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鏈會計理論國內外研究綜述_第1頁
價值鏈會計理論國內外研究綜述_第2頁
價值鏈會計理論國內外研究綜述_第3頁
價值鏈會計理論國內外研究綜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價值鏈會計理論國內外研究綜述

隨著社會競爭環境的加劇、當前會計模式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價值鏈會計作為管理領域的一個新趨勢。關于價值鏈的概念首先由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率先提出,我國學者閻達五2003年首次提出價值鏈會計的概念并初步構建其基本框架。一、價值會計方面價值是通過對會計流程的變革和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企業之間的聯系日趨緊密,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結果也空前殘酷。為創造并保持競爭優勢,各國企業都把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強企業管理、開發研制新產品放在首要位置?,F代企業誰擁有更多的知識,最快吸收現代化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將之組合成獨特的能力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之中,誰就會獲得競爭的主動權并贏得市場。這種情況下,價值鏈管理應運而生,它站在企業競爭戰略的高度,收集、加工、存儲、提供并利用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和價值流信息,識別、重構、分解和整合企業的價值鏈,通過生產出“個性化產品”去占領市場,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贏得競爭的優勢,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增值。閻達五(2003)和鄭秀芳(2009)等學者認為,現行的財務報告對前瞻性信息、無形資產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披露不足,而傳統的管理會計忽視了新的制造環境和新的管理理念,這些理論的弊端越來越不適應指導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的會計模式進行改進。與此同時,管理會計領域涌現出了諸如價值鏈、供應鏈、EVA(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體系、作業成本計算和作業管理、平衡計分卡、精益制造思想等新的理念和方法,怎樣較好地將這些理念和方法融合于現行的會計實踐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閻達五(2003)認為變革現行的會計模式已是大勢所趨,而價值鏈會計正是適應這一變革趨勢的一種選擇。價值鏈會計靠信息技術來實現(閻達五,2003)?,F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是價值鏈賴以存在的技術基礎(李百興,2003)。這些都說明,信息技術的應用擴大了會計分析視野,通過對價值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提供和利用,確立了會計實時控制觀,使得會計流程得到再造,并可以動態、及時、多樣地披露價值信息。因此,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影響了傳統概念的企業價值鏈上的某些環節,從而引起企業價值鏈結構的變化。二、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哈佛商學院學者邁克爾.波特(MichaelE.Porter)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之后邁克爾.哈默(MichaelHammer)1990年提出了企業業務流程再造(BRP)的概念,彼得.海因斯(PeterHines)1993年提出了“集成物料價值運輸線”的價值鏈新定義、約翰.沙恩克(JohnShank)和菲.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an,1992)提出來了廣義的價值鏈概念、弗瑞.瑞波特(JeffreyF.Rayport)和約翰.史維歐克拉(John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虛擬價值鏈和有形價值鏈的概念、安德魯.伯杰(AndrewJ.Berger)和約翰.加托納(JohnL.Gattorna)于2002年提出了未來發展對價值鏈管理產生重大影響的幾大因素、詹姆斯.P.沃麥克(JamesP.Womack)和丹尼爾.T.瓊斯(DanielT.Jones)1996年通過對日本企業的考察,總結出了涵蓋五項重要價值原則的精益思想。此后,默瑟(Mercer)顧問公司的著名顧問艾德利安.史萊渥斯基(AdrianSlywotzky)2001年首次提出價值網的概念,理查德.諾曼(RichardNorman)、拉菲爾.拉米雷斯(RafaelRamirez)和大衛.T.威爾遜(DavidT.Wilson)等人于2001年提出了價值網的模型。國外對于將價值鏈分析運用于會計已有了一定的研究。約翰.沙恩克和菲.哥芬達拉加(JohnShank&V.Govindarajan)于1992指出價值鏈分析是戰略成本分析的強有力的工具,它比傳統的管理會計方法有了更多的優越性。2000年,他們又撰文再次強調價值鏈分析是成本管理中重要的戰略性方法,并指出作業成本法可以應用于價值鏈分析中,作為價值鏈分析的有益補充。另外,澳洲拉籌伯大學ZahirulHoque教授于2001年指出,價值鏈分析雖然是企業進行戰略分析的常用方法,但價值鏈分析難以解決細化到產品的戰略決策問題,這就需要作業成本法作為補充。價值鏈分析和作業成本法在成本分析方面所能實現的相輔相成的作用已被國外很多學者認識到,并已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國內最早介紹價值鏈理念的文獻于1994年出現,而對價值鏈會計的研究,最早由我國已故教授閻達五先生于2003年提出并構建其基本框架。之后,戴德明教授系統總結了閻達五教授關于價值鏈會計的研究成果,包括價值鏈會計的研究起點、研究動因、研究過程、研究框架和研究展望等基本內容,初步構建了價值鏈會計研究的理論框架,并對價值鏈會計的研究內容提出了一個基本方向。關于價值鏈的理論專著,主要有七本專著,包括《閻達五文集》(閻達五著,2004年出版)、《管理會計:戰略與價值鏈分析》(宋獻中和胡玉明主編,2006年出版)、《價值鏈內部控制》(王海林著,2007年出版)、《價值鏈與價值管理問題研究——面向價值創造的成本管理創新模式研究》(林鐘高著,2007年出版)、《價值鏈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張鳴主編,2007年出版)、《價值鏈會計研究——基于時空維度的會計管理框架重構》(于富生等著,2008年出版)、《價值鏈會計》(鄭秀芳編著,2009年出版)。這些專著從價值鏈會計的理論結構和實際運用方面進行了探討,豐富了我國價值鏈會計的研究內容。從已有資料可見,國內學者對價值鏈會計的研究涉及的范圍比較全面,并充分融合了相關學科的成果,但其研究方法較單一,研究內容還停留在最基礎的理論研究上,比較零散,還未形成能用于指導實踐的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未來應在充分吸收國內外相關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價值鏈會計理論體系和管理框架等方面的研究。三、價值鏈會計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價值創造閻達五(2004)認為應緊緊圍繞強化價值管理這條主線,沿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重構會計管理框架。這就說明價值鏈會計理論改變了原來傳統會計的時空觀,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主要體現以下方面:1.突破了傳統會計主體的概念束縛。原有會計主體假設認為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服務的特定單位,反映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而價值鏈會計管理的范圍遠遠超出了單一企業的范疇,變成了價值鏈企業群體,從定義上應確定為會計為之服務的價值鏈,它既包括企業內部價值鏈,又包括由多個企業構成的產業價值鏈,既可以指單獨的法律實體,也可指多個法律主體組成的會計主體,具有開放性和相對性。2.價值鏈會計理論突破了原有成本管理的范疇。狹義的成本管理僅指財務會計計算的歷史成本,發展之后的概念擴充到內部經營管理需要的現在和未來成本。而價值鏈管理將成本管理的范疇定義為既包括企業內部價值鏈的資金耗費,也包括行業價值鏈整合所涉及的客戶和供應商的資金耗費,從而拓展了企業成本管理的空間范疇和時間觀念。價值鏈會計管理的目標是實現價值鏈的整體增值,因此價值鏈會計要求將股權資本成本納入成本管理的范圍。閻達五認為,只有對價值鏈上的所有收入和成本進行全面分析后,才有可能對價值鏈增值的大小做出準確的計算。凡是進入企業價值鏈的價值信息都在研究范圍內,這大大擴展了原有成本管理的范圍。3.價值鏈會計強調時間價值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會引起管理會計范式的變遷。主要表現是價值鏈對企業業務活動的控制具有全面性和多維性,會計對象空間上的連貫性以及對業務活動和流程評價與反映的實時性。當然,這主要是指管理會計方法體系的變遷,并不意味著價值鏈會計和價值鏈管理會計邊界的無限擴大(綦好東和楊志強,2005)。4.價值鏈會計理論促進了多學科理論的融合。主要表現在價值鏈會計打破了傳統會計學科的界限,將財務會計學、理財學、審計學、管理會計、成本管理等學科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并包括了統計分析、控制論、運籌學和價值分析等相關內容,變革了現行會計系統?;谝陨蠈r值鏈研究的綜述,可以看出,價值鏈會計理論對實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會計流程再造指的是將IT技術、財務人員和會計流程、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有機融合,包括觀念再造、組織再造和會計信息處理流程再造,便于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實時控制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從而價值鏈會計就能提供讓企業獲勝競爭優勢的有價值的會計信息?;趦r值鏈的作業基礎預算是針對傳統預算的缺陷提出的,它在視角和基礎方面的創新使它能更好地將會計活動的預測、決策、實時控制與業績評價等銜接起來,便于企業管理好自己的各項作業活動以及處理好與其他企業的關系和,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和效率,增加企業的價值。價值鏈會計理論將從縱向、橫向和內部三個方向影響企業的業績評價。因此,價值鏈會計的實施,使得企業在進行業績評價時,以財務狀況和產品狀況作為評價的邏輯起點,從企業外部價值鏈角度和內部價值鏈角度進行評價,從而深刻揭示深層次的作業動因,找到價值增值的源泉。以“實時”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為目標取向的價值鏈會計,正如人的感應神經中樞,能有效地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使企業的活動更加和諧,奠定了企業價值鏈戰略成本管理的基礎。它通過對價值鏈的整體優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