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級歷史古代印度 微課_第1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古代印度 微課_第2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古代印度 微課_第3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古代印度 微課_第4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古代印度 微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古代印度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第3課古代印度自主學習·梳理新知1.古代印度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源于什么河流?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遺址有哪些?2.古代印度出現國家是什么時間?其鼎盛時期的王朝叫什么?首都在哪里?3.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什么制度?它把全國人分成了那四等?其實質是什么?4.說說佛教創立的時間、創始人、主要教義以及向外傳播的路線。整理新知知識點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_____。2.源于:_________,早期的文明遺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出現國家時間:公元前___________年左右。4.鼎盛時期:_____________統治時期,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統一。首都是___________。知識點二森嚴的等級制度5.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_________”。南亞次大陸印度河1500孔雀王朝華氏城種姓制度哈拉巴摩亨佐·達羅6.四個等級:最高等級是__________,掌管祭祀;第二等級是______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是_________,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第四等級是________,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在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______。知識點三釋迦牟尼創立佛教7.時間:____________;

創始人:____,

又稱___。

8.教義:提出___________。9.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傳到中國______,再傳入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往南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眾生平等新疆釋迦牟尼印度源于印度河,位于南亞次大陸,古代印度與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圍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地。印度河恒河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印度河恒河哈拉巴摩亨佐·達羅1.閱讀教材,說說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遺址有哪些?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2.印度河流域的國家時間:公元前1500年種族:雅利安人;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雅利安人入侵3.古代印度鼎盛時期有哪些表現?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1)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2)農業和工商業都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3)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阿育王所立獨石柱的柱頂(發現于鹿野苑廢墟中)

阿育王(Asoka)是印度孔雀王朝君主(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阿育王之名可意譯為“無憂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4.古代印度人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嗎?“阿拉伯數字”、佛像藝術等。古代印度的佛像藝術對中國影響巨大,如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藝術的影響。

同樣是人,他們卻要遠離城市居住,同樣是人,他們卻被看成是不可接觸的“賤民”。就連死了,也要埋到人跡不到的地方。這是一種什么制度?為什么會沿續到今天?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經常會聽到一陣陣的敲擊瓦罐的聲音,路上行人就會像要避開瘟疫一樣紛紛躲在路旁。這是為什么?探究二種姓制度婆羅門(第一等級)吠舍(第三等級)剎帝利(第二等級)首陀羅(第四等級)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一、二等級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剝削和奴役,干最低賤的職業梵天“種姓”制度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種姓等級金字塔示意圖1.種姓制度的特點:1)種姓界限森嚴;2)等級低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3)種姓實行內婚。2.種姓制度的影響:嚴重地阻礙古代印度社會的發展。創立者: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時間:公元前6世紀探究三佛教的創立教義:地位:傳播:創立者: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時間:公元前6世紀佛教的產生教義:地位:傳播:“眾生平等”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公元前6世紀“眾生平等”漢朝傳入中國

種姓制度鼓吹不平等的社會等級是天生的,每個等級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此來維護婆羅門貴族的特權,佛教反對等級制度,主張“眾生平等”,認為神、人及眾生都是平等的,社會上的不同種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職業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佛教宣揚消滅一切欲望,通過修行人人都能達到“極樂世界”。漢朝傳入中國佛教的傳播時間:公元前3世紀;傳入中國:公元前1世紀。路線:向北—中亞—中國新疆—內地—朝鮮、日本和越南向南—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創立者: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時間:公元前6世紀佛教的產生“眾生平等”教義:地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傳播:漢朝傳入中國佛教為什么能夠很快發展壯大,成為印度的國教?早期佛教反對種姓制度,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特權,因而也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教義通俗易懂,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因而成為印度的國教。課堂小結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森嚴的種姓制度釋迦牟尼創立佛教雅利安人入侵孔雀王朝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公元前6世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文明時間發源的河流文明的代表

前3500古埃及尼羅河金字塔古巴比倫前3500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前23世紀印度河種姓制度拓展延伸古中國前2070黃河甲骨文1421.古代埃及3.古代巴比倫2.古代印度

4.古代中國3你知道這幾幅圖片分別是哪個古代文明的標志嗎?連一連:金字塔種姓制度漢謨拉比法典分封制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尼羅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鞏固練習1.大河流域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人類璀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類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倫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埃及文明A課堂檢測·鞏固新知2.下列文明成果中,屬于古印度人民創造的是()

A.楔形文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