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_第1頁
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_第2頁
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_第3頁
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_第4頁
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與西方敘事作品的定點透視不同,中國傳統敘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動的視角或復眼映視

式的視角。

流動視角的所謂流動,就是敘事者帶領讀者與書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視角,實行''三體

交融”:設身處地地進入敘事情境,主要人物變了,與之交融的敘事者和讀者也隨之改變視

角。讀《水滸傳》的人可能有一個幻覺,你讀宋江似乎變成宋江,讀武松似乎變成武松,

這便是視角上“三體交融''的效應。中國古代句式不時省略主語,更強化了這種效應。比如

武松大鬧快活林:武松一路喝過了十來處酒肆,遠遠看見一處林子。搶過林子背后,才見

一個金剛大漢在槐下乘涼。武松自付這一定是蔣門神了。轉到門前綠欄桿,才看見兩把銷

金旗上寫著“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對聯。西方小說往往離開人物,從另一視角描寫

環境,細及它的細枝末節、歷史沿革,以便給人物活動預先構建一個場景,如《巴黎圣母

院》在描繪那座偉大的建筑時,就先用了數十頁篇幅。而這里的視角則幾乎寸步不離地隨

武松的行跡眼光游動,武松看不到的東西,讀者也無從看到。游動視角不僅緊隨人物眼

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俠中不失精細,看清環境才動手:換

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揮圖個痛快了。

流動視角有時也采取圓形軌跡。《水滸傳》中楊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內

聚焦的圓形視角;梁山泊軍隊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內向外輻射的圓形視角。楊、索比武本

身著墨不多,卻寫月臺上梁中書看呆了;兩邊眾軍官喝彩不迭;陣面上軍士們竊議,多年

征戰未見這等好漢廝殺;將臺上李成、聞達不住聲叫"好斗”;觀戰的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

態。金圣嘆的眉評甚妙:“一段寫滿教場眼睛都在兩人身上,卻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滿教場人

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滿教場人身上,遂使讀者眼晴不覺在兩人身上。“流動視南妙處在于:

看客反成被看客,著墨不多自風流。

楊志比武的描寫,是在單純中求灑脫;大名府陷落的描寫,要在復雜中求專注,千頭

萬緒由何處著手?敘事者心靈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書遑遑然如喪家犬的身影和目光,

舉一綱而收攏千絲萬縷。行文沒有讓梁中書輕易脫險,而是在他逃遍東南西北四門和三闖

南門的過程中,由內往外地輻射出圓形的視角,把瞬間遍及滿城的戰火統一于一人的眼光

之中。

視角可以分為內視角、外視角和旁視角等處在不同層面上的類型。視角的流動,可以

在同一層面上采取對位的、波浪狀的或者圓形的種種流動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層面上采取

跳躍的或者臺階式的流動方式。紀的的《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則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

如昆蟲復眼一般的視角,它先用外視角,寫翰林院一位官員從征伊梨,突圍時身死,兩晝

夜后復蘇,疾馳歸隊。隨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問起他的經歷,采取他“自言被創時”

的方式轉向內視角。內視角把人物在生死邊緣上迷離恍惚的意識滑動,寓于靈魂離體后的

徘徊,簡直是某種意識流的寫法。最后作品又轉到旁視角,借同事之口表達對這位官員的

贊嘆。復眼映視式視角的運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節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

碑功能,因而這篇筆記簡直成了視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實驗室。

(摘編自楊義《中國敘事學:邏輯起點和操作程式》)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體交融”指敘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視角,帶領讀者跟隨人物進入敘事情境。

B.西方語言沒有不時省略主語的句式特點,敘事時較難將人物和場景融為一體。

C.如果流動視角采取圓形軌跡展開,敘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視角有時并不一致。

D.紀啊通過內視角呈現從征伊犁的官員的意識流動,賦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對中國傳統敘事作品視角的分析,證明了流動視角和復眼映視式的視角優于

定點透視。

B.文章第二段以《水滸傳》中“大鬧快活林”為例,論證流動視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

造。

C.文章末段以《閱微草堂筆記》中一則小故事為例,論證視角在同一層面和不同層面流

動存在著差別。

D.除了舉例論證,文章還使用了對比論證等方法,讓專業性很強的敘事學概念變得較易

理解。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視角的流動既包括從人物的內視角轉為外視角、旁視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內視角轉

為另一人的內視角。

B.選擇由外向內聚焦的圓形敘事還是由內向外輻射的圓形敘事,與敘述的內容相關,也

與敘事者希望達到的敘述效果相關。

C.相較于長篇作品,筆記小說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動視角或復眼映視式視角敘事時,更

容易實現多重的敘事功能。

D.《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一節采用流動視角,既寫“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

言談不俗”,又寫黛玉眼中的鳳姐、寶玉等人。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這一事實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獻上發表的呢?是中國人。西漢人韓嬰在

《韓詩外傳》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

其后的古文獻中,卻沒有人去研究雪花為何是六瓣的。開普勒出于對幾何、對稱的興趣,

寫了一本小書專門來研究雪花為何是六瓣的,盡管他當時所掌握的知識是不足以解釋其成

因的,但是,他這個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編自楊振寧《對稱與物理》)

材料二:

17世紀初,雪花吸引了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的眼光。當穿過布拉格的一座大橋時,他

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幾何形狀。開普勒認為雪花呈六角

形的原因不能通過“材質”尋找,因為水汽是無形且流動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種機制中。

進而,他猜想這個機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積過程。顯微鏡發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

歡迎的觀察對象。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顯微術》一書中,展現了

他借助顯微鏡畫出的雪花圖片,并對雪花晶體結構進行了闡述,這被看作是人類首次具體

記錄雪花的形態。

(摘編自尹傳紅《由雪引發的科學實驗》)

材料三:

雪晶會根據其形成的云層中的溫度和過飽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狀,在一些溫度

范圍內雪晶呈柱狀,在另一些溫度范圍內則呈板狀。隨著過飽和度的升高,雪晶變得越來

越大,形狀也越來越復雜。雪晶的基本形狀主要取決于溫度:在-2℃左右時呈板狀,在-

5℃左右時呈柱狀,在-15℃左右時又呈板狀,在低于-25℃時呈柱狀或板狀。雪晶的結構更

多她取決于過飽和度,即取決于生成速度:當濕度高時,快速生成的柱狀晶體會變成輕軟

的針狀晶體,而六角形板狀晶體會變成星狀的枝蔓晶體。隨著溫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狀會

在板狀和柱狀之間來回變化好幾次,而且變化很大:在幾度溫差范圍內,雪晶會從又細又

長的針狀晶體(-5℃)變為薄而平的板狀晶體(-15℃)o

雪晶形態圖

實心板狀實心棱柱狀薄板狀針狀枝蔓狀

(摘編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態發生:雪晶中的物理學》)

4.下列圖解,最符合材料三相關內容的一項是()

<

B

0

)

E

要S

S3

N

-5-10-1$-20

a/t<r)

《6-

0o

I》

B

M

0依O

CD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關于雪花具有對稱的六角形結構這一事實,《韓詩外傳》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

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B.開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對幾何和對稱的興趣,因此他的研究沒有向

前推進,也沒有得出可信的結論。

C.開普勒認為雪花呈六角形與水汽無關,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種機制中,但是受到當時的

知識限制,他沒有再對此機制作出解釋。

D.雪晶的具體形狀是受到溫度和過飽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狀主要取決于

溫度,過飽和度則會影響雪晶結構的復雜性。

6.開普勒關于雪花的思考對科學研究有什么意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請簡要說明。

(三)文學類閱讀(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九一八”致弟弟書

蕭紅

可弟:

小戰士,你也做了戰士了,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過了;記得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個短促的時間是與你相處的,現在

想起就像連你的面孔還沒有來得及記住,而你就去了。

記得當我們都是小孩子的時候,當我離開家的時候,那一天的早晨你還在大門外和一

群孩子玩著,那時你才十三四歲,你看著我離開家,向著那白銀似的滿鋪著雪的無邊的大

地奔去。你戀著玩,對于我的出走,你連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長大了,有時寫信給我,因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時收到,有

時收不到。但我讀了之后,竟看不見你,不是因為那信不是你寫的,而是在那信里邊你所

說的話,都不像是你說的。比方說一生活在這邊,前途是沒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鮮,但心里邊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為我總有一個印

象,你曉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時候,總是愿意說一些空話,問一問,家里的

櫻桃樹這幾年結櫻桃多少?紅玫瑰依舊開花否?或者是看門的大白狗怎樣了?你的回信,

說祖父的墳頭上長了一棵小樹。在這樣的話里,我才體味到這信是弟弟寫給我的。但是沒

有讀過你的幾封這樣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離得你遠了。

可弟,我們都是自幼沒有見過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們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

飄飄蕩蕩的,前邊沒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來,是來自東京的,說你是在那邊念書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

東京去看看,我想這一次可以見到你了。這是多么出奇的一個奇遇。我一到東京就寫信給

你,約你第三天的下午六點在某某飯館等我。

那天,我五點鐘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點鐘,沒有人來,我又多等了一刻鐘,我又

多等了半點鐘,我想或者你有事情會來晚了的。到最后的幾分鐘,竟想到,大概你來過

了,或者已經不認識我。第二天,我想還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個老婆婆,說你已

經在月初走了,離開了東京了。你那簾子里頭靜悄悄的,好像你在里邊睡午覺的,半年之

后,我還沒有回上海,你又來了信,說你已經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這可糟

了,又來了一個小吉卜賽。

這流浪的生活,怕你過不慣,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說:“你可以過得慣,為什么我過不慣?”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處來,我看見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滿了

慌亂。我想這些流浪的年輕人,都將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們的一伙,你們都

是年輕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內心充滿了力量。你們是被逼著來到這人地生疏的地

方,你們都懷著萬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沒有回頭。但是你們都充滿了饑餓,所以每天到

處找工作。你們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葉似的被秋風卷著,彎著腰,抱著膀,那時你不

知我心里的憂郁,你總是早上來笑著,晚上來笑著。進到我屋子來,看到打著寒戰。

可吃的就吃,看到書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歡喜了,但還是心口不一地說:

“快起來吧,看這么懶。”

你那種傻里傻氣的樣子,我看了,有的時候,覺得討厭,有的時候也覺得喜歡,雖是

歡喜了,但還是心口不一地說:“快起來吧,看這么懶。”

不多時就“七七”事變,很快你就決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軍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滿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們在黃瓜架下捉著蟲子的那樣的夜,那樣

黑黑的夜,那樣飛著螢蟲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沒有同你講什么話。我送你到了臺階上,到了院

里,你就走了。那時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讓你走,還是不愿意。只覺得恍恍

惚惚的,把過去的許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個新,事事都顯得特別真切,又都顯得特別模

糊,真所謂有如夢寐了。

可弟,你從小就蒼白,不健康,而今雖然長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體力仍舊是壞

的。我很怕你走到別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勸你回家,因為你的心里充滿了

誘惑,你的眼里充滿了禁果。

恰巧在抗戰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訴我你在洪洞的前線,離著我很近,我轉給

你一封信,我想沒有兩天就可見到你了。那時我心里可開心極了,因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

樣年輕的孩子們,他們快樂而活潑,他們跑著跑著,工作的時候嘴里唱著歌。這一群快樂

的小戰士,勝利一定屬于你們的,你們也拿槍,你們也擔水,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

的。雖然我給你的信,你沒有收到,我也沒能看見你,但我不知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見

到了你一樣。因為你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從那以后,你的音信一點也沒有的。而至今已經四年了,你到底沒有信來。我本

來不常想你,不過現在想起你來了,你為什么不來信。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寫了以上這些,以遣胸中的憂悶。

愿你在遠方快樂和健康。

1941年9月

(有刪改)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信中寫“滿鋪著雪的無邊的大地”和大海上“飄飄蕩蕩的“海船,都表達了前途未卜的意

思,寫出了“我''對流浪生涯的憂懼不安。

B.“我”有一個時期寫給弟弟的信中,談的總是些櫻桃樹玫瑰花之類的“空話”,這些話題看

似親切,實則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悶。

C.弟弟從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別之夜,兩人并無多言,但信中追憶那個夜如同幼年的夜,

寫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與弟弟的親密感情。

D.信件的結尾處,點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應了信件開頭“這十年中'’的說法,同時將

個人遭際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8.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狀態更是一再呈現。請分析這種恍惚感的由來。

(6分)

9.對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兩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圍年輕人的群體生活中來敘述,

且有不同的感受。請對此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題。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

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日:“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國之寶也。''吳起

對日:“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義不修,而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

濟而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湯放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盡敵國也。“武侯口:“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口:“將奈其士

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鳥;憎其人者,惡其余胥。成刈厥敵,靡使

有余,何如?”王日:“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為之奈何?“邵公對口:“有罪者

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日:“為之奈何?”周公日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推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日廣大乎平天下矣幾所以貴士

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

之。‘‘晏子曰:“臣聞之,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

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

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景公曰:“諾。”于是老弱有養,穌寡有室。

晉平公春筑臺,叔向目:“不可。古者圣王貴德而務施,緩刑辟而趨民時。今春筑臺,

是奪民時也。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罷臺役。

(節選自《說苑?貴德》)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

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

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

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日/廣大乎平天

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饑者則食之”與“食野之蘋”(《短歌行》)兩句中的“食”字含義相同。

B.“而湯放之”與“是以見放”(《屈原列傳》)兩句中的“放”字含義相同。

C.“靡使有余”與“望其旗靡”(《曹劌論戰》)兩句中的“靡”字含義不同。

D.“公悲之”與“心中常苦悲”(《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悲”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武侯乘船順河而下,對吳起說,險固的河山是魏國之玉。吳起以三苗氏、夏桀雖有

河山之固卻因不修德而亡為例,指出德政才是國之寶。

B.太公建議把殷商的士眾全部殺掉,一個也不要剩。邵公則建議有罪的誅殺,無罪的人

讓他們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議。

C.景公在壽宮游玩,看到老人背著柴并面有饑色,就下令讓官吏供養老人。晏子則指

出,喜愛有才德的人,同情沒能力的人,是守國的根本。

D.叔向反對晉平公在春天筑臺,認為那樣做會耽誤農時,如果只顧自己安身立命,就不

會被后世稱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臺的勞役。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日:“將奈其士眾何?

(2)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

(~)古代詩歌閱讀(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白下驛餞唐少府

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

C.頸聯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

D.頷聯和尾聯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

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

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六、名篇名句默寫(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r_______,_____:兩句,寫琵琶女以嫻熟的技藝演奏了當時有名

的兩首樂曲。

(2)李商隱《錦瑟》",”兩句中的數目字,引發了后世讀者的多種

解讀。

(3)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中“,”兩句,以花落歸根為喻,

抒發了詩人雖然辭官,但仍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情懷。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1(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那時,小鎮上的人們和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一律到照相館留影。而且,小鎮只有一

家照相館。照相而入"館”,?,這樣的場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單規模、

形制上端莊含蓄,其幽暗也給人一種②的高貴感,牽動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學

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進了這個面積不大的地方,交費、開票、整理衣服,就要

坐到照相的髡子上了,大家經常會發出這樣的問話:我臉洗得干凈嗎?眼睛亮嗎?牙齒露

出來好,還是不露出來好?我們男孩平時不大在意的問題,照相的時候會一下子冒出來。

不過沒關系,旁邊總會有別的人提醒:你臉上粘了個東西,你頭發亂了,你牙上有韭菜。

那時,小鎮上的孩子們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條件,只得依賴照相館來存放我們的青春、溫

情、期待。照完相,我們會依然惦記著這件事,甚至興奮得晚上睡不著,③_地想看到照

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單上所標的“某月某日下午三點''或"某月某日上午十點半”那個時

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記憶中,取相片這件事從來沒有出現過忘記或滯后的情況。照片即將

從簡陋的紙袋里抽出來的那一刻,我們經常心臟狂跳不止。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8.文中畫橫線的兩處,都由三句話并列而成,但第一處主語“我”只出現一次,第二處主

語“你”再三出現,二者的表達效果有什么差別?請簡要說明。(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2(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T8題。

近日,眼科門診一連來了幾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機,第二天早上看不見東

西了,這種疾病被稱為“眼中風"中風”一詞原指腦中風,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

近幾年被引入眼科。臨床上,眼科醫生把視網膜動脈阻塞這類缺血性眼病和視網膜靜脈阻

塞這類出血性眼病統稱為“眼中風”。"眼中風''是眼科臨床急癥之一,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嚴

重的視力損害。

?o第一種是中央動脈阻塞,會造成患者視力喪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種是分支動

脈阻塞,視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種那么嚴重,多表現為視野缺損。第三種是睫狀動脈阻

塞,(2),經過治療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復。視網膜動脈阻塞時,@,對視功能危害越

大。缺血超過90分鐘,視網膜光感受器組織損害不可逆;缺血超過4小時,視網膜就會出

現萎縮,即使恢復了血供,視力也很難恢復,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時內、最遲不超過4

小時內接受治療,并盡可能保住自己的視力。

視網膜靜脈阻塞主要表現為眼底出血,并由此導致視物模糊變形、視野缺損或注視點

黑影等,不及時治療也會導致嚴重后果。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12個字。(6分)

20.“眼中風”因和腦血管疾病“中風”有諸多相似而得名。與此類似,“打筆仗"源自'‘打仗"。

請簡述“打筆仗''的含義并分析它得名的緣由。(4分)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

得改變原意。(3分)

四、材料作文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北京:雙奧之城

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

中國奧運代表團名列金牌榜第一,獎中國冬奧代表團名列金牌榜第三,獎牌

比賽

牌榜第二;殘奧代表團名列金牌榜第榜第十一;冬殘奧代表團名列金牌榜第

成績

一,獎牌榜第一。均創歷史最好成績一,獎牌榜第一。均創歷史最好成績

群眾

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

體育

科技世界跨度最大鋼結構場館“鳥巢”;智慧場館和智慧服務;“分鐘級”“百

亮點場館污水處理再生利用率達100%米級”精準氣象預報

交通全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京張智能高鐵冬奧列車開行;全國高鐵

支持助力奧運運營里程超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國家國內生產總值:31.4萬億元(2008國內生產總值:114.4萬億元(2021

經濟年)年)

雙奧之城,閃耀世界。兩次奧運會,都顯示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國綜合國

力的跨越式發展,也見證了你從懵懂兒童向有為青年的跨越。親歷其中,你能感受到體育

的榮耀和國家的強盛;未來前行,你將融入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卓越永無止境,跨越永

不停歇。請結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B

解析:B項表述“西方語言沒有不時省略主語的句式特點”,“敘事時較難將人物和場景

融為一體”,二者不構成因果關系。原文中只提到“西方敘事作品的特點是定點透視”,沒有

提及西方語言的這一特點,屬無中生有。文中“西方小說往往離開人物,從另一視角描寫環

境”不是說“較難將人物和場景融為一體”。

2:D

A項文章通過對中國傳統敘事作品視角的分析,指出中國傳統敘事作品采取流動的視角

和復眼映視式的視角,沒有證明其優于西方的定點透視。B項文章第二段以《水滸傳》中“大

鬧快活林”為例,論證的是視角上“三體交融”的效應。C項通過文中“因而這篇筆記簡直

成了視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實驗室”一句可知,以《閱微草堂筆記》中一則小故事為例,論證

的是視角在同一層面和不同層面流動產生的效果,而不是存在著差別。

3:C

解析:C項文中沒有比較長篇作品與筆記小說,在采用流動視角或復眼映視式視角敘事

時,哪一個更容易實現多重的敘事功能。只是在文章結尾進一步指明列舉的《閱微草堂筆記》

成了視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實驗室。

4暫無參考答案

5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本內容篩選、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

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比閱讀,尋找細微的差別。第一步,把握題干信息要點;第

二步,逐個選項到點,概括分析,判斷正誤。

A項“六角形結構這一事實……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不符合文本,材料一說“雪花是

六瓣的這一事實……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而不是“六角形”故錯誤。

B項“只是出于對幾何和對稱的興趣,因此他的研究沒有向前推進,也沒有得出可信的

結論。”于文無據強加因果。

C項“開普勒認為雪花呈六角形與水汽無關”與文本不符,原文“開普勒認為雪花呈六

角形的原因不能通過“材質”尋找。選項說“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種機制中,但是受到當時的

知識限制,他沒有再對此機制作出解釋。”而原文材料一說開普勒“研究雪花為何是六瓣的,

盡管他當時所掌握的知識是不足以解釋其成因”只說無法解釋成因,而不是說無法解釋“某

種機制”,另外題干中的“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種機制中”與原文”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種機制

中”觀點不符,或然和必然混淆。

D項正確,從材料三“雪晶會根據其形成的云層中的溫度和過飽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

的形狀……隨著過飽和度的升高,雪晶變得越來越大,形狀也越來越復雜……雪晶的基本形

狀主要取決于溫度……雪晶的結構更多地取決于過飽和度,即取決于生成速度”故正確。

6參考答案:

第一問①開普勒的思考“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過材質尋找”為“雪花六角形的研

究提供思路”。

②激勵后人對雪花的科學研究。以至于“顯微鏡發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歡迎的觀察對

象”最終胡克“畫出的雪花圖片,并對雪花晶體結構進行了闡述”。

第二問①留心觀察,做生活中有心人。②深入思考,追根溯源。③大膽推測,有理有據。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本內容以及探究思考的能力。首先需要學生認真,看

題干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其次要結合文本合理探究。

7參考答案:C

8參考答案:

⑴恍恍惚惚的情感狀態,是由于我對弟弟的牽掛與想念。我與弟相處短暫,離別時弟弟

年紀小,所以我總覺得弟弟還未長大,忽然弟弟來信說一些苦悶的話,“我”不相信他已長

大我與弟弟各自漂泊在外,無論在東京,還是上海,對于個人命運、未來充滿未知、不確定。

⑵恍恍惚惚的情感狀態,是由于我對弟弟的擔憂與不舍。弟弟長大,決定參軍抗日,我

為弟弟安全擔心、不舍,擔憂不能阻止弟弟參軍抗日,陷入矛盾之中;看到了像弟弟一樣的

青年,高興,但未見到弟弟,內心牽掛,充滿思念。

9參考答案如下:

⑴弟弟在上海生活時,我看周圍的年輕人的群體生活感受是:心里充滿了慌亂。“我”

想這些流浪的年輕人,他們都是年輕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內心充滿了力量。他們都

懷著萬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沒有回頭。但是他們都充滿了饑餓,是可怕的一群,笑著卻又

打著寒戰,累了卻又怕懶。“我”心里的對弟的前途未卜的流浪生活充滿憂郁和慌亂。

⑵弟弟在山西生活時,我看周圍年輕人的群體生活感受是:心里可開心極了。“我看到

不少和你那樣年輕的孩子們,他們快樂而活潑,他們跑著跑著,工作的時候嘴里唱著歌。這

一群快樂的小戰士,勝利一定屬于你們的,你們也拿槍,你們也擔水,中國有你們,中國是

不會亡的。”“我”很開心,也很放心,“我”堅信勝利一定屬于像弟弟一樣的這些戰士們?

10參考答案:B

11參考答案:A

12參考答案:D

13參考答案如下:

(1)武王攻占了殷國,召見了太公詢問他:”對殷商的部眾該怎樣處理呢?”

(2)現在我請求對那些沒有人贍養的老弱之人,沒有居所的孤獨之人,按照等級供給

他們財物。

14參考答案:A

解析:“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錯誤。“相知何用早”是一個反問句,“何用”即為什

么,第4句的“懷抱即依然”也印證了二人應該不是早年的知心好友。

15參考答案如下: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抒胸臆。“海內”兩句直接表現了詩人廣闊的襟懷,而“無

為在歧路”的“無為”既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排遣離愁的情懷吐露,表現出詩人志向

高遠,樂觀豁達的特點。

②本詩作者點明自己與朋友都有貧困潦倒的生活經歷,又有著共同的情懷理想,借景抒

情,虛實結合的手法來抒情。頸聯的“浦樓””兩句和尾聯的“去去”兩句,一實一虛,表

達了對友人離去的不舍和擔憂之情。

解析:本題涉及古詩詞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

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

情和情景交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別詩,尾聯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為

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青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襟,屬于直接抒情;《白下驛餞唐

少府》則是將餞別場景和想象分別后的情景聯系起來。“去去”是想象友人越走越遠,是用

虛實結合的手法抒情。

16參考答案:

(1)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2)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

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

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

題默寫時:(1)要注意“嫻熟的技藝”、“當時有名的兩首樂曲”等的提示。(2)要注意“數

目字”“多種解讀”等的提示。(3)要注意“以落花歸根為喻”“辭官”而仍然關心國家前途

命運”的提示。

17參考答案:①順理成章②難以言喻③迫不及待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這里考查在語句中正確運用恰當的成語,

成語運用一般可以從語境角度,用邏輯關系與詞語對應解題,還可以從詞義角度,用提及語

素與詞義輕重。解題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