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_第1頁
2023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_第2頁
2023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_第3頁
2023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_第4頁
2023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最新衛生應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題庫及參考答案D、水源邊不能堆放垃圾

18、洪澇后常見傳染病(ABCD)

22、地震后可能引發哪些疾病(ABCDE)

A、腸道傳染病B、呼吸道傳染病C、蟲媒傳染病D、經皮膚感染的疾

A、霍亂、甲肝、傷寒等腸道傳染病

B、乙腦、瘧疾等蟲媒傳染病

19、洪澇后主要腸道傳染病是(ABCD)

C、流行性出血熱、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并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A、細菌性痢疾B、甲型肝炎

D、流腦、麻疹、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

C、霍亂D、傷寒、副傷寒

E、破傷風、鉤端螺旋體等經皮膚破損引起的傳染病

20、洪澇后從哪些方面注意個人衛生?(ABCDE)

23、地震災區動物尸體的衛生處理有哪幾個環節?(ABCDE)

A、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與他人共用毛巾

A、噴藥B、包裹C、捆緊D、運出E、埋葬

B、不隨地大小便和亂扔垃圾

24、地震后從哪幾個方面來預防疾病(ABCDE)

C、盡量減少在水中浸泡的時間

A、不吃腐敗變質或受潮霉變的食品

D、防止溺水、觸電、蚊蟲叮咬、毒蛇咬傷

B、保護水源,不喝生水

E、消除恐懼、憂慮精神壓力,增強戰勝洪澇災害的信心

C、防鼠、滅鼠、滅蚊和噴灑消毒殺蟲藥水;

21、洪澇后如何保護水源?(ABCD)

D、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

A、不在水源邊修建廁所

E、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破損的人員必須及時注

B、禽畜遠離水源圈養

射破傷風抗毒素,破損的傷口不要與土壤直接接觸

C、生活污水排放遠離水源

25、旱災易引起的傳染病有哪些?(ABC)

A、呼吸道傳染病B、腸道傳染病C、病媒傳染病D、血源性傳染病29、嚴密隔離時,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中,正確的是(ACDE)

26、旱災容易流行腸道傳染病,市民該注意什么?(ABCD)A、穿隔離衣、戴隔離帽、口罩、手套和工作鞋B、下班時更衣后即可

離去C、如果醫護人員出現抵抗力低下現象,應停止接觸此類患者D、

A飲用安全開水,不喝生水。

接觸患者前后必須認真洗手E、盡可能接種疫苗或口服預防藥物

B合理調整飲食,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睡眠充足

C多食清潔的瓜果、蔬菜

D不食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敗變質的畜、禽肉

27、旱災時中暑的預防要注意:(ABCD)

A做好個人防護,在陽光下勞動應戴草帽,穿寬大淺色衣服。

B工地應備有開水或鹽開水

C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D因地制宜搭建涼棚等休息場所

28、下列哪幾項屬于個人隔離防護“標準預防”策略范疇(ABC)

A、認定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都具有傳染性

B、接觸以上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C、認真作好患者、醫護人員的隔離防護工作

D、防止疾病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但不需太在意醫務人員傳給患者

三'簡答題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應當在2

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衛

1、什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并同時向上級

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

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9、什么是衛生應急?

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答:衛生應急是指通過采取監測、預測、預警、現場處置、醫療衛生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救援、應急保障和善后處理等措施,及時對產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

可能因素進行預防和對已出現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控制,以減少

答: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劃分為一

其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保障公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般(IV級)、較大(川級)、重大(II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級。

10、衛生應急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有關單位和人員在報送、報告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時,應注意什么?

答:衛生應急工作主要內容包括監測預警、現場調查與處理、實驗室

答: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檢測、現場評估、督導檢查、應急技術和物資儲備、善后處理、應急

4、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什么原則?培訓與演練、信息發布與通報、普及衛生應急知識,以及組織、參與

國內外醫療衛生救援等。

答: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

11、衛生應急工作的“一案三制”指的是什么?

5、什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

答:應急預案'應急管理體制、應急管理運行機制、應急管理法制。

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指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前或發生

后,采取相應的監測、預警、物資儲備等應急準備,以及現場處置等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范圍?

措施,及時預防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潛在因素、控制已發生的突

答: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學校、幼兒園、

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對突發公共事件實施緊急的醫療救治,以減

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5人及以上或死亡1

少其對社會、政治、經濟、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人及以上;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

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基本原則?數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答:預防為主,關口前移;信息先行,快速反應;社會參與,協同合1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預防接種和預防服藥群體性不良反應事件的

作;分類管理,分級負責;依靠科學,依法處置。報告范圍?

7、突發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群體性預防接種反應:一個預防接種單位一次預防接種活動中出

現群體性疑似異常反應;或發生死亡。

答:預防和準備、監測和預警、信息報告'應急反應'善后處理

群體預防性服藥反應:一個預防服藥點一次預防服藥活動中出現不良

8、如何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反應(或心因性反應)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1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源性感染事件的報告范圍?答: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

答:醫源性、實驗室和醫院感染暴發。

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1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報告范圍?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

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

答:2周內,一個醫療機構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筑工地、學校

吸蟲病'瘧疾。

等集體單位發生有相同臨床癥狀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20、丙類傳染病種類包括哪幾種?

1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方式、時限和程序?

答:丙類傳染病是指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答:獲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

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

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

機構報告,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同時進行網絡直報,直報的信息由指

的感染性腹瀉病。

定的專業機構審核后進入國家數據庫。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責任報

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采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1、乙類傳染病采取傳染病防治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相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接到《突的有哪些?

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的專業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

答:對乙類傳染病中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

確定真實性,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同時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

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傳染病防治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

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預防、控制措施。

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盡快組

22、在對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隔離期間,被隔離人員享有哪些權

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如確認為實際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

利?

根據不同的級別,及時組織采取相應的措施,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

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尚未達到答: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由專業防治機構密切跟蹤事態發展,隨時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

報告事態變化情況。間的工作報酬。

17、傳染病種類分幾類,共有幾種?23、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緊急措施?

答: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類(2種)、乙類(26種)和丙類(11答: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必要時,報經批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

種),共39種。以采取以下緊急措施:①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

群聚集的活動;②停工、停業、聽課;③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

18、甲類傳染病種類包括哪兩種?

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④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

答: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和霍亂。生動物、家畜家禽;⑤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19、乙類傳染病種類包括哪幾種?

24、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疫情或者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時應在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上給予支持的突發公共事件。②跨省(區、市)

當采取的措施?的有特別嚴重人員傷亡的突發公共事件。③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確定

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答:①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

疫區的建議,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30、哪些情形可達到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II級)的標準?

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

答:①一次事件傷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

出疫情控制方案;②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

過5例的突發公共事件。②跨市(地)的有嚴重人員傷亡的突發公共

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

事件。③省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

采取措施;③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

作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

31、哪些情形可達到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川級)的標準?

2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

病病人,應當采取什么措施?答:①一次事件傷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

過3例的突發公共事件。②設區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

答:①就地隔離;②就地觀察;③就地治療;④盡快轉診

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較大突發公共事件。

2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

32、哪些情形可達到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IV級)的標準?

理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一次事件傷亡10人及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

答:①對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②對突發事件現場等采取控制措

過1例的突發公共事件。②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

施;③宣傳突發事件防治知識;④對易感人群采取應急接種、預防性

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發公共事件。

投藥、群體防護等措施。

33、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如何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

2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措施一般為哪些?

答:分別用藍、黃'紅、黑四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病員和死亡

答:①處置病員;②公共衛生管理,有助于防止疫情的蔓延或發生;

人員作出標志(分類標記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或死

③穩定群眾情緒;④尋求合作與援助;⑤突發事件平息后的工作。

亡人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以便后續救治辨認或采取相應的措施。

28、根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情況將醫療衛生救援

34、食物中毒一般急救處理原則?

事件分為哪幾級?

答:分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II級)、較大(III級)和一般答:在毒物性質未查明之前,不一定要等待明確診斷,只要符合食物

(IV級)四級。

中毒的特點,就應立即進行一般急救處理。其原則是:(1)排出毒物:

29、哪些情形可達到醫療衛生救援特別重大事件(I級)的標準?

盡快排除胃腸道內未被吸收的毒物。(2)防止事物吸收,保護胃腸道

答:①一次事件傷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員多,或者核事故和突發

放射事件、化學品泄漏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省人民政府請求國家

粘膜⑶使用特效解毒劑。(4)促進已被吸收毒物的排泄。(5)根據病情,答:對于食物中毒事件,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下列措施以及時

對癥治療搶救病人和有利于查明發病原因:(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2)

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瀉物標本,以備送檢;(3)迅速排毒處理,

35、疑似食物中毒群體性事件的病人救治應采取哪幾方面措施?

包括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但病人已有強烈嘔吐、腹瀉或消化道

答:(1)停止可疑中毒食品;(2)在用藥前采集病人血液、尿液、

有損傷(見到血性嘔吐或排泄物)時,不宜再用上述方法;(4)對癥

吐瀉物標本,以備送檢;(3)積極救治病人。

治療和特殊治療,包括必要的抗生素治療和補充體液等。例如:酸性

36、當您在家時,聞到一股濃煤氣味時,將如何處置?食物用弱堿性藥物中和;多種毒物可被氧化劑氧化解毒。此外,保溫、

保肝、護腎、抗感染等措施也很重要。

答:(1)拿濕毛巾掩住嘴和鼻;(2)關煤氣總開關;(3)打開窗戶

讓空氣流通(金屬鋁門窗小心碰撞);(4)不可使用電器,如開電風40、1993年6月13日,某校學生約450人在課間餐飲用瓶裝消毒甜牛

扇或排油煙機,以免產生火花引起爆炸奶,飲用后1.5-4小時內有232人發病。主要癥狀為劇烈嘔吐,有的

多達20余次;其次為腹痛、惡心。經治療,病人全部康復。問題:

37、疑似職業中毒的病人救治應采取什么措施?

你對本次疫情的初步診斷及診斷依據。

答:(1)迅速脫離現場;(2)防止毒物繼續吸收;(3)對癥支持治

答:初步診斷為:一起因飲用甜牛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療。

診斷依據:(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有毒食品

38、食物中毒事故的現場控制措施有哪些?

⑵病人臨床癥狀基本相同(3)潛伏期短、發病集中等。

答:①組織有關醫療機構緊急救治病人;②調查可能暴露者,進行醫

41、洪澇災害應從哪幾個方面去保護環境衛生?

學觀察;③進行現場衛生學處理;④對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

故的食品應依法采取相應控制措施;⑤調查被污染食物的流向,并向答:(1)保護水源(2)消滅蚊蠅(3)消毒處理糞便(4)及時消毒處理

可能受影響地區的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動物尸體

39、發生食物中毒后如何緊急救治處理?42、地震災害的應急處置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答:(1)快速反應原則;(2)就近就地開展自救互就原則;(3)主46、現行疫苗針對性疾病監測病種有哪些?

動報告原則;(4)統一指揮原則;(5)救人優先原則;(6)通訊暢

答:麻疹、AFP、流腦、乙腦、15歲以下新發乙肝。

通原則。

47、輻射防護的三原則是什么?

43、簡述穿戴及脫防護物品流程?

答:實踐的正當性、防護最優化、個人劑量限值。

答:穿防護服順序:(1)戴一次性隔離帽;(2)戴口罩;(3)穿連

48、放射防護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體防護服;(4)戴防護眼鏡;(5)穿防護鞋(膠鞋);(6)戴手套

答: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屏蔽防護'減少受照劑量。

脫防護服的順序:(1)摘防護鏡,放消毒箱;(2)反脫防護服,同

時脫手套放廢物袋,防護服入消毒箱;(3)脫膠鞋放消毒箱;(4)49、發生工作場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時,事故單位如何處置?

摘口罩放消毒箱;(5)摘隔離帽(反摘)放廢物袋;(6)洗手

答:(1)立即撤離有關工作人員,封鎖現場;切斷一切可能擴大污染范

44、什么是新發傳染病?影響新傳染病發生的因素有哪些?圍的環節,迅速開展檢測,嚴防對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2)對

可能受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或者放射損傷的人員,立即采取暫時隔離和

答: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新出現的或已經存在的,但發病率或發病地

應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個人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徹底

域迅速增加的傳染病。影響新傳染病發生的因素有:①微生物的變異;

清除污染并根據需要實施其他醫學救治及處理措施;(3)迅速確定放

②生態及環境變化;③人口特征與行為的變化;④技術和工業的進步;

射性同位素種類、活度、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4)污染現場尚未達到

⑤國際旅行和商業活動;⑥公共衛生措施的失效。

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鎖。

45、治療高致病性人禽流感患者首選抗病毒藥物及其用法?

50、現場急救處理應急裝備主要有哪幾類?

答:盡早(在發病48小時內)口服奧司他韋,成人75mg,每天2次,

答:(1)現場急救處理設備類;(2)手術裝備類;(3)特殊檢查診

連續5天,年齡超過1歲的兒童按照體重調整每日劑量,分2次口服,

斷裝備類;(4)消毒、供應裝備類;(5)機動衛生應急裝備類;(6)

一般用5天。在治療嚴重感染時,可以考慮適當加大劑量,治療770

常用急救藥物和傳染病預防藥物疫苗。

天。

51、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答:(1)保護現場、封存可疑中毒食物、可疑水源、有關容器、工具

用具。(2)保存病人排泄物、嘔吐物、洗胃液、血液等,特別是可疑

餐次的剩余食品及容器等,以備檢驗。(3)為防止中毒蔓延,責令食

品生產經營者收回已售出的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4)核實進餐

人數、中毒人數、主要臨床癥狀及中毒發生過程。(5)對發生中毒的

患者全力進行搶救,將傷害減少到最低水平。

三、判斷題16、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后一次與病例發生無有效

防護的接觸后7天。(J)

1、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不能同時進行,必須先進行人工呼吸,再進行心

臟按摩。(X)17、人感染H7N9禽流感輕癥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

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V)

2、在選用止血方法時,不管是大出血,還是一般出血都應首先選用壓

止。(J)18、根據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人感

染H7N9禽流感的診斷。(V)

3、凍傷患者急救時,可讓患者多多喝酒。(X)

19、患者死亡后,應當及時對尸體進行處理,用雙層布單包裹尸體,

4、當有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時,在急救時應立即拔除,然后再送

裝入雙層尸體袋中,由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火化;因民族習慣

往醫院救治。(X)

和宗教信仰不能進行火化的,應當經上述處理后,按照規定深埋。

5、腹部受傷的患者,如果沒有醫生的許可,不要飲水和進食。3(V)

6、對于骨折傷員,可以給其口服止痛片等,以減輕傷者的痛苦。(J)

7、煤氣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人員死亡。(X)

8、身上著火后,應迅速用滅火器滅火。(義,不能用滅火器滅火)

9、身上著火被熄滅后,應馬上把粘在皮膚上的衣物脫下來。(X,不能

急于將衣物脫下來)

10、在傷員急救過程中,如果醫務人員有限要分清主次,對危及生命的

重大受傷首先處置,一般小傷放在后面處理。(C

11、進行人工呼吸前,應先清除患者口腔內的痰、血塊和其他雜物等,

以保證呼吸道通暢。(C

12、高層樓著火后,樓上的人要馬上乘電梯逃離。(X)

13、對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危急病人,要盡量避免在現場對其進行急

救,而應及時去醫院救治。(X)

14、創傷傷口內有玻璃碎片等大塊異物時,到醫院救治前,切勿擅自取

出,以免使創傷加重,出血增加。(J)

15、目前已經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X)

第二部分:傳染病防控知識B.報告醫療機構屬地縣級CDC疫情管理員

一'單選題:C.兩地縣級CDC疫情管理員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期限為(C)天。D.報告醫療機構屬地市級CDC疫情管理員

A、3B、5C、7D、96、常規法定傳染病報告屬于(B)監測。

2、中國2012年達到消除麻疹目標,全國麻疹發病率控制在:(C)A主動B被動C哨點D突發公共衛生

A.1/萬以下B.1/10萬以下C.1/100萬以下D.1/1000萬以下7、凡與傳染源有過接觸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應接受檢疫,檢疫期為最

3、下列哪些途徑會傳播丙型肝炎(B)后接觸日至該病的(E)。

A.接吻B.共用針頭C.噴嚏、咳嗽D.共用餐具和水杯A最短潛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長潛伏期

4、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類管理的傳染病是:(B)8、構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是(E)。

A.甲類2種,乙類25種,丙類10種;A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者

B.甲類2種,乙類26種,丙類11種;B傳染源、傳染途徑、易感者

C.甲類1種,乙類27種,丙類10種;C傳染來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D.甲類2種,乙類27種,丙類10種;D傳染來源、傳染途徑、易感人群

5、某縣CDC疫情管理員在瀏覽傳染病報告卡時,發現外地報告本地手E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足口病1例重癥患者,且報告卡片未審核,這個病例應該由何地疾控9、鼠疫應采取的隔離類型是(A)o

中心審核比較合適(B)

A嚴密隔離B呼吸道隔離0消化道隔離D接觸隔離

A.本地縣級CDC疫情管理員

10、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A)

A.7天以內B7~14天C2廣36天D.30~45天A.反復性B.季節性C.易感性D.持續性

11、禽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C)19、傳染源的無害化處理措施是(A)傳染病綜合防治中重要一環

A.消化道傳播B.空氣傳播C.接觸污染傳播D.血液途徑傳播A.消化道B.呼吸道C.蟲媒D.血液

12、人群中對狂犬病毒的易感狀況為(D)20、屬于被動監測的是(A)

A.兒童易感B.農村人群易感C.城市人群易感D.普遍易感A、常規法定傳染病報告B、傳染病漏報調查C、艾滋病高危人群監測D、

哨點監測E、以上都不是

13、監測是(D)的重要手段。

21、霍亂的傳染源哪項不正確:(D)

A.現場調查B.實驗室診斷C.現代醫學D.流行病學

A、輕型患者B、隱性感染者

14、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時,首要做的工作是(A)

C、帶菌者D、來自流行區的人

A.核實診斷B.開展實地調查C.結論報告D.現場預防

22、霍亂流行特征不包括:(D)

15、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前準備不包括(A)

A、突然暴發B、傳播快

A.初步調查B.現場調查組織措施

C、可引起全球性大流行D、男女發病率明顯差異

C.調查物資準備D.現場調查人員衛生防護物品準備

23、下列哪項不符合霍亂診斷條件:(D)

16、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強度指標的是:(A)

A、有腹瀉表現,糞培養陽性

A.突發B.散發C.流行D.暴發

B、流行區出現典型霍亂癥狀及體征,雙份血清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上升

17、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D)

A新生兒增加B易感人口的遷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計劃免疫C、糞培養陽性前5天有腹瀉癥狀者

18、經呼吸道傳播疾病有(B)升高特征D、非流行區出現嘔吐、腹瀉表現,但無流行病學史者

24、霍亂的治療原則不包括:(B)A一年四季均可發病B有嚴格的地區性

A、嚴格隔離B、預防治療C、及時補;佼D、抗菌治療C流行期間,托幼機構易發生集體感染D暴發流行后散在發生

25、霍亂的預防措施中哪項不正確:(A)30、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D)

A、普遍預防服用抗菌藥物B、建立腹瀉腸道門診

A柯薩奇病毒B埃可病毒C腸道病毒71型D以上都是

C、加強引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疫苗接種

31、鼠疫主要通過下列哪種媒介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B)

26、切斷霍亂傳播途徑中不合理的措施為:(A)

A、野鼠B、鼠蚤C、蚊子D、家鼠

A、不去疫區旅游B、改善衛生設施

32、鼠疫桿菌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A)

C、加強飲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消滅蒼蠅等傳播媒介

A、弱B、強C、一般D、極強

27、診斷細菌性痢疾要求大便顯微鏡檢查符合(C)

33、鼠疫桿菌對一般消毒劑:(B)

A有紅細胞和白細胞;B.白細胞多于15/HP;

A、不敏感B、敏感C、一般D、極敏感

C.白細胞多于15/HP,有少量紅細胞;

34、哪一項不是鼠疫的傳播途徑:(C)

D.白細胞可少于于15/HP,但必須有紅細胞。

A、鼠蚤叮咬B、呼吸道C、輸血D、皮膚粘膜

28、細菌性痢疾是由(B)

35、關于鼠疫的流行特點哪項不正確:(B)

A.大腸桿菌引起B.志賀菌屬引起

A、有明顯的季節性B、爆發流行多見

C.糞鏈球菌引起D.空腸彎曲菌引起

C、與鼠類活動和鼠蚤繁殖有關D、有明顯的地方性

29、下列有關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哪項是錯誤的(B)

36、預防鼠疫措施哪項不合理:(B)

A、加強疫區管理B、疫區人群普遍預防應用抗菌藥物

C、滅鼠、滅蚤D、疫苗接種43、請問下列哪項是降低麻疹發病率的最要害措施(B)

37、瘧疾的主要傳播途徑(A)A.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A蚊蟲叮咬皮膚B血液C母嬰D飛沫B.易感兒按時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38、流行性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是(B)C.接觸后接種免疫球蛋白

A.蚊B.鼠C.釘螺D.恙螭D.患兒停留過的病室通風3小時

39、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經過(A)44、水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A)

A、患病動物咬傷所致B、呼吸道傳播A.直接接觸與呼吸道傳播;B.糞一口傳播

C、針刺傷引起D、生銹鐵釘扎傷引起C.性接觸傳播;D.蟲媒傳播

40、流行性乙腦是由乙腦病毒感染所致,多發于(A)45、下列哪組是由鼠傳播的疾病?(B)

A、夏秋季流行B、冬春季流行A.流腦'瘧疾B.鼠疫、流行性出血熱C.腮腺炎,麻疹

C、一年四季均可流行D、春秋季流行46、傳染病流行是指?⑵

⑴一個地區短期內突發多例同一種傳染病

41、流行性腮腺炎的應急接種率應達到(B)以上。

⑵一個地區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超過該病歷年的一般發病率水平

A.90%B.95%C.80%D.70%

47、疫區是指?(2)

42、流行性感冒主要防治措施不包括:(C)⑴發生傳染病的那個村子⑵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體向周圍

傳播時可能波及的地區

A.接種流感疫苗B.開窗通風,注意保暖

48、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制度?⑴

C.服用抗生素類藥物D.休息、多飲水、注意營養等支持⑴預檢、分診⑵消毒、隔離

49、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采取下列措施哪項是錯誤的?⑴

(1)對疑似病人應統一集中治療(1)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2)甲類傳染病,疫情上報時

間城鎮2小時內,農村6小時內(3)丙類傳染病,監察管理

⑵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應指定場所進行醫

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60、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的緊急措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