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_第1頁
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_第2頁
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_第3頁
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_第4頁
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九篇)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一臘月二十之際,就要開場準備年貨了,我們還要做炒米品和油角,和做好年三十晚吃的湯丸,湯丸包著芝麻和豆沙,好在過年的時候吃。這時候小孩子們可開心了,他們去買爆竹等著新年的時候放,還要去買新衣服等著新年的時候穿,還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大人們也忙壞了,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顯示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象。除夕夜降臨了,這夜,大家都要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里面有相聲、小品、歌舞、雜技……十二點的名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在鞭炮聲中我們送走了兔年,迎來了龍年。家家燈火通宵,爆竹聲連綿不絕。并且這天晚上還不用睡覺,都要守歲,除了弟弟外我們都不睡覺。正月初一,外婆帶著我們全家到大理寺去拜神,誰白了就是帶我們去逛廟會,廟會旁邊還有很多小販在賣著新年獨有的玩具。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八這段時間,大人們都要呆在家里面接待客人。一直到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到來了。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迎來了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吃湯圓,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意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一家人在家里喜氣洋洋得過節日。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去看花燈,花燈會熱鬧值了。一眨眼,春節完畢了。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二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過節的不同方式。春節,作為中華人民特有的解釋,必定過得比往前的日子更熱鬧。家鄉潮州的春節,過得卻別有一番滋味。從臘月二十四這一天開場,家鄉潮州的春節就正式拉開序幕。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備足貢品,供奉“老爺”——天神,以表示潮州人民對“老爺”對他們一年平安保佑的感謝。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這些日子,潮州人民要備足過年時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顯現出一派煥然一新的景象。除夕佳節真熱鬧!大家都穿上五顏六色,各色各樣的新衣服,家家戶戶的門口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到處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每個人的心頭總有一份說不上的沖動!黃昏是否,家家戶戶都要到各自的租屋里幾百祖先,祭拜按“長者先,幼者后”的順序祭祀祖先,以表我們對祖先的敬重。祭拜完祖先,春節必不可少——年夜飯。除了萬不得已,每個家庭的成員都要來吃這頓年夜飯。一張大大的圓形圍桌,擺上熱乎乎的飯菜,再為彼此道上幾句新年祝福語,夾雜著幾聲歡笑,這是多么美妙溫馨的畫面啊!“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響徹云霄的爆竹聲中,潮州人民正式迎來了新的一年。轉眼間,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了——元宵節。說是元宵節,不如說是潮州人心靈手巧的表現: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手繪宮燈,走馬燈,“筷子”燈……各式各樣的燈籠讓人應接不暇。一些寺廟還舉辦了“猜燈謎”的活動,大家歡聚一堂,為每一位猜中燈謎的人鼓掌喝彩。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潮州的春節在正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圓滿完畢。潮州雖然不能算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家鄉潮州的春節過得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三我過了非常屢次春節,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xx年的春節,因為那一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馬上要到春節了,我非常興奮。晚上我睡覺時,一直都睡不著。直到十二點鐘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外面五彩繽紛的煙火連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別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而我們家鄉的風俗卻不一樣,我們都是除夕的早晨與初一的早晨非常早就吃飯了。最早的有二、三點就吃飯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點就吃飯了。你們可能會問為什么,這是因為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我家鄉那個地方非常窮,為了防止那些債主上門來討債,他們只能在過年那天非常早非常早的時候起床做年夜飯吃。所以,每年春節,我們這里的人們都五、六點鐘就起床做飯。“起床啦,過年啦,吃飯啦!”爺爺奶奶大聲喊道。正在睡夢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還不想這么早起來吃飯,便一直賴在床上不起來,直到爸爸發令:“還不起床?”我只好硬著頭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臉,香噴噴的飯菜上桌了。“嗯,嗯!真好吃!”爺爺奶奶看著我這樣說都會心的笑了。這個春節在團聚的氣氛中度過了……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四“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稻雞,二十八,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兒,貼門旗,"這熟悉的歌謠又在耳邊響起,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又到了。在我國的傳統節日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那春節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里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著紅布簾,門外生著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里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后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風俗。春節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里,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首買氣漸漸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小孩子首先就要買爆竹。媽媽也買了首買許多燈籠、中國結把家里裝扮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我剛到家門口,就看到鄰居們忙里忙外的"大掃除"。一進家門,看到媽媽也在忙前忙后的,她見我似乎沒事做,就催我快快參加這榮耀的事業中去。新春將至,每家每戶都要在過年之前把家里清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風俗。為了家里更喜慶,媽媽也買了首買許多燈籠、中國結,把家里裝扮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除夕這天可真夠熱鬧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鞭炮聲此起彼伏、徹夜不斷,家家都貼上了紅對聯,掛上了大大的中國結。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聚飯,除了有特殊情況不得已,大家都會回家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年三十晚就是舊年的最后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當十二點的大鐘響起時,外面的鞭炮聲不約而同的響起,慶賀新的一年的到來。最快樂的要屬孩子們了,他們可以從長輩那里得到壓歲錢。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著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里飄出的飯菜香味和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著人們的幸福美滿。?小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到公園里玩耍,到了晚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初二到十四,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在主人的的盛情款待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說著一年來的收獲和趣事。?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到了,大街上照舊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了晚上,孩子們打燈籠、放花炮、歡笑聲響徹在美麗的夜空。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一天最重要的風俗就是吃元宵了,吃元宵意味著團團聚圓。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么重要的節日啊!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五我的家鄉在南溪縣,地處四川南部。在那里過春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每到除夕夜的時候,人們都會殺豬宰羊,還會團團聚圓地吃起香噴噴的年夜飯,以慶賀這一年的富足生活,企盼下一年祥和康寧、年年(蓮蓮)有余(魚)。年夜飯豐富多彩,有雞鴨魚肉、黃耙、李莊白肉、南溪豆腐等等。到了晚上,也就是最熱鬧的時候,小朋友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徹夜不絕,整個南溪陷入了歡樂的海洋,大家盡情地跳啊、唱啊,表達了人們對如今生活的贊美。晚上八點整,大人們趕快翻開電視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是每年的必看節目,晚會中精彩的歌舞、小品,逗得人們哈哈大笑。有興趣的小朋友也跟爸爸媽媽一起看了起來,每家每戶都傳出爽朗的笑聲。晚上九點的時候,你會看到全南溪縣的燈火都亮了起來。哦,原來是小朋友在提著燈籠過節呢!小朋友個個都稱贊自己的燈籠最好,那夸大的神態,不甘示弱的比試勁頭,大人們笑得差點掉大牙呢!富人家會掛出幾百個燈籠來,有塑料做的、有紙做的、還有布料做的,真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玉樹瓊花,絢麗多彩!每年正月初一早晨,人們都會吃一種食物:葉兒粑。葉兒粑外面用植物葉子包裹,葉兒粑由此得名。葉兒粑由糯米做成,葉兒粑有兩種味道:甜的和咸的。甜的是在里面加了紅糖、芝麻、花生、豬油、核桃仁,使口感更豐富和更富有營養。咸的是在里面加了肉餡,把肉餡的香味襯托出來,再加上糯米有甜味,讓你覺得爽口無比。初一上午,拜年的小朋友多了,還都向長輩要壓歲錢。白天熱熱鬧鬧的,小朋友到處買鞭炮、放鞭炮。大人們熱熱鬧鬧地拜親訪友,給節日增加了更多的歡笑。人們有的在門前貼“福”字,有的貼對聯,還有的直接貼了個桔祥喜慶的圖案,真是熱鬧死了。初一中午的時候,大人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參加廟會,因此,每個廟會都人山人海。廟會里供奉著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等等。人們給這些神仙燒香、磕頭,祈求來年事事桔祥、風調雨順。廟會里真是熱鬧極了,有賣燈籠的,有賣糖葫蘆的、有賣轉糖的、還有賣紀念品的,小朋友們有的吃,有的玩,真是快樂死了。逛完廟會,人們還會懷著一顆追思的心去祭奠親人。人們會帶著鞭炮,去為逝去親人燒香。人們來到逝去的親人墳前,擺上祭品,燒上紙錢,跟他們說說話,這樣逝去親人就不會寂寞了。每到正月的晚上,南溪處處都響起了煙花的聲音。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煙花,比方:像流星雨的煙花、像雨傘的煙花,朵朵煙花在家鄉的上空綻放,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正月里,人們在大街小巷里看耍龍燈,耍龍燈先是要用竹篾、木棍、彩紙、綢布扎出一條大龍,然后幾個人高高舉起龍燈,盡情地把龍燈舞動起來,一定會看得你眼花繚亂。龍燈全身都布滿了花花綠綠的彩燈,讓人們感覺比舞龍精彩一些。觀眾都在為耍龍燈的人歡呼、叫好。假如你在南溪過春節,建議你一定不要錯過燈會。燈會里有各種各樣的彩燈,甚至還用成千上萬個盤子、玻璃瓶做成的龍和鳳,晶瑩剔透,表達人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我記得兔年的時候我去看燈會,發現有一只超大號兔子燈,兔子燈里面還裝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兔子惟妙惟肖,看了之后,我不禁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贊嘆。有一個彩燈是用一千兩百個溫潤、光潔如玉的瓷盤子做成,形狀是圓寶鼎,差不多有兩層樓房那么高!我看了這個圓鼎,頓時傻了眼,不知道說什么好。爸爸給我說:“你看,這是一個鼎,鼎是一個桔祥的東西,預示著我們的國家繁榮興盛、國泰民安。回家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鼎還是國家權利的象征。是古時候國之重器呢。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六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有什么特別的節日,但在我的家鄉,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便是春節了。春節,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是每一代人最期待的節日。家鄉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日子。昔日空蕩蕩的街道上跑滿了不同年齡的小孩子,玩的、鬧的、歡笑的,已在不知不覺中為春節的到來改變了原來那沉靜的氣氛。家鄉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有活力的日子。平日繁忙于工作的人們,拿起了手中的工具,清掃起了衛生,來了個大掃除。即使是年齡的老人,都精神抖擻,活力四射。家鄉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熾熱的日子。上了年紀的老人們為了迎接自己的兒女,做起了拿手的好菜。以往,只冒一絲絲青煙的煙囪,如今也是“停不下來”了,仿佛要將這漫天冰雪也融化了似的。不過,等到兒女回來,他們也都繁忙起來,怎舍得讓父母操勞過多呢?家鄉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年輕的日子。一些老人仔細地打點好手里的錢,生怕花在不值的地方,他們的著裝也并不存在新穎感,與大自然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年輕人一回來團聚,為老人帶來營養品,添置了新衣,在白皚皚的雪中多了幾番鮮亮的色彩。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春節風俗,甚是繁多。貼春聯用的是面糊,餃子里藏著花生紅棗,還有到親戚家拜年問好,小孩子得到的禮物是幾個布兜都裝不下的。在我小的時候,走到各家都會得到糖果,多到還要請大人幫助裝。還有壓歲錢,我每年都眼巴巴地盼著,不過多半被媽媽收走了。家鄉的春節是最值得我們回味的,不管身在何處,都會讓人遐想,令人銘刻,那份快樂始終縈繞在我身邊!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七“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但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卻不盡一樣。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饒河縣永幸村,我們這的春節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從臘月二十三開場春節就拉開了序幕,人們開場準備過年的物品:炸年糕,做豆腐、殺肥豬、蒸饅頭、買蔬菜……還要把屋子____,去除一年的倒霉。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最不能少的就是一身新衣服和一堆鞭炮、煙花了,這是我們的最愛。到了臘月三十那天就算是真正過大年了。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小孩們會換上嶄新的衣服拿著劃炮到大街上痛痛快快地玩,而我們的父母就開場繁忙起來了。先是貼上充滿祝福的春聯,然后就著手準備午飯,對于這頓飯人們非常重視,稱作年飯。都把最好的菜留到這頓飯來做,一般人家都會做8個以上的菜,象征著桔祥、有余、幸福的雞、魚、豆腐是不能少的。大約下午1點左右年飯開場了,一家人圍坐在擺滿豐富飯菜的餐桌前,先是長輩說一些桔祥祝福話,然后就可以吃了,晚輩們那么向長輩們敬酒,祝愿他們安康長壽。餐桌上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到了晚上,大紅的燈籠亮起來,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觀看聯歡晚會一邊嗑著瓜子,不時被精彩的節目逗得哈哈大笑。大約晚上10點多,就開場準備年夜餃子了,在包的時候通常會根據人數包上帶硬幣的錢餃子。將近12點時餃子下好了,我們會在院子里放一個小桌,擺上饅頭、水果、餃子和酒,還要燒上香和紙,這是干什么呢?爺爺說這是供天地,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接著就是放鞭炮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在山村上空回蕩,五彩的煙花把漆黑的夜空裝點得絢麗多姿。敬完天后就可以吃餃子了。雖然此時還不太餓,但為了吃到錢餃子也不免多吃一些,因為奶奶說誰要是吃到就預示著來年能掙到錢。于是在吃餃子的時候我總是眼睛盯著每一個餃子,看看誰像有錢樣,有時還拿筷子捅捅看哪個硬,反正吃不到錢誓不罷休,有一年我吃了一大碗也沒吃到,撐得實在不行了,只好“收口”。初一的早晨,我們小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他們會把早已準備好的紅包送給我們做壓腰錢,這時我們別提多快樂了。吃過早飯就開場拜年了,這可是忙活,給親戚拜,給鄰居拜,給朋友拜,每到一家都會受到熱情接待,他們會遞上糖果、瓜子、水果讓你吃,拜年的人只是象征性地吃點就匆匆地去另一家了,走在街道上遇到認識的人也會互相問聲“過年好!”到了初二,假如你還有沒給拜年的人家可以繼續拜,到了晚上吃過飯后再放放鞭炮這就是送年了。總之,我們家鄉的春節是繁忙而歡樂的,和諧而有趣的,洋溢著濃濃的傳統文化色彩,讓人對這個節日充滿了無限向往和企盼,我喜歡過春節!家鄉的春節記敘文600字篇八家鄉的春節讓人思念,讓人喜歡。每年的春節我們都是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度過的。走到村口,看到每家每戶裊裊的炊煙,心里會升騰起無限的暖意。巷子邊俏皮的房子,頂著白帽,披了紅裝,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回到家,我總是喜歡先在家里的大火炕上躺一會兒。新年家里的炕必是熱烘烘的,在炕上躺著,總讓人聯想起躺在母親懷中的感覺,別提有多舒適,真不亞于泡在溫泉之中,做夢都是笑著的。大火炕是用土壘成的,沒見過真正的炕的人,一個不小心就把“炕”寫成了“坑”,結果就出了“鄉下人睡在‘大火坑’上”的笑話,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還沒享受夠躺在炕上暖融融的感覺,熱騰騰的餃子便端上來,老人和兒女孫媳一家人在炕上圍桌而坐,邊吃邊“嘮家常”,從老人的身體到大人的工作到孩子的學業,回憶著這一年的大小事情,期許著新一年的順利、成功,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正沉浸在這種“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感覺中時,隨著誰家“砰”的____,就像賽前宣布開場的發令槍,各家各戶的鞭炮也趕腳似得競相響起來——“砰”、“轟”、“噼里啪啦”……春節交響曲開場!沒有指揮,人人都是演奏者,心里是怎樣的快樂,節拍就怎樣打響。我的心一下子跳到窗外去了,趕緊“哧溜”一聲滑下炕,去找我的小伙伴們!節日的焰火一會兒就映紅了整個天空——有長尾巴猴子,一下子竄上了天;有孔雀開屏在高空夸耀;有仙女挎著花籃向人間散播著幸福的花瓣……四周的雪被燈光映得通紅,人們的臉也被映得通紅,孩子們追逐嬉戲、歡呼雀躍。到了大年初一,外面的雪地上落滿鞭炮的紅紙屑,像點點梅花遍地開放。“啪,啪”小鞭的聲音偶然還會回蕩在巷子里,白色的雪上印滿了孩子們的小“爪”印,就像一朵朵閃爍著晶瑩的光的小花開在雪地里。不過不能光貪玩了,要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恭恭敬敬挨家挨戶去拜年。要記住《紅樓夢》里似的復雜的輩分關系雖非易事,但拿到“叔叔、嬸子、大爺、大媽”們祝福的糖果和壓歲錢后,孩子們又蹦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