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階段性測試卷(3/4)(NHSY)八年級物理(HK)測試范圍:1-6章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五大題,滿分70分,測試時間60分鐘。2.請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或答題卡上。3.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成都市新都區香城中學的胡林老師只需一片小小樹葉,就能隨心吹出一首首美妙歌曲,如圖所示,纏綿婉轉的“歌聲”,似簫似笛,仿如天籟之音。吹奏時由于氣流引起樹葉的___________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與樂器發出的聲音有所不同,我們主要是根據_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區分的。【答案】①.振動②.音色【解析】【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吹奏時由于氣流引起樹葉的振動而發出聲音。[2]不同發聲體的材料與結構不同,音色反應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我們可以聽出這種聲音與樂器發出的聲音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音色區分的。2.浙江安吉一位老師帶領學生用塑料瓶制作的水火箭發射成功,迅速走紅!艙體主要由飲料瓶銜接而成,把水注入“動力艙”,加入高壓,在反沖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即能快速升空。如圖是水火箭發射升空時的情景。水火箭升空時,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水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填“空氣”或“噴出的水”)。更多課件教案等低價滋源(一定遠低于各大平臺價格)請家威杏MXSJ663【答案】①.相互的②.噴出的水【解析】【詳解】[1]火箭里面的水受到壓力作用向下噴出,它也會對火箭產生一個向上的作用力,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使火箭升空的力是噴出的水對火箭的作用力,施力物體是噴出的水。3.山體滑坡是一種強降雨天氣極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強降雨時,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來不夠穩固的山體的不同地質層(板塊)之間摩擦力______,部分山體在______的作用下向下滑動而導致山體滑坡。【答案】①.減小(變小)②.重力【解析】【詳解】[1][2]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強降雨時,由于雨水浸入,山體之間的接觸面變大變光滑,有些本來不夠穩固的山體的不同地質層(板塊)之間摩擦力減小,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山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動。4.自行車的尾燈里面沒有燈泡,夜晚,當有燈光照射它時卻好像閃閃發亮,如圖。原因是自行車尾燈是由許多相互___________的小平面鏡組成,當光照向車尾燈時候,發生___________次反射,沿原方向反射回去;轉彎處為提醒“不速之客”,一定要提前按響鈴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____。【答案】①.垂直②.兩③.信息【解析】【詳解】[1][2]自行車尾燈是由許多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鏡組成,當光照向車尾燈時候,發生兩次反射,沿原方向反射回去,因此自行車的尾燈里面雖然沒有燈泡,夜晚,當有燈光照射它時卻好像閃閃發亮,從而引起司機的注意,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3]提前按響鈴鐺,在轉彎處提醒“不速之客”,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5.為加強交通管理,商丘市近期新增了38個視頻監控抓拍點,用于拍攝交通違法行為。拍照時,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與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成像原理與相同。【答案】①.凸②.照相機【解析】【詳解】[1][2]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物體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時,物體在凸透鏡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工作原理相同。6.小明生病了,醫生給他開了藥小明在服藥前仔細閱讀了說明書,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體重一日”,小明的質量是40kg,他受到的重力是____N;每粒藥的規格是0.2g,則小明一日應服________mg,合______粒。(g取10N/kg)【答案】①.400②.800③.4【解析】【分析】已知藥品用法用量和小明的體重,可以得到一天服藥的總質量,然后根據藥品規格得到藥品顆粒數量。【詳解】[1]由題意知小明的質量m=40kg,則小明的體重為[2][3]因為“按體重一日20mg/kg”,所以小明一天服藥的質量為20mg/kg×40kg=800mg=0.8g藥品顆粒數為【點睛】此題考查了質量的換算,是一道聯系實際的應用題。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某同學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由于粗心大意,未將指針調零,指針已指在0.5N位置,那么他用這樣的彈簧測力計測量,要得到正確的結果,應把每次的讀數()A.加上0.5N B.減去0.5NC.既不加也不減任何值 D.不能用來測量【答案】B【解析】【詳解】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前,如果指針已在0.5N處,測量時應該先記下測量時的示數,再減去0.5N,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對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甲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聲的響度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鑼發出的聲音音調越高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瓶內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說明固體不能傳聲D.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在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污染【答案】D【解析】【詳解】A.甲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聲音振動頻率,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錯誤;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鑼面振動幅度越大,鑼發出的聲音響度越大,故B錯誤;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瓶內空氣越來越少,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說明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D.聲音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減弱。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在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污染,故D正確。故選D。9.如圖所示是四川三星堆遺址考古中發掘的黃金面具殘片,其質量大約是280g,根據殘片體積推測完整面具的質量會超過500g。推測的主要依據是完整面具和殘片具有相同的()A.質量 B.密度 C.體積 D.重力【答案】B【解析】【詳解】A.殘片與完整的面積所含物質的多少存在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殘片與完整的面積是由同一種物質構成的,物質不變,該物質的密度不變,故可以根據殘片的質量,體積求出物質的密度,再根據密度和體積,推測出面積,故B符合題意;C.完整面具和殘片的體積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完整面具和殘片的質量不同,重力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透過玻璃磚看到鋼筆錯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導致的B.水中出現了橋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日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近視眼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的性質【答案】D【解析】【詳解】A.玻璃中的“斷筆”是由于光從玻璃中通過空氣進入人的眼睛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而形成的虛像,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水中橋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屬于光的反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日食形成的原理是直線傳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即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1.如圖所示,密度定義式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該公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B.由公式可知,物質的密度由其質量與體積共同決定C.對于同種物質組成不同物體,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質種類不變,任何條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變【答案】C【解析】【詳解】AB.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故AB錯誤;C.對于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質量越大體積越大,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C正確;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的密度隨溫度、狀態的變化而變化,故D錯誤。故選C。12.下列關于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當我們坐在沙發上時,沙發凹陷下去,這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B.洗碗時,加入洗潔精后會感覺碗很滑,這是通過減小壓力而減小摩擦力的C.孩子玩的萬花筒內有三塊玻璃組成,利用了平面鏡的成像原理D.小青在家里上網課時,窗外傳來了音量很大的歌聲,對小青來說,這是樂音【答案】C【解析】【詳解】A.當我們坐在沙發上時,沙發在力的作用下凹陷下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B.洗碗時,加入洗潔精后會感覺碗很滑,這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的,故B錯誤;C.孩子玩的萬花筒內有三塊玻璃組成,利用了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將光進行反射,故C正確;D.小青在家里專注上網課時,窗外傳來了音量很大的歌聲,歌聲影響了小青的學習,因此對小青來說,這是噪聲,故D錯誤。故選C。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B.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所成的像逐漸變小D.圖乙中若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光屏上成半個燭焰的像【答案】AC【解析】【詳解】A.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即焦點,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為焦距,故焦距故A正確;B.由圖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C正確;D.圖乙中若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透鏡的另一半仍能會聚燭焰發出的光線,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會變暗,故D錯誤。故選AC。14.媽媽做飯時、小軍在旁邊仔細觀察并聯想到許多物理知識,其中正確的是()A.餃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邊,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B.潑水時,水總是落向地面、是因為水受到了垂直向下的重力C.把雞蛋向碗沿一碰、雞蛋就破了,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比碗受到的力大D.媽媽很難用手抓出水盆里的魚,因為魚的表面太光滑,魚受到的摩擦力太小【答案】AD【解析】【詳解】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餃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邊,是由于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根據重力的性質可知,潑水時,水總是落向地面、是因為水受到了豎直向下的重力,故B錯誤;C.雞蛋向碗沿一碰、雞蛋就破了碗沒破,說明碗的硬度大于雞蛋的硬度,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碗給雞蛋的力等于雞蛋給碗的力,故C錯誤;D.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媽媽很難用手抓出水盆里的魚,是因為魚的表面太光滑,魚受到的摩擦力太小,故D正確。故選AD。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15.學生在大課間做籃球操前,小寧將一個重為的皮球在手指尖處靜止,如圖所示,畫出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答案】【解析】【詳解】根據力的示意圖的畫法,首先確定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從皮球的重心即球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大小為,即為其所受重力示意圖,如圖所示:16.如圖所示,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請畫出從小燈泡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答案】【解析】【詳解】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4分,第18題7分,第19題8分,共19分)17.在“探究固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小明組用3個鋁塊、小亮組用3個松木塊分別進行實驗。物質試驗次數物質試驗次數鋁塊12710松木1108216254202326431084031020(1)調節天平平衡后,小明組用天平測體積為的鋁塊的質量,如圖甲,這一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_,改正錯誤后,他繼續測量了鋁塊2和鋁塊3的質量并完成了如表格的記錄。小亮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2)分格中1、2、3三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3)比較小明組和小亮組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4)小明發現實驗桌上還有一個未知實心物塊,他通過實驗測得其質量為,體積為,通過計算他判該物塊可能是___________(選填“鋁塊”或“松木”)。【答案】①稱量過程中用手調節平衡螺母②.相同③.不同④.鋁塊【解析】【詳解】(1)[1]使用天平時,稱量前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稱量時應調節砝碼質量和游碼位置使天平平衡,不能調節平衡螺母。(2)[2]由表中數據可得,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3)[3]比較兩組數據可得,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4)[4]該物質的密度為鋁塊的密度為物塊可能是鋁塊。18.光學實驗課上,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一)在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實驗的”過程中,取一個大燒杯,里面充以煙霧,倒扣在桌上,用手電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圖1)。甲圖是光直接射入杯中;乙圖是在杯底放一個凸透鏡;丙圖是在杯底放一個凹透鏡;(1)此探究得出的結論是光從空氣射入透鏡時,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___,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___;(二)圖2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的光路。通過實驗還得到如表數據:入射角/度010204560折射角/度07.1103037.8(2)由表格數據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變化的關系是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三)如圖3在“自制水滴顯微鏡”的實驗中。使紅箭頭、小水滴、凸透鏡在同一豎直直線上,且始終保持凸透鏡是水平的,眼睛離凸透鏡不要太近;(3)圖中的水滴相當于凸透鏡,透過它應該能看到一個___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箭頭,人眼通過顯微鏡觀察紅色箭頭時看到的是__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4)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應該適當_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水滴與箭頭的距離,并調整凸透鏡的位置。【答案】①.會聚作用②.發散作用③.增大④.小于⑤.放大⑥.虛⑦.減小【解析】【詳解】(1)[1][2]對比圖1甲、乙兩圖,甲光束是直的,乙光束先變窄后變寬;對比圖1甲、丙兩圖,甲光束是直的,丙光束變寬,故可得出的結論是:光從空氣射入透鏡時,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2)[3][4]由表格數據可知,入射角10°時,折射角為7.1°,入射角為20°時,折射角為10°,折射角隨入射角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5][6]顯微鏡物鏡成倒立、放大、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虛像,圖3中水滴相當于顯微鏡的物鏡,箭頭是放大的像。人眼通過顯微鏡觀察紅色箭頭時看到的是虛像。(4)[7]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凸透鏡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要使成的虛像更大一些,應增大物距,適當減小水滴與箭頭的距離。19.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后,小聰和小明想用所學的知識比較浴室防滑墊(如圖)的防滑效果。他們準備了不同品牌的兩個防滑墊,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條細線,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小聰為了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讓防滑墊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運動;(2)小明將防滑墊平鋪在水平桌面上,按正確的方法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發現摩擦力過大,超過了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經過討論,他倆決定借助木塊來比較兩個防滑墊的防滑效果。如圖乙,將墊子的防滑面向上,拉動木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_,如果拉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3)小聰經過思考改進了小明的實驗,讓彈簧測力計和木塊保持靜止,拉動防滑墊進行測量(如圖丙所示),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操作更方便;(4)換用另一品牌的防滑墊,仍用同一木塊重復圖丙實驗過程,測出摩擦力的大小并比較。實驗中比較“防滑效果”實際上是比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中的哪一個?答:___________;使用同一木塊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5)畫出圖丙中木塊所受摩擦力示意圖。()【答案】①.勻速直線②.2.8③.不變④.不用勻速拉動防滑墊⑤.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⑥.控制壓力相同⑦.【解析】【詳解】(1)[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為了能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聰應該水平拉動防滑墊,使其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等于拉力。(2)[2]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1N,示數為2.8N。[3]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3)[4]讓彈簧測力計和木塊保持靜止,拉動防滑墊進行測量,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摩擦力與測力計拉力是平衡力,這樣改進的好處是不用勻速拉動防滑墊,且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方便讀數。(4)[5][6]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同一木塊實驗,則壓力大小相同,實際上是比較接觸面的粗糙程度。(5)[7]由圖丙可知,水平向左拉動防滑墊,相當于木塊向右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作用點在重心處,如圖所示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8分,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