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研究生英語練習答案及譯文UnitOne TextABriefHistoryofEnglishKeytoExercisesIV.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Firstly 2.and 3.whom 4.but 5.eithernumber 7.no 8.rest 9.expanding 10.becauseTranslationoftheText英語簡史保羅羅伯茨想要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就必須了解英語的歷史,然而對此我們只能做到略有所知。因為英語的歷史漫長而復雜,我們只能抓住其發展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時期。英語的歷史起源于公元600年之后,而對于公元600年之前的英語史前階段我們只能揣測而無法證實。公元前1000年左右,英語民族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生活在北歐森林之中,他們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中的日耳曼語支。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如何遷移到英格蘭的,對此我們知之甚少。然而據我們所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一直在為鞏固他們在英格蘭的定居地而戰。他們與凱爾特人的戰爭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英格蘭境內的凱爾特人不是被殺,就是被迫流亡到威爾士或淪為奴隸。這就是亞瑟王時期。亞瑟王不完全是一個傳說人物,他是個受過羅馬文明影響的凱爾特人,是一位將領,或許不是一位國王。他也曾打敗過盎格魯-撒克遜人,但只是一時的勝利。到了公元550年前后,盎格魯-撒克遜人才最終定居下來。英語從此來到了英格蘭。我們習慣上把英語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古英語,中世紀英語和現代英語。古英語從最早的歷史記載即公元七世紀到大約1100年;中世紀英語從1100年到1450或1500年;現代英語從1500年至今。現代英語也可以再分為早期現代英語(1500年到1700年)和后期現代英語(1700年至今)。根據最早的歷史記載,當時的英格蘭分裂為幾個相對自治的王國。在一定時期,其中的某一個王國對其他王國實行一定程度的統治。公元六世紀,實力最強大的諾森伯里亞王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達到了全歐洲最發達的文明程度。也是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包括貝奧武夫史詩這樣的古英語時期最杰出的文學作品。到公元八世紀,諾森伯里亞王國衰落了,勢力中心向南轉移到英格蘭中部的麥西亞王國。一個世紀后,勢力中心又轉移到位于西撒克遜的威薩克斯,威薩克斯成為了實力最強大的王國。西撒克遜人最富盛名的國王叫阿爾弗烈德大帝,他在軍事領域最大的成就是成功抵抗了北歐海盜的入侵。這些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于公元九、十世紀從他們位于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家鄉乘船渡海而來。對語言產生的結果是古斯堪的納維亞語大量進入英語。當時的古斯堪的納維亞語與古英語比較接近,不像今天的挪威語或丹麥語與英語區別那樣大。那時候以古英語為母語的人或多或少能聽懂這些在英格蘭東部定居的新鄰居使用的語言。就這樣產生了許多交流和外來詞匯,來自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英語單詞有sky,give,law,egg,outlaw,leg,ugly,scant,sly,crawl,scowl,take,thrust。這樣的單詞還有好幾百個,甚至有些代詞也是來源于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如they,their和them。這些單詞最初由東部和北部古英語方言借用后,經過長達數百年之后正式進入到了英語之中。在語法上,古英語的屈折變化遠遠多于現代英語。也就是說,古英語有更多的名詞格變化,動詞有人稱和數的詞尾變化,代詞有更加復雜的屈折變化,以及形容詞的格變化等。而現代英語中,名詞只有兩種格變化,即普通格和所有格;形容詞不再有格的變化。而另一方面,與古英語相比,現代英語使用更為嚴格的語序和豐富的結構詞(如介詞、助詞等)來表示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在詞匯上,古英語中的絕大多數單詞如今稱為英語本土詞,即自英語作為印歐語言的一部分起就存在的,而不是從其他語言引入的詞匯。雖然古英語中也有一些外來詞,除了古斯堪的納維亞語之外,還有不少詞來自于拉丁語。其中有些外來詞在盎格魯-撒克遜人來到英格蘭之前就已經進入到英語之中(如cheese,butter,bishop,kettle等),但是古英語的主體都是英語本土詞,而現代英語中絕大多數詞匯都是外來詞,本土詞匯僅占14%左右。大約在公元1000到1200年之間,英語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古英語變成了中世紀英語。這些變化是由一個歷史上稱為諾曼征服的政治事件促成的。諾曼人(從他們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是斯堪的納維亞人)原先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于公元十世紀初定居法國北部地區,采用法語,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王國,達到了相當高度的文明。1066年,威廉公爵帶領諾曼人渡過英吉利海峽,占領了英格蘭。在此后的幾個世紀中,統治英格蘭的國王的第一語言一直都是法語。你或許納悶,為何諾曼征服后,法語沒有完全取代英語成為英國國語?原因是諾曼征服不像之前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英國那樣全部遷移到英國。大量的諾曼人以統治者和地主的身份進入到英格蘭。法語成為了宮廷語言,貴族語言,上流社會語言和文學語言,但是并沒有取代英語成為普通民眾日常使用的語言。在許多鄉村小鎮,除了上流社會的客人經過之外,法語聞所未聞。雖然英語作為英國的民族語言保留了下來,諾曼征服仍然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在詞匯領域最為明顯。雖然一百多年之后,法語不再是許多英格蘭居民的母語,但是法語持續地且至今仍然是備受追捧學習的第二語言,標志著高雅和文明。人們在講英語時不僅引用法蘭西民族的思想和事物,還有對應的法語表達。這種表達輕而易舉且利于社交。與人交談時若能用上一些法語就能表現自己的教養、優雅、和時尚。最后這句話說明了這一趨勢仍在延續。作者用法語詞aucourant取代英語詞abreastofthings,表明自己不是一位只懂英語的鄉巴佬,而是一位熟悉上流社會習慣的高雅人士。就這樣,大量涉及方方面面的法語詞匯進入了英語。關于政府的詞匯有parliament,majesty,treaty,alliance,tax,government;關于宗教的詞匯有parson,sermon,baptism,incense,crucifix,religion;關于食物的詞匯有veal,beef,mutton,bacon,jelly,peach,lemon,cream,biscuit;關于顏色的詞匯有blue,scarlet,vermilion;關于家居的詞匯有curtain,chair,lamp,towel,blanket,parlor;關于娛樂的詞匯有dance,chess,music,leisure,conversation;關于文學的詞匯有story,romance,poet,literary;專業的詞匯有study,logic,grammar,noun,surgeon,anatomy,stomach;以及各種常用詞如nice,second,very,age,bucket,gentle,final,fault,flower,cry,count,sure,move,surprise,plain等。上述詞匯以及成千上萬的法語詞匯在公元1100年至1500年之間紛紛涌入英語。到這一時代結束時,人們使用的法語詞匯甚至超過了母語詞匯。并非是英語變成了法語,英語在語音和語法上仍然是英語。盡管英語語音和語法也受到法語影響,但英語的核心詞匯仍然是英語。英語中大多數高頻詞,如代詞、介詞、連詞、助詞和許許多多通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并沒有被外來詞所取代。盡管受到法語的影響,中世紀英語仍然是一門日耳曼語,但是與古英語有許多區別:其語音和語法系統有了很大的變化。格系統和其他屈折變化的使用減少了,在表達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時對語序和結構詞的依賴加強了。這些演變往往被視為一種語言簡化,但其實并非如此。語言并沒有變得更簡單,而是用一種復雜的形式來取代另一種復雜的形式。正如任何嘗試學習英語的外國人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一樣,現代英語并非是一種簡單的語言。早期現代英語時期(十六、十七世紀)正值英國的文藝復興時期,當時人們既無比熱衷于古代文明,又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創新思想層出不窮,帶來了不斷創新的語言表達。英國人由于諾曼征服而從法語中借詞早已習以為常,現在是從拉丁語和希臘語中借詞。如前文所述,英語在古英語時期以及在古英語之前就一直借用拉丁詞匯,現在借用拉丁詞匯的大門敞開了,成千上萬的古典語言詞匯紛紛涌入英語之中,其中就包括pedestrian,bonus,anatomy,contradict,climax,dictionary,benefit,multiply,exist,paragraph,initiate,scene,inspire。如今,在美國受過普通教育的人士所掌握的英語詞匯中,源自法語的詞匯或許超過了本土詞匯,而源自拉丁語的詞匯或許超過了源自法語的詞匯。早期現代英語時期最偉大的作家無疑是莎士比亞,最聞名遐邇的著作是詹姆斯國王欽定版的《圣經》。這部著作(莎士比亞的作品除外)使得我們對近代英語的許多特征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盡管我們在日??谡Z和寫作中已經不再使用。例如,雖然原來的人稱代詞thou和thee已經不用了,但在禱告和圣經引文中仍廣為人知,例如“Whitherthougoest,Iwillgo.”。自從1700年以來,英語的發展起起落落,本文僅涉及其中的幾次變革。其中之一就是十八世紀人們努力嘗試規范和限制英語的發展,在這之后人們對此卻失去了熱情。當時由于不了解語言發展的規律,人們擔心對迅速發展的英語失去控制,于是嘗試對英語進行限制、完善和約束。也討論過建立規范英語語言使用的機構,該機構最終不了了之。但是十八世紀的這些做法促成了某些語言觀點,這盡管對于語言發展影響甚微,卻也改變了對于本族語言的看法。語言操控和規定的一項成果就是詞典編撰。第一部英語字典出版于1603年,是2500個單詞的簡單釋義。此后又有許多詞典問世,不斷取得進步。直到1755年塞繆爾·約翰遜出版了《英語詞典》,這部字典幾經修訂,在此后的100年之中成為了英國詞典編撰的權威。同時,美國的諾亞·韋伯斯特于1828年出版了美國英語詞典,不久詞典出版在美國成為了一大產業。上個世紀,一部偉大的詞典出版了,那就是長達12卷的《牛津英語詞典》,這部詞典的編撰歷時75年,凝聚了無數學者的心血。此外,還編撰了許多商務詞典,即使不能算盡善盡美,至少也滿足了人們的實際需求。十八世紀的另一項成果是制定了英語語法。隨著英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學術領域的通用語言,人們認為有必要像對拉丁語一樣對英語進行限定、描述、分析。實際的做法是運用分析拉丁語的語法描述方法來分析英語。這種做法相當不明智,因為英語是一門完全不同的語言,具有獨立的形式、符號和表達意義的方式。然而,人們仍然按照拉丁語的模式制定了英語語法并且使用到學校教學當中。許多學?,F在仍然在教授這樣的英語語法。這種做法雖然學生很反感,但有時候也是一項有趣且有益的邏輯練習。其中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人們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掩蓋了英語語言結構的真實特征。然而推動現代英語發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或許是英語民族驚人的全球擴張。在1500年,英語只是一門弱小語言,是一個小島上的一小群居民的母語?,F在則成了世界第一語言,是2.5億人的母語,更是數億人的第二語言。由于差異巨大,現在我們談論英語時,必須明確所談論的是美國英語、英國英語、澳大利亞英語、還是印度英語等。如今,當美國人來到英國,或者當英國人來到美國時,都不太確信相互能夠完全理解各自的語言。正是由于便捷的交流使得全球擴張時期的英語沒有分化成為多種完全不同的語言。FurtherReadingHowtoTalkabouttheWorldKeytoExercisesI.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1.native 2.second 3.for 4.Of 5.as6.where 7.taught 8.study/learning 9.from 10.toKeytoTranslationExercises1.Asyousow,sowillyoureap.2.Weshouldneverrememberthebenefitswehaveofferednorforgetthefavorsreceived.3.Acoldhandandawarmheart.(Hisbarkisworsethanhisbite.)4.Apersonwhohasattainedenlightenmenthasnoregretinlife.5.Inthepast,weonlystressedexpansionoftheproductiveforcesundersocialismwithoutmentioningtheneedtoliberatethemthroughreform.Thatconceptionwasinadequate.6.現在飛行員嚴重短缺。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8.他一個人留在房里不過兩分鐘,我們返回時,發現他已在安樂椅上平靜地、永遠地睡著了。9.我們的社會很注重成功,認為任何失敗都是不好的;我們往往沒有認識到,表面的失敗也許從長遠看是有益的。10.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在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匯與碰撞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翻譯始終都起著不可或缺的先導作用。TranslationoftheFurtherReading如何談論世界彼得·法爾博假如人對周圍所見所聞所嗅都去關注,整理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就會受阻。相反,人用語言把信息分成寬泛的類,從而使之簡化。比如人眼具有區分大約一千萬種顏色的超常能力,而英語卻將這些顏色縮減到不過四千個顏色詞,其中常用的基本詞只有十一個。這就是為什么司機遇到紅綠燈時,若其顏色屬于他所分的紅類,就會停車——盡管各種紅燈的色度稍有不同。分類使人對周圍環境做出反應,因而有其存在價值。人聽到尖利的聲音,不會去羅列一長串發出這個聲音的可能原因:比如人的驚叫聲、呼救聲、警笛聲等等,而是變得警覺起來,因為人早已將各種尖利的聲音歸為一類——潛在危險的預示。因此,詞不單是具體事物的標簽,也是一套相關原理的組成部分。在幼兒看來,“椅子”一詞最初大概專指他坐的那把高腿椅。后來他才知道,父母吃飯時坐的那件四條腿的東西也叫“椅子”。只有三條腿且被父母說成是“破椅子”的那件東西,也叫“椅子”。放在客廳的那件裝著軟墊的家具也叫“椅子?!边@些物件組成“椅子”這個類。此類與其它類的區分,靠的是特有的共同特征的組合?!耙巫印币欢ㄒ凶?、椅腿和靠背;它可能也有扶手,但也未必非有不可;而且一定只坐一個人。某個物件具有上述特征,但有一條除外—即坐三個人——則不屬于“椅子”類,而屬于另類的“長沙發”。描述這個另類,人們用的又是另一套獨有的特征。此外,美國人認為“椅子”和“長沙發”是互相關聯的,因為二者在英語中都屬于“家具”一類。不過,在英語國家和其它一些言語社會,“椅子”和“長沙發”這兩個屬類的關系卻完全是任意性的。外部世界并沒有明文規定,一種語言一定要把這兩個屬類合在一起。比如在非洲的某些言語社會,人們很可能認為“椅子”和“長矛”這兩類東西是相互關聯的,因為二者都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征。根據詞的范疇對詞匯進行分析,旨在界定詞匯對某個特定語言的使用者所表示的意義——即某個詞給母語使用者(而非某位來訪語言學家)的感覺,通常是該詞的區別性特征或語義成分——這叫做“成分分析”或“形式語義分析”。其目的簡單說來,就是界定詞的語義成分或者區別性特征,以便母語使用者能以此為根據區分相近詞語的不同之處,從而更精準地把握詞的含義。凡參觀異國文化的人,很快就會了解到,那些他認為是常見的屬類,當地居民在自己的語言里卻從未聽聞。而對他不易描述的事物,他們卻有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就拿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類學家來說,他在研究印度科亞族文化時,不久便發現,科亞族語言中并無露、霜、雪之分。倘若問起這些自然現象,科亞族人總有辦法對它們進行描述,只是其語言一般不注重此類區分,也沒可供用以嚴格分類的詞匯。然而,科亞族的語料庫里卻有表示七種不同竹子的詞匯——像這樣的語言資源,在這位來訪的人類學家的母語中卻完全缺失。一門語言注重或不注重實體與概念,但它卻注重范疇化,即對具有顯著特征的那些信息進行分類。比如英語的“pig”一詞,至少可以分成三類:一、一種長有分趾蹄、鬃毛短而硬、適宜以嘴掘食的哺乳動物;二、澆鑄金屬的模子;三、英國的六便士硬幣。而科亞族人在給“豬”分類時,卻不把它分成上述任何一類。他們只是將它歸為“可食動物”類。而他們的鄰邦穆斯林人,因對它有不同想法,而將其歸入“骯臟動物”之類。我們每個人都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對身邊所見物品進行分類。大多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能識別他們稱為“家畜”的這類動物。而這個屬類又是由牙口和雌雄不同的“牛”、“馬”、“羊”、“豬”等其它類動物組成。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但凡了解飼養場牲畜的習性,在給圈養牲畜分類時,都根據區別性特征來確定各種動物之間的關系。比方說,他認為“奶牛”和“騍馬”雖屬類不同,但具有某種關系。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二者均屬“家畜”這個大類下的亞類,即“雌性牲畜”。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無意識地將某些動物分成各種亞類,而把其它動物排除在外,如下表所示:家畜牛馬羊豬雌畜 奶牛騍馬牝羊母豬未閹割的雄畜公牛種馬牡羊種豬閹割過的雄畜閹牛騸馬羯羊閹豬幼畜小牛種馬駒/騍馬駒小羊小種豬/小母豬崽畜牛犢小馬駒羊羔豬崽上表表明,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某些對比項的認知,憑的是直覺。他們認為“公?!焙汀伴幣!狈謱賰煞N不同的牲畜——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前者屬于“未閹割的雄性牲畜”類,后者屬于“閹割過的雄性牲畜”類。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除了根據雄雌特征區分家畜外,還把已發育和未發育的動物進行對比。“小馬駒”是初生的馬,而“種馬”則是已發育的公馬。英語民族談論圈養牲畜時采用的“概念性標簽”現已講明。他們給動物下定義時,依據的是兩個區別性特征的交匯點:性特征(即雄性、雌性或未閹割)和發育狀況(即已發育、未發育或初生)?!胺N馬”屬于“未閹割的且已發育的公馬”類;而“母馬駒”則屬于“未發育的母馬”類。外部現實世界并沒嚴格規定,要求圈養牲畜一定要按這種方式分類。這完全是英語和其他一些語言的慣例。通過對比,設想一下:假如我們把一位生活在亞馬遜雨林地區的印第安人帶到美國,讓語言學家深入研究他的母語,結果會怎樣?等那位印第安人返回自己土生土長的雨林地區,向親友講述他曾經歷過的奇聞異事,他們聽來一定不信。因為他在總結自己對美國的印象時,習慣上使用其母語中那些耳熟能詳的范疇。他說看見美國農場上那些奇怪的動物時,他先是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每個動物的樣子各不相同,似乎體現了北美部落人獨有的概念。后來經過大量觀察這個獨特民族的奇特風俗,他終于摸清了北美圈養牲畜的習性。他發現有些牲畜適宜勞作,有些牲畜適宜食用。因為他只看它們能否勞作和食用這兩個特征,而不像美國人那樣,考慮的卻是雌雄和發育兩個特征——他對家畜的分類便和美國人的分類法截然不同。他把“種馬”、“騍馬”和“騸馬”歸為分屬兩類不同的牲畜,即“不可食”類和“勞作”類(即當坐騎用)。“公?!币矊儆凇安豢墒场鳖惿?,但可當作耕畜而從事另一種“勞作”。他進而把許多其它動物(如母牛、牝羊、小羊、母豬等)歸入“可食但不宜勞作”類牲畜。他分類圈養牲畜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卻沒把繁殖過程考慮進去,而能否繁殖又取決于雄雌和發育狀況這兩類特征,所以讓他感到難以理解的是,有些動物(如公羊、公馬駒、閹豬等)既不可食用也不宜勞作,卻被飼養起來。在美國人看來,亞馬遜雨林地區的印第安人的圈養牲畜分類法似乎很笨,但比起美國人根據雌雄和是否發育兩個特征進行分類,印第安人的分類法也不見得笨到哪里去。說任何一種語言的人,都有權認可其所關心之物的特征,也同樣有權按照自己社會的語言規則去組構這些特征。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詞匯用以談論世界,其體系并不優劣之分,只是不同語言具有不同的詞匯系統而已。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把“種馬”定義為已發育的公馬,而亞馬遜人則聲稱“種馬”不可食但可當坐騎。這并不能說明前者就比后者聰明。無論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還是說亞馬遜語的人,都將各自周圍環境中的萬事萬物進行了分類整理。在此過程中,兩個民族都展示出各自語言使用習慣和思維模式。
UnitTwo TextHowtoBeaGoodGraduateStudentKeytoExercisesIV.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munity 2.on 3.contribute 4.Still 5.offer6. with 7.If 8.and 9.true 10.BesidesTranslationoftheText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瑪麗德雅爾丹究竟為什么要讀研呢?常見理由包括博士學位已經成為工作崗位(尤其是研究或學術職位)的必備或者優先聘用的條件;二是讀研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某一專業領域的機會;三是讀研還提供了一個開闊思路和從事創新研究的機會。通過讀研來延遲就業或許不是一個足夠好的理由。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和學術職位越來越難找到;許多剛畢業的博士要么呆在博士后流動站里打發時日,要么從事非研究類工作。僅僅擁有博士學位已經無法確保獲得很好的工作。此外,讀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且需要強大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你必須發自內心地愿意讀研才能夠完成研究生學業。對自己打算研究的領域有所了解會有幫助,有幾項你特別愿意從事的研究項目會更有幫助。查閱本研究領域的專著、期刊、會議論文集,了解專業領域內哪些研究者在從事什么研究?研究到了什么階段?(一旦開始讀研,你將會進行大量的閱讀,因此你不妨習慣這一點)。這是指導老師最先介入的環節:教師應該樂于和本科生討論,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生院校。盡量參與一些研究:詢問教授和助教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是否需要助手,或者在一位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一個獨立的研究項目。對于很多新入學的研究生,將要做的事情恐怕和他們以往做過的事情很不一樣。有時候真的很難說你應該去學些什么。沒錯,你是要去完成你的畢業論文,但要怎么開始呢?你的時間應該怎么分配呢?在大多數情形下,研究生院的環境十分寬松。典型的是研究生每學期選修的學時一般比本科生少,進入研二的學習更是這樣。對許多研究生來說,大部分學時和初步的考核完成以后的第三學期是一個辛苦而充滿壓力的時期。此時,你若不是為數不多的已經確定論題的幸運兒之一,你就應該為論文確定題目。一旦你確定好論題,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在論文完成前的兩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你幾乎看不見什么路標或里程碑式的進展。要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僅僅提出新穎的想法并付諸實現還是不夠的。大多數研究者花費大量的時間閱讀論文、與同事討論想法、進行論文的寫作和修改工作、發呆,當然你還需要新穎的想法并付諸實現。用日記記錄與研究有關的活動和想法將非常有用。記錄你的猜想、有興趣的問題、可能的解答、零散的思路、需要查閱的參考文獻、已閱讀的論文的摘記,擬寫的論文的提綱以及感興趣的引文并定期地翻看。你會發現一些零碎的思想碎片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之后,經常會成為研究的項目甚至是學位論文的專題。當我看到我完成的論文和我曾經的思想匯總是那么的類似,看到這些小的想法是怎樣一步一步演變成最終的論文,我深感震撼。要熟悉任何一個領域,你需要閱讀很多專業類的論文,一旦熟悉了這一領域,你還要保持及時更新。你或許會察覺到,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在閱讀方面將花費超過一半的時間。這很常見,還有一個常見的情形是擔心會被“自認為應該”閱讀的書所淹沒。你要記住,閱讀每一個可能相關的材料是不可行的;相反,要有選擇地進行閱讀。當你首次涉足一個新領域時,咨詢你的導師或者同學,在你選擇的領域中哪些期刊雜志及研討記錄是最有用的。另外,索要一份必須要閱讀的核心或者經典論文的清單。先讀這些經典文獻,然后讀近幾年發表的文獻和會議論文集。在你尚未開始閱讀任何論文之前,確定是否值得這樣做。首先瀏覽標題,然后是摘要,如果你還沒完全失去興趣,那就接著瀏覽引言和結論部分。(當然,如果你的導師告訴你這是一份很重要的論文,可以跳過前幾步,直接進行研讀。)在你盡可能了解論文的細致要點之前,通讀全篇,盡量把握文章的重心。如果仍然感到有興趣且與研究相關,回過頭重新閱讀。許多人感覺讀書時做筆記很有幫助。即便你不回頭重讀,集中注意力迫使自己總結所讀的內容也很有幫助。如果你后來的確需要重溫記憶,復習你的筆記要遠比重讀全文更容易、更快捷。把讀過的論文歸檔便于以后查找,建立一個網上參考書目。我發現附加關鍵詞、文章的來源等信息十分有用(如果你從圖書館或朋友那里借閱資料),還可以為特別有興趣的論文增加一個簡短的摘要。這個參考書目將有助于以后查閱、撰寫學位論文以及與其他研究生分享(甚至是你將來要指導的學生)。有時候,尤其是研究生讀到“一半”的時候,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充足的動力十分困難。許多研究生忍受不安全感、焦慮感甚至厭倦感。首先要意識到這些感覺都很正常。盡量找到一個愿意傾聽的耳朵——其他研究生、你的導師、校外的一個朋友。接下來,盡力弄清楚你的困難之所在并確定你可能采取的具體步驟以改善現狀。保持明確的方向和充足的動力,參加一些有組織的、促進時間管理和每天必做的活動會對你有幫助。和你的導師確立定期會談的時間、參加研討會甚至參加運動類或音樂類的課外活動以保持常規的作息。對于你可能完成的目標抱著務實的態度,盡量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評價你已經完成的任務上,而不是消極批評你未能完成的事情。設置每日、每周、每月的目標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你采取“伙伴制度”,工作的效果會更好。你可以和另一個研究生定期見面,一同審視工作的進度。盡量找到可以合作的人:如果你有暢所欲言的對象和給你提供反饋意見的人,做研究會容易得多。當事情看似無法掌控時,將任何項目拆分為更加細小的部分通常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從最高層面來說,在開始博士畢業論文之前,從事碩士項目通常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在有些學校這也是硬性規定的)。碩士的經歷使你有機會更多地了解一個領域,從事小規模的研究項目,建立同導師和同學的工作關系?!胺侄沃钡膽鹇栽谄饺展ぷ饕餐瑯佑行?。集中精力寫上一章、一節,甚至擬個草稿,也要比試圖完成一整篇論文要合適。把系統分成小份,每次只實現一個模塊,要比實現一個大系統要更合理。確認每項任務能在一小時內完成,這樣才能得到一個切實可行的日程規劃。如果你心存疑慮,別讓它們阻止你完成這件事,每天做一點。記住,你所完成的每個小任務,都讓你離終點更近。即使你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你依然學到了什么,哪怕學到的是“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件任務上!”為了開展獨創性的研究,你必須知道該領域里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多數學生花費多達一年的時間來閱讀和學習當前的研究以發現重要的懸而未決的問題。然而,閱讀與研究有關的一切文獻是不可能的,而且總是會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版。對于直接相關的研究要盡量了解并保持跟進—但是,如果你發現某個新的研究成果貌似和你的研究如出一轍,用不著恐慌。研究生們發現一個相關的成果出現,然后認為自己的論題沒救了的想法相當普遍。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況,重讀幾次這篇論文從而更好地理解他們真正創新了什么。將論文拿給你導師看、或熟悉該論題的人、或者你很看重他的觀點的人。在研討會上或通過郵件向該論文的作者介紹自己,并告訴他們你的研究。通過一次交談,你通常會發現他們的研究和你的并不完全一樣,仍然有些方向你可以切入,甚至到最后你還可能和他們進行合作。優秀的研究者樂于接受與志同道合的人們進行交流和合作的機會。研究生常常認為論文分為兩個涇渭分明的階段:做研究和寫論文。也許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是如此,但更多情況下,兩個階段是互相交叉的。有時候對于觀點的構思不夠成熟,要等到論文完成時才檢驗和證實了該觀點;而測驗的結果往往需要你折返修改甚至重寫論文的部分內容;發展觀點和檢測觀點的過程幾乎不可能完結(總有改進的地方),所以許多研究生一直到論文提交前一、兩天才會結束“做研究”?!胺侄沃钡姆椒ú粌H適用于研究,也同樣適用于寫作。許多研究生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唯一的目標似乎就是“完成畢業論文”。關鍵在于把任務劃分為可以操作的階段,無論是從做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寫論文的角度。你一周之內、一天之內,甚至半小時之內可以完成的任務是更加務實的目標。盡可能設計一系列的任務,每項任務需要的時間不同,難度也不同。那樣的話,在精力充沛、激情滿懷的日子里,可以公關難度大的問題;而在精力不濟、情緒低落的日子里,至少可以完成一些輕量級的任務,從而減少任務單上的數量。也可以從粗加工方式著手開始寫作,之后提煉出論文的主題。不要一坐下就試圖把論文從開頭寫到結尾。首先,記下你準備涵蓋的內容的要點,然后將它們梳理成為大綱(或許會隨著研究和寫作的進程而有所改變)。首先將你最有把握的部分寫成草稿,不要感覺有義務一開始就寫出完美的作品:如果你想不出滿意的段落或者短語,只要寫一些(粗略摘抄、給自己的一個提示或者羅列要點的清單),然后繼續向前推進。你以后總有機會回過頭處理有難度的部分,重要的是保持穩步推進。當你撰寫學位論文或者專業類論文的時候,要意識到你的聽眾幾乎確定無疑不如你熟悉研究的專題。清楚的解釋你的動機、目標和方法。反復表述你的思想,而不是啰嗦得讓人厭煩。在不同的抽象層面上,或者運用例子以不同的方式來表述你的想法。擁有“寫作伙伴”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他們同時也在撰寫畢業論文,那會更好。不過最重要的是他們愿意對你的初稿提出看法,定期查看你的進度,同時給予你精神上支持。更好的是,他們如果對你的研究領域足夠熟悉,從而能讀懂你的論文并能夠進行評論。當然,學位論文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時,你一般不太可能還和以前一樣正常進行社交和家庭活動。朋友和家人會有意無意地讓你負有歉疚感。要事先提醒大家:這段時間你必須專注于論文寫作,打算拒絕很多活動邀請,而且絕非針對任何人。接下來你就會大功告成,歡呼雀躍?。ㄖ钡介_始生命的下一階段……)FurtherReadingIfIWereaFreshmanAgainKeytoExercises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1.different2.like3.Friendship4.more5.less6.activities7.during8.first9.independent10.tryingKeytoTranslationExercises1.Myyoungersisterisabettersingerthanme.2.Heisaheavydrinkerandachainsmoker.3.Thesightandsoundofourshipfilledmewithpride.4.Thetwistedcarwreckageisavisualwarning.5.ThesafereturnofChina’sfirstmannedspaceshiponOctober16,2003madeChinathethirdcountryintheworldtohavesuccessfullysentmanintospacefollowingtheUnitedStatesandtheformerSovietUnion.6.明星們有時候需要遠離媒體的追逐。7.車上所有座位全被年輕體壯的人占了,看到老人站在面前他們絲毫也無動于衷。8.我們在分析破損材料時,通常需要先做直觀判斷,再做實時試驗。9.由于距離遠,又缺乏交通工具,使農村社會與外界隔絕,而這種隔絕,又由于通訊工具不足而變得更加嚴重。10.由于香港這個東方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優惠的免稅政策,長期以來它一直是進出亞洲極為理想的商品集散地。TranslationoftheFurtherReading假如我又是大一新生托馬斯·阿克爾·克拉克給予青年才俊忠告,乃是長輩的習慣使然。各人自有消遣方式。其中有一種消遣,便是沉湎于美妙的幻想:若有一次人生機遇,讓年輕人從頭再來,他將另辟蹊徑,更上層樓。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總是在后悔中度過。剛步入中年,便后悔錯失良機,青春一去不返。在幻想中避開舛誤,常使人自以為處事賢明。然而,即使機會重來,許多人想要躲開曾經跌入的陷坑,或走一條比以往筆直的捷徑,那也絕不可能。推想一下,假使再來一次,我們該怎么做?如此推想,不啻為一大快事,說給年輕人聽,或許能讓他們受益良多。但愿前瞻與后顧同樣不失毫厘!假如我又是大一新生,我就不像以前那樣死下苦功。當年我曾手不釋卷,閉門苦讀,但收效甚微。那是因為我不夠專心。我認識很多學生,他們和我當年一樣,花費大量時間做學前準備。他們手拿書本,兩眼卻望著窗外的彩云,或偷看街上的美女。他們自以為是在用功讀書,實則掩耳盜鈴。曾有多少個夜晚,當功課繁重時,我本來打算早點動手,盡快完成,結果總要花上半個鐘頭整理書本,然后才愜意地在椅子上坐下來。那個時刻,我總是想象著自己是在用功。無論我是督促自己履行本想要逃避的責任,還是準備用心讀書,花費的時間都和實際行動的時間均等。假如我是大學新生,我要制定學習計劃,養成專心讀書的習慣——我要更加勤奮,但不會死讀書。我應該學會和身邊的人合作。以前我總是離群索居,看書學習都是獨自一人。這種做法雖然有些好處,但后果也很嚴重。我現在的工作環境經常變換,這和大學的環境截然不同,做起事來不得安寧,困難重重。我在擁擠的遠洋油輪上,試圖將這些零碎想法寫在紙上,卻一直被周圍的喧鬧干擾。況且身旁還有個年輕人,他不時想要和我攀談。他雖出于好意,卻打亂了我的思路。這讓我煩得要命。假如我曾學會應對各種不同環境,我可能不會計較和他交談,就當那個談話是個尖頂遮雨棚。我相信,年輕人獨善其事大有裨益,但不應該被自己的工作束縛和奴役。假如我工作繁重,又不是特別喜歡,或覺得難以完成,但又必須重復,那我就當自己是大學新生。誰都喜歡安逸,我也不例外。我不想讓人感覺我有這樣的想法:學生追求自己喜歡的職業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錯誤的選擇。實際上,我認為學生選擇的行業就應該是他的興趣所在。我認為,最易做成的事,就能做得最好。但我也發現,若要訓練有素,就必須磨練;越是堅忍不拔,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進步也越明顯。我認識許多天才,但他們從事的職業一般都極為平凡,就因為他們從沒學會應對困難和不悅之事。每天都有學生到我辦公室來,他們有的不想學習,有的想退課,有的想逃避課堂練習。他們沒別的理由,就覺得任務艱難,要么教師無聊或課程乏味。許多工作都乏味。每個學年,我都要忙好幾天,逼自己做一些事,其中的一半都很乏味,而且我也不喜歡。但無論喜不喜歡,我都得學著處理那些事。我真希望在大一時多學習處理那類事。就在昨天,我吃早餐時遇到一名大一新生。我挺喜歡他,就跟他談起明年選課的事。有一門課,我覺得挺適合他,便建議他選。“容易學嗎?”他一張口就問了這么一句。一聽我說不容易學,他立刻興致索然。人活于世,遲早要干活,易行之路并不常見,也沒多少捷徑可走。有許多難事,我們不得不做。假如我是大一新生,我就盡早學會做那類事。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目前的工作并不是大學時代就規劃好的。我絕不相信宿命,但我相信人的工作往往都是自己選的。假如我曾想到,會有人請我演講,題目極不熟悉,場地又極不可預料,那我在大學時代就應該實踐。我相信,要想成為即席演說家,就必須勤于實踐。我發現,凡是有智慧的人,遲早都會應邀當眾發言,無論他思想多么豐富,如果不常堅持實踐,臨場就會痛苦不堪,難獲成功。去年春天,我碰到一位老同學。我倆自畢業后一直沒見過面,如今他已是個名氣不小的工程師。“假如一切從頭再來,你會不會改學別的課程?”我問他道,以為他還想學數學?!拔蚁雽W寫作,也想學演講?!彼鸬溃骸拔乙翊笠恍律菢?,從頭學起。可以說,以前有的是機會,而我卻躲著不學這兩門課,以為只有牧師和律師才需要練習寫作和演講。如今我每天因此而苦惱。我兒子就要當工程師了,我可不想讓他重蹈我的覆轍。”每當我不料應邀講話,膝蓋就會瑟瑟發抖,聲音也支支吾吾,心里想的詞,從嘴里說出來卻很費力,要么根本說不出口。我贊同老同學的話。假如我又是大一新生,就一定學會不看講稿,出口成章。我真希望大一時就能學會做一些體育運動。盡管運動十分重要,可以從中得到樂趣,但運動不完全是為了娛樂。人人希望成功,而人一旦成功,他的事業可能會驚心動魄,那就必須適當放松,從中得到樂趣。對我來說,樂趣并不在于打得沙袋東搖西擺,或舉起杠鈴后笨拙地緩緩放下再舉起來。我寧愿在花園鋤草,或者鋸木,要么去拍打掛在后院晾衣繩上地毯的灰塵。為了給人類社會系統提供一個理想的工作條件,精明的發明家設計了機械系統,但我并沒發現它有什么好處。如果我想體驗運動的樂趣,我就不只把它當成一種任務,而應視為一項體育比賽,借此實現目標,打敗對手。我寧愿痛痛快快打一場網球,也不去擾亂基督教國家的鍛煉器械。我認為,沒多少東西能助人保持年輕強壯,并改善物質條件。一個人在大學后期或大學畢業后,當然可以繼續學習。然而自滿和愚鈍,以及日常的種種責任,往往成為學習的攔路虎。如果大一時沒培養出某種技能,以后照樣可以培養。假如我是大一新生,我一定要干好某一個行業。想當初,我關心的主要是“通過”。前不久,有個小青年告訴我說,“通過”對他來說等于就是滿分。我認為自己在學術志向上沒他那么謙虛,可我對某一行也沒怎么盡心盡力,至少不像我希望的那樣盡心。幾乎每個大學生,包括大一新生,都忙于應付功課。他們要么費時過多,要么忽視作業,該準備時不去準備,結果作業是完成了,卻草草了之。教師布置的作業,十有八九的新生總要拖延。我認識幾個學生,他們竟然爭辯說,落伍是一種良好習慣,因為要想趕上,就得逼自己在短期內大量做作業。我承認這不失為一件好事,但這種狀態下完成的作業,通常帶有馬虎浮淺的特點。大學雖然課程繁多,但我認為有的課程只要能學得不錯就行。不過,我希望至少能在一門課上多花點心思,全力以赴將它學精。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得不頻繁面對急于處理的事務。但至少一次,我是特意花了很多時間,認真完成了指定的任務。能有這樣一次值得回憶的經歷,也是一種慰藉。我應當比過去更努力去了解任課老師。大一新生普遍認為,大學教師知識淵博,但有時也多少有點怪異,他們不太了解學生,缺乏同情心。有些教師的確是這樣。不過,我大一時,有的老師卻在我身上花費了不少時間。當時,我以為最好少去打擾任課老師。假如某一天老師碰巧生病或去了外地,我就感到慶幸,覺得是一種福分,晚上還要心存感激地做個備注。后來我才發現,其實我的老師們都很人性化,他們知識面廣,慷慨大度,樂意幫助學生——就連起初看似最不可能具備這些品質的老師,也概莫如是。他們為我解決了不少難題。我認為這是大學期間最愉快、最受益的事。出于各種原因,男女名人常光臨個個大學城。假如我是大一新生,我就珍惜每次機會,去聽他們演說。一睹其公眾形象。我大學時代經常手頭緊,可謂“不名一文”,總是隨便編個借口,不去聽講座,不去看電影?,F在我才后悔,失去的機會,再也不會重來。當年我一直想去聽亨利·沃德·比徹(1813(1813-1889)美國牧師和演說家,強烈反對奴隸制,曾在全美做過關于道德和公共事務的講演,南北戰爭期間,在英國做出一系列演講,呼吁支持北方。我經常勸說剛入大學的年輕人,新生首先應該把時間花在學業上——其他事情相對說來都不重要。不過,假如我又是大一新生,我就積極參與大型校園活動。至于社交活動,比如和女生交往這種事,我認為大一男生不妨先往后推一推,等快畢業時再考慮。感情的事可以緩一緩,這并不難。學習雖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事。新生如果不培養課外興趣,那也不對。純粹的書呆子未必就比結伴游的人更成功。致告別辭的畢業生代表所從事的職業,往往都非常普通,因為他們興趣狹窄,缺乏對人性的了解。假如我是大一新生,我至少要有一個業余愛好——它應該能讓我從每天的學習中得到放松,學會與他人親密接觸。這個次要愛好是什么,當然取決于每個新生。如果他在體育方面有一技之長,那這個愛好就可以是體育運動。他也可以愛好宗教、演講或者政治。不過,如果他的某個愛好既助于了解知識,也有助于了解人,那我認為他一定獲益匪淺。能在大學度過四年時光,既是一次愉快的經歷,又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蓪ξ襾碚f,這樣的好事可能不會再有。我犯過一些錯誤,也失去不少機會。可是歸根結底,我得到的是否就比失去的好,我心里也沒個底。假如讓我一切從頭再來,沒準我會缺乏理性,不如以前做得好。誰知道呢?就讓一切順其自然吧,我知足了。
UnitThree TextTheMethodofScientificInvestigationKeytoExercisesIV.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1.that 2.it 3.something 4.we 5.from6.all 7.how 8.will 9.like 10.thanTranslationoftheText科學研究的方法托馬斯·亨利·赫胥黎科學研究的方法只是人類大腦工作必然方式的體現而已。簡言之,一切現象通過這一方式被加以分析,從而變得清晰而準確??蒲泄ぷ髡叩拇竽X運作與普通人的并無太大區別。兩者之間的區別和烘焙師或屠夫在普通磅秤上秤他的貨品時的操作方法與化學家通過天平和精細分級的砝碼進行困難而復雜的分析的區別是一樣的。這并不是一個秤的活動部件和另一個的部件在構造原理或工作方式上相異,而是其中一個秤的梁被置于更加精細的軸上,所以稍微增加一點重量,這個天平當然就會發生傾斜。我給你舉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也許你對此便能更好地理解。我敢說,你常常聽人說,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們通過歸納和演繹的方法進行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通過這些方式從自然界中提取出被稱為自然法則的東西,而從這些自然法則中,他們又靠著自己的某些巧計提出假設和建立理論學說。很多人認為普通人的大腦運作無法與科學從業人員的這些思維過程相提并論,只有通過特別的訓練方能練就這些本領。聽了這些夸張之詞,你會認為科研人員大腦的構成一定不同于其他人,然而如果你不會被那些專業術語唬住,你會發現你的想法是錯誤的。你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在運用所有這些看似令人敬畏的思維模式。莫里哀的一個戲劇中有這樣著名的一幕,作者讓那個得知自己一生都在用散文講話的主角表達難以抑制的喜悅。同樣,我相信當你發現你的一切行為都一直在依據歸納與演繹方法進行,一定也會喜不自禁?;蛟S在座的各位沒有人不會在一天的時光里進行一連串復雜的推理活動,這些推理活動正如科研人員在探索自然現象的原因時所經歷的那樣,類型是一樣的,盡管程度上有異。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便能說明這一點。假設你走進一家水果店,想要一只蘋果,你拿起一只蘋果,咬了一口,你發現是酸的,你看了看,發現蘋果又硬又綠。你拿起另一只蘋果,結果這一只也是又硬又綠又酸。店員給了你第三只蘋果,在咬下去之前,你觀察了一番,發現這只蘋果又硬又綠,你立刻說你不要了,因為這只蘋果一定就像你前面嘗過的蘋果一樣,是酸的,你覺得沒有什么比這個想法更簡單的了,但是如果你肯費心對你大腦所做的進行分析,找出它的邏輯關系,你會大吃一驚的。首先,你進行了歸納分析。在兩次品嘗中,你發現蘋果的硬度和綠顏色與酸度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品嘗的發現是這樣的,并且這個發現在第二次品嘗中被進一步證實。誠然,這個依據微不足道,但仍足于從中做出歸納。你從事實中歸納出一般規律。于是,當你拿到又硬又綠的蘋果時,你便會有蘋果是酸的預期。據此,你得出的一般規律是所有又硬又綠的蘋果都是酸的,并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這個歸納無懈可擊。在以這種方式得出你的自然規律之后,當他人又給你一只蘋果,你發現又硬又綠,你會說,“所有又硬又綠的蘋果都是酸的。這只蘋果又硬又綠,所以這只蘋果是酸的?!币幌盗械耐评砭褪沁壿媽W家所說的三段論。它具有三段論的不同組成部分和術語,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如果進一步推理,通常又會有兩個或三個三段論。通過這些進一步的推理,你得出了你最后的結論,“我不要吃這只蘋果?!彼?,你看你首先通過歸納確立了一個規律,在此基礎之上,你進行演繹推理,并推論出一個特別的情況。那么現在假設在你得出那條規律后的一段時間,你在和一位朋友討論蘋果的品質,你會對他說,“真是奇怪,我發現所有又硬又綠的蘋果都是酸的!”你的朋友會問你,“那你是怎樣知道的?”你馬上回答道,“噢,因為我已經品嘗過很多這樣的蘋果,每一次的發現都是一樣的?!比绻覀冋務摰氖强茖W而不是常識,那么我們會稱之為實證。如果你的朋友還是不同意你的觀點,你會繼續說,“塞特郡和德文郡這兩地都種植了大量的蘋果樹。我聽那里的人們說,他們的發現和我的是一樣的。諾曼底和北美也有相同的發現。簡而言之,我發現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發現。當人們談到這個話題時,他們的體驗是一致的?!敝链四愕呐笥岩矔J同了你的觀點,除非他不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被說服了,也認為你得出的結論是準確無誤的。盡管他也許并不清楚自己相信這一點,他認為實證越廣泛—越多的實驗,越多的相同結論—和得出相同結果的不同條件越多,那么最終的結論也就越確鑿無疑,因此,他也就不再質疑這個問題了。他看到人們在各種各樣的條件下,都做過這個實驗,并得出相同的結論,因此,他說,你得出的規律一定是正確的,他也就必然相信這個規律了。在科學領域,我們的研究也是一樣的,哲人們和常人發揮相同的才能,盡管其方式更加細致縝密。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的職責便是讓每一個預設的規律都必須經歷各種可能條件的實證,并且必須是在特意的安排下進行的,不能像證明蘋果酸度的實驗那樣遺漏任何一種情況。在科學領域和在日常生活中一樣,實證結果的差異性越少,人們對于一條定律的信心就越充分。例如,如果你讓手中的物體落下,它將立刻掉在地上。這是對舉世公認的自然法則之一,即重力的一個常見實證??茖W家確立這一法則成立的方法與我們確立蘋果的硬度、顏色和酸度關系的論點的方法如出一轍。但是我們對重力理論的信任是廣泛、徹底、堅定的,因為它已經被人類的普世經驗所證明,而且我們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證明這個原理,而這就是任何自然法則所能依賴的最為堅固的基礎。至此,我們證明了確立科學定律的方式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的方式?,F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另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假設你們中的一位早晨下樓來到客廳,發現前一天晚上放在客廳里的茶壺和一些勺子不翼而飛——而窗戶開著,窗框上有臟兮兮的手印?;蛟S你還注意到了外面的石子路上留下了帶有鞋釘的腳印。這些情況立刻引起了你的注意,不到兩秒你就會說:“哦,有人破窗而入,拿走了茶壺和勺子?!边@句話從你嘴里脫口而出,或許你還會加上一句:“沒錯,肯定是這樣的?!蹦阆氚涯阒赖恼f出來,但事實上,你表達的確確實實只是一種假設。你根本不知道真實情況,只不過是一種在頭腦中即刻形成的假設,建立在一長串歸納和演繹推理的基礎上。在這個假設的例子中,我用這些非常普遍的現象來向大家闡明推理的一般過程中所包含的不同步驟,只要你肯費心去仔細分析。正如你所見,我所描述的所有推理過程就是任何一個有理性思維的人得出結論的過程,也就是他在策劃一起搶劫案或懲罰罪犯時的大腦運作方式。我敢說,在以上這個例子中,你得出結論的思維方式與科學家努力發現最神秘現象的起源與規律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這一過程是相同的,并且肯定總是完全相同的。牛頓和拉普拉斯正是運用與你根據常識查明盜賊同樣的推理方式發現并確定了天體運行的原因。唯一的區別在于由于科學研究的本質更為深奧,因此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更仔細地觀察,確保假設中沒有任何瑕疵和漏洞。在日常生活中,假設中出現一些漏洞或許對最終結果的正確性影響不大,然而在科學研究中,任何失誤無論大小都至關重要,最終一定會導致結果錯誤不斷,即使這些錯誤的結果并不是毀滅性的。不要被這樣的普遍觀念所誤導:假設并不可靠,因為僅僅是一個假設。人們往往會為某一科學結論辯護,這僅僅是一個假設而已。但是除了假設,有些還往往是不著邊際的假設,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指導我們處理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重大事件?因此,在科學研究中,雖然假設建立在對證據更為嚴格的審查上,但是我們也是采取同樣的方式。你或許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假設。有人可能隨心所欲地說,月球是由綠色的奶酪構成的。這是一種假設。但是另一個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專心研究這個課題,使用最強大的望遠鏡觀察并參考了其他人的觀察結果后宣稱,在他看來構成月球的物質很有可能與構成地球的物質類似。這也僅僅是一種假設。但是不必由我來告訴你這兩種假設的價值千差萬別。建立在合理的科學知識基礎上的假設有相應的價值,而胡亂猜測的假設毫無價值??茖W發現的每一步重大進展都是以我剛才給你們詳細解釋的方式進行的。任何人觀察到某些事實和現象的發生都會自然而然地詢問,自然界中的哪種運作方式和過程運用于此就能解釋闡明其中的奧秘?這樣你就有了一個科學上的假設,其價值與你驗證過程中的仔細程度和完整程度成正比。這些科學方法與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瑣事是同樣的:傻瓜的猜測是愚蠢的,而智者的猜測總是蘊含智慧。在這些例子中,你認識到了結論的價值取決于研究人員對假設進行每一種可能的驗證時所付出的耐心和忠誠。FurtherReadingTheNatureofInquiryKeytoExercisesI.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1.with 2.and 3.sent 4.come 5.how6.far 7.looking 8.One 9.as 10.mostKeystoTranslationExercises1.Evennow,thisremainsfreshinmymemory.2.TheChinesegovernmentundertakesnon-useofnuclearweaponsagainstnon-nuclearcountries.3.Thepaintingisareminderofeventswhichtookplacein1943.4.TheheritagelistingwillensuretheWestLake’sprotection.5.AChinesediplomatshouldbefirminstand,broadinvision,swiftinwit,qualifiedinprofession,outstandingintalent,andnobleincharacter.6.孩子是很麻煩的。7.現在的錢沒以前值錢了。8.如果使用過熱蒸汽,我們就可改進其性能。9.隨著上海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需要采取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10.這伙人回來發現皮克威克先生不見了,那驚愕之態簡直無法形容。TranslationoftheFurtherReading研究的本質科恩·曼寧·莫里森人們長期以來十分重視如何掌控他們周圍的環境,以及理解各種現象的本質,這些現象通常是由感官體驗得到的。達到以上目的的手段大致可分為三類:經驗、推理和研究。三者并非相互獨立、相互排斥,而是有其共性和互補性,尤其體現在這三類手段均以實證為基礎,致力于尋求復雜的現代問題的解決之道。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時,我們嚴重依賴經驗和權威。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揭示終極真理的工具,它們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例如,以常識為主的個人經驗在遇到科學的解決方案時,很快就會暴露自身的缺陷。想一下人們在使用理論時的驚人差別吧。外行把理論建立在偶然事件的基礎上,并且輕率地、不加批判地使用它們。在檢驗這些理論時,他們通常只選取那些和自身感覺一致的證據,而忽略與之相左的證據。而科學家們則會認真地、系統化地建構理論。他們提出的任何假設都需要經過實證檢驗,因而他們的理論解釋才會有堅固的事實基礎?!翱刂啤边@一概念很好的區分了外行和科學家對待經驗事實的態度。外行在解釋某一事件的時候通常不會控制外部的影響源,而科學家們則會注意到某個特定事件的多重誘因,并通過明確的技術和程序來逐一分離、檢測這些可疑的原因。最后是對待現象之間關系的態度不同。外行對這些關系的思考非常松散,不成體系、不受控制。他們會把相近發生的兩個偶然事件斷定為具有因果關系。而科學家對待因果關系的態度則更為嚴肅和專業,他們完全以嚴謹的實驗為依據來推斷兩個現象間的關系。人們試圖使用三種推理方式來理解周圍的世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以及歸納-演繹推理。演繹推理基于三段論,這是亞里士多德對形式邏輯作出的巨大貢獻。最簡單的三段論通常包含一個基于先驗命題(或不證自明的命題)的大前提,一個提供特定實例的小前提,以及一個結論。例如: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行。地球是一個行星。因此地球繞太陽運行。三段論所蘊含的假定是,通過一系列形式邏輯步驟,從一般到特殊,由一個有效的前提推導出一個有效的結論。它最主要的缺陷是只能處理特定類型的陳述。三段論從誕生之初到文藝復興時期,一直都是系統化推理的基礎。但從那以后,它逐漸偏離了觀察和經驗,淪為了一種智力訓練游戲,因此也變得越來越不重要。這段歷史的其中一個后果是,作為證據基礎的經驗證據被權威所取代,一個人所援引的話語越權威,其立場就越堅定。自然而然地,由于三段論被濫用,科學變得像一潭死水。推理的歷史在17世紀經歷了戲劇性的轉變,弗朗西斯·培根反復強調科學研究要以觀測基礎。培根批判了演繹推理的模式,認為其重要前提往往是基于先入為主的觀念,這不可避免地會得出充滿偏見的結論。為此,他提出了歸納法,即先從大量個案入手推導出一個假設,最終獲得普適性的規律。培根的基本前提是,即便沒有關于事物重要性的先驗認識,憑借足夠的數據資料,敏銳的的觀察者也能挖掘出事物間重要的聯系和規律。培根對科學的主要貢獻在于,當演繹法的濫用使得科學發展停滯不前時,他把科學從演繹推理的死結中解救了出來。他引導科學家們在尋求人類問題的解決之道時要關注自然,用經驗證據來驗證真相。邏輯和權威本身不再被視為證明真理的決定性手段,而只是被用來推導出一些有關經驗現象的假設。在培根的歸納法之后出現了歸納-演繹推理,該方法結合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和培根的歸納法。該方法把研究者帶入了一種在歸納(從觀察到假設)和演繹(從假設到影響)中來回穿梭的過程,并且假設需經過嚴謹地檢驗和修正。盡管演繹法和歸納法各有不足,但是它們都對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表現在三個方面:提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的發展要合乎邏輯,對科學發現的闡釋、并把它們整合進一個統一的概念框架。除了推理外,我們深入探索真理的另一個途徑是研究。所謂研究,指的是對自然現象間關系的系統化、可控的、經驗性的、批判性的探究。研究有三個顯著特征,這些特征能夠將其與先前提到的經驗明顯區分開來。第一,經驗只處理偶發事件,研究則是系統性的、可控的,并且是基于前文提到的歸納-演繹推理模式來操作的。第二,研究是實證性質的。科學家通過經驗資料來驗證假設,主觀的、個人化的觀念必須要經得起客觀經驗事實的檢驗。第三,研究可以自我糾錯??茖W方法不僅具有避免人為犯錯的內在機制,而且它所具有的一整套程序和結果都受到同行的監管。錯誤的結果最終會被發現并且得到修正或被拋棄。研究是經驗和推理的結合,通常被視為發現真理最成功的手段,尤其是在自然科學領域。教育研究吸取了社會科學中一些相互競爭的觀點,包括已建立的傳統觀點,闡釋學的觀點,以及其它一些觀點。已建立的傳統觀點認為,社會科學在本質上和自然科學無異,都是致力于揭示那些調節和決定個體或社會行為的普適性法則。闡釋學觀點雖然認可自然科學的嚴謹性,也認可傳統社會科學描述和解釋人類行為的做法,但卻更強調人類和無生命的自然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這些競爭性的觀點,以及它們在教育研究領域的差異,起初源于它們對社會事實、以及個體和社會行為的不同構想。我們剛剛提到的社會科學的各種觀點,代表了對待和闡釋社會事實的截然不同的方式?;蛟S我們可以通過檢驗支撐這些觀點的假設(外顯的或隱含的)來了解它們。這里有四種假設。第一種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假設,主要關注社會現象的本質或實質。例如,社會事實究竟是外在于個體的(從外部將自身強加于個體),還是個體意識的產物?事實到底是產生于客觀自然,還是個體認知的產物?它是世界中一個客觀的存在,還是被個人的思想所創造出來的?這些問題直接來自于哲學中的唯名論與唯識論之爭。唯名論認為思想的對象僅僅是語詞,并不存在能夠獨立于詞語之外、且具有意義的客觀之物。唯識論則認為客體是獨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第二種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假設。這種假設關注知識的產生基礎。例如,知識的本質和形式是什么,如何獲取知識,如何交流知識。一個人在這場爭論中所持有的立場,將深刻影響他研究社會行為知識的方式。假如承認知識是硬性的、客觀的、明確的,那么該研究者就是一個觀察者,并且忠實于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假如認為知識是個人化的、主觀的、獨特的,則研究者需要與研究對象互動,并且拒絕自然科學家的研究方法。支持前者的被視為實證主義者,而支持后者的則是反實證主義者。第三種假設涉及到人性以及人與環境的關系。由于人類既是研究的主體又是研究的對象,因此對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這種假設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由此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性觀:一種把人類描繪為機械地、聽天由命地應對環境,例如把人看成是環境的產物,人像木偶一樣被環境控制。另一種把人類視作行動發起者,具有自由意志和創造力,認為人能夠創造環境。二者分別對應決定論和唯意志論。上述三種假設對于研究者選擇何種方法論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不同的本體論、認識論和人性假設,要求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研究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客觀主義的(或實證主義的),認為人類社會像自然界一樣是硬性的、真實的、外在于個人的,那么他將選擇傳統的研究方法,如調查、實驗等。如果研究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主觀主義的(或反實證主義的),認為人類社會是軟性的、個人化的、由人類創造出來的,那么他會選擇一些近期出現的新方法,例如闡釋、參與式觀察、個人建構等研究方法。
UnitFour TextIsLoveanArt?KeytoExercisesIV.ClozeThereare10blanksinthefollowingpassage.Filleachblankwithaproperword.1.whose 2.yet 3except 4.from 5.each6.to 7.when 8.unaware 9.consumption 10.forTranslationoftheText愛是一門藝術嗎?艾里克·弗洛姆愛是一門藝術嗎?那就需要知識并付出努力。或者愛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情感,只有幸運兒才能“墜入”愛河呢?這本小書是以第一種假設為前提的,而大多數人無疑都相信第二種假設。人們并非認為愛無關緊要。人們對于愛總是如饑似渴,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他們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他們百聽不煩。但很少有人認為愛需要學習。對愛的這種奇怪觀點基于幾個錯誤前提,這些前提或單獨或一起支撐著這一觀點。多數人認為愛就是“被人愛”,而非“愛別人”,或主動去愛的能力。因此,對他們而言,關鍵問題就在于如何被愛,如何扮可愛。他們采取各種途徑以期達到此目的。一個方法就是成為成功人士,在自己的社會地位所許可的范圍內獲取最大量的權力和財產。這種方法的效法者多為男性。另一個方法則是通過保持身材和注重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女性尤為青睞該方法。其他一些讓自己魅力四射的方法有:舉止得體,談吐風趣,樂于助人、低調內斂等。這些方式男女均有采用。很多使自己可愛的方式和使自己成功的途徑并無區別,那就是“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事實上,社會上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可愛”無非是受大眾歡迎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點的綜合而已。導致“愛不需要學習”這種看法的第二個前提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愛的問題是“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人們認為愛是件很簡單的事,困難在于要找到愛或被愛的對象。造成這種態度的幾大根源基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原因之一是:在20世紀,人們對“戀愛對象”的選擇出現了巨大變化。在維多利亞時代,同許多傳統文化一樣,人們一般認為愛情并非是那種最終走向婚姻的自然產生的個人情感。恰恰相反,人們認為婚姻是按照傳統習俗約定的:或為父母之命,或為媒妁之言,也可能無需這些中介撮合;婚姻是按社會習俗的考慮決定的,婚姻既成,愛情隨之自然而然地產生。過去幾十年以來,西方世界普遍認可自由戀愛。在美國,盡管傳統愛情觀念并沒有完全消失,但人們普遍在尋找“浪漫愛情”,尋找那種最終會走向婚姻的自由戀愛。這種自由戀愛的新概念提升了愛的“對象”的重要性,而不是愛的“能力”的重要性。與這一因素緊密相關的是當代文化的另一大特征。我們整個文化都是以購買欲望和互惠交換為基礎的。現代人的幸福在于瀏覽商店櫥窗時的興奮,在于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力所能及的商品。在對人的觀察方面現代人也是采用同樣的方式。在男性眼里,魅力女孩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而有魅力的男性則是女性仰慕的對象?!镑攘Α蓖ǔR庵笓衽际袌錾夏切┦苋讼矏酆屯瞥绲男愿裉刭|。什么算有魅力取決于時尚潮流,包括身體條件和精神氣質。二十年代的魅力女孩會喝酒、抽煙、強悍、性感,如今則要求女子能操持家務,靦腆羞澀。19世紀末本世紀初,男子漢的魅力在于積極進取、志向遠大,如今則要善于交際、心胸開闊才更受歡迎。歸根結蒂,愛情的產生往往是以權衡雙方的交換價值為前提。我想做一筆交易,既要考慮對方的社會價值,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慮對方是否看得上我,鑒于我現實的以及潛在的資質和實力。在充分考慮自身交換價值的情況下,雙方都認為找到了市場提供的最合適對象,于是就開始相愛了。在這筆交易中,如同購買房地產一樣,對方的潛力會發揮很大作用。在一個以市場為主導,財富為主要價值的文化中,人類的愛情關系也遵循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中同樣的交換模式,這也就不足為奇了。造成“愛無需學習”這一謬誤的第三個誤區是將“墜入愛河”這種初始體驗與持續相愛——或者我們不妨說——“永浴愛河”的永久狀態混為一談。和我們一樣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剎那間彼此之間隔閡的那堵墻坍塌了,彼此親近,難舍難分。這融為一體的瞬間稱得上是人生最激動和興奮之時。這一經歷對于那些封閉,孤獨,缺乏愛的人來說更顯美妙神奇。這種突如其來的奇妙感覺,若由異性吸引和相互結合相伴或引發,則會更加美妙。但這種愛情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其不能長久。兩人相互越熟悉,雙方的親近感也就越喪失其神奇特點,直至相互敵視,失望,彼此厭倦,將殘存的最初激情扼殺為止。然而雙方一開始對此結果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們以為彼此癡狂迷戀對方是愛情熾熱的證明,但實際上這也許只能證明他們從前是多么的寂寞。愛再簡單不過了——這一看法盡管被大量證據證明是錯誤的,至今卻一直很盛行。很難找出哪一種活動或哪一項事業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待開始,卻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如果是別的事情,人們會急于探尋失敗的原因,學習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或者干脆放棄。但因為人們不可能放棄愛情,所以看來只有一種可以解決愛情失敗的方法,那就是研究失敗的原因,繼而探討愛的意義。首先,要認識到“愛”和生活一樣也是一門藝術;如果我們希望學會愛,就必須像學習其他任何一門藝術,如音樂、繪畫、木藝、醫療或工程那樣,采取同樣的方式。 什么是學習任何藝術的必要步驟? 藝術學習的過程可以簡單分成兩部分:一、掌握理論;二、精于實踐。學醫的人首先要了解人體和各種疾病。但即使我掌握所有這些理論知識,也絕不表明我就能熟練行醫。只有經過大量實踐,直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車合作協議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矢量地圖數據處理軟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玻璃鉸鏈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油炸唐揚粉翅根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油防凍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柴油機排汽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晚米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紡布復膜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常開防火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業門配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節目招商合同協議
- 甘肅釀皮子制作方法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模擬試卷:英語短劇表演腳本創意構思與舞臺排練試題
- 食堂節約管理制度規范
- 預留印鑒變更管理制度
- 2025年浙江省金華市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江蘇事業單位真題下載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竹山中學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省統測)貴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系統本地部署協議合同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1-4單元(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