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評價》期末試卷及答案 卷3_第1頁
《嬰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評價》期末試卷及答案 卷3_第2頁
《嬰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評價》期末試卷及答案 卷3_第3頁
《嬰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評價》期末試卷及答案 卷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期末試卷三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以下哪項是評判的語言()。A.微笑B.哭泣《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期末試卷三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以下哪項是評判的語言()。A.微笑B.哭泣C.眨眼D.固執2.嬰兒時期的繪畫目的應該是()。A.學到更多的知識B.學到更多的繪畫技能C.培養嬰兒藝術興趣和審美能力D.以上都是3.以下哪項不是觀察提綱的要素()。A.觀察地點B.觀察者年齡C.觀察對象D.觀察目標4.嬰幼兒頭部動作的發展,約幾個月時能達到仰臥時能抬頭()。A.1個月B.3個月C.7個月D.9個月5.我國最早采用日記描述法開展觀察研究的教育家是()。A.陳鶴琴 B.張雪門C.陶行知 D.裴斯泰洛齊6.嬰幼兒語言發展觀察、記錄與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A.聽覺語言B.視覺語言C.運動語言D.、書寫語言E.以上都是7.嬰幼兒約幾個月時能獨坐(),但是如果歪倒了,是無法自己恢復坐姿的。A.1個月B.3至4個月C.6至6個半月D.9個月8.()提出了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以及道德發展的階段,奠定了認知理論的基礎。學號題號1一2二3三4四5五6六7七8八9九10十11十一12十二總分分數閱卷教師簽名A.皮亞杰B.華生C.弗洛伊德D.班杜拉9.()的行為指導雖然也關注幼兒行為的轉變,但更突出強調成人對幼兒及其行為的引導與支持,成人與幼兒之間所有的互動必須基于尊重和愉悅。。A.精神分析理論B.行為主義C.認知理論D.人本主義理論10.下列哪項屬于文字記錄方法()。A.日記描述法B.實況詳錄法C.軼事記錄法D.以上都是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廣義的行為,是指個體的言行和舉動,是表現在外而且能被直接觀察、描述、記錄或測量的活動。()2.行為檢核法可用來記錄一群嬰幼兒某一方面的行為能力,也可用來觀察個別嬰幼兒。()3.0~3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個體認知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4.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強調嬰幼兒細動作發展對個體的大腦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5.嬰幼兒行為觀察是一種自然的、隨機的的研究方式。()6.判斷嬰幼兒入園焦慮的關鍵要看是否有哭鬧行為,如果不哭鬧就沒有入園焦慮。()7.“首尾規律”是指初生嬰兒的動作是混亂籠統的、未分化的大肌肉群動作。隨著神經系統和肌肉的成熟以及嬰兒自身的反復練習,動作不斷分化。()8.孩子的涂鴉是一種直覺行為,因此,在孩子涂鴉時,家長應盡量避免過多的干擾。()9.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來的。()10.我們尊重嬰幼兒的個體差異,對發展相對滯后的嬰幼兒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個別指導。考試學期學年第學期系部_專業__課程名稱__學生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學號______試卷密封線試卷密封線學號三、簡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簡述嬰幼兒早期同伴交往通常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2.簡述嬰幼兒語言發展觀察、記錄與評價的意義。四、案例分析(30分)樂樂,女,2歲3個月,入托3個月,午睡、如廁等生活自理能力較強,喜歡參加游戲活動。不吃愛蔬菜,尤其是芹菜、油菜等纖維較多的蔬菜。請分析樂樂的情況,并給出指導策略。考試學期____________系部____________專業____________課程名稱____________學生姓名____________班級______學號____________試卷密封線試卷密封線 《嬰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評價》期末試卷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DCBCA6.ECADD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3√4√5×6×7×8√9×10√三、簡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簡述嬰幼兒早期同伴交往通常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嬰幼兒早期同伴交往通常經歷以下三個發展階段:(1)以客體為中心階段。嬰幼兒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同伴。(2)簡單交往階段。嬰幼兒已能對同伴的行為做出反應,經常企圖去控制另一個嬰幼兒的行為。(3)互補性交往階段。嬰幼兒同伴間的行為趨于互補,出現了更多更復雜的社交行為,相互間模仿已較普遍,嬰幼兒不僅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動,而且還可以與同伴開展需要合作的游戲。2.簡述嬰幼兒語言發展觀察、記錄與評價的意義。(1)可以對0~3歲嬰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科學有序的練習與開發0~3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遵循一定基本規律的,保教工作者對嬰幼兒各個年齡階段的語言能力進行專業化的觀察與評估,有助于對嬰幼兒個體特征及語言水平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評價的結果還是對嬰幼兒語言能力進行科學有序的練習和開發的基礎,同時也是為嬰幼兒制訂科學合理的教養計劃的前提和保障。(2)可以篩查出0~3歲嬰幼兒中語言發展遲緩的高危群體發育遲緩是指6歲以前的嬰幼兒因為各種原因(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生理疾病、心理社會境因素等),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明顯落后或異于同年齡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是眾多發育遲緩診斷類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若能通過篩查對語言能力較弱的嬰幼兒及時開展早期治療與干預,便可以有效降低發育遲緩的可能性,并促使嬰幼兒的語言能力回歸正常水平。大多數關于嬰幼兒早期語言干預的研究都指出,越早發現嬰幼兒的異常表現并加以及時的干預,其干預的效果就越好,回歸正常嬰幼兒語言能力水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可以對嬰幼兒語言發展中的弱勢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與干預對于不同的嬰幼兒而言,其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往往是不平衡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元化的概念,包括語音能力、語言理解能力、表達溝通能力、語用能力等諸多方面,任何一個維度的短板都會造成嬰幼兒語言能力的欠缺。保教工作者以及養育者應該格外注意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平衡性,對語言能力的不同維度進行有效的評估,及早發現嬰幼兒語言能力的弱勢部分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與干預。四、案例分析(30分)參考答案(答出大意即可)樂樂,女,2歲3個月,入托3個月,午睡、如廁等生活自理能力較強,喜歡參加游戲活動,說明樂樂整體發展較好。幼兒不吃愛蔬菜,尤其是芹菜、油菜等纖維較多的蔬菜有多種原因,如不喜歡蔬菜的顏色、味道,不因蔬菜富含纖維咀嚼起來費力。不喜歡吃蔬菜,受家庭成員或小伙伴影響等等因素。應在以后的保教活動中進一步觀察,找到具體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三)指導策略(不必面面俱到,言之有理即可)1.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幼兒養成定時、定量吃飯的習慣,少吃零食、甜食,少喝飲料。2.注意食物的巧妙搭配經常變換菜譜,改換烹調方法,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誘發幼兒對不愛吃食物的食欲。如果幼兒不愛吃肉和蔬菜,可將肉和蔬菜做成餡,包成包子、餃子等,這樣既能為幼兒身體補充均衡的營養,有益于幼兒的生長發育,又能防止幼兒挑食。3.健康教育,提高認知對于不愛吃某種食物的孩子,可以通過講故事、講繪本、做游戲等活動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幼兒對營養的認識來糾正挑食、偏食。4.在語言上誘導鼓勵照護者可以說不挑食長得高、跳得高、力氣大或是聰明、漂亮,或者可以用幼兒喜歡的童話或者動畫形象來鼓勵誘導,如某個小朋友喜歡小豬佩奇,就可以用小豬佩奇不挑食的特點來引導幼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