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時代課件_第1頁
電力時代課件_第2頁
電力時代課件_第3頁
電力時代課件_第4頁
電力時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時代分組探討:一組: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的條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發明成果?二組: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四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如何推動世界連接為一體的?三組:瓜分世界的狂潮有何新特點?美國提出了什么對外政策?電氣時代的來臨原因過程影響原因前提:條件市場:技術:資本:

勞動力:19世紀下半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在歐美主要國家確立科學技術的突破性成果和創新

第一次工業革命積累的資本

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城市化過程電的發明和應用:

鋼鐵工業的發展:新興產業的興起:傳統產業的發展:中心:標志:時間:成就美國和德國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明第一臺大功率發電機1866年電氣時代

鋼鐵時代

汽車工業、石油工業、近代化工技術和化學工業發展起來

推動了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

特點多國同時進行從重工業開始科學與技術相結合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電力的廣泛應用:電氣時代鋼鐵工業鋼鐵時代石油、化學工業的建立塑料、人造纖維開始投入生產和使用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藥80年代改良制造無煙火藥的技術80年代從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學產品農業現代農業西門子電車1866發電機齊柏林1900飛艇本茨-汽車之父

1885三輪汽車諾貝爾1867發明炸藥80年代改良無煙火藥馬可尼1896無線電報萊特兄弟1903飛機福特1896四輪汽車貝爾1876電話愛迪生1877留聲機1879電燈1889電影機美國德國瑞典戴姆勒1883汽油內燃機

狄塞爾1897柴油內燃機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3.影響生產力:社會關系國際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資本家控制著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命脈,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大大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整體化壟斷組織的產生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壟斷組織的產生

原因生產和資本高度的集中

概況

公司日漸成為工商業組織的支配形式股票交易市場的形成——巨型企業

影響壟斷資本家控制著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形式托拉斯、卡特爾、辛迪加壟斷組織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企業間競爭加劇生產的集中資本的集中壟斷組織產生到一定程度(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壟斷的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公司瓜分世界的狂潮原因

1、壟斷組織的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2、經濟實力上升到與亞非拉落后國家和地區的差距增大。3、壟斷資本集團大規模向海外擴張,尋求和擴大投資場所概況1、到1900年為止,世界殖民地面積共計73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5.3億2、到19世紀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影響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劇——一戰2、給亞非拉地區帶來災難,變的更加貧困和落后對非洲的瓜分美“門羅主義”19世紀初,拉美獨立運動接近勝利時,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提出“門羅主義”,暴露美國對拉美的擴張野心。大棒政策金元政策英資本輸出19世紀末,美國又提出“泛美主義”,建立了“美洲共和國國家聯盟”。“泛美主義”馬漢提出“海權論”,美國于1898年4月向西班牙宣戰。美國迅速擊潰西班牙海軍,迫使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此后不久,美國把古巴變成自己的保護國。法德20世紀初,成為西半球霸主美國的對外侵略擴張

早期政策重點門羅主義

泛美同盟新殖民主義倡導者和設計者

太平洋商業“帝國”構想1、目的是追逐商業利潤,要求“公平”競爭,不搞歧視和壟斷措施和政策“海權論”

“美西戰爭”

“門戶開放”政策——建立美洲體系2、“不割讓主義”,反對分割殖民地和勢力范圍3、“保全”中國的行政實體,實行間接統治。在亞洲“門戶開放”政策原因提出內容實質1、新殖民主義的提出美國國務卿約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貿易”原則。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貿易”原則1、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中的即得利益為了緩和列強的爭奪和消弭中國人民的反抗,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共管體系”影響1、標志美國侵華進入新階段——有了獨立政策2、使帝國主義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2、19世紀末,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實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時要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使美國“利益均沾”世界連接為一體原因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2、交通運輸工具的變革,使得遠程運輸更為廣泛、安全、便捷影響

1、促進了世界農業的發展2、使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提高3、世界一體化促進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擴大4、世界一體化導致了國際關系得緊張

3、電信工具的創新加速了商業信息的傳播與交流,使得人們的跨時空聯系日趨頻繁和便利世界市場進程時間推動因素主要途徑初具雛形新航路開辟后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和掠奪初步形成

19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炮艦開路行不平等貿易最終形成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知識綜合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出現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和掠奪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內容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同點發明者發明基礎時間范圍重要標志開始部門經濟結構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工匠、技師 生產實踐的總結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棉紡織---輕工業1765--19世紀中期英開始--法美結束100年19世紀中期德俄日開始1870--19世紀末20世紀初

30多年科學家、工程師自然科學成果同時開始于幾國英國—法美—德俄日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電力---重工業交叉進行速度快范圍廣規模大

請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談談工業革命給你帶來的啟示。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經濟的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3.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4.經濟的發展需要雄厚的資金。5.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4、如何評價近代世界一體化?(1)實質:(2)積極性:(3)消極性: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或世界體系)的形成客觀上是歷史的進步,推動世界發展擴大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國際關系日趨復雜:①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不平衡列強之間矛盾加劇②資本主義列強與亞非拉之間不平衡

民族民主運動鞏固練習選擇題:1、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A、西門子發明發電機B、愛迪生發明電燈C、貝爾發明電話D、喬治發明電影放映機2、1898年人們可使用最新發明的交通工具是()A、飛機B、汽船C、火車D、汽車3、壟斷組織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表現為()①擴大生產規模②改善經營管理③提高生產效率④加緊瓜分世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ADB選擇題4、美國確立西半球霸權地位是在()A、19世紀初B、19世紀中C、19世紀末D、20世紀初5、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點是()①主要發生在基礎工業和重工業領域②科技含量大為提高③推動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④確立了資本主義在世界的統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美國早期對外政策的基礎是()A、門戶開放B、門羅主義C、孤立主義D、泛美主義DAC選擇題7、19世紀美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政策在不斷調整,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形勢的變化B、美國經濟的發展C、自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D、英國等國家的衰落的8、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組織的出現,實際上是()A、經濟走向全球化B、經濟區域化的進一步發展C、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變革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局部調整9、19世紀晚期,壟斷組織出現的根本原因是()A、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B、生產和資本的日益集中C、社會財富的日益集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