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開采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開采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開采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開采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開采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2 19 28 55 58、、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一帶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忻城縣發展和改革局/否是:無無《忻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忻城縣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中表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決退出、避開生態紅線和禁止開采區范圍;堅持保護耕地的原則,禁止露天開采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根據忻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該石灰灰巖礦屬允許開采區內,勘查礦區周邊300m范圍內目前尚無其它礦權設置,本礦區為獨立礦區,因此本礦區礦權界線清楚,無礦權及礦界糾紛;項目礦山范圍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湖泊周邊、文物古跡所在地、地質遺跡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周邊300m范圍內無村莊、無高2020年)和《忻城縣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析本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用地屬于重點管控區,選址符合空間布局約束準入要求,符合污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質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項目周中Ⅲ類水質的標準。項目生產廢水、廢氣采取相關環保措施后均可達標排放;固廢均可做到合理有效處置,不外排。采取本環評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項目排放項目建設完成運營過程中會消耗一定量的水、電等資源,因此,不屬于高耗能和資源消耗型企業;且通過內部管理、設備和項目不在禁止準入的行業、工藝、產品及開發活動清單中,對照《來賓市生態環境準入及管控要求清單》,本項目不涉及空間布局約束,滿足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本項目不在限制類、淘汰類所列內容本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一帶,項目用地屬于林地,根據現狀調查,項目用地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及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均良好,能夠達到其質量標準,有一定的環境承載力;項目用地不占用基本農田,符合忻城縣總2020)》,該石灰灰巖礦屬允許開采區內,礦區礦權界線清楚,無礦權及礦界糾紛。礦區工程地質簡單,在執行要求的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后,水土流失和地貌景觀破壞等地質環境問題可得到有效的防治。礦區范圍內存在一處居民點,為礦區中部的水良屯,由政府組織整村搬遷后作為礦山辦公生活區使用,項目已取得忻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整體搬遷安護距離之內無居民、學校等環境保護目標。礦山所在地環境質量現狀基本可滿足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相關功能區劃要求,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相容性《忻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忻城縣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中表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決退出、避開生態紅線和禁止開采區范圍;堅持保護耕地的原則,禁止露天開采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根據忻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該石灰灰巖礦屬允許開采區內,勘查礦區周邊300m范圍內目前尚無其它礦權設置,本礦區為獨立礦區,因此本礦區礦權界線清楚,無礦權及礦界糾紛。擬設礦區不在自然保護區范圍內,也沒有涉及基本農田,周邊300m范圍內無村莊、無高壓線通過。綜上,本項目滿足《忻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和《忻城縣砂石5、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5〕根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有關礦產心區、緩沖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湖泊周邊、文物古跡所在地、地質遺跡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等區域內采礦;禁止在鐵路、國道、省道兩側的直觀可視范于紅水河對岸,不位于直觀可視范圍內,因此項目建設用地不在6、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HJ表1-1《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符合性一覽表序號要求項目基本情況符合情況1禁止在依法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文物古跡所在地、地質遺跡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等重要生態保護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禁采區域內采礦。禁止在重要道路、航道兩側及重要生態環境敏感目標可視范圍內進行對景觀破壞明顯的露天開采根據現場踏勘,項目礦山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湖泊周邊、文物古跡所在地、地質遺跡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內,且不在鐵路、國道、省道兩側的直觀可視范圍內。符合2礦產資源開發活動應符合國家和區域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采取有效預防和保護措施,避免或減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造成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項目施工期、營運期將通過挖設截排水溝、沉淀池等防治水土流失,并在礦區閉礦期采取覆土回填、播撒草籽等生態保護措施恢復礦區植被,不會破壞區域生物多樣性,符合廣西區及河池市的生態功能區劃。符合3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過程控制”的原則,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貫穿礦產資源開采的全過程。根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重點任務,合理確定礦山生態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優化礦區生產與生活空間格局。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提高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水平項目辦公生活區位于礦區中部低洼處,辦公生活區與開采區分區設置;項目實行邊開采邊復墾措施,利用基建期剝離出的表土進行復墾,在礦區形成最終邊坡平臺上筑堤填土,種樹以及其它能攀爬的藤蔓植物,以實現最終邊坡的綠化。符合4所有礦山企業均應對照本標準各項要求,編制實施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項目已編制《廣西忻城縣水良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于來賓市自然資源局備案。符合5恢復治理后的各類場地應實現:安全穩定,對人類和動植物不造成威脅;對周邊環境不產生污染;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恢復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項目閉礦后會對整個礦區進行土地整治,采取植被恢復、截排水、攔擋等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復措施,對開采形成的裸露坡面、開采區進行植被恢復,并拆除遺留的建構筑物,將使得礦區與自然景觀逐漸協調一致;建設前后應禁止亂捕濫殺,建設單位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及管理,禁止捕獵野生動物;項目終了復墾采取覆土和植被修復措施后,區域內綠地數量和景觀可逐漸恢復到開采前的水平。符合治理技術規范》(試行HJ651-2013)中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7)與《砂石礦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B45/T1945-2019)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廣西行政—6—區域范圍內新建、改擴建礦山及生產礦山應當按本辦法規定建設綠色礦山,生產規模為大中型礦山應建設自治區級綠色礦山,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執行廣西綠色礦山建設地方標準,沒有地方標準的執行綠色礦山建設行業標準。本礦山規模屬大型礦山,來賓市無地方標準,因此建設單位應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的要求建設本礦山。項目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表1-2《砂石礦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符合性一覽表序號項目要求項目基本情況符合性分析1礦區環境采礦區①礦區內各功能分區符合GB50187的規定,生產、生活等各類功能區具有獨立完整的管理制度,運行有序、管理規范。②礦山應采用噴霧、酒水、濕法鑿巖、加設除塵裝置等措施處置,采選、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工作場所空氣中的粉塵容許濃度應符合GBZ2.1的規定。③礦山開采應采用消聲、減振、隔振等措施對破碎、空壓等設備進行噪聲處理;操作室、施工場界噪聲等分別滿足GBZ/T189.8和GB12523的要求,噪聲達標率在90%以上。①礦山生產和生活分區,生產、生活等各類功能區具有獨立完整的管理制度。②在采礦作業過程中,鑿巖鉆孔采取了濕式作業、噴淋抑塵措施;項目配備灑水車,在干燥天氣對運輸道路進行灑水作業,特別是干燥天氣需增加灑水頻次保證地面濕度,另外安排人員定期清掃運輸道路,減少揚塵的產生,運輸車均采用專用封閉運輸。③設備采取基礎減振基礎實施減振措施,在進出口安裝消聲器等措施,隔聲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設備位置。符合2資源綜合利用/①生產流程中篩出的細粉及破碎收塵獲得的石粉分級別和種類合理回收,根據市場要求,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②濕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沉淀過濾后100%回①根據市場要求,爆破后就地進行二次解石后外運。②項目生產過程生產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全部用于項目生產降塵用水。③項目廢石均用于礦山道路符合—7—用,不造成二次污染;③廢石等固體廢物按規范分類處理,實現合理利用,綜合利用率達到規定要求。修建、回填采空區等。3節能減排粉塵排放①廢氣中粉塵排放顆粒物應符合GB16297的規定,對于環保要求嚴格的地區,要采取措施,控廢氣粉塵排放達到環保規定要求。②應建立粉塵監測網絡與評價制度,編制監測控制方案,并針對監測控制對象定期組織第三方測和自我監測;③礦山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抑塵降塵;礦山開采時采用新型穿孔鑿巖技術和設備并有效收塵。④礦山開采現場、運輸設備、貯存場所實現封閉或設置防風抑塵網、灑水噴淋等抑塵設施進行降塵。對鑿巖、破碎、壓氣等設備,通過消聲、減振、隔振等措施降低噪聲,按規范控制爆破振動和噪。①在采礦作業過程中,鑿巖鉆孔、礦山破碎采取了濕式作業、噴淋抑塵措施;項目不設生產加工區,開采礦石直接外運加工;項目無組織粉塵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排放標準限值。②制定監測計劃,并按監測計劃及監測方案委托有資質的環境保護監測單位進行環境監測工作。③在采礦作業過程中,鑿巖鉆孔、礦山破碎采取了濕式作業、噴淋抑塵。④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措施,在進出口安裝消聲器等措施,隔聲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設備位置;嚴格限制裝藥量,選用低爆速的炸藥和不耦合裝藥,采取微差爆破技術。符合污水排放①礦區及廠區應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和生產廢水處理系統,生產廢水經處理后應循環利用于生系統或達標排放。②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后用于礦區綠化或排放。①根據采礦區地形條件,沿開采底部邊坡和礦山設計開拓公路內側修建排水溝;根據工業場地所在處地形條件,采礦區初期雨水沿礦山公路的雨水溝匯入相應沉淀池,沉淀池有效容積滿足使用要求;淋溶水和初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在晴天可回用于礦區內除塵。②車輛沖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循環回用,不外排。③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符合4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綠色開采①礦山安全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②露天開采礦山應遵循“采剝并舉、剝離先行”原則,采用自上而下臺階式開采或分層順序開采,生產、終了臺階主要參數(臺階數量、高度、平臺寬度及坡面角等)符合礦山開采設計、開發利用方案要求。開采臺階高度不宜大于15m,分層高度不宜大于20m。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應采用先進或適用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禁止使用列入淘汰目錄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用、分級利用,礦產資源用途符合規定。砂石、碎石產品級配應符合GB/114684、①按照地方礦產資源利用專項規劃,做好礦山中長期開采規劃和短期開采計劃的編制,采場工作面推進均衡有序。②項目執行礦山開采設計和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露天采用自上而下分層開采、臺階式開采,階段坡面角、平臺寬度及終了坡面角等主要參數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設置4個開③項目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實現安全、高效、經濟、環保等目的。④礦石基本實現礦產資源優質優用、分級利用,礦產資源用途符合規定。符合GB/T14685的規定。⑤剝離、篩選產生(出)的廢石、廢土應充分利用,廢土應盡量優先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不宜利用的應安善集中堆放。⑥鼓勵推廣使用電子數碼雷管。①表土臨時堆放在表土場,服務期滿后用作復墾用土。②廢石用于礦山道路修建及運回填場地綜合利用。③采用傾斜中深爆破進行剝離,采用數碼雷管微差起爆技綠色生產①采場與辦公生活區、加工區及周邊建筑物、鐵路、公路、電力設施等最小安全距離達到相關定要求。礦石破碎系統在保證最小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應靠近采區布置。②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或開采設計方案建設規模,結合①采場與辦公生活區與周邊建筑物、鐵路、公路、電力設施距離適中,布局合理。②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或開采設計方案建設規模,結合地形合理設計生產工藝流程,選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及裝備。③采用先進的工藝和破碎、篩分裝備,根據原料品質分級利符合地形合理設計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線設計體現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的理念,選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及裝備。③砂石礦產品應根據原料品質分級利用,做到優質優用。采用先進的工藝和破碎、篩分裝備,提高砂石生產中粗骨料(機制石)的成品率,應充分利用機制石生產過程中篩余的石屑作為機制砂原料。用,做到優質優用。5礦山生態環境保護/①有完善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②表土場、采場、礦區專用道路等各類場地建設前,應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要求對表土或耕作層土壤進行剝離,剩離的表層土壤不能利用的,應選擇適宜的場地進行堆存,并采取圍擋、覆蓋薄膜或種草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③表土場應設置完整的排水系統,位于溝谷的表土場應設置防洪和排水設施,避免阻礙泄洪,防止淤塞農田、加劇水土流失和形成地質災害。④處于豐富水源地區的表土場或有大量松散物質排放的陡坡場地,以及其它有可能出現滑坡、坍塌的表土場,應采取坡腳防護或攔渣工程。①項目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山林地施肥;項目產生的生活垃圾經垃圾桶統一收集后外運至附近村屯垃圾收集點處理。②礦區專用道路等各類場地建設前,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要求對表土或耕作層土壤進行剝離,暫時堆放在表土場內,用做礦山閉礦期回填復墾,表土場修建漿砌石擋土墻和沉淀池防止水土流失。③表土場設置在在礦區西側,區域地質結構穩定,該區無溶洞、斷層,周邊無溪流出入,周邊集水面積較小,可通過在周邊布設截排水溝將降雨徑流引到沉淀池。符合由表1-2可知,項目建設基本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建設單位應根據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應自行組織或委托技術服—10—務單位編制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并開展建設,且在礦山開始生產滿1年后按本辦法相關要求開展評估,經評估達不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應按要求編制實施方案并繼續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經專家審查后報送當地縣級和負責組織推表2-1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表點號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點號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12637778.9736573549.692637341.6236574374.3622638002.1136574115.452637389.5736574183.4132638035.5836574580.732637450.8736574115.8342637862.0436574998.502637503.5936574115.7952637756.8336575101.442637503.5936573872.8462637577.8836575103.802637421.9236573872.8472637370.4436575103.802637421.9236574014.2982636765.5036574950.67202637393.8736574095.3892636584.4736574780.71212637286.8036574206.072636713.2236574369.36222637002.1136574244.312636875.48365743157536574048.952637140.6336574442.23242636867.7536573549.69擬設礦區面積:1.6384km2擬開采標高:自+516.2m至+270m圖2-1礦區范圍、礦區開采范圍及分區示意圖本礦山總體部署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簡化輔助設施和后勤設施。由于礦山地處巖溶峰叢洼地地貌區,周邊地形以高陡山坡為主,礦區周邊分布的緩坡平地以基本農田保護區為主,因此,受限于礦區地形及周邊土地類型,礦山不設破碎加工場地,采出的礦石直接運至碼頭裝船外銷;表土堆放場設置于礦區西面的溝谷處,用于堆放收集的表土,以供后期復墾所需。礦表2-2項目工程組成表序號工程類別工程內容主要建設內容1主體工程開采區2輔助工程辦公區礦區中部的水良屯由政府組織整村搬遷后將作為礦山辦公生活區(項目已取得忻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整體搬遷安置的承諾函,見附件9)。礦山道路修建礦山道路共2條,總長約2360m,道路設計等級為Ⅱ級,單車道路面寬7.0m,采用泥結碎石路面,平均縱坡8.0%,最大縱坡10%,轉彎曲線半徑大于15m。每隔外側設置防護堤,內側設置排水溝。表土堆放場礦山表土堆放場設置于礦區西面的溝谷處,表土場面積0.0416km2,可堆放量為12.49萬m3,可滿足表土堆放的需求,收集的表層土用于開采結束后礦區生態復綠。表土堆放場下游設擋土墻,周圍修建截水溝防止水土流失在表土堆放場將完工時或完工后,坡面和平臺臺面均需種植草皮或適合當地環境的樹種,以利于保護環境。3公用工程供電礦山電源從當地廣西電網引進,采用兩臺電力變壓器降壓后供礦山各用電點使用。供水①礦山生活用水來源為現馬蹄村使用的自來水。項目選用2臺水泵將水抽至高位水池(容積為80m3再通過水管將池水輸送到各用水點;②礦山生產用水主要為采場打鉆以及運輸道路的灑水降塵用水,生產用水直接從紅水河抽取。排水截排水溝開采區底部邊坡、礦山公路內側修建排水溝,表土場南北側修建截排水溝。場外雨水和場內后期雨水通過排水溝和自然徑流排出,表土場淋溶水和場內初期雨水通過地表徑流流入1#、2#沉淀池。沉淀池礦區共設三處沉淀池,1#沉淀池位于礦區西南側低洼處,用于收集表土場的淋溶水和采礦區西半邊的初期雨水;2#沉淀池位于礦區辦公生活區低洼處,用于收集礦區東半邊的初期雨水;3#沉淀池位于辦公生活區,用于收集車輛沖洗廢水。1#、2#、3#沉淀池有效容積分別為2625m3、1125m3、25m3。通訊礦區為移動電話網絡覆蓋范圍,通訊條件良好。4環保工程廢氣①鑿巖鉆孔粉塵:濕式鑿孔,灑水降塵;②爆破廢氣:采用水封炮眼措施、向預爆區灑水、鉆孔注水等措施提高礦石濕度,爆破后再灑水降塵;③二次解石粉塵:灑水降塵;④裝車粉塵:降低落料高度、裝車前灑水降塵;⑤運輸揚塵:道路灑水、限速行駛;⑥機械設備燃油廢氣:選用合格設備、及時維修;⑦表土場揚塵:灑水降塵,防塵網覆蓋;⑧食堂油煙:油煙凈化器+煙道。廢水①淋溶水:表土場南、北面分別設置截排水溝。場外雨水和場內后期雨水通過截水溝和自然徑流排出,場內初期雨水沿排水溝進入礦區西南面低洼處的1#沉淀池;②初期雨水:沿開采底部邊坡和礦山設計開拓公路內側修建排水溝;采礦區西半邊初期雨水沿礦山公路的排水溝匯入礦區西南面低洼處的1#沉淀池,東半邊初期雨水沿礦山公路的排水溝匯入礦區辦公生活區低洼處的2#沉淀池中;③車輛沖洗廢水:匯入收集至3#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車輛沖洗環節或灑水抑塵,不外排;④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生活污水用于周邊林地澆灌。①各生產設備均選用低噪聲設備,及時設備保養;②水泵進行基礎減振、隔聲;③空壓機安裝隔振機座,管道安裝消聲設備;④運輸車輛嚴禁超載,經過村莊減速慢行、禁止鳴笛。固體廢物①表土:于表土場集中貯存,開采結束后用于礦區生態復綠。表土場下游設擋土墻,周圍修建截水溝防止水土流失;②廢石:利用自卸運輸車運至表土場暫時堆放后一部分用以鋪設公路,待采出平臺后則集中堆放至采場底平臺;③沉淀池污泥:清掏后堆放在表土場內用于開采結束后生態恢復;④廢機油:于危險廢物暫存間(位于辦公生活區,最大儲存量為1t)暫存后,定期委托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⑤生活垃圾:經垃圾桶統一收集后外運至附近村屯垃圾收集點處理。表2-3項目主要設備清單序號名稱單位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變壓器臺S11-M-315KVA、S9-250KVA2/2水泵臺D25-50×4型2生活用水用3挖掘機臺274臺備用4裝載機臺廈工XG951ⅢL型6/5空壓機臺壽力550RH柴動式螺桿空壓機2/6鑿巖機臺CD50型自帶柴油空壓機,4臺備用臺G-26型淺孔鑿巖機6/7碎石錘臺HGundaiR215-9型挖掘機配碎石錘4二次解石用8汽車輛東風牌42t529灑水車輛2礦山灑水加油車輛2礦山加油推土機輛柳工B160CL型1排土用破碎錘臺小松(PC)KOMATSU250型挖掘機配SUNG-T250破碎錘4剝離夾層用本礦山設計生產規模為1000萬噸/年。產品方案為:黑色冶金熔劑用石表2-4項目產品方案序號產品名稱年產量(萬噸/年)1黑色冶金熔劑用石灰巖礦塊和石渣2綜合利用的建筑石料44.6表2-5礦山原輔材料、燃料消耗表序號原輔材料名稱年耗量備注1炸藥1620.40t/a全部由有資質的爆破公司完成,場內不設置炸藥倉庫2數碼雷管20000個/年3爆破母線60000米/年4鋼釬8t/年5鉆頭2萬個/年6水/水源來自馬蹄村自來水7電/使用當地電網8柴油2500t/a辦公生活區設置20t采油儲罐礦區北面的紅水河是礦區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場所,礦區段紅水河水位礦山生產用水直接從紅水河抽取解決。根據詳查報告資料,自來水水質符合礦山生產用水主要為采場打鉆以及運輸道路的灑水降塵用水,礦山設灑電(20kW)和機械維修用電(30kW)、破碎用電(300kW),總用電負荷S9-250KVA型電力變壓器降壓后供礦山各用電點使用。低壓配電室裝設本礦山為露天開采,且廣西電網供電穩定,礦山不配備柴油發電機作為的峰叢高地組成,整體上為環形分布,四周高中間低,中間低洼地帶似“M”礦山的總體部署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簡化輔助設施和后勤設施。布的緩坡平地以基本農田保護區為主,因此,受限于礦區地形及周邊土地類表土堆放場設置于礦區西面的溝谷處,用于堆放收集的表土,以供后期復墾所需。礦區中部的水良屯由政府組織整村搬遷后將空置,故礦山臨時辦公生活區設在水良屯。臨時辦公生活區緊鄰礦山采場,礦山開采時需控制爆破朝向。由于后期水良屯所在位置也將進行開采,因此需先將礦區北東面先采至最低可采標高形成采場最終底平臺,然后將如上所述,礦山開采礦種為黑色冶金熔劑用石灰巖礦,產品方案為熔劑圖2-2項目生產工藝流程圖本項目為新建,利用當地的未開發礦山進行生產,沒有與項目有關的原二級標準及2018年修改單要求。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表3-1忻城縣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表污染物年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S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達標O3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第90百分位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為了解本項目特征污染物在當地的環境質量現狀,本環評委托廣西恒沁),特點及周圍環境情況,在廠區廠界當季主導風向下風向的古鳳屯處布設了1表3-2項目環境空氣現狀監測點監測站名稱監測站坐標監測因子備注XY古鳳屯TSP表3-3監測項目分析方法和檢出限或測定下限序號監測項目分析方法檢出限1顆粒物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5432-1995)環境空氣監測中的采樣點、采樣環境、采樣高度及采樣頻率,按HJ664-2013及相關評價標準規定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執行。各點位補充監測表3-4各點位補充監測時間及頻次一覽表監測點位監測平均時間采樣時長監測日期監測天數1#礦區范圍內TSP本項目位于環境空氣二類功能區,TSP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表3-5環境空氣評價標準評價因子平均時段單位標準值標準來源TSP24小時平均μg/m330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修改單的二級標準對采用補充監測數據進行現狀評價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評價時段監測濃對于有多個監測點位數的,先計算相同時刻各監測點位平均值,再取各監測—20—式中:C現狀(x,y)——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x,y)環境質),表3-6氣象狀況參數檢測日期天氣狀況氣溫(℃)氣壓(kPa)最大風速(m/s)風向表3-7環境空氣檢測結果檢測點位采樣日期檢測結果(單位:mg/m3)TSP古鳳屯表3-8項目其他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表污染物平均時間評價標準(μg/m3)監測濃度范圍最大濃度占標率%超標率%達標情況TSP達標根據實地調查,項目周邊與本項目有關的水體主要為紅水河,距場址最近的點位位于項目廠界北面600m。根據忻城生態環境局網站公布的忻城縣2020年第四季度縣域環境質量報告,忻城縣位為忻城縣壘亭斷面和忻城縣紅渡鎮馬蹄渡斷面,其中紅渡鎮馬蹄渡斷面所監測項目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水為了解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本次環境現狀監測委托廣西恒沁檢測根據現場踏勘了解,除了礦區內的水良屯居民點(后將由政府組織整村搬遷,項目已取得忻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整體搬遷礦區最近的居民點為礦區西南側280m處的古鳳屯。本次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在項目東、西、西南側廠界各設置噪聲監測點,另外于水良屯、古鳳屯也設置了噪聲監測點位。噪聲監測期間,項目無建設及生產活動,因此,監測表3-9等效連續A聲級檢測方法、儀器設備和檢出限監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儀器檢出限等效連續A聲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表3-10噪聲監測結果及分析一覽表檢測點位檢測時間連續等效(A)聲級Leq評價標準(GB3096-2008)晝間達標情況夜間達標情況N1廠界東面外2021.08.14達標達標2類標準:晝間:60夜間:502021.08.15達標達標N2廠界西面外2021.08.14達標達標2021.08.15達標達標N3廠界西南面2021.08.14達標達標2021.08.15達標達標N4水良屯2021.08.14達標達標2021.08.15達標達標N5古鳳屯2021.08.14達標達標2021.08.15達標達標項目位于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一帶,該區域為農村區域,場區占地范圍內現狀主要為林地,種植的作物主要為甘蔗、玉米、柑橘,生態系統陸生植被:通過現場踏勘及資料調研,明確項目評價范圍內無國家及自治區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分布,無古樹、名木存在;受人類多年農業耕作影響,評價范圍內植被人工屬性明顯,已無天然原生植被分布,區域植被多為人工種植的甘蔗、桉樹、玉米、柑橘等,荒草地植被以當地常見的灌木、草項目評價范圍內為人工、半人工生態系統,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野生動物存在的數量極少。評價區內生態系統簡單,動植物物種豐富度不高。現類等動物,主要為小型動物,種類較少,一般所見為蛙、蛇、鼠、蝸牛、田螺、蚯蚓、螞蟥、蜈蚣、螞蚱、螞蟻等,昆蟲類有蝴蝶、蜻蜓等,鳥類有麻雀、烏鴉、喜鵲、燕子等。未發現受國家及自治區保護的野生動物棲息與活項目所經區域為農村地區,植被以人工種植的桉樹、玉米、柑橘、甘蔗為主,現場踏勘未發現受特殊保護植物。項目評價范圍內,野生動物受人類爬行類、鳥類等動物,現場踏勘中未于評價范圍內發現受國家及廣西區保護廠界外500米范圍內目前僅有礦區西南側300m的古鳳屯居民區為本次評價的大氣環境敏感點,目前礦區內的水良屯整村搬遷(項目已取得忻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忻城縣紅渡鎮龍塘村水良屯整體搬遷安置的承諾函,見附件9),不納入本次評價的環境保護目標范圍。項廠界外500米范圍內無地下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熱水、礦泉水、溫泉項目評價范圍內無國家及自治區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分布,無古樹、名表3-1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環境要素敏感點相對位置保護規模保護目標環境空氣古鳳屯居民礦區西南側300m約300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的二級標準準表3-12《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摘)序號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1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2氮氧化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表3-13《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摘)規模小型大型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2.0凈化設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用于灑水降塵,不外排入地表水體;生活污水經擬建的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集后回用于場地降塵,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農田施肥。執表3-1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表1旱作標準(摘)項目類別CODBOD5石油類項目限值200(1)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表3-15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等效聲級Leq[dB(A)]時段晝間夜間標準限值7055(2)運營期: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表3-16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時段晝間夜間2類區標準限值6050);(2)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施本項目為新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礦山公路、采礦裝載平臺、空壓機房、生產水池、沉淀池等基礎工程,安裝采礦設備。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施工期大氣污染物產生源主要有:施工材料運輸、礦山道路建設的土方挖填運輸等產生的運輸揚塵和運輸車輛尾氣、施工人員食堂油煙。施工期采露天采礦道路,須加固邊坡,防止建設過程中因運輸車輛碾壓造成礦山道路個小時一次,天氣干燥的季節,縮短至每小時一次。據有關實驗表明,在施工場地每天灑水抑塵4~5次,其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范圍可縮小至20~灑落裝置,車輛裝載不宜過滿,保證運輸過程中不散落。選擇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的運輸路線,經過居住區時要減速慢行;限制施工區內運輸車輛的速綜上所述,經過采取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施工期大氣對環境的影響,防治水收集池收集表土場內徑流,防止降雨集中季節固廢滲濾液及含粉塵雨水漫本項目施工期,施工噪聲主要來源于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輛等,它務期滿后采空區綠化復墾,廢石可用于礦山道路修建、修筑攔渣壩、供給周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均得到合理有效的處理,降低s、施工期生態保護措施量的控制性組分。因此,保護林地和周邊植被,使建設項目對其占用程度和范圍盡可能小,有利于維持區域的景觀環境和區域自然體系生態完整性。根據項目的整體布局,規定施工區域范圍和面積。確定對施工區域范圍以外用地,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不得隨意擴大施工區域范圍,保護施工間接影響應及時入庫,砂石料要集中堆放,同時在其周邊用裝土編織袋進行攔護,預的住房臨時占地,在工程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現場,并對臨時用教育,不得隨意砍伐工程用地外的林木和破壞植被,禁止在非規劃用地毀林通過采取以上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可最大限度減少土壤的流失,減輕工程施工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工程運行后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將逐漸恢復及時覆蓋植耕土進行綠化和恢復植被,以減小水土流失及避免自然災害的發耐污染、抗病蟲、易成活、快生長的本土植物種類,采取科學種植、撫育措施,適時盡早盡快對工程區內外空地、邊坡面、裸露地、空隙地、綠化用地和路面的排水,設置臨時排水溝。為防止水土流失,對施工道路土質邊坡撒播草籽綠化,工程施工結束后,應立即對其進行植被恢復,根據當地氣候及項目營運期大氣污染物有鑿巖鉆孔粉塵、爆破廢氣、礦石裝卸料粉塵、項目進行穿孔鑿巖的作業時,鉆機的鉆頭高速旋轉并與巖體發生摩擦,者J.A.奧里蒙G.A.久茲等編著張良璧等編譯)書中提方均采用自動噴水裝置噴水降塵,再加上在采場采用灑水車灑水抑塵,可明顯降低粉塵的產生量。根據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揚塵源顆粒物排放清單編本項目在鑿巖過程中不定期灑水降塵,在晴朗天氣時增加灑水頻率,減少揚塵。在鉆孔鑿巖作業前,項目首先對礦體進行充分濕潤,只需鉆孔前用水進行噴水淋濕,經濟及技術上均可行,可有效抑制粉塵產生。根據同類礦區實際應用情況,采用濕式鑿巖法、潛孔鉆自帶除塵器處理后,鉆孔平臺的提倡文明作業,避免野蠻作業造成不必要的揚塵污染;項目應避免在大風天氣進行挖掘、裝卸作業,并在大風時對工作面及時進行灑水,防治工作面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將采場大氣污染物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對周邊環礦山爆破使用乳化炸藥、起爆器、數碼雷管連接起爆網絡,炸藥的主要顆粒。硝酸銨爆炸時威力較大,用于硬巖等各種土照《金屬礦山》(1996,第三期《露天礦爆破粉塵排放量的計算分析》每噸炸藥爆炸時產生的粉塵量為54.2kg;根據黃憶龍《工程爆破中的災害及用合理的炮孔網度和微差爆破以減少粉塵產生量,并采用水封炮眼措施、向爆破后有害氣體短時內會在爆破區形成一定的積聚,但由于項目為露天氣積聚的時間不長。此外,建設單位應盡量選擇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時間為盡量減少爆破作業對人員的影響,在爆破時,所有人員需撤退至爆破可通過佩戴活性炭口罩進行作業。減小爆破廢氣對操作人員的影響。爆破引位于項目礦區開采面西南面300m處,距離項目礦區較遠且有山體阻隔,因總體上,爆破引起的大氣污染范圍小,持續續時間較短,對周邊環境的參照《河池市廣通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白土鄉中村村侯洞采石場年產100萬噸石灰石開采項目》(生產工藝相同,二次解石均用碎石錘,具有一定可碎錘,液壓錘粉塵產生機理是高頻沖擊產生的粉塵,經類比類似項目,液壓錘產生的排放因子為0.004kg/t·礦石,本項目二次破次解石揚塵產生量約為8t/a。根據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揚塵源顆粒物排放減少粉塵產生。在作業前,可首先對礦體進行充分濕潤,只需在錘頭前用水開采區產生的石料產品不設堆料場直接裝車運輸42t礦用自卸汽車52輛(4輛備用)、斗容2.1m3CAT336型液壓挖掘機27輛在行駛過程中灑落,同時要求車廂加蓋篷布密閉,減輕車輛行駛在風力作),以上礦石裝卸過程產生的揚塵防治措施均為氣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可有效降低礦石裝卸過程(s)運輸揚塵項目內部運輸方式為采用自卸汽車將礦石從開采區運至工業場地,項目礦石產品運輸主要路線為:礦區公路→鄉道→縣道→采購商,其中礦運輸公路為砂石壓實路面,鄉道和縣道為水泥硬化路面,產生的污染主要為運輸揚塵。選取上海港環境保護中心和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提出的經驗公式進0.72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經常灑水、清掃(降塵率80%)以采礦區運至工業場地需運輸卡車238096輛次/年(空載和滿載均為238096輛次/年),在礦區行駛距離按3km/輛次。根據《揚塵源顆粒物排放車輛運輸過程產生的揚塵主要來源于路面積塵、車輛物料泄漏、車身污泥散落和車輛輪胎帶來的塵土等,其產塵量的大小與車速、路面狀況及季節干濕等因素有關。揚塵主要影響區域為運輸路線兩側區域。道路運輸揚塵屬于開放不連續性產塵,產塵點多而不固定、涉及面大,屬于具有陣發產塵性質的塵源,通常只有在汽車行駛時才產生濃度較大的粉塵。道路揚塵隨距離表4-1礦山道路揚塵隨距離變化情況表路面條件不同距離粉塵濃度(mg/m3)10m50m200m220m250m干燥路面5.850.600.500.35灑水路面0.730.410.290.13不大時,揚塵濃度隨含濕量遞減而增大的速度較快;當含濕量增大到一定程項目產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為線源污染、其產生時間主要為礦石外季節對運輸經過的砂石路面進行灑水作業,特別是干燥天氣需增加灑水頻次保證地面濕度,另外應安排人員定期清掃運輸道路,減少揚塵的產生,砂石運輸車均采用專用封閉運輸,在車輛進出的地方,設置有車輪沖洗平臺,以洗去車輪上的泥土,避免車輪上的泥上攜帶上路,洗車池設在礦區大門口。在進、出場道路兩邊種植高大喬木和灌木結合綠化帶。采取以上措施后,礦處設置車輛沖洗平臺設施,車輛出廠前必須對車輪和底盤進行沖洗,避免車滿,采取灑水、加蓋篷布等措施,且運輸車輛需定期檢查,如有破損及時修綜上所述,在采取有效的降塵措施后,車輛運輸揚塵對礦區周邊環境和礦山開采設備主要有挖掘機、叉車和運輸車輛,采用柴油作為燃料。根要污染物CO、NOx等,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辦公室編制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培訓教材《社會通過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機械設備燃油廢氣對項目周邊環境空氣影AP——起塵面積,表土場面積為41600m2;塵源顆粒物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采取輸送點連續灑水操作,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將堆料場大氣污染物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措施實按照類比資料,根據同行業廚房油煙排放情況類比,食用油使用量按食堂每天工作6個小時。則食堂油煙產生濃度為2.67mg/m3,排放濃度為放標準》(GB18483-2001),屬于中型飲食單位(3≤基準灶頭擬采取效率不低于75%油煙凈化器處理,油煙表4-2項目營運期廢氣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一覽表污染源污染物產生量(t/a)產生速率(kg/h)主要防治措施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方式鑿巖鉆孔粉塵40.00濕式鑿孔,灑水降塵5.00無組織爆破粉塵87.83/采用水封炮眼措施、向預爆區灑水、鉆孔注水等措施提高礦石濕度,爆破后26.35/無組織NOX23.66/7.10/無組織CO8.59/2.58/無組織二次解石粉塵8.00/灑水降塵2.40/無組織礦石裝車粉塵35.49/降低落料高度、裝車前灑水降塵/無組織運輸道路粉塵0/道路灑水34.00/無組織機械設備燃油廢氣NOX/選用合格設備、及時維修/無組織CO3.90/3.90/無組織表土場粉塵0.740.15灑水降塵0.220.05無組織食堂油煙0.0290.016油煙凈化器+煙道0.0070.004有組織項目除塵用水主要包括鑿巖降塵用水、爆破降塵用水、解石降塵用水、裝車抑塵用水、道路抑塵用水、表土場抑塵等,在降塵過程中,水全部進入石料或表土,并在外界環境的因素影響下自然蒸生廢水,但在一定的降雨強度和降雨歷時的條件下降形成淋溶水。淋溶水含時段對表土場進行防塵網覆蓋,也可減輕雨水對表土場的沖刷,因此徑流系經計算,表土場產生的淋溶水總量為9348.14m3/a,最大日淋溶水量為北面分別設置截排水溝,將場地外雨水截留排出場外,防止場外雨水沖刷表土場。場外雨水和場內后期雨水通過截水溝和自然徑流排出,場內初期雨水降水量計算初期雨水量,項目初期雨水的產生量根據《室外排Q=qαFα—徑流系數,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地需進行硬化,本項目工業場地路面采取碎石硬化,取干砌磚石或碎石路面q—設計暴雨強度(L/S·hm2公示在廣西政府信息公臺的《來賓市暴雨強度公式及計算圖表》(2015年11月修訂),重現期P根據采礦區地形條件,沿開采底部邊坡和礦山設計開拓公路內側修建排水溝;采礦區西半邊初期雨水沿礦山公路的1#沉淀池,東半邊初期雨水沿礦山公路的排水溝匯入礦區辦公生活區低洼處本項目車輛沖洗平臺擬設在礦區進出口道路處,運營期通過運輸車輛車輪進行沖洗的方式降低車輛運輸粉塵的產生量。(8000m3/a車輪沖洗廢水產生量按用水量的80%計算,則車輛沖洗廢水產生量約20m3/d(6000m3/a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為懸浮物,不含重金屬生產廢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項目沿開采底部邊坡、礦山公路內側修建排水溝;表土場(地形呈東高西低)南北兩側修建截排水溝(截斷場外雨水進入表土場),場外雨水和場內后期雨水通過排水溝和自然徑流排出,場內淋溶水沿排水溝流入1#沉淀礦區共設三處沉淀池,1#沉淀池位于礦區西南側,用于收集表土場的溶水和采礦區西半邊的初期雨水,2#沉淀池位于礦區辦公生活區,用于收集1#沉淀池需滿足表土場淋溶水、采礦區西半邊初期雨水的收集和處理要求,=1253.62+1506.74/2=2006.9沉淀池為磚混結構,底部及四周水泥抹面,淋溶水和初期雨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不含重金屬,淋溶水和初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在晴天可回用于礦沖洗廢水的處置要求,確保廢水得到有效處置,措施可行,符合《砂石行業(s)生活污水NH3-N和動植物油。根據城市污水回用技術手冊,生活污水污染物產生濃度約為COD項目采用三級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生活污水用于周邊指南(試行)》及類比分析,三級化糞池對生活污水表4-3生活污水污染物產生及處理后的水質情況表項目CODCrBOD5氨氮動植物油污水量3852m3/a產生濃度(mg/L)30030產生量(t/a)0.460.580.120.042處理效率(%)403060530處理后污染物濃度(mg/L)6028.57.7處理后污染物的量(t/a)0.700.320.230.029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農林牧漁業及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定(DB45/T804-2012),桂中區(包本項目開采過程中使用的機械設備主要有:鉆機、空壓機、挖掘機、碎表4-4主要噪聲源強一覽表單位dB(A)序號設備名稱源強噪聲性質防治措施治理后源強位置1挖掘機80~90間斷性選用低噪聲設備,及時設備保養開采區2裝載機80~90間斷性3鑿巖機間斷性904碎石錘間斷性905破碎錘間斷性906推土機80~90間斷性7爆破作業間斷性次8水泵80~90間斷性基礎減振、隔聲辦公生活區9空壓機90~95間斷性安裝隔振機座,管道安裝消聲設備空壓機房運輸車輛70~80間斷性嚴禁超載,經過村莊減速慢行、禁止鳴笛70礦山道路防治措施:對高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此外,鉆機護措施,以減少噪聲對操作人員的影響。同時將空壓機放置在隔聲房內,并自上而下分層開采,水平分層采掘。布孔采用雙排的布孔方式,起爆網路采用非電毫秒導爆管起爆系統,采用毫秒延時爆破非電毫秒雷管。一般通過計算來確定最多一段的同時起爆藥量利起爆延時毫杪數,它比多藥包齊發爆破有很多優點:改善破碎質量,控制爆破作用方向,降低炸藥單耗量,有利于增加爆破量,減少爆破次數。對環境保護尤其重要的是它能降低爆破震動效擾,應力波的迭加作用和巖塊之間的碰撞作用使被爆巖體獲得良好的破碎,并減弱震動波強度,從而減少爆破震動對周圍環境的破壞作用。此外,全部中深孔分組先后起爆,每組的炸藥量比總藥量減少許多,因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表土、廢石、沉淀池污泥、生活垃根據開發利用方案,礦區范圍內旱地面積約為0.05km2,按可收集厚度滿足表土堆放的需求,收集的表層土用于開采結束后礦區生態復綠。為使表土堆放場不產生人為的地質災害,表土堆放場下游設擋土墻,周圍修建截水溝,防止雨水對表土堆放場的沖刷造成水土流失,排放表土時,從山體側向完工后,坡面和平臺臺面均需種植草皮或適合當地環境的樹種,以利于保護卸運輸車運至表土場暫時堆放,一部分用以鋪設公路,待采出平臺后則集中遇降雨天氣時,項目擬初期雨水、表土場淋溶水分別排入相應的沉淀池處理,廢水中主要含有泥土,經沉淀池沉淀后會產生一定量的污泥。采礦區總量為30134.8m3/a,表土場產生的淋溶水總量為9348.14m水及初期雨水產生量為39482.94m3/a。根據《環境保護手冊》及相關行業類);采礦和礦石加工的機械設備運行及維修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機油,根據類比同類型礦山實際的產物情況估算,設備機修廢機油產生量約5t/a,廢礦物油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中的“HW08廢礦物油與含設置建設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環境保項目勞動定員107人,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1.0kg計算,生本項目采用露天開采方式,營運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破壞植被、引發水土流失加劇、擾動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破壞景觀等,項目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將項目營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礦山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礦區的露天采場在礦山開采期滿后將進行土除規劃占地外,不得隨意開挖、填埋、毀壞礦區及其周圍區域原有的林地、工程用地外的現有樹木,破壞植被;對礦區應及時進行植樹綠化,以恢復植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管理,要采取盡量少占地、少破壞植被的原則,將臨本項目礦區范圍內由于人類活動頻繁,區域內野生動物的種類及數量較少,礦山建設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對其棲息地的影響,對野生物資源潛在的最大威脅主要來自人為因素造成的間接影響。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在項目建設前后應禁止亂捕濫殺,建設單位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及管理,提高企項目針對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狀況,在采區開采境界處設置截排水溝,將礦區外匯集的雨水有序的沿礦區周邊排走,減少雨水進入采區等單元內,營運期內對采露天采場邊坡及其上方巖體定期進行監測,修整邊坡,清除松散土體及不穩定邊坡,消除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服務年限結束后,在露天采場平臺外側修建營運期在表土場四周修建截排水溝和攔擋,并營運期間完善礦山道路的排水措施,服務年限結束后,進行表土回填、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方案,切實履行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開發,以減少對土地的破壞。在礦區形成最終邊坡平臺上筑堤填土,種樹以栽種的成活率,死苗要及時補植。管護時間一般為3年,3年后可適當放寬管理措施。建設單位應設置綠化專職管理機構,配備相關管理干部及綠化工按計劃全面實施完成礦山生態恢復工作,經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驗收同意后方本項目生產過程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為炸藥、雷管、柴油及廢機油,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本項目爆破器材由當地民爆公司統一配送,不設炸藥乳化炸藥是由飽和的硝酸銨的水相均勻的分布在含有分散氣泡或空心玻璃微珠等多孔物質的油相連續介質中,形成一種油包水型的乳膠狀含水工業炸藥。乳化炸藥密度高、爆速大、猛度高、抗水性能好、臨界直徑小、起爆爆速為3500~5000m/s,在《危險化學品名錄》(2005年版)中為鍵所在爆炸物質。電雷管是由電能轉化成熱能而引發爆炸的工業雷管,它是B、反應過程的高速度。許多炸藥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共存一個分子內,表4-5柴油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柴油理化性質熔點沸點282-338相對密度0.87-0.9℃外觀氣味稍有粘性的棕色液體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機溶劑穩定性危險性遇明火、高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毒性低毒性廢機油主要因機油在使用中混入了水分、灰塵、其他雜油和機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等雜質,導致顏色變黑,粘度增大;或因機油變質,生成了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等規定,廢機油屬于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應該交由有資質單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計算所涉及Q=∑qi/Qi項目使用炸藥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爆破器材物品,均由當地民爆公司當),可知,本項目涉及的危險性物質為硝酸銨(炸藥和導爆管的主要成分)、廢礦山設備加油或運輸車輛作業過程,可能會發生柴油、廢機油泄漏,將會對土壤產生一定影響。主要體現在泄漏柴油、廢機油粘附在泥沙上,在雨季,隨著雨水沖刷,泄漏的柴油、廢機油進入土壤下層,從而污染地下水水企業應對礦山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確保設備安全正常使用,減少柴油、機油泄漏風險。同時應備有油類物質吸附棉等應急材料,如若發生泄漏,應該第一時間停止作業,并對泄漏的柴油或機油進行吸附收集,對用于吸附泄漏柴油、機油的吸附棉等材料進行統一收集后臨時貯存:根據《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廠區內危險3)貯存場所根據《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4)廢機油于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后,定期交給有資質的單位嚴格執行上述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