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_第1頁
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_第2頁
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_第3頁
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_第4頁
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四)

一、單項選擇題圖1圓圈a、b、c分別代表赤道、回歸線、極圈,圖中箭頭為從極地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c線描述不正確的是[2分]

A.南極洲幾乎全部在c線以內

B.c線的緯度為高緯度

C.c線以內屬于寒帶

D.這里陽光斜射厲害,一段時間光線在地平線下

2.當太陽直射b線時,濟南可能有的現象是[2分]

A.蟬鳴林更幽

B.草色遙看近卻無

C.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清明時節雨紛紛

讀圖2某地平均氣溫等溫線圖,完成3~4題。

3.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2分]

A.1000~1667m

B.1333~2000m

C.1333~1667m

D.1667~2000m

4.對甲、乙兩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確的是[2分]

A.甲、乙兩地之間為鞍部

B.甲地為盆地,乙地為山地

C.甲地氣溫日變化較乙地大

D.圖中等溫線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

一考察團從舊金山出發,沿直線橫穿美國到達紐約,讀下面(圖3)沿考察路線所作的剖面圖,完成5~6題。

5.考察隊的起點在圖中的位置是[2分]

A.a

B.b

C.d

D.e

6.下面描述正確的是[2分]

A.考察團先在舊金山的影視基地──-好萊塢游覽了一天

B.考察隊員克服艱險,登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C.進入廣闊的平原,后他們來到位于蘇必利爾湖畔的芝加哥市

D.在紐約港,隊員們發現一艘滿載熱帶農產品歸來的輪船

圖4為各洲重要的山脈,根據圖中信息,完成7~8題。

7.對圖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斷,正確的是[2分]

A.①所在國煤、鐵、石油資源豐富,工業和城市多分布在該山以東

B.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C.③山脈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脈

D.④國居民和城市分布在東南沿海

8.下面對①~④四地所在國描述正確的是[2分]

A.①、③兩國跨越兩大洲

B.四地所在國的首都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

C.四國都是地廣人稀的國家

D.四地都在東半球、北半球

下表是兩國人口數據統計表,回答9~10題。國家人口密度(人/K㎡)出生率(‰)死亡率(‰)A1084218B27567

9.對A國所在大洲描述正確的是[2分]

A.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B.地形南北縱列分布,中部有面積廣的大自流盆地,種植大量的水稻

C.號稱“熱帶大陸”“高原大陸”“干旱大陸”

D.分布有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先驅和典范

10.B國最可能分布在[2分]

A.南亞

B.西歐

C.北非

D.拉丁美洲

認真觀察下面四幅圖,回答11~12題。

11.關于四省位置特點,正確的說法是[2分]

A.位置偏西的是③,偏東的是④

B.緯度最高的是②,臨海的是③

C.有熱帶分布的是①、②

D.與四川省相鄰的是①、③

12.關于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確的是[2分]

A.位于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部”的省是①、③

B.一位外國朋友要考察我國少數民族風情,我們建議他去①省

C.能源相對短缺的省是②、③

D.我國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水電站所在的③省,轄區內也有我國最大的油田

圖5中西側的山脈和東側的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界限,按要求完成13~14題。

13.山脈東側的河流是[2分]

A.黃河

B.淮河

C.長江

D.珠江

14.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該線南北地理差異很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分]

A.該線以北河流冬季結冰,影響了繁忙的水運

B.該線以南以水田為主,種植水稻、大豆、甜菜

C.該線以北戲劇唱腔委婉,園林小巧玲瓏

D.該線以南屋頂坡度大,墻體高大

據報道,2000年12月3日長江沿岸26個城市市長提出,要將長江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河產業帶”。據圖6回答15~16題。

15.對圖中五個沿江城市描述正確的是[2分]

A.除南京外,其它城市都有汽車工業

B.不是依靠河流,而是靠資源發展起來的城市是攀枝花市

C.對長江流域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城市是重慶市

D.上海成為鋼鐵基地的原因是原材料豐富

16.關于長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分]

A.南水北調將使西北和華北地區的人們喝上長江水

B.長江上游山區的水體污染嚴重

C.“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江段水患嚴重,需用加固堤坊予以解決

D.長江流域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是華南地區

17.不符合我國“東南地區多,西北地區少”這一分布規律的是[2分]

A.水資源的分布

B.人口的分布

C.降水的分布

D.太陽輻射熱量的分布

2022年2月26日,我國第2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從中山站出發,乘“雪龍號”科考船啟程回國,路經長城站,并于3月28號抵達上海。據此回答18~20題。

18.科考隊沿途要經過幾個溫度帶[2分]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19.科考隊員在南極可能遇到的危險有①積雪覆蓋著冰隙,隨時有可能吞沒隊員②酷冷的天氣給隊員留下無情的凍傷③整個南極地區碰不上任何人,無法求援④隨時都會遇到白熊的襲擊⑤暴雪迎面撲來,看不清路線[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2分]

A.中山站在長城站的東南方

B.科考隊要經過德雷克海峽

C.從喬治王島按地球自轉方向航行一周,依次要經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D.南極最厚的冰層冰穹A與珠穆朗瑪峰的相對高度為4751.43米

二、綜合題

21.利用經緯網定位,是我們應具備的能力,針對下圖中M、N、P、Q、X五點,運用你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掌握的地理技能解決以下問題。(1)2022年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圖中與美國打擊恐怖主義最近的地點是_______。(填字母)(2)地處印度洋的一點是_______,假如一艘輪船行駛在這一點時,突然發現船上起火,船長應怎樣準確報告輪船的位置_______。(3)圖中各點所在經線穿過陸地最少的是_______。(4)與N地氣候類型相似的點是_______,沿N一直向正南達到的地區氣候特點是_______。[6分]

22.比較法是學習區域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以下三個國家任選兩個,對其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加以比較,將異同點填到下面橫線上。(1)你認為描述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特征,應包含哪幾方面?(至少三點)_______。(2)你要選擇哪兩個國家進行比較_______(填寫字母和國名),這兩個國家在自然地理特征上的相同點:_______。(至少兩點,2分)不同點:_______。(至少兩點,2分)[10分]

23.下圖是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局部圖,完成以下各問題:(1)圖中字母是我國的三個地區,它們分別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其中_______為省內區域的有_______。(2)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_______。(3)港澳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合作的模式是“_______”。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A.與遼中南地區相比,珠三角發展經濟比較欠缺的條件是地理位置優越B.港澳地區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C.近年來臺商在珠三角地區投資減少的原因是缺少優惠條件D.為解決珠三角地區電力不足,我國采取了修建核電站、西電東送等措施(4)穿越C區有一條國際性河流_______河,C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關于東南亞說法正確的是A.馬來群島島嶼眾多,我國習慣稱其為“南洋群島”B.我國西南與中南半島山水相依,可發展友好關系及邊境旅游業C.東南亞華人眾多,成為投資珠三角地區重要的資金來源地D.2022年12月,由于缺少預警系統,在馬六甲海峽東面發生地震海嘯地震,幾十萬人罹難[11分]

24.我國“十五”計劃中的四大跨世紀工程分布如下圖,按要求完成下題。(1)西氣東輸西起新疆的_______地區,采用_______運輸方式將天然氣輸往上海,途中_______次穿過兩大水系;西電東送有三條線路,其中北線是將_______等省區的煤炭資源以_______電的形式送往京津地區,三峽水電站建成后對其中下游平原地區來講,最大的功能是_______。(2)2022年7月,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修建這條鐵路最主要的技術性難題是_______,通車運行時,車廂采用全封閉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