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人參與人參文化_第1頁
第4部分2人參與人參文化_第2頁
第4部分2人參與人參文化_第3頁
第4部分2人參與人參文化_第4頁
第4部分2人參與人參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181人參與人參文化2024/1/182概述人參又名棒槌,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在古代,人參原產于山西上黨,后因歷代統治者濫用不止,資源逐漸枯竭。現人參主要生產于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以長白山人參最為著名,為群參之冠。2024/1/183人參《神農本草經》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以吉林撫松縣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稱吉林參。野生者名“山參〞;栽培者稱“園參〞。秋季采挖。園參一般栽培6~7年后收獲。2024/1/184參須—加工中較細碎段〔更次〕人參園參紅參——蒸熟曬或烘干者〔佳〕白糖參——焯燙浸糖后枯燥者〔較次〕,又稱“糖參〞、“白參〞生曬參——鮮參洗凈直接枯燥者〔佳〕條參—邊條〔支參〕,力較薄弱移山參山參—野山參、野參、年代久遠者佳,生曬山參中國參朝鮮參——高麗參、力參、別直參。甘、溫,力峻,最宜于脾腎陽虛者。易生熱,助火產于北美州,性涼,稱花旗參、廣東人參,又名西洋參

2024/1/185園參全須生曬參生曬參紅參紅參須白參須白糖參曬干或烘干曬干或烘干除小支根后蒸后曬干或烘干扎孔浸糖,曬干烘干支根須根蒸曬烘曬烘2024/1/186商品種類〔一〕生曬參由園參加工而成。防止折斷須根及支根,洗凈,曬干或烘干。加工品有生曬參和全須生曬參。支根和須根曬干或烘干,稱白參須,又分白直須、白彎須、白混須。紅參將刷洗干凈的鮮參,除去不定根(艼)和支根,蒸3h±,取出曬干或烘干。支根及須根同法加工稱紅參須,有紅直須、紅彎須、紅混須之分。林下參生長15~20年后采收。通常加工成全須生曬參。邊條參生長8~9年采收,中間倒栽2~3次,整成人形。具有“蘆長、身長、腿長〞的特點,形體較美。糖參取鮮人參加工,包括順針、浸糖等步驟,藥典早已不收載此種。2024/1/187商品種類〔二〕紅參片取紅參去蘆頭,蒸軟、烘軟或潤透,切斜片、橫片或段,枯燥。生曬參片取生曬參去蘆頭,蒸軟、烘軟或潤透,切斜片、橫片或段,枯燥。白糖參片取糖參去蘆頭,蒸軟、烘軟或潤透,切斜片、橫片或段,枯燥。2024/1/1882024/1/1892024/1/18102024/1/18112024/1/18122024/1/18132024/1/18142024/1/18152024/1/1816原色全須生曬2024/1/1817去皮硫熏全須生曬2024/1/18182024/1/1819生曬參蘆頭莖痕2024/1/1820★紅參

紅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黃褐色斑塊,有少數橫紋;支根2-3。斷面紅棕色,角質。氣特異,味微苦。2024/1/1821優質無糖紅參2024/1/1822白參須(生曬參須)有直須、彎須、混須3種。上端直徑約0.3cm,下部漸細,長短不一,最長達20cm。彎須那么彎曲而細亂。混須那么細支根占50%以上,須根占40%以上。2024/1/18232024/1/1824★紅參須:長條形或彎曲狀,棕紅或橙紅色,有光澤,半透明。斷面角質。氣香,味苦。2024/1/1825★白糖參

上端有稀疏粗橫紋,下部有支根2-3條。全體淡黃白色,有點狀針刺痕及白糖結晶斷面黃白色,疏松。味甜。2024/1/18262024/1/1827飲片生曬參片外皮灰黃色,體輕質脆,切面灰白色,顯菊花紋,皮部有黃棕色小點。香氣特異,味甜、微苦。2024/1/1828紅參片

長橢圓形斜片。切面紅棕色,半透明,中央有淺色圓心。質堅脆。氣香,味甜、微苦。2024/1/18292024/1/1830紅參斜切片2024/1/1831人參人參素有“東北三寶〞之一,被譽為是“百草之王〞.是撫順東部山區著名特產,在中藥材中占居首位,人參根入藥,可補五臟,安神、定魂,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可延年。以人參為主制成的中藥有人參

再造丸、歸脾丸、人參養容丸

等。人參花、果也可入藥,生產

人參晶,人參茶、人參酒、人

參雪花膏和人參洗發精等。2024/1/1832人參文化在我國應用人參的漫長歷史進程中,人們已經了解到:人參生長習性之一是在不利條件下可以長期休眠,其根的生命力特別頑強,能長達幾百年,曾有五百年參齡的人參出土;典型的人參根,其外形具有人體形態的特征。古人不能解釋人參的這些奇特生命現象,便產生了許多美妙的傳說。人參有十分顯著的植物學特征,生長條件要求特殊而嚴格,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區域狹小,資源稀少,因此顯得更加珍貴。2024/1/1833〔一〕古代關于人參的神話傳說宋代太平興國年間由李肪等輯成的類書《太平御覽》中的《春秋運斗樞》曰:“搖光星散為人參,廢江淮山讀之利,那么搖光不明,人參不生。〞搖光,也稱瑤光,為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其他六顆星依次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2024/1/1834梁代,對人參的傳說那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故事。唐代史學家姚思廉編著的《梁書》中,記載了南朝時期的隱士阮孝緒在深山中為母搜尋人參治療急病的故事。阮孝緒母王氏,急有疾,合藥需得生人參。舊傳鐘山所出,孝緒躬歷幽險,累日不逢。忽見一鹿前行,孝緒感而隨后。至一所,忽滅。就視,果獲此草。母得服之,遂愈。2024/1/1835《太平御覽》中還有另外兩那么神話:其一為《異苑》,曰人參一名土精,生上黨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兒啼。昔有人掘之,始下數燁,便聞土中有呻聲,尋音而取,果得一頭長二尺許,四體畢備,而發有損缺。將是掘傷,所以呻也。其二為《廣五行記》,曰隋文帝時,上黨有人宅后每夜聞人呼聲,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許,見人參枝葉異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參,一如人體,四肢畢備,呼聲遂絕。2024/1/1836在《四部叢刊·大清一統志》關于吉林地方風物的內容中,有段滿族祖先及其統治者誕生的神話:

長白山東有布里津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哩。

相傳,有三天女浴于池。神鵲銜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尋產一男,生而能言,體貌奇異。及長,母告以吞朱果之故,因賜之姓愛新覺羅,名之曰布庫哩雍順。2024/1/1837這個男孩順流漂至有三姓爭雄之地,他對戰亂中眾民日:“我天女所生,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亂者〞。且告以姓名。眾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乃交乎為異,迎至家,三姓者議推為主,以女妻之,奉為貝勒,其亂乃定。遂居長白東鄂多里城,號曰滿洲,是為開基之始。……其后傳至肇祖原皇帝,是此山實為我皇清億萬年發祥重地。2024/1/1838這那么離奇的故事說明:滿洲之祖先是天帝最小的仙女所生,其姓愛新覺羅〔滿語愛新為金,覺羅為姓之意〕為天女所授,滿族及其統治者,直至愛祖〔最初的皇帝〕都是天神的后代。

清朝統治者及其祖先們編出這些神話,其目的就在于麻醉黎民,神化和穩固其統治地位。2024/1/1839人參娃娃2024/1/1840〔二〕現實人參故事清朝名臣翁同龢早年與兩位朋友一同上京應考,有位非常嫉妒翁同龢文采的父執輩出面宴請三人,席間并一再勸飲「神仙酒」,希望把他灌醉,以讓其它兩人有時機上榜。酒席后,見翁同龢并未醉倒又與之談天直至深夜。并在天明之際燃放鞭炮,以致翁同龢幾乎整夜未眠。隔天赴考,翁同龢果然因疲累至極,而無法作答,眼見交卷時刻漸漸逼近,此時突然想起出門前父親曾交給他一條千年人參,并告訴他如果有什么病痛、不適,可以拿來含化救急。翁同酥一含果然精神大振,振筆疾書,一舉高中狀元。后人乃將他戲稱為「人參狀元」,記述老參幫助他考上狀元之意。翁同龢服人參高中狀元

2024/1/1841〔三〕人參詩篇在人參文化開展中,還有奕奕生輝的文學創作。歷代文人甚至上至皇帝寫成的人參詩,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人參詩篇富有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且以唐宋時期居多。2024/1/1842小圃五詠人參

〔宋〕蘇軾上黨天下脊,遼東真井底。

玄泉傾海腴,白露灑天醴。

靈苗此孕毓,肩股或具體。

移根到羅浮,越水灌清潷。

地殊風雨隔,臭味終祖禰。

青椏綴紫萼,圓實墮紅米。

窮年生意足,黃土手自啟。

上藥無炮炙,闔嚙盡根柢。

開心定魂魄,憂恙何足洗。

糜身輔吾軀,既食首重稽。〔《蘇瑞詩集》第七冊〕2024/1/1843詠人參詩〔清〕愛新覺羅·弘歷〔乾隆〕之一

性溫生處喜偏寒,一德垂如天竺丹。

五葉三椏云吉擁,玉莖朱實露甘溥。

地靈物產資陰騭,功著醫經注大端。

善補補人常受誤,名言子產悟寬難。

〔《欽定盛京通志》卷十三〕之二

奧壤靈區產神草,三椏五葉邁常倫。

即今上黨成凡卉,自惜天公保異珍。

氣補那分邪與正,口含可別偽和真。

文殊曰能活能殺,冷笑迷而不悟人。

〔本詩載《吉林外記》〕2024/1/1844〔四〕人參膳食人參雞人參龜鱉湯人參粥人參酒2024/1/1845〔五〕長白山區“放山〞民俗長白山區有組織地采挖野山參,稱為“放山〞。放山伙伴人數,要求由三、六、七、八名組成,忌諱二、四、五這些數目,因為二人行動不便,出現糾紛不易解決;“四〞與“死〞字音相近;“五〞和“無〞字音相似。領頭人稱為“把頭〞,是挖參人中的帶頭人和指揮者。把頭有豐富的采挖人參經驗。2024/1/1846“放山〞前的準備:首先要備足糧食,帶上炊具、火柴、食鹽。咸菜以及衣服、鞋帽、狍皮、圍裙、背筐、背包等。其次備好便攜式快斧、鏟子、鐵鍬、鹿骨扦子、剪刀、紅絨線繩、銅錢〔禁用道光、光緒年號者,因為嫌帶“光〞字的詞語不吉利;普遍受歡送的年號是開元、乾隆、嘉慶等〕。此外,每人必須有一個索撥〔寶〕棍。這棍須是硬木制成,上端稍粗,下端較細,在下端釘上數個銅錢,銅錢間留有間隙,以便在撥草找尋人參時能發出響聲,伙伴間可取得聯系,又可驚走小動物。2024/1/1847進山儀式進入深山之前,首先拜山神爺,虔誠地祈求保佑平安,“拿〞到大貨,滿載而歸。把頭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選定方向,確定范圍,安排日程。進入深山后,選好臨時居住場所,向下挖到一定深度〔半地下的“地窨子〞〕,上面搭上“馬架子〞形的頂棚。同時在臨時住處附近,用石頭搭起山神爺廟,在廟里掛上一塊紅布,表示“老把頭〞已經“請〞到身邊,可隨時保佑大家。采參勞動開始,留下一人搞后勤,守"家"。撿柴、采集野菜,一般都是年齡較小的"初把",稱為"端鍋的"。2024/1/1848進山儀式進入深山之前,首先拜山神爺,虔誠地祈求保佑平安,“拿〞到大貨,滿載而歸。把頭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選定方向,確定范圍,安排日程。進入深山后,選好臨時居住場所,向下挖到一定深度〔半地下的“地窨子〞〕,上面搭上“馬架子〞形的頂棚。同時在臨時住處附近,用石頭搭起山神爺廟,在廟里掛上一塊紅布,表示“老把頭〞已經“請〞到身邊,可隨時保佑大家。采參勞動開始,留下一人搞后勤,守"家"。撿柴、采集野菜,一般都是年齡較小的"初把",稱為"端鍋的"。2024/1/1849分工放山活動十分辛苦,風吹雨淋,虎狼威脅,蚊蟲叮咬,毒蛇襲擊,把頭在前稱為“頭棍〞,多數人在中間,稱為“腰棍〞,最后一位“把邊的〞稱為“邊棍〞,每人相距10m左右,用手中的索撥棍撥動草叢,細心尋找人參。邊棍是較為有經驗者,主要任務是引路,把握全隊前進方向,防止“麻達山〞〔迷路〕,因而責任重大。歷史上確實有在深山密林中迷失方向的悲慘事例,一旦迷路,有的采參者由于饑餓和勞累而死亡,甚至全軍覆沒。如果遇上猛獸襲擊,后果更慘。2024/1/1850頭棍腰棍邊棍2024/1/1851尋參放山人在橫排前進時假設見到人參,發現者如獲至寶,把索撥棍向地面一立,隨即高喊“棒錘〞。把頭那么馬上應聲詢問“幾品葉〞或“什么貨〞。發現者要立即大聲報告實際情況,然后大家齊聲高呼:快當,快當!〔順利、祝賀之意〕。然后大家同時圍攏過來,由把頭拿出拴有銅錢的紅絨繩,一端拴在人參莖上,另一端拴在索撥棍上,意謂鎖住人參,以防人參“土遁〞跑掉。然后在人參植株上方搭個小支架,上面放遮陰的東西,把人參“罩住〞。2024/1/1852

抬參把頭親自動手,用斧子、剪刀、鏟子等工具,在人參植株1m左右的范圍內,仔細剝離土層,非常細心地由清理每一條細根開始,逐漸向人參主根部挖去。這個過程稱為“抬參〞,寓意人參支頭很大很重,需要“抬〞出來。挖取中,一旦到達須根或主根附近,必須用鹿骨扦子去除土壤,保證不損壞人參的任何一個局部,即使是最細的須根也必須完整無缺。2024/1/1853封包人參抬出后,就近剝下一塊〔樺〕樹皮,內面鋪上苔蘚、地衣,把裹有適量原坑土的人參放在里邊捆扎好,稱為封包。一般大支頭人參由把頭背著,小支頭由其他人背著。遇到很小的植株不挖,假設有人參籽,那么撒在被挖出人參生長處的周圍,讓其自然發育生長。2024/1/1854

砍照頭在發現人參的地方,或留了小參、播了人參籽的地方,要在附近樹干上砍照頭。即由把頭選擇一株紅松樹,在對著發現人參的方向剝下一段長方形樹皮,然后用刀在顯露新鮮創面的樹干上刻痕。面向樹干,左邊的刻痕數代表放山人數,右邊刻痕數代表抬出的人參是幾品葉。同時用樹皮搭個小廟,掛上一塊紅布,燒香、叩頭,由把頭禱告。最后,還要給照頭洗臉,即把剝掉樹皮處用火燒一燒,以防止流出松油,掩蓋了照頭。2024/1/1855區分方向在放山中,沒有任何現代儀器儀表指引方向,完全靠經驗行事,迷路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需要依靠把頭,依靠集體努力來擺脫不幸。通常辨明方向的方法是,依靠進山前的標的物,或依靠太陽和北斗星定方向。較為實用的方法還有:1、看樹冠,樹葉繁茂的一面通常是西南方向;

2、看樹干上的苔蘚,一般生長苔蘚的一面是北面〔陰面〕;3、看水流方向,順水走向低處,就是往山下走;

4、聽烏鴉叫,在這種鳥叫的范圍內必有人家。村屯。2024/1/1856放山“暗語〞通常挖到了人參,稱為撮住米口袋,

入山后不開眼,稱為沒撮住米口袋。如果挖到了第一支人參是個六品葉,叫做找到了開山鑰匙,此行必然大吉大利;如果挖到了二甲子,也是桔祥的征兆,因為在人參故事中,二甲子是寶參轉胎,是拿到了寶參的化身,當然皆大歡喜;如果見到了巴掌,一般寧可放棄,留待以后采挖。放山中強調說吉利話,如常用拿字,象征著拿到了棒槌。所以把抽煙叫拿火,休息叫拿堆,吃飯叫拿飯,睡覺叫拿睡,改變臨時住處叫拿房子。2024/1/1857人參品相一年生的人參只長出一個三片掌狀的復葉,稱“三花〞;二年生的人參長有一枚五片掌狀復葉,稱“巴掌〞;三年生的人參有兩枚掌狀復葉,稱“二甲子〞;四年生的人參有三枚掌狀復葉,稱為“燈臺子〞;五年生的人參有四枚掌狀復葉,稱“四品葉〞;六年生的稱“五品葉〞,六品葉以上就稱“棒槌王〞了,葉子數也不再增加。2024/1/1858人參品相一年生的人參只長出一個三片掌狀的復葉,稱“三花〞;二年生的人參長有一枚五片掌狀復葉,稱“巴掌〞;三年生的人參有兩枚掌狀復葉,稱“二甲子〞;四年生的人參有三枚掌狀復葉,稱為“燈臺子〞;五年生的人參有四枚掌狀復葉,稱“四品葉〞;六年生的稱“五品葉〞,六品葉以上就稱“棒槌王〞了,葉子數也

不再增加。2024/1/1859放山季節和時間一般把農歷四月初至白露期間定為放山季節。農歷四月初,采挖人參出土后的幼嫩植株,稱為放芽草市;五月、人參植株繁盛,莖葉深綠,稱為放青〔黑〕草市;六月,人參果實由綠變紅,鮮艷易辨,稱為放紅榔頭市,又叫跑紅頭;七月,人參果實脫落,殘留在總花梗上的果柄與韭菜花果柄形狀相似,呈掃帚狀,稱為放掃帚市,又叫放韭菜花。放山結束稱為輟棍,一般是在白露前20天左右。過了白露,買賣人參活動結束,稱為叩秤。2024/1/1860人參故事是廣闊群眾以參事活動為根底,把人參人格化,開展成為具有濃重的鄉土氣息和民俗內涵的民間文學;放山活動,那么完全是窮苦人們在深奧莫測的大自然中充滿冒險行為的生產活動,形成了長白山區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2024/1/1861〔六〕人參趣聞新華社長春1994年9月14日電堪稱世界“山參王〞的一支特大野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