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三首_第1頁
古代詩詞三首_第2頁
古代詩詞三首_第3頁
古代詩詞三首_第4頁
古代詩詞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彎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綠波上行駛。潮水上漲,兩岸江面無比寬闊,順風前進的白帆高高懸掛。海上的太陽在殘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我的家信該怎樣寄回鄉,北飛的鴻雁啊給我帶回洛陽。詩意第一頁第二頁,共34頁。飄流他鄉的游子已經踏上遠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載著歸客的行舟也開始行進在綠綠的江水之上??吐非嗌酵猓兄劬G水前。第二頁第三頁,共34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這兩句寫出了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帆高掛、波平浪靜等景。詩人以小景與大景互相映襯,畫面非常精彩。第三頁第四頁,共34頁。詩人舉目東望,只見江天一色,一輪紅日從東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線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卻見西邊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間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預示著新的一年正在開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腳步,悄悄渡江北上走進了舊年。“生”說明舊事物中已孕育新的生命,“入”說明新春提前闖入舊的一年?!吧焙汀叭搿钡倪x用,把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第四頁第五頁,共34頁。詩人看著眼前的“平潮、懸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發出美好的想法:我寫上一封書信讓那北歸的鴻雁捎給洛陽的家人,讓他們也知道我此時此地的心情吧。尾聯不僅與首聯相照應,也使詩中客觀景物全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靈性,向人們訴說著詩人心中的美好感覺和愿望。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第五頁第六頁,共34頁。點擊中考1.找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

A.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

B.誦讀頷聯時應該使用上揚的語調,體現詩句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天氣勢。

C.頸聯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通過擬人手法,在描寫景物和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D.尾聯緊承頸聯,抒發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的喜悅、激動的心情。D第六頁第七頁,共34頁。2.“風正一帆懸”以“一帆懸”之小景,寫出

之大景的神韻,為后人所稱道。

兩岸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3.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鄉)

4.“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寫了怎樣的景象?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視野也因此開闊,順風前進,白帆高高懸掛。5.本詩中景物描寫精彩,達到一字傳神的水平。頸聯中的“闊”字表現出一幅怎樣的情景?

①表現出江水蕩漾,春潮涌動,江水幾與岸平,江面顯得廣闊浩淼。②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融化,春意已濃的景象。第七頁第八頁,共34頁。6.頸聯歷來受到人們的好評,請自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透露出樂觀,積極向上的感情。②把“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進行強調,“生”和“入”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③海日孕育在殘夜之中,并將驅走黑暗;江春已潛入寒冬未盡的舊年,將趕走嚴冬。時序的交替是那樣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規律不可阻擋。

第八頁第九頁,共34頁。7.頸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既描繪了景物的特點,同時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出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第九頁第十頁,共34頁。8.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認為詩中的哪一處句子最能突出地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為什么?

寫出“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或“江春入舊年”的句子;回答中能扣住”鴻雁傳書”或“臨近春節這一家人團聚的特定環境”來表述原因第十頁第十一頁,共34頁。9.賞析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孕育在殘夜之中,并將驅走黑暗;江春已潛入寒冬未盡的舊年,將趕走嚴冬.時序交替是那樣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規律是如此不可阻擋.其中”生””入”字用的十分精妙,將自然事物賦予了人的意志和情思.”日”與”春”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描繪景物中透露出生活的真諦.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34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折斷的鐵戟銹蝕以前的時代吳國的年青將領周瑜三國時吳國的美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34頁。

(803~852),晚唐杰出的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孫。太和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中書舍人,世稱“杜舍人”。為人剛直,不逢迎權貴,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長于七絕,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以濟世之才自負,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杜牧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34頁。詩意

斷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爛掉,我拾起來磨洗認清它出自前朝。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方便,春色幽深的銅雀臺早就鎖著二喬了。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34頁。赤壁興感之由感慨詠嘆未銷蝕的鐵戟是前朝之物若非東風之便歷史將會改寫表現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告誡統治者不要有僥幸心理【簡析】這首詠史吊古詩,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34頁。1.這是一首與三國的故事有關的詩,“東風”指

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2.前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

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蚯皟删鋵懪d感之由。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頌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

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34頁。4.若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

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34頁。5.試說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深刻含義

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或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34頁。閱讀理解7.詩人對歷史的評價因何而發?折戟沉沙鐵未銷。8.詩人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赤壁之戰周瑜的勝利,是借助東風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則就是相反的結果。詩人不以成敗論英雄。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34頁。9.前后兩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內在聯系?前兩句是敘事,后兩句是議論。由敘事引發議論。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34頁。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萃父子兄弟于一門,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駢散詩詞之特征,千變縱橫識其源蘇軾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34頁。

浣溪沙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34頁。唐代詩人白居易《醉歌》中有“聽唱黃雞與白日”句,意思是說,黃雞催曉,白日西落,時光流逝,人生易老。蘇軾在這里卻說“休將白發唱黃雞”,反用其意,勸阻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嘆。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34頁。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34頁。詩意山下碧綠的蘭草芽尖,淺淺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濤濤松林間蜿蜒著一條黃澄澄沙石小路,遇雨沒有一點爛泥,暮色蒼茫,細雨霏霏,這里傳來杜鵑鳥一聲聲凄厲的哀鳴.誰說人老了,不可能重又青春年少?門前蘭溪流淌的河水還能向西倒流呢.因此,根本就用不著為自己的白發蒼顏而嘆息,說什么歲月無情,時光不再,僅聽聽黃雞的叫鳴聲就可以了.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34頁。上闋寫景蘭芽浸溪路靜無泥暮雨蕭蕭子規輕啼下闋抒情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自然的美景和生機令人心曠神怡。

不要徒發衰老之嘆。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34頁。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闋寫景,山下小溪邊,長著矮小嬌嫩的蘭劃,松間沙路潔凈無塵,畫面清新優美,淡雅寧靜。B.“瀟瀟暮雨子規啼”一句寫黃昏時瀟瀟細雨中杜鵑的啼叫聲,正所謂鳥鳴山更幽,突出了環境的靜謐。C.下闋轉入抒懷,“門前流水尚能西”句,寫詞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無再少”,因此為時光流逝、人生短暫而嘆息。D.全詞情景交融,恬淡優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語言,充滿人生哲理的議論,表現了詞人執著生活、呼喚青春的情懷。C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34頁。2.“黃雞”的本意是詩中是指指黃雞報曉

代指時間,時光流逝3.詞的上闋寫景,依次描繪出那四個畫面。蘭芽浸溪,沙路無泥,蕭蕭暮雨,子規暮啼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34頁。4.概括上,下闋的內容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的雨后景色。下闋:寫作者雖身處閑境,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34頁。5.“暮雨”和“子規”烘托了怎樣的心情?身為貶官,面對暮雨蕭蕭,子規哀啼,不禁心生悲涼。6.蘇軾從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溪水尚能西流,難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傷自憐,哀嘆衰老呢?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34頁。小結1.杜牧在詠史詩《赤壁》中

,

妙在寫政治軍事形勢的變遷是通過美女的命運來反映的。2.《次北固山下》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

,

。3.《浣溪沙》中寫眼前景色,描繪出三個畫面的句子是

,

,

。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性格的句子是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