社會對農產品需求增加,茶葉、甘蔗等經濟作物種植迅速發展,農業生產區域性分工進一步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摘編自高德步《中外經濟簡史》1.兩宋流傳“蘇湖熟,天下足”諺語;明清“湖廣熟,天下足”成為普遍認知,17世紀后江南地區成為缺糧區。合理的解釋是()A.封建政府的發展戰略調整B.江浙地區經濟出現衰退C.經濟重心轉移至湖廣地區D.江浙經濟結構根本改變2.手工業領域:(1)經營形態:民營手工業至明中葉超過官營手工業,成為主導。(2)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產生于民營手工業領域)
資本在它的萌芽時期,由于剛剛出世,不能單純依靠經濟關系的力量,還要依靠國家政權的幫助才能確保自己榨取足夠的剩余勞動的權力。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直接:機戶雇傭機工(絲織業領域)間接:包買商介入生產流通(棉紡織業領域)資本主義萌芽表現雇傭勞動關系
歷史縱橫
17世紀初蘇州絲織業中的自由雇傭勞動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織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謀夕,得業則生,失業則死……染坊罷而染工散者數千人,機戶罷而織工散者又數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我吳市民,罔藉田業,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每晨起,小戶百數人嗷嗷相聚玄廟口,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饔飧(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兩者相資為生久矣!——蔣以化《西臺漫記》卷4
有學者認為,這種生產方式近似于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早期形態,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
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社會孕育著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內的有機胚胎,主要以城市為載體(城市自治、寬松的政治環境、法律契約意識、自由的市場體系,大學教育)。而中國古代至明清的城鎮根本不存在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相關基因,學術新底論:明清資本主義萌芽是一個不存在的偽問題。
彭澤益先生指出,僅僅用雇傭關系來解釋資本主義的產生是靠不住的,因為早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以前就已經存在有雇傭關系了。實際上,雇傭勞動的產生應該與人類文明的誕生一樣久遠。——選自仲偉民《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學術史回顧與反思》資本主義萌芽指的是一種生產關系,不是一廠一店,也不是單一雇傭關系,因而不能以舉例子的方法來論證。
主要將當時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場雇傭勞動的數量和規模作為萌芽單一標志的研究方法,其萌芽認定概念本身就是極為片面的,因此所謂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實在是一個不存在的偽問題。——楊師群《明清城鎮不存在資本主義萌芽》英國締造棉花帝國:輕盈的棉花,如何撼動沉重的世界?1700年時,世界棉花生產以印度或中國為中心,直到1780年,這些國家生產的原棉和棉紡織品數量遠大于歐洲和北美。
但隨后事情發生了變化,英國以驚人的速度占據棉花產業的中心,并且利用棉花產業平臺,創造出一系列其他產業,成為工業革命的“發射平臺”。
和棉花沒有什么關系的英國締造了棉花帝國,為什么中國、印度越來越屈從于英國為中心的棉花帝國,而與棉花帝國擦肩而過呢?
自烏泥涇開始,黃道婆的手工棉紡織技藝傳至松江,輻射到整個江南,隨后再向中原湖廣等地擴展,掀起了一場中國的“棉花革命”。但蓋因缺乏推動原始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中國最終未能產生工業革命。
——杜君立《明清時期的棉花革命》
由于在古代中國發展起超大規模的人口,形成了大量剩余勞動力,遂使任何以節省勞動力為目的的技術變革都不可能出現,中國經濟陷入“內卷化”之中無力突破。......使得通過內生性的技術變革所引發的工業革命在中國成為不可能。——施展《樞紐:3000年的中國》3.商業領域:(1)白銀的大量流入,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
西歐迫切需要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香料、藥材、茶葉、瓷器、絲綢等物都深受西歐人的歡迎。西歐能向外輸出售于東方的貨物卻非常有限,必須用現金即貴金屬白銀貨幣支付。它們只好攜帶大量銀子來中國購買貨物販回國內傾銷。
——陳昆《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銀為何大量流入中國》
海外白銀的來源,主要是歐洲、美洲和日本。晚明由海外輸入的白銀總量,大概是國內產銀總量的十倍。美國學者艾維四認為,1530年到1570年,中國最重要的白銀來源是日本;1570年以后,美洲白銀成為最重要的來源。——卜憲群主編《中國通史》明清白銀時代:太平洋貿易——絲銀貿易
安徽望江縣農村發現的“西班牙銀元”這是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西班牙八里爾銀幣,也叫做“比索”,它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在16、17世紀被鑄造出來后,流通時間較早,開啟了遍布全球的白銀時代。
中國貿易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后果是,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德)弗蘭克《白銀資本》
關于明代流人中國白銀的估計,認為明代中國從國外貿易中得到了超過3億兩的白銀,具體數字為:從西班牙得到8775萬兩,從日本得到2萬萬兩,從葡萄牙得到4276萬兩,總計為3億3051萬兩。——韓琦《美洲白銀與早期中國經濟的發展》3.商業領域:(2)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商幫—徽商和晉商
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積累大量財富的商人群體——淮揚鹽商。康乾年間,“奢靡風習創于鹽商,而操他業以致富者群慕效之”——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
晉商遺產:喬家大院
徽商遺產:大宅院
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新安大賈,魚鹽為業,藏鏹有至百萬者,其他二三十萬,則中賈耳。山右或鹽,或絲,或轉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儉也。——謝肇淛《五雜俎》3.商業領域:(3)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興起:成為地區貿易網絡的核心。
周秦至唐,城市主要職能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宋代以后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明清時出現了專門的工商業市鎮。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歷史年代,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除北京,南京外,全國還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商貿城市,另興起了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中小工商業城市,尤以江南地區為盛,也出現了高效農業與絲棉紡織業并重的江南經濟。《盛世滋生圖》中城市風貌
城市,承載著時代的記憶,也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盛世滋生圖》又稱《姑蘇繁華圖》由宮廷畫家徐揚用了24年時間創作,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據粗略統計,圖中人物接肩摩踵、熙來攘往者多達12000余人;河中船帆如云,官船、貨船、客船、雜貨船、畫舫、木簰竹筏等約近400只;街道上商店林立,市招高揚,可以辨認的各類市招約有200余家,充分展示了明清時期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商業繁榮的情況。4.經濟的局限和艱難轉型:發展與遲滯
(1)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占據壓倒優勢。(2)日益僵化的專制統治,壓制和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轉型
清政府始終沒有意識到,當人口過剩時,就是發展工商業的最佳時機。也沒意識到,其實工商業也可以提供比農業更豐厚的財政收入。它依然把財政建立在農業之上,但歐洲卻已逐漸過渡到強調資本、強調工業的軌道中,全球性的開發也讓歐洲人擺脫了糧食短缺的威脅。——郭建龍《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
農業生產工具及耕作技術等并無實質性突破;手工業中采用新經營方式整體較少發展緩慢;商品經濟未能對自然經濟形成根本上的沖擊。小農經濟仍占主體地位二、思想領域的變化
明清的思想,一方面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相繼占據統治地位;另一方面,與資木主義萌芽相適應的,又出現了帶有一定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啟蒙思潮。1.陸王心學:(1)背景:程朱理學獲得官方尊崇后,逐漸失去活力。(2)形成: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陸九淵思想基礎上形成心學。南宋:陸九淵主張:①核心:心是萬物本原;②求理之法:發明本心,內心反省發明:“啟發、開擴”;本心:“仁義之心”。明朝中期:王陽明主張:①“心外無物、心即理也”;②核心:致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隱藏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天理”,就是本心,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發現、擴充、實行,以達到圣賢境界。
隨著封建制度走向沒落,理學已淪變為“游談無根”,“竭而無余華”,完全抄襲“宋人語錄及策論”嚴重脫離實際,變成空疏無用之學,對明清以來的學風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使得一般士人沉湎于空談心性,不切實際,不諳時務。——王杰:《反省與啟蒙:經世實學思潮與社會批判思潮》(3)評價:強調主觀能動性,激勵人們奮發立志;以自己內心為準則,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標志重建儒家信仰理論的任務完成。2.明清活躍的儒家思想:危機下的覺醒(1)李贄的離經叛道:困于時代,先天不足。
李贄的悲劇不僅屬于個人,也屬于他所生活的時代。傳統的政治已經凝固,類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藝復興的新生命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社會環境把個人理智上的自由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人只能長為灌木,不能形成叢林。——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生平李贄,號卓吾,福建泉州人。經歷:少年求學,窮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晚年入獄,迫害致死著作《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等多種,被列為禁書。(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承古萌新、不占主流。
積極: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歷史進步性;
局限:沒有否定封建制度;沒有提出新的制度設想;沒有脫離儒學范疇;影響有限,沒有推動中國社會轉型。思想家
主張黃宗羲①嚴厲抨擊君主專制制度;②反對重農抑商觀念,提出“工商皆本”。顧炎武①批判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②認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③倡導“經世致用”。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合作探究】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
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孟德斯鳩、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比較項目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不同點世界觀外在的“理”內在的“心”方法論格物致知(向外求理)致良知(向內求理)哲學范疇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相同點①都是唯心主義思想;②均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遏制人的自然欲求;③根本目的都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三、小說與戲曲1.背景:商品經濟繁榮,市鎮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壯大;印刷技術的進步;文人對通俗文學的接納和投入。
時間作品作者內容題材元末明初《水滸傳》施耐庵以官逼民反為主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以三國史為基礎,描寫三國的各種矛盾沖突。明中后期《西游記》吳承恩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孫悟空這一神話英雄。神話小說清中期《儒林外史》吳敬梓對當時吏治腐敗、科學弊端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諷刺小說《紅樓夢》曹雪芹通過四大家族興衰,反映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矛盾。現實主義思考:為什么中西方文化在同一個時期出現了相同的主題和批判精神,最終卻有著不同的結局?3.戲曲:世俗化、長篇化、復雜化(1)傳奇:明清戲曲創作趨向長篇化,情節曲折復雜,稱為傳奇;(2)昆曲:從江蘇昆山一帶發源的昆曲長期流行;
(3)京劇:道光年間,以徽班為基礎,融合徽、漢二調,戲曲昆曲和其他地方戲的藝術成分,形成京劇,逐漸成為全國最流行的劇種。
京劇四種藝術手法: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于一體;行當的劃分主要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以及人物的性格,一般分為生、旦、凈、丑四種類型。四、科技
英國學者李約瑟(1900~1995)提出,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李約瑟難題是一個兩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為何在BC1C到AD16C之間,中國人在科技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
中國的政教分離現象、文官選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諸子百家流派為何沒有在同期的歐洲產生?
第二段是:為何近代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后的歐洲?
延伸與思考:韋伯之問?孔飛力之問?
明清為什么沒有發展出近代國家?
明清為什么沒能走上獨立于西方之外的理性化道路?
為什么中西方文化在同一個時期出現了相同的主題和批判精神,最終卻有著不同的結局?1.傳統科技:處于成就總結階段,未轉化為近代科學——私人編纂作者作品成就領域李時珍《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醫藥學徐光啟《農政全書》傳統農學集大成;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農學宋應星《天工開物》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工藝學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地理和地質學名著地理學
學者珀金斯認為,從三部中國農書來看:王禎的《農書》(1313年)、徐光啟的《農政全書》(1628年)、鄂爾泰等編的《授時通考》(1742年)。后面兩部書所開列的農具清單,幾乎全是前一本書的重復。——轉引自劉春滾《毛澤東的工業化思想》
介紹西方工業技術的徐光啟、王征諸人,都是儒生士大夫,平日與一般工匠并無直接的接觸,以致外來的新知未能傳遞于實際從事生產的產業界。簡言之,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與生產事業脫節……。——許倬云《萬古江河》1.傳統科技:處于成就總結階段,未轉化為近代科學——私人編纂
李之藻、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被一些保守士大夫斥為“邪說惑眾”,“直欺以其目所不能見,足之所不能至,無可按聽耳,所謂畫工之畫鬼魅也!”①本土科技:總結前人成就,無科技創新;
②外來科技:對外來科技成果持排斥態度。
由于在古代中國發展起超大規模的人口,形成了大量剩余勞動力,遂使任何以節省勞動力為目的的技術變革都不可能出現,中國經濟陷入“內卷化”之中無力突破。......使得通過內生性的技術變革所引發的工業革命在中國成為不可能。——施展《樞紐:3000年的中國》2.圖書:古典文獻進入總結時期,以官修為主。
類書:是古代起工具書作用的資料匯編著作。根據具體內容摘錄各種不同書籍上的材料,分門別類重新編排,以便學者查找。
叢書:是多部書籍匯編。將不同的書搜集到一起出版,原則上保持各書原貌。
2018年文津閣《四庫全書》藏本國家圖書館展出
乾隆時期,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試題及答案
- 分子免疫學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復習試題及答案研究
- 母豬病理特征與護理措施測試題及答案
- 應對職業倦怠的心理策略測試題試題及答案
- 細化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的準備工作試題及答案
- 物流公司面試題及答案
- 山東體育面試題及答案
- 口咽拭子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多層次知識整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第二講舊石器時代課件
- GB/T 12227-2005通用閥門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
- GA/T 1769-2021移動警務PKI系統總體技術要求
-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 (更新版)中國移動政企行業認證題庫大全-下(判斷題匯總)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日間手術管理信息化實踐與發展
- 2021年湖北理工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臺賬
- 員工崗位技能考核評定表
- 普通沖床設備日常點檢標準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