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與稅收課件_第1頁
財政與稅收課件_第2頁
財政與稅收課件_第3頁
財政與稅收課件_第4頁
財政與稅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學習要求:1、理解市場失效的含義及其表現2、瞭解財政的各項經濟職能的具體目標及政策3、體會稅收在財政經濟職能中的地位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1市場失效§2財政的經濟職能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國家經濟:私人經濟部門公共經濟部門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什麼是公共經濟?什麼是財政?現代財政包括政府一切經濟活動。從經濟角度看,政府是最大的經濟實體。可以認為,財政是政府作為公共經濟主體的全部經濟行為,或者說財政就是公共經濟。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

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第一章公共經濟與財政市場失靈:不能很好地解決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經濟穩定問題;即非有效性;不平等性;不穩定性

市場失效:

導致生產或消費的無效率

§1市場失效一、不完全(充分)競爭

二、公共產品

三、外溢性§1市場失效一、不完全(充分)競爭自然壟斷不完全市場資訊不對稱§1市場失效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1、在這一市場中有為數眾多的生產者2、不同生產者提供的產品是同質的3、生產者可以自由進出市場4、消費者的資訊是充分的§1市場失效壟斷形成的原因:1、企業對生產中某種不可替代資源的壟斷2、政策原因所形成的壟斷3、法律制度所引起的壟斷4、由競爭所引起的壟斷§1市場失效壟斷所帶來的後果:未充分利用生產能力減少消費者消費效用不利於企業進步§1市場失效不完全市場:

市場經濟條件下,總有一些產品是私人市場所不能和不願提供的

§1市場失效資訊不對稱:劣質產品驅逐優質產品§1市場失效二、公共產品私人產品的性質公共產品的性質混合產品§1市場失效私人產品的性質:排他性只有佔有它的人才能消費它,不佔有它的人則被排除在它的消費者之外。對於具有排他性的產品,為了消費它,就必須出價購買它,從而形成價格信號,在競爭的壓力下,生產者將自動接受這一信號的引導,去生產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1市場失效私人產品的性質:對抗性如果甲對某一產品的消費將損害或影響乙對同一產品的消費,則該產品具有對抗性,其邊際成本不為零。市場有效使用資源的一個條件是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因而任何人要獲得該產品的消費權就必須按邊際成本付費,從而使得價格再次成為引導市場的信號。§1市場失效私人產品的性質:私人產品只能夠由競爭的市場提供。具有排他性或對抗性的產品使價格能夠發揮信號作用,滿足市場機制要求,能夠由市場提供,因而是私人產品。§1市場失效公共產品的性質:非排他性如果對於某種產品不需要佔有它就能消費它,則該產品具有消費上的非排他性。有些產品完全不具有排他性,如國防。有些產品在技術上做到排他雖然可行,但成本過於昂貴,如路燈。§1市場失效公共產品的性質:非對抗性產品具有非對抗性是指,甲消費某種產品並不減少乙消費它的利益,如國防、不擁擠的公路、大橋,不滿員的劇院、飛機等。具有非對抗性的產品,每增加一個人消費它的邊際成本為零。但提供產品的成本卻不為零。§1市場失效公共產品的性質:非排他性和非對抗性使得價格信號失靈,它的提供者無法通過等價交換的途徑獲得報酬和利潤,因而市場不可能充分提供公共產品。公共產品的存在造成市場失效,這就使政府干預經濟成為必要,從而決定了公共經濟部門的必然出現和存在。§1市場失效混合產品:既有公共產品的部分性質,又有私人產品的部分性質

§1市場失效消費排他可行不可行對抗12非對抗34§1市場失效三、外溢性如果個人或企業的行為將從不利或有利的方面影響其他個人或企業,但又無須負擔應有的責任或不能獲得應有的報酬,這種行為就是具有外溢性的行為。外溢性有負外溢性和正外溢性之別,相應地,這兩種不同的外溢性將分別產生外在成本和外在效益。§1市場失效三、外溢性外溢性引起的問題外溢性混合產品問題正外溢性會產生免費搭乘問題扭曲了價格信號外溢性使得通過市場而產生的資源配置是低效的,這也是市場失效的表現。§2財政的經濟職能

由於市場失靈的存在,政府必須適當干預經濟。財政是支持政府實現其全部職能的經濟支柱,也是政府部門參與國民經濟活動的杠桿。§2財政的經濟職能財政的主要經濟職能:一、資源配置——>提高效率二、收入分配的職能——>增進平等三、穩定經濟的職能——>促進宏觀經濟的增長與穩定§2財政的經濟職能一、資源配置什麼是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的意義?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衡量財政配置資源的範圍§2財政的經濟職能什麼是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的意義?即生產要素在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部門之間的分配和安排,從而形成一定的資產結構,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

§2財政的經濟職能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衡量帕累托有效配置:對於某種給定的資源配置而言,如果不可能存在另外一種配置,可以使得一些人過得更好,同時,又不會引起任何其他人過得更差,則這種配置就是有效的§2財政的經濟職能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衡量帕累托改善:進一步提高效率就是要使某些人過得更好,同時又不使其他人過得更糟

§2財政的經濟職能財政配置資源的範圍:1.提供公共產品2.扶持或限制外溢性產品3.補充不完全市場4.自然資源使用權的配置5.容易壟斷的行業6.特別技術風險,如核工業,航空航太等7.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必須有財政參與。如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2財政的經濟職能二、收入分配的職能什麼是收入分配?為什麼要進行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財政措施

§2財政的經濟職能什麼是收入分配?為什麼要進行收入分配?是指國家通過財政收支調節地方之間、企業之間、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係,以便實現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2財政的經濟職能收入分配的財政措施:稅轉移直接轉移間接轉移稅收調節企業利潤水準社會保障制度§2財政的經濟職能三、穩定經濟的職能經濟穩定的內容保持經濟穩定的意義穩定經濟的政策措施

§2財政的經濟職能經濟穩定的內容: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經濟增長§2財政的經濟職能

保持經濟穩定的意義:燙平或減輕經濟週期的波動,防止經濟危機的產生

§2財政的經濟職能穩定經濟的政策措施:國家預算(收入、支出)稅收(內在穩定器、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學習要求:1、掌握稅收的基本概念2、熟悉稅收制度所包含的內容3、充分理解稅收原則4、瞭解稅收的分類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1稅收的概念§2稅收制度§3稅收原則§4稅收分類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1稅收的概念稅收的實質稅收的形式特徵稅收的法律特徵稅收的產生稅收與其它財政收入的區別稅收的職能稅收的實質:定義: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藉政治權力,依據法律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本質:是國民收入的再分配§1稅收的概念§1稅收的概念稅收的形式特徵: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強制性憑藉政治權力,而不是所有權取得收入以法律形式規定征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不可違反國家:權力,徵稅;義務,履行政府職能、提供公共產品納稅人:權力,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義務,納稅§1稅收的概念§1稅收的概念無償性:國家徵稅後,不直接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勞務政府只能無償提供公共服務,故籌集其費用也只能是無償的只有無償徵稅,稅收才能實現分配職能就具體納稅人是無償的,就納稅人整體是有償的。§1稅收的概念固定性以稅法的形式預先規定了每一個稅種的徵稅對象和徵稅數量標準每一稅種的征納行為是週期的,連續的§1稅收的概念稅收的法律特徵: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包括三個層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其授權國務院批準頒佈的稅收法律、條例,如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由財政部或國家稅務總局制訂的各種稅法的實施細則以及對各種稅法和實施細則的具體補充規定和辦法由地方各級政府或地方稅務機關制訂的各項具體規章制度。§1稅收的概念稅收的產生:稅收產生的條件稅收產生的過程§1稅收的概念稅收產生的條件:前提條件——國家的產生和存在經濟條件——私有財產制的存在和發展§1稅收的概念稅收產生的過程:夏商周時期的“貢助徹”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1稅收的概念稅收與其它財政收入的區別:稅收與國家信用的區別稅收與財政發行的區別稅收與國有企業上繳利潤的區別稅收與規費的區別稅收與罰沒的不同§1稅收的概念稅收的職能:財政職能調節經濟的職能監督管理職能§1稅收的概念財政職能:稅收最基本的職能§1稅收的概念調節經濟的職能:斟酌使用的稅收政策自動穩定器調節社會收入分配不均§1稅收的概念監督管理職能:微觀上,監督企業的經營過程和財務狀況宏觀上,為政府提供決策資訊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2稅收制度稅收制度的涵義稅制的基本要素稅制的其他要素§2稅收制度稅收制度的涵義:稅收制度的概念稅制結構稅收徵收管理制度稅收管理體制§2稅收制度稅收制度的概念:

稅收制度簡稱為稅制,是國家針對稅種結構、稅收徵收方式和稅收收入管理體制而制定的各種稅收法規和管理辦法的總稱。§2稅收制度稅制結構:指國家稅收由哪些稅種組成和各稅種要素的具體內容§2稅收制度稅收徵收管理制度:解決國家對日常徵稅活動如何實施組織、管理的問題,主要包括管理、徵收和檢查三個方面我國改革了稅收專管員制度改革方向:自行申報,重點稽查,以電腦網絡為依託

§2稅收制度稅收管理體制:是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劃分稅收管理權限的制度

稅收管理權限包括稅收立法權、稅收法律法規的解釋權、稅種的開徵停征權、稅目和稅率的調整權、稅收的加征和減免權等我國稅收管理權限基本屬於中央稅務部門只是稅法的執行機構,無管理權限。

§2稅收制度稅制的基本要素:徵稅對象(*)納稅人(*)稅率(*)§2稅收制度徵稅對象(課稅的客體):是稅收制度的首要要素,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誌是稅收分類的主要依據

體現不同稅種課稅的基本範圍和界限§2稅收制度納稅人(課稅主體):納稅義務人,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稅款的實際負擔者代收(扣)代繳義務人代征人§2稅收制度稅負轉嫁:定義:是納稅人通過種種途徑將稅收負擔轉嫁給他人的過程稅負轉嫁的方式:前轉後轉散轉§2稅收制度稅率:定義:是對一定徵稅對象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體現徵稅的深度稅率的種類:比率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2稅收制度比例稅率:定義:對同一徵稅對象,不論其數額大小,都使用相同徵收比例的稅率種類:單一比例稅率,一種稅只設一個比例稅率差別比例稅率,一種稅設兩個或以上的比例稅率產品差別比率稅率,如消費稅

行業差別比率稅率,如營業稅幅度差別比率稅率,如以前娛樂業營業稅§2稅收制度累進稅率:定義:隨著徵稅對象數額增加而提高徵收比例的稅率。即按徵稅對象數額大小將計稅依據分為若干檔次,不同檔次適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稅率。種類: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

§2稅收制度全額累進稅率:定義:當計稅依據達到某一檔次時,計稅依據總額全部適用與之相應的最高稅率舉例:如果規定100以下稅率為10%,超過100時稅率為20%,則收入為100時100×10%=10收入淨額為90收入為110時110×20%=22收入淨額為88§2稅收制度超額累進稅率:按稅法規定將計稅依據分為若干部分,各部分由低到高適用不同的相應的邊際稅率,所有部分的稅額之和就是應納稅額舉例:如果規定100以下稅率為10%,超過100時稅率為20%,則收入為100時100×10%=10收入淨額為90收入為110時100×10%+10×20%=12收入淨額為88§2稅收制度超率累進稅率:定義:是以徵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為累進依據,規定幾個等級和等級稅率,就其超過部分分別採用相應等級稅率徵稅。舉例:現行土地增值稅規定:土地增值額未超過扣除專案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超過50%,未超過100%的部分,稅率為40%;超過100%,未超過200%的部分,稅率為50%;超過200%的部分,稅率為60%。§2稅收制度定額稅率:定義:按照徵稅對象的一定計量單位,直接確定徵收的金額適用範圍:通常為那些價格穩定、品質和規格標準比較統一的商品,如啤酒有利於促進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彈性較差§2稅收制度稅制的其他要素:稅目計稅依據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免和加征違章處理§2稅收制度稅目:是稅法中對徵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徵稅品種或專案,是課稅客體的具體化徵稅對象通常由稅目來規定具體內容列舉法:正列舉、反列舉概括法稅目體現一個稅種的徵收寬度。§2稅收制度計稅依據:定義:計算應納稅額的根據,是徵稅對象的數量化種類:從價計征,以徵稅對象的自然數量與單位價格的乘積作為計稅依據。大多數稅種都是從價計征從量計征,以徵稅對象的自然實物數量作為計稅依據。如消費稅中的黃酒、啤酒的計量標準為“噸”,汽油、柴油的計量標準為“升”,都是以實際銷售數量作為計稅依據的

§2稅收制度納稅環節:定義:稅法對處於經濟運動過程中的徵稅對象規定應予徵稅的環節(產制、批發、零售)納稅環節一般是針對流轉稅而言的

§2稅收制度納稅期限:定義:納稅人在發生納稅義務以後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包括:納稅計算期,計算納稅人應納稅款的間隔期稅款繳庫期,納稅計算期期滿後,納稅人報繳稅款的法定期限

§2稅收制度減免:減稅是對應徵稅款減少徵收一部分,免稅是對應徵稅款全部予以免征種類:稅基式減免:即縮小計稅依據來實現起征點免征額專案扣除稅率式減免:降低稅率或歸於低稅率稅額式減免:直接減免應納稅額§2稅收制度加征:在應納稅額基礎上額外徵收一定比例稅額加征實際上是稅率的一種延伸,增強了稅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舉例:個人所得稅法中規定,對於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到5萬元的部分,按應納稅額加征五成,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元的部分按應納稅額加征十成

§2稅收制度違章處理:包括:偷、抗、欠稅處理方式:稅收保全措施拍賣被扣押或查封的貨物和財產加收滯納金、補稅、罰款吊銷稅務登記征,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3稅收原則稅收原則是設計稅收制度,制定稅收政策的基本指導思想,也是評價稅制優劣的基本標準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3稅收原則稅收原則的發展我國現行的稅收原則§3稅收原則稅收原則的發展:1776年(亞當.斯密)1883年(瓦格納)1890年至19世紀末(阿.馬歇爾)20世紀(凱恩斯、瑞.穆斯格雷夫)1970年1988年(約瑟夫.斯蒂格裏茲)§3稅收原則我國現行的稅收原則:財政原則效率原則公平原則征納便利原則

§3稅收原則財政原則:稅源充裕,主體稅源充裕,收入可靠富有彈性,可以保證稅收收入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而提高保護稅本,各種稅的課征客體必須是稅源,而不能是稅本適度合理,稅率設計要適度,避免傷害納稅人的生產積極性。拉弗曲線可以說明此問題

§3稅收原則效率原則:經濟效率原則行政效率原則§3稅收原則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也稱為中性原則,是指稅制的設計應使稅收的額外負擔盡可能地少,避免干擾市場經濟的運行。稅收的額外負擔是指稅收引起的消費者贏餘損失和生產者贏餘損失。

§3稅收原則Q2Q1P00adcSDPQbP2P1區域c是消費者贏餘損失,d是生產者贏餘損失;a、b是稅收收入。§3稅收原則行政效率原則:是指合理設計稅制,以儘量少的行政費用和執行成本實現等量的稅收收入稅務機構的行政費用簡稱行政費用,是指稅務機構代表國家實施稅法而發生的全部費用納稅人執行稅法的費用簡稱執行成本,是指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務所涉及到的費用

§3稅收原則公平原則:定義:指稅收制度應體現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橫向公平指具有相同納稅能力的人應該承擔相同的稅收負擔縱向公平指具有不同納稅能力的人應該承擔不同的稅收負擔。衡量公平的標準有利益標準和支付能力標準§3稅收原則利益標準:是指稅收負擔應根據各人從政府支出中享受的利益而確定例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支付能力標準:是指稅收負擔應按照納稅能力進行分配支付能力常用收入、消費支出和財產來衡量§3稅收原則征納便利原則:稅收徵收管理制度要既便於稅務機關徵收,又便於納稅人繳納,即應該具有確實、便利等特點稅法應該清楚明確稅制各個要素和徵收辦法,使得征納雙方對相關徵稅事宜沒有模糊之處

第二章稅收基本原理§4稅收分類稅收分類的基礎稅收分類的種類§4稅收分類稅收分類的基礎:單一稅制複稅制§4稅收分類稅收分類的種類:以徵稅對象為標準以稅負是否轉嫁為標準以稅收與價格的關係為標準以稅收的計稅依據為標準以稅收的歸屬為標準以稅收的形態為標準以徵稅機構為標準§4稅收分類以徵稅對象為標準:流轉課稅所得課稅財產課稅行為課稅特定目的稅§4稅收分類以稅負能否轉嫁為標準:直接稅間接稅§4稅收分類以稅收與價格的關係為標準:價內稅價外稅§4稅收分類以稅收的計稅依據為標準:從價稅從量稅§4稅收分類以稅收的歸屬為標準: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用稅§4稅收分類以稅收的形態為標準:實物稅貨幣稅§4稅收分類以徵稅機構為標準:工商稅關稅農業稅第三章增值稅學習要求:1、理解增值稅的基本原理2、熟悉增值稅的要素3、掌握增值稅的計算4、瞭解增值稅的征納管理第三章增值稅§1增值稅的基本原理§2增值稅的要素§3增值稅的計算§4增值稅的征納管理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

世界上最早的增值稅於1954年在法國首先實行,我國於1979年引進增值稅,並於1994年進行重大改革。稅收歸屬稅收與價格的關係稅負能否轉嫁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一、增值稅的由來增值稅的產生和發展我國增值稅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增值稅的產生和發展萌芽時期法國增值稅的創立推廣階段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我國增值稅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第一階段(試點階段):1979年下半年至1982年底第二階段(試行階段):1983年1月至1984年10月第三階段(正式建立並完善階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底第四階段(初步規範化並進一步完善階段):1994年1月至今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

二、增值稅的含義增值稅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基本法律依據:1993年12月國務院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列》和財政部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列實施細則等》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什麼是增值額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新創造的那部分價值——“新增價值額”商品價值=C+V+M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經營環節購進額銷售額增值額原材料生產0400400零部件生產400900500產成品生產9001500600合計1500商品生產過程中增值額情況表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計算原理直接相加間接相加直接相減間接相減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三、增值稅的分類和範圍增值稅的分類(購進固定資產)消費型收入型生產型增值稅的範圍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四、增值稅的優點流轉過程中無重複徵稅有利於專業化協作生產的發展和流通體系的形成(稅負一致)便於出口退稅內在的自我控制機制有較好的收入彈性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一、增值稅的徵稅對象銷售貨物,貨物是除土地、房屋和其他建築物等不動產之外的有形資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等(有形動產)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加工,受託加工貨物,即委託方提供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受託方按照委託方的要求製造貨物並收取加工費的業務。修理修配,受託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狀和功能的業務。進口貨物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有關徵稅對象的特殊規定視同銷售混合銷售行為兼營行為特殊專案和行為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一)視同銷售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統一縣(市)的除外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專案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一)視同銷售(續)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與他人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二)混合銷售行為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增值稅應稅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非應稅勞務涉及到的貨物和非應稅勞務只是針對一項銷售行為而言的處理原則:取決於納稅人的主要經營範圍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三)兼營行為增值稅納稅人從事應稅貨物銷售或提供應稅勞務的同時,還從事非應稅勞務,且從事的非應稅勞務與某項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並無直接的聯繫和從屬關係。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處理原則:分別核算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例:某電視機廠向外地某商場批發100臺彩電,該廠動用自己卡車送貨,收取價款及運輸費建築公司蓋樓房,包工包料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四)特殊專案和行為貨物期貨銀行業銷售金銀的業務典當業的死當銷售業務和寄售業代委託人銷售物品的業務集郵商品等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二、增值稅的納稅人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

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的主要區別:不得使用專用發票按簡易辦法計算應納稅額,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一)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原則標準:會計核算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規範準確地計算增值額實際量化標準(年銷售額):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企業或企業性單位,年應稅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的;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的企業或企業性單位,年應稅銷售額超過180萬元的;以生產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並兼營貨物批發或零售(指全部應稅銷售額中,批發或零售貨物的銷售額不到50%)的企業或企業性單位,年應稅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的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批發和零售年應稅銷售額180萬;其餘在100萬以下,30萬元以上的,若財務核算健全也可。權利和義務認定程式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二)小規模納稅人指年應稅銷售額少於上述財政部規定標準,並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三、增值稅的稅率和徵收率稅率基本稅率低稅率零稅率徵收率

4%6%

特定貨物銷售第二節增值稅的要素四、增值稅的減稅免免稅免稅與零稅率減稅起征點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購進扣稅法一般納稅人增值稅計算小規模納稅人的簡易徵收辦法出口產品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一、一般納稅人增值稅計算計算原理: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一)一般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的計算當期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當期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按不含稅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出來,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銷售額×稅率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例1:紅林機械廠1999年4月份銷售通用機械5臺,單價20000元,銷售額100000元(不含稅),增值稅率為17%,當月進項稅額為1000元。計算該廠1999年4月銷售通用機械應向購貨方收取的銷項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銷項稅額=100000×17%=17000(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銷售額的組成內容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有關特殊規定關於包裝物押金關於折扣銷售關於以舊換新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有關特殊規定(續)還本銷售以物易物方式銷售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的稅務處理遊艇、摩托車和應徵消費稅的汽車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二)應稅銷售額的計算價稅合併定價時的銷售額的確定價格偏低或無銷售額時銷售額的確定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外匯結算時銷售額的確定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二、一般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的計算進項稅額: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按增值稅抵扣聯只有一般納稅人才發生進項稅額購進的必須是貨物或應稅勞務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一)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二)帳面進項稅額的計算納稅人向農業生產者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運輸費用廢舊物資收購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

例2某棉花公司1999年11月收購棉花20000擔,統一收購憑證上的收購額為10000000元,試計算其進項稅額。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棉花進項稅額=10000000×13%元=1300000(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三)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購進固定資產用於非應稅專案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用於免稅專案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非正常損失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未按規定取得並保存增值稅完稅憑證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四)抵扣進項稅額時間的確定工業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商業企業購進貨物一般納稅人購進應稅勞務抵扣期初進項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五)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進項稅額轉出是指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在改變用途後,按照規定從已抵扣或應抵扣的進項稅額中轉出的稅額轉出稅額=轉出外購貨物金額×稅率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

例3某印刷廠1995年1月因火災燒毀倉庫一棟,經清理,燒毀庫存外購低值易耗品實際成本200000元,燒毀印刷品價值100000元,該廠1994年外購貨物成本扣除率為75%,試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外購低值易耗品應轉出的進項稅額=200000×17%=34000(元)印刷品應轉出的進項稅額=100000×75%×17%=12750(元)應轉出稅額合計=34000+12750=46750(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例4設楚北棉紡廠1999年7月發生下列經濟業務:外購業務:向農民購進棉花,買價30000元;從縣棉花公司購進棉花60000元,發票注明進項稅額7800元;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零配件,發票由主管國家稅務機關代開,價款500元,注明進項稅額30元;購進煤炭價款10000元,支付運費800元,專用發票注明進項稅額1300元;本月生產用電18000元,專用發票注明進項稅額3060元;購進織布機一臺價款100000元,發票注明進項稅款17000元。銷售業務:銷售棉紗10噸,價款200000元,銷項稅額34000元;銷售印染布,價稅合併收取70200元。試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廠7月份應納增值稅稅額。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銷項稅額=34000+70200÷(1+17%)×17%=44200(元)進項稅額=30000×13%+7800+30+1300+800×7%+3060=16146(元)購進的織布機系固定資產,不得計算進項稅額。應納增值稅=44200-16146=28054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例5某啤酒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啤酒,同時收取包裝物押金。1999年12月啤酒銷售額100萬元,“其他應付款—押金”餘額為10萬元,經查為1997年5月份收取的啤酒周轉箱押金。該企業當月購進原材料60萬元,發票注明進項稅額10.2萬元。試計算該企業當月應納增值稅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押金已逾期,併入銷售額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1000000×17%+100000×17%÷(1+17%)=184529.91(元)進項稅額=10.2(萬元)=102000(元)應納增值稅=184529.91-102000=82529.91(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三、增值稅計算簡易辦法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例6某百貨店(小規模納稅人)1998年12月取得含稅商品銷售收入20800元。試計算其當月應納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不含稅銷售額=20800÷(1+4%)=20000(元)應納增值稅額=20000×4%=800(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例7某街道工廠生產瓶蓋,年銷售額不足100萬元。該廠1999年12月份業務情況如下:①

銷售瓶蓋一批,獲得含稅銷售收入31800元;②

企業購進材料一批,價格為8000元,支付增值稅額1360元,款項已付;③

企業接受委託加工特製瓶蓋一批,收取加工費21200元。試計算該企業本月應繳納的增值稅額。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該企業屬於小規模納稅人,其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不含稅銷售額=(31800+21200)÷(1+6%)=50000(元)應納增值稅額=50000×6%=3000(元)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四、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貨物不征消費稅時: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貨物徵收消費稅時: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例8某外貿公司1999年7月從國外進口成套化妝品一批,到岸價為70000元,進口關稅為17500元,其消費稅稅率為30%。當月,該公司將這批化妝品在國內銷售給A公司,獲取銷售收入180000元。請計算該公司應納增值稅稅額。

第三節增值稅的計算解:在進口環節:組成計稅價格=(70000+17500)÷(1-30%)=125000(元)應納增值稅=125000×17%=21250(元)在國內銷售環節:銷項稅額=180000×17%=30600(元)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30600-21250=9350(元)

第四節增值稅的征納管理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增值稅的納稅地點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練習1

某商業零售企業(一般納稅人),某月商品零售收入1170萬元。本月商品購進額為70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已支付的增值稅共為119萬元。試計算本月應納增值稅為多少?2某紡織企業(一般納稅人)某月產品銷售收入為800000元,當月購進貨物一批,購價為500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稅款為85000元。本月還從農村收購一批棉花,憑證注明進價為120000元。計算該企業本月應納增值稅多少?3某裝飾公司當月購進裝飾材料價款200萬元,當月銷售材料銷售額為400萬元,另完成一項裝修工程獲裝修款50萬元,裝修中購進一些貨物供使用,有電器、五金、材料3萬元,輔助材料4萬元,電焊機0.3元,金屬切割機一臺0.2萬元,上述各項購銷貨物稅率均為17%,購銷價款均為不含稅價款,該公司的銷售業務未各自核算,試計算公司當月應納增值稅額第五章流轉稅的其他稅種第一節消費稅

我國消費稅是對增值稅的補充,即在增值稅對貨物徵稅的基礎上,有選擇的對一部分特殊消費品徵收消費稅。第一節消費稅基本法律依據:1993年國務院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財政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由來:解放初期的貨物稅20世紀50年代徵收的商品流通稅1958年9月至1973年徵收的工商統一稅1973年至1983年徵收的工商稅中一部分1983年至1994年徵收的產品稅、增值稅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特點:徵稅對象的選擇性徵稅環節的單一性徵稅方法的靈活性適用稅率的差別性稅收負擔的轉嫁性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體現產業政策抑制超前消費,調整消費結構調節支付能力,緩解分配不公穩定稅收來源,保證財政收入第一節消費稅

消費稅是有選擇地對部分商品的流轉額所課征的稅收,消費稅也稱貨物稅。稅收歸屬稅收與價格的關係徵稅環節(金銀首飾)第一節消費稅一、消費稅的稅制要素消費稅的徵稅範圍和意義消費稅的納稅人消費稅的稅率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徵稅範圍和意義有危害的特殊消費品非生活必需品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不可再生的資源性消費品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消費品

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人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為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委託加工的納稅人為委託方,但由受託方代扣代繳。消費稅的納稅人並不是稅負承擔人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稅目(11個)按不同的消費品劃分

稅率在稅目的基礎上,採用“一目一率”的方法

從價定率、從量定額、從價與從量相結合的複合計稅方法第一節消費稅設計稅率的原則體現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正確引導消費方向能夠適應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有一定的財政意義;兼顧應稅消費品改革前的稅負。只分品種,不分進口和國產,公平競爭。第一節消費稅捲煙產品消費稅政策(2001.5.1)。定額稅率:每標準箱(50000支,下同)150元比例稅率每標準條(200支,下同)調撥價格在50元(含50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捲煙稅率為45%每標準條調撥價格在50元(不含增值稅)以下的捲煙稅率為30%

下列捲煙一律適用45%的比例稅率:第一節消費稅進口捲煙白包捲煙手工捲煙自產自用沒有同牌號、規格調撥價格的捲煙委託加工沒有同牌號、規格調撥價格的捲煙未經國務院批準納入計畫的企業和個人生產的捲煙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十銷售額×比例稅率第一節消費稅酒類產品消費稅政策

比例稅率

糧食白酒(含果木或穀物為原料的蒸餾酒)25%

薯類白酒15%定額稅率:糧食白酒、薯類白酒每斤(500克)0.5元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銷售額×比例稅率對啤酒按出廠價格劃分兩檔定額稅率:每噸出廠價在3000元(含3000元)以上的,250元/噸;每噸出廠價在3000元以下的,220元/噸。

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減免消費稅的減免規定只限於對納稅人出口的應稅消費品免稅免稅辦法第一節消費稅二、消費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銷售額的確定

銷售數量的確定

計算方法

第一節消費稅計算方法

從價定率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從量定額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第一節消費稅(一)從價定率計算計稅依據計算方法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應稅消費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第一節消費稅(一)從價定率計算(續)銷售額的確定

為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

含增值稅銷售額的換算

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包裝物押金第一節消費稅

例:某釀酒廠為小規模納稅人,該企業銷售自產的糧食白酒一批,普通發票注明的銷售價款為12720元(含增值稅的銷售額),增值稅的徵收率為6%,消費稅率為25%。計算該企業應納消費稅和增值稅。第一節消費稅解: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12720÷(1+6%)]元=12000元應納消費稅額=(12000×25%)元=3000元?

應納增值稅額=(12000×6%)元=720元第一節消費稅(二)從量定額計算實行從量定額徵收辦法的應稅消費品的計稅依據,是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量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第一節消費稅(二)從量定額計算(續)銷售應稅消費品的,為銷售數量自產自用的,為移送使用數量委託加工的,為納稅人收回的數量進口的,為海關核定的進口徵稅數量第一節消費稅有關計量單位的換算標準啤酒1噸=988升黃酒1噸=962升汽油1噸=1388升柴油1噸=1176升第一節消費稅例:某煉油廠某月銷售汽油200噸,取得銷售額800萬元;柴油300噸,取得銷售額90萬元。另將自產的汽油10噸;柴油15噸用於本企業運輸部門。汽油每噸的生產成本為2800元,柴油每噸的生產成本為1500元。則當月應納消費稅額為多少?第一節消費稅解:應納稅額=(200+10)*1388*0.2+(300+15)*1176*0.1=95340(元)第一節消費稅(三)消費稅計稅依據的其他規定

外購已稅消費品

委託加工收回消費品

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

自產自銷應稅消費品

進口的應稅消費品

投資入股等

第一節消費稅外購已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在計稅時按當期生產領用數量計算準予扣除外購的應稅消費品已納的消費稅稅款外購已稅煙絲生產的捲煙外購已稅酒和酒精生產的酒外購已稅化妝品生產的化妝品外購已稅護膚護發品生產的護膚護發品外購已稅珠寶玉石生產的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外購已稅鞭炮焰火生產的鞭炮焰火外購已稅汽車輪胎(內胎和外胎)生產的汽車輪胎外購已稅摩托車生產的摩托車第一節消費稅外購已稅消費品(續)當期準予扣除的外購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外購應稅消費品適用稅率當期準予扣除的外購應稅消費品買價×當期準予扣除的外購應稅消費品買價=當期購進的應稅消費品買價期初庫存的外購應稅消費品買價+期末庫存的外購應稅消費品買價-第一節消費稅例:某白酒廠購進高度糧食白酒生產低度糧食白酒,10月份期初庫存的外購高度糧食白酒100噸;當期購進高度糧食白酒200噸;期末庫存高度糧食白酒50噸,每噸白酒買入價2000元。求當期準予扣除的外購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第一節消費稅解:當期領用的糧食白酒數量=100+200-50=250(噸)準予扣除的比例稅額=250*2000*25%=125000(元)準予扣除的定額稅額=250*1000*2*0.5=250000(元)準予扣除的總稅款=125000+250000=375000(元)第一節消費稅委託加工收回消費品下列應稅消費品準予從應納消費稅額中扣除原料已納消費稅款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煙絲為原料生產的捲煙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酒和酒精為原料生產的酒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化妝品為原料生產的化妝品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護膚護發品為原料生產的護膚護發品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珠寶玉石為原料生產的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鞭炮焰火為原料生產的鞭炮焰火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汽車輪胎(內胎和外胎)生產的汽車輪胎以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摩托車生產的摩托車第一節消費稅委託加工收回消費品(續)委託加工的涵義納稅人、代扣代繳人銷售價格的確定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材料成本:委託方所提供的加工材料的實際成本加工費:受託方加工應稅消費品向委託方收取的全部費用,包括代墊輔助材料的實際成本

用委託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其已納稅款準予抵扣第一節消費稅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

按照納稅人生產的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計算納稅;沒有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的,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稅率)第一節消費稅例:某汽車製造廠將自產的麵包車一輛捐贈給某福利基金會。麵包車的氣缸容量為2500毫升,生產成本為90000元,當月同類產品的售價(不含增值稅)為120000元,計算該汽車廠應納消費稅。第一節消費稅解:應納消費稅額=120000*5%=6000(元)

思考:如該產品售價120000元為含稅價如何計算?第一節消費稅例:某轎車廠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單一型號排氣量為2000毫升的轎車,本月發生以下經濟業務:

①銷售轎車92輛,銷售單價10萬元/輛(不含稅),款已收;

②本廠管理部門領用轎車3輛,按7萬元成本價轉帳;

③管理部門將已使用3年的3輛舊轎車售出,共取得價款12.48萬元;

④購進汽車配件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稅金150萬元,貨已入庫,款未付;

請計算該廠本月應納增值稅、消費稅稅額。

第一節消費稅解:應交增值稅=(92+3)*10*17%+12.48/(1+4%)*4%-150=11.98(萬元)應交消費稅=(92+3)×10×5%=47.5(萬元)第一節消費稅自產自銷應稅消費品納稅人通過自設非獨立核算門市部銷售的自產應稅消費品,應當按照門市部對外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徵收消費稅第一節消費稅進口的應稅消費品進口的應稅消費品,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

消費稅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關稅完稅價格,指海關核定的關稅計稅價格第一節消費稅例4某公司今年1月進口珠寶首飾一批,到岸價格為18萬美元,關稅稅率為40%,進關當天就結算付款,該日匯率為1∶8.50,計算該公司應納消費稅。第一節消費稅解:組成計稅價格=180000*(1+40%)*8.5/(1-10%)=2380000(元)應納消費稅=2380000*10%=238000(元)第一節消費稅例:某廠(一般納稅人)本月進口一輛小轎車,由海關核定的完稅價格為10萬元,關稅為20萬元,消費稅稅率為8%,計算該廠應納消費稅、增值稅。第一節消費稅解:組成計稅價格=(100000+200000)/(1-8%)=326086.96(元)應繳納的消費稅=326086.96*8%=26086.96(元)應繳納的增值稅=326086.96*17%=55434.78(元)第一節消費稅投資入股等納稅人用於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和抵償債務等方面的應稅消費品,應當以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計算消費稅第一節消費稅兼營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

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和銷售數量。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將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從高適用稅率第一節消費稅三、消費稅的徵收管理消費稅的納稅環節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消費稅的繳納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環節納稅人生產的應稅消費品納稅人自產自用的應稅消費品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進口的應稅消費品銷售金銀首飾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賒銷和分期收款,為銷售合同規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預收貨款,為發出應稅消費品的當天托收承付和委託銀行收款,為發出應稅消費品並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其他結算方式,為收訖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的憑據的當天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續)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為移送使用的當天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為納稅人提貨的當天進口應稅消費品,為納稅人報關進口的當天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地點銷售或自產自用,應當向納稅人核算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委託加工,由受託方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解繳稅款進口,由進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納稅第一節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其他納稅期限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第二節營業稅我國營業稅的徵稅範圍與增值稅有互補性,即營業稅應稅勞務是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征增值稅)以外的所有勞務,應稅資產是有形動產(征增值稅)以外的有形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兩種稅不應交叉徵收第二節營業稅基本法規:1993年12月國務院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財政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的由來:早在西周時期就有關於營業稅的歷史記載1931年國民黨政府開徵營業稅1950年工商業稅1958年工商統一稅1994年劃分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界限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的特點:徵稅面廣,稅源普遍按行業設置稅目稅率稅率較低,設有起征點價內稅,稅收收入穩定徵收管理簡便易行

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的作用:有利於組織財政收入有利於促進各行業協調發展有利於鼓勵先進和鞭策落後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是在我國境內銷售應稅勞務或不動產以及轉產無形資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稅收。第二節營業稅一、營業稅的稅制要素:營業稅的徵稅範圍營業稅的納稅人營業稅的稅目營業稅的稅率營業稅的減免第二節營業稅(一)徵稅範圍營業稅的徵稅範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

“境內”的界定所提供的勞務發生在境內;所轉讓的無形資產在境內使用;所銷售的不動產在境內;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貨物出境;在境內組織旅客出境旅遊;境內保險機構提供的保險勞務,但為出口貨物提供保險除外;境外保險機構以在境內的物品為標的提供的保險勞務。第二節營業稅提供應稅勞務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金融保險業服務業娛樂業第二節營業稅轉讓無形資產具體範圍:轉讓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不徵收營業稅,但轉讓該項股權應按本稅目徵稅。第二節營業稅銷售不動產銷售建築物或構築物,銷售其他土地附著物。以不動產投資入股不征營業稅。但轉讓該項股權,應按本稅目徵稅。第二節營業稅特殊規定混合銷售行為,應繳增值稅還是營業稅的確定方法與增值稅中的相同。兼營應稅勞務與貨物或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否則,一併徵收增值稅。自建建築物後銷售應視同提供應稅勞務,若自用則自建行為不屬應稅勞務。轉讓不動產有限產權或永久使用權,單位將不動產無償贈於他人,均視同銷售不動產。單位或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雇主提供應稅勞務,不征營業稅。第二節營業稅第二節營業稅(二)納稅人一般規定:在上述徵稅範圍內的單位和個人幾個具體規定扣繳義務人第二節營業稅幾個具體規定企業租賃或承包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為納稅人。中央鐵路運營業務的納稅人為鐵道部,合資鐵路運營業務為合資鐵路公司,地方鐵路運營業務為地方鐵路管理機構,基建臨管線運營業務為基建臨管線管理機構。第二節營業稅扣繳義務人委託發放貸款的,受託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建築安裝業務分包或轉包的,總承包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代理者;沒有代理者的,受讓者或者購買者。進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售票者。演出經紀人為個人的,售票者。採用分保險業務的,初保人。個人轉讓除土地使用權外的無形資產,受讓者。第二節營業稅(三)營業稅的稅目交通運輸業:陸路,水路,航空,管道,裝卸

建築業:建築,安裝,修繕,裝飾,其他工程作業

金融保險業:金融,保險,典當郵電通訊業:郵政,電信

文化體育業:文化,體育

娛樂業:歌廳,舞廳,卡拉OK廳,音樂茶座,檯球,遊藝

服務業:代理,旅店,飲食,旅遊,倉儲,租賃,廣告,其他

轉讓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

銷售不動產:建築物或構築物,其他土地附著物

第二節營業稅(四)營業稅的稅率三檔基本稅率3%、5%、20%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3%金融保險業,8%5%服務業,5%娛樂業,20%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5%第二節營業稅(五)營業稅的減免營業稅減免權集中於國務院。營業稅的減免包括:免征專案起征點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條例中規定的免征專案:育、養、婚、葬服務;殘疾人員個人勞務;醫療服務;學校的教學、勤工儉學勞務;農業服務;文化展館服務;政府行政、法律機關服務;第二節營業稅相關稅收法規規定的減免稅1年期以上返還性人身保險的保費收入免稅。對技術轉讓、開發、技術服務等收入免稅。個人轉讓著作權,免征營業稅。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用於農業生產,免稅。社會團體按標準收取的會費,不徵稅。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3年內免稅。第二節營業稅不同的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從事國際航空運輸的外國企業或香港、澳門、臺灣企業的運輸收入,按4.65%計算徵稅;人保和進出口銀行辦理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不徵稅。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不徵稅。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暫不徵收營業稅。(續見下頁)第二節營業稅不同的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續):承包國防和部隊建築安裝工程不徵稅。對房改的營業稅優惠:個人購買並居住超過1年的普通住宅,銷售時免征營業稅;個人購買並居住不足1年的普通住宅,按銷售價減購入原價後的差額計征;個人自建自住房,銷售時免征營業稅。企事業單位按房改價出售住房的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第二節營業稅起征點,適用範圍限於個人。按期納稅的起征點為月營業額200—800元;按次納稅的起征點為每次(日)營業額50元。兼營免減稅專案的,應當單獨核算免減稅專案的營業額;否則不得免減稅。

第二節營業稅二、營業稅的計算與繳納(一)營業稅的計稅依據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所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營業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二)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一般情況下營業稅計稅依據的確認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所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營業額。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第二節營業稅第二節營業稅特定收入營業額的確定:運輸旅客或者貨物出境,以全程運費減去付給境外承運企業的運費後的餘額為營業額。組織境外旅遊,以全程旅遊費減去付給境外接團企業的旅遊費後的餘額為營業額。建築、裝飾、修繕等工程作業,應包括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的價款在內;從事安裝工程作業的,凡所安裝的設備的價值作為安裝工程產值的,設備價款計入營業額。(續下頁)第二節營業稅特定收入營業額的確定(續):建築業的總承包人以工程全部承包額減去付給分包或轉包人的價款後的餘額為營業額。聯運業務,以實際取得的營業額為計稅依據。演出業務,以全部收入減去支付的場地費、演出公司或經紀人的費用後的餘額為營業額。旅遊業務以收取的旅遊費減去替旅遊者支付的房費、餐費、交通、門票等的餘額為營業額。

(續下頁)第二節營業稅特定收入營業額的確定—金融保險業(續):金融業實際上是以收益額為計稅依據。貸款,發放貸款所得的利息;轉貸,貸款利息減去借款利息後的餘額;買賣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餘額;金融經紀業,受託代他人經營金融業務,如辦理委託貸款業務等,手續費;保險業實行分保的,以全部保費收入減去付給分保人的保費後的餘額為計稅依據。

第二節營業稅特別規定,其他(續):

價格明顯偏低的,按下列順序核定其營業額:當月同類近期同類計稅價格=(營業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潤率))/(1-營業稅稅率)成本利潤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屬稅務機關確定第二節營業稅例:某飯店元月份的經營情況如下,客房收入978萬元,飲食收入245萬元,出售紀念品等商品收入為182萬元,該飯店下屬旅行社總收入為285萬元,其中組織境外旅遊支付境外旅行社接團費用50萬元。以上業務均未分開核算。計算該飯店應納營業稅。第二節營業稅例:某房地產公司當年自建家屬樓一棟,建築成本970萬元,因職工分配住房難以進行,公司決定將其出售,取得收入1200萬元。求其應納營業稅額。設稅務局核定的建築業成本利潤率為10%。第二節營業稅解:查得適用稅率為5%,元月份營業額=978+245+182+285-50=1640(萬元)應納營業稅=1640×5%=82(萬元)第二節營業稅解:建築業營業額=(970+970×10%)/(1-3%)=1100應納建築業營業稅=1100×3%=33應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1200×5%=60第二節營業稅例:某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包一段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預算價款8000萬元,其中一處立交橋工程分包給光大橋涵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價款1000萬元,該高速公路工程提前兩個月完工並被評為全優工程,與建設單位結算價款並收到建設單位付給的全優工程獎及搶工費800萬元。計算其應納稅額及代扣代繳稅額。第二節營業稅解:應納稅額=(8000-1000+800)*3%=234(萬元)代扣代繳營業稅額=1000*3%=30(萬元)第二節營業稅例:某工商銀行本期發生利息收入80萬元,其中轉貸業務貸款利息收入為20萬元,借款利息支出為12萬元,手續費收入9萬元,金融企業往來收入7萬元。計算其應納營業稅額。第二節營業稅解:應納營業稅額=(80+20-12+9)*5%=4.85(萬元)第二節營業稅例: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將一建築物銷售給某鋼鐵廠,該建築物的工程成本為600萬元,銷售價格雙方商定為610萬元,該企業交納了營業稅30.5萬元,稅務機關在審查時,發現價格偏低且無正當理由,計算其應補交的營業稅額(該納稅人所在地稅務機關確定的建築業成本利潤率為10%)。第二節營業稅解:由於該納稅人當月和近期都沒有銷售過此類建築物,所以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計稅營業額組成計稅價格=600萬*(1+10%)/(1-5%)=6947368.42(元)應納營業稅額=6947368.42*5%=347368.42(元)應補交的營業稅=347368.42-305000=42368.42(元)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的繳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營業稅的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扣繳義務人第二節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般為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銷售不動產,採用預收款方式的,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納稅人自己新建建築物後銷售,為銷售該建築物並收訖營業額或者取得索取營業額的憑據的當天納稅人將不動產無償贈於他人,為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的當天第二節營業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具體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其他期限,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第二節營業稅納稅地點提供應稅勞務,在應稅勞務發生地申報納稅從事運輸業務,在其機構所在地申報納稅轉讓土地使用權,在土地所在地申報納稅轉讓其他無形資產,在其機構所在地申報納稅銷售不動產,在不動產所在地申報納稅第五章個人所得稅

第五章個人所得稅所得課稅,亦即收益課稅,是在分配領域對分配給企業和個人的收入課征的各種稅收的總稱。所得稅的特點所得稅的分類第五章個人所得稅所得稅的特點:稅收負擔的直接性稅收分配的累進性稅收管理的複雜性稅收收入具有彈性保證各國稅收權益第五章個人所得稅所得稅的分類: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第五章個人所得稅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第三節個人所得稅的計算第四節稅收優惠與徵收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取得的各種應稅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基本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發展歷史個人所得稅立法思想個人所得稅立法原則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個人所得稅的特點與作用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基本法律依據1993年10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次會議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4年1月國務院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發展歷史最早產生於1789的英國建國初期擬開徵,但未正式開徵《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19861993年在合併上述三稅的基礎上頒佈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立法思想所得源泉說淨資產增加說消費權力淨增加說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立法原則內外一致適當調節合理負擔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分類所得稅綜合所得稅混合所得稅第一節個人所得稅概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與作用稅基廣闊穩定經濟調節收入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一、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稅收管轄權——國家行使主權課稅擁有的管轄權力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居民管轄權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居民納稅人非居民納稅人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居民納稅人——無限納稅義務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於一個納稅年度(與財政年度相同)中,在中國境內居住滿365天的個人(臨時離境)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非居民納稅人——有限納稅義務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只要在我國境內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納稅人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關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的特別規定因任職、受雇、履約等而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築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二、個人所得稅的徵稅對象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

第二節個人所得稅的要素所得來源地的確定工資、薪金:受雇公司的所在地生產、經營所得:生產、經營活動實現地勞務報酬所得:勞務提供地標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支付者所在地標準特許權使用費:特許權使用地標準轉讓不動產: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