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寫文學短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文學短評的定義及基本特征;了解文學評論以議為主、敘議結合、評析結合的特點,掌握寫作文學短評的基本技法,把握“敘”與“議”的尺度與比重。2.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能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和進行有創意地表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3.引導學生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體會作品藝術之美,提高文學藝術鑒賞的水平與能力,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把握文學短評寫作的基本要求;
2.探討文學評論的寫法。
教學難點
1.區分“評論”和“讀后感”的界限;
2.把握“敘”與“議”的尺度與比重。導入語
優秀的古詩詞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蘊和獨特的藝術匠心,學習欣賞時應當重點關注,細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運用比興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淵明《歸園田居》用白描呈現日常生活畫面,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用瑰麗的想象表現夢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等。從本單元選擇一首詩詞,就你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一則800字左右的文學短評。任務一:識特征
1.什么是短評?顧名思義,“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評”是指在文體上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它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社會評論、文學評論、藝術評論。2.什么是文學短評?文學短評是文學評論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具體的文學作品為評論對象,并對對象的某一點進行深入品析和闡發,進而得出某個評論性觀點。
文學短評是對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學現象進行評論而篇幅相對短小的一類文章,主要是評論作家創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等。
1.“渠清如許有源頭,識得廬山真面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短評寫作之前,一定要先置身作品之中,讀懂作品;然后又要跳出作品,遠而觀之,客觀超然評價作品。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只有入乎其內,才能細致地閱讀作品,才可能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有真切的感覺,才能準確把握評論對象;而只有出乎其外,才能對評論對象有準確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明確自己的觀點或評論的中心,否則只能是泛泛而談。任務二:明方法
怎樣做到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呢?
首先,一定要仔細閱讀全文,精讀作品,找出作品中畫龍點睛的句子,認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詞語、句子、段落,明確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層次,力爭有較深的感受和獨到的發現。
其次,閱讀作品時可回憶作者生平、創作風格、寫作背景等知識,借此可幫助我們探知作者寫作此文的意圖、目的,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題。
如何閱讀文學作品呢?
我們一般采取“總體—部分—總體”的步驟。
“總體”,就是從頭至尾通讀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部分”,就是對重要部分仔細地閱讀,找出畫龍點睛的句子,通過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觀點。
“總體”,就是再次瀏覽全文,獲得對作品全面完整的認識,最后對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作出自己準確的判斷。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定題小巧,選準角度。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作品,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就可以獲得不同的認識,獲取不同的短評寫作角度。要想寫好文學短評,一定要精心選擇好角度,切題要小。選擇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準確的、能夠評好的角度來寫。
文學短評寫作的角度與內容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寫文學短評可從思想內容、藝術手法、構思技巧、語言特色入手,選擇作品內容或者作品形式的某一個特點進行評論,定題要小而巧,做到突破一“點”,兼顧全部。
(1)賞析作品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
這類題目主要是評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分析作品運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現手法(如想像、聯想、象征、渲染、烘托、對比、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現一個怎樣的主題思想,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指出作品有何積極意義或局限性。賞析主題常用的術語有:中心突出、主題深刻、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含蓄蘊藉、深化主題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學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學作品中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能激發人們感情的生活圖案,通常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義;
二是簡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賞析作品的藝術手法。
①表達方式,如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
②表現手法,如想像、聯想、象征、渲染、烘托、對比、以小見大、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③敘述方式,如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
④描寫方式,如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環境描寫等;
⑤描寫技法,如以動襯靜、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⑥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⑦意境的創設、修辭的運用等。
⑷分析作品的構思技巧。
①寫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一個方面到幾個方面等;
②文章線索,如以某個中心事件為線索,以人物、感情、時間、空間為線索等;
③層次結構,如總—分—總、總—分、分—總、分—分;
④結構方式,如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交錯式結構等;
⑤選材特點,如生動典型、來自生活、新鮮親切等;
⑥行文布局,如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自然、前后呼應、伏筆鋪墊、欲揚先抑、詳略得當等。
⑸鑒賞作品的語言。
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語言特點,如準確、簡練、生動、形象、清新、絢麗、質樸等;
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語言風格,如幽默、辛辣、平實、自然、明快、簡明、含蓄、深沉等;
三是要分析作品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對比、夸張、反語、雙關、互文、反復等。其他方面比如粗筆勾勒(簡潔的語言描寫);體物入微(描寫細致入微、刻畫細致生動);惟妙惟肖(描寫逼真,多指人或動物);濃墨重彩(描寫詳盡、細膩);行云流水(結構、語言自然流暢);語言特點(準確、簡練、生動、形象、清新、絢麗、質樸);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明快、簡明、含蓄、深沉、洗練,淋漓酣暢,情韻悠長,回味無窮)等等。
3.“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觀點鮮明,視角新穎。
文學短評,顧名思義,就是要“評”——要評論,要論述,要講道理。寫文學短評要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提出論點,然后就原作內容進行復述或引用,應采用“述評結合”的方法,闡釋自己的看法。
寫作時,首先要根據命題者的要求確定評論重點,有明確的評價。確定了評論重點,就確定了評論的中心,也就確定了鑒賞、評價的主攻方向。一般的議論文要有中心論點或論述中心,文學評論也是這樣。文學評論的中心論點就是對作品的評價,這個評價一定要明確。沒有明確的評價,文章就沒有統帥,沒有靈魂。
評論、說理是短評的重頭戲,決定著一篇短評的價值高低和分量輕重。要寫好短評的評論說理部分,除了注意議論的三要素和運用各種邏輯推理外,關鍵是要說新理——要有新的評論角度,要提出獨到的見解,寫出獨到的認識,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對文學作品的評價視角要新穎,要能有獨到的、恰當的見地與發現。
如評《登高》“無邊落木”一聯,可解讀出“杜甫綿長的心思如江水流動無法停止”的蘊意;也可解讀出“落葉歸根,長江東去”,詩人在尋找歸處,由景及人,表達了無盡的哀愁。
4.“慧眼識得東風面,文內文外總是春”----安排結構,注重寫法。
文學短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短評的結構要小巧而完整。通常情況下,一般采用“①總—②分—③總”、“總—分”、“分—總”的結構模式。
①“總”,就是開頭用簡短精練的語言,開門見山地把這篇文學短評總的內容概述出來。
②“分”,就是對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鑒賞評析的要點,然后采用敘評結合、評析結合的手法,對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條理的分析。
③“總”就是結尾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
在文學評論中,采用敘議結合、評析結合的寫法。“敘”是指對作品內容的復述、介紹或引用,“議”則包含分析和評價兩個方面——分析,是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等進行揭示的過程;評價,則是作者通過分析得到的結論,即對作品或作者藝術創造的總的看法,也就是文學評論的中心論點。要注意處理“敘”“議”關系——“敘”“議”要把握一個完美的分寸,即“敘”“議”的比重----“敘”為輕,“議”為重;“敘”概括,“議”詳盡。“敘”與“議”的關系,實際上是論據與論點、材料與觀點的關系,“敘”是為“議”服務的;“析”與“評”的關系,實際上是論證與論點的關系,“析”是為“評”服務的。我們知道,在議論文中,材料與觀點,論據、論證與論點,都是應該統一的。所以,在文學評論中,敘、議、評這幾方面應該有機地結臺在一起,夾敘夾議、精敘詳議、評析結合,而評價有的是通過分析水到渠成地顯現出來的。
1.范文引路
妙手繪層景,江山賦深情——淺評《登高》的寫景藝術作者:亢佳寶
享有“古今七律第一”之名,《登高》在韻律上所體現的功底不必多言,暫且不談用“律”,僅憑兩聯繪景,便已有登峰造極之勢。
詩人以簡語繁,“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兩三字為一處景,再加以對仗,集眾景為一。前有“風急”與“天高”,一面描繪夔州自然環境秋風獵獵,卻暗中有國家內憂外患之意,同時使整個空間擴大,為全詩造勢。后有“猿嘯哀”這種極富凄任務三:析實例涼的嘯聲,一次又一次,反反復復地回蕩在山間,整片山林就此染上了哀傷之色。詩人登臨高山,仰視蒼穹側耳傾聽,心生一股無以言說的悲傷,又不由得將此情染遍整座山。“猿嘯哀”只是詩人內心的悲情,以致所見所聞皆具傷感。“渚清”“沙白”“鳥飛回”是由仰視轉為俯視所見之景。嘆空間之浩瀚,自己卻如滄海一粟,感到人力量的渺小,于是轉為俯視眾生。但見潺潺的流水,凄冷的白沙,盤旋的鳥兒,都因詩人心中的悲,而染上了深厚的哀傷。“渚清”對“風急”,“沙白”對“天高”,“鳥飛回”對“猿嘯哀”,仰視之景與俯視之景相結合,渾然一體,使全詩以“悲秋”為中心展開,鋪排渲染。
詩人用詞精妙,表現力十足。頷聯兩句分別以“無邊”“不盡”將空間變得更加闊大。詩人選用“落木”而非“落葉”,將秋時樹林枯盡唯剩枯枝在瑟瑟秋風之中搖曳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并用“蕭蕭”這一極富表現力的擬聲詞與之相配合,使漫漫的秋意從字里行間迸發而出,極力烘托出詩人那種如秋色一般凄涼悲傷的心境。這是詩人由俯視轉為遠眺時所見之景。“滾滾”這一擬聲詞將長江水震天動地的澎湃氣勢表現得活靈活現。當詩人望見滾滾涌動的江水,不由得生出韶光易逝、人生遲暮苦短的感嘆。詩人以幾個極富表現力的詞語從時空角度展現出一幅曠達宏闊又帶著些許悲色的秋景圖。
詩人以所見為筆,以所感為墨,以簡語繁,用詞可謂精彩絕倫;感情深刻,融情于景,可見詩人寫景方面的造詣之高。
點評
本文很好地完成了寫作的基本要求。在寫景藝術的分析中,注意到對仗、渲染、俯仰結合等藝術手法的運用,再用移情于物來統領之,探討了描寫的景和詩人的情之間的關系,切中肯綮。作者在評論時能沉浸其中,入乎其內,將細微感受真實表達出來,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2.誤例分析:甲同學寫了一篇名為“書生誤國”的文段,請大家對他的習作給出診斷。書生誤國
《聲聲慢》的文學造詣值得肯定,疊詞被李清照用得出神入化,家仇國恨、悲愁無奈透于字里行間,其悲惹人哀嘆。
這首詞固是佳作,但透出的卻是宋人對國家的無力。宋朝的文人,太平時吟詩作賦風花雪月,戰亂時高淡闊論紙上談兵,國破后凄凄慘慘戚戚,難怪宋朝會亡。
固然不要求李清照提刀上陣,且她也確是亂世的犧牲品,但她身后的那些文人,卻是宋朝積貧積弱、腐朽不堪的根由。
若是這些文人能多點血性,也就不會催生出李清照這樣凄苦的詞人,當然也就難有山河破碎后如《聲聲慢》一般悲愁的名篇。
在《聲聲慢》中,我看到的是書生誤國。
書生誤國
《聲聲慢》的文學造詣值得肯定,疊詞被李清照用得出神入化,家仇國恨、悲愁無奈透于字里行間,其悲惹人哀嘆。
這首詞固是佳作,但透出的卻是宋人對國家的無力。宋朝的文人,太平時吟詩作賦風花雪月,戰亂時高淡闊論紙上談兵,國破后凄凄慘慘戚戚,難怪宋朝會亡。
固然不要求李清照提刀上陣,且她也確是亂世的犧牲品,但她身后的那些文人,卻是宋朝積貧積弱、腐朽不堪的根由。
若是這些文人能多點血性,也就不會催生出李清照這樣凄苦的詞人,當然也就難有山河破碎后如《聲聲慢》一般悲愁的名篇。
在《聲聲慢》中,我看到的是書生誤國。
分析:這不是文學短評,而是讀后感。是結合作者的經歷,聯系當時社會現實寫感想、體會。文學短評不是讀后感,文學評論與讀后感有著明顯的區別。文學評論是對作品作客觀的評價,對象僅限于文學作品;讀后感是寫讀了作品之后的主觀感受,對象包括所有體裁的作品。我們一定要提高文體的區分意識,區分“文學短評”與“讀后感”的文體差異。就文學短評而言,我們更應該進入作品的內里,以作品本身的藝術為評論對象。3.正例分析《聲聲慢》疊詞之妙
光陰荏苒,原以為前方會有設想過千萬遍的細水長流,卻不曾想,那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丈夫的離去,引起了詞人開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參戚戚”。
我尋尋覓覓著丈夫的身影,猛然回頭,卻發現只有冷冷清清的廳堂,一宵海棠零落盡,從此清秋再無人,剩下的,大概只有我心中的凄凄慘慘威戚了吧。
詞人用的十四疊字,雖無一“愁”字,卻無不言“愁”。綿長的疊字,將她的“愁”不斷延伸。歲月蹉跎,故人已長逝,早已是幾年蹤跡幾年心,而紅顏白發,剎那芳華,獨留一人,情何以堪。若詞人舍去這疊詞的用法,變成“尋覓,冷清、凄慘戚”的話,哪里還會有“期待是最漫長的絕望”之說。愛不可說,憶不可說,愁不可說,痛不可說,只能讓這不斷重復的字表達心中所感:
煙波渺渺夢幾度,良辰美景虛無數。
待到秋時花開盡,暮雨相思離人誤。
《聲聲慢》疊詞之妙
光陰荏苒,原以為前方會有設想過千萬遍的細水長流,卻不曾想,那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丈夫的離去,引起了詞人開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參戚戚”。
我尋尋覓覓著丈夫的身影,猛然回頭,卻發現只有冷冷清清的廳堂,一宵海棠零落盡,從此清秋再無人,剩下的,大概只有我心中的凄凄慘慘威戚了吧。
詞人用的十四疊字,雖無一“愁”字,卻無不言“愁”。綿長的疊字,將她的“愁”不斷延伸。歲月蹉跎,故人已長逝,早已是幾年蹤跡幾年心,而紅顏白發,剎那芳華,獨留一人,情何以堪。若詞人舍去這疊詞的用法,變成“尋覓,冷清、凄慘戚”的話,哪里還會有“期待是最漫長的絕望”之說。愛不可說,憶不可說,愁不可說,痛不可說,只能讓這不斷重復的字表達心中所感:
煙波渺渺夢幾度,良辰美景虛無數。
待到秋時花開盡,暮雨相思離人誤。
分析:該評論語言很流暢,辭藻特別華美,顯示了她很好的文學素養。本文段最大的特點就是文辭兼備。文學短評需要兼顧文學性,詩詞是文學殿堂里璀璨的明珠,特別是面對這樣的精品,用詩化的語言營造詩化的意境,是評論本詞的必需。關注音韻,從疊詞音律產生的綿長來寫愁之不絕如縷,并且運用了對比論證。用最直觀的方式感知兩者的差異與差距。
4.名家賞析:同樣是評論這十四個字,有人說,著名文學評論家傅庚生的評論最能傳達開篇十四字的美妙----《聲聲慢》中疊詞之妙
……《詞苑叢談》云:“李清照《聲聲慢·秋閨》詞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辭亦不甚了了,若論其音韻,似稍有所會矣;若論其字之重疊,錯落如珠,則只是皮相觀耳,未嘗搔到癢處也。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個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凄凄”,冷清漸蹙而凝于心。又繼之以“慘慘”,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戚戚”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覓覓”不可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設使其征人為女,居者為男,吾知其破題兒便已確信伊人之不在邇也,當無尋尋覓覓之事,男兒之心粗故也。能詞之士,多昂藏丈夫勉學鶯鶯燕燕者,故不能下如此之十四迭字耳。
分析:從行文的構思來看,對疊詞的分析更深入且漸次分層,從三個方面層層推進論述,不蔓不枝。文學短評在文體范疇上屬于議論文,所以要求論點明晰,論證有條理性和邏輯感,這種邏輯推進可依托一些連詞或者關聯詞來實現,如“不然”“且也”。論證方式多樣,比如對比論證、正反論證、假設論證,由淺入深,有深度與見地。
從本單元作品中任選一篇,寫一則鑒賞短文。任務四:作業
實例參考一淺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樂描寫
①音樂本是無形之物,很難用語言文字直接描寫。因為它那飄忽即逝的音響、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提和表現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難于言傳的。詩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樂修養和駕馭語言藝術的厚實功力,使他筆下生花,成功地寫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在白居易的筆下,那復雜多變的琵琶聲,被描繪得層次豐富、音色分明。
②詩人描繪音樂的比喻手法、以聲傳情以及將人物的往事與現實聯系起來以推動故事情節向縱深發展是音樂描寫中的亮點。
③在詩中的音樂描寫中,詩人多方設喻,以表現琵瑟曲中復雜、細微的音響變化。用許多有形象、新鮮、貼切的比喻來描寫極難用語言摹寫的美妙樂聲,給讀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具體的印象。如以人們在生活中可以聽到的聲音作比,以驟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節,以小女兒般的輕柔“私語”比喻細弦細碎綿密的聲調,以大珠小珠灑落玉盤比喻樂聲的高低音調,以“花底”的“鶯語”、“冰下”的“泉流”比喻樂聲流動的婉轉與幽咽若凝,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比喻樂聲暫時休止后又驟然響起,以“裂帛”聲比喻四弦齊拔時樂聲的清脆短促,響亮非凡。在妙語聯翩中賦予抽象的音樂以生動形象、具體之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這些形象貼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變化的節奏表現得淋漓盡致。
④音樂描寫,做到了以聲傳情,聲情交融。把音樂與演奏者的身世之悲、聽者(詩人)的主觀感受結合在一起來寫,大大加深了讀者對樂曲內容及其內在情韻的體驗。如果說琵琵女在校音定調時,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隨著正式彈奏的開始,感情的流露漸趨明朗。在千變萬化的曲調旋律中,詩人仍然意在表現人物的感情。整個演奏過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訴;或圓潤流美,鶯歌玉轉;或高亢明快,鐵騎交鋒,無不生動地傳達出演奏者內心深處浪濤般起伏不平的感情,交織著她對人生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
⑤不僅如此,音樂又將人物的往事與現實聯系起來,推動故事情節向縱深發展。琵琶女身世飄零的命運,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擊、貶謫偏遠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由于命運的相似,兩個萍水相逢的藝術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共鳴中,一個重彈,一個重聽。詩末六句更是寫出了悲凄的樂曲,聲聲扣人心扉,滿座皆泣,尤以詩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淚濕青衫,難以自已。聲聲樂曲、滴滴淚水,將兩位藝術家對人生、社會的一腔激憤不平盡情宣泄,長詩就在這濃重的感傷氣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
⑥總的來說,《琵瑟行》的音樂描寫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是一個典范的存在。它的創作手法,它表現詩人情感與琵琶女身世的巧妙結合,它的對音樂的透徹的理解,對我們現在和將來的文學創作都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評析
題目以小見大,極好地處理了文學短評中“點”與“面”的關系。《琵琶行并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無論是其細密的結構、清晰的層次,還是曲折動人的情節,無不為后人所稱道。本文著重選取了音樂描寫這一方面,足以體現作者選點的精心獨到。
從原文中舉出實例,“敘”“議”有機結合。
語言表達準確、簡潔,有一定的文采,適當引用了原文精彩的語句。
選擇恰當的評析角度對作品進行點評。第③段從藝術手法的角度點評,第④段從情感的角度點評,第⑤段從故事情節的角度和人物命運的角度進行點評,注意了點評角度的層次性和針對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癥監護病房康復治療
- 2025年小學道法(教師招聘面試可用)一年級下冊1 我們愛整潔 說課稿
- 做送餐員簽合同
- 咖啡店合作經營協議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塔吊司機承包合同書協議書
- 公司的合同管理制
- 二零二五版酒店經營權承包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雇傭保潔人員合同書范例
- 旅行社導游勞動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市場經濟專題講座課件
- 滿堂腳手架計算書
- 01K403 風機盤管安裝
- 藥理學教學課件:抗流感病毒藥
- 2023年承德縣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法治》考試題庫附答案(712題)
- GB/T 7705-2008平版裝潢印刷品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廣西玉林市容縣十里中學九年級化學 酸堿鹽復習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 鏟車三個月、半年、年保養記錄(新)
- 腦電圖(圖譜)課件
- 《概率思想對幾個恒等式的證明(論文)96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