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課件_第1頁
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課件_第2頁
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課件_第3頁
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課件_第4頁
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頭痛的診斷思維與中醫證治1中醫藥學院內科教研室南方醫院中醫內科謝

煒頭痛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嚴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診斷常引起困難。解決頭痛診斷的關鍵在

于:對頭痛的發病機理有所了解,對常見的頭痛

原因及其癥狀特點有一個系統的概括的認識,重

視并掌握一套問診技巧,有目的、有重點的進行

檢查。2一、頭痛問診的思維方法3(一)、頭痛的形成和傳導顱內、外結構感受疼痛刺激,由末梢感受器發出沖動,經過痛覺傳導通路向中樞神系統最終向大腦皮層傳導。、顱外各結構的疼痛由三叉神經、上頸段神經,部分由舌咽、迷走神經傳導。、顱內各結構的疼痛由三叉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第2、3頸神經和大腦動脈周圍的交感

神經叢傳導。4小腦幕以上的硬腦膜和硬膜動脈:三叉神經傳導。幕上腫瘤等----體表前額部、顳側部及眼眶部。垂體腫瘤時,----蝶鞍隔膜受刺激,眼眶后。小腦幕:由三叉神經第1支發出的小腦幕神經支配。小腦幕上面、橫竇上面和上矢狀竇后部等處的刺激----眼眶、前額和顳部頭痛。5(3)顱內的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由三叉神經和動脈壁上的交感神經叢傳導。----向眼眶周圍、前額部和顳部放散。6(4)在橋小腦角部聽神經瘤初期,腫瘤的刺激產生疼痛向著第2、3頸神經支配區投射,產生患側枕下部局限性頭痛。(5)橫竇、直竇、乙狀竇的痛覺由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導。總結一般規律是,幕上各顱內結構的痛覺刺激所造成的頭痛多出現在經過頭頂和外耳孔額切面的前方,幕下各結構的刺激所造成的頭痛多出現在額切面的后方。7(二)常見病因的癥狀特點8為了便于臨床系統的思考,可將常見頭痛的原因歸納為四類。1、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2、顱外頭頸部病變引起的頭痛3、頭頸部以外軀體疾患引起的頭痛4、神經官能癥及精神病變引起的頭痛1、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9疼痛多較劇烈,多為深部的脹痛、炸裂樣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嘔吐、神經系統損害體征、抽搐、意識障礙、精神異常以至生命體征的改變。(1)腦膜腦炎類10(2)腦血管病①出血性腦血管病②缺血性腦血管病③腦動脈硬化④高血壓腦病(

3 )顱內腫物及顱內壓增高 包括腦瘤腦膿腫、顱內血腫、囊腫(蛛網膜炎)、

腦寄生蟲等。11引起疼痛有兩方面一為腫瘤本身對顱內疼痛敏感組織的壓迫、推移一為腫物致顱內壓增高。腦脊液壓力在12(

4 )低顱壓綜合征

70~80mmH2O以下。癲癇性頭痛顱腦損傷后頭痛2、顱外頭頸部病變引起的頭痛(1)血管性頭痛①偏頭痛②叢集性頭痛③頸性偏頭痛④全身疾患引起 如感染、中毒、高熱、高血壓、各種缺氧狀態(腦供血不足、心肺功能不全、貧血、高原反應)以及低血糖等。13頭頸部神經炎性頭痛枕大神經、眶上神經和耳顳神經等。頭頸部皮膚、肌肉、顱骨病變引起的頭痛①頭皮的急性感染、癤腫、顱骨腫瘤②緊張性頭痛14(4)五官及口腔病變引起的頭痛①鼻部病: 副鼻竇炎、鼻咽腔癌腫15②眼部病變:屈光不正(遠視、散光、老視)及眼肌平衡失調、青光眼、眼部急性感染。③耳部病變: 急性中耳炎、乳突炎④口腔病變: 牙痛、顳頜關節痛。3、頭頸部以外軀體疾患引起的頭痛牽引性頭痛 心功能不全、肺氣腫,因顱內靜脈郁血,引起輕度腦腫脹所致。4、神經官能癥及精神病變引起的頭痛16(三)問診技巧171、了解頭痛本身的特點如頭痛的起因、病程、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程度以及加重和減輕的原因,可能對病因提供某些線索或診斷方向。如表淺的針刺樣銳痛多系顱外表淺神經痛一側的搏動性痛或脹痛可能為偏頭痛而頸枕部、額頂部等處的緊縮痛、困痛則系緊張性頭痛18發作性或持續性發作性頭痛①因頭位、體位改變誘發,如低顱壓綜合征、頸性偏頭痛、低血壓、顱內腫物尤其是腦室系統腫物;②晨起或夜間有能發作,如高血壓、早期顱內壓增高、心功能不全、前額竇炎(平臥后引流不佳)等;19③情緒、勞累等有關或誘因不明者,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癔病;20④受寒或受傷后短暫的銳痛發作,多為神經痛。2、了解伴發癥狀,從中了解原發病的癥狀21①根據初步問診中提示的線索,來考慮某種疾病

的可能,如頭痛伴有嘔吐,應了解有無顱內病變,而偏頭痛、青光眼等也可出現嘔吐。②如不能提示明確的線索,可根據“顱內—頭頸部—全身—神經官能癥”的次序來進行排除診

斷,如了解有無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

統癥狀(肢體無力、麻木、抽搐、視力障礙)、五官癥狀以及發熱、軀體癥狀等。22③如病人一般情況較好,病程又較長,可從常見的神經衰弱、癔病加以了解。應詢問既往的診斷、233、對反復多次發病者治療和療效。(一)需要緊急診治的頭痛這類頭痛除頭痛癥狀外,有意識障礙、呼吸和循

環功能不全、全身癥狀重,發病急,需緊急診治,預后不同。1、蛛網膜下腔出血2、腦出血3、高血壓腦病4、一氧化碳中毒、高二氧化碳血癥(肺性腦病)5、急性青光眼6、腦炎、腦膜炎24二、頭痛診斷的注意事項(二)疑有基礎疾病而需要全面檢查的頭痛

1、炎癥性頭痛,如腦膜炎、腦炎、腦膿腫2、牽引性頭痛,如腦膿腫、硬膜下血腫、腦積水、腦水腫3、血管性頭痛,如發熱、顳動脈炎、高血壓、腎炎、尿毒癥、肝炎、內分泌疾病4、精神病乃至心因性頭痛,如抑郁癥、癔病、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癲癇5、頭顱和頸部組織的疾病,如頸椎病、耳鼻科、眼科、口腔科的疾病25(三)慢性功能性頭痛(原發性頭痛)1、偏頭痛2、緊張性頭痛3、叢集性頭痛26(一)源流(二)頭痛的病因病機與辨證論治1、病因病機:認為頭部多風、頭部多瘀是頭痛共同的病因病機,治療大法為活血疏風與辨證分型相結合。27三、頭痛的中醫證治2、辨證論治:桃紅四物湯加疏風藥為基礎方。風寒頭痛—--基本方加麻黃附子細辛湯風熱頭痛----基本方加黃芩、柴胡、生石膏瘀血頭痛----基本方加大活血藥用量痰濕頭痛----基本方加五苓散或二陳湯或吳茱萸湯肝腎陰虛頭痛----基本方加菟絲子、鉤藤、生龍骨、生牡蠣。283、頭痛病因病機的新概念頭部多風、多瘀、多濕、多虛,四者雜合而致發為頭痛。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慢性頭痛大部分為復合證,曾調查了360例患者,風證占72.8%,瘀血證占

82.2%,痰濕證占63.3%,虛證占65.5%。每一位患者均為數種證候的復合,但以風瘀濕虛關系緊密,從中醫審證求因的觀點,我們提出了慢性頭痛病因病機的新概念。29運用新概念組方----新正天丸。組成:川芎、當歸、白芍、生地、桃仁、紅花、白芷、羌活、防風、獨活、附子、細辛、麻黃、勾藤、澤瀉、北芪、雞血藤、生龍骨、生牡蠣。30方解:頭部多風,故以羌活、獨活、防風以疏風止痛,風必夾寒,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溫經散寒止痛,又恐外風引動內風,故以勾藤、生龍骨、生牡蠣以熄之;頭部多瘀,故用桃紅四物湯以活之,又恐活血傷血,故以四物湯以養之,蓋疏風先活血,血活風自滅,又給風邪以滅路。頭部多濕,故以上述風藥以勝之,澤瀉以利之;頭部多虛,故以四物湯、北芪以補之。故風消、瘀散、濕祛、虛緩,則頭痛速愈。31偏頭痛的臨床特點與診治32中醫藥學院內科教研室南方醫院中醫內科謝

煒偏頭痛是由于發作性血管舒縮功能障礙以及某些體液物質暫時性改變所致的一種伴有或不

伴有腦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暫時性障礙的頭痛,可有或無先兆癥狀。偏頭痛是一種常見,會造成失能的原發性頭痛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已證實它的高盛行率和其對社會經濟及個人的高度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所有會造成失能疾病之排名,偏頭痛現在位居第19位。33(一)發病率中國29省市(

1986年):男性35.0/10萬/年,女性124.5/10萬/年,男女合計為79.7/10萬/年明尼蘇達州( 1979 ~ 1981 年):男性為137/10萬/年,女性294/10萬/年。相比之下,中國男女性偏頭痛發病率都比 低,這符合一般了解的情況。(二)死亡率 偏頭痛本身一般不造成患者死亡。34一、偏頭痛的流行病學特點(三)患病率1、社區人群總患病率中國(1983年)6個城市:630/10萬。22個省市農村(

1984

1985年):

690/10萬,居所有神經系統疾病的首位。全國29省市(

1986年):男性392.9/10萬,女性1579.2/10萬,男女合計985.2/10萬。:全國有6%的男性和17.6%的女性患嚴重偏頭痛,其大部分病人未找醫生診斷或用處方的藥治療。非洲尼日利亞:

5.3% ,其中男性

5% ,女性為5.6%,與許多其他的國家不同,其男發性患病非常接近。352、年齡分段患病率中國22省市,10歲以下兒童為34/10萬29省市全國性調查:42.6/10萬,二者均明顯低于國外報道數據。法國(

1990年):

15歲以上偏頭痛的患病率為8.1%,另外還有4%病例被劃分在“可疑的偏頭痛

”類,而實際上他們是偏頭痛患者。丹麥:各類偏頭痛的終身患病率達18%,其中男性為12%,女性24%。Goldstein和Chen(1961~1978年各國文獻資料),平均為:成年男性9.1%,成年女性16.1%。363、偏頭痛分類患病率丹麥(

40歲人群):無先兆的偏頭痛男女患病率分別為8%、16%。有先兆的偏頭痛,男女性患病率為4%、7%。有偏頭痛先兆但未發生頭痛的男女性患病率為1%、3%。希臘(修道士):其偏頭痛患病率為1.78%,其中0.66%有先兆,1.12%無先兆。瑞士(29~30歲):按國際頭痛學會的規范,有先兆的偏頭痛患病率為3.3%,而無先兆的患病率則高達21.3%。Raieli-V

11

14歲):無先兆的偏頭痛患病率(HIS規范1.1)為2.35%,有先兆的患病率(HIS規范1.2)為0.62%,前者為后者的3.8倍。372、顱外頭頸部病變引起的頭痛(3)不伴頭痛而僅表現為視覺先兆的發作3、偏頭痛分類患病率3、使用單一鎮痛藥≥15天/月據統計,門診就診的轉換性偏頭痛中以過多用藥性頭痛占大部分。5,即男性高達女性的2倍,與國外調查資料相似。丹麥(40歲人群):無先兆的偏頭痛男女患病率分別為8%、16%。9/10萬,女性1579.(二)不同類型的偏頭痛6、頭痛的性質發生變化至少有5次符合基準B-D的發作(四)人群分布38偏頭痛的流行率隨年齡、性別、地區、民族等情況而改變。1、年齡特征國內外對偏頭痛的研究都指出,該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都隨年齡而變化。發病率的年齡特征患病率隨年齡的變化392、性別比各國的研究都證實,女性患偏頭痛比男性更為多見。但具體觀察,又有許多不同之處。(1)各個國家的性別比40我國22省市我國29省市1:4.6,1:4。Stewart—WF

男女偏頭痛流行率分別為

6%和15%~17%,性別比為1:2.5~2.8,分別為6%、18%和1:3。僅1:1.1,遠低于中國和歐Silberstein-D非洲尼日利亞家。(2)不同年齡組的性別比我國22省市(0~9歲幼兒組):男女為1:0.5,即男性高達女性的2倍,與國外調查資料相似。(

10

19歲組):為1:2.2,男性已降為女性之一半。其他各年齡組,男性均明顯少于女性。男性之患病率最小(

0

9歲組)為45/10萬,最大(40~49歲組)為651/10萬,為最小值的14.5倍。女性之偏頭痛患病率最小(

0

9歲組)為22/10萬,最大(40~49歲組)2717/10萬,為最小值的

123.5倍。埃塞俄比亞:10歲以下男性兒童偏頭痛更多見,

12歲以上女性多見。41(

3 )有先兆和無先兆偏頭痛性別比

Rasmussen對1000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到,有先兆的偏頭痛患病率5%,男女性別比為1:2。而無先兆的偏頭痛患病率為8%,男女性別比為1:7,女性發生無先兆偏頭痛遠比男性為多。但另一項

對11~14歲學生的研究,則得出有先兆偏頭痛在

女性中占多數,而無先兆的偏頭痛相等分布于男

女性中,與上述研究結果差別很大。(

4

)城市鄉村的偏頭痛性別比 從我國6

城市的偏頭痛調查看,男女性別比為1:3.5,低于22省市農村地區的數據1:4.6。423、民族差異4、地區分布5、流行率隨時間、季節的變化43(一)常見的臨床癥狀特點

1、頭痛部位2、頭痛的性質3、頭痛的發作頻率4、發作的持續時間44二、偏頭痛的臨床表現5、伴隨癥狀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瀉等神經功能障礙癥狀①嗅覺障礙②軀體感覺障礙③運動及反射障礙④腦干及小腦癥狀⑤眼癥狀植物神經癥狀水腫頭皮觸痛45(6)高級神經功能障礙①意識障礙②情緒改變③言語障礙④記憶障礙46(二)不同類型的偏頭痛

1、有先兆偏頭痛2、無先兆偏頭痛3、復雜型偏頭痛眼肌癱瘓型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基底動脈型偏頭痛474、偏頭痛等值癥(

1

)以胃腸道癥狀為突出表現的發作,如周期性嘔吐、陣發性腹痛良性發作性眩暈 與美尼爾綜合征、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不同。不伴頭痛而僅表現為視覺先兆的發作不伴頭痛的神經精神癥狀其它可表現為發作性單腿或雙腿痛、發作性骨盆痛、環形水腫、哮喘、陣發生發熱等,這些癥狀可單一出現或聯合出現。48有如下情況應考慮偏頭痛等值癥:①反復發作出現上述癥狀或體征,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一般為幾十分鐘到幾小時,常見發作形式為反復發作的嘔吐、腹痛、眩暈。②有偏頭痛發作史。③有或無偏頭痛家族史。④發作間歇期正常。⑤抗偏頭痛治療有效。⑥除外器質性疾病及癲癇、TIA等發作性疾病。49(一)誘發因素

1、精神壓力2、氣候變化3、社會經濟因素50三、偏頭痛的誘發因素4、特殊食品紅腸面包頭痛冰激凌頭痛谷氨酸鈉頭痛酒精性頭痛硝酸甘油頭痛維生素A誘發頭痛515、運動或過勞6、條紋圖案7、女性生殖周期月經妊娠口服避孕藥絕經期52(一)偏頭痛診斷標準(國際頭痛協會HIS)1、無預兆偏頭痛至少有5次能符合基準B-D的發作頭痛發作持續4-72小時(未經治療或治療無效)C.頭痛至少具下列二項特征: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53四、偏頭痛的診斷與鑒別診斷D.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一項:惡心及/或嘔吐畏光及怕吵E.非歸因于其他疾患①病史、體檢和神經系統檢查不提示癥狀性頭痛;②病史和/或體檢和/或神經系統檢查提示癥狀性頭痛,但可被適當的檢查排除。③有癥狀性頭痛的表現,但偏頭痛首次發作與癥狀性頭痛在時間上無明確關系。542、預兆偏頭痛典型預兆偏頭痛性頭痛有典型先兆包括視覺及/或感覺及/或語言癥狀。預兆為逐漸發生,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混合了正向與負向特征及完全可逆性,并且伴隨符合無先兆偏頭痛基準的頭痛。55診斷標準:56A至少有兩次符合基準B-D的發作B預兆至少包括下列一項,但無肢體無力:1、完全可逆視覺癥狀,包括正向特征(如:閃爍的光、點或線)及/或負向特征(即視力喪失)2、完全可逆感覺癥狀,包括正向特征(即針刺感)及/或負向特征(即麻木感)3、完全可逆失語性語言障礙C

至少具下列兩項:1、同側的視覺癥狀及/或單側感覺癥狀2、至少一種先兆癥狀在≥5分鐘逐漸產生,及/或不同先兆癥狀,在≥5分鐘相繼發生3、每一種癥狀持續≥5分鐘及≤60分鐘D 符合無先兆偏頭痛基準B-D的頭痛,在先兆同時或先兆之后的60分鐘內發生E

非歸因于其他疾患57典型預兆非偏頭痛性頭痛包括視覺及/或感覺及/或語言癥狀。預兆為逐漸發生,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混合了正向與負向特征及完全可逆性,并且伴隨不符合無預兆偏頭痛基準的頭痛。不伴隨頭痛之典型預兆典型預兆包括視覺及/或感覺及/或語言癥狀。預兆為逐漸發生,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混合了正向與負向特征及完全可逆性,并且不伴隨頭痛。58(二)鑒別診斷

1、與緊縮型頭痛與不常發陣發性緊縮型頭痛:59不常發之頭痛發作,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日。典型之頭痛為雙側,壓迫或緊縮性,程度輕到中度,且日常活動不會加劇頭痛。無惡心之現象,但可以有畏光或怕吵。診斷標準:至少有十次能符合基準B-D之發作,且發作平均每月<1日(每年<12日)頭痛持續30分鐘至7日頭痛至少具有下列二項特征:

1、雙側2、壓迫/緊縮性(非搏動性)3、程度輕或中度4、不因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而加劇D 下列兩項皆符合:1、無惡心或嘔吐(可有食欲不振)2、最多只有畏光或怕吵其中一項癥狀E 非歸因于其他疾患60與經常陣發性緊縮型頭痛61經常之頭痛發作,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日。典型之頭痛為雙側,壓迫或緊縮性,程

度輕到中度,且日常活動不會加劇頭痛。無惡心之現象,但可以有畏光或怕吵。診斷標準:62至少有十次能符合基準B-D之發作,且發作平均每月≥1日但<15日,已至少三個月(每年≥12日且<180日)。頭痛持續30分鐘至7日頭痛至少具下列二項特征:1、雙側2、壓迫/緊縮性(非搏動性)3、程度輕或中度4、不因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而加劇下列兩項皆符合:1、無惡心或嘔吐(可能有食欲不振)2、最多只有畏光或怕吵其中一項癥狀非歸因于其他疾患與慢性緊縮型頭痛63此疾病是由陣發性緊縮型頭痛演變而來,每日或非常頻繁的發作,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日。典型之頭痛為雙側,壓迫或緊縮性,程度輕到中度,不因日常活動而加劇。可能有輕度惡心、畏光或怕吵。診斷標準:A.頭痛平均發作每月≥15日,已>3個月(每年≥180日)且符合基準B-D64B.頭痛持續數小時或可能持續不斷

C.頭痛至少合并下列二項特征:1、雙側2、壓迫/緊縮性(非搏動性)3、程度輕或中度4、不因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而加劇D.符合下列兩項:最多只有畏光、怕吵或輕度惡心其中一項癥狀無中或重度惡心也無嘔吐

E.非歸因于其他疾患與叢發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65睫狀體神經痛、頭部肢端紅痛病、Bing氏面部紅痛病、半邊頭痛血管麻痹、慢性神經痛性半邊頭痛、組織胺頭痛、Horton氏頭痛、Harris-Horton氏病、(Harris氏)類偏頭痛之神經痛、(Gardner氏)巖部神經痛嚴格固定為單側發作之劇痛,位于眼眶、上眼眶、顳部、或上述部位之任何組合,持續15至180分鐘,發作頻率為每二日一次至每日八次。發作時伴隨下列一種或一

種以上之癥狀且位于同側;結膜充血、流淚、鼻腔充

血、流鼻水、前額及臉部出汗、瞳孔縮小、眼皮下垂、眼皮水腫。大部分病人在發作時會不安或躁動。診斷標準:至少有5次符合基準B-D的發作位于單側眼眶、上眼眶及/或顳部重度或極重度疼痛, 如不治療可持續15至180分鐘頭痛至少伴隨下列一項:同側結膜充血及/或流淚同側鼻腔充血及/或流鼻水同側眼皮水腫同側前額及臉部出汗同側;瞳孔縮小及/或眼皮下垂不安的感覺或躁動發作頻率為每二日一次至每日八次

E.非歸因于其他疾患663、使用單一鎮痛藥≥15天/月急性頭痛治療(中度或重度頭痛)1、顱外各結構的疼痛由三叉神經、上頸段神經,部分由舌咽、迷走神經傳導。4、不因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而加劇(6)高級神經功能障礙3、頭痛病因病機的新概念①意識障礙B

預兆至少包括下列一項,但無肢體無力:強的松(100mg治療5天供選擇)(三)慢性功能性頭痛(原發性頭痛)非洲尼日利亞:5.(2)患病率隨年齡的變化a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一)需要緊急診治的頭痛1,遠低于中國和歐家。----向眼眶周圍、前額部和顳部放散。2、至少一種先兆癥狀在≥5分鐘逐漸產生,及/或不同先兆癥狀,在≥5分鐘相繼發生②有偏頭痛發作史。陣發叢發性頭痛陣發叢發性頭痛發作周期為7日至1年,其中間隔至少一個月的無痛期。診斷標準:1、發作符合叢發性頭痛基準A—E2、至少有兩次叢發期,為時7-365日,其中間隔≥1個月的無痛的緩解期。慢性叢發性頭痛叢發性頭痛發作超過1年而無緩解,或緩解期持續短于1個月診斷標準:1、發作符合叢發性頭痛基準A-E2、反復發作>1年而無緩解期,或緩解期持續<1個月。67(三)慎重對待下述頭痛1、有生以來第一次或最重的頭痛2、50歲以后才發生的頭痛3、有陽性體征的頭痛4、頭位改變、咳嗽、憋氣后加重5、從睡眠中痛醒6、頭痛的性質發生變化68五、偏頭痛的防治69(一)偏頭痛急性發作時的治療用于偏頭痛發作時控制頭痛。1、止吐藥 如胃復安、嗎丁林等。2、鎮痛藥鎮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阿斯匹林等。3、麥角胺和雙氫麥角胺止吐藥70藥物證據等級科學作用臨床印象副作用氯丙嗪C/B++++輕至中胃復安B++偶然RP/IVB++?/++prochlorperazineB++++/++偶然IVB++++++常見4、5-HT1B/D受體激動劑即曲坦類藥物,口服在1小時內使30%-40%的發作病人頭痛緩解,2小時后可使50%-70%的發作病人得到緩解,伴隨癥狀如惡心、嘔吐、畏聲得到改善。一般口服25-50mg即可,大約

1/5病人需用100mg。71曲坦類(5-HT1B/D受體激動劑)72藥物證據等級科學作用臨床印象副作用Sumatriptan噴鼻劑A++++++偶然NaratriptanA++++不常見RizatriptanA++++++偶然SumatriptanA++++++偶然ZolmitriptanA++++++偶然(二)偏頭痛預防治療為了預防偏頭痛發作1、β-受體阻滯劑 心得安2、鈣拮抗劑氟桂利嗪有效,維拉帕米稍有效,硝苯地平和尼莫地平無效。3、甲基麥角酰胺4、賽庚啶5、阿斯匹林6、阿米替林7、丙戊酸鈉73案例:1例有長期經期偏頭痛史的36歲女性患者,在過去1年中幾乎每日都有1次頭痛,通常較輕,但每周至少有2次嚴重頭痛,使她無法正常工作和睡眠。她每日服用6-8片復方止痛藥(含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頭痛無顯著減輕。患者無發熱、體重減輕、復視或耳鳴。瓦氏動作或體位改變不加重頭痛。74慢性每日頭痛75慢性每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