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件+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高中歷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件+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高中歷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件+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高中歷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件+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高中歷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件+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

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第3課

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概念借讀原始農業:是指人類社會早期最原始、最簡陋的農耕生產。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大致屬于這個時期現代農業:是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以現代工業化、產業化為主要特征,用現代組織管理方法經營的社會化、商品化農業。傳統農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原始社會商周時期春秋戰國現代社會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機械化食物生產的發展趨勢:1.從粗放到集約;2.從人工到自動;3.從個體到產業。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材料

自19世紀后半期起,美國就開始投資在各州興建專門的農業試驗站,到19世紀末期,美國從聯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縣一級政府都成立了農業科研機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美國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的腳步進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機、小麥播種機、玉米種植機等各類新型農具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劉鵬《淺析19世紀美國農業科研研發體系的構建與影響》(一)農業生產的現代化1、背景1856年[法]蒸汽動力拖拉機①工業革命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②科學技術的進步。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廣。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一)農業生產的現代化2、過程歐美各國完成農業機械化,建起高度集約的現代農業

資本主義機器生產推動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工業革命后20世紀中葉20世紀下半葉①優良品種育成推廣、優質高效化肥廣泛應用;②設施農業獲突破性進展;③大型農場、養殖場成為主要經營模式。集約化:集合要素優勢、節約生產成本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一)農業生產的現代化3、表現——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1)前提:汽油、柴油拖拉機相繼實現批量生產鏵式犁播種機聯合收獲機機器人(2)特點:各國國情不同,農業機械的規模不同(3)影響: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動農作物播種、收割與加工從人工化向自動化轉變。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一)農業生產的現代化3、表現——雜交育種技術新的突破(1)成就:①1930年美國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玉米新品種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麥新品種③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培育出雜交水稻④中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不斷取得突破。2014年,“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創世界紀錄。(2)影響:1973年,袁隆平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秈型雜交水稻)南優二號提高了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為人類消除饑餓作出了突出貢獻。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二)畜牧業的現代化2、生產規模大型化。1、養殖場和牧場的各個生產環節,從給料、給水到產品收集、包裝、運輸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控制;(二)漁業的現代化3、從淡水向海水養殖發展。1、漁具現代化;2、水產養殖向工廠化、機械化和集約化的經營發展;◎捕魚與遠洋漁場◎大型奶牛場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項目傳統農業現代農業農具動力

生產技術

生產目的

使用肥料

作物品種

經營模式

物質循環

【探究比較】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主要區別

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

畜力和自然力等機械化工具為主;石油和電力等實踐經驗現代科技

自給自足商品化天然有機肥料化學肥料、大量使用農藥農家原有品種人工培育品種個體小農為主,生產單元也是消費單元。大型農場、養殖場,,集約經營為主,需要一個強大的科技和工業體系支撐內循環,農產品初加工

外循環,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延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機械化集約化智能化自動化專業化產業化一、食物生產的現代化歸納:農業現代化的具體表現。1.食物生產的機械化;2.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3.育種技術不斷創新;4.生產規模日益規模化,集約化。【梳理總結】農業現代化有何意義?1.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作物產量;2.為人類消除饑餓做出重大貢獻;3.促進農業人口向非農轉移,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4.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農業生態結構和產業結構;5.飲食方式與飲食觀念的更新變化;6.有利于促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一)糧食儲存原始社會古代社會◎陶器◎地窖◎隋含嘉倉截面示意圖◎隋代含嘉倉遺址防鼠、防盜、防潮、防火、保鮮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一)糧食儲存20世紀50年代20世紀70年代◎機械通風儲糧技術示意圖◎谷物冷卻機◎機械冷低溫儲糧技術示意圖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一)糧食儲存21世紀以來◎中儲糧低溫糧倉◎智能糧倉示意圖制冷設備、糧倉容量、儲存技術發展,儲備自動化智能化提高了國家儲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了國家糧食安全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二)食物保存1、古代人們利用腌制或風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還利用自然界的冰來延長食品保藏期。◎臘肉2、現代◎戰國冰鑒(1)冷凍食品加工:

自20世紀20年代起,速凍加工、冷凍設備、冷凍食品以及冷凍食品包裝等領域的技術不斷進步。(2)冷凍食品儲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凍食品工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冷鏈物流產業也發展起來。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2010年,中國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對冷鏈物流產業進行整體布局,大大促進了這項產業的發展。(二)食物保存思考:冷鏈物流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1.能夠為人們提供更新鮮、營養保存更好的生鮮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2.可實現農產品跨區域、跨季節均衡銷售,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食品種類;3.可減少農產品損失,有利于防止食品變質,保障食品安全;4.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一)糧食安全1995年定義糧食安全概念:所有人任何時候都能獲得足夠的、富有營養的和安全的食物,來滿足健康的膳食需要和合理的喜好。思考:糧食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應對?材料

遭受饑餓和貧困折磨的人數現已逾10億,這一事實讓我們感到震驚……糧食安全、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長期投資不足所產生的影響,又因近期糧食、金融和經濟危機等因素而雪上加霜。從現在起到2050年,為養活預計超過90億的世界人口,農業產量估計需增長70%。氣候變化給糧食安全和農業部門增加了嚴重風險。◎1994《饑餓的蘇丹》三、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一)糧食安全1、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①隨著人口激增和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積不斷減少;②食物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加劇;③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的風險;④國際政治經濟的矛盾;④農業長期投資不足與經濟危機的影響。糧食安全是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三、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1845年夏,馬鈴薯霜霉病來勢洶洶,持續地、大范圍地侵襲愛爾蘭,馬鈴薯大面積絕產,饑荒發生。大饑荒也給各種疾病的蔓延創造了理想的條件,至少25萬人死于“饑荒熱”(既疹傷寒和黃熱病)這種病,1846—1851年大饑荒期間愛爾蘭至少100萬人死亡。由此可知A.愛爾蘭種植結構單一

B.愛爾蘭自然條件不適宜種植馬鈴薯C.愛爾蘭醫療條件落后

D.物種交流給愛爾蘭帶來毀滅性打擊思考:愛爾蘭的大饑荒,給我們今天應對糧食安全,提供哪些啟示?(一)糧食安全2、應對措施世界中國①各國政府都把保障糧食安全與消除饑餓作為首要任務。②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多次召開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制訂糧食安全行動計劃,為人類共同消除饑餓統籌資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加強國際合作①中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②發布方針:1996年,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④政策支持、制度創新和農業科技進步。③制定法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糧食安全的法律法規。在增加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一)糧食安全2、應對措施怎樣保障糧食安全:1.嚴守耕地紅線;2.優化糧食生產結構;3.加強國際合作;4.完善農業全球布局;5.強化對農業的技術支持;6.強化節約意識。三、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二)食品安全1、產生原因①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造成環境污染;②禽畜飼養過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③食品加工過度使用添加劑,導致食品安全頻發;④食品供應過程中的污染、變質等問題。農業現代化的負面作用三、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從三聚氰胺事件、“蘇丹紅”事件到網紅“辛吉飛”引爆的食品添加劑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這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背后都有違法使用化學添加劑的陰影。這類問題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A.新航路開辟時期

B.世界市場基本形成階段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D.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階段知識回顧: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16世紀新航路開辟: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初現。17—18世紀的殖民擴張: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9世紀上半期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二)食品安全2、應對措施(1)世界: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制定法律法規進行治理。(2)中國: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①立法規范:2009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訂;②嚴格監管:中國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