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_第1頁
高考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_第2頁
高考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_第3頁
高考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_第4頁
高考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詩歌專題訓練少年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雍陶【注】不倚軍功有俠名,可憐球獵少年情。戴鈴健鶻隨聲下,撼珮驕驄弄影行。覓匠重裝燕客劍,對人新按越姬箏。豈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風白發生。【注】雍陶(805—?)。字國鈞,成都人。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曾任侍御史、國子毛詩博士、簡州刺史,世稱雍簡州。后辭官閑居,養病傲世。不知所終。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開篇描繪了一位不依仗軍功卻重俠名、縱情于蹴鞠的少年行獵者的形象。B.詩人通過側面描寫的方式,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出了"少年"矯健的身姿。C.詩歌圍繞“少年”逐層精細描寫,刻畫這個英武灑脫、尚義高志的豐滿形象。D.詩中的“少年”可能是詩人想象虛構出來的人物,以此折射自己的生活理想。2.詩的最后兩句有什么含意?怎樣理解它和前六句的關系?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四首【其三】王維一身能擘①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②。【注】①擘:開弓。②五單于:漢宣帝時匈奴內亂,分裂為五個單于,這里指敵軍首領。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一、二兩句,以特寫鏡頭來寫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三、四兩句,從對方著筆來寫少年的勇武形象。B.開頭兩句中,“一”與“千”兩字形成了數量上的對比,在鮮明的對照中,凸顯少年過人的膽略和武藝。C.詩中的“五單于”是借漢事喻唐事,王昌齡《出塞》中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也用了這種手法。D.全詩語言簡練,刻畫人物生動傳神,通過截取張弓射敵的特定動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強的動感和立體感。4.全詩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少年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邯鄲少年行高適邯鄲城南游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常如云。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君不見即今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以茲感嘆辭舊游,更于時事無所求。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注:①高適北游燕趙,先后欲投向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幕府而未果,此詩于回鄉途中經邯鄲時所作。②平原君:戰國時趙國公子趙勝被封于平原,故有此稱,后為趙宰相。其人講信義,重人才,曾養食客數千。③疏索:冷淡、疏遠。④時事:現時的事情,適應潮流的事物。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交待了“游俠子”居住的地方是邯鄲,燕趙之地自古多豪杰之士,“游俠子”因此而自我夸耀。“自矜”一詞把他們的自得之態勾畫得十分生動。B.詩人抓住“縱博”“報仇”“歌笑”“車馬”這幾個典型事例和場景,采用了夸張、比喻、擬人手法以烘托渲染,突出了“游俠子”的豪邁意氣和不羈的生活。C.七、八句是內容上的轉折處,由寫“游俠子”豪放的生活轉入對其內心的揭示。他們渴望憑借俠肝義膽為國建功,卻得不到理解,不由得神游千古,懷念重人才的平原君。D.高適在詩中以“邯鄲少年”自況,前半部分借“游俠子”的經歷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則有所議論,將抑郁不平之情進一步表達出來。6.詩的末兩句若奇峰突起,意蘊深遠,令人回味。趙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舉!”請賞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唐]王昌齡西陵①俠年少,送客短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注】①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地多富貴游俠之徒。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古體詩“借漢寫唐”,塑造了一位奔赴國難、不計功名的熱血游俠少年的形象。B.詩歌第一句開篇點題,“西陵”暗示少年的社會地位;“俠”表明少年具有俠義情懷。C.“西陵”“單于”“井陘”“燕山”等詞語的運用,使全詩呈現遒勁高古的風格特點。D.第八句反用東漢竇憲追擊匈奴單于到燕然山勒石記功的典故,翻出新意,饒有興味。8.“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這兩句詩有什么含意?在詩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其一)李白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經過燕太子,結托并州兒①。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因擊魯句踐②,爭博勿相欺。注①并州兒:并州一帶重義氣輕生死的青年男子。兒,指年輕人。②魯句踐:人名,趙國之俠客。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魯句踐與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軻嘿而逃去。”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少年行,屬樂府舊題。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自由。B.燕國在今河北一帶,自古就有“燕趙多慷慨之士”的說法,那里民風豪放,正是詩人向往的生活。C.這首詩近乎詠史,實是抒情,寫一個年輕人胸懷豪杰之氣,未來自會戰功顯赫,飛黃騰達。D.這首詩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胸懷壯志、仗劍天涯、信念堅定、激揚奮進、豪爽倜儻的少年英雄形象。10.本詩從寫作手法上看,化用典故頗具特色,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少年行四首令狐楚其一少小邊州慣放狂①,驏騎蕃馬射黃羊②。如今年事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其三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未收天子河湟地③,不擬回頭望故鄉。注:①邊州:靠近邊境的州邑。泛指邊境地區。②驏(chǎn)騎:騎馬時,馬不加鞍轡。③河湟地:指河西、隴右之地。這一帶當時被吐蕃侵占。1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首詩前兩句描述詩人青年時期在邊城的生活,后兩句描述暮年的狀況與心境。B.“數雁行”含蓄深刻,意在言外,既悲嘆年老力衰,又憤恨長久戍邊、不得回還。C.第二首詩首句為靜態特寫,次句為動態描繪,一動一靜,組合成一幅少年出征圖。D.第二首詩將情景描繪與抒情議論有機融合在一起,形象鮮明,氣格剛健,語短情長。12.后人評論令狐楚的這組詩“宏毅闊遠”。結合這兩首詩,談談你對此的理解和看法。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其一)[唐]王維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少年行(其三)[唐]王維一身能擘①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②,紛紛射殺五單于③。[注]①擘(bò):分開。②白羽:箭。③五單于:原指西漢后期匈奴內亂爭立的五個首領,這里比喻騷擾唐朝邊境的少數民族諸王。1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少年行》(其一)第三句中的“意氣”內涵豐富,包括重義疏財的俠義性格、豪縱不羈的氣質、使酒任性的作風等。B.《少年行》(其一)第四句“系馬高樓垂柳邊”,通過馬、高樓、垂柳等意象,從正面直接表現了少年游俠的豪縱氣派和意氣風發。C.《少年行》(其三)借助四幅有內在聯系的畫面,從“技”“膽”“姿”“績”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威風凜凜、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的形象。D.《少年行》(其三)中,一個“偏”字,神氣活現地寫出了少年因武藝高強而視戰斗如游戲,雖臨大敵,但毫不畏懼,瀟灑自如,耀武揚威。14.同樣為少年形象,王維《少年行》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唐·令狐楚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①蕃馬射黃羊。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少年行清·黃景仁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臺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注】①驏(chǎn)騎:騎馬時,馬不加鞍轡。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令狐詩描述自己年少時在邊城的生活,“驏騎蕃馬射黃羊”照應了首句中的“放狂”二字。B.黃詩借去天尺五的太白山映襯自己豪邁的氣概,以共明月爭光的寶刀刻畫少年颯爽雄姿。C.令狐詩語言通俗流暢,口語入詩;黃詩清新勁健,流暢自然,讀來給人以雄渾蒼涼之感。D.兩首詩都寫到了少年形象,前者運用了對比手法,后者運用烘托的手法,構思都很巧妙。16.兩首詩都寫到了意氣風發、血氣方剛的少年,但表達的情感不盡相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其異同。答案1.C2.含義:哪里知道儒者心中的悲苦,只能對著秋風悲吟,徒生白發。表現詩人身為儒者的懊悔之情。關系:①前六句是詩人借少年任俠的形象,表現自己對少年俠氣的向往;②最后兩句直抒胸臆,抒發詩人自己對讀書入仕的反思與悔恨;③后兩句與前六句形成鮮明對比,一貶一褒,抒發作者對少年豪俠生活的向往、對儒者悲哭生活的追悔。【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手法的能力。C.全詩并非都圍繞“少年”展開,最后兩句說的是“儒者”,全詩是圍繞“俠”字展開的。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含義及分析詩歌結構的能力。詩歌最后兩句是反問句,“豈知”意思是:哪里知道;哪里知道儒者心中偏于悲苦呢?“吟向秋風”即面對秋風吟詩,“白發生”感嘆自己已生出白發,卻仍一事無成,充滿對自己身為儒者而非俠客的悔恨之情。詩人自己是一位出身貧寒的儒者,詩歌前六句都在描寫一位俠名赫赫、身手矯健、意氣風發的少年游俠,結句則感嘆自己作為儒者心中充滿悲苦,哪里像少年游俠那樣自由自在呢?所以前六句寫游俠是表達了詩人對少年俠氣縱橫的向往,而結句則直接抒發了自己未能成為游俠,卻成為了儒者的悔恨之情。前后形成對比,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悔恨。3.A4.這首詩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武藝超群、勇敢無畏、戰功顯赫的少年英雄形象。表達出詩人對少年高超的武藝與英勇殺敵的勇敢無畏精神的頌揚。【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A.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來寫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二、四兩句用敵方的人多和“五單于”的被射殺來凸顯少年的勇武形象。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這首詩寫少年的勇武殺敵。詩人將主人公置于孤危險惡的戰爭情勢之中。“虜騎千重”指敵人大軍壓境,形成包圍之勢;“眾敵酋傾巢出動,來勢洶洶,企圖以優勢兵力取勝。而少年以“一身”對“千重”之敵,竟能左右馳突于敵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且能擒賊先擒王,將兇蠻剽悍的敵酋“紛紛射殺”,其過人的膽略和武藝已分明可見。這里把少年寫成孤膽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軍、戰功卓著。詩的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正面描寫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擘兩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開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馬功夫嫻熟,能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地變換各種姿勢;“調白羽”則是善于在運動中瞄準目標,箭無虛發,可見其武藝高超。二、四兩句,從對方著筆來反襯少年的藝高膽大。敵我雙方的力量愈是懸殊,也就愈能表現主人公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而這種氣概,又正來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獻身精神。詩中所出現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既是愛其人而及其物,又是以物為人增色,人與物互相輝映、相得益彰,更襯托出少年英勇殺敵、勇敢無畏的形象特點,表達詩人對他的贊揚之情。5.B6.①借想象(或虛寫)的場景抒情。詩人與少年“痛飲美酒”,“射獵西山”,看似曠達,與世無求,實則正話反說,抒發了內心的憤懣之情(或懷才不遇、抑郁不平之情)。②以“痛飲美酒”,“射獵西山”的豪舉,刻畫出“游俠子”的英武豪邁之態,風格豪放,恰似奇峰突起。③與前文相呼應,收束全篇,使詩歌在結構上渾然一體。【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整首詩詞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采用了夸張、比喻、擬人手法以烘托渲染”分析錯誤,沒有擬人手法。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能力。賞析詩句,解釋該句的含意、表達的情感;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有時還要根據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本題題目是“詩的末兩句若奇峰突起,意蘊深遠,令人回味。趙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舉!’請賞析”,“若奇峰突起”“何其健舉”是說這首詩的末尾兩句風格豪放,也就是從風格豪放的角度賞析本詩的末尾兩句。本詩前半部分,詩人借“游俠子”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沉淪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則以直抒胸臆的議論,將抑郁不平之情進一步表達出來。末尾兩句“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是詩人想象自己與少年共飲美酒,往來射獵來到西山頭情景。看似曠達,與世“無求”,實則正話反說,充滿慷慨之情,憤懣之氣,“宕出遠神”。它不僅以“痛飲美酒”,“射獵西山”(西山即邯鄲西北的馬服山)的豪舉,刻畫出“游俠子”的英武雄邁之態。而且以一虛字“且”冠在句首,更表現出他睥睨塵世、待時而動的高曠情懷和耿介剛強的性格特征。這樣的曲終高奏,宛若奇峰突起,意蘊深遠,令人回味無窮。這里的“痛飲美酒”,“射獵西山”的豪舉與詩歌開頭六句渲染“游俠子”豪放的生活相呼應,使整首詩歌在結構上渾然一體。【點睛】賞析詩句題是以句子為賞析對象的一種題型。“句子”可以是某聯或某闋這些局部語言。題干用語一般為“請賞析……句”“請賞析……聯的妙處”“請從角度賞析……兩句”。賞析語句是與賞析字詞或整首詩相并列的一種題型。這種題型綜合性強、自由度大,它可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可以等同于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賞析語句分兩種題型:一是定向賞析型,題干規定好了鑒賞角度,如從虛實結合角度賞析該句;二是綜合賞析型,未規定賞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選擇角度,如“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某……”。答題步驟:解釋該句的含意、表達的情感;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有時還要根據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7.C8.第一問:①在那青槐夾道的驛路上,一匹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馳而過。②這兩句詩通過描繪白馬在驛道上奔馳的畫面,暗含邊疆形勢危急。第二問:①第一二句描寫游俠少年“送客”時輕松悠閑的畫面,而這兩句詩描寫的是一個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上文形成文意轉折。②這兩句詩引出五六句“白馬如流星”的原因——胡人侵擾邊疆,同時為游俠少年慷慨赴邊報國作鋪墊。【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歌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C項,“使全詩呈現遒勁高古的風格特點”錯誤。詩歌整體風格特點應該是剛健豪邁,而非遒勁高古。故選C。8.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內容及鑒賞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結合全詩理解詩意,把握詩歌的思路,按要求作答。本題問詩句含義和結構上的作用,就要把握全詩內容作答。“西陵俠少年”,“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地多富貴游俠之徒。此句點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是西陵的一位少年游俠。“送客短長亭”,“短長亭”是指古代在路邊修建的專供送別及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為一“長亭”,五里為一“短亭”。這句是寫少年游俠仗義疏財,交游甚廣,當慕名來訪的客人離去時,他都要親自為之餞行。“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路”,指驛路。意為:突然有一天在那青槐夾道的驛路上,呈報緊急公文的信使騎著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馳而過。詩人于此突然插入了一個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前面“送客”的安閑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可謂懸念頓生,扣人心弦。聞有羽書急”,“羽書”,指軍中的緊急文書。此句意為:原來這是一道來自邊關的緊急軍事公文。“單于寇井陘”,意為:這道緊急公文傳來了胡人侵擾井陘的消息。“氣高輕赴難,惟顧燕山銘”,此兩句意為:少年得知外族入侵、邊境告急的消息,義憤填膺,浩氣沖天,義無反顧地從軍赴邊,英勇殺敵,立志要像竇憲那樣驅除韃虜,“刻石燕然”。“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兩句,既承上,形成文意轉折,又啟下,為寫“氣高輕赴難,惟顧燕山銘”奔赴戰場做鋪墊。【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詩歌鑒賞中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表達方式、修辭手法以及表現手法。答題時注意分角度考慮,防止丟點。9.C10.①第1、2句:“擊筑”句,用高漸離典故;“劍歌”句,用荊軻典故;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表現年輕人對荊軻事跡的向往和憧憬,對英雄人物的追慕。②第3、4句:用燕太子丹典故,渴望結識像燕太子丹這樣的愛賢之士,要結交像并州俠士一般的朋友。③第7、8句:用魯句踐典故,戰國時代的魯句踐和荊軻在邯鄲下棋賭博,最后互相爭吵起來,荊軻落敗而走。詩人希望北方邊地的豪杰重情重義,能夠和諧相處。詩人把由荊軻身上所煥發出來的豪情壯志,注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凝結成一種激揚奮發的豪情與堅定的人生信念。【解析】9.該題是對詩歌的綜合考查,涉及煉詞煉句,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C項,“未來自然會戰功顯赫,飛黃騰達”錯。“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意思是少年身負壯志,將來自有奮發激烈之時。故選C。10.此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要從多角度考慮,可以從修辭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現手法角度來考慮。本題明確要求分析用典手法。答題前,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情感。然后抓住詩中用典之外逐一分析。詩中“擊筑飲美酒”說的是高漸離擊筑;“劍歌易水湄”引用的是與荊軻相關的事;“經過燕太子,結托并州兒”說是燕太子丹典故,燕太子丹是愛賢之士,平素喜歡結交并州俠士;“因擊魯句踐,爭博勿相欺”用魯句踐典故,他曾和荊軻邯鄲下棋賭博爭吵,荊軻敗走。詩人引用這些典故,以荊軻的豪情壯志自勉,同時也希望北方邊地的豪杰能夠重情義,友好相處。【點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入手:①掌握常用的表現手法,表現手法,也就是藝術手法,即表達技巧,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慮:表達方式—敘事,議論,描寫(細節、動靜、虛實、正側、白描、場景),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寫作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象征、聯想、想象、比興、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以及情景關系(觸景生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結構技巧—抑揚、卒章顯志。②理解各類手法的特點。11.B12.示例:①描繪氣派宏大場景。驏騎蕃馬,箭射黃羊,將士身佩雕弓寶劍,縱馬馳出京城,奔赴疆場,勾勒出一組組恢弘闊大場景,意境超然。②塑造了豪邁英武的人物形象。驏騎蕃馬,箭射黃羊,使性放狂;背倚營門,細數雁行,欲試筋力,壯心不已;戎裝出征,豪邁英武;誓收失地,矢志報國。③格調高昂激越,充溢豪情壯志。“年老”而不服老,“無筋力”而欲有筋力,烈士暮年,氣概豪邁;痛惜國土淪喪,以身許國;不收復失地不回還,義無反顧。【解析】1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內容及手法的綜合賞析的能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本題B項,“數雁行”表現“又憤恨長久戍邊、不得回還”是對詩句的錯誤理解。“如今年事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詩人現在已經是“年老無筋力”了,但他仍然身靠著營門“數雁行”,仍然想把成排飛行的大雁射下來,一試自己的箭法與筋力,并非“又憤恨長久戍邊、不得回還”。故選B。1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藝術特色的能力。詩歌的藝術特色或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個人氣質、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具有區別于其他詩人的鮮明特色。解答此類題目,應該從意象意境、表達技巧、思想情感、語言風格等角度出發,結合具體詩歌辨析作答。令狐楚詩歌宏毅闊遠,意境超然,“驏騎蕃馬射黃羊”,“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描繪出氣派宏大的場景。這兩首詩,塑造了豪邁英武的人物形象。驏騎蕃馬,箭射黃羊,使性放狂;背倚營門,細數雁行,欲試筋力,壯心不已;戎裝出征,豪邁英武;誓收失地,矢志報國。這兩首詩在情感的表達上,高昂激越,充溢豪情壯志。“如今年事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烈士暮年,氣概豪邁;“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痛惜國土淪喪,以身許國;不收復失地不回還,義無反顧。13.B14.①王維《少年行》中的少年有著高樓縱飲的豪情和勇猛殺敵的氣概,表現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②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少年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具有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世界的戰斗精神。【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從正面直接表現”錯,是從側面虛寫了少年游俠的英武豪邁。故選B。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詩(其一)“咸陽游俠多少年”,意思是說:咸陽城里的游俠們多半是青春少年。作者特別地點出“少年”二字,寫出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英雄,這些少年游俠在“新豐美酒”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豪縱不羈,風流倜儻。“相逢意氣為君飲”。意思是說:這些少年俠客偶然相逢,為彼此的意氣所感動,都愿意為對方干上一杯。“意氣”所包含的內容很豐富,仗義疏財,除暴安良,輕生重義,都是俠客們所注重的意氣。這句詩把少年俠客的精神世界揭示得十分鮮明,足以令人敬慕。“系馬高樓垂柳邊”。意思是說:他們把自己的高頭大馬,拴在那高高酒樓前的垂柳旁邊。寫“馬”,烘托出少年俠客的奔放、剛健;寫“高樓”,烘托出少年俠客的豪邁氣概;寫“垂柳”,則烘托出少年俠客的風流、飄逸。(其三)的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為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寫照:“擘兩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開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馬功夫嫻熟,能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地變換各種姿勢;“調白羽”則是善于在運動中瞄準目標,箭無虛發。二、四兩句,從對方著筆來反襯少年的藝高膽大。敵我雙方的力量愈是懸殊,也就愈能表現主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