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1頁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2頁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3頁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4頁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第十單元主旨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局部抗戰由此開始。1936年發生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全國團結抗戰局面的初步形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戰開始,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有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抗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獲得勝利。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堅持獨裁統治,發動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戰爭,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人民解放軍實施戰略反攻后,贏得戰略決戰的勝利,國民黨統治全面崩潰。第十單元目標①知道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和侵華日軍的主要罪行;②了解中國人民14年抗戰的基本史實,認識全民族團結一致、抵抗侵略的重要意義,理解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③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復興中的歷史意義;④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與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⑤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第22課

學習目標①知道九一八事變;②知道盧溝橋事變;③知道侵華日軍的主要罪行;子目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盧溝橋事變與全國抗戰的爆發日軍的侵華暴行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駐中國東北的侵略軍——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對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突然襲擊。次日晨,日軍占領沈陽。導入:日軍裝甲部隊侵入沈陽第一子目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1、背景:①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企圖把“滿蒙”從中國本土分裂出來,自成一區,置于日本勢力之下。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左起: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1、背景:②1929年秋,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日本也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日本統治集團為緩和國內矛盾,擺脫經濟和政治困境,急于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1929年經濟危機1、背景: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國東北的殖民機構和關東軍加緊進行武裝侵略的部署。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關東軍2、爆發:①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借此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并進攻沈陽城,制造了九一八事變,駐扎沈陽的東北軍對日寇的侵略未予抵抗。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炸毀鐵路2、爆發:②駐扎沈陽的東北軍對日寇的侵略未予抵抗。不到半年,東北全境淪陷。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1931年11月19日,日軍進占黑龍江首府齊齊哈爾,至此奉天、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全部淪陷。2、爆發:③九一八事變標志著長達14年的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左圖:在東北力抗日軍的馬占山;右圖:東北民眾組成抗日武裝。3、調查:日本侵略者強占東北后,策劃成立“滿洲國”,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1932年10月國際聯盟派出的以英國人李頓侯爵為首的調查團發表調查報告,指日本侵略。日本大為不滿,隨即退出國際聯盟。左圖:李頓率調查團到中國,圖中心穿大衣者為李頓;右圖:李頓調查團在東北調查。4、一·二八事變:為了轉移視線,并迫使國民政府屈服,1932年1月28日,日軍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戰爭,制造了一·二八事變。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1932年1月28日,日軍裝甲車駛進上海市區。當晚日軍突然向駐扎在閘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發起進攻,引發了“一二八”淞瀘會戰。一·二八事變中抵抗日軍的第十九路軍將士5、抵抗:駐守上海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指揮下,奮起抵抗,上海各界民眾開展了廣泛的捐獻運動和支前運動,也得到全國民眾積極支援。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左起: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十九路軍由戰事開始即與日軍交戰,第五軍則是后來增援。左圖及中圖:在上海街頭作戰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右圖:日軍裝甲車隊和炮隊在市區推進。參與“一二八”之役的中國軍隊,在上海多處地方抗擊日軍,寸土不讓。6、偽滿洲國:3月,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在吉林長春建立偽滿洲國。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下,東北人民過著亡國奴的生活。一、九一八事變與局部抗戰在日本安排下,1932年3月9日,溥儀(中坐)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年號“大同”,定都新京。7、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集中力量“圍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國出面干涉,幻想依賴國際聯盟迫使日本撤兵。1932年3月4日,蔣介石親寫關于安內攘外的訓示,上有“攘外必須安內”之語。8、東北抗聯:在東北,由抗日游擊隊改編而來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共產黨員楊靖宇是主要領導人之一。第1軍軍長兼政委楊靖宇

第3軍軍長趙尚志

第3軍2團政委趙一曼(李一超)。8、東北抗聯:1936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人民革命軍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在南起長白山、北抵小興安嶺、東起烏蘇里江、西至遼河東岸的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爭,有力打擊了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8、長城抗戰:1933年,日軍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在山海關、喜峰口等處先后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受到重挫。長城抗戰給予驕橫的日本侵略者沉重打擊,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敵士氣。在長城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1933年3月4日,日軍攻冷口,長城抗戰正式爆發。長城抗戰期間,婦女團體趕制繃帶支持前線國軍,盡顯軍民同心抗敵。人物掃描楊靖宇,河南確山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在南滿整頓各縣黨組織、抗日游擊隊和義勇隊,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任師長兼政委。楊靖宇(1905—1940)1936年,出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率部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1940年2月,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形下,只身與大量日寇周旋五晝夜后,在吉林薄江壯烈犧牲。為紀念他,新中國成立后將濠江縣改名為靖宇縣。楊靖宇(1905—1940)日本為何要扶持清廢帝溥儀?這是溥儀第幾次當皇帝?日本為達侵華目的,一向注意物色未來傀儡政權的代表。清朝廢帝溥儀就是其中首要人物。早在1924年11月,馮玉祥派鹿鐘麟帶兵進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溥儀先搬進北府(原為其生父清攝政王載灃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當時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同情溥儀的文章。1931年占領東北后,日本認為利用溥儀的時機已到,一者清帝畢竟曾是全國的統治者,二來清帝又源自東北,頗有號召力,抬出溥儀可謂順理成章。因此,溥儀繼1908至1912年繼承清朝帝位、1917年7月1日至12日由張勛擁戴復辟后,第三次當上了皇帝。問題思考第二子目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1、八一宣言為挽救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1935年8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毛爾蓋是中共發表《八一宣言》的地方3、瓦窯堡會議1935年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瓦窯堡會議會址4、華北自治運動日本侵略者占領東北三省以后,又將侵略矛頭指向華北,逼迫國民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協定,實際上控制了熱河、河北、察哈爾三省,進而又加緊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是華北五省自治的首步。1930年代中,日本大力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企圖借此使河北、察哈爾、綏遠、山東、山西五省脫離中國,5、一二·九運動①爆發:“華北自治運動”引發了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學生大規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運動。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游行,高喊“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5、一二·九運動②意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二·九運動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有力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也由此掀起了高潮。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一二·九運動中,北京大學學生在電車上演講“一二九運動”蔓延至首都南京,南京學生向國民政府請愿。“一二九運動”蔓延至最大工商業城市上海,上海學生向當局請愿。“一二九運動"蔓延至華中大城市武漢,武漢學生游行示威。“一二九運動”蔓延至華南大城市廣州,廣州學生游行示威。6、西安事變①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蔣介石調集包括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率領的西北軍在內的大軍圍攻陜北。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對張學良、楊虎城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北地區實際停止了“剿共”行動。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張學良(左)和楊虎城合影6、西安事變②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赴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全力“剿共”。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1936年12月初,蔣介石(左一)親赴西安指揮剿共。6、西安事變③張、楊在反復勸說蔣介石應以國家和民族大義為重、容納抗日主張的努力失敗后,被迫發動“兵諫”,于12月12日晨,扣留了蔣介石,以武力逼蔣抗日。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圖為蔣介石在兵變時的藏身處今貌。6、西安事變④張學良、楊虎城等聯名發表通電,提出抗日主張。這就是西安事變。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西安事變發生后,報章爭相報道,消息震動全國。左圖:1930年代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右圖:西安事變期間,宋美齡及蔣介石的顧問端納趕至西安應對。6、西安事變⑤面對錯綜復雜的政治形勢,中共中央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派周恩來等赴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一起,同宋子文、宋美齡舉行談判。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西安事變發生后,張學良邀請中共派代表到西安參加談判,圖為當時的中共代表,左起:秦邦憲、葉劍英、周恩來。6、西安事變⑥經過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左圖: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宋美齡飛抵南京,國民政府要員前往迎接;右圖:張學良離開西安前給楊虎城等人的手諭。6、西安事變⑦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扭轉了時局,促進了中共中央聯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西安事變結束后,周恩來(前排右四)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西安事變后,蔣介石停止剿共,中共得以整固、發展。西安事變解決后,民眾抬著蔣介石畫像在大街上游行慶祝。當時蔣介石被視為能夠領導中國抗日的人。第三子目盧溝橋事變與全國抗戰的爆發1、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后,竟然向宛平城射擊,并炮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還擊。這就是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這是中國全國抗戰的開始。三、盧溝橋事變與全國抗戰的爆發日軍炮轟宛平縣城。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抵抗日軍進犯2、中共號召抗戰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要求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血。盧溝橋事變示意圖3、蔣介石廬山講話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準備抗戰的講話,表示:“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次演說,被視為中國的抗戰宣言。4、國共第二次合作為早日促成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與國民黨談判,重申中共中央關于抗日的基本主張和各項政策。8月,紅軍主力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左:朱德右:彭德懷4、國共第二次合作隨后,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4、國共第二次合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至此,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左圖: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的自衛抗戰聲明書;右圖:1937年7月15日中共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第四子目日軍的侵華暴行1、平頂山慘案日軍侵華的14年間,對中國軍民實施了一系列罄竹難書的暴行。1932年9月,日本侵略者將撫順煤礦附近的栗家溝、平頂山等村村民3000余人集中,進行滅絕性的屠殺,制造了平頂山慘案。四、日軍的侵華暴行2、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南京被日軍攻陷。日軍在南京進行了持續6周的燒殺淫掠,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據戰后中國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的查證,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1937年12月14日《東京日日新聞》刊登的日本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進攻南京途中殺人比賽的新聞南京大屠殺:火燒、集體活埋。南京大屠殺:斬首。南京大屠殺:集體刺殺。南京大屠殺,為世界近代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戰爭罪行之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3、重慶大轟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戰時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大轟炸的死者達1萬人以上,絕大多數為平民,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被毀壞。1939年5月3日和4日重慶在日軍連續轟炸中,大火連燒兩日,市區上空煙霧彌漫,二十萬市民無家可歸圖中剛從廢墟中逃生的市民,小孩臉上滿是傷害,到處尋找親人的下落,旁邊是還在熊熊燃燒倒塌的房屋。4、日軍731部隊侵華期間,日軍踐踏國際公法,實施細菌戰和化學戰。九一八事變時,日本侵略者組建細菌部隊。1938年,細菌戰元兇石井四郎的細菌部隊遷至哈爾濱平房鎮,這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位于哈爾濱平房的侵華日軍731部隊鍋爐房遺址4、日軍731部隊1938至1945年,731部隊以活人試驗和活人解剖等滅絕人性的手段,殺害中國人、朝鮮人以及盟軍戰俘超過1萬人。日軍對華化學戰在地域上遍及18個省,有準確記載的戰例達2000多次,造成中國軍民傷亡至少8萬余人,危害巨大。活人解剖5、“慰安婦”制度日軍推行“慰安婦”制度,約20萬中國女性遭受蹂躪。這是日本侵略者違反人道主義、違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