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1頁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2頁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3頁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4頁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教學質量監測歷史本試卷共8頁,33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8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學校、班級、姓名、試室號、座位號。用2B鉛筆把對應該號碼的標號涂黑。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圖是距今4000多年前位于黃河中游的某古人類遺址分布圖。據此得知,該遺址()A.處于打制石器時代B.開始出現階級分化C.具備早期國家形態D.體現多元一體格局2.據題表可知,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主要內容出處(神農氏時期)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辭》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宜燥濕肥磽(指貧瘠的土壤)高下《淮南子·修務訓》A.耒耜耕種出現B.手工技藝精湛C.經濟得到發展D.生產分工明確3.小歷同學在“一片甲骨驚天下”探究活動中收集了題3表中的甲骨文。他探究的學習主題是()甲骨文現代漢字伐車盾馬弓A.交通工具變革B.狩獵活動豐富C.對外關系友好D.軍事征戰頻繁4.據題圖可知,統治者意在()A.鞏固國家的統治B.加強皇帝的集權C.擴大統治的范圍D.維護法律的權威5.商鞅主張利用刑罰治理,民眾就會畏懼,用道義來教化,民眾就會放縱自己。商鞅變法中規定一個家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孩子長大之后如果不分家,國家就會增收賦稅。這些主張和規定旨在()A.強化社會治理B.增加政府收入C.抵制儒家學說D.加強法治意識6.題表是春秋戰國時期三大青銅幣系信息表。據此可知()布幣,形狀來源于鏟形農具镈刀幣,形狀源于漁獵工具削刀圜錢,形狀源于紡輪A.青銅文化達到鼎盛B.社會生產影響貨幣形制C.貨幣形制走向規范D.諸侯爭霸導致幣制混亂7.題表為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主張。這些思想主張有利于()經典思想主張《荀子》輕田野之稅……無奪農時《墨子》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莊子》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A.豐富廣大民眾的精神生活B.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C.維護思想文化領域的統一D.適應爭霸戰爭的需要8.云夢睡虎地秦簡《生子》篇有通過生子時日預言其未來生活走向的簡文。如,“壬辰生子,武而好衣劍”,“壬子生子,勇”。據此可知,秦文化具有()A.深厚積淀B.開放包容特點C.尚武傾向D.開拓創新精神9.秦朝時“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這一情形的出現是由于秦朝()A.重視水利B.統一度量衡C.修筑馳道D.修建萬里長城10.睡虎地秦簡中規定“為朝廷征發徭役,如耽擱不加征發,應罰二甲。遲到三天到五天,斥責……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征發。”里耶秦簡記載“十二名陽陵男子因觸犯法律而被判處罰金或以錢代刑,因無錢償還,改用服勞役抵償。”以上材料最適合用于研究秦朝的()A.法制建設B.賦稅制度C.生產狀況D.滅亡原因11.有學者指出,漢帝國是在與各種勢力妥協、聯合的情況下“共定天下的”,西漢初年不得不承認戰國以來社會文化的地域性差異與政治統一關系上巨大矛盾的客觀存在。該學者意在強調()A.恢復戰國社會秩序的重要性B.地方勢力過大需要強化中央的權力C.沿用郡縣制度已經勢在必行D.漢初分封諸侯有歷史和現實的基礎12.漢武帝建立察舉的選官制度,將通曉儒家經典作為選官的重要條件;還建立十三部刺史制度,頒布“六條問事”的監察法規;并將因貪賄犯法的李蔡等五位丞相正法。這反映了漢武帝()A.重視官員的管理B.加強地方治理C.尊崇儒家的學說D.強化君主專制13.題13表是部分統治者推行的措施。據此可知,他們都()人物措施光武帝減輕農民負擔,懲處貪官污吏曹操組織軍隊和流民從事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苻堅招撫流民,減賦禁奢A.鼓勵生產,厲行節約B.整頓吏治,居安思危C.體恤民情,改善民生D.高瞻遠矚,致力改革14.一位探險家在公元前127年的發現,告訴中國的商人金銀地不在海中的三島,而在塔里木盆地,在更遠的中亞??他使中國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還有廣大的西方世界。這位探險家是()A.蒙恬B.張騫C.衛青D.班超15.據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引書》指出,“人之所以得病,必于暑濕風寒雨露,腠理(皮膚紋理)啟合,飲食不和,起居不能與寒暑相應,故得病焉。”這表明《引書》()A.提倡營養搭配均衡性B.強調科學實驗C.認識致病因素多樣性D.重視外科手術16.《洛陽伽藍記》記載,南朝的樂府民歌傳入北朝,北朝奴婢朝云能唱南朝歌曲《團扇歌》;南朝將領陳慶之歸梁后,對北方的向往使其穿起北朝服飾,致使江南士庶爭相仿效,風行一時。這反映了南北朝時期()A.文化繁榮B.民族交融C.服飾華美D.人口南遷17.題圖為南朝牛車畫像磚。牛車速度不及馬車,但行駛時較平穩,滿足了世家大族的要求,在當時甚為流行。這反映了世家大族()A.追求安逸舒適B.推行休養生息C.重視農業生產D.喜歡田園生活18.賈思勰在總結中國傳統農業經驗時,概括出農畜產業的循環生產模式(如題圖所示)。這反映出賈思勰()A.通過生產勞動豐富經驗B.開創“桑基魚塘”模式C.強調耕種必須因地制宜D.具有樸素的“綠色意識”19.據記載,從埃及第三王朝時起,國王的名字被寫在一個橢圓形的框子里。這個框子象征著太陽照耀的區域,表示國王的統治受到太陽神的庇護。這表明古埃及()A.象形文字已比較成熟B.國王的權力受到制約C.農業環境得到了改善D.政權與神權緊密結合20.古希臘學者柏拉圖提出:“立法者應決定貧與富的財產界限,讓最貧窮的人也有抽簽擔任公職的資格。”可見,他主張()A.百姓享有同等財產權B.消滅貧富差距C.公民享有平等參政權D.消除尊卑等級21.亞歷山大在結束東征返回蘇薩(位于今伊朗)時,稱呼被占領地區的3萬名年輕人為他的繼承人,給他們穿上馬其頓服裝,按照馬其頓軍訓制度進行訓練。亞歷山大此舉()A.削弱了軍事裝備B.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融C.打擊了敵對勢力D.改變了被占領地區的習俗22.查士丁尼統治時期,奴隸經主人同意可任神職,如未經同意而任職一年以上者也不得追回;被釋放的奴隸亦可任元老院議員或高級官職。這表明,當時()A.奴隸制度徹底瓦解B.奴隸地位有所改善C.元老院已形同虛設D.法律存在明顯漏洞23.公元7世紀中葉,日本政府“把原來占有土地和部民、獨立性很強的各級貴族,改組為國家的官僚,把他們占有的土地和部民收歸國家”。這一措施的推行()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權威B.導致了幕府統治出現C.削弱了天皇的經濟權力D.加重了部民經濟負擔24.11世紀英國利茲的一個工場有這樣的記述:以60人為一個生產小組,其中12人篩選和清洗羊毛,30人紡紗,12人織呢與修剪,剩下6人隨機協助。這體現當時()A.雇傭關系日趨普及B.手工工場效率低下C.產品逐漸面向市場D.勞動分工的專業化25.有學者指出:英國早期的商業力量基于利益進行殖民擴張;政府從其職責和財政需求出發,支持殖民擴張;移民則受到新世界理想的驅動而加入殖民擴張。該學者認為,三股力量都()A.得到各階層的大力支持B.鼓勵開展正常的國際貿易C.力主進行“三角貿易”D.主張殖民擴張并從中獲利26.題圖是勃魯蓋爾創作于1560年的油畫《兒童之戲》。畫面中,小鎮上成群的兒童在成年人的制約之外,自由和諧地支配自身的游戲活動。勃魯蓋爾的這一創作意在反映()A.莊園生活豐富多彩B.人的個性得到解放C.市民階層開始出現D.義務教育逐步普及27.據題表可知,這些法案的核心精神是()法案部分相關規定《大憲章》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權利法案》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王位繼承法》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A.反對分權制衡B.保障天賦人權C.限制國王權力D.確認主權在民28.1776年潘恩寫道:“英格蘭顧及北美殖民地的利益,充其量不過是為了滿足它自己的目的”;“考慮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在這樣一個間接政府的治下,我們將很快淪入何等狀態”;“和解幾乎就等于毀滅”。潘恩認為要()A.摧毀美洲殖民體系B.武裝反抗殖民統治C.完善英美貿易法規D.和談實現國家獨立29.有學者指出:一代人的時間里,法國的財政收入由2000萬飆升到超1億,國民收入也以更高速度增長,這增長的動力來自一個階層,而這個階層的權力卻被剝奪了。“這個階層”是()A.教會B.貴族C.無產階級D.資產階級30.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加入了“正義者同盟”,后來又參與了第一國際的許多活動,到了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興起的時候,又為巴黎人民的革命首創精神進行歡呼。這反映了馬克思、恩格斯重視()A.開展理論研究B.革命實踐活動C.組織反封斗爭D.思想問題論戰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小題14分,第32小題12分,第33小題14分,共40分。31.雕塑藝術是一種可以反映社會生活的造型藝術,它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材料二秦漢雕塑中既有文臣武士、侍從百姓、歌舞雜伎等,也有公雞、雁鶴、獅子等,還有庖廚、行旅、農耕、風景、幾何紋樣等。有的雕塑細節細膩逼真,再現了對象的具體特征,有的在藝術處理中重視氣勢神態的雕刻。同一類型不同形態的雕塑品,通過藝術的整體布局組成場景式雕塑品,從而形成一定的氛圍,甚至產生極其壯觀的藝術景象。秦漢雕塑在中國雕塑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摘編自孟繼兵《外象內形——雕塑語言的內心傳達》材料三云岡石窟的雕飾花紋的母題及刻法走入一個新的轉變。它的雕飾花紋種類奇多,其中很多為希臘的來源,經波斯及健陀羅而輸入者,尤其是回折的卷草,根本為西方花樣的主干,而不見于中國周漢飾紋中。但自此以后,竟成為中國花樣之最普通者。……以獸形為母題之雕飾,共有龍、鳳、金翅鳥、獅子等,這些除金翅鳥為中印度傳入,獅子帶著波斯色彩外,其余皆可說是中國本有的式樣,而在刻法上略受西域影響。——摘編自林徽因《建筑意:中國古建筑之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石刻出現的時代,并分析石刻的文物價值。(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秦漢雕塑的特點。(4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云岡石窟雕刻的新“轉變”,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說明。(6分)32.民以食為天,盤中物承載著無數的歷史記憶,也留下了不同文明交流的印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他(領主)莊園上的羊群和牛群為其提供了飲食中所需要的牛羊肉;釀酒的麥芽是從自己的地窖中發酵的。通常,莊園一周的消費約為一頭公牛,一打小牛,二十頭羊,十五大桶啤酒以及許多面包、魚類和禽類。”粗面包、淡啤酒則是農民的主食和飲料。領主參加宴會時要穿特有的服飾,用餐的過程中不能發出聲音,還要端正坐姿,這使得用餐更加文明得體。——摘編自隋瑤《略論歐洲中世紀后期的飲食:以英國莊園為例》材料二據倫敦港口手冊關于食品來源的記錄,1567至1568年糖和糖漿從北非的巴巴里地區和意大利的熱那亞經由安特衛普運來倫敦。此外,商人們還從葡萄牙運來無花果,從西班牙馬拉加等地運來杏仁,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等地運來印度香料,從北歐等地運來魚。另外,一些新的物種如馬鈴薯、玉米等也傳入英國。——摘編自胡涵雪《16世紀英國大眾飲食變遷》材料三時間概況1650年前后已有英國人偶爾飲茶。中國茶因為稀少而昂貴,被視為一種神奇的藥物。1664、1666年東印度公司兩度在中國購買名茶獻給英王,推動了茶在上層社會流行。1688年新女王瑪麗從荷蘭帶來了茶葉和精美的茶具,把荷式茶會禮儀帶到了英國。17世紀,茶成為貴族享用的奢侈品。17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