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課新中國初期外交課開創外交新局面》課件_第1頁
高二歷史《課新中國初期外交課開創外交新局面》課件_第2頁
高二歷史《課新中國初期外交課開創外交新局面》課件_第3頁
高二歷史《課新中國初期外交課開創外交新局面》課件_第4頁
高二歷史《課新中國初期外交課開創外交新局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中國由于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蔣介石國民政府實行對帝國主義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據統計,中國近代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1000多個,被迫開放的口岸有100多個,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處。賠償白銀13億兩,割地僅俄國竟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難怪一位外國人說:“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材料: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日本——臺灣——菲律賓——澳大利亞”中國中國新中國成立時,美國在亞洲確立的防務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共同綱領》第54條規定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明確指出:“中國必須獨立,新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

——《毛澤東選集》第1354頁內容含義意義“另起爐灶”不承認國民政府屈辱外

交關系,在平等的基礎

上建立新的外交關系改變半殖民地的地

位,在國際交往中

獨立自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先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

的特權,再考慮建交鞏固新中國的獨立

與主權,奠定平等

互利外交關系基礎“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

營一邊在國際交往中不致

處于孤立地位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949年10月2日,中蘇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圖為當年10月16日蘇聯首任駐華大使羅申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后合影。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澤東首次訪蘇聯新中國與17國建交

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民主德國阿爾巴尼亞越南印度瑞典丹麥緬甸瑞士芬蘭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尼赫魯會談外交部檔案館保存的周恩來總理親筆書寫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兩國,在中印、中緬聯合聲明中,一致同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關系: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目的:關系: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發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目的:關系: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作用:發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目的:關系: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作用: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國與國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發展同鄰國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目的:關系: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率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日內瓦

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的周恩來

第一次亮相國際舞臺,周恩來所帶來的絕對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

1954年,中國政府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上,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的建議對印度支那的和平起了積極作用。

歷史真實:周總理初次亮相國際舞臺也會心情緊張。 周總理說:“過去是孫猴子大鬧天宮的時代,過去的談判是唱野臺子戲。朝鮮停戰談判有些正規,但那是武戲,是全武行,大打出手。這次完全是新的情況。因此,首先要學習”。

“開第一次會時,我心也在跳,面對杜勒斯到底是對他兇些還是緩和些都要考慮。我們應該承認大家水平差不多,眾志成城”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的中國政府代表團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發言現在印發給大家了,在聽到了許多代表團團長的一些發言之后,我愿補充說幾句話。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同意五國總理茂物會議所宣布關于亞非會議的四項目的,而不另提建議。

--《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思考: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求同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解除殖民主義奴役和災難,謀求獨立、發展求同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異: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解除殖民主義奴役和災難,謀求獨立、發展求同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異: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解除殖民主義奴役和災難,謀求獨立、發展求同存異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思考:同:相同的歷史遭遇,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

殖民掠奪和統治異: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求同存異的方針中,“求同”是指什么?“存異”是指什么?解除殖民主義奴役和災難,謀求獨立、發展求同存異1.同蘇聯等國建交(49—50)2.和平共處五項提出(53—55)

3.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1954)

50年代外交成就:1.同蘇聯等國建交(49—50)2.和平共處五項提出(53—55)

3.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1954)

4.參加亞非萬隆會議(1955)

50年代外交成就:開創外交新局面

外交部副

部長喬冠華

瀟灑而豪放

的大笑,被

西方媒體描

述為:“震

碎了議會大

廈的玻璃!”

開懷大笑

1.中國為什么到70年

代才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2.70年代初中國為什么能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想一想,說一說

“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2年沒交往了呵!”

——周恩來 思考:中美兩國為什么22年沒有交往?22年后,哪些因素促使中美兩國領導人再次握手?【材料一】1959年資料室說明:美國長期實行的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材料一】1959年資料室

【材料二】十年后,到中國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選擇的余地了。我們必須與他們有比今天更多的聯系。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

——尼克松資料室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材料三】蘇聯軍事力量迅速發展。1969年,蘇聯洲際導彈增至1060枚趕上美國,同時蘇聯還開始發展和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趕到了美國前面,而且蘇聯建成一支能對美國造成威脅的遠洋海軍。這一切使美國日益感到蘇聯已成為“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資料室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同一時期,除蘇聯外,美國還遇到了誰的競爭?

【材料三】蘇聯軍事力量迅速發展。1969年,蘇聯洲際導彈增至1060枚趕上美國,同時蘇聯還開始發展和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趕到了美國前面,而且蘇聯建成一支能對美國造成威脅的遠洋海軍。這一切使美國日益感到蘇聯已成為“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資料室

【材料四】與此同時,中蘇關系發生急劇變化。1969年3月,蘇軍入侵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中蘇兩國軍隊發生激烈交火,珍寶島之戰使惡化的中蘇關系降到冰點。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劍拔弩張,大規模軍事沖突有一觸即發之勢,這一切使中國人感到蘇聯已經蛻變為一個“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比美國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對中國調整對美政策有無影響?資料室從美國方面看從中國方面看①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②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③美蘇爭霸中處于戰略守勢①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②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③有利于臺灣問題的和平解決原因: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①試探之旅---“乒乓外交”通過“小球推動大球”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②旋風之旅---基辛格秘密訪華基辛格秘密訪華時與周恩來握手③破冰之旅—尼克松訪華1972年2月,毛澤東抱病會見尼克松閱讀材料

思考:為什么說《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志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美聯合公報》閱讀材料

【材料一】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材料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報》

【材料三】中美建交三原則: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廢除“共同防御條約”;從臺灣撤軍

1978年12月16日發表了《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國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則(斷交、撤軍、廢約)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雙方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尼克松回憶錄》如何理解“另一個時代開始了”?毛澤東主席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毛澤東主席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原因:毛澤東主席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原因: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新中國與世界各國建交各國掀起與中國建交的熱潮新中國與世界各國建交 美、蘇兩國軍事實力相當,誰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人民希望和平、反對戰爭,和平的因素超過戰爭的因素。因此有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避免戰爭。……基于這一認識,鄧小平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的論斷。 戰爭可以避免的前提是,要把反對霸權主義的斗爭搞好。這就要求和平陣營的力量必須不斷增長,必須使這一力量的主體——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盡快地發展強大起來,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縮小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第三世界越發展、越強大,世界和平就越有保證。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根據這個情況提出了我們的對外政策:那就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什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外交政策的目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心轉移國內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心轉移國際國內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心轉移國際國內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心轉移國際國內

“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中國奉行什么政策?說明了什么問題?

“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中國奉行什么政策?說明了什么問題?——奉行不結盟政策

“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中國奉行什么政策?說明了什么問題?——奉行不結盟政策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