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政管理學行政改革第十七章行政改革與發展第十七章行政改革與發展第一節行政改革概述第二節當代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第三節當代中國的行政改革2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掌握行政改革的含義、類型、方式及改革的必要性;了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內容和特點;熟悉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及展望。3第一節行政改革概述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義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4行政改革是當代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行政學研究的重大課題。研究行政改革,探討行政發展的基本趨勢,對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新型的行政體制,促進我國行政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行政改革的含義5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義1、行政改革的含義狹義的行政改革僅指政府機構改革廣義的行政改革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對行政管理的諸方面因素進行的調整和變革。它包括行政責權的劃分、行政職能、行政組織、人事制度、領導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本章從62、改革的基本類型調適型轉軌型發展型改革指發達國家在原有政治、經濟框架范圍內進行的適應性的改革。改革指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中進行的行政變革。改革則是指欠發達的73、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式“突變式”改革“漸進式”改革是指在較短的時期內,對整個行政體制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和變革。這種方式能迅速推進改革,改變舊的體制,但阻力和風險較大。則指用較長時間對行政體制的各方面進行逐步的、階段性的調整和變革。這種方式較為穩妥,進程相對緩慢。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和各自的適用性,在行政8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一)行政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和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必然要求(二)行政改革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加強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三)行政改革是適應當代科技發展、實現行政管理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需要9第二節當代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一、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趨勢二、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點10(一)優化政府職能(二)重組政府機構(三)改革公務員制度(四)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完善社會政策(五)促進第三部門發展,培育社會治理的多元主體(六)重視公共危機管理,建立有預見性的政府(七)精簡程序,改進管理方式(八)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一、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趨勢11(一)堅持有計劃、漸進式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改革穩步發展(二)堅持依法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的法律規范(三)注重政府管理內涵的改革,追求政府管理的效益(四)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工作班子,重視發揮參謀咨詢機構的作用。(五)強化監督,形成立體的政府績效評估機制二、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點12第三節當代中國的行政改革一、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進程二、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及展望13一、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進程建國初期的政府機構改革1954年。改政務院為國務院。1958—1959年。1956年底國務院共有機構81個,形成了建國以來中央政府行政機構設置的第一個高峰。改革后60個。1965年。1965年國務院共有機構97個,第二個高峰。“改革開放”時期的政府機構改革1982年。1981年國務院共有機構100個,第三個高峰。改革后61個。1988年,1987年國務院共有機構72個。改革后68個。1993年,原有42個,調整為41個。1998年,原有40個,改革后29個。2003年,原有29個,改革后28個。14八次改革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適應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的需要,共進行了八次大規模的行政體制與政府機構改革,不同程度地解決了一些問題,緩解了一些壓力和矛盾,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前五次是在計劃經濟的框架內進行的,從1993年開始的第六次行政體制與機構改革是為了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而進行的,改革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從改革的目標來看,正在進行的改革目標更加明確。15
(一)1954年第一次行政機構改革
建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政務院(即國務院的前身),作為國家政務的最高執行機關。政務院沒置了35個工作部門,管理國家行政工作。1952年,中國開始轉向有計劃的大模的經濟建設,建國后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機構改革從1952年底開始,因為從1953年起要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計劃中的大型建設項目,而地方缺乏組管理能力,故這次機構改革以加強中央集權為中心。16
(二)1958-1959年第二次行政機構改革1956年底,中央政府機構總數為81個,形成建國以來中央政府機構設置的第一個高峰。行政部門大量增加,不僅使國務院本身機構臃腫,妨礙行政效率,而且加重了中央集權,影響了地方積極性。對此1958年,在央開始進行改革,改革后,國務院所屬部門高部委39個,直屬機構14個,辦公室6個和1個秘書廳,總數減少到60個。171965年,中央開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下放的權力陸續收回,中央政府恢復和增設了機構,總數達97個,形成中央政府機構設置的第二次高峰。文革期間,國務院工作部門只設置了32個,文革后,機構總數高達100個,達到建國以來的最高峰。
(三)1965年第三次行政機構改革18(四)1982年第四次行政機構改革
國務院為了恢復國家行政機關正常工作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在1977年至1981年五年中,先后恢復和增設了48個工作部門,其中,在三全會前后,即1978、1979兩年恢復、增設38個。這些機構屬于恢復的,將近一半。新增設的主要有加強對外開放領導的綜合性委員會。有些行業為了建立條條管理系統,設立若干總局,加強司法和計劃生育工作。到1981年底共設100個工作部門,達到建國以來的最高峰。1982年改革后為61個。19
(五)1988年第五次行政機構改革
1988年的機構改革,到頭來成了舊體制的又一次回歸。到20世紀90年代初,國務院的工作部門膨脹至86個之多,地方黨政部門平均數,省級達70多個、地區達50多個、城市達65個、縣級達45個。1991年末,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人員達到920萬人,當年全國行政管理開支達370多億元,加上事業費,共支出1400多億元,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7%。20
(六)1993年第六次行政機構改革這次機構改革與以往機構改革的不同,是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作為改革的目標……改革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轉變職能的根本途徑是政企分開。這次改革方案中引人注目的,一是綜合經濟部門中組建了國家經貿委,以“加強對國民經濟運行中重大問題的協調”,二是專業經濟部門的改革被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由政府部門改為經濟實體,兩類改為行業總會。改革后,國務院部委和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由86個減為59個。非常設機構由85個減到30個。原有機關行政編制36700人,改革后核定為29200人,精簡達20%。其后,改革繼續在省市地方政府展開。21
(七)1998年第七次行政機構改革1998年3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根據方案的要求,國務院撤銷了11個部委,從原來40個部委減少到29個部委,向社會分流一半公務員;接著全國各級政府也進行了相應的大規模改革,全國行政機構改革的裁員目標400萬人,比上次機構改革設定的裁員目標(200萬)多一倍。22(八)2003年第八次行政機構改革
按照黨的十六大的要求,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新形勢,轉變和規范政府職能的新要求。為此,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體制。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要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規范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23二、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及展望241)立足中國國情,堅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2)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配套3)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辯證關系4)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收和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行政改革經驗及我國傳統的行政精華。5)堅持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漸進改革方式。(一)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251)建設服務型政府2)建設責任政府3)建設效能政府4)建設法治政府(二)中國行政改革的展望第十七章完26行政改革“調適型”改革與“轉軌型”改革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復習與思考27一、單項選擇題1.《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的作者是()。A.戴維·伊斯頓B.文森特·奧斯特羅姆C.赫伯特.西蒙D.戴維·奧斯本和特德·蓋布勒2.1991年開展“市民憲章”運動的國家是()。A.美國B.英國C.法國D.日本3.1993年,由政府的運行評議委員會(也稱全國績效評審委員會,即NPR)提出“重塑政府”改革方案的國家是()。A.日本B.英國C.法國D.美國284.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引入的市場化方法包括委托一代理、伙伴協作、績效評定和()。A.價值分析B.網絡技術C.線性技術D.合同承包5.我國“大部制”改革開始于()。A.1998年B.2004年C.2008年D.2010年6.當代西方國家政府改革所追求的“三E”標準是經濟、效率和()。A.公平B.回應C.責任D.效益297.將城市地鐵交由民營公司經營屬于當代政府治理新工具中的()。A.市場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術C.社會化手段D.目標管理工具8.美國的《潔凈空氣法》規定,允許公司出售經政府許可但未用完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給其他公司,這種做法稱為()。A.產權交易B.用者付費C.內部市場D.放松管制309.政府治理的社會化手段包括()。A.顧客服務B.民營化C.志愿者服務D.流程再造10.從組織變革的內容來看,推行政務信息化、實行電子政務的措施屬于組織變革類型的()。A.產品和服務變革B.能力變革C.技術變革D.人力資源變革31二、多項選擇題1.當代行政改革的基本類型有()。A.調適型B.轉軌型C.發展型D.突變式E.漸進式2.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應該處理好如下幾個關系()。A.行政機構改革與其他配套改革的關系B.價值層面改革和工具理性的關系C.中央和地方政府改革的關系D.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改革的關系E.國內關系與國際關系323.西方國家優化政府職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民營企業國有化B國有企業私有化C.公共服務市場化D.政府業務合同化E.政府管理微觀化4.現代行政管理精神主要包括()。A.主權在民思想B.思想控制思想C.效率思想D.法制思想E.專制思想335.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政府改革的重點是()。A.健全政府職責體系B.完善公共服務體系C.推行電子政務D.強化社會管理E.加強公共服務6.歐文.E.休斯認為公共部門變革是受到一些緊迫問題的影響,這些緊迫問題是()。A.對公共部門的抨擊B.經濟理論的變革C.私營部門的變革D.技術變革E.傳統行政模式的弊端347.以下理論中對行政改革產生重要影響的是()。A.公共選擇理論B.委托/代理人理論C.交易成本理論D.價格理論E.剩余價值理論8.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目標是()。A.建立全能政府B.建設責任政府C.建設效能政府D.建設法治政府E.建立服務型政府359.行政改革的內容包括()。A.行政責權的劃分B.行政職能轉變C.人事制度、領導制度改革D.行政方式改革E.行政運行機制改革10.西方政府改革中,公務員改革的主要內容有()。A.精簡人員,加強公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健康宣教
- 網絡工程綜合技術選擇題100道及答案
- 體質性低血壓的健康宣教
- 2025裝修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陜西考從業資格證貨運試題
- 產后血栓性靜脈炎的健康宣教
- 血性胸水的健康宣教
- 2025年周口b2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
- 2025年紹興貨運資格證繼續教育模擬考試
- 早期梅毒的健康宣教
- 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印度文化與歷史:大學人文課程教案》
- 老年防詐騙知識講座課件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聯考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中學2021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要求4篇
- DB33-T 1411-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導則
- 2024湖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檔案管理制度培訓宣貫
- 農機質量跟蹤調查表
-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認定
- 2025年度股權合作協議書新版:跨境電商平臺股權合作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