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卷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6,2006435002)的泄密事件實際上是測試負向反撥效應引起的一種極端表現方式,是測試異化導致教學和學習異化的結果;同時,測試的異化也不得不讓我們擴大測試反撥效應的內涵。本文還分析了導致這種由負向反撥效應引起異化趨勢的深層原因,并且就如何最大程度避免這種異化趨勢提出了一些建議。測試專家Alderson&Wall(1993)為語言測試的反試只對學生和老師產生反撥效應,不會對其他人產生反泄密事件,特別是2005年1月8日這天的嚴重泄密事件,這個假設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看來我們可以把Al-derson&Wall的這個假設改成“測試不只是對學生和老師產生反撥效應,還會對其他人和社會產生反撥效應,體對這些泄密事件的披露,如同點燃導火索一般,在社會中造成了極大影響,人們對此事紛紛議論,頻頻抱怨,議取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一時間全國大學英語教育部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的高度重視。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部組織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舉行測試改革新聞發布會。教育部提出改革的總體思路,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八個要點,并且計同等方式試行新的六級考試。初步定于2007年1月全面實施改革后的四級考試,2007年6月全面實施改革后的六級考試。與此同時,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還公布了試點階段四、六級考試各部分測試內容、題型和所占比例,即試卷構成。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測試的效度,增強測試的正向反撥效應。應該說,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近幾年泄密事件,特別是2005年1月8日這天的嚴重泄密事件,其實從語言測試學的角度可以理解為測試負向反撥效應激烈和極端的表現,而這種負向反撥效應又是語言測試異化的結果。由此看來,本文擬從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的角些評析,試圖從語言測試學的角度形成一定的認識。一般說來,語言測試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屬性:信度、六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一個整體。其中,信度和效度是測試的可信程度和有效性,是測試的兩個大前提;區分度和難度是測試的兩個基本要求,一份試卷由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組成,并以適當的比例分布在一份試卷中,使該測試具有相應的區分度;而實用性則是◎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試的實施和操作越簡單、越方便,就越能充分地發揮測試的有效性,越能增加測試的可信程度;反撥效應是語言測試實際作用的體現,它本來的涵義應該是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和學習的影響,但是從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近幾年泄密事件來看,語言測試不僅僅是對語言教學和學習產生影響,而且還對社會各界都產生了影響。看來,我們不得不豐富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的涵義。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分為有害的(或負向的)反撥效應(harmfulornegativebackwash)和有益的(或正向的)反撥效應(beneficialoractivebackwash)兩種。前者指的是如果測試內容和測試技術與課程目標不一致,語言測試便阻礙語言教學和學習,也就是說,測試不能精確地測量出應該測量的內容,例如,如果用多項選擇題來檢測考生的寫作能力,則在客觀上引導考生進行語言形式細微差別的辨認,而不是真正的寫作;后者指的是如果測試內容和測試技術與課程目標保持一致,則能精確地測量出應該測量的內容,這樣語言測試便促進語言教學和學習,例如,用命題寫作或自由寫作的形式來檢測考生的寫作能力,則能真正地達到檢測的目的。反撥效應不僅對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具有意義,而且對社會也會產生意義,追求良好的反撥效應(即正向反撥效應或者稱有益的反撥效應)是測試理論研究的永恒話題,換一句話說,人們總是渴望測試能夠引起正向反撥效應,即便是對信度、效度和區分度的把握也是為了引起正向反撥效應。反撥效應正是公眾評判測試的最重要、最本質的標準,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衷旨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水平參照標準,以便促進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提高全國大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并且為廣大的大學生提供一個科學測量自己英語水平的尺度。也就是說,其理想就是幫助改進教學和學習,盡可能地讓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發揮正向反撥效應(或者道理雖然如此,但實際上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要么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同畢業文憑和學位證書掛鉤,要么在求職時使用四、六級證書等等,這樣,正常的教學和學習秩序就被打亂了,學生不能系統地接受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訓練,體會應試的技巧和技術,結果鑒別語言形式細微差異的能力倒是提高了,而提供語言信息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卻不見增長,更有甚者,筆者還在一些考試輔導資擺脫的應試教育就這樣延伸到了大學,大學教育再一次幾乎沒有不走樣的。很好的意圖、很好的愿望,在‘考在測試學的意義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應該屬于具有尺度參照測試意義的水平測試(豐國欣,1998,2000,2004,2005),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代替了成績測試的作用,使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性質發生了異化,進而,它的負向反撥效應愈來愈強,直到一些人受到利益的驅動而不惜以觸犯刑律為代價也要泄露考試機密,從方式出現。英語四、六級測試的研究應該有兩個重要的課題,一是如何使該測試最大限度地降低負向反撥效應而發揮其第一個問題是立足于測試學本身提出來的,旨在完善測試學理論體系。在這個問題上,雖然我國的研究比起國外的一些研究稍微滯后一點,但總的看來,國內的研究還是比較成熟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所作調整工作和所統計的數據也表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趨于成熟的。總之,在測試理論上,當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反撥效應把握得還算理想,如果說要求一點負向反撥效應也沒有,那是做不到的,除非是小范圍里的成績測試;而大范圍、通過行政手段組織的考試,首先要保證的是其信度,因而絕大部分題目必須是客觀題,在這個前提下采取一定的人為措施,來改善效度,所以說,只能盡可能降低負向反撥效應,而不能完全根除負向反撥效應。應該說,當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體上做到了這一點。既然基本做到了這一點,那為什么人們對大學英語泄密事件呢?這恐怕要從第二個問題上找原因。越來原則和初衷,這正所謂利益越大,風險值就越高,敢于冒險的人就越多,因為一旦冒險僥幸成功,他得到的好處◎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就越多。如果再往更深處思考,冒險者所得到的好處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為當前的社會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區分英語水平的高低,換一句話講,就業單位對高英語水平的人才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四、六級證書純粹是一種控制求職人員的手段,并無多大的實際作用。這證書。在這種情形下,單純從測試學理論的角度研究如何盡量降低負向反撥效應、如何盡量提高正向反撥效應,是沒有多大實效的。測試學原理依賴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較大范圍的考試而得以實踐的,非純粹測試學怕就是測試學的特殊之處。對于這一點,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實際上早就意識到了,所以才不斷組織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這樣改革,很難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所以筆者建議,是不是應該換一個思路,能不能形成一個“自動制約機制”呢?比如,是否可能出臺什么政策,或者形成一種什么機制,來限制高分低能的人,讓他感覺到沒有真才實學,需要那么高英語水平的從業者,那也是不現實的,所以質的英語考試,其科學性和可行性是值得商量的。能不或者能不能借鑒IELTS的一些做法呢?筆者覺得更實用的是將710分仿照IELTS的辦法劃分為若干BAND,也可以合并原來的四級和六級,甚至還可以將英語專業四八級與公外的級別打通統一處理,因為在語言能力或者技能層面,不存在專業和非專業的使用區別 (豐國欣,2001),再將每一BAND的水平與實際可勝任高級口譯或文學翻譯,650-680分定為八級,可勝任法律翻譯與會議翻譯等等),這樣可以把社會上所有的英語證書統一進行處理,劃成統一的級別(口筆語能力可以分開),不必保留眾多的英語證書,這種改革,既操作簡便,又降低了作弊的可能性。不同的就業單位可能會自動依據某一BAND來衡量和要求本單位的從業人員,而從業人員也會感到虛偽的水平無立足之地,進而腳踏實地學習英語,注重實際水平的提高。這樣,是不是可以在較大的程度上鏟除測試異化賴以生存的土壤呢?應該說,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剛剛出臺的改革措施還是抓住了要害。有三點特別值得一提,一是總分增加到710分,這就意味著增加了抽樣量,抽樣量越大,結論就越可靠,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就越高;二是題型作了較大的調整,增加了許多主觀題,這意味著在確保信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改善效度,從而達到降低負向反撥效應的目的;三是把合格證改為成績單,既科學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制約測試的異化,水平考試本來就旨在提供一種水平標準和尺度,或者準確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狀況,不存在及格或者不及格之說,也不存在通過或者不通過之說。這樣,用人單位自行按照自己單位實際情況,決定需要多高英語水平的從業者,從而選擇什么分數(水平)的求職者,而考生也能量體裁衣,按照自己的實際水平擇考擇業。如果說這次改革還有什么不足之處的話,那就是人們還看不到相關主管部門配套的管理政策,而這些政策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按照面的政策應該涉及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本身管理、實施等各個環節,同時還應該涉及到大學英語教學的有關方面。如果沒有這些,再好的改革措施,都會落空,到了一定的時候還會出現新的問題。筆者從測試學理論的角度對近幾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多次出現泄密事件作了一些評析,同時還在本文不同的地方對產生此類現象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對如何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筆者在歸納本文的基本觀點之前,覺得應該再重申一個基本觀點,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性質的考試,不管是用什么題的英語語言技能和相關的英語知識;考生只要具備這樣這就是說,考生完全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熟悉題型、訓練解題技巧,實際上在考場上臨時弄懂題意就可以做題,大量寶貴的時間應該花在英語系統知識的掌握和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上。說到了這點,筆者在思考,為了確保考生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是否可以不要固定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題型,更沒必要提前考試輔導書泛濫能起到較好的限制作用。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對命題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要求他們在命題時要特別注意測試的實用性,試題的說明越簡單越好,測試的實施越容易越好,同時還要在測試過程中限制儀器的使用。實際上,這樣做對保證測試的信度和效度也有好處。縱觀全文的論述,筆者認為,近幾年連續出現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泄密事件,實際上是測試負向反撥效應的一種極端表現方式,是測試異化導致教學和學習異化的結果。從測試學的意義上來講,它改變了我們傳統的認識,即測試的反撥效應只是測試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它使我們不得不擴大測試反撥效應的內涵,即測試對整個社會都有影響。于是我們不得不把Hughes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活動,其影響甚至還波及整個社會,即所產生的反撥效從語言測試理論探討的角度出發,筆者建議,給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設定兩種概念,一個是廣義的反撥效應,指的是語言測試對全社會的影響,一個是狹義的反撥效應,指的是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的影響。這樣,語言測試研究的內涵就豐富了,可操作性也強了,對測試理論的完善具有建設性的作用。[1]Alderson,C.&Wall,D.ist?[J].AppliedLinguistics[2]Bachman,L.F.1990.FundamentalConsiderationinLanguageTest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3]Hughes,A.1989.Testingfor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4]豐國欣.CET-4測試的信度與效度評析[J].湖北[5]豐國欣.CET-4測試目標評析[J].黃石高等專科[6]豐國欣.新生外語學習觀念的誤解及其轉變機制[13]潘文國.防止考試對教學的異化—大學英語教[16]楊惠中、金艷.大學英語四、六級[17]楊惠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效度研究報告FENGGuo-xin(DepartmentofFo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山東燴道食品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5年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標準卷
- 2024-2025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名校卷】
- 2024-2025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典優】
- 2025信息技術服務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國際貿易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年智能輸電系統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餐飲服務員勞動合同書
- 2025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格式(賣方)
- 2025私人車輛買賣合同范本范文
- 筆墨時空-解讀中國書法文化基因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計算機網絡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法
- GLB-2防孤島保護裝置試驗報告
- 的溝通技巧評估表
- 職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 卵巢囊腫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 兩癌篩查的知識講座
- 儀器共享平臺方案
- 深度學習模型優化-第1篇
- 櫥柜施工組織方案
- 磁材自動成型液壓機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