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備考B卷附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流傳于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河北部分地區,有說有唱、載歌載舞的走唱類曲藝形式是()。A.道情B.蓮花落C.琴書D.二人轉【答案】D2、下列屬于合唱中男高音聲部的是()。A.BassB.TenorC.SopranoD.Alto【答案】B3、“老師將當地的豫劇藝術引入學校并開設相關課程,通過學唱、創編劇本和新曲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當地音樂文化”,這一課程的性質是()。A.基礎課程B.專業課程C.校本課程D.國家課程【答案】C4、以#F為下方音向上構成大七度音程,其上方音是()A.#EB.#DC.ED.D【答案】A5、學校音樂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基礎上,這是柯達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則之一。A.優秀的教學方法B.好的師資C.民間音樂D.豐富的教材建設【答案】C6、D大調與d小調形成的是哪種關系?()A.關系大小調B.近關系調C.遠關系調D.同主音大小調【答案】D7、1870年首創用于訓練音準的一套手勢,用七種不同的手勢代表音階中固定的某一唱名.并通過在空間不同的高低位置顯示各音之間的高低關系。這套手勢的首創者是()。A.達爾克羅茲B.柯達伊C.柯爾文D.奧爾夫【答案】C8、學堂樂歌《體操一兵操》的曲作者是()A.黃自B.曾志態C.沈心工D.冼星海【答案】C9、《夜后詠嘆調》是莫扎特歌劇《魔笛》中的經典名曲,它是由哪種女高音演唱的?()A.瓦格納女高音B.抒情女高音C.花腔女高音D.戲劇女高音【答案】C10、在一節高中音樂鑒賞課《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中,教師播放梅蘭芳演唱視頻,并請學生分組模仿梅蘭芳的動作與唱腔,以加深學生對該選段印象。該行為體現的音樂教學原則是()。A.愉悅性原則B.情感性原則C.實踐性原則D.形象性原則【答案】C11、下列內容不適合運用講授法的是()A.教師在教授歌曲《踏雪尋梅》時,讓學生體會歌曲的風格特點B.講解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及重要貢獻C.說明二胡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名稱D.在欣賞過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后,教師總結該作品的結構、風格【答案】A12、卡巴列夫斯基認為,()的一致性在孩子與藝術的接觸過程中表現得最充分。A.道德倫理與美B.素質與能力C.智力與能力D.修養與技能【答案】A13、下列的內容不適合使用定性評價的是()A.學生的情感態度B.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C.參與態度D.探究性學習能力【答案】B14、學校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這是()的教育思想。A.奧爾夫B.達爾克羅茲C.柯達伊D.鈴木鎮一【答案】C15、與中國古代名曲《十面埋伏》所使用的樂器相同的是()A.《平沙落雁》B.《漁舟唱晚》C.《陽關三疊》D.《百鳥朝鳳》【答案】A16、柏遼茲最重要的創作領域是()。A.鋼琴曲B.聲樂曲C.組曲D.標題交響曲【答案】D17、咬字吐字屬于十三轍中“灰堆”轍的是()A.啊、發、爸、假B.愛、來、壞、怪C.歸、水、蕾、飛D.俺、旋、仙、見【答案】C18、()體現出很高的思想境界與教學境界。作為老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有時甚至還要預想批評的后果。A.課中反思B.課后反思C.合作反思D.持續反思【答案】A19、“梅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話故事,要求學生按照自己對所授角色的理解,現場表演出各種相應的動作與形態,模擬森林中的各種音響,使整個教室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大森林’。”上述教學過程主要體現了創作模塊教學的哪個特點()A.理論性B.民族性C.即興性D.科學性【答案】C20、江南絲竹一般不包含()。A.二胡B.揚琴C.嗩吶D.琵琶【答案】C21、童聲合唱隊可由()組成。A.已變聲的女同學B.未變聲的男女同學C.已變聲的男女同學D.未變聲的女同學【答案】B22、肖邦的鋼琴作品《bA大調波洛奈茲Op.53》屬于哪類音樂體裁?()A.舞曲B.進行曲C.諧謔曲D.頌歌【答案】A23、“在《爵士樂》一課中,學習了爵士樂的主要音樂特點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并表演,可做簡單的旋律風格改編,可為旋律配伴奏,可表演一段學過的爵士音樂,可模仿爵士樂手的演奏等,讓學生通過實踐,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是爵士音樂。”這一教學片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哪個階段?()A.激趣,讓學生進入實施性自學階段B.活動,讓學生進入實踐性自學階段C.探究,讓學生進入創造性自學階段D.鼓勵,讓學生進入自我評價階段【答案】C24、在演奏《野蜂飛舞》這首樂曲時,下列哪項速度記號合適這首樂曲()A.ModeratoB.LentoC.PrestoD.Andante【答案】C25、舒伯特的鋼琴五重奏《鱒魚》第4樂章運用同一主題通過節奏、節拍、旋律等要素變化重復的方法創作而成。其體裁是A.奏鳴曲B.回旋曲C.變奏曲D.協奏曲【答案】C26、“在《多姿的線條》一課中,老師示范傣族孔雀舞中典型的‘三道灣’動作,并分析講解其基本的舞蹈特征”,此教學方法是()。A.演示法B.自主探究法C.體驗法D.小組討論法【答案】A27、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識讀樂譜”?()A.用聲音、語言、動作表現節奏B.跟隨老師唱出樂譜C.認識常用音樂記號D.用人聲模仿器樂音色【答案】D28、不宜與海螵蛸聯用的西藥有()A.碳酸氫鈉B.胃舒平C.阿司匹林D.四環素族抗生素E.胃蛋白酶合劑【答案】C29、俄國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曾因大膽和尖銳的創作風格而被評價為“足球音樂”,他的歌劇代表作是A.《彼得與狼》B.《戰爭與和平》C.《卡門》D.《沃采克》【答案】B30、行于脈內的是A.宗氣B.元氣C.營氣D.衛氣E.中氣【答案】C31、近日氣候驟冷,調攝不慎,患者出現了惡風畏寒,頭痛時作,痛連項背,遇風尤劇,苔薄白,脈浮。證屬風寒頭痛,應選用的方劑是A.桑菊飲B.羚角鉤藤湯C.通竅活血湯D.川芎茶調散E.桑杏湯【答案】D32、《非洲贊歌》是一首由加納羅比部落著名音樂家卡拉巴羅比演唱的歌曲。卡拉巴羅比被稱為非洲西部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歌詞大意為贊頌美好、廣袤的阿非利加大地。A.非洲鼓B.馬林巴C.姆比拉D.卡曼賈【答案】B33、音樂教學當中,教學藝術的()功能更加明顯。A.藝術B.愉悅C.審美D.美育【答案】B34、在欣賞探戈舞曲風格的作品時,主要應該讓學生關注音樂中的哪些要素()A.音色與結構B.音高與節拍C.調式與和聲D.節奏與織體【答案】D35、《動物狂歡節》的曲作者圣桑是()國人。A.德B.法C.捷克D.俄羅斯【答案】B36、李老師第一次到一個出了名的“差班”上課,進入教室后發現講桌上放了一個盒子,她很快反應過來是學生在搞惡作劇,于是裝著不知道說:“這是你們給我的禮物嗎”學生都強忍住笑給出肯定的回答。她打開后發現是一個像魔鬼一樣的面具,盡管很害怕,還是故作鎮定,說:“原來是一個魔王面具啊,既然你們對魔王這么感興趣,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舒伯特的《魔王》,看看它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就這樣,課堂的緊張氣氛化解了,學生也不再想“捉弄”老師,這堂課異常成功,這個班也逐漸從一個“差班”變成了一個優秀的班級。這個案例中,李老師面對音樂教學實踐是如何處理的()A.熱處理B.冷處理C.溫處理D.緩處理【答案】C37、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是()。A.笛B.簫C.塤D.篳篥【答案】C38、《夕陽簫鼓》由__________曲改編成__________曲之后改名為《春江花月夜》。選()A.琵琶、古箏B.古箏、琵琶C.古琴、琵琶D.胡琴、古箏【答案】A39、康復,中醫學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復。中醫學在康復醫療方面,不僅有較為完整、獨特的康復理論,而且還有用之有效、簡單易行的康復治療方法。康復常用的療法是A.藥物康復法B.自然康復法C.體育娛樂康復法D.針灸推拿康復法E.氣功康復法【答案】A40、當課堂上出現的教學情境與預設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就感到束手無策,不知應變,有時為了上好一節教學目標明確、知識點充分展示的課,我們會繞過問題直奔目標。也許整節課的教學結果是無可挑剔的,但也使得整節課的教學變得機械化和程式化。教師忽略了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學得毫無興致。因此,在課前設計教學預案時,教師應該()A.給教學生成留下足夠的空間B.營造寬松愉悅氛圍,提供生成土壤C.課中生成,與學生共建“互動網”D.活學活用【答案】A41、“老師播放音樂,請學生在欣賞卡上注明樂曲中法國號-共演奏了幾次主題A”,這一課堂活動突出的是()。A.模唱B.編創C.律動D.聽辨【答案】D42、教師在九年級“費加羅詠嘆調”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創造環節,下列最適合作為創造教學活動的是()A.學生分組模仿和表演,并進行自評與互評B.學生為該旋律編創鋼琴四手聯彈小品C.學生以該旋律為主題,寫作8小節變奏D.學生欣賞該歌劇視頻并跟唱旋律【答案】C43、葉小剛的交響曲《地平線》中,蘊含了囊瑪的音調和酒盅舞的節奏型,這說明除了蒙古族音樂A.維吾爾族B.哈薩克族C.達斡爾族D.藏族【答案】D44、1600年2月上演了由羅馬作曲家卡瓦萊里創作的(),該劇為羅馬歌劇奠定了基礎。實際上這部作品被史學界視為最早的一部清唱劇,它具有歌劇的雛形。A.《波莫納》B.《靈與肉的體現》C.《泰奧多拉》D.《尤麗狄茜》【答案】B45、改革開放之初,一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曲作者是()A.王立平B.施光南C.王銘D.傅庚展【答案】D46、下列屬于劉天華創作的琵琶曲是()。A.《大浪淘沙》B.《昭君出塞》C.《龍船》D.《虛籟》【答案】D47、下列不屬于明代四大聲腔的是()。A.昆山腔B.海鹽腔C.皮黃腔D.弋陽腔【答案】C48、構成交響樂團的基本樂器組是()A.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打擊樂組B.弦樂組、管樂組、彈撥組、打擊樂組C.弦樂組、木管組、彈撥組、打擊樂組D.弦樂組、銅管組、彈撥組、打擊樂組【答案】A49、著名的大提琴小品《天鵝》是圣桑的作品()中的一首。A.《死之舞》B.《動物狂歡節》C.《魔王》D.《菩提樹》【答案】B50、湖北民歌《龍船調》是一首()歌曲。A.齊唱B.對唱C.重唱D.獨唱【答案】B大題(共10題)一、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點評。【課題名稱】《豐收時節》【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豐收時節》及綜合創編【主要目標】1.學習維吾爾族基本舞蹈動作,感受“賽乃姆”節奏。2.通過欣賞、創編、表演等實踐活動,圍繞“豐收時節”主題,嘗試創作和表演,體會舞臺表現的綜合性特征。(其他目標略)【學時】1【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作品賞析——天山腳下的《豐收時節》【答案】該課例是一個相對豐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內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優點:(1)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模仿維吾爾族舞蹈,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2)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刻帶領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舞蹈動作表現;同時,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創編活動,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體現了“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3)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我國維吾爾族舞蹈動作進行細致地示范與講解,同時在舞蹈練習過程中,請學生模仿“摘葡萄”的動作,學習舞蹈的同時,傳達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缺點:(1)欣賞環節: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帶領學生欣賞樂曲,又要帶領學生進行創編活動,但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舞蹈動作教授為主,將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在一起,雖然體現了“學科綜合”,但在“突出音樂特點”上有所缺失,沒有帶領學生更好地聆聽與欣賞樂曲,這種做法違背了“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2)創編環節:該老師在音樂課堂中,雖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參與課堂表現,但是在課堂當中并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來練習舞蹈動作,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二、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進建議(8分)。【課程名稱】《海的百態》【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海的百態》【主要目標】通過聆聽和感受,體驗不同音樂作品對“海”的表現。(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欣賞(1)觀賞油畫《九級浪》和浮世繪《神奈川沖浪里》。(2)師問:大海里的風景是怎樣的?生答:有時安靜,有時狂暴......(3)師:各種狀態下的大海還可以用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來。聆聽肖邦的鋼琴練習曲Op.25-No.12,聽賞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片段。【答案】本題考查的是對鑒賞課的教學過程的分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分析。三、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點評。【課題名稱】《豐收時節》【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豐收時節》及綜合創編【主要目標】1.學習維吾爾族基本舞蹈動作,感受“賽乃姆”節奏。2.通過欣賞、創編、表演等實踐活動,圍繞“豐收時節”主題,嘗試創作和表演,體會舞臺表現的綜合性特征。(其他目標略)【學時】1【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答案】該課例是一個相對豐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內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優點:(1)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模仿維吾爾族舞蹈,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課程理念。(2)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刻帶領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舞蹈動作表現;同時,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創編活動,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體現了“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這一課程理念。(3)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我國新疆舞蹈動作進行細致的展示與講解,同時在舞蹈練習過程中,請學生模仿“摘葡萄”的動作,學習舞蹈的同時,傳達著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的課程理念。缺點:(1)欣賞環節: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帶領學生欣賞樂曲,又要帶領學生進行創編活動,但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舞蹈動作教授為主,將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在一起,雖然體現了“學科綜合”,但在“突出音樂特點”上有所缺失,沒有帶領學生更好地聆聽與欣賞樂曲,這種做法與音樂課程理念“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相違背。(2)創編環節:該老師在音樂課堂中,雖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參與課堂表現,但是在課堂當中并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來練習舞蹈動作,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課程理念。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作品賞析--------天山腳下的《豐收時節》(1)學習與感受維吾爾族舞蹈特色師:示范維吾爾族舞蹈片段。師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老師的動作在表現什么?心情如何?(師生交流)生:嘗試模仿“摘葡萄”舞蹈動作。四、在高一第三單元《俄羅斯音樂》教學時,老師簡單介紹作家柴科夫斯基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素材源自民間這個特點,播放了《D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題,聽完后提問學生:“這段音樂的主題給你怎樣的感受?”同學們有的說甜美,有的說幸福,有的說夢幻,有的說如詩如畫....可就是沒有人說出老師所期待的答案。于是,老師說:“這段音樂的情緒是傷感和憂郁的,你們這都聽不出來?”問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片段進行分析(7分),并簡述你的觀點(8分)。【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鑒賞課的授課過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進行分析。五、閱讀案例,回答問題。某老師在《現代京劇》的欣賞課教學中,導入時,播放聆聽了李玉剛《新貴妃醉酒》(5分鐘)。接下來從唱腔方面和整體音樂特征方面開始介紹現代京劇與古代京劇的不同(35分鐘)。最后部分,老師播放《雄心壯志沖云天》和《家住安源》請同學們聽辨(5分鐘)。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師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答案】(1)這是一個問題案例。(2)對案例中林老師的做法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雖然,該老師在導入環節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從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課標理念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但是,該老師在后面的教學環節中用了35分鐘來介紹現代京劇與古代京劇的不同,顯然違背了新課標理念中的“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理念。(3)該老師應該繼續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應該遵循“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的理念,請同學們聆聽、探究歌曲的情緒以及表達的內涵。六、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在進行“音樂長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一單元的教學時,首先請同學欣賞了維瓦爾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樂章,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征,接著又讓學生去欣賞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曲。學生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老師拿起黑板擦在講臺猛敲了幾下,大聲說道:“你們這群樂盲,讓你們聽音樂,你們怎么都睡覺!上課不準睡覺這個常識都不知道嗎”有個調皮的學生,小聲嘀咕道:“這音樂聽著太舒服了,讓人容易睡覺。”問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簡述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答案】(1)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課是鑒賞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現老師非常投入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這位老師剛開始也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欣賞過程中,面對學生睡著了的現象,老師用了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們進行了批評,不符合課程標準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該進行引導,應該尊重每個學生。在面對學生因為欣賞音樂而睡著的現象,作為老師,應該問一下大家睡著的理由。面對學生說音樂聽著太舒服了,教師要進行課中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聲色俱厲地批評,勢必不能緩解課堂局面。(2)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教師要設計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相關文化現象進行積極地探究與思考,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情緒情感、音樂形象的思考,還要對音樂的藝術特征、時代特征、美學思想等有所感悟和體驗。音樂鑒賞課固然以聆聽為主,但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等模塊協同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音樂劇、舞臺劇、小品等多種方式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七、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評析(7分),并說明理由。(8分)演唱《美麗的夏牧場》【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主要目標】通過聆聽、分析、演唱等活動,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目標略)【學時】1課時【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階段:(略)2.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出示旋律譜,教師邊唱樂譜,邊用粉筆在黑板上畫旋律線,學生跟隨老師用手劃旋律線。(2)全體學生起立,再次用肢體動作感知歌曲的韻律,同時強調樂句的呼吸。(3)教師在樂譜中加入換氣記號,引導學生跟琴用“lu”哼唱歌曲旋律,并提醒學生找到正確的聲音位置,學會用連貫平穩的氣息演唱歌曲。(4)師生接龍式學唱旋律。(5)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樂句的異同,分辨出第三樂句的特征,解決難點。【答案】此課例是一節唱歌課,為正面案例。音樂課堂的展開階段即課堂教學過程。案例中呈現的是新課教授環節,這一環節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講授新知。(1)教師從旋律入手,邊唱邊畫,同時,學生用手劃旋律線,師生配合,學生從視覺、聽覺、以及身體語言多方面感受旋律,對整首歌曲的風格建立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站立感受音樂的韻律,并引入呼吸這一歌唱要素。(2)呼吸訓練與換氣點的把握是這節課學習的重點。作為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呼吸記號等基礎知識,因此,案例中教師把重心放在感受與表現上,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一開始,教師帶領學生找到歌曲的換氣位置,同時進行標注,較好地幫助學生回憶呼吸記號的書寫方法,同時也建立了對歌曲的理性認知。接著,教師帶領學生跟琴哼唱歌曲,訓練氣息的使用。氣息訓練是一項長期任務,唱歌課中,教師要關注到呼吸訓練的重要性,循序漸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學生找到正確方法。(3)歌曲分析對學生來說頗有難度,課例中加試先引導學生接唱旋律,不僅是對以上發聲、呼吸訓練的成果體現,也讓學生在接唱中關注到樂句的變化,強化了聽覺體驗,有助于第三樂句的難點認知,于是,在理性分析中,學生順利找出樂句的異同點,明確第三樂句的特征,從而解決難點。(4)最后整唱歌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情緒與表情處理,完整結束新授環節。此案例中,教學環節完整,教師展現出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多種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八、依照《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學過程,提煉出教學目標并進行點評。?【課題名稱】民族舞韻吐芬芳,圓滿和諧映華夏?【授課年級】高中二年級?【教學內容】民族舞劇《小刀會》之花香鼓舞?【教學目標】略?【教學重點與難點】體驗中國古典舞的基本要態,感悟身韻的核心價值和審美特征;感悟以中國古典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和內涵。?【教學過程】?1.交流與分享?(1)伴隨滾動播放的《花香鼓舞》視頻,學生進入課堂。?(2)引出課題——民族舞韻吐芬芳,圓滿和諧映華夏。?(.3)學生作業展示——舞劇《小刀會》,小組學習與交流。?2.欣賞與體驗——《弓舞》?(1)創作背景。【答案】(1)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體驗與學習中國古典舞——《弓舞》的基本要態,體會小刀會將士們不屈的精神以及對中國古典舞藝術的向往與熱愛。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與《小刀會》小組相互配合,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中國古典舞所表達的圓形的藝術、形神兼備的藝術、剛柔并濟的藝術。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弓舞》的基本動作,了解舞劇中身韻的變化。(2)課例點評在“教學過程”這一環節里,此課例基本符合講課過程所要進行的四個基本步驟:首先,采用滾動播放的《花香鼓舞》視頻來進行情境導人,符合學生接受的心理特點;其次,在“課堂欣賞”的過程中,如果采用對視頻進行反復與細節播放,教師與學生進行適當的互動,對其中的動作做出適當的展示,效果會更好一些;再次,“拓展與探究”如果能從“身韻”開始,整個課堂結構與時間安排也將會更加合理;最后,列舉了能體現出中國民族精神中圓滿和諧、形神兼備、剛柔并濟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形態,拓展了學科知識,符合新課程要求。九、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賞教學課例,對教學設計、教學環節進行點評。?【課題名稱】《歡樂頌》(選自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教學內容】音樂鑒賞《歡樂頌》?【教學重點】《歡樂頌》主題?【教學過程片段】?1.聆聽音樂,引導學生分辨歡樂頌主題出現了幾次。?2.再次聆聽,學生辨析主奏樂器分別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現。?(學生在紙上邊聽邊寫,一位同學在多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回收利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機器人視覺引導的精密裝配技術考核試卷
- 纖維原料的制備和性能調控植物纖維材料考核試卷
- 機器人智能算法研究考核試卷
- 竹漿在紙品透氣性與防水性平衡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機動車燃油價格波動與預測考核試卷
- 畜牧業與糧食生產的發展策略考核試卷
- 核電站運行中的核燃料管理安全考核試卷
- 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考核試卷
- 煤礦標準成本消耗定額(定額裝訂版)
- 《騎鵝旅行記》閱讀題(有答案,內容全)
- 【越南】環境保護法
- 《C語言程序設計》教案(清華譚浩強)
- ●粘度對離心泵性能影響最新標準初析及粘液泵選型經驗
- 環己烷安全周知卡-原料
- 三寶證盟薦亡往生功德文疏
- YY∕T 1849-2022 重組膠原蛋白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優化方案
- 鼓式制動器畢業設計
- 醫院內部醫療廢物收集運送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