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i軟件工程專業“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專業名稱:軟件工程涵蓋領域:軟件開發與測試,數字媒體,服務科學與工程培養模式:本科工程型培養規模:150人/年培養學制:四年軟件工程專業簡介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成立于2001年年初,是國內高校中成立較早并當年開始招生的軟件學院,也是經教育部和國家計委聯合批準成立的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軟件學院。軟件產業是現代信息社會的核心產業,是體現國家綜合競爭力尤其是創新力的重要指標。大連作為科技部批準的全國第一個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同時也是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國家軟件產業新領軍城市。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工程專業是大連理工大學“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建設專業,它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有著重要作用。軟件工程專業依托國家級示范性軟件學院,本著“為企業服務、為國家和地方發展軟件產業服務”的宗旨,培養能夠承擔振興國家軟件產業、引領產業發展需求,基礎扎實,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外語應用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的復合型、工程型、國際化的精英型軟件工程技術和軟件管理人才,致力于打造“有規模、有質量、有特色、有影響力”的軟件工程人才培養平臺。本專業目前開設專業方向有:軟件工程(軟件開發與測試)專業方向、軟件工程(日語強化)專業方向、嵌入式系統專業方向、大型機技術專業方向、金融信息化方向以及數字媒體技術方向。經過十年的建設,軟件工程專業形成了鮮明的特色:(1)構建了“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企業為依托”的育人機制:積極尋求政府支持并發揮主導作用,尋求企業積極參與并發揮育人載體作用,努力構建政府--大學--企業三方互動的長效育人機制。(2)確立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精英型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清楚地認識到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缺乏已是制約我國軟件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明確提出要樹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精英型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即能夠承擔振興國家軟件產業、引領產業發展需求的精英型軟件工程技術和軟件管理人才。(3)制訂了以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為主線的培養方案:強調課程體系一是必須滿足“先進性”,即滿足軟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二是必須滿足“應用性”,即在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三是必須滿足“國際性”,即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四是必須有一定的“靈活性”,即產學互動,依據企業要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等。(4)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多方面的人才培養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企業,積累企業工作經驗和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具體措施包括在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在企業建立教學中心、與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構建“學校--企業雙向交流”的兼職教師隊伍等。(5)創建了校內實訓基地:為了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彌補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以及實踐動手能力不足的缺憾,學院與政府、企業合作,在學校成立“模擬公司”,即共建大連理工大學軟件人才實訓基地。為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給學生提供零距離的實踐基地,學院本著“校企聯合、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校園內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建筑面積為2.1萬平方米的“校內軟件園”,以“一流的硬件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雄厚的技術支持、全面的優質服務、優惠的入園政策”積極吸引企業入園。目前,已有埃森哲、Intel、IBM、微軟、日本瑞薩公司等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學院與企業在校內共同聯建了5個聯合實驗室、5個校內實訓基地等。本專業強化外語、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等產學研結合模式已經在國內產生重要影響,學院受教育部委托于2007年組織承辦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校企合作工作會議,共有102名企業代表、65名院校代表參會,受大連市政府委托承辦2008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中國國際IT人才教育高峰論壇,共有全國37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及其他高校、企業代表近150人、國內15家媒體參會。作為培養工程型、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堅持專兼結合、校企結合、學科型人才與工程型人才結合,已經形成了一支素質高、相對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共有專兼職教師199人。專職專業教師5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講師27人,助教1名。專職專業教師數與每屆學生數之比為11%。碩士及以上學位100%。專職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年齡大于55歲的不超過比例為4%,小于35的為32%。34%的教師有企業工作經歷,實踐經驗豐富。校外兼職教師84人,其中企業老總23人、具有高級職務職稱23人,國外高校教師6人。校內兼職教師57人,70%具有高級職稱。學院從2002年至今共培養全日制本科生3300余人,其中二學位學生109人,雙學位學生462人,全日制本科生2700余人。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每年都有教學改革項目在國家、省、市或學校立項,得到了各級主管部門的好評,多次獲教學獎勵。本專業目前有教育部—IBM精品課程及教育部—Intel精品課程各三門;2008年獲批國家第三批(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2項。本專業教師牽頭國家質量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建設項目1項。本專業教師整體教學水平較高,學生對專業教師滿意率達94.7%;積極推行教學改革,承擔了教育部重點建設項目:產學研緊密銜接的工程開發與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國家級教改立項:大型主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育部質量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項:軟件工程(軟件工程方向)專業、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方向)專業,遼寧省教改立項: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等國家、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和大量校級教學改革項目,成效顯著。獲遼寧省教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大連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以及各類教學獎勵多項。本專業在2010年被評為“遼寧省特色專業”。近5年來,本專業教師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863計劃1項,國家商務部“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專項資金1項,Intel資助項目、花旗軟件資助項目、Microsoft資助項目、瑞薩資助項目等4項公司專項資助項目,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大連市IT教師科研成果項目“大連市政務信息資源目錄自動生成系統”等6項,近5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著名國際會議上年均發表論文30篇,科研經費人均12萬。兩名教師入選遼寧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本專業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教學科研、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優良條件成為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的保障和優勢。本專業將進一步樹立“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有能力承擔工程師所做工作且有工程師執業資質的高素質人才。目錄培養標準…………1標準實現矩陣……………………10教學計劃…………17課程教學大綱……………………20企業培養方案……………………55培養標準總體要求軟件工程專業是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為基礎的一個新興交叉學科,借助于計算機科學技術、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諸多學科的知識,經濟有效的解決軟件開發及應用過程中的問題。本專業培養學生較全面地掌握軟件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在信息處理相關領域從事軟硬件設計與開發的高級軟件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本的計算機技術和軟件工程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技能,接受現代軟件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外語應用能力,能夠在軟件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軟件設計,集成與開發工作。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在國家通用標準的指導下,按照行業專業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大連理工大學辦學理念以及人才培養定位,制定本校軟件工程專業的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使學生:熟練掌握軟件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和軟件開發基本技能,具備作為軟件工程師從事軟件工程實踐所需的專業能力;具備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協調各種相互沖突的項目目標,在各種約束條件下找到適當的折中方案;認識軟件工程師的核心價值是提供真正有用的軟件產品,能夠在一定領域內開發并發布高質量的軟件產品;適應軟件工程學科特點,具備終身自我學習和適應能力,能夠迅速學習掌握新的概念、方法、模型和技術,具備持久的職業競爭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倫理公德,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標準總體表述掌握數學、計算機科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和軟件工程技術知識;了解現代軟件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實現和測試等工程方法,并經歷實際軟件項目的訓練。——會不會做;軟件工程職業道德和操守、技術倫理、個人價值取向教育。——該不該做;責任擔當、貢獻社會、保護環境、地域文化、商務保證及法律法規教育。——可不可做;技術經濟分析、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經濟管理知識教育。——值不值做;溝通和交流能力培養;標準細化表述掌握數學、計算機科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和軟件工程技術知識;了解現代軟件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實現和測試等工程方法,并經歷實際軟件項目的訓練。——會不會做。數學和相關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離散數學,高等物理。奠定較強的數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軟件工程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及其相關實驗技術等,以及軟件工程、面向對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及其相關實驗研究和工程設計等相關知識,注重利用原理性知識進行自主分析、自主設計、自主測試、自主配置應用軟件或系統軟件。培養兼具計算機科學理論探索精神與能力和軟件工程創新精神與素質的工程師。計算機硬件及系統基礎知識學習。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等知識,側重于計算機系統和網絡系統組成與結構基本概念,有助于對計算機系統的理解。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擁有軟件開發和測試的技能。包括桌面應用軟件設計開發、數據庫系統設計與開發、網絡應用軟件設計與開發、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常用軟件開發工具如開發平臺、測試平臺、配置管理軟件和項目管理軟件的使用。了解軟件工程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把握軟件工程領域最新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技術。熟悉軟件生命周期中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等要素,熟悉各種軟件開發過程管理模型。了解ISO國際質量標準、CMM軟件評價標準。掌握現代理論和設計方法,尤其是面向對象理論與方法,能用統一建模語言進行軟件需求分析、整體設計、單元設計、測試用例設計等。熟練運用主流數據庫,如Oracle,SQLSever,MySql,主流操作系統如Windows,Linux等。具有獨立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中小型軟件的能力,具有在較大型軟件開發中獨立負責中小型模塊開發的能力。軟件工程職業道德和操守、技術倫理、個人價值取向教育。——該不該做。思想素質、文化修養、社會道德等人文科學教育,實現人文科學與科學技術相互交融。包括歷史與文化類課程、哲學與道德類、公民與社會類、藝術與美感類、科學與生命類等相關綜合素質類的知識。技術倫理學教育,\o"認識"認識技術\o"發展"發展可能帶來的\o"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并加以判斷和自我約束。具備應對突發事件和危機的能力,能夠洞悉或預測軟件開發、軟件實施、軟件維護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熟悉技術預研報告、可研性研究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投標書、需求規格說明書、系統設計、詳細設計、測試報告、IT監理等涉及的內容及深度。對設計或生產結果與原定的技術指標進行對比評估。責任擔當、貢獻社會、保護環境、地域文化、商務保證及法律法規教育。——可不可做。了解信息技術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法律、法規。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熟悉軟件工程行業國際和國內相關的開發、設計、管理和質量標準,并能熟練運用國內外標準開展軟件工程項目設計開發工作。了解技術合同、項目合同、產品合同、開發合同等相關內容和約定,能與項目相關方(委托人、承包商、分包商、供應商等)簽訂契約、協議或合同。熟悉信息技術行業主要法律法規、遵守信息技術職業行為準則,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開展工作。跨領域整合能力。具備參與社會主要行業信息化的能力。整合資源,主持軟件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開發,考慮成本、質量、可靠性、維護性,并能對所采用流程和技術進行評估和評判。技術經濟分析、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經濟管理知識教育。——值不值做。了解信息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具備較豐富的管理學知識,建立和使用合適的管理體系,組織并管理計劃和預算,協調組織任務,合理調配人力和物力資源,提升項目組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熟悉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了解市場、用戶的需求變化以及技術發展,提出技術改造、系統更新、效能改進的方案,并進行經濟性核算。指導和主持項目或工程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能編寫軟件開發和企事業信息化項目的概預算書。對軟件項目進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分析判斷軟件項目的綜合效益。溝通和交流能力培養。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跟蹤并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并能有效地進行技術溝通和交流。能夠使用信息技術語言,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自信、靈活地處理新的人際環境和職場環境。具有團隊合作和協作能力,并在團隊中發揮骨干作用。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適應軟件新技術發展的能力。標準實現矩陣掌握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和一般性工程技術知識;了解現代軟件工程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解決軟件工程實際問題的方法論,并經歷實際工業生產的訓練。——會不會做。能力實現(課程名稱)(1)數學和相關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發展較強的數學工具和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物理、計算機科學導論(2)計算機科學技術及軟件工程基礎知識的學習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庫(3)計算機硬件及系統基礎知識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4)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擁有軟件開發和測試的技能。軟件工程,需求工程,軟件開發案例分析,面向對象技術,軟件測試,實驗和項目驅動教學(5)掌握常用軟件開發工具如開發平臺、測試平臺、配置管理軟件和項目管理軟件的使用面向對象技術(UML),JAVA,J2EE,.net.(6)了解軟件工程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軟件工程、科技創新活動、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企業實習(7)熟悉軟件生命周期中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等要素,熟悉各種軟件開發過程管理模型。軟件工程、軟件項目管理、課程設計、企業實習(8)掌握現代理論和設計方法,尤其是面向對象理論與方法面向對象技術、課程設計、企業實習(9)熟練運用主流數據庫,主流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實驗,數據庫原理,數據庫程序設計,數據庫課程設計(10)具有獨立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中小型軟件的能力,具有在較大型軟件開發中獨立負責中小型模塊開發的能力。軟件開發案例分析,軟件工程課程設計,企業實習軟件工程職業道德和操守、技術倫理、個人價值取向教育。——該不該做。能力實現(課程名稱)(1)思想素質、文化修養、社會道德等人文科學教育,實現人文科學與科學技術相互交融。思政類課程、歷史與文化類課程、哲學與道德類、公民與社會類、藝術與美感類、科學與生命類等相關綜合素質類課程。(2)技術倫理學教育,\o"認識"認識技術\o"發展"發展可能帶來的\o"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并加以判斷和自我約束。技術倫理學、企業學習(3)具備應對突發事件和危機的能力,能夠洞悉或預測軟件開發、軟件實施、軟件維護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案例分析、企業實習,項目實訓(4)熟悉技術預研報告、可研性研究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投標書、勘察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設計、安全評估、環境評估等涉及的內容及深度。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案例分析、企業學習(5)對設計或生產結果與原定的技術指標進行對比評估。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企業學習,項目實訓,責任擔當、貢獻社會、保護環境、地域文化、商務保證及法律法規教育。——可不可做。能力實現(課程名稱)(1)了解信息技術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法律、法規。項目實訓,企業實習。(2)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科技前沿講座、企業實習(3)熟悉軟件工程行業國際和國內相關的開發、設計、管理和質量標準,并能熟練運用國內外標準開展軟件工程項目設計開發工作。軟件質量保證、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項目實訓、企業實習(4)了解技術合同、項目合同、產品合同、開發合同等相關內容和約定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素質類課程、企業實習(5)熟悉信息技術行業主要法律法規、遵守信息技術職業行為準則,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開展工作。素質類課程、實習、企業實習(6)跨領域整合能力。具備參與社會主要行業信息化的能力。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項目實訓、企業實習(7)整合資源,主持軟件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開發,考慮成本、質量、可靠性、維護性,并能對所采用流程和技術進行評估和評判。軟件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畢業設計、企業實習技術經濟分析、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經濟管理知識教育。——值不值做。能力實現(課程名稱)了解信息技術經濟分析方法。計算機科學導論、工程經濟學(2)具備較豐富的管理學知識,建立和使用合適的管理體系,組織并管理計劃和預算,協調組織任務,合理調配人力和物力資源,提升項目組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管理類素質課程(3)熟悉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軟件質量保證、管理類素質課程、企業學習(4)解市場、用戶的需求變化以及技術發展,提出技術改造、系統更新、效能改進的方案,并進行經濟性核算。信息技術經濟、企業學習(5)指導和主持項目或工程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畢業設計、項目實訓、企業實習(6)能編寫軟件開發和企事業信息化項目的概預算書。畢業設計、項目實訓、企業實習(7)對軟件項目進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分析判斷軟件項目的綜合效益。畢業設計、項目實訓、企業實習溝通和交流能力培養。能力實現(課程名稱)(1)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跟蹤并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情報檢索、計算機科學導論(2)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并能進行有效地進行技術溝通和交流。外語、畢業設計(3)能夠使用信息技術語言,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課程設計、畢業設計(4)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素質類課程、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第二課堂(5)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自信、靈活地處理新的人際環境和職場環境。職業規劃、創業教育、素質類課程(6)具有團隊合作和協作能力,并在團隊中發揮骨干作用。素質類課程、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第二課堂(7)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外語、第二課堂、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跨文化遠程交流(8)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適應化工新技術發展的能力。素質類課程、技術前沿講座
短學期春季學期秋季學期第四學年教學計劃短學期春季學期秋季學期第四學年學期課程名稱學分課內學時課程屬性講課實驗上機實踐設計第一學年第1學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540通識課程/必修工科數學分析基礎(一)4.572學科基礎/必修綜合英語(一)348通識課程/必修英語閱讀(一)1.524通識課程/必修英語聽說(一)1.524通識課程/必修44036學科基礎/必修軍事理論0.58通識課程/必修健康教育0.58第二課堂/必修體育(一)1418通識課程/必修軍訓33W通識課程/必修計算機安裝11W專業基礎/必修形勢與政策√通識課程/必修學分小計23第2學期形勢與政策√通識課程/必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524通識課程/必修工科數學分析基礎(二)6.5104學科基礎/必修線性代數A348學科基礎/必修綜合英語(二)464通識課程/選修英語閱讀(二)232通識課程/必修英語聽說(二)232通識課程/必修33224學科基礎/必修模擬與數字電路348學科基礎/必修模擬與數字電路實驗1.536專業基礎/必修體育(二)1418通識課程/必修綜合素質類232通識課程/選修學分小計29.5第3學期計算機與IT入門2836學科基礎/必修認識實習11W專業基礎/必修學分小計3第二學年第1學期形勢與政策√通識課程/必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540通識課程/必修中級英語(一)232通識課程/必修英語聽說(三)232通識課程/必修大學物理(軟)464學科基礎/必修離散數學464學科基礎/必修計算機組織與結構348學科基礎/必修數據結構與算法44824學科基礎/必修體育(三)1418通識課程/必修綜合素質類232通識課程/選修學分小計=SUM(ABOVE)24.5第2學期形勢與政策√通識課程/必修綜合素質類232通識課程/選修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464通識課程/必修中級英語(二)232通識課程/必修英語聽說(四)232通識課程/必修概率與統計A348學科基礎/必修體育(四)1418通識課程/必修編譯技術44824專業基礎/必修操作系統44824專業基礎/必修計算機網絡348專業基礎/必修計算機組織與結構實驗1.536專業基礎/必修學分小計26.5第二學年第3學期網絡綜合實驗1.536專業基礎/必修大學生素質拓展講座0.58第二課堂/必修學分小計2第三學年第1學期數據庫系統33224專業基礎/必修軟件工程348專業基礎/必修網絡信息安全33224專業基礎/必修數據庫系統課程設計22W專業基礎/必修Java程序設計2.52424專業方向/必修工程經濟學232專業方向/選修系統分析與設計232專業方向/選修軟件界面與人機交互設計232專業方向/選修綜合素質類232通識課程/選修學分小計15.5第2學期IBM認證348個性課程/選修JAVA認證348個性課程/選修微軟認證348個性課程/選修CISCO認證348個性課程/選修數據庫程序設計2.52424專業方向/選修軟件項目管理232專業方向/選修設計模式232專業方向/選修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33224專業方向/選修軟件開發案例分析33224專業方向/選修個性課程2個性課程/選修第二課堂2.5第二課堂/選修學分小計選修≥15第3學期軟件工程課程設計22W專業基礎/必修職業生涯規劃講座0.58第二課堂/必修學分小計2.5第四學年第1學期企業人文素質能力培訓2企業工程訓練與實踐企業知識技能培訓8企業工程訓練與實踐嵌入式系統工程實踐5企業工程訓練與實踐學分小計15第2學期畢業設計15企業工程訓練與實踐學分小計15注:1.《形勢與政策》課程開課學期為1-6學期,每學期16學時,不計入畢業要求學分。2.應用型軟件工程專業學士學制4年,前3年為學校學習階段,第4年為企業學習階段。畢業要求總學分175.5。3.學校學習階段:總學分145.5,其中:通識教育基礎課程48學分,大類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個性課程+第二課堂課程=共97.5學分。4.軟件工程專業方向選修課程要求選學12學分。5.企業學習階段:總學分30。6.課程課內實踐環節不在企業進行,不計入企業學習階段學分。7.與工程聯系緊密的專業主干課程將由具有五年以上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主講,課程包括:程序設計基礎與C程序設計、面向對象方法與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等課程。
企業培養方案培養目標以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經濟、具有國際視野的、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端軟件人才為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工程應用基本技能,擁有扎實的軟件工程領域理論基礎。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掌握軟件項目開發規范及項目開發全過程,具有創新精神、服務意識、團隊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在軟件工程領域從事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卓越人才。培養標準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在國家通用標準的指導下,按照行業專業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辦學特色、辦學理念以及人才培養定位,制定本校軟件工程專業的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具體如下:(1)知識要求:較好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礎知識,了解整個學科的知識組織結構、學科方法論及核心概念。系統地掌握計算機專業核心知識、軟件工程基礎知識及行業應用知識,具有廣泛、扎實的理論基礎。(2)能力要求:能夠理解軟件產業特點及運營要求,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軟件開發與測試能力、外語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基本的商務與項目管理能力、學習與創新能力。(3)工程要求:利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針對個性化用戶需求,按照軟件項目的開發流程,規范的完成服務系統的開發、實施、交付與改進,培養成本意識,訓練折衷能力及問題分解能力。(4)其它要求:廣泛了解產業發展與技術前沿,具備服務意識和國際視野,對知識產權、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及職業操守等有一定認識。(5)畢業設計要求企業階段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應有明確的軟件行業應用背景。一般要求有可實際運行的真實或模擬系統實現。培養計劃將“基于項目的學習”思想貫穿于整個企業學習階段。此階段課程為必修課程,掌握要求等同專業類課程。依托校企合作中的企業或者校內實訓基地授課,指導學生在模擬的企業或真實環境中,完成一到兩個軟件工程研發的模擬任務。第四年的實習或實訓教學計劃,與畢設階段的培養結合。學生擔任模擬項目中的不同角色,嘗試企業的各類崗位。課程的指導教師,原則應由在企業工作過的教師或聘請企業教師擔任。指導教師除在課堂對學生進行必要指導以外,主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相關知識以完成模擬項目規定的任務。每年從新入校的本科生中選拔400人,實行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學生采用“2.5+0.5+1”的培養模式或者采用“3+1”的培養模式,“2.5+0.5+1”的培養模式即學生大類培養2.5年以后,在三年級下學期參加在校內實訓基地參加校企合作高端人才定制化培養班的學習,學習即高端就業,國際知名企業IBM、用友軟件全程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四年級學生直接到定制企業頂崗實習,全過程涉及31學分的課程。“3+14.3.1校內實訓基地-高端人才定制化培養班(31學分)實訓課程體系(16學分)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將IBM、用友等企業工程師請到學校,共同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共同授課。將企業元素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職業素養與技能培養并重、學校師資與企業師資互為補充的實訓教學模式。實訓課程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其教學不只是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也不是一種簡單的技能培訓,而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感悟、體驗、踐行,從較高層次搞清楚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以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經驗和情境,使學生在學習工程知識的同時,養成個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系統構思、設計、實施、運行能力。最終的考核方法包括筆試、學生平時表現、自學能力,項目展示,學生反思、同學互評和自我評價等。以綜合反映出學生的知識掌握和理解能力,項目的設計開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溝通交流等。畢業設計(15學分)按半年時間計算,計15學分,以IBM、用友等公司的實際項目為主進行,本科階段撰寫總結報告或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答辯按要求在學校或者企業進行答辯,答辯組成員由學校的老師和企業的工程師雙方組成。4.3.2“3+1”校企合作模實踐課程(5學分)以企業為主進行實踐環節教學。通過強化基本技能、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和參與創新實踐3個層次,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增強實踐動手訓練,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技能、表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時間安排為3個月,計5個學分。畢業設計(15學分)企業階段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應有明確的軟件行業應用背景。一般要求有可實際運行的真實或模擬系統實現。(1)選題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必須完成一項設計與實現任務,這一任務應該來自企業的真實需求,并有適當的工作量和適當的難度。同年級學生之間、不同年級學生之間題目應盡量避免重復。(2)內容畢業設計應包括下列工作:課題選定、必要的調研、資料查閱、需求分析、計劃制定(提交開題報告)、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系統實現與調試、文檔撰寫、進度報告、畢業論文撰寫、成果演示等環節。(3)指導指導教師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雙導師制培養。按半年時間計算,計15學分。在企業或者在學校答辯。實施企業高端人才定制化培養班,合作企業為:1、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2、巴克萊銀行3、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3+1”模式的合作企業有:4、微軟公司(microsoft)5、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條件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企業學習階段的實施企業均是國內外知名的大型企業,具有非常良好的工程實踐條件,為本專業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硬件條件和軟環境。4.5.1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公司,1911年創立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30萬多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ibm公司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914億美元。該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用打字機,及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的服務。在過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ibm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全球信息工業的發展,保證了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行業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一,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九。4.5.2巴克萊銀行英國四大私營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之一。1896年由巴克萊?貝文?特里頓?蘭薩?布爾弗里公司等銀行合并成立巴克萊公司股份銀行。以后不斷兼并其他銀行,規模越來越大,1917年改現名。經營廣泛的金融業務,包括票據交換、投資、保險、租賃、出口信貸、財產管理等。是倫敦六家票據交換銀行之一,1966年在英國首先發行信用卡。擁有巴克萊國際銀行、巴克萊金融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在國際上設有多家分支機構,并投資于西班牙、百慕大、比利時等地的大銀行,形成龐大的國際銀行財團。在國內,與造船、航運、機器制造等產業及報業托拉斯關系密切。總行在倫敦。4.5.3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最大的管理軟件、ERP軟件、集團管理軟件、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小型企業管理軟件、財政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軟件、汽車行業管理軟件、煙草行業管理軟件、內部審計軟件及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領先的企業云服務、醫療衛生軟件、管理咨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訓提供商。目前,中國及亞太地區超過100萬家企業與機構通過使用用友軟件,實現精細管理、敏捷經營。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多年被評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2010年獲得工信部系統集成一級資質企業認證。“用友ERP管理軟件”系“中國名牌產品”。2001年5月18日,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股票簡稱:用友軟件;股票代碼:600588)。用友擁有中國和亞太實力最強的企業管理軟件研發體系,規模最大的支持、咨詢、實施、應用集成、培訓服務網絡,以及完備的產業生態系統。用友擁有由總部研發中心(北京用友軟件園)、南京制造業研發基地、重慶PLM研發中心、上海先進應用研究中心、上海汽車行業應用研發中心、深圳電子行業應用開發中心等在內的中國最大的企業應用軟件研發體系和超過3000人的研發隊伍。用友的100多家分子公司、3000多名服務專家組成了中國管理軟件業最大的服務網絡。在日本、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地區,用友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處。用友與超過3000家的各類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創新的解決方案。4.5.4微軟公司(m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移動辦公設備貸款協議
- 《網絡廣告互動性研究》課件
- 雙語列車長車票的發售規定課件
- 雙語列車長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課件
- 中醫與傳統文化課件
- 家居設計合同范本
- 版個人房產轉讓合同樣本
- 四位創始股東合作合同書
- 【課件】電荷+課件+-高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中醫養生與康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幼兒園集中教育活動培訓
-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泉州市事業單位招聘編制內信息(1023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DB37-T 5307-2024 住宅小區供水設施建設標準
- (八省聯考)內蒙古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培訓
- 2025年八省聯考新高考數學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燃氣管道及設施保護專項方案
- 食品安全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DB31-T 1298-2021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安全技術要求
- 在登高作業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 【MOOC】數學建模精講-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