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總論1.1工程提要工程名稱: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工程性質:新建工程建設單位:涇源縣林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法人代表:張建軍主管單位:涇源縣林業局1.1.6技術依托單位:1.1.7建設目標:本工程立足寧南山區,充分利用六盤山豐富的種質資源,以建設大六盤生態經濟圈為核心,以豐富寧夏林木種質資源為目的,新建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Kom.〕、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等地方特色林木良種基地25hm2。通過對涇源縣特色林木優良品種進行馴化、推廣,培育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品質種苗,為涇源縣及外圍地區生態建設提供充足的優質種苗,充分發揮優良鄉土樹種的資源優勢,形成區域種苗特色化,并通過經營管理標準化,品種繁育優良化,生產技術先進化,使良種基地成為帶動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的龍頭,加快地方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的開展。工程建成后每年生產優良苗木30萬株、種子500kg1.1.8建設良種培育工程25hm2,建筑工程330m2,繁育生產工程1900m2。1.1.8規模25hm2,其中種子園10hm2、引種區5hm2、示范區3hm2、試驗區2hm2、良種繁育圃5hm2;1.1.8基建工程330m2,其中實驗室40m2、檢驗室30m2、種子精選室30m2、種子處理室30m2、檔案室30m2、標本室30m2、辦公室40m2、生產用房50m2、庫房50m2;其它生產工程1900m2,含塑料大棚1000m2、曬場800m2、烘干設備100m2;土壤改進12hm2。1.1.8種子加工設備、采種機具、實驗設備、檢驗設備、儲藏設備、排灌設備及生產用車等。.4輔助工程信息設備、辦公設備、森防設備、道路工程、標志牌、場區綠化1.1.9沙塘林場位于涇源縣黃花鄉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6°10′,北緯35°46′,北接本縣蒿店鄉,西南與國營六盤山林業局秋千架林場天然林區相連,東靠甘肅平涼市,距涇源縣城27km。1.1.10建設期2年,分2023年、2023年兩年實施。1.1.11工程建設總投資298萬元,其中培育工程157萬元,占總投資的52.7%;生產繁育工程投資為75萬元,占25.2%;生產設備工程投資32萬元,占10.7%;輔助工程投資21萬元,占總投資的7%;其他費用13萬元,占總投資的4.4%。1.1.12工程建設總投資為298萬元,申請中央政府投資238.4萬元,占總投資的80%;地方配套59.6萬元,占20%。3工程效益通過工程的實施,可改變當前六盤山地區種苗生產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良種率低,苗木質量差的現狀,工程建成后年產各類不同規格的苗木30萬株,種子500kg,年銷售收入70萬元。4編制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是寧夏唯一具有甲B級設計資質和乙級工程咨詢資格的單位,全院在編人員45名,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2人,能夠對林業工程工程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和工程總體〔初步〕設計。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林業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定》;●《主要造林闊葉樹種良種選育程序與要求》〔GB/T14073-1993〕;●《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原那么與方法》〔GB/T14072-1993〕;●《林木種子貯藏》〔GB/T10016-1988〕;●《林木育種及種子管理術語》〔GB/T11620-1996〕;●《林木檢驗儀器技術條件》〔LY/T1343-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LY5141—99《營造林工程建設工程文件組成及深度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開展的決定》;●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林業開展的意見》;●《國家林業局林木種苗工程工程建設標準〔試行〕》;●《寧夏大六盤生態經濟圈總體規劃》;●《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開展規劃》。1.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根據當地社會勞動力價格、物價水平及《國家林業局林木種苗工程工程建設標準〔試行〕》,特制定如下指標: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單價(萬元)投資(萬元)備注一建設規模hm2252981培育工程hm225157種子園hm210770引種區hm25630示范區hm23515試驗區hm22612良種繁育圃hm256302生產繁育工程75實驗室㎡400.14檢驗室㎡300.13種子精選室㎡300.13種子處理室㎡300.13檔案室㎡300.13標本室㎡300.13辦公室㎡400.14生產用房㎡500.063庫房㎡500.063烘干設備㎡1000.077曬場㎡8000.0054塑料大棚㎡10000.0055土壤改進hm2122.5303生產設備工程32種子加工設備套166采種機具套111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單價(萬元)投資(萬元)備注儲藏設備套122實驗設備套155試驗設備套133生產用車輛155排灌設備套110104輔助工程21撲火設備套200.48信息設備套111辦公設備套111病蟲害防治設備套122支道km0.5105干道km122標志牌個100.050.5場區綠化hm211.51.55其它費用13可研咨詢費2勘查設計費3工程管理費3不可預見費5二工程總投資萬元2981培育工程萬元1572繁育生產工程萬元753生產設備工程萬元324輔助工程萬元215其他費用萬元13三達產后年均產量和產值良種公斤5000.00210良苗萬株30260工程建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良種培育工程建設工程種子園面積10hm2;投資7萬元/hm2引種區面積5hm2;投資6萬元/hm2示范區面積3hm2;投資5萬元/hm2試驗區面積2hm2;投資6萬元/hm2良種繁殖圃面積5hm2;投資6萬元/hm2.2生產工程及附屬工程建設工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詳見附表5建設規模及投資估算單價)產品經營本錢指標種子園0.2萬元/hm2引種區0.3萬元/hm2示范區0.1萬元/hm2試驗區0.3萬元/hm2良種繁殖圃0.25萬元/hm2產品產量指標種子園種子50kg/hm2良種繁殖圃6萬株/hm2財務評價指標計算期20年,折現率按8%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7.56年,稅前7.28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稅后769.1萬元,稅前829萬元。稅后財務累計凈現值190.6萬元。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5.69%。稅后動態投資回收期9.92年。稅前財務累計凈現值211萬元。稅前財務內部收益率16.66%。稅前動態投資回收期9.92年。1.4研究結論通過對該工程建設地點、工程區所在地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工程區根底設施條件以及其它相關條件的考察,并經過詳細的必要性論證、可行性分析,結果說明: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符合國家林木種苗工程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建設現代化林業的必然要求;工程建設條件成熟,綜合效益顯著,分階段實施,布局合理,技術可行。首先,工程建成后,不僅對聚集和保存六盤山天然林區林木良種資源,選育新的林木良種,加速林木良種化進程,實現林木種苗事業的可持續開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還為當地及周邊地區林業工程建設培育和生產優良種質繁殖材料。其次,工程建成后,正常年產值可達70萬元,利潤59.3萬元,投資回收期為9.92年〔含2年建設期〕,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5.69%,高于基準收益率12%,從財務分析評價角度看,該工程是可行的。再者,工程建設區地處寧夏大六盤生態經濟圈的核心地段,種苗培育條件得天獨厚,又有六盤山天然喬木和野生花灌木可供開掘利用,區域特色突出,苗木市場競爭力強,銷售渠道穩定、暢通,需求旺盛,工程的實施在財力、物力和技術力量上都有一定保障。總之,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是集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為一體,融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為一體的宏偉工程,工程的實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工程建設背景及建設必要性2.1工程建設背景及由來隨著經濟的開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加快林業開展、改善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黨的十七大將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首次寫進了黨的工作報告中。林業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承當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職責,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寧夏屬“三西〞地區之一,生態環境脆弱,林業六大工程實施以來,生態環境初步好轉,但生態建設仍然處于“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把生態建設作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為此國家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三北四期防護林工程等重要工程。目前我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穩固退耕還林工程林業建設工程及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建設等,林業生態建設的任務非常重大。而林木種苗是林業生產最根本的生產資料,是保證造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營林質量,加速資源增長,實現林業可持續開展戰略的重要物質根底,也是實現林業跨越式開展的根本保障。抓造林必須抓種苗,抓種苗首先抓良種,抓良種必須從良種基地建設抓起。涇源縣地處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段,是黃河二級支流——涇河的發源地,境內氣候濕潤,雨量充分,植被良好,物種豐富,被譽為黃土高原的“綠色明珠〞和“天然水塔〞。其獨特的自然風貌,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物種資源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各類林木種苗的生長繁育。長期以來,當地群眾有著種樹育苗的傳統,特別是自2000年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涇源縣將林業開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長抓不懈,大面積的宜林荒山荒溝得到綠化治理,陡峭耕地得到退耕還林,天然次生林得到有效保護,社會化育苗不斷壯大,群眾自發種植苗木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面積越來越大,經濟效益逐年提高。涇源苗木以其成活率高,品種獨特,樹形美觀,規格多樣的特點受到周邊市場和用戶的青睞,苗木產品遠銷新疆、青海、甘肅、內蒙、陜北及區內各市、縣。育苗已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在培育的苗木中,針葉樹種占90%,其中青海云杉占到育苗總量的60%,由于青海云杉樹形美觀,綠化效果好,苗木供不應求,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但是,個體育苗缺乏有效的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苗木品質低,質量良莠不齊、品種單一,常規、低檔次的苗木重復培育,低水平循環,影響造林質量和綠化、美化效果。而且群眾所移植的云杉幼苗均來自青海、東北、甘南等地,苗木來源不同,品種繁雜,甚至魚目混珠,加之與原產地氣候、土壤等條件有差異、長途運輸等因素,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生長不良,群眾育苗投資風險大、本錢高。在涇源縣建設特色林木良種基地,使之成為促進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持續開展的助力器,已是全縣干部群眾的迫切要求和強烈愿望。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在涇源調研農村工作時強調指出:“要充分利用六盤山降水充分、氣候濕潤的優勢把涇源縣建成寧夏乃至西北的針葉樹苗木培育基地〞。自治區政府王正偉主席、自治區林業局黨組王德林書記、韓陜寧局長、劉榮光副局長等領導屢次到涇源縣調研林業建設工作,都認為涇源縣在生態建設中探索出的針葉樹大苗“以栽代培〞的造林模式既造了林,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又培育了綠化大苗,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農民收入,是一項典型的“綠縣富民〞工程,切實可行,值得推廣。根據各位領導的批示精神,涇源縣委、政府站在生態建設和農民增收的高度,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了《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開展規劃》。于2006年正式將苗木產業作為我縣的支柱產業,積極爭取工程,制定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確立重點苗木培育基地,發動廣闊干部群眾廣泛參與,同心協力做大做強苗木產業。按照“川臺地、沿公路、靠城鎮、進景區〞的布局規劃,堅持“地埂培育大苗、川臺地幼苗移植〞同步進行,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優化品種結構,促進產業提升,創新開展機制,苗木培育面積突飛猛增,規模逐年壯大,到2007年,全縣開展幼苗移植面積1933hm2,地埂大苗面積4553hm2,苗木總產值到達3200萬元,農民人均苗木收入268元,占當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按照《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開展規劃》,到2023年,到達全縣人均一畝苗,山綠與民富共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在開展特色種苗上下功夫。因為隨著社會的開展,人們對造林綠化美化要求愈來愈高,需求的苗木品種逐步向綠化、美化、靚化、特色化開展,一些常規樹種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甚至沒有市場潛力。種苗生產堅持“特、珍、缺〞搭配,既要有優勢樹種引領特色,又要有鄉土樹種填補空白,所謂“特、珍、缺〞搭配就是充分利用涇源縣特殊的區位優勢,除培育青海云杉、油松等常見優勢苗木而外,大量培育具有欣賞價值的野生樹種如黃刺玫〔RosaxanthinaLindl〕、華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香莢迷〔ViburnumfarreriStearn〕、紅樺〔Betulaalbo_sinensisBurk〕、白樺〔BetulaplatyphyllaSuks〕、遼東櫟〔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等,不僅要滿足市場所缺的造林綠化樹種,而且要提高當地種苗產業的良種使用率,帶動當地林木良種事業的持續開展。為此特委托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規劃設計院編制《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2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工程建設是加快寧夏林木良種化進程的需要。生態環境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局部,“林業六大工程〞實施以來,全國苗木開展產銷兩旺,苗木生產量和需求量總體平衡,能夠滿足生態工程近期建設對種苗總量的需求。但是在種苗供需總量根本保持平衡的條件下,種苗需求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大規格的苗木供不應求。由于苗木生產周期長〔以云杉為例培育一棵1.5m的苗木,至少需要15年〕,成品苗生產量與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缺口;第二,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和新品種引進的速度,還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第三,城市環境建設重視生物多樣性恢復與保護,珍稀樹種、鄉土苗木、常青苗木受到市場的格外青睞。因此,為了適應新世紀林業跨越式開展的需要,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瞄準全區林業六個百萬畝生態工程,建設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通過收集、整理、培育六盤山特色優勢樹種、鄉土樹種、野生花灌木,逐步形成一個選育、試驗、示范、生產、推廣統籌安排、合理搭配的良種繁育體系,進一步調整現有良種基地結構,加快造林良種化進程,推動良種事業的持續開展,確保寧夏林木種苗生產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充分發揮林木良種在建設高產、優質、高效、持續林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不斷滿足寧南山區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建設的需求,為周邊市縣的林木良種繁育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推進當地林木種苗產業化進程,從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經濟新格局。工程建設是實現科技興林的需要?!翱萍寂d林〞是我國加快林業開展的根本方針之一,也是加快林業開展的重要保障措施??萍寂d林表達在林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在林木種苗建設方面就是特色林木良種選育、馴化工作。實現寧夏林業跨越式開展,不僅需要量的擴張,更需要質的提升。因此,種苗生產要由“數量滿足型向質量保障型轉變〞,良種基地建設是種苗工程建設中科技含量比擬高,建設程序最為復雜的一項工程,建設好良種基地是提高寧夏林木種子基地供種率和良種使用率的根本之路,通過培育特色林木良種的高科技附加值來提高造林的科技含量,為社會提供更為豐富、更為優質的林產品。通過特色林木良種選育來確保種子質量,通過使用良種來提高種苗質量,確保優質種苗的供給,滿足林業和生態建設對優質種苗的需求,將林業增長方式轉移到依靠科技上來。同時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將按照林木育種區劃規劃設計,采取最正確設計方案、最先進的設備、最高的建設標準、最全面的栽培技術〔包括節水灌溉、精準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等新技術〕,以不斷提高特色林木良種生產水平為目的,通過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實行科學管理,不斷提高種苗的產量和品質,進一步強化全社會質量意識、效益意識、品牌意識、科技意識、生態環境治理意識,實現機械化作業,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生產,科學化管理,通過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產生良好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這將在全縣范圍內發揮積極的科技示范帶動作用,并通過基地的龍頭領跑來促進涇源縣乃至六盤山區特色林木種苗產業的開展。涇源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森林草原氣候,境內四季清楚,呈現出春暖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降雨充分,氣候濕潤,年平均相對濕度60~70%。非常適宜各類苗木的生長,當地群眾也有著種樹育苗的傳統,并且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育苗技術。自2000年以來,涇源縣育苗面積穩定在120hm2以上,年產苗量到達3000萬株,為全縣及鄰縣的各項林業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苗源,使林業生產得以順利開展。到2007年,全縣開展幼苗移植1933hm2,地埂大苗4553hm2,苗木總產值到達3200萬元,農民人均苗木收入268元,占當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育苗已被全縣廣闊人民群眾所接受,并真正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但是,由于新時期林業建設對種苗生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常規造林樹種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要有特色引領市場。而六盤山的優勢樹種、鄉土樹種、野生花灌木通過挖掘、收集、整理培育后,不僅適應性廣、抗性強,能夠更好地在本地生長,而且還可以通過基地化、規?;?、科學化、市場化培育,降低苗木的本錢,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早在2003年,涇源縣沙塘林場就開始對白樺、暴馬丁香、香莢迷等野生樹種進行馴化實驗,并取得階段性成功,為建設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奠定了經驗根底。因此在沙塘林場建設特色林木種苗基地符合“大六盤經濟生態圈〞的總體規劃,也符合寧夏良種基地建設要求,基地建成后,可為六盤山區乃至寧夏提供優質的苗木種子,滿足全區林業建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優良種苗的需求,促進寧南山區的種苗產業開展,加快寧夏林業建設步伐,實現生態與經濟建設雙贏的目標。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不但保護和豐富了六盤山區的植物種質資源,使野生樹種通過馴化、培育、繁殖,應用于生產當中,而且促進了涇源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開展。工程建設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需要。目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六盤山林區是一個以森林為主體、有著特殊保護價值的生態系統和天然植物基因庫。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屬、788種,其中可用于城市綠化和荒山造林的樹種多達150多種,除山楊〔PopulusdavidiaraDode〕、白樺、紅樺、遼東櫟、少脈椴(TiliapaucicoMaxim.)、華山松等喬木優勢種群外,具有花卉欣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黃刺玫、珍珠梅〔Sorbarinkirilowii(Regel)Maxim〕、香莢迷、暴馬丁香、甘肅山楂(CrataeguskansuensisWils)、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Baill.)等灌木分布廣泛,市場十分看好,深受人們青睞,可供開掘利用的潛力很大。保護和利用好區內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無論從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來說,對寧夏南部山區的環境改善、科學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由于涇源縣地處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段,是黃河二級支流——涇河的發源地,承當著陜、甘、寧三省區32個市、縣〔區〕300余萬人口生產生活用水的重任,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地位:一方面承當著修養涇河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持生態平衡的重任;另一方面為寧夏構筑了一道生態屏障。因此,對六盤山區的林木種質資源進行收集、保護和利用,維持和豐富其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工程建設條件3.1工程區根本情況自然地理條件.1地理位置沙塘林場位于涇源縣黃花鄉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6°10′,北緯35°46′,北接本縣蒿店鄉,西南與國營六盤山林業局秋千架林場天然林區相連,東靠甘肅平涼市,距涇源縣城27km。.2地形地貌工程區主要由石質山地、近山土石丘陵和河谷川臺構成,境內地形起伏,海拔1645~2023米,沙塘林場北、西、南被六盤山天然林區所圍,三面環山,即為三山夾一川的地貌特征。.3氣候年均氣溫6.2℃,極端最高溫度33℃,極端最低溫度-27.3℃,年日照時數2100~2400小時,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積溫2310℃,年均降雨量650.9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0—70%,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森林草原氣候。.4土壤工程區土壤以灰褐土和森林草甸土為主,土層薄厚不均,一般為30~80cm。.5植被植被以天然喬木、次生灌叢、草甸草原和人工林為主,植被分布不均勻。.6水資源工程區水資源豐富,有沙塘河穿越全境,常年不息。社會經濟條件沙塘林場是一個以天然林保護為主,集天然林管護、造林、育苗為一體的生態型全額事業單位,場址座落在黃花鄉土窯村,與黃花鄉黃洼村、沙塘村相鄰。這三個村群眾文化教育程度低,生產和生活條件差,經濟收入低。2007年底,年人均純收入1978元。森林資源條件沙塘林場土地總面積1189.9hm2,共有林業用地面積1121.8hm2,占總面積的94.2%。其中有林地556.5hm2,灌木林地68.5hm2,疏林地16.5hm2,未成林267.4hm2,苗圃地100hm2〔含不固定苗圃地〕,宜林地112.9hm2,森林覆蓋率55.7%;非林業用地68.1hm2。植被以天然次生林為主,主要喬木樹種有華山松、山楊、遼東櫟、樺樹、椴樹等,灌木樹種有紫丁香〔SyringaoblateLindl.〕、暴馬丁香、黃刺玫、珍珠梅、甘肅山楂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鐵桿蒿、針茅、冰草等,蓋度35%。土地資源條件沙塘林場原有固定苗圃地33.3hm2,2004~2006年,林場附近的黃洼村進行局部生態移民搬遷后,騰出空地80hm2,其中適宜建苗圃地的面積66.7hm2。交通運輸及郵電通訊條件工程區在公路和村莊附近,交通便利,有沙蒿〔沙塘—蒿店〕公路穿過,距離?!仓荨炽y〔川〕高速公路3公里,距涇源縣城27公里;用電便利,輸電線路縱橫交錯;通訊暢通,移動、聯通和電信網絡通訊信號強,無盲區,總之,工程區根底設施條件優越,建立育苗基地花費少,速度快,有利于集約經營,提高質量和效益。勞動力條件工程區地處偏僻,自然條件差,工礦企業少,農業產業化程度低,退耕還林后農村勞動力過剩。與沙塘林場相鄰的土窯村是涇源縣育苗專業村,群眾長期以來頻繁從事林業生產經營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這是良種基地建設的勞動力優勢。3.2建設單位根本情況工程建設單位是涇源縣林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該中心為全額事業單位,現有在職人員39人,其中高級林業工程師3人,中級職稱8人,助理工程師15人。自2007年沙塘林場并入涇源縣林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后,技術人員常年在林業生產第一線,承當著造林、育苗、開展林業科技示范推廣等任務,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能夠承當國家各類林業科學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工程。沙塘林場原有固定苗圃地33.3hm2,2004—2006年將林場附近的土窯村和黃洼村大局部生態移民搬遷,騰出空地80hm2,其中適宜建固定苗圃地的面積66.7hm2,可供該工程的開展。3.3工程建設可行性分析工程建設根底條件優厚工程區所在地有著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各類苗木的生長。良種基地建立在沙塘河畔,具備灌溉條件;緊靠公路和村莊,交通條件良好,用電方便,通訊暢通;工程區緊靠六盤山天然林區,原材料條件便利,大量的野生種質資源可供就近采集,就地培育。工程建設市場前景廣闊涇源苗木成活率高、品種獨特、樹形美觀、規格多樣,受到廣闊用戶和周邊市場的青睞,已形成了產地品牌,苗木遠銷新疆、青海、甘肅、內蒙、陜北及區內各市、縣。近年來寧夏林業建設開展迅速,隨著穩固退耕還林工程林業建設工程、六個百萬畝生態林業工程的實施,各類造林綠化苗木供不應求,特別是鄉土樹種、特色綠化樹種如云杉、油松、華山松、華北落葉松〔Larixprinces_rupprechtiiWayr〕、香莢迷、暴馬丁香、黃刺玫等具有的欣賞價值高、綠化效果好,是市場的寵兒,也是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培育和開展的重點優良樹種。工程建設扶持政策優惠由于涇源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種苗開展勢頭,自治區各級領導屢次調研涇源縣林業工作后都指出,要將開展種苗當作一項富民強縣的產業來抓實、抓好。涇源縣委、政府也就開展種苗產業制定出臺了優惠扶持政策,每育一畝苗補助150元,并將育苗3畝以上的農戶和10畝以上的職工確定為種苗專業戶,給予一定的獎勵。自治區也將育苗納入林業建設補償范圍,鼓勵全縣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種苗建設。種苗生產是林業建設的根底,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高度重視林木種苗特別是良種基地建設工作。工程建設作為自治區良種基地建設的一局部,必將在建設資金、優惠政策上將給予大力的支持。工程建設技術條件成熟一方面,沙塘林場是涇源縣唯一的國營林場,2006年與涇源縣林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合并后,各項生產活動直接由縣林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參與,該中心現有在職人員39人,其中高級林業工程師3人,工程師8人,助理工程師15人,為全額事業單位。林業技術人員80%畢業于專業院校,有著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在長期林業生產實踐中,熟練掌握了育苗各環節的技術措施,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具備了開展良種選育、馴化、繁殖的技術條件。另一方面,六盤山林業局地處縣境內,各類育苗技術趨于成熟,可為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起到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工程建設群眾根底堅實涇源縣人多地少,全縣共有耕地38600hm2,自2000年以來累計退耕還林21000hm2,現有耕地17600hm2,人均0.15hm2,農村剩余勞動力充裕,而且經過長期從事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等林業建設,具有一定的林業生產經驗和技術。加之涇源縣冰雹、霜凍、暴雨與洪水等災害性天氣在農作物生長期發生頻繁,造成莊稼減產減收。而苗木適應性廣,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強,近年來群眾看到了種植苗木帶來的實惠,不斷轉變觀念,投身于種苗生產建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但是,涇源縣境內沒有一處林木良種基地,優良種苗供給嚴重缺乏,特別是青海云杉移植所用幼苗80%需要從外地調入,群眾迫切希望通過建設特色林木良種基地來促進種苗產業的開展。3.4技術依托單位情況技術依托單位為寧夏林木種苗管理總站,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初,1983年自治區將原來與區林業廳合署辦公的林業推廣站及種子公司分設出來,成立了寧夏林木種苗管理總站。2001年經自治區林業局同意,站內設政務辦、種苗執法辦、種苗質量監督辦、種質資源管理辦、林業技術推廣辦、基層林業站管理辦,明確責任,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開展。近期,為了便于同國家林業局有關部門的業務聯系,進一步加強國有林場、森林公園的管理、指導和協調,自治區林業局將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劃歸林木種苗管理總站管理。因此“兩站〞即成一套機構、兩塊牌子、五項職能。目前現有在職人員40人,其中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工程師15人,工程師8人,會計師2人,初級職稱8人,其他4人。在職技術人員均具有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從人員結構上看,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有多年從事人事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的專家,還有長期從事基層林業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從年齡構成來看,既有年輕人和中年人,又有老專家。技術力量雄厚,主要負責全區林業技術推廣、林木種苗管理、基層林業站管理、國營林場管理和森林公園管理工作,先后承當國家、自治區、自治區林業局等部門下達的引種試驗、示范推廣工程近40個,建立遍布全區的技術示范區〔點〕50多個,示范面積7000hm2以上。在工程實施中,推廣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項,多項推廣工程已通過驗收。許多新技術、實用技術、林木新品種已在林業生產中普及推廣、應用?,F有辦公面積360m2,具有比擬完善的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林木種苗檢測儀器,有林木種苗繁育基地20hm2,目前資產規模630萬元。具有承當國家各類林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工程的能力。第四章指導思想、遵循原那么及建設目標4.1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遵循的原那么指導思想以科學開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開展對種苗建設的需求,堅持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標準化的管理和實施各項技術規程為突破口,以發揮國有骨干苗圃的主渠道作用為重點,以加快林木良種化進程為目的,按照基地化和規模化的要求,建立集林木引種、馴化、科研推廣一條龍的特色良種基地。大力提高種苗生產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種苗生產健康穩定的開展,在實現種苗自給的同時,為周邊地區提供優良種質繁殖材料。遵循的原那么堅持總體規劃,布局合理,逐年實施的原那么;堅持育苗面向生產,適地適樹的原那么;堅持以科技為依托,實施科技興林戰略的原那么;堅持立足當前,兼顧長遠的原那么;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的原那么。4.2建設目標通過對六盤山區的特色林木優良品種進行馴化、推廣,豐富寧夏林木種質資源;充分發揮特色林木良種集生態及園林綠化于一體的功能,培育既有地方特色,又品種多樣;既滿足生產的需要,又有利于經濟效益增長;既能為六盤山區生態建設提供充足的優質種苗,又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品質種苗。以青海云杉、油松及六盤山鄉土樹種為主的良種基地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各類苗木30萬株,種子500kg,不斷滿足六盤山區及寧夏林業建設和城鄉綠化對優質種苗的需求。4.3工程建設內容與規模工程建設總規模25hm2,內容包括:良種培育工程、繁育生產工程、生產設備工程、輔助工程。4.34.3.1設計為Ⅰ區,用于生產優良遺傳品質種子的場所,建設規模10hm2。4.3設計為Ⅱ區,通過引種試驗,篩選出適合本地開展的外來樹種、優良種源及家系的實驗區,建設規模5hm2。4.3設計為Ⅲ區,利用基地培育的種苗或種子園建園材料造林,展示基地苗木種子優良性狀的場所,建設規模3hm2。4.3設計為Ⅳ區,主要是對收集的野生種質資源進行馴化、栽培和育苗試驗的場所,建設規模2hm2。4.3設計為Ⅴ區,利用優良種子進行繁殖,提供優良苗木的生產基地,建設規模5hm2。4.34.3建筑工程330m2,其中實驗室40m2、檢驗室30m2、種子精選室30m2、種子處理室30m2、檔案室30m2、標本室30m2、辦公室40m2、生產用房50m2、庫房50m2。4.3塑料大棚1000m2、種子曬場800m2、烘干設備100m2;土壤改進12hm2。4.34.3包括種子精選機、種子包裝等設備。4.3包括高枝剪、采種梯、種子收集布、采種平安保護設備。4.3無菌操作臺、培養架、培養瓶、滅菌鍋、負離子交換機、冰箱、烘干機、恒溫箱、光電控制箱、天平、消毒柜、EC測定儀、分光光度計、離心機、化驗設備、酸度計、液相色譜儀、顯微鏡、解剖鏡、標本架、玻璃器皿、藥品。4.3包括恒溫培養箱、操作臺、培養架、培養瓶、培養皿、滅菌鍋、冰箱、天平、枯燥箱、分樣器械、顯微鏡、水分測定儀、消毒器具等。4.3包括種子貯藏庫、冰柜、衡器、滅鼠滅蟲設備等。4.3輸水管1km、排水溝1km、蓄水池3座。4.3根據生產需要配備1輛農用車。4.34.3割灌機、油鋸、撲火器、撲打工具等。4.3信息處理設備1套,包括固定1部,計算機1臺,打印機1臺,機1臺,檔案柜2個、復印機1臺。4.3病蟲害防治設備一套,包括背負式噴霧器4臺、噴粉機2臺、誘蟲燈2臺、高壓殺蟲網2張、森防野外采集箱2個、樹木注藥注射器2部及熏蒸器具和消毒器具。4.3干道0.5km,支道1km。4.3制作工程區標志牌10塊。4.3工程區建綠化隔離帶1hm2。第五章工程建設方案5.1工程布局5.1.工程布局遵循因地制宜、分區經營、便于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原那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降低生產本錢,提高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建設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實現三大效益的統一。5.按照立地條件和種苗培育方向,將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規劃為5個亞區,即:Ⅰ區為種子園,Ⅱ區為引種區,Ⅲ區為示范區,Ⅳ區為試驗區,Ⅴ區為良種繁殖圃。5.2工程區區劃按照工程建設內容的不同,將工程區劃分為良種培育工程區和繁育生產工程區兩大功能區。5.3工程建設內容5.3.5.3.建設地點位于沙塘林場的Ⅰ亞區,建設規模10hm2。5.3.青海云杉產自中國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天然分布于賀蘭山、羅山等地,生于海拔2400~3000米的陰坡及半陰坡。云杉適應力強,屬淺根性樹種,抗風力差;耐蔭能力較強,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缺乏達25年之久;對氣候要求不嚴,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對濕度60%以上高山地帶或高緯度地區;抗寒性較強,能忍受-30℃以下低溫,但嫩枝抗霜性較差;在氣候溫和而又濕潤的條件下,在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長甚好。云杉的樹形端正,枝葉茂密,樹冠灰蘭色,樹形整齊、優美,5月上旬開始萌動,新芽碧綠,針葉常青,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之一。云杉葉上有明顯粉白氣孔線,遠眺如白云繚繞,蒼翠可愛,作庭園綠化欣賞樹種,可孤植、叢植或與檜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襯景。盆栽可做為室內的欣賞樹種,多用在莊重肅穆的場合,冬季圣誕節前后,多置放在飯店、賓館和一些家庭中作圣誕樹裝飾,也可作行道樹。目前是六盤山區的主要造林綠化樹種,也是涇源縣特色林木種苗產業培育的主要樹種。5.3.15.3.1種子園選在沙塘林場西南的Ⅰ亞區,該處海拔1686米,上風方位為農田,沒有同類樹種分布,便于花粉隔離。地勢平緩,土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較好;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為了提高種子的遺傳品質,種子園布設呈方形或圓形。5.3.砧木來自涇源縣境內,采用機械抽樣法調查,選用20~30年生、冠幅2~3米,結實旺盛的作為砧木??紤]種子園樹木正常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水分和養分,以利于提高結實量,種子園初植密度為625株/hm2株,株行距為4m×4m。5.3.按照5株順序錯位排列進行無性系配置,即采用順序錯位排列的方法進行無性系配置,即將50個無性系編號后在一橫列中依次排列下去,并在接著的橫列中重復這一過程,但在另一列時要錯開5位,這樣任何無性系的苗木都不會與本無性系的其它苗木相鄰,保證了各無性系的苗木自由授粉時機均等。同時,這樣的排列有一定的順序性,便于嫁接和后期管理,留優去劣后,仍能有規那么的分布?!惨娤铝袌D〕種子園無性系順序錯位排列圖1.2.3.14.15……31.32.33.34.35…………6.7.8.9.10…………………46.47.48.49.50………5.3.1.3.采用5株優勢木比照法從區內選擇50個優樹作為建園的優良無性系來源,要求選擇的優樹樹齡在20~30年;樹勢健壯,樹冠緊湊;結實旺盛,穩產豐產,抗病蟲害強,種子的遺傳品質好。5.3.1.3.在早春母樹萌動前采集,選擇樹冠上部外圍健壯枝條作接穗。采集的接穗用濕沙埋于地窖,并定期檢查以防高溫和枯燥,同時注意保濕防凍。外運時要用塑料薄膜或其它保濕材料包好,運到種子園后進行加工,剪取Ⅰ、Ⅱ級健壯側枝的1年生頂枝。接穗規格為:長8.0~10.0cm,粗0.4~1.0cm,接穗必須要有頂芽。每20個捆扎,做上標記,用濕潤物包好,置于陰涼處,嫁接時,隨用隨取。5.3.1.3.嫁接時間應在4月下旬,樹液開始流動,但芽尚未萌發時即可開始嫁接。選擇無風無雨的天氣,采用新髓心形成層對接法進行嫁接。5.3.1.3.5.3.1.3.修剪的原那么是剪去側枝中生長強壯的枝條,留下長勢弱而不影響接穗生長的枝條;剪去輔養枝頂梢,減少營養消耗;同時保存毛枝,以增加光合面積,增加營養積累,輔助接穗生長,促使林木早結實,豐產穩產,提高單位面積種子產量。5.3.1.3.1、病蟲鼠害種類及危害習性。青海云杉的病害有10多種,主要有青海云杉葉銹病〔ChtysomyxapilanensisWangWuetLi〕、云杉美景梢銹病〔PeridermiumgansuenseWu〕、云杉球果銹病〔ChrysomyxapyrolataMagn.〕。三種病害的危害期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之間,且與青海云杉的開花結實等物候期密切相關。青海云杉害蟲有200余種,種子園主要害蟲有15種,嫩梢害蟲3種: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schuezeellaFuchs〕、異色卷蛾〔Choristonruradirersana〕、松點卷蛾〔Lozotaeniaconiferana〕。食葉害蟲2種:云杉阿扁葉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云杉尺蛾〔Erannisyunsnnuora〕。蛀干害蟲6種:家茸天?!睺richoferuscompestrisFalder.〕、光胸幽天?!睺etropiumcastaneumL.〕、 云杉樹蜂〔Sirexnoctilio〕、中華樹蜂、云杉八齒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云杉四眼小蠹〔PolygraphuspolygraphusLinnaeus〕。種實害蟲3種:云杉小卷蛾〔Psendotomoidesstrobilellus〕、云杉超小卷蛾〔pammeneochsenheimerianaZeller〕、球果長尾小蜂〔TorymuscaudatusBoheman〕。發現危害嫩果和針葉的害蟲新種有云杉脊冠網蝽〔StephanitissvensoniDrake〕、蛀干害蟲新種黑紋刺脊天?!睤ystomorphusnigrosignatusPu〕,其余害蟲對種子園的危害較小。鼠害主要是甘肅鼢鼠〔MyospalaxsmithiThomas〕,外形似中華鼢鼠,體長180毫米左右,尾較短,稍超出后足長。甘肅鼢鼠的生活習性與其他鼢鼠類同,營隱蔽生活,晝夜活動,通常在地下挖掘覓食,尤以繁殖期及越冬前貯藏食物時最為活潑。有避風怕光習性,當覺察外洞道有破漏時即迅速掘土堵塞。冬季棲居于老窩中,除取食外,根本不活動,春季地表解凍后開始為害。5-9月為繁殖期,6-7月為生育頂峰。年繁殖1次,每次2-4仔,最高為8仔。主要危害種子園幼樹的根部,啃食林木根系,使幼樹枯萎死亡。2、防治方法1〕物理措施:發生云杉美景梢銹病時,較低矮之林分可及時剪除病梢,減少下年侵染源。對蛀干害蟲設置餌木誘殺。人工捕殺天牛成蟲,控制天牛的危害。害鼠可采用設置弓射殺或水淹捕打法消滅。結合秋季采種,全部摘去種子園及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天然林球果,脫種后燒毀,或發動群眾揀拾掉落的球果。2〕生物防治措施:保護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昆蟲,對嫩梢、葉部和種實害蟲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有條件時在采種后將球果堆積在種子園中,用細沙網籠罩,收集天敵昆蟲釋放于種子園以提高天敵種群數量。3〕化學防治措施。針葉和球果銹病可在發病初期,采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敵銹鈉200倍液或0.5度石硫合劑噴霧1~2次。嫩梢葉部害蟲可在低齡幼蟲期低量噴施2.5%溴氰菊酯700倍液或3~4億孢子/m的B.t液防治。蛀干害蟲可用40%氧化樂果5ml/株注干防治。鼠害采用投放滅鼠靈毒餌毒殺。種實害蟲可在成蟲羽化始盛期放2次20.5%敵殺死乳油100倍柴油煙劑,蟲口減退率可達84.1%,好果率可達94.8%。面積小、樹體較矮的種子園,可在3月至5月上旬采用40%氧化樂果乳油原液、50%甲胺磷乳油原液注干防治,好果率分別95.6%、80%和85%。對稀疏,低矮的林分,可在卵孵化始盛期,雌球花鱗片尚未閉合前采用20.5%敵殺死乳油100倍液或25%來幼脲Ⅰ、Ⅱ號膠懸劑100倍液超低容量噴霧防治幼蟲。5.3.1.3.幼樹期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施入磷肥、鉀肥,施肥量450~750kg/hm2。壯齡時期,結合樹勢、種子產量、土壤肥力等情況,以施農家肥料為主,以N.P.K復合化肥為輔,農家肥施用量30000kg/hm2,化肥750—1200kg/hm2。施肥時期和方法:化肥在5月份結合灌頭水撒播;農家肥料在春秋結合深翻施入。每年5~8月進行除草、松土、修枝。5.3.1.3.根據樹種種子生物特性和當地氣象條件,觀察種子成熟的外部形態特征,當云杉幼果由紫紅色變為褐色,種子呈黑色時,及時組織采收,做到既不“掠青〞,又不延期采收。云杉花單性,雌雄同株,5月開花,10月球果成熟,具有周期性結實現象,一般4~5年出現1次豐年,歉年的種子品質差,發芽率低。種子千粒重3.6~4.6克,每公斤種子250000~350000粒,發芽率20~45%。采收的種子要及時晾曬、加工、入庫貯藏,種子用麻袋普通干藏,2~3年后發芽率降低8~15%,低溫密封干藏,5年發芽率只降低5%。5.3.1.3.建立技術檔案,包括無性系來源、植株生長情況、種子產量情況、生產經營管理措施、各項技術資料及樹木生長習性等。5.3.2引種區5.3.建設地點位于沙塘林場的Ⅱ區,建設規模5hm2。通過引種試驗,篩選出適合本地開展的外來樹種、優良種源及家系的實驗區。其優點是育種周期短,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發揮效益。應以引進生長快,耐瘠薄,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的用材、經濟、園林綠化樹種為主。5.3.油松為溫帶強陽性樹種,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喜中性、微酸性土壤,不耐鹽堿,不耐水濕。樹姿蒼勁挺拔,針葉翠綠,四季常青,樹冠開展,年齡愈老姿態愈奇,獨具特色。5.3.2.3主要技術5.3.油松為深根性樹種,苗木需要屢次斷根移植才有利于根系發育,應選擇抗逆性、適應性強、耐移植的油松優良品種。5.3.選擇土層厚、肥力中等、灌排方便,陽光充足的地方。5.3.將引進的樹種劃分不同種植小區,分區栽植,便于管理。5.3.加強土壤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盡量為引進樹種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5.3.分別樹種建立完整的檔案資料,每年定期進行物候期觀測,將經營管理措施、生長、開花、結實情況以及外地引進樹種原產地的自然條件情況、引進時間、引進后適應情況等作詳細記載。5.3.3示范區5.3.建設地點位于沙塘林場的Ⅲ區,建設規模2hm2。選擇交通便利,立地條件較好,連片集中的地方,5.3.青海云杉、油松、暴馬丁香、華山松、紅樺、白樺。以上樹種欣賞價值高,各有特色:青海云杉樹形整齊,樹冠灰蘭色;暴馬丁香樹形飽滿秀麗,花絮碩大繁茂,香氣襲人;華山松冠形美觀,針葉翠綠常青,樹皮為暗綠色;紅樺樹冠端麗,干皮光潔,呈桔紅色;白樺樹干挺拔優美,潔白雅致。5.3.按照常規造林技術要求營建示范林,用于展示基地培育的良種生長情況,向全社會宣傳,提高良種知名度,促進特色林木良種的推廣應用。5.3.對選育的種子和引進良種的后代各種性能進行測試,也可用來對新引樹種進行栽培和育苗試驗,積累經驗。通過觀測記錄遼東櫟、香莢迷、黃刺玫等野生樹種經過人工馴化培育后,其形態特征、物候期〔萌芽期、花期、果期、落葉期〕、抗逆性〔主要指抗旱性、抗寒性、耐霜凍〕等方面的變化情況。5.3.建設地點位于沙塘林場的Ⅳ區,建設規模2hm2。5.3.選擇遼東櫟、黃刺玫、香莢迷等六盤山天然喬木及花灌木進行馴化試驗,積累經驗。5.3.5.3.建設地點位于沙塘林場的Ⅴ區,建設規模5hm2。5.3.青海云杉、油松、暴馬丁香、華山松、白樺。這些樹種在六盤山分布廣泛,適應性強,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而且由于長期生長在自然環境下,經受了自然界各種不良條件的考驗,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生命力。5.3.5.3.選擇地勢較平坦、肥力較高、土壤深厚、無病蟲害、灌排條件良好,交通方便的區域作為苗圃地。5.3.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做到地平土細,結合培育樹種特性可以進行起壟覆膜。整地要精耕細作,并進行土壤消毒,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對螻蛄、小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多的地方要用毒餌誘殺。5.3.根據各類苗木的生長規律合理安排灌溉、追肥、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各項工作,對于培養的綠化大苗,還要進行整形和修剪等工作。5.3.苗木出圃是良種繁育的最后環節,必須在保證苗木質量的前提下,做好起苗、分級、假植、直至包裝、運輸,出圃前掛好標簽,注明出圃時間、苗齡、數量、等級、檢疫情況等。5.3.建立技術檔案,記錄各樹種苗木生長狀況,采取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5.3.5.3.6種子精選機、烘干設備、種子脫粒機、包裝設備。5.3.種子儲藏器皿、種子架、包裝材料、滅鼠滅蟲設施、衡器、藥品。5.3.高枝剪、采種梯、種子收集布。5.3.無菌操作臺、培養架、培養瓶、滅菌鍋、烘干機、恒溫箱、光電控制箱、天平、化驗設備、酸度計、顯微鏡、解剖鏡、標本架、玻璃器皿、藥品。5.3.光照發芽箱、恒溫培養箱、枯燥箱、水分測定儀、冰箱、消毒器具、放大鏡、操作臺、玻璃器皿、藥品。5.3.噴藥機、噴霧器、高壓殺蟲網、熏蒸器具、消毒器具。5.3.5.3.實驗室、檢驗室、種子精選室、種子處理室、檔案室、標本室、烘干房、辦公室、生產用房、庫房均為磚混結構。5.3.5.3.規劃面積1000m2,對場內土壤進行改進。5.3.7.2.2曬場:規劃面積5.3.對苗圃地土層較薄的地段進行土地改進,主要用六盤山天然次生林森林土輔墊,使有機質含量逐步提高到0.5%以上。5.3.5.3.PVC〔DN220mm〕輸水管1km;DN100mm泵管1m,40KW配電箱等;DN1200mm排水溝1km,蓄水池3座。5.3.林Ⅱ級干道1km,林Ⅳ級支道2km。5.3.5.3.場院及繁育生產工程區進行綠化美化。主要樹種為:云杉、油松、丁香、榆葉梅、黃刺玫等綠化樹種。第六章消防平安衛生節能節水措施6.1消防高度重視消防平安工作良種基地森林防火工作要統一納入涇源縣森林防火工作體系。林場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消防平安領導小組,在縣森林防火指揮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護林防火工作,嚴格執行當地防火條例,加強領導,把防火工作落到實處。尤其是冬春干旱季節要加大防火力度,增加護林人員,提高巡護頻率,加強重點地區如生活管理區、種子園等的巡護,嚴防火災發生。建立健全消防制度建立消防管理檔案,制定防火平安制度、滅火緊急疏散預案、繪制防火重點部位圖、平面方位圖、平面布局圖等。建立由單位領導、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定期消防平安生產檢查制度,并經常配合上級公安消防部門對本單位消防平安工作進行檢查,對提出的整改意見認真落實,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加強消防宣傳工作,提高職工的消防意識為了提高廣闊職工的消防平安意識和掌握消防知識,消防平安領導小組應經常組織職工參加學習《消防法》及相關消防知識,并邀請消防、平安生產方面的專家為職工、家屬及周邊群眾講解消防法和消防平安常識;經常組織消防滅火演練,使職工更好地掌握防火、滅火的技能,提高防火意識,推動消防平安工作的深入開展。6.2勞動平安與職業衛生按《勞動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及林業行業規定,制定用電設備平安、野外作業平安、儀器設備操作平安等防護制度,落實職業疾病和平安使用農藥等防護措施,以確保勞動者的人身平安和健康。6.3節能該工程為小能耗工程,耗能主要在供熱系統,要建立相應的節約用電、燃料等管理方法,降低耗能。6.4節水工程實施后,將制定切實可行的節水措施,大力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田間噴滴灌等節水技術和措施,進行節水改造,降低用水定額,把節水及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常抓不懈。第七章環境影響評價7.1工程區生態環境現狀沙塘林場在六盤山天然林區的合圍中,本場共有林業用地1121.8hm2,其中有林地556.5hm2,灌木林地68.5hm2,疏林地16.5hm2,未成林267.4hm2,苗圃地100hm2〔含不固定苗圃地〕,宜林地112.9hm2,森林覆蓋率55.7%。工程區沒有大型工礦企業及其它污染源,生態環境良好。7.2工程對環境影響本工程屬于生態建設工程,工程的實施可為周邊地區種苗生產提供優良種質材料。工程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工程實施后,對工程區及周邊林區環境改善、農田防護、空氣凈化等方面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7.3環境保護環保法規及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8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條例。影響環境質量的因素寧夏涇源縣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工程屬于生態建設工程,工程的實施可為周邊地區生態建設和種苗產業開展提供優質種子和苗木。工程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廢氣、噪音,不需要制定專門的環境治理方案和購置專用的儀器設備。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是:少量廢水、廢渣、不合理的施肥、農藥污染和建設過程中生活垃圾的處理不當等所產生的輕微污染。環境保護措施本工程實施的目的是為促進該區域生態建設的可持續開展,以本地優良的鄉土樹種資源選育為主,引進區內外優良樹種為輔,通過“引、選、育、繁〞等科學手段,建立青海云杉、油松及六盤山天然喬木、花灌木等抗逆性強的特色林木良種基地,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肥料、農藥、生活垃圾等可能造成的污染,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及時清理剩余物等措施將污染降到最低程度。.1保護林地凋落物將枯枝落葉等歸還給林地,并可有目的地經營管理林下植被,在有條件的地塊實行林農間作,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2合理施肥講求科學施肥方式,化肥采取深施,防止地表撒放,污染水源,同時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肥料。.3病蟲害防治工程區的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原那么,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生物防治為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瘜W防治時必須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注冊、國家環保局批準的可在林木上使用的化學藥品,盡量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防止污染環境,保證人畜平安。.4基建施工的廢料雜物、生活垃圾等定點放置基地建設及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要集中處理,及時清理,塑料袋類難分解垃圾要分類處理,設立固定點統一進行處理。經生物技術分解處理后能作為栽培基質及肥料的加工原料就必須采取生物技術進行處理。7.4環境影響評價本工程屬于生態建設工程,工程的實施可為周邊地區生態建設提供優質種子和苗木。工程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低于農作物,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綜上所述,該工程的建設有利于促進環境的改善。第八章招標方案8.1招標依據據財政部頒發的《加強政府采購供給商投訴受理審查》、《加強政府采購貨物和效勞工程價格評審管理》和《中央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管理實施方法》,進行工程根底設施建設和設備物資采購招標。8.2招標范圍為了表達公開、公正、公平的原那么,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實現質量第一、價格合理的目標,對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本工程的招標范圍是根底設施建設及生產資料的采購,包括基建工程、設備儀器、車輛、種苗等。8.3招標組織形式工程建設將根據《寧夏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方法》的規定和要求,嚴格按程序進行招投標。根底設施施工由工程投資主管單位負責組織招標,招標由寧夏涇源縣人民政府、林業局委托中介機構具體執行,根據根底設施建設工程的具體技術標準要求,在招標公告或者投標邀請書中,要求潛在投標人提供有關資質證明文件和業績情況,并對潛在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8.4招標方式根據招標的內容,可采取公開招投標、投標,對具有特殊要求的可采取邀請招標的方式進行招標,通過比擬以確保質量,提高招標工作的透明度。招標方式可在涇源縣乃至寧夏范圍內向有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公司進行招標。采用分項發標,按照設計單價合同進行招標。投標人為有相關專業資質的施工單位和企業,以及有相關企業資質的儀器設備供給商,本著節約建設資金和保證工程質量的原那么,最終確定中標單位。對具有特殊要求的儀器設備以及單一來源貨物可采取協議采購形式。第九章工程組織與經營管理9.1工程組織管理機構設置設置由縣長任組長,主管林業的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林業、財政、發改、農牧等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程領導小組,和林業局長為責任人、分管業務的副局長及林業技術骨干組成的工程實施小組。人員設置.1工程領導小組組長:馬志宏涇源縣人民政府代縣長副組長:田興國涇源縣委副書記袁秉和涇源縣委常委、人民政府副縣長成員:禹伯鵬涇源縣林業局局長鄢志杰涇源縣財政局局長于勇涇源縣發改局局長馬占宏涇源縣農牧局局長.2工程實施小組組長:禹伯鵬涇源縣林業局局長副組長:楊德才涇源縣林業局副局長成員:張建軍林業高級工程師、林技中心主任馬宏榮林業高級工程師郜三民種苗站站長常香蘭林業局會計.3機構人員本工程建設設定員工25人,其中管理人員5人,科研人員4人,其它人員16人。機構職責.1工程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2工程實施小組職責負責開展工程區的勘察、論證、方案設計、技術指導、各種材料的收編建檔、上下聯絡等各項工作。9.2工程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以短期培訓與長期行業教育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制定中、長期人員培訓方案。在工程實施期內,使所有人員都能夠熟練掌握工程生產工藝流程和具體的技術措施,并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生產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方案管理按方案統籌安排,編制年度方案,將任務逐項分解。對下達的方案不得擅自變更,如遇特殊情況,須經批準。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嚴格履行自治區根本建設工程和國家林業局種苗工程管理程序、標準。工程實施單位按自治區林業局的統一要求編制總體設計;年度建設要編報作業設計,作業設計要數字上表,任務上圖,具體落實到地塊。工程施工嚴格實行先設計、后施工,按設計施工,并實行施工人員追蹤負責制。工程建設各個環節包括種苗定購、起苗、假植、運輸、檢疫、種植、管護等都統一管理,參與人的經濟利益與工程建設成效掛鉤,確保質量和效益。嚴格檢查驗收制度,堅持一個工序檢查合格后再進入下一個工序。施工結束,先自查合格后上報,由涇源縣林業局組織技術人員檢查驗收。資金管理信息管理工程建設必須配備必要的信息工具,對基地施工進度、質量、林木生長、資金使用等動態情況進行監測并及時對各類信息進行匯總、上報、分析和反應。工程建設檔案全部實行微機管理,建立生產建設及資金使用情況檔案。同時,積極開展信息交流,及時進行各類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總結、推廣并應用先進經驗,保證工程取得滿意的效果。經營技術管理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有技術的投入,技術管理工作涉及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技術管理工作搞得好與壞,直接影響著工程建設的正常開展和效益。首先,在工程前期要設計好經營技術路線,以總體設計和施工設計的文本式標準來確定經營技術。其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從立地條件評價到苗圃地選擇,從整地方式到樹種安排,從種苗調運到栽植管理,都要遵循設計要求并按設計施工。第三,建立技術責任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碼經絡治療儀行業發展機遇與投資方向預測研究報告
- 留守兒童與義務教育論文
- 湖北省“黃鄂鄂”2025年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試題 生物 含答案
- 獸醫病理解剖試題含答案
- 池州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答案
- 遼寧省錦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職業技術學院護理五年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河南省名校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糖果與巧克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方法實踐案例分析實踐案例考核試卷
- 眼睛的結構和視覺系統
- 陜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圖集
- 2024年醫療信息安全培訓資料
- 心電監護技術
- 餐廳銷售技巧培訓
-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說課
- 國開《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管理》形考任務2-配置本地帳戶與活動目錄域服務實訓
- GA/T 2087-2023法庭科學玻璃破碎痕跡檢驗技術規程
- XX醫院高警示藥品(高危藥品)目錄
- 鎖邊機安全操作規程
- 特種設備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