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3316.5-2023《塑料 耐環境應力開裂(ESC)的測定 第5部分:恒定拉伸變形法》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通過恒定拉伸變形的方法來評估塑料材料在特定條件下抵抗環境應力開裂的能力。該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塑料制品,特別是那些可能暴露于化學品或高溫等惡劣環境中并承受機械應力的應用場景。
根據此標準,測試過程主要包括將試樣置于一定的溫度和化學介質中,并在這些條件下對試樣施加預定的拉伸應力。通過觀察試樣在規定時間內是否發生斷裂以及記錄斷裂時間來評價其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具體來說,試驗前需要準備符合要求尺寸與形狀的試樣;然后,在控制好溫度和濕度的環境中,按照預設條件(如應變水平、浸泡溶液類型及溫度)進行處理;最后,基于實驗結果分析樣品的抗裂性能。
此外,該文件還詳細規定了實驗設備的要求、試樣的制備方法、試驗程序以及如何報告測試結果等內容。通過對這些方面做出明確指導,確保不同實驗室之間能夠獲得可比性強且重復性好的測試數據,從而為塑料材料的選擇及其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3-11-27 頒布
- 2024-06-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8308001
CCSG.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433165—2023
.
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ESC的測定
()
第5部分恒定拉伸變形法
:
Plastics—DeterminationofresistancetoenvironmentalstresscrackinESC—
g()
Part5Constanttensiledeformationmethod
:
ISO22088-52006MOD
(:,)
2023-11-27發布2024-06-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433165—2023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是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的測定的第部分已經發布
GB/T43316《(ESC)》5。GB/T43316
了以下部分
:
第部分通則
———1:;
第部分恒定拉伸負荷法
———2:;
第部分彎曲法
———3:;
第部分球壓或針壓法
———4:;
第部分恒定拉伸變形法
———5:;
第部分慢應變速率法
———6:。
本文件修改采用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的測定第部分恒定拉伸變
ISO22088-5:2006《(ESC)5:
形法
》。
本文件與的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ISO22088-5:2006:
刪除了制樣設備的規定的本文件試樣制備方法中已對其有具體規
———(ISO22088-5:20065.4),
定見
(7.3);
用規范性引用的替換了見兩文件之間的一致
———GB/T43316.1—2023ISO22088-1:2006(6.3),
性程度為修改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增加可操作性
,、;
用規范性引用的替換了見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增加可操作性
———GB/T1040.2ISO527-2(7.1),、;
更改了型試樣的部分尺寸見
———1BA(7.1);
用規范性引用的替換了替換了替
———GB/T9352ISO293、GB/T17037.1ISO294-1、GB/T17037.5
換了替換了見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增加可操
ISO294-5、GB/T39812ISO2818(7.3),、
作性
;
增加了最終結果單位及數值修約要求見第章
———(10)。
本文件做了下列編輯性改動
:
將范圍中對本方法是一個等級測試的描述調整到本文件引言中
———ISO22088-5:2006;
將范圍中對其他部分的描述調整到了本文件引言中
———ISO22088-5:2006;
將中注的內容調整為的內容
———ISO22088-5:20067.27.2;
將中注的內容調整為的內容
———ISO22088-5:20067.37.3。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
本文件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
本文件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15)。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藍晨光化工有限公司蘇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
:、、、
德市精密試驗機有限公司廈門科鑫電子有限公司寶雞天聯匯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廣東新虎威實業
、、、
投資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鏈行走新材料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寧波帥特龍集團有
、、()、
限公司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無錫江南電纜有限公司河北尚華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禾芯新材料有限
、、、、
公司廣東道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魯威塑業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泊恩徐明英吳國峰陳麗娜譚英莉賈康康梁嘉俊梁軍杰施信波
:、、、、、、、、、
勵春林鄔迷奶劉宇鮑啟偉杜敬亮錢曉人胡尚林東融李海波
、、、、、、、、。
Ⅰ
GB/T433165—2023
.
引言
塑料在空氣中受到低于其屈服點的應力或應變的作用時存在于外部或內部的應力或者兩者應力
,,
的共同作用可引起開裂這類開裂常常受塑料所處的化學環境影響而加速發展這種現象稱為環境應力
,,
開裂包括塑料在內的許多材料都可能發生破壞其可能顯著降低允許材料長期使用的應
(ESC)。ESC,
力或應變
。
過程如下
ESC:
施加應力后由于應力集中導致試樣中形成微觀孔洞
1),;
化學環境的作用造成分子間鍵的斷裂引起更大孔洞的形成和擴大進而形成由相互連接的孔
2),,
洞和微纖結構組成的銀紋
;
在應力和化學環境共同作用下微纖結構斷裂銀紋增長
3),、;
銀紋尖端出現裂紋并持續發展最終導致脆性破壞
4),。
裂紋可能沿材料厚度方向持續發展直至材料破損為兩個或更多個碎片裂紋也可能在到達低應
,;
力不同材料和或不同形態區域時終止
、/。
試驗較為復雜其受如下參數影響
ESC,:
試樣尺寸
———;
試樣狀態取向微觀結構內應力
———(,,);
樣品制備方法
———;
試樣的熱歷史
———;
應力和應變
———;
試驗溫度
———;
試驗持續時間
———;
化學環境
———;
應力和應變的施加方法
———;
失效判據
———。
以一個參數為變量其他參數不變的方式可以評估可變參數對的影響試驗的主要目
、,ESC。ESC
的是確定化學介質對暴露于其中的塑料試樣和制品的相對影響
()。
當失效模式與在實際使用中獲得的失效模式一致時這些試驗結果可用于評估模塑成型條件對制
,
品質量的影響
。
由于實際應用中制品性能影響因素更為復雜因此建立試樣試驗結果與實際制品性能
ESC,ESC
之間的直接關聯是非常困難的
。
環境應力開裂試驗是用作質量控制的工具并在研發中用于評估耐應力開裂性能
,。
根據材料在使用中將承受的應力或應變類型選擇試驗方法在使用恒定應變試驗方法如彎條法或
。
針壓入法時注意施加到材料上的應力會隨著應力松弛而隨時間衰減
,。
根據材料品種和使用條件選擇試驗條件在相同試驗條件下比較材料的性能
。ESC。
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的測定旨在規定熱塑性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
GB/T43316《(ESC)》
通則和描述其測定方法擬由六個部分構成
,。
第部分通則目的在于確立測定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通用原則
———1:。。
第部分恒定拉伸負荷法目的在于為熱塑性塑料建立在試驗介質中受恒定拉伸負荷時耐
———2:。
環境應力開裂的可操作可追溯可證實的測定程序
、、。
Ⅱ
GB/T433165—2023
.
第部分彎曲法目的在于為熱塑性塑料建立在試驗試劑存在的條件下承受固定彎曲應變
———3:。
時的耐環境應力開裂的可操作可追溯可證實的測定程序
、、。
第部分球壓或針壓法目的在于為熱塑性塑料建立在球或者針壓入產生恒應變時的耐環
———4:。
境應力開裂的可操作可追溯可證實的測定程序
、、。
第部分恒定拉伸變形法目的在于為熱塑性塑料建立在試驗介質中受到恒定拉伸變形時的
———5:;
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可操作可追溯可證實的測定程序
、、。
第部分慢應變速率法目的在于為熱塑性塑料建立在試驗介質中以恒定速率緩慢增加拉
———6:。
伸試樣應變的條件下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可操作可追溯可證實的測定程序
、、。
第部分與其他部分的內容相互支撐共同構成測定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標準體系
5,。
以上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的測試基本上是等級測試并不旨在提供用于設計或性能預測的
(ESC),
數據
。
Ⅲ
GB/T433165—2023
.
塑料耐環境應力開裂ESC的測定
()
第5部分恒定拉伸變形法
:
1范圍
本文件描述了熱塑性塑料在化學介質中受到恒定拉伸變形時的耐環境應力開裂的試驗
(ESC)
方法
。
本文件適用于模塑和或機加工制備的試樣用于測定塑料暴露在不同環境下的耐環境應力開裂性
/,
能和不同塑料暴露于特定環境條件下的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
本文件
。
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部分模塑和擠塑塑料的試驗條件
GB/T1040.22:(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