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北師大版必修3學案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歷史北師大版必修3學案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歷史北師大版必修3學案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歷史北師大版必修3學案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歷史北師大版必修3學案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通過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和性質,把握民主與科學的含義。掌握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新文化運動1.背景(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2)民族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實行民主制度。(3)袁世凱在思想文化領域興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4)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奮起反擊,為圖“根本之救亡”的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2.興起(1)標志:1915年9月,陳獨秀在《青年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率先舉起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2)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3)中心及主陣地: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新青年》則是運動的主要陣地。3.內容(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條件(1)新文化運動猛烈地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2)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2.傳播(1)1918年,李大釗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Bolshevism的勝利》等文章,宣傳和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觀點,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正式傳播的開始。(2)1919年5月,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較為系統和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3)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團陸續出現。(4)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并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開辦工人補習,出版面向工人階級的刊物《勞動者》《勞動界》《勞動音》。3.意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進了工人階級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疽族e提醒】(1)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其根本目的是讓新思想在與舊思想的交鋒中傳播,實質是鼓勵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發展。(2)正確區分維新派與新文化運動對待孔子的態度:①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借孔子宣傳維新變法思想。②新文化運動中激進民主主義者把矛頭直指孔教,打倒孔教。③兩次運動中的“尊孔”和“倒孔”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服務于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咎貏e提醒】正確理解“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孔子和儒家學說是維護專制制度的精神支柱,與民主政治水火不容。實質是對統治中國幾千年的意識形態、思想體系、文化傳統的全面清算,但全面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久麕熤附颉啃挛幕\動以五四運動為界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后兩個時期宣傳的主要內容有所區別:前期以宣傳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為主要內容,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主流。【名師指津】新文化運動的意義(1)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延續。(2)在政治和思想上給封建主義以沉重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對促進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覺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場偉大的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3)促使人們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進步,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輕巧識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維新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不同命運1.康有為及陳獨秀對待儒學的態度史料這個康有為冀圖創立自己的中國式的思想體系,①把孔學推到國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則成為創立新孔教的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學》和再版的《新學偽經考》(1891年初版)就是這一活動的代表作??捉膛c共和乃絕對兩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此義愚屢言之,張(勛)、康(有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擊)共和,亦猶愚之②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惇毿恪稄捅倥c尊孔》①說明康有為非常重視孔教的作用。②“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說明孔教已成為共和道路上巨大的絆腳石。(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應如何理解史料第一段中康有為“成為創立新孔教的馬丁·路德”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史料,指出陳獨秀對傳統儒學的態度。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這一態度在當時的進步作用。提示(1)理解: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康有為希望通過創立新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改造為資產階級變法的思想基礎,從而使其為資產階級維新派變法服務。原因:康有為自幼接受儒學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正統思想,以儒家思想來宣傳變法有利于減少變法阻力。(2)態度:全盤否定傳統儒學。作用:維護了共和政體,猛烈地沖擊了封建專制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2.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影響史料2013年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在貴陽召開。據悉,目前已經在①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②400多家孔子學院,成為漢語教學推廣與中國文化傳播的全球品牌和平臺。在世界文化交流及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不錯效果。eq\a\vs4\al(①②這些數字表明孔子的影響已波及全世界。)史料中孔子學院在全球開辦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如何對待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提示原因: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影響力大;中國的崛起,中國的思想文化影響力擴大;傳統儒學有利于世界和諧,世界發展需要中國傳統文化的滋潤。態度:批判與繼承。eq\a\vs4\al()前期新文化運動的特點(1)對中國傳統文化持全面批判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為對孔孟儒家學說的政治價值觀的徹底否定。(2)主張以文化作為革新社會的主要手段,認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決中國的民主化問題。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但它并未給中國帶來民主、自由和幸福,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是新的,而民眾觀念是舊的。(3)主張引進西方文化精神來改造中國民眾的精神狀態。激進民主主義思想以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說、進化論等作為理論工具和政治動力。它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領域中的繼續,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史料①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傳入中國。當時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偉大意義的,首先是李大釗。早在1918年三四月間,他就開始向朋友宣傳和介紹十月革命?!髀锅Q《五四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我在李大釗手下做圖書館助理員時,已經很快地傾向馬克思主義了,而陳獨秀對于引導我的興趣到這方面來,也大有幫助。我第二次赴滬時,曾和陳獨秀討論我所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②陳本人信仰的堅定不移,在這也許是我一生極其重要的時期,給我以深刻的印象。——《毛澤東自傳》①說明十月革命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②說明陳獨秀等人對毛澤東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產生了深遠影響。(1)依據史料第一段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為什么傾向馬克思主義?在接受馬克思主義過程中,對毛澤東影響較大的主要有誰?提示(1)十月革命的影響以及新文化運動中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動。(2)原因:因為十月革命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獲得成功,這給探索救國之道的中國人以新的希望。影響較大的人有:李大釗、陳獨秀。eq\a\vs4\al()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歷史必然性(1)理論條件:馬克思主義以其高度的先進性、科學性和革命性征服了中國廣大進步青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由于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以西方資產階級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政治學說為理論武器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2)階級條件: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無產階級隊伍日益壯大,五四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階級基礎?!芭c勞工階級打成一片”,表明馬克思主義一開始傳入中國,就注重和工人運動的實踐相結合。(3)外部條件: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由無產階級領導,以建立體現社會公正和平等的社會制度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了一個缺口,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出路,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4)思想條件: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形成了一股生機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5)先進知識分子的作用:1918年,李大釗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Bolshevism的勝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上的革命”“是20世紀世界革命之先聲”“須知今后的世界,變成勞工的世界”。他主張學習俄國,改造中國“非把知識階級同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他號召知識分子到工農群眾中去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培植革命力量。在中國,李大釗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一、新文化運動前期和后期的異同前期后期不同點領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指導思想民權、平等和進化論馬克思列寧主義主要內容追求民主和科學,提倡新文學、新道德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性質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無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作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沉重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促進中國人民的覺醒,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準備相同點都通過著書立說開展文化宣傳,同時都經過了長期激烈的爭論;都是當時社會先進思潮的主體成分,都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對點演練】1.以五四運動為標志,新時期的思想啟蒙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主要是指()A.愛國主義救亡運動成為主題B.以新三民主義為指導C.馬克思主義傳播成為主流D.以民權、平等思想為指導解析:選C。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二、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及評價1.性質: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由一部分激進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力爭建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2.進步性(1)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弘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迅速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后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2)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徹底清算舊文化的革命。新文化運動反對文言文,它是以采用白話文為重點的文學革命,為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與普及提供了文化載體,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為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新時代。(3)新文化運動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新文化運動反對迷信與蒙昧,倡導科學思想、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樹立起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茖W知識逐漸得到普及,崇尚科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3.局限性(1)局限于知識界,沒有與工農群眾的斗爭相結合。(2)新文化運動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緦c演練】2.一般來說,思想啟蒙運動總是發生在社會變革之前,而新文化運動卻帶有對辛亥革命“補課”的性質,主要是因為新文化運動()A.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B.徹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務C.第一次高舉起社會主義的大旗D.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解析:選D。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皇位上的皇帝,但是沒有推翻人們頭腦中的“皇帝”,封建殘余思想依舊統治著人們,而新文化運動的任務就是把人們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本題選D。1.“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鼓吹在國民生活的哲學基礎方面,進行一場激烈變革。”這場“激烈變革”是指()A.辛亥革命 B.戊戌變法C.新文化運動 D.國民革命解析:選C。依據材料可知是在辛亥革命后,需要在國民生活方面的哲學基礎即思想方面進行一場激烈變革,結合所學可知C項符合題意。2.近代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申報》在1919年報道中寫道:“傳播此種思想之發源地,實在北京一隅,他們倡導改良文學之論,一方面為消極的破壞,力抨舊文學之弱點,一方面則為積極的建設,亟筑新文學之始基。”文中的“他們”還()A.掀起二次革命 B.倡導“實業救國”C.倡導民主科學 D.主張“尊孔復古”解析:選C。二次革命發生于1913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從“1919年”“實在北京一隅”“倡導改良文學之論”,可知是1915年發生在北京的新文化運動,沒有涉及“實業救國”的思想,故B項錯誤;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故C項正確;“尊孔復古”是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的逆流,故D項錯誤。3.下列人物中,將反舊禮教與提倡白話文有機結合的文學家是()A.蔡元培 B.魯迅C.李大釗 D.陳獨秀解析:選B。新文化運動中,魯迅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范,故選B項。4.近代有學者認為,“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字,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販,均可用為教授矣”。這一言論意在()A.推廣民間俚語 B.提倡文言文復興C.否定外來文化 D.抵制白話文運動解析:選D。近代學者的意思是,如果全部廢除古書,用白話文字,全社會的各個階層就都可以成為教授,言外之意是反對白話文,故選D。5.20世紀20年代有歷史教科書在介紹儒家思想時寫道:“其宗主為孔丘”,不僅直呼孔子為孔丘,而且對孔子整理典籍的說法也表示了很大懷疑。這種暗含批評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A.洋務運動的影響 B.維新運動的影響C.抗日戰爭的影響 D.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解析:選D。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典籍受到批判,這種現象出現在新文化運動期間,故選D項。洋務運動、維新運動都體現的是對儒家傳統文化的維護,排除A、B兩項;抗日戰爭與儒家傳統文化無關,排除C項。6.五四運動后,逐步成為一種強大的社會思潮,并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的是()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學C.機會主義 D.馬克思主義解析:選D。結合“五四運動后”這一時間和“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這一信息,A、B、C三項在時間或作用上不符合,只有D項符合題意。教材答疑·名師指津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16年《新青年》載:“袁世凱之廢共和復帝制,乃惡果非惡因,乃枝葉之罪惡,非根本之罪惡。若夫別尊卑,重階級,主張人治,反對民權之思想之學說,實為制造帝王之根本惡因。吾國思想界不將此根本惡因鏟除凈盡,則有因必有果,無數廢共和復帝制之袁世凱,當然接踵應運而生,毫不足怪。”——丁守和:《中國近代啟蒙思想》(1)根據上述材料,指出中國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了什么問題。為此,他們開展了什么運動?提示認識到帝制復辟的根本原因;新文化運動。(2)這次向西方學習與以前的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提示與以前向西方學習相比,已經由技術、制度層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層面。2.查找資料,了解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在中國傳播開來的。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爆發后,李大釗經過不斷地求索和鑒別,逐漸擺脫各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社會思潮的影響,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和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者。(2)1918年2月,李大釗先后在北京大學、女高師、師范大學講授“唯物史觀”“馬克思的歷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社會發展史”“社會學”等課程,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講壇,受到進步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還參加了《新青年》雜志的編輯工作,主編《每周評論》,成為“五四”前后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為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推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運動,發揮了重大作用。(3)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發起了中國最早的一個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一、選擇題1.“民主和科學思想是近代中國新文化的主體……在流傳了數千年的以儒學為主,以道教、佛學和諸子百家為輔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打開一個缺口,并進而……取而代之?!逼湓虿话?)A.中國社會危機嚴重 B.西方思想不斷傳入C.新興階級日益崛起 D.傳統文化根深蒂固解析:選D。民主科學思想能夠取代傳統思想與當時中國社會危機嚴重、不斷傳入的西方思想、日益崛起的新興階級等因素是分不開的。D項不屬于民主科學思想傳播的原因。2.北京大學曾是新文化運動的搖籃,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期間,在辦學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針,在當時的主要目的是()A.吸引外來文化B.提倡學術自由至上C.促進民主改革D.鼓勵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的把握。袁世凱當時在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很顯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實質是要讓資產階級新思想、新文化得以傳播,故答案為D。A、B不是主要的目的;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主要涉及思想領域。3.“作為流產了的共和悲劇的見證人,新文化自由主義者們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設計和最進步的制度,也只是紙上的計劃,不能達成必須的改革目標?!睘榇恕八麄儭?)A.主張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力圖從思想上改造國民C.極力將中西方文化融合 D.提出了人民民主新體制解析:選B。由“即使最精心設計和最進步的制度,也只是紙上的計劃”可見他們對西方民主制度的作用已不太相信,故A項錯誤;見證了辛亥革命的失敗之后,他們看到民主制度的作用有限,便發動新文化運動,故B項正確;新文化運動是以西方思想貶低中國傳統思想,故C項錯誤;人民民主新體制是新中國的基本民主制度,故D項錯誤。4.李澤厚曾說:“啟蒙的目標,文化的改造,傳統的扔棄,仍是為了改變中國的政局和社會的面貌?!彼倪@番話,可以直接用于評論()A.鴉片戰爭 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解析:選D。鴉片戰爭與“文化的改造”不符,故A項錯誤;戊戌變法與“文化的改造,傳統的扔棄”不符,故B項錯誤;辛亥革命與“文化的改造,傳統的扔棄”不符,故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提倡西學、否定傳統文化,與“啟蒙的目標,文化的改造,傳統的扔棄”相符,故D項正確。5.錢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職教育司長時,身穿孔子時代的深衣玄冠到軍政府報到,并發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會推廣,但不幾年,卻宣揚“共和與孔經絕不能共存”。他的這種轉變說明了()A.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B.發展教育必先實現共和C.錢玄同對儒學態度搖擺不定D.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傳統的權威解析:選D。1913年處于袁世凱統治時期,推行尊孔復古,才有了錢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職教育司長時,身穿孔子時代的深衣玄冠到軍政府報到,并發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會推廣。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與題意不符,故A項錯誤;發展教育必先實現共和也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沖擊了傳統的權威,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錢玄同宣揚“共和與孔經絕不能共存”,故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傳統的權威,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6.顧頡剛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說,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卻早被學生搶光,原來這天報上登著招錄女同學的名字,大家要先睹為快呢!這種現象反映出北大()A.匯聚了眾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學者B.開始以女子為主要招生對象C.是具有民主、科學思想傳統的D.辦學宗旨突破了封建舊道德解析:選D。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時,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招收女學生是近代男女平等的思想的實踐,反映了北大實踐了近代民主思想,故A項錯誤;剛開始招收女學生,并非是以女生為主,故B項錯誤;北大的思想傳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民主和科學只是其一部分表現,故C項錯誤;封建舊道德主張“三綱五?!?,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北大招收女學生正是突破了這一點,故D項正確。7.劉半農在《我之文學改良觀》提出:“一人獨唱,二人對唱,二人對打,多人亂打。中國文戲、武戲之編劇,不外此十六字”。這段話的本質是()A.否定中國戲劇 B.批判傳統文化C.鼓勵戲劇創新 D.反思傳統文化解析:選B。劉半農這段話的本質是批判傳統文化,主張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A項只是表象;C、D兩項在材料中無從體現。8.陳獨秀說:“新文化運動影響到產業上,應該令勞動者覺悟他們自己的地位,令資本家要把勞動者當作同類的‘人’看待,不要當作機器、牛馬、奴隸看待?!边@表明陳獨秀()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B.主張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接受了社會主義的思想D.否定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選C。材料沒有涉及反對專制的信息,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提到道德主題,故B項錯誤;材料以“產業”“勞動者”“資本家”“地位”為討論主題,均為社會主義研究的對象,故C項正確;材料主張資本家要尊重勞動者,并沒有否定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9.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綿延與發展的根系所在,其傳承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息息相關,而“禮”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為禮樂精神的內核,“對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