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標要求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理解人類歷史為什么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學案1學習·探究區反饋·訓練區教材問題解答一、劍拔弩張的兩大軍事集團1.三對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
中法國戰敗,力圖尋機復仇;德國為防范法國,拼命擴充陸軍,試圖壓制法國。(2)俄奧矛盾:主要表現在對
的爭奪上。________把巴爾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俄國卻打著
的旗號向巴爾干滲透。普法戰爭巴爾干半島奧匈帝國斯拉夫主義(3)英德矛盾:德國想從英法等老牌殖民強國手中奪取殖民地,英國一貫推行歐洲大陸
政策,不愿看到
強大與其爭奪殖民地等。德國均勢2.軍事集團形成(1)三國同盟①1879年,
首先締結“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
性質。②德國利用意大利同法國的矛盾,把它拉入同盟。③1882年,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成為核心。反俄德國德奧(2)三國協約①1892年
和
締結軍事協定,
的局面開始出現。②隨著
矛盾的發展,英國分別在1904年和1907年與法、俄簽訂了協約,這標志著
正式建立。法國俄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英德三國協約深化探究探究點1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材料英德殖民地情況變化表
時間國家殖民地面積(萬平方英里)殖民地人口(百萬人)1880年英國770267.9德國--1899年英國930309德國10014.7思考(1)圖表反映了什么現象?答案19世紀末德國的殖民地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遠遠落后于英國。(2)針對上述情況,德國會怎么做?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德國加緊殖民擴張。德國與老牌殖民國家英、法等矛盾尖銳,對殖民地的爭奪日益白熱化。(3)各國之間為何對殖民地情有獨鐘?請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答案19世紀末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探究點2三國協約的形成材料一英法之間在瓜分非洲問題上有利害沖突。英國控制埃及之后,加緊排擠法國勢力,在擴大非洲殖民地的過程中,19世紀末雙方軍隊幾乎發生武裝沖突。為了共同對付德國,1904年英法締結協約,調整了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法國放棄20多年來反對英國占領埃及的態度,正式承認埃及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則同意法國侵占摩洛哥。材料二
1907年英俄協約的簽訂,也同英俄調整在亞洲的矛盾有關。按照這項協定,伊朗分為三個部分,北部為俄國的勢力范圍,南部為英國的勢力范圍,中部為中立帶,雙方均可自由出入。阿富汗為英國的勢力范圍。關于中國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認對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維持西藏現狀,承認中國對西藏擁有主權。思考(1)據材料一可知,英國同法國簽訂協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英國為什么要調整與俄國在亞洲的矛盾?答案
對付德國。調整與俄國在亞洲的矛盾,以便聯合俄國在歐洲共同對付德國。(2)依據材料一、二,你認為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實質是什么?簽訂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
是背著有關國家簽訂的帝國主義分贓協定。正式形成了三國協約,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3)依據閱讀以上材料獲得的信息,你對資本主義國家間的關系有何認識?答案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既互相斗爭又互相勾結,完全以維護各自的利益為轉移;在資本主義國家互相勾結的過程中,總是以犧牲弱小民族的利益為代價。重點精講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實質。(1)根源: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①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美、德經濟實力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較少。②而英、法經濟實力相對落后,所占殖民地較多。③帝國主義國家間實力對比與所占殖民地出現不相稱的狀況。(2)實質: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關鍵點撥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產生的根源。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的出現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隨著實力的變化,列強之間圍繞瓜分世界問題的矛盾日趨尖銳,沖突愈演愈烈。歸納總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呈現出的特點:(1)各國經濟都迅速發展;(2)都實現了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過渡;(3)各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原來最先進的國家被后起的國家超越。重點精講一戰爆發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結果。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漸演變成了最主要矛盾。其矛盾演變的結果是在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他們瘋狂擴軍備戰,國際關系日趨緊張,大戰一觸即發。歸納總結三國同盟以德國為核心,三國協約以英國為核心,其對立的實質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強國與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在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和斗爭。教材互補多年以來,俄國打著泛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干半島擴張,并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奧匈帝國也致力于向巴爾干半島擴張,它同俄國的矛盾由此產生。德國是瓜分世界筵席上的遲到者,但它要求在殖民地問題上獲得更大的權益。德國向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發起挑戰,英德矛盾激化。(人民版)二、“巴爾干火藥桶”1.復雜的巴爾干(1)巴爾干半島長期處于
的統治之下,民族關系復雜。(2)兩次巴爾干戰爭①1912年“巴爾干同盟”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的一次_________戰爭。②1913年因“巴爾干同盟”內部矛盾發生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戰敗。奧斯曼帝國民族解放保加利亞(3)帝國主義干涉巴爾干事務①原因:巴爾干半島上的戰亂給列強提供了機會。②表現:俄、奧匈投入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③影響:列強爭奪、民族矛盾激化,使巴爾干地區成為歐洲的“
”。火藥桶2.薩拉熱窩事件(1)背景①巴爾干地區成為歐洲的“火藥桶”。②奧匈帝國以___________為假想敵進行軍事演習。(2)概況: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
夫婦。(3)影響:成為一戰的
。塞爾維亞斐迪南大公導火線三、大戰爆發1.標志: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匈帝國向
宣戰,
、俄、
、英相繼投入戰爭。2.雙方:一方為同盟國中的
和
;另一方為協約國中的
、法國和俄國。塞爾維亞法德國奧匈帝國英國德3.原因(1)20世紀的世界已經基本上形成一個整體,形成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爭奪
和
的斗爭空前激烈,影響到整個世界。(3)生產力的發展和
的進步,為大戰的爆發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
。殖民地勢力范圍科技技術基礎深化探究材料斐迪南大公遇刺思考(1)材料中的被刺殺人物是哪國人?材料中的事件引起了什么后果?答案奧匈帝國。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矛盾激化,它成為一戰的導火線,最終引發了一戰。(2)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偶然的災難,假如沒有材料所述事件的發生,一戰就不會爆發。請談談你的看法。答案薩拉熱窩事件雖然是一個偶然性事件,但偶然中存在著必然,從當時國際形勢分析,即使沒有此事件,這次戰爭仍要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造成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和其殖民地之間的倒掛現象,已經說明了一戰爆發的必然性。總之,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空前激烈,大戰不可避免。深度點撥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結合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決定意識,國家綜合國力決定其對外政策等。12341.有人把經濟上的競爭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這種“競爭”最激烈的國家是(
)A.英國和美國
B.英國和法國C.法國和德國 D.英國和德國561234解析題干信息:1914年以前“競爭”最激烈是解題的關鍵,依據教材可知當時的英德兩國在世界范圍內爭奪殖民地和市場的沖突最為激烈。答案D562.1892年簽訂的某條約規定:“如果德國或意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使用他的所有的軍隊進攻德國。如果德國或奧地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使用他的所有的軍隊和德國作戰。”這一條約的簽訂標志著(
)123456A.三國同盟正式建立B.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C.三國協約正式建立D.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123456解析根據材料中時間要求“1892年”,可知是法國和俄國締結的軍事協定,標志著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開始出現。答案B1234563.1903年,英王愛德華七世訪問法國,主動修復同法國的關系,其原因不包括(
)A.英德矛盾的日趨激化B.英國實力的相對下降C.確保歐洲大陸的均勢D.聯合法國以對抗德國123456解析英國主動尋求與法國和解,說明它放棄了以操縱歐洲“均勢”為目的的“光榮孤立”政策,故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均屬于英國尋求與法國和解的原因。答案
C1234564.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巴爾干半島的形勢,不正確的表述是(
)A.俄奧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巴爾干半島霸權的爭奪上B.一戰前,奧匈帝國吞并了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C.巴爾干半島長期處于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D.巴爾干半島民族關系很復雜,斯拉夫人占多數123456解析由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主要集中在巴爾干半島上。巴爾干半島長期處于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巴爾干半島民族關系很復雜,斯拉夫人占多數。答案B1234565.一戰前,在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中,德國的軍隊人數增加最快。其原因是(
)A.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快B.其他國家實力減弱,難以維持軍費開支C.德國發動戰爭的要求最為迫切D.英法等國支持德國對外擴張123456解析在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中,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較快的,但還是不如美國發展迅速,排除A;當時,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都有發展,只是發展速度有快慢的差異,沒有一個國家的實力減弱,排除B;D項更是明顯錯誤的。答案
C123456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890年俾斯麥下臺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對外政策時說:“在我們德意志軍旗的保護標志之下,我們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國人給予一切其他國家的某些權利,也同樣是德意志商業、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權利。” ——《世界近代史參考資料》123456材料二威廉二世的外交國務大臣皮洛夫說:“當其他國家分割世界時……我們不會消極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國人談大不列顛,法國人談新法蘭西,俄國人侵占亞洲……那么,我們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世界近代史教學資料選輯》(二)123456請回答:(1)兩則材料反映了德國的對外政策是什么?解析德國對外政策依據材料中“凡是外國人”、“建立大德意志”等信息進行歸納。答案爭奪世界霸權。123456(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德國對外政策變化的原因。解析原因需要聯系德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答案原因: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實力超過英、法兩國,改變了列強之間的力量對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123456(3)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對德國對外政策變化所產生影響的認識。解析注意結合德國對外政策的目的,從直接影響和深遠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答案列強之間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丙酸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財務管理中邏輯思維的具體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三級軟件測試復習誤區與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VFP選擇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財務管理中的邏輯策略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快速掌握ACCESS實務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開發規范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鞋模具加工合同協議書
- 廣告牌設計合同協議書
- 合同入股退股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商法知識競賽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威海】2025年山東省威海技師學院公開招聘工作人員2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機械租賃投標服務方案
- 2025年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Unit1-Unit2重點短語(背誦版+默寫版)外研版英語新七年級下冊
- 《抗休克藥物治療》課件
- 《2024 3572-T-424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規范 第 3 部分:供餐》知識培訓
-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下冊教材字詞打卡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