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力I-03-3-靜定結構受力分析(桁架)課件_第1頁
結力I-03-3-靜定結構受力分析(桁架)課件_第2頁
結力I-03-3-靜定結構受力分析(桁架)課件_第3頁
結力I-03-3-靜定結構受力分析(桁架)課件_第4頁
結力I-03-3-靜定結構受力分析(桁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三章

靜定結構的受力分析§3-1

梁的內力計算回顧§3-2

靜定多跨梁受力分析§3-3

靜定平面剛架受力分析§3-4

靜定平面桁架受力分析§3-5

組合結構受力分析§3-6

三鉸拱受力分析§3-7

隔離體方法及截取順序優選§3-8

虛位移原理§3-4

靜定桁架受力分析3-4-1

桁架特點和組成21、桁架(Truss)的構成掏空的梁

—— 桁架可以看成是從梁衍化而來32、桁架的計算簡圖上弦桿腹桿下弦桿ABCFP

FP

FP4DEACFPDFPFPBFP/2EFP/25理想桁架簡圖假設:理想光滑鉸接;直桿且過鉸心;力只作用在結點。桁架

是由鏈桿組成的格構體系,當荷載僅作用在結點上時,桿件僅承受軸向力,截面上只有均勻分布的正應力。計算簡圖與實際結構的偏差

并非鉸接(結點有較大剛性)

并非直桿(部分桿件為曲的,軸線未必匯交)

并非只有結點荷載(但可進行靜力等效處理)6

主內力:按計算簡圖計算出的內力

次內力:實際內力與主內力的差值優點:梁和剛架以承受彎矩為主,因而截面應力分布不均勻,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桁架桿承受軸力為主,可克服梁和剛架的不足。內力組成:次內力遠小于主內力73.桁架的分類(按幾何構造)1、簡單桁架2、聯合桁架3、復雜桁架計算方法:結點法、截面法或結點法與截面法的聯合應用。8分析時的注意事項:1、盡量建立獨立方程:選取包含等于兩個未知數的結點。2、避免使用三角函數llxlyNNYNX

N

=

X

=

Yl

lx

ly3、假設拉力為正+93-4-2

結點法123456784×3m=12m4m40kN60kN80kNH=0V1=80kNV8=100kN一、平面匯交力系N13N1X1312Y13453結點18024060N24結點2N2336080N35X3440

Y34N34結點3-10010604060-905023456784×3m=12m4m40kN60kN80kNH=0V1=80kNV8=100kN80

60

604060

30+-9040

0-90+15757520

80

75100-11-二、結點單桿概念P結點平面匯交力系中,除某一桿件外,其它所有待求內力的桿件均共線時,則此桿件稱為該結點的結點單桿。結點單桿的內力可直接根據靜力平衡條件求出。12V結點T結點K結點零桿關于零桿的判斷13分析桁架內力時,如首先確定其中的零桿,這對后續分析往往有利。判斷原則:“V”型結點:無荷載時兩根零桿;荷載與一桿共線時,另一桿為零桿。“T”型結點:無荷載,一根零桿。“K”型結點:對稱荷載作用下的對稱結構的對稱位置的“K”結點,無荷載作用時2根零桿。1234567891011ABD

C例1.試指出零桿。問題:能否去掉零桿?ABC意義:簡化計算14試指出哪些桿是零桿?思考題15FPFPFPFP習題:試指出零桿。習題3-5(d)16oooo共4根零桿習題3-5(a)oooooo共6根零桿FP外載分組FP/2

DE

FP/2F

GAC

BCDEFGABCFP/2

D

EFP/2F

GABC對稱C平衡F

G反對稱F

G平衡17提高題:利用結構對稱性判斷零桿、簡化計算。一、 平面一般力系O18y截面單桿:任意隔離體中,除某一桿件外,其它所有待求內力的桿件均相交于一點(或彼此平行)時,則此桿件稱為該截面的截面單桿。截面單桿的內力可直接根據隔離體平衡條件求出。3-4-3

截面法AB1‘2’

3’

4’dP1

2

3

4

5P6dPacb

de解:(1)求支座反力例1、求圖示平面桁架結構中指定桿件的內力。19AB3’

4’dP

Pacb

de(2)2’1’1

2P1‘

2’1

2

3

4

5P6d20AB6ddPbca

de

1

2

3

4

5P

P(3)1’

2’

3’

4’B4

5

4’Pde21AB6ddPPabcde1’

2’

3’

4’

1

2

3

4

5P

B4

5Pk2d2d(4)4’22

ABCP122

1

N1DABCDP1P22N2例1、求圖示平面桁架結構中指定桿P件的

內力。23

PABRARBRBk。PP。kP24二、特殊截面簡單桁架——一般采用結點法計算;聯合桁架——一般采用截面法計算。3-4-4

結點法與截面法的聯合應用C

DT1.3P0.5PPT0.5P為了使計算簡捷應注意:選擇一個合適的出發點;選擇合適的隔離體;選擇合適的平衡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