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高中)》真題1.【單項選擇題】某必修教材編排有評說歷史的專題“歷史的回聲”,按照該教材“專題內容”單元構成的方式,下列課文屬于該專題的是()。A.《蘇武牧羊》B.《阿房宮賦》C.《赤壁之戰》D.《燭之武退秦師》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A項,《蘇武牧羊》節選自《漢書·蘇武傳》,取材自史事“蘇武杖漢節牧羊”。作者重在記敘蘇武出使匈奴、身陷匈奴,后歷盡艱辛、飽受苦難,持節19年而不改其志的歷史典故,突出蘇武“威武不屈”的操守,但并未對這一典故及人物進行評說,故不選。B項,《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杜牧借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出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并以此向唐朝統治者發出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時濟俗的情懷?!栋⒎繉m賦》是評說歷史的文章。C項,《赤壁之戰》出自北宋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本文詳細記載了赤壁之戰的全過程,其中又以描述戰前準備為主。作者重點描述了戰略決策的巧妙運用、孫劉聯盟的結成過程以及最終抗曹計策的制定.但并未對這段歷史多作品評,故不選。D項,《燭之武退秦師》記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晉尋釁合攻鄭國,而鄭國燭之武只身涉險與秦穆公交涉,最終以不卑不亢之態、剖析利弊之言,退秦國之兵的史實。文中也無品評之論,故不選。2.【單項選擇題】在校本課程“成語智慧”的學習中,有同學請教“韋編三絕”“聞雞起舞”“洛陽紙貴”三個成語分別涉及的人物。教師的回答,正確的是()。A.孔子;班超;白居易B.司馬光;祖逖;白居易C.司馬光;班超;左思D.孔子;祖逖;左思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韋編三絕”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常用以比喻讀書勤奮?!妒酚洝费浴翱鬃油矶病兑住贰薄白x《易》,韋編三絕”,即贊頌孔子為研究《周易》而反復翻讀,以致穿連竹簡的牛皮繩都被磨斷了好多次?!奥勲u起舞”最早出自《晉書·祖逖傳》,用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晉書》中記載,相傳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在年輕時便立志報國,為精進武藝,振奮精神,半夜一聽到雞鳴,就與好友披衣起床,拔劍練武。“洛陽紙貴”出自《晉書·左思傳》,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稌x書》中記載:西晉時期左思的《三都賦》歷經曲折后為世人所知,風靡京都,盛行一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3.【單項選擇題】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外閱讀’’的教學建議,下列教學行為,合適的是()。A.教師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B.教師把每周五的一節語文課安排為課外閱讀固定課時C.教師讓學生至少讀五本“文學名著簡介”,并寫讀后感D.教師讓不愿讀《巴黎圣母院》的學生欣賞同名改編電影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第三部分“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寫書評、讀后感,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共同提高閱讀能力。故A項表述正確。B項,教師的課外閱讀教學應根據學情靈活進行課時調整與安排,“把每周五的一節語文課安排為固定課時”的做法并不合適。C項,《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高中必修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指出,學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此外,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應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僅要求學生“寫讀后感”的方式過于單一。D項,僅僅依靠欣賞同名改編電影,而不對閱讀文本本身展開更深層次的分析與討論,無法達到課外閱讀活動的目的。4.【單項選擇題】教師開設了“審美修辭”的課程。該課程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規定的選修課程系列中,所屬的系列是()。A.詩歌與散文B.小說與戲劇C.語言文字應用D.文化論著研讀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修辭屬于語言文字基礎知識,選修語言文字應用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審美修辭是較為高級的、與美學相結合的關于修辭的概念,符合語言文字應用的條件。5.【單項選擇題】在“文明旅游”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教師請學生運用幽默語言提示人們愛護草地,下列學生表達合于要求的是()。A.小草有生命,足下請留情B.小草長得好,路過繞一繞C.小草綠油油,愛惜記心頭D.眼前芳香草,千萬莫醉倒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題干要求“運用幽默語言”來提示游人愛護草地.不能隨意踩壓小草,意在考查考生對語體的理解以及對修辭的應用。選項中,A、B、C三項雖然讀來都有節奏美,尾字均押韻,但表述方式卻過于直白;D項以“芳香草”突出花草的芳香與可愛,以“莫醉倒”夸張修辭花草芳香的影響與作用,并暗示人們不要因為流連花草而踩踏壓壞了草地,委婉幽默。6.【單項選擇題】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歌行體作品。下列不適合的是()。A.《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B.《琵琶行》C.《商山早行》D.《春江花月夜》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歌行體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篇幅長短靈活;②保留有古樂府敘事的特點,將記人物、記言談、發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容充實生動;③沖破格律詩對格律、音韻的要求,平仄不拘;④句式比較靈活,一般是七言,也有以七言為主,穿插三、五、九言的句子;⑤詩歌命名中通常有“歌”“行”“歌行”等字眼。A、B、D三項均為歌行體作品,C項《商山早行》屬于五言律詩。7.【單項選擇題】作文修改課上,師生根據作文情況各自提出問題,然后圍繞所提問題開展講評、討論。對該做法的分析,合適的是()。A.學生參與講評,是為了減輕教師的負擔B.師生共同討論,有利于化解師生的矛盾C.師生全程合作,凸顯了寫作過程的評價D.評價主體多元,可轉變師生的評價理念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學生參與講評,是教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而不是以減輕教師負擔為目的的,A項說法錯誤。師生根據作文情況提出各自的問題,共同分析討論,目的在于通過合作多角度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寫作能力和作文評價水平,B項說法錯誤。題干所述作文教學并非是寫作過程教學,而是完成寫作后進行的作文修改教學,C項說法錯誤?!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評價建議中提出要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霸u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教師讓學生參與講評,有利于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轉變師生的評價理念,D項說法正確。8.【單項選擇題】教學《荷塘月色》,教師展示“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等多種狀態的荷花圖片,請學生瀏覽以感受課文中描寫荷花的文字。對該做法的分析,正確的是()。A.教師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B.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了語言的深層內涵C.教師通過比較提升了學生語言感悟力D.教師有較強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意識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題干中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通過對比展示多種狀態下的荷花圖片,方便學生直接感知荷花的形態與情韻,有效體會課文中描寫荷花的文字,提升對課文的感悟力。故C項說法正確。題干中教師要求學生瀏覽感受文中描寫荷花的文字,并不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未對描寫荷花的文旬進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故無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涵:教師重在引導學生感悟文字,而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9.【單項選擇題】教師請學生每節課前輪流做“五分鐘演講”。演講內容是最近閱讀某名著的感想。對該做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演講訓練序列化B.演講訓練常規化C.演講訓練生活化D.演講訓練綜合化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題干中“輪流”一詞體現出演講訓練的序列化;“每節課”一詞體現出演講訓練的常規化;“最近閱讀”這一限定體現出演講訓練的生活化?!熬C合化”在題中并未得到體現。10.【單項選擇題】教學《再別康橋》時,教師播放以《再別康橋》為歌詞的歌曲,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把握詩歌的情感。對該做法的分析,合適的是()。A.教師準確落實了學生學習詩歌的目標B.教師清楚區分了音樂旋律與詩歌的節奏C.教師所用資源未能形象地表現詩歌節奏D.教師不宜借用音像材料教學《再別康橋》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詩歌教學過程中,反復吟誦詩歌是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節奏、韻律,體會詩人情感的最佳方式。A項,題干中教師讓學生體會詩歌節奏,把握詩歌的情感,但僅通過播放同詞歌曲的方式,是無法實現該教學目標的,故A項說法錯誤。B項,教師用播放同詞歌曲的方式完全代替了學生朗誦,這體現出教師并未能明確區分出音樂旋律與詩歌節奏的區別,故B項說法錯誤。C項,教師雖然應用音頻資源來輔助教學,但詩歌的朗讀節奏和歌曲旋律并不一致,以聽歌代替朗誦,反客為主,混淆了學生對于音樂旋律與詩歌節奏的認識;并且未對朗誦技巧進行引導教學,所以學生未能形象感知詩歌節奏,故C項說法正確。D項,教師可以根據《再別康橋》一課的學情,以恰當的方式運用合理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D項說法過于片面。11.【單項選擇題】閱讀“戲劇活動”的設計,按照要求答題。第一階段,學生閱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推薦的課外讀物或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尋找感興趣的材料,改編成劇本。第二階段,學生舉辦劇本推介會。大家交流、欣賞各自改編的劇本,評選出優秀劇本,供同學們選擇排演。第三階段,戲劇展演。學生依據事先研制的戲劇表演評價規則,對各個劇目演出情節進行評價,評選優秀劇組、演員等。對上述“戲劇活動”設計的分析,正確的是()。A.教師意在強調學生應將閱讀結果轉化為表演活動B.設計體現出以評價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理念C.教師搭建校園明星成長的平臺,激發了學生興趣D.設計讓學生做實施者、評價者,教師則做旁觀者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教師設計“戲劇活動”意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外讀物,搜集相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與感悟,交流各自的心得,嘗試戲劇表演,加深對戲劇作品的體驗,而不僅僅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表演,故A項說法有誤。題干中教師要求學生評選優秀劇本,研制戲劇表演評價規則并對戲劇表演進行評價,有助于通過生生互評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展開,故B項說法正確。教師通過學生自主搜集資料、選擇主題、創作并互評劇本、表演戲劇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故C項說法有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在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扮演引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而不是所謂的旁觀者,完全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故D項說法錯誤。12.【單項選擇題】閱讀《師說》導入環節的課堂實錄,按照要求答題。師: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闭埻瑢W們思考一下,這位家長的觀點有道理嗎?生1:我認為這位家長的觀點是正確的!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就是靠毛澤東才名揚天下的,而毛澤東沒有老師照樣可以自學成才。生2:我不贊成這位家長的意見,因為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養,沒有老師,就沒有當代文明;沒有老師,人類只能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蒙昧時代。師:同學們的發言反映了對教師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F在我們先研讀《師說》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韓愈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然后再請同學們深入討論。對上述導入環節的分析,正確的是()。A.從生活中的故事入手,激起了學生對課文的爭論B.以提問方式引發學生討論、掌握課文的主要觀點C.從尊師重教的問題出發,引出了《師說》的教學D.打開了學生的思路,營造出緊張嚴肅的課堂氛圍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教師以真實故事作為導入,并據此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發表個人看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進入課文教學做好準備,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A項中,教師在提問引發學生討論后,并未明確孰是孰非,而是說“看看韓愈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然后再“深入討論”,故激起學生“爭論”的說法用詞不當,錯誤。B項“掌握課文的主要觀點”說法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教師采用故事導入的方法。從尊師重教的角度設問,引出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兩種看法,從而進入對課文的教學,C項說法正確。實錄中并未體現“緊張嚴肅的課堂氛圍”,D項說法有誤。13.【單項選擇題】為美國浪漫愛情電影《BathingBeauty》翻譯片名,下列準確反映影片內容,又蘊含傳統文化色彩,使中國觀眾更易于接受的片名是A.水上芭蕾B.出浴美人C.出水芙蓉D.水上盛典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題干中的測試題要求對電影名進行英漢翻譯,主要考查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及其傳統文化知識的積淀,駕馭并應用兩個學科知識的能力與綜合運用語言文化的能力。而A項中所提的“英漢互譯”在題干中并未得到體現。14.【單項選擇題】閱讀下面的教學論文(節選),按照要求答題。在語文課程中教學語言知識,既需要隨文學習、及時積累,也需要適時整理,集零為整。有效積累,需要訓練學生養成朗讀、復述、背誦、抄寫、默寫等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有效整理,是因為隱含于范文的活的語文規律,需要適度的明確化、類型化和系統化。只有這樣,才能有益于學生自主組建有結構的知識。否則.模糊的、個別的、散漫的知識既不利于學生必要的理解和記憶,也不利于他們有效的模仿和遷移。這種整理。既應是教師教學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必要環節和良好習慣。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理解某一事物就是意味著給某一事物在知識、動機、信念、系統中找到位置,意味著了解某一事物在我們活動中或他人的活動中可能發生什么樣的作用。對上述教學論文的分析,正確的是()。A.語言知識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B.語言知識教學過程中“整理”比“積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學生學會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D.“有效積累”的是模糊的、個別的、散漫的知識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A項,題干所選教學論文中并未體現“語言知識教學”與“語文課程教學”的關系;B項,教學論文分別提及“有效積累”與“有效整理”,但并未論述兩者之間的重要性關系;C項,由節選論文中“這種整理,既應是教師教學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必要環節和良好習慣。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句,可知C項正確;D項,論文中指出“模糊的、個別的、散漫的知識”需要有效整理,但“有效積累”是教學方法.不是“模糊的、個別的、散漫的知識”,D項說法混淆概念。15.【單項選擇題】閱讀《鴻門宴》的學習任務設計,根據要求答題。課前學習任務:借助工具書與課文注釋翻譯課文,并歸類整理“如、謝、舉”等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課中學習任務:項羽因曹無傷的密報“大怒”,這個“怒”字包含哪些內涵?有人認為樊噲在席上的講話和劉邦說的一模一樣,僅在語句上稍有變化,是嗎?如有區別,在哪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課后學習任務:收集名人對項羽評價的詩詞.看看他們在詩詞中對項羽的評價是怎樣的,以“我看項羽”為題寫一篇文章。對上述學習任務設計的分析,正確的是()。A.教師把握住探究學習的本質特點,探究任務設計充分B.教師以生為本,重視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文言文的能力C.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強,課中任務切入準,覆蓋面廣D.教師整合資源設計課后任務,達成了專題探究的目標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B項,“獨立”在題干的學習任務設計中并沒有體現出來。獨立閱讀是指不依靠他人進行閱讀,而上述學習任務設計中,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閱讀的。C項,“覆蓋面廣”在設計中未得到體現。上述任務設計僅限于言語理解,并沒有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節分析等其他學習內容。D項,題中任務設計并未設置“專題探究”。16.【教學設計題】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下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原文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日《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嚕蜩轮?。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課文介紹該課文選自某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5)第二單元第一課,同單元另外3篇課文為《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單元說明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所選課文時代不同,文體不一,所抒發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歸田園的樂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滄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壯志,也有友情與親情的抒發。語言或典雅華麗,氣韻靈動;或沉郁頓挫,令人回腸蕩氣;或娓娓道來,質樸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古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閱讀這些作品,要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最好能夠熟讀成誦。這樣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學生情況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班額50人。教學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問題:根據上述材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并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不可照抄材料)。(20分)【答案解析】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①利用辭的體例,感知辭的押韻特點,朗讀并背誦全文,培養古詩文語感能力;②在誦讀中感受作者的歸隱情結,體悟作者情感,對作者思想進行簡單辨析;③進行探究性閱讀,賞析文章的藝術特色,探討作家作品和時代潮流、文化背景的關聯。(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反復誦讀,由淺入深地感知陶淵明的精神世界;②小組合作探討,分析文章的語言特點與藝術特色,體會詩人的情感。(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理解作者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②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砥礪自我人生修養,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確立依據:根據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本文內容的特點以及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的需求,確立了以上三維目標。具體依據如下:(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規定,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2)《歸去來兮辭并序》屬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二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鑒賞抒情散文是一個用心靈去探尋美的歷程,需要用心靈去貼近它,去感受它藝術境界的美妙。陶淵明是“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著古代知識分子追求個性價值的信念,激蕩著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內涵。他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信條的最徹底的實踐者,是文人高潔品行的萬世楷模。《歸去來兮辭并序》是陶淵明的傳世名篇,文章表達了作者辭官歸田的強烈愿望和歸途中的心情,敘寫了田園生活風貌以及回歸田園后的生活樂趣。(3)學生經過初中階段及高中語文前四模塊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文言修養。因而摒棄字字落實、句句疏通、講求語法的傳統教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引入問題,解讀文本。多數學生喜歡陶淵明,并且曾學過許多陶淵明的詩文,對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其詩文平淡自然的藝術特點。對于他在文中所表露出來的潔身自好、孤芳自賞、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則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把握即可。對陶淵明歸隱形成自己的看法,對學生來說則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既要學會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又要學會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17.【教學設計題】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下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原文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日《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嚕蜩轮?。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課文介紹該課文選自某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5)第二單元第一課,同單元另外3篇課文為《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單元說明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所選課文時代不同,文體不一,所抒發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歸田園的樂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滄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壯志,也有友情與親情的抒發。語言或典雅華麗,氣韻靈動;或沉郁頓挫,令人回腸蕩氣;或娓娓道來,質樸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古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閱讀這些作品,要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最好能夠熟讀成誦。這樣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學生情況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班額50人。教學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問題:選擇其中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教學片段,簡要說明每個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20分)【答案解析】領悟陶淵明的歸隱情結教學設計(一)指名朗讀第一段1.創設問題情境一: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大濟蒼生”,實現人生價值,往往都要入世、入仕,走上仕途去成就一番大作為??商諠摯藭r卻不愿為官,那么他辭官歸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請依據文本作答。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2.教師追問: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請用自己的話作答。明確:自責、自悔一“田園將蕪”“心為形役”;自恕、自慰一“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3.教師追問:陶潛的這種“心為形役”、視入仕為“迷途”的心情,你能找出他的相關詩句加以證明嗎?明確:“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歸園田居·其一》)”等。4.設問:結合此詩和本段內容,可看出陶潛有什么樣的情結?5.小結: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歸隱情結之一。(板書)(二)涵詠(緩慢地吟誦)第二段1.創設問題情境二:對一個厭倦官場束縛和世俗條框的人而言,如今終于可以擺脫了。如果你處在這種情境之下,你會有何感受?2.涵詠本段,要求通過涵詠(緩慢地吟誦)展開想象,聯想陶潛這一隱逸詩人的形象,最后達到當堂成誦。3.師生對話.學生暢談感受。4.教師追問: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有什么樣的歸隱情結?提示:與下面的詩句具有相同的心境。(PPT展示: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②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5.小結:一詩一賦,表達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閑適自在的歸隱情結之二。(板書)(三)角色朗讀第三段1.男生朗讀此段,女生注意聽。注意:男生的朗讀部分,感情處理恰不恰當?2.男生朗讀,女生評價。提示:評價要點。指明好在何處或不好在何處,并加以糾正,說說為什么這么處理。3.創設問題情境三:細讀第三段,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提示:請用“從……中我讀出了……”句式回答。4.師生對話。5.小結:中國士大夫寫勞動,都是倡導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此乃其躬耕田園、琴書詩酒的歸隱情結之三。(板書)(四)默讀第四段1.默讀本段。創設問題情境四:有人認為本文結尾“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一句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合全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2.學生討論交流,允許互相質疑。3.小結:詩人回歸田園.崇尚自然,是他質樸真實、率性而行的本性。他無法忍受官場對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趨同,以求保存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從字里行間我們不也體味到他這份濟世不得的痛苦與回歸田園的無奈了嗎?因此,本文陶淵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我們應當有更為完整的認識。陶潛順應自然,樂天安命有別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學家,也有別于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是他痛苦抉擇后為守衛自己的精神家園所獲得的人生真悟,此乃其樂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的歸隱情結之四。(板書)18.【教學設計題】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下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原文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日《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課文介紹該課文選自某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5)第二單元第一課,同單元另外3篇課文為《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單元說明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所選課文時代不同,文體不一,所抒發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歸田園的樂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滄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壯志,也有友情與親情的抒發。語言或典雅華麗,氣韻靈動;或沉郁頓挫,令人回腸蕩氣;或娓娓道來,質樸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古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閱讀這些作品,要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最好能夠熟讀成誦。這樣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學生情況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班額50人。教學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問題:設計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下面的【研討與練習】。(25分)【研討與練習】陶淵明詩文的藝術特點是“平淡自然”,前人說此賦“沛然如肺腑中流出,不見有斧鑿痕?!闭垙那楦斜磉_和語言運用兩方面談談你的理解?!敬鸢附馕觥炕顒又黝}:淺酌其語.深感其情,聊聊陶潛的平淡自然活動過程:師:陶淵明的田園詩曾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與所蘊含的隱士情感,為晉宋之交的文壇帶來一股清新風氣。即便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能跨越千年,從中感受到那份平淡自然、質樸凝練、醇厚新奇。之前我們已經一起學習過陶淵明的許多作品,也了解過他的作品的與眾不同。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生舉手搶答,各抒己見,或從用詞特色方面分析,或從語句韻律分析,或從隱士之風分析,或從田園情結分析……)師:看來同學們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都慢慢地初步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實大家所說的詞語、韻律、情結、風格,歸結起來就是陶淵明作品哪兩個方面的特點啊。有沒有同學愿意來總結一下?生:詞語和韻律應該屬于語言方面的內容,而情結和風格應該是情感方面的內容。師(笑):這位同學對一些基礎知識的定義和區分都很準確啊!那么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看陶淵明作品的語言與情感——徜徉在陶淵明這陣清新詩風中,去探尋他的語言、情感與詩風的關系!一、淺酌平樸醇厚之語教師出示陶淵明的詩句,學生朗讀并體會其語言特點。出示詩句:①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師:同學們朗讀一下老師出示的這幾句詩,然后分小組討論討論它們的語言特點。一會兒老師會找幾位代表來說一說你們小組各自的看法。注意大家在說的時候,要以“陶淵明……作品的……方面,體現出其語言……的特點”的格式進行表達。當然所舉例子可以是老師給的示例,也可以是陶淵明其他作品中的句子。(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師指名發言,生各抒己見,師加以明確)明確:陶淵明詩文作品語言方面整體的特點是平樸醇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語言色彩:質樸清麗,沒有辭藻堆砌,沒有修飾艷色,力戒濃墨重彩,多輕筆淡色點染。②音節韻律:音節和諧,辭意暢達,情致沛然流出,自然成韻,凸顯天然純凈。③語言特質:平淡新奇,淺切樸素,多“田家語”,近口語化,讀來朗朗上口。④用典自然:化典自然,語如己出,更平添一分自然平樸之感。(用典之處如例句“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化自《詩經·邶風·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歸?”一句)二、感悟脫俗遠仕之情師出示陶淵明的詩句,學生朗讀.體會其情感以及表現情感的方法。出示詩句: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②閑靜少言,不慕榮利。③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雜塵,虛室有余閑。(指名生有感情地朗讀例句,其他學生評價。學生評價時,需要以“我覺得他朗讀得很好/不太好。某句表達的是……的情感,他生動地,沒有準確地表達出詩人的這種情感”的句式進行表達)師:陶淵明的田園詩大多是表達他的歸隱之情,對田園悠閑無爭、恬淡瀟灑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的,所以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種喜愛之情的表達。那么陶淵明又是以何種方式表達出這種情感的呢?(生小組討論。師指名發言)明確:①發乎真情,寓情于景,情由景生,情景交融。這種表達方式既將陶淵明的歸隱田園之情極好地表達出來,還使得讀者更覺此情樸素、此情自然。②抒情詠懷與描景敘事都未對所表達的情感直接生發,而多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如描寫景物時,不直接抒情,而是描寫田園生活場景,真切純樸,醇厚有味,自然而然地表現出鮮活、幽美、恬靜的農村生活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三、體味平淡自然之風師:通過剛才的討論與分析,大家現在能說出陶淵明是如何通過語言運用和情感表迭來體現“平淡自然”了嗎?(生分六小組討論,其中三組分析語言運用,三組分析情感表達。學生發言,教師匯總并明確)明確:①從語言運用上看,陶淵明的詩文作品語言色彩清麗樸素,朗朗上口,音韻自然和諧,用典之處“不見斧鑿痕”。這使得其詩文無處不顯露一分自然之感并且貫穿全詩(文)。②從情感表達上看,其思想感情靜穆深切,其胸懷落落灑脫,其志趣高潔典雅,歸隱之心田園之情于田園生活的細節描寫之中自然流露。這使得其詩文始終充盈著一股平淡自然之風,并且歷久彌新。19.【案例分析題】閱讀《林黛玉進賈府》教學實錄(片段),完成下列題。師:《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座巍巍玉山,而《林黛玉進賈府》則是這座玉山上的一塊美玉。美玉亦有微瑕,美中常有不足?!读主煊襁M賈府》這塊美玉是否有“瑕疵”呢?今天就請大家仔細閱讀文本.說說自己的發現。生:課文中有一句:“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辟Z寶玉和丫鬟是主仆關系,“寶玉”一詞應該換為“寶二爺”才符合實際。師:你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很好!對這個問題,大家怎么看?生:我覺得丫鬟不喊“寶二爺”,稱“寶玉”體現了賈寶玉與丫鬟們的親密無間、情同兄妹的關系,正體現了賈寶玉的“叛逆”性格。師:說得好!寶玉在賈府中的確與眾不同,他“主仆不分,男女無別”的平等作風正是他性格中的閃光點。生:我發現一個問題,林黛玉到榮國府見王夫人時,房內“靠東壁西面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面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我認為這是作者的小小疏忽,“半舊”的家用擺設怎能表現賈府的豪華奢侈呢?(掌聲)師:你善于發現,探異求新,不簡單!剛才的掌聲是對你最好的鼓勵。不過,請大家再仔細想想,也許會有更精彩的發現。生:我不同意,“半舊”讓我們看到了賈府更深層次的東西,如果不是有多年的富貴,其家用擺設不會是“半舊”,這個“半舊”正體現了賈府奢華生活的深厚。生:我也認為作者寫得很真實,賈府既不是破落戶,也不是暴發戶,這個“半舊”體現了賈府的顯赫非一朝一夕。生:其實,這個“半舊”也預示著賈府未來的命運。師:果然,大家有了新的認識,看來這實在不是作者的疏忽!“半舊”這個形容詞恰恰來自于作者直接的生活體驗和敏銳細致的觀察,正是作者的用心之處。不過,能夠深入思考、有所發現、大膽質疑的精神值得提倡!請繼續給名著指“瑕”。師:本節課雖然我們沒有找到課文的瑕疵,未免遺憾,但我們收獲頗豐,我們感受到了經典作品須慢慢讀、細細品,方能悟出其中的妙處。記得當代紅學大家周汝昌曾經這樣評價道:“曹雪芹是個驚人的天才.他儀態萬方地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大文豪、大詩人、大思想家、大詞曲家、大音樂家、大關學家、大社會學家、大心理學家、大民俗學家、大醫藥學家、大園林建筑學家。這樣一個學識極廣博、素養極高深的人寫出來的小說,無怪乎有人將它比作‘百科全書’。”希望同學們課下有機會能通讀《紅樓夢》,將來成為一個“紅樓迷”,甚至成為一名“紅學”專家。問題:(1)請評析教師是如何落實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10分)(2)請說明教師引用周汝昌先生評價的意圖。(10分)【答案解析】(1)實錄中教師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實錄中教師結合高中學生求知欲強的心理特點以及課文本身遣詞用句的特殊性,以“《林黛玉進賈府》這塊美玉是否有‘瑕疵’呢?”的問題,啟發并引導學生打開對課文內容的推敲與思考。而后在整個課堂分析過程中,教師更多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由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提出看法、探異求新。這既保證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促進了學生思維創新性與開放性的發展。②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實錄中教師認真肯定學生的想法,對學生回答所做的評價都積極有效,如“你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很好!”“你善于發現,探異求新,不簡單!”等評語,有助于激發全體學生積極思考。③該教師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注重發展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質量。實錄中教師在開課之初即以“為《林黛玉進賈府》指瑕”的問題啟發學生,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之后又針對學生的回答,設問提示學生是否有其他看法。教師通過這一方式,發散了學生思維,讓學生在閱讀與探究的過程中去不斷創新與發現問題。④在探究性學習中,問題是學習的出發點。優質的、符合學情的問題能夠誘發求知欲,能夠激起學生閱讀課文的欲望;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分析、感悟作品,得出對作品的獨特理解,有助于其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實錄中教師讓學生大膽地進行質疑,后又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從淺顯的稱呼問題“寶玉”——“寶二爺”,再到小說細節靠背坐褥“半舊”,最后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各抒己見,得出賈府世代富貴的現狀以及其日后必將沒落的暗示。(2)實錄中教師引用周汝昌先生的評價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紅樓夢》的興趣?!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感受與鑒賞目標指出,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與審美力;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實錄中課堂結尾處,教師在學生對《紅樓夢》有了初步認識之后,引用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對曹雪芹及《紅樓夢》的評價,展示曹雪芹的學識淵博與《紅樓夢》的包羅萬象,引起愛好不同、關注點不同的學生對這部巨著的共同的興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和發現了語文學習的潛能與傾向,達到了教學的目的。20.【案例分析題】閱讀下面的學生作文,完成下題。成功源自恒心①成功源自恒心,這話不假。古往今來,大多成功之人,不正是因為恒心才成功了嗎?失敗者的未來未必就是失敗,但成功者的歷史一定有過失敗。但是,如果失敗者沒有恒心,那他最終很可能仍是一個失敗者。②明代學士宋濂,“幼時即嗜學”,但因家里貧窮,沒錢買書,所以只能借人家的書親自抄寫,即使到了“天大寒,硯冰堅”的地步也不放松抄書,常常將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保證每次都能及時地將書還回去。他到了成年,因為“益慕圣賢乏道”而“負篋曳履行深山巨谷中”,可見相當堅苦。讀書的時候,對同學的華麗的衣著視而不見,只是專心學習,終于,他成為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反貧困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游戲行業法律法規及合規管理考核試卷
- 油氣倉儲自動化控制考核試卷
- 旅館業供應鏈與物流管理考核試卷
-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三維地質建模與可視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丹東市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3月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2025屆初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一)語文試題含解析
- 平頂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高層建筑結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2025屆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南京理工大學《統計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 -第六章 圓-第二節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 大學物理(一)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大學
- 中建質量樣板策劃實施方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新高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匯編(新高考60篇含答案)
-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解讀報告
- 《石油化工金屬管道布置設計規范》SHT3012-2011
- 2024年大學物理磁場教案設計示范
- 國開汽車學院《項目管理》形考作業1-4答案
- 醫學影像科提高診斷報告與手術后符合率持續性改進PDCA
- 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