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1頁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2頁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3頁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4頁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2023—2024學年九年級第四次學情評估歷史試卷(部編版)本試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卷Ⅰ為選擇題,卷Ⅱ為非選擇題。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卷Ⅰ(選擇題,共50分)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62年8月22日,林肯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如果我能拯救聯邦而不解放任何一個奴隸,我愿意這樣做;如果為了拯救聯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隸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這樣做。”這說明林肯致力于()A.維護聯邦統一 B.解放黑人奴隸C.發展美國經濟 D.爭取國家獨立2.“三百年前,人類的思想還充斥著迷信和恐懼,蘋果為什么會從樹上掉到地上?水為什么會往低處流?太陽為什么會升起落下?這些在今天看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在當時卻是根本無法認識和把握的。”最早對上述問題作出科學解答的是()A.達爾文 B.牛頓 C.巴爾扎克 D.貝多芬3.這場革命的爆發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發展的必然結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為了本階級的利益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人們相信布爾什維克,認為只有推翻無能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權,國家才能有出路。材料反映了俄國十月革命的()A.影響 B.背景 C.進程 D.結果4.《全球通史》對某戰役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蘇聯人接受12萬德軍的投降。此后蘇聯人全線反攻,迫使德國人反攻為守。”說明該戰役()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B.粉碎了納粹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C.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D.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5.九年級某班同學搜集了《蘇聯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蘇聯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圖宣言》等文獻資料,對蘇聯解體這一歷史事件開展探究學習。其最重要探究價值在于()A.認識社會主義發展曲折性 B.了解蘇聯的歷史發展演變C.剖析冷戰格局的形成原因 D.認識世界發展趨勢6.“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倒塌了。”材料中“紅色帝國大廈”倒塌的根本原因是()A.戈爾巴喬夫改革 B.蘇聯模式的弊端C.赫魯曉夫改革 D.八一九事件7.1945年,聯合國成立。二戰結束以來,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一些局部沖突也得到政治解決。1948-2018年,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進行了71項,完成了57項。這些維和行動,對控制局部戰爭擴大、解決地區沖突發揮了有效作用。這體現了聯合國的()A.成立背景 B.主要宗旨 C.成立過程 D.機構設置8.參與研制和生產“空中客車”飛機的除法國企業外,還有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國企業。這種現象說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是()A.多樣化 B.多元化 C.信息化 D.全球化9.作為一名解放者,他的職業生涯有一個非同尋常的時間表:34年的準備,10年的行動,28年的流亡。他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他是()A.圣馬丁 B.華盛頓 C.卡德納斯 D.拿破侖10.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舊制度所顯示的破產導致舊制度的變革。第一個變革是解放農奴……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工人的數目從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020000人……”材料顯示這次改革()A.推翻了俄國沙皇專制統治 B.使俄國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C.使俄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 D.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1.1863年,23歲的伊藤博文途經上海去英國留學,目睹了黃浦江上洋人桅桿林立的堅船利炮,也體驗了英國的物質文明,逐漸認識到僅僅憑著保衛民族獨立的熱情去盲目“攘夷”,絕非上策。鑒于其所見,歸國后他極力主張()A.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允許土地買賣C.廢除武士特權 D.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技術12.下圖是英國就業人口結構的變化示意圖,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長期戰爭的破壞 B.農業人口的缺乏 C.人力生產的不足 D.工業化持續推進13.“從1860年到1910年,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在美國成長起來,商人、經紀人、律師、銀行家控制了越來越多的城市財富,他們為了逃避城市中心區域的喧囂和臟亂,相繼搬進富人區的寬敞住宅,窮人住宅區內到處堆滿垃圾。”材料表明當時美國城市的主要問題是()A.環境污染嚴重 B.種族矛盾激化 C.貧富分化加劇 D.自然資源浪費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干地區就早以因為國家間的對立和局部戰爭而四分五裂了,而1914年6月刺殺那個寂寂無名的奧匈帝國皇儲的行動,不過是這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A.薩拉熱窩事件 B.林肯當選美國總統C.來克星頓槍聲 D.凡爾登戰役15.阿圖爾·奧地利將軍曾說:“如果戰爭曾是一場騎士間的俠義決斗,現在則是一場卑鄙的屠殺。”這句話想要揭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A.性質 B.背景 C.過程 D.結果16.蘇俄三年國內戰爭時期(1918~1920),部分地區蘇維埃政權從實際出發,允許糧食自由買賣,并以稅收干預,所得用于支援前線和救濟貧民。材料所述史實()A.體現了計劃經濟的特征 B.為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提供了借鑒C.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發展 D.逐漸形成了蘇聯模式17.小明同學把歷史知識進行了重組,他把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華夫脫運動放在同一個主題。他定義的主題應該是()A.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和殖民擴張 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國家的發展C.亞非拉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抗爭 D.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18.羅斯福新政時期一共創建了69個新的聯邦政府部門,如公共工程管理局通過大興土木來解決失業問題,國家勞資關系委員會處理勞資糾紛,聯邦通訊委員會監管媒體內容等。據此可知羅斯福新政()A.使政府職能大大拓展 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借鑒蘇聯的建設經驗 D.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發展19.面對圖示中德國的經濟狀況,德國的應對策略是()A.建立法西斯政權 B.積極進行對內對外的改革C.發動對外戰爭,吞并埃塞俄比亞 D.與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結成同盟20.1941年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德國)入侵俄國,只不過是入侵不列顛島的前奏。因此,俄國面臨的危險就是我們和美國面臨的危險。”這有助于研究()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背景 B.珍珠港事件后英國的態度C.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原因 D.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緊迫性21.“冷戰”是20世紀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的以美蘇為首的一種政策。對“冷戰”政策含義的描述最準確的是()A.用非戰爭手段遏制共產主義 B.用局部戰爭打擊親蘇勢力C.蘇聯解體 D.用經濟手段援助西歐22.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須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歐洲走向聯合于上世紀六十年代(1967年)成立了()A.歐洲經濟共同體 B.歐洲煤鋼共同體C.歐洲共同體 D.歐洲聯盟23.英國工黨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國家”后,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貼,貧困群體的生活因而大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結核病而死亡的人數也大大下降。工黨的政策()A.恢復了英國霸主地位 B.緩和了國內階級矛盾C.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 D.根除了資本主義危機24.閱讀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內容的研究主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獨立的國家統計表時間1945—1949年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獨立國家(個)13個10個44個25個A.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B.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C.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D.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曲折25.比爾·蓋茨評價ChatGPT(聊天機器人模型)稱,這種人工智能出現的重大歷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誕生。“這種人工智能的出現”得益于()A.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 B.大眾教育的推廣C.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D.城市化進程加快卷Ⅱ(非選擇題,共50分)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2.答卷Ⅱ時,將答案用黑色碳素筆或圓珠筆直接寫在試卷上。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從世界范圍來說,城市化的歷史始于工業革命。西方發達國家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就基本完成了城市化進程,實現了城鄉人口的根本性轉變。材料二:(19世紀中期)美國、俄國在實現城市化的過程中也注重農業的發展。同時,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剩余勞動力的出現,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這也是加速城市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西方國家在實現城市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從農村吸收廉價勞動力。材料三:各國的城市化模式都離不開本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安排等特殊背景。過度的城市化不僅不能帶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的繁榮,相反會使農業衰敗、鄉村凋敝,城市出現交通擁堵、衛生狀況不良、環境污染、秩序混亂、失業率高和貧富兩極分化等現象。(1)根據材料一指出出現城市化浪潮的原因。(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俄國是怎樣解決勞動力問題以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要求的。(6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后為什么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2分)(3)結合材料三談談各國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4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我們目前正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就是說,我們無產階級在政治制度方面,比英國或他國都要先進,但在文明程度方面,在從物質和生產上“實施”社會主義的準備方面,卻比西歐落后的國家還要落后。——據列寧1921年《俄共十大報告》材料二:羅斯福比胡佛優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著自由主義的教條不放,而是千方百計去減輕災難,順時而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做點什么總比什么都不做好”。——摘編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羅斯福新政評價及啟示》(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俄國落后的原因。(4分)為改變這種狀況,列寧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2分)(2)材料二中“災難”指的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概括羅斯福的“順時而變”對美國有何積極意義?(6分)(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國家在發展經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4分)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為維護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國際關系體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戰后的分贓不均加強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相互矛盾,這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建立之初就充滿了動蕩和不安。此外,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十月革命使廣大被壓迫民族的民族意識覺醒等都成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最終解體的原因。——摘編自孫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兩次世界大戰的關系》材料二:雅爾塔體系要保衛的并不僅僅是“二戰后出現的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和對立的兩大軍事集團分庭抗禮的國際關系格局”,即兩極格局,相反,雅爾塔體系保衛的是整個戰后的世界和平、安全。在這一點上,雅爾塔體系基本完成了任務。也正因此,雅爾塔體系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國際體系。——摘編自徐藍《試論雅爾塔體系對戰后國際關系的影響》材料三:冷戰的一些結果必定是投機的。沒有這些結果,美國致力于重建德國和日本經濟是極不可能的美國和蘇聯也很可能不會如此積極地進行太空研究,科學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夠如此快速地實現是不可思議的冷戰還使西歐人產生了一種緊迫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