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冷庫設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489號1整理課件目錄
前言1、總那么
2、術語3、根本規定4、建筑5、結構6、制冷7、電氣
8、給水和排水9、采暖通風和地面防凍
2整理課件前言
本標準是根據原建設部?關于印發<2007年工程建設標準標準制定、修訂方案〔第二批〕>的通知?〔建標[2007]126號〕,在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的組織下,由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在原國家標準?冷庫設計標準?GB50072-2001的根底上修訂而成的。
在修訂過程中,遵照國家根本建設的有關方針、政策,對近幾年國內新建和改建的冷庫進行了重點調研,并在9個省市召開了有教學、科研、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建筑安裝等部門專業人員參加的座談會,廣泛聽取了對國家標準?冷庫設計標準?GB50072-2001〔以下簡稱“原標準〞)的修訂意見,查閱了國際上相關技術資料,在廣泛征求意見的根底上,通過反復修改和完善,最后經專家審查定稿。
3整理課件總那么
1.0.1為使冷庫設計滿足食品冷藏技術和衛生要求,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采用氨、氫氟烴及其混合物為制冷劑的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以下簡稱為氨或氟制冷系統〕,以鋼筋混凝土或砌體結構為主體結構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冷庫,不適用于山洞冷庫、裝配式冷庫、氣調庫。1.0.3冷庫設計應做到技術先進、保護環境、經濟合理、平安閑用。1.0.4本標準規定了冷庫設計的根本技術要求。當本標準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相抵觸時,應按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1.0.5冷庫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4整理課件術語
2.0.1冷庫coldstore
采用人工制冷降溫并具有保冷功能的倉儲建筑群,包括制冷機房、變配電間等。2.0.2庫房storehouse
指冷庫建筑物主體及為其效勞的樓梯間、電梯、穿堂等附屬房間。2.0.3穿堂anteroom
為冷卻間、凍結間、冷藏間進出貨物而設置的通道,其室溫分常溫或某一特定溫度。2.0.4冷間coldroom
冷庫中采用人工制冷降溫房間的統稱,包括冷卻間、凍結間、冷藏間、冰庫、低溫穿堂等。2.0.5冷卻間chillingroom
對產品進行冷卻加工的房間。5整理課件術語2.0.6凍結間freezingroom
對產品進行凍結加工的房間。2.0.7冷藏間coldstorageroom
用于貯存冷加工產品的冷間,其中用于貯存冷卻加工產品的冷間稱為冷卻物冷藏間;用于貯存凍結加工產品的冷間稱為凍結物冷藏間。2.0.8冰庫icestorageroom
用于貯存冰的房間。2.0.9制冷機房refrigeratingmachineroom
制冷機器間和設備間的總稱。2.0.10機器間machineroom
安裝制冷壓縮機的房間。6整理課件術語2.0.11設備間equipmentroom
安裝制冷輔助設備的房間。2.0.12冷卻設備負荷coolingequipmentload
為維持冷間在某一溫度,需從該冷間移走的熱流量值。2.0.13機械負荷mechanicalload
為維持制冷系統正常運轉,制冷壓縮機負載所帶走的熱流量值。2.0.14制冷系統refrigeratingsystem
通過管道將制冷機器和設備以及相關元件相互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封閉的制冷回路,制冷劑就在這個回路里循環吸熱和放熱。2.0.15保冷keeptothecooling
為防止低溫設備、管道外外表凝露,以減少其冷損失而采取的技術措施。7整理課件根本規定3.0.1冷庫的設計規模以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容積為計算標準。公稱容積大于20000m3為大型冷庫;20000m3~5000m3為中型冷庫;小于5000m3為小型冷庫。公稱容積應按冷藏間或冰庫的室內凈面〔不扣除柱、門斗和制冷設備所占的面積〕乘以房間凈高確定。8整理課件根本規定3.0.7冷庫設計的室外氣象參數,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GB50019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以下規定:1計算冷間圍護結構熱流量時,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2計算冷間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時,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最熱月的平均相對濕度。3計算開門熱流量和冷間通風換氣流量時,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室外相對濕度應采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3.0.8冷間的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根據各類食品的冷藏工藝要求確定,也可按表3.0.8的規定選用。9整理課件表3.0.8
冷間的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10整理課件建筑
4.1庫址選擇與總平面4.1.1冷庫庫址的選擇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符合當地總體規劃的要求,并應經當地規劃部門批準。2庫址宜選擇在城市規劃的物流園區中,且應位于周圍集中居住區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側。使用氨制冷工質的冷庫,與其下風側居住區的防護距離不宜小于300m,與其他方位居住區的衛生防護距離不宜小于150m。3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生條件,且必須避開和遠離有害氣體、灰沙、煙霧、粉塵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4應選擇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5應具備可靠的水源和電源以及排水條件。
6宜選在地勢較高和工程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7肉類、水產等加工廠內的冷庫和食品批發市場、食品配送中心等的冷庫庫址還應綜合考慮其特殊要求。11整理課件4.1.2冷庫的總平面布置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滿足生產工藝、運輸、管理和設備管線布置合理等綜合要求。2當設有鐵路專用線時,庫房應沿鐵路專用線布置。3當設有水運碼頭時,庫房應靠近水運碼頭布置。4當以公路運輸為主時,庫房應靠近冷庫運輸主出入口布置。5肉類、水產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該加工廠潔凈區內,并應在其污染區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6食品批發市場的冷庫應布置在該市場倉儲區內,并應與交易區分開布置。7在庫區顯著位置應設風向標。12整理課件4.1.3冷庫總平面布置應做到近遠期結合
以近期為主,對庫房占地、鐵路專用線、水運碼頭、設備管線、道路、回車場等資源應統籌規劃、合理布置,并應兼顧今后擴建的可能。13整理課件4.1.4冷庫總平面豎向設計應符合以下規定:1庫區內應有良好的雨水排水系統,道路和回車場應有防積水措施。2庫房周邊不應采用明溝排放污水。14整理課件庫區建設4.1.5庫區的主要道路和進入庫區的主要道路應鋪設適于車輛通行的混凝土或瀝青等硬路面。4.1.6制冷機房或制冷機組應靠近用冷負荷最大的冷間布置,并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4.1.7變配電所應靠近制冷機房布置。4.1.8兩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庫房貼鄰布置時,貼鄰布置的庫房總長度不應大于150m,總占地面積不應大于10000m2。庫房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貼鄰庫房兩側的外墻均應為防火墻,屋頂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4.1.9庫房與制冷機房、變配電所和控制室貼鄰布置時,相鄰側的墻體,應至少有一面為防火墻,屋頂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15整理課件16整理課件庫房的布置4.2.1庫房布置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運輸線路宜短,應防止迂回和交叉。2冷藏間平面柱網尺寸和層高應根據貯藏食品的主要品種、包裝規格、運輸堆碼方式、托盤規格和堆碼高度以及經營管理模式等使用功能確定,并應綜合考慮建筑模數及結構選型。3當采用氟制冷機組時,可設置于庫房穿堂內。4冷間應按不同的設計溫度分區、分層布置。5冷間建筑應盡量減少其隔熱圍護結構的外外表積。17整理課件4.2.2每座冷庫冷藏間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應符合
表4.2.2的要求。
表4.2.2每座冷庫冷藏間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m2〕18整理課件4.2.2每座冷庫冷藏間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m2〕注:1當設地下室時,只允許設一層地下室,且地下冷藏間占地面積不應大于地上冷藏間建筑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防火分區不應大干1500m2。2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冷庫為高層冷庫。3本表中“一〞表示不允許建高層冷庫。4.2.3冷藏間與穿堂之間的隔墻應為防火隔墻,該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該防火隔墻上的冷藏門可為非防火門。19整理課件4.2.4冷藏間的分間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按貯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溫度等要求分間。2有異味或易串味的貯藏食品應設單間。3宜按不同經營模式和管理需要分間。4.2.5庫房應設穿堂,溫度應根據工藝需要確定。20整理課件庫房設計4.2.10庫房的樓梯間應設在穿堂附近,并應采用不然材料建造,通向穿堂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首層樓梯出口應直通室外或距直通室外的出口不大于15m。4.2.11帶水作業的加工間和溫度高、濕度大的房間不應與冷藏間毗連;當生產流程必須毗連時,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4.2.12建筑面積大于1000m2的冷藏間應至少設兩個冷藏門〔含隔墻上的門〕,面積不大于1000m2的冷藏間可只設一個冷藏門。冷藏門內側應設有應急內開門鎖裝置,并應有醒目的標識。4.2.13凍結物冷藏間的門洞內側應設置構造簡易、可以更換的回籠間。4.2.14冷藏門外側應設置冷風幕或在其冷藏門內側設置耐低溫的透明塑料門簾。4.2.15庫房的計量設備應根據進出貨操作流程短捷的原那么和需要設置。4.2.16庫房附屬的辦公室、安保值班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衛生間等與庫房生產、管理直接有關的輔助房間可布置于穿堂附近,多層、高層冷庫應設置在首層〔衛生間除外〕,但應至少有一個獨立的平安出口,衛生間內應設自動沖洗〔或非手動式沖洗〕的便器和洗手盆。4.2.17在庫房內嚴禁設置與庫房生產、管理無直接關系的其他用房。21整理課件庫房的隔熱
4.3.1庫房的隔熱材料應符合以下規定:1熱導率宜小。2不應有散發有害或異味等對食品有污染的物質。3宜為難燃或不燃材料,且不易變質。4宜選用塊狀溫度變形系數小的塊狀隔熱材料。5易于現場施工。6正鋪貼于地面、樓面的隔熱材料,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0.25MPa。22整理課件庫房隔汽層和防潮層的構造
1庫房外墻的隔汽層應與地面隔熱層上、下的防水層和隔汽層搭接。2樓面、地面的隔熱層上、下、四周應做防水層或隔汽層,且樓面、地面隔熱層的防水層或隔汽層應全封閉。3隔墻隔熱層底部應做防潮層,且應在其熱側上翻鋪0.12m。4冷卻間或凍結間隔墻的隔熱層兩側均應做隔汽層。23整理課件構造要求4.5.1在夏熱冬暖地區的庫房屋面上應設置通風間層。4.5.2庫房頂層隔熱層采用塊狀隔熱材料時,不應再設閣樓層。4.5.3用作鋪設松散隔熱材料的閣樓,設計應符合以下規定:1閣樓樓面不應留有縫隙,假設采用預制構件時,構件之間的縫隙必須填實。2松散隔熱材料的設計厚度應取計算厚度的1.5倍。3閣樓柱應自閣樓樓面起包1.5m高度的塊狀隔熱材料,厚度應使熱阻不小于1.38m2·℃/W,隔熱層外面應設置隔汽層,但不應抹灰。4.5.4當外墻與閣樓樓面均采用松散可燃隔熱材料時,相交處應設防火帶。相交部位防火分隔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樓板的耐火極限。4.5.5多層、高層冷庫冷藏間的外墻與檐口及各層冷藏間外墻與穿堂連接部位的變形縫應采取防漏水的構造措施。24整理課件庫房的以下部位,均應采取防冷橋的構造處理1由于承重結構需要連續而使隔熱層斷開的部位。2門洞和設備、供電管線穿越隔熱層周圍部位。3冷藏間、凍結間通往穿堂的門洞外跨越變形縫部位的局部地面和樓面。25整理課件構造4.5.7裝隔熱材料不應采用含水黏結材料黏結塊。4.5.8帶水作業的冷間應有保護墻面、樓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4.5.9庫房屋面排水宜設置外天溝和墻外明裝雨水管。4.5.10冷間建筑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層應采用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浸入的措施,并應設排水設施。4.5.11冷藏間的地面面層應采用耐磨損、不起灰地面。26整理課件
制冷機房、變配電所和控制室4.6.1氨制冷機房、變配電所和控制室應符合以下規定:1氨制冷機房平面開間、進深應符合制冷設備布置要求,凈高應根據設備高度和采暖通風的要求確定。2氨制冷機房的屋面應設置通風間層及隔熱層。3氨制冷機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并應設固定密閉觀察窗。4機器間內的墻裙、地面和設備基座應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層。5變配電所與氨壓縮機房貼鄰共用的隔墻必須采用防火墻,該墻上應只穿過與配電室有關的管道、溝道,穿過部位周圍應采用不燃材料嚴密封塞。6氨制冷機房和變配電所的門應采用平開門并向外開啟。7氨制冷機房、配電室和控制室之間連通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4.6.2氟制冷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路增加補充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貸款協議合同標準文本
- 書面形式合同樣本
- 供電公司并網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版行政上訴狀及格式
- 二零二五大巴車包車協議合同
- 乙方物流合同樣本
- 擔保公司過橋協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高職高專英語電子教案
- 有限責任公司擔保管理制
- 【原創】學校書記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心得
- 樓梯踏步抹灰標準合同7篇
- 【廈門大學】DeepSeek大模型賦能高校教學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賃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屆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化學工藝流程 課件
- 2024廣東深圳市龍崗區產服集團“春雨”第二批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PLC應用技術課件 任務7. S7-1200 PLC控制電動機星三角啟動(定時器)
- 旅行社運營實務課件 2.2 設計國內長線主題旅游產品
- 股份制合作協議及企業章程草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