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_第1頁
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_第2頁
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_第3頁
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_第4頁
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

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及意義。2024屆新高考歷史熱點沖刺復習人民解放戰爭——1946.6—1949年時間全國卷地方卷2018【I】

.30解放戰爭期間中共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江蘇·三大戰役2019【Ⅱ】

.30解放戰爭后期中共為工作重心轉移的準備措施海南·國共內戰2020【I】作重心命題趨勢:重點考查戰爭勝利原因及意義,認精神,堅定對黨的信心,國民黨政權結束統治和解放識中共的革命探索的經驗和樹立“四個自信”2021【

】主義與中國2022)東·8內戰爆友;浙江高專·28解放戰尹時期民營工業崩潰;北京.8.重慶政治協商會議2023【新課標】.44中共在根據地的制度探索廣東卷.18.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考情掃描】1945.8

1946.1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一→

戰略反攻

一→

戰略決戰

→一

全面進攻

一—

——

—政協會議一遼

—一→

危機四伏平

—淮海戰役

一劉鄧大軍一時空定位一→

發動內戰→

戰略防御北平談判挺進大別山國民黨爭取和平渡江戰役統治結束準備內戰共產黨——漫畫反映了哪些信息,表達了人民怎樣的訴求?國人心愿:抗戰勝利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們的強烈愿望。材料:美蘇通過雅爾塔協定和中蘇條約成功協調了兩國對華政策,表示一致支持國民黨統一中國而不支持中共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美國答應以受降和接收為

名幫助國民黨運送大批軍隊,搶占戰略要地……1945年8月14日,

(中華民國)外

交部長王世杰與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

》,以外蒙占獨立等條件,換取蘇聯“予中國以道義上軍需品及其他物資之

援助予國民政府”、

“不供給武器與中共”。——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1.背景:①抗戰勝利后,民眾渴望和平、民主,重建家園;②出現兩種不同的建國方針。③美蘇有意支持國民政府和平建國(美扶蔣反共,蘇親蔣疏共)。南京重慶◎秦皇承(wniu晉e

沈陽意圖報

晉國界地區界沖蠅島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2

.

重慶談判(1945

.

8

-

10)1945.81945.10.10蔣介石3次電邀毛澤東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結果如何?簽訂《雙十協定》和平似乎是可行的

……內容

:“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但關于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合法性未達成協議。1946.1.10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和平好像更近了一步

……內

: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1946.3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否定協議“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

”1946.6國民黨向中原解放區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爆發材料: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

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愿

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于蔣介

石獨裁統治的……所以,

重慶是可以

去和必須去的。—1945年8月26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發言VS中共:將計就計、反客為主,揭穿陰謀【思考】1945年8月,為何蔣連續三次電邀毛,而毛敢爽快應約?和

方平

案19q?國民黨:以退為進、投石問路;假和平真內戰磨好刀再殺內容共產黨國民黨兵力127萬人430萬人武器裝備小米加步槍全部日、美裝備占領地區228萬多平方千米731.萬多平方千米控制城市400多座(中小城市)500多座(大中城市)人口1億多3億多二、

全面內戰的爆發1.標志: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國強—共弱階段時間戰略重點結果/影響戰略防御國民黨全面進攻1946.6—1946.10中原解放區①中共策略:確定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方針,②結果: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國民黨重點進攻1947.31947.6陜北、山東①中共策略: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撤出延安,轉戰陜北;②

:粉碎重點進攻(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取得陜北青化砭、沙家店戰

;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在山東

孟良固戰役消滅國民黨王牌整編74師二、

全面內戰的爆發2.戰爭進程(1)戰略防御(1946.6-1947.6)二、

全面內戰的爆發2.戰爭進程(2)戰略反攻(1947

.6-

1948

.秋)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干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武漢,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三路大軍挺進中原要圖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

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

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澤東陳、粟大軍豫皖蘇

南京鄂豫皖豫侯事陳庚大軍劉、郊大軍山東陜

北解放軍

黨軍地域國

民黨軍增援方向國民

.

區遼

滅國民

1

9

4

8

9

1

1

月張

家平津戰役甕中捉鱉區第二、三兵團聯合發

動;基本解放華北全境

濟南La5淮海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5萬1948年11月

一1949年1月由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

戰軍發起;

長江中下游

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遼沈戰役關門打狗軍

4

萬由東北野戰軍發動;東

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取得對

國民黨軍隊的優勢連(露方一開封戰略決戰(1948.9-1949.4)戰

5

2

余1948年11月一1949年1月淮海戰役各個突破,

分割包圍由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陳管階段戰役名稱時間戰爭情況戰略決戰遼沈戰役1948.9-11殲敵47萬余人,解放東北全境淮海戰役1948.11-1949.1殲敵55萬余人,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平津戰役1948.11-1949.1殲敵、改編52萬余人,基本解放華北全境意義: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事的主力,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二、

全面內戰的爆發2.

戰爭進程(3)戰略決戰(1948.9—1949.1)階段時間概況及意義最后勝利1949年4月(1)國共北平談判,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但國民黨拒絕簽字。(2)

渡江戰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4月23日,占領南京。統治中國

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3)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全國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二、

全面內戰的爆發2.戰爭進程(4)最后勝利(1949.4)(一)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1.國統區經濟危機(1)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2)官僚資本巧取豪奪,美國商品大量涌入(3)

民族工業陷入絕境材料:國民黨政府財政嚴重入不敷出的狀況,由于內戰軍費的激增和豪門資本恣意中飽,本來已

病入膏育,無藥可救……法幣的發行量,從抗戰

勝利到1948年6月增加近370倍。貨幣飛速貶值,

物價如脫韁野馬般猛漲。蔣介石感嘆道:

“經濟

危險至此,比軍事更是憂慮。”——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法幣100元購買力的變化兩頭牛兩個雞蛋六分之一塊肥皂

一只煤球五百分之一兩大米1949年可買五十億分之一兩大米三

、國共兩黨政權建設的差異1937年可買1945年可買

1946年可買

1947年可買

1948年可買三

、國共兩黨政權建設的差異

以1946年冬

”(一)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

運動為標志,

一個以反對美蔣為中心的、2.國統區社會危機:

大一

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官僚資本的巧取豪奪,

展成為配合國統區的愛國民主運動興起,

形成反蔣的“第二條戰線”。3.政治危機:專制獨裁

:1946

.11—12

,國民黨包辦“國民大會”,制訂《中華民國憲法》,暴露國民黨當局堅持獨裁和內戰的真面目。---------

----材料:1948年5月爆發的“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學生運動,席卷全國,推動了國民黨統治區工人、農民、市民斗爭的發展。這一年,在上海、天津、廣州、武漢等主要工業城市,有120萬工人參加反對內戰、反對美蔣暴行的罷工和示威游

行,罷工次數達3000多次。反對蔣介石暴政的農民武裝遍及國民黨統治區10多個省區,總數達數十萬人。還有38個城市發生大規模搶米風潮,參加的城市貧民達17萬人。國民黨統治區人民民主運動的發展,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廣泛、更加鞏固,使國民黨反動派完全陷入孤立的困境。條戰線。逐步發作戰的第二、反迫害,軍戰放內人民解餓、反饑興反速是迅心區核統運動以學生為先鋒的愛國民主運動在這浩起聲“抗議美軍暴行線的條發二爆第三、

國共兩黨政權建設的差異(二)中共的政權建設1.經濟上: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措施:

1947年夏,全國土地會議(河北平山西柏坡)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制定土地改革總路線。(

2

)

: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3)意義:各解放區掀起土地改革群眾運動,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時期政策做法作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打土豪、分田地

,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抗戰時期雙減雙交政策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承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鞏固并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解放戰

爭時期沒收地主土地,

廢除封建剝削

的土地制度,實

行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制度,按

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

地消滅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農民分得土地,積極參軍,支援前線,成

為解放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知識鏈接】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晨

霞三、

國共兩黨政權建設的差異(二)中共的政權建設2.政治上:解放區的政權建設【選必一P17】華北。東北、華東、中南。(1)在解放區設置行政區

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區①內

:設軍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轄

東北西北局②意義:鞏固新興的人民政權,為新中國的政

.

西北

華北(2)1949.6.30,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①內

:指出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已

華東西

.6

事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1947.7②意義: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3)統

貨幣: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河

秋東上

南費行西南局1945.9

194510194512

1948.5

19496

1949.7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以取代原來解放區各類龐雜的貨

市。(

選必一P881954年撒銷各大區一

級的黨政機關南局1946西南南局48.5中19局12北5.華194局10東45華199局45北19東三、

國共兩黨政權建設的差異(二)中共的政權建設2.政治上:解放區的政權建設(4)中共七屆二中全會①召

: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②內容:A.提出了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基本方針。B.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C.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D.告誡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指出: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

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

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法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

產黨的九十年》共產黨實行的力爭國家主權,維護民

族尊嚴,堅持和平民主,反對獨裁內戰,

與民休養生息,分給農民土地,發展多種

經濟的政策,代

表了最廣大群眾的利益,

從而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支持。——馬也《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王樹增<解放戰爭>》

一書記述的往事》蔣介石總結道: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完全是國民黨組織

瓦解,紀綱廢弛導致的......

從根本上說,國民政府在政治

上敗壞,導致經濟崩潰、軍事

失利,無不是國民黨自身腐敗

無能的結果。——劉芳《國民黨大陸失敗原因及歷史啟示》【思考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

學知識,分析國民黨政權在

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思考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原因:(1)

國民黨方面: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

失去了民眾的支持。(2)

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意義:◆結束了百年屈辱的歷史,迎來了一個人民期盼已久的新中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結束了中國雙半社會的歷史

,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改變了世界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地區民族解放斗爭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1949年)國共十年對峙

1927—19371924—1927國民大革命解放戰爭1946—1949抗日戰爭

1937—1945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1919年

五四運動(2022·北京高考·8)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后,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民主人士、國民黨要員等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A.

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

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C.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D.

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2021·廣東高考·9)對于毛澤東的重慶之行,民主人士柳亞子賦詩稱頌為“彌天大勇”。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評說;

先生能夠惠然肯來,

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這反映了當時(

)A.

國共力量對比出現逆轉

B.民主黨派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C.

國家重建成為國人共識

D.

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動國共走向和談(2018·江蘇高考·10)右側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兵力對比圖。由此可知,人民軍隊兵力總數占據優勢始于(A.

全面內戰爆發時B.

戰略反攻開始前C.

三大戰役進行中D.

渡江戰役結束后(2020·上海高考·8)某同學編寫歷史劇本,在“場景”一欄中有如下五個地名,據此判斷其主題是:大別山→錦州→徐州→北平→

南京A.

北伐戰爭

B.

紅軍長征C.抗日戰爭

D.

解放戰爭(2019·全國Ⅱ卷高考·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過黨校、軍校以及其他方式,對干部進行培訓,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開辦正規大

學,盡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術。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推動土地改革進一步深入

B.為工作重心

侈做準備C.

重視科學和文化以推進工業化建設

D.

提高執政能力以發展社會主義生產(2020·全國I

卷高考·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

“只強調和資本家斗

爭,而不強調聯合愿意和我們合作的資本家……這是一種實際上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傾向”

“和黨的方針政策是在根本上相違反的”。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