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細胞 學案 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第1章 走近細胞 學案 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第1章 走近細胞 學案 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第1章 走近細胞 學案 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第1章 走近細胞 學案 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1第1章走近細胞PAGE11PAGE第1節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病毒1、2003年SARS病毒席卷中國,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病毒的結構簡單,它沒有細胞結構,但是它卻是一種生物,屬于微生物的一種,僅由____和____________構成,只能依賴________才能生活(繁殖)。常見的DNA病毒為:________(只寄生于_______中)其余卷面上出現的一般都為:______________(HIV只寄生于______中)二、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實例1.草履蟲(單細胞動物)的運動和分裂實例2.人(多細胞動物)的縮手反射實例3.病毒(非細胞生物)與細胞的關系由以上實例得出:__細胞、__細胞以及_______結構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______。三、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是否屬于生命系統的層次之一?____病毒是否屬于生物?_____(因為它能繁殖)植物沒有_______這一層次(根、莖、葉、花、種子、果實屬于___層次)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沒有哪些層次?______________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與內容1543年,比利時的維薩里通過大量的尸體解剖得到各種器官,揭示了人體在_______水平的結構。隨后,法國的比夏又對器官進行了解剖,揭示了人體在_______水平的結構。1665年,英國的羅伯特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木栓組織,把看到的“小室”畫了下來,并稱之為_______。隨后,荷蘭磨鏡師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紅細胞、精子等。再后來,意大利的馬爾比基觀察到了植物的細胞壁等結構。最后在1838-1839年德國的______和_______建立了細胞學說。內容如下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____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構成。注意:這句話把“一切動植物”改成“一切生物”……就是錯的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______,又對與其它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從_____細胞中產生(施萊登認為新細胞是從老細胞的細胞核中長出來的或者是在細胞的細胞質中結晶出來的;1858_______修正了細胞學說,他總結出“細胞通過_______產生新細胞”)細胞學說揭示了什么呢?在生物科學中,細胞學說首次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____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但是細胞學說的內容也有著年代的局限性,1中沒有提及_______和細胞的關系;3中局限在于老細胞的種類,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老細胞才能產生新細胞。而如人的____細胞或______細胞都是不能分裂的。第2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一、常見的細胞常見的細胞共同的結構有:細胞__、細胞__和細胞___。不同之處在于它們的_____和____不同。由此我們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胞具有______性和_______性。二、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1、結構:物鏡的長度與其放大倍數呈__;目鏡的長度與其放大倍數成____。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目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顯微鏡的成像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①.轉動(配合調節遮光器)使視野明亮②在倍鏡下(鏡頭較短的物鏡)觀察清楚后(調節___準焦螺旋)再把要放大觀察的物象移至③.用轉到高倍物鏡(鏡頭較長的物鏡),此時視野變____(亮、暗),然后再調節視野亮度,最后用__準焦螺旋調節清晰度。你聽說過太歲嗎?太歲,又稱肉靈芝,根據“太歲協會”王潮姜教授介紹:肉靈芝,傳說是秦始皇苦苦找尋的長生不老之藥。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二、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科學家根據細胞有無以______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____細胞和____細胞。1.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______生物,屬于微生物的一種,并且一般為單細胞生物。例如各種___菌:具體包括____菌(可發酵酸奶)、某____菌(如大腸桿菌)、_______細菌(可凈水)和___細菌(藍細菌舊稱___藻,它具體又包括色球藍細菌、______藍細菌、_____藍細菌和____菜)注意:①以____字結尾的不一定都是細菌;以_____字結尾的不一定都是藍藻②引起人患病的________也是原核生物,它不屬于細菌,其分類和細菌是并列的。③練習冊常出現的原核生物再如:衣原體、立克次氏體、放線菌原核細胞的特點:a有且只有一種細胞器即_________(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結構)b大多數有(支原體沒有),其成分為肽聚糖。植物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真菌細胞壁成分為幾丁質c有擬核,它是類似于細胞核的一個區域,但是沒有_______包被,內含一個大型_________分子(無染色體)。d擬核外,含有若干個小型________分子。e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二分裂注意①藍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但是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能進行__________的_____(自養、異養)生物。藍細菌也沒有線粒體,但是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細胞質中含有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②淡水中水域污染、富營養化時,會出現大量的藍細菌,叫做______。(一種有害現象)③大對數細菌為______(自養、異養)生物,但是硝化細菌卻為______生物(也稱之為生產者),原因是它能進行________作用(類似于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是利用化學能將無機物____和_____轉化成____________)④硝化細菌也沒有線粒體,但是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原因(略)2.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____生物如_____、_____和_____,真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種,常見的真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較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異同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共同點是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點是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有____包被,并且細胞核內含有____________(其成分為____和______);原核細胞的擬核_____核膜包被,并且擬核內沒有_____,而是含有一個大型環狀______分子。常見的幾種單細胞生物圖片(你能區分出以下誰是原核生物嗎?_______)常見的死細胞與活細胞死細胞:管細胞、皮細胞、纖維等。活細胞:精子細胞、卵子細胞、花粉、血小板等。一、單選題1.從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角度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為(

)A.

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

B.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C.

元素、無機物、有機物、細胞

D.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2.下列對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研究順序,正確的是()A.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B.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

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種群→個體→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D.

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系統→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座青山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A.

種群

B.

群落

C.

生態系統

D.

什么都不是4.生命系統有許多結構層次,下列選項中屬于種群層次的是(

)A.

洞庭湖濕地的所有生物

B.

一小塊稻田中所有蝗蟲的卵、幼蟲和成蟲

C.

黃山和云臺山上全部獼猴

D.

一個蜂箱中全部的雄蜂5.下列生物中,不屬于自養型生物的是(

)A.

花生

B.

念珠藻

C.

蘑菇

D.

大白菜6.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①藍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蟲④小球藻⑤蘑菇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發菜

①⑦⑧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⑧7.下列關于HIV、大腸桿菌、人體腫瘤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是自養型生物

B.

都含有蛋白質

C.

都具有細胞結構

D.

都含有核糖體8.關于下列a、b、c、d四種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和d均不具有葉綠體

B.

a和b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

a、b、c、d都能獨立繁殖和代謝

D.

a屬于原核生物,c屬于真核生物9.下圖是對噬菌體、藍藻、變形蟲和衣藻四種生物按不同的分類依據分成四組,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

甲組生物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乙中的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

丙與丁的分類依據可以是有無染色體

D.

丁組生物的細胞都具有核膜10.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組織時

)A.

用10倍物鏡觀察組織時鏡頭與玻片的距離比用40倍物鏡觀察時近

B.

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中呈現b字母

C.

若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一污點不動,則污點可能在物鏡或目鏡上

D.

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被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16個11.在不同的放大倍數下,所呈現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被觀察到C.若玻片右移,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12.下列關于“NDM-1超級細菌”的敘述錯誤的是()A.“NDM-1超級細菌”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核糖體B.為獲得大量的“NDM-1超級細菌”,可在體外用培養基培養C.與人體細胞相比,“NDM-1超級細菌”在結構上的最主要區別是有細胞壁D.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NDM-1超級細菌”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13.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細準焦螺旋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神經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以及突觸小體等結構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在物鏡上D.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為防止產生氣泡,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蓋上蓋玻片14.陰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由此加重了人們的恐艾心理。關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體內只有一種細胞器,所以其營寄生生活C.獲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營養物質齊全的培養基上培養D.HIV不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等生命系統結構層次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病毒雖然是生物,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③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④多細胞生物也必須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下列敘述不符合生物學事實的是()A.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羅伯特·胡克制造的顯微鏡比詹森制造的顯微鏡放大倍數要高C.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觀察到的人和動物的精子是真正意義上的活細胞D.羅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的發現開創了細胞研究的新領域,能清楚地觀察到細胞的內部結構,并且陸續地觀察了一些不同類型的細胞17.以下關于今年給武漢帶來災難的新冠病毒的描述正確的是()A.該病毒體內有自己整套蛋白質合成系統B.該病毒的遺傳物質集中于無核膜的核區C.該病毒的DNA裸露不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D.該病毒寄生在人體細胞中并具有傳染性18.實驗中用同一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個物像如圖。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提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B.實驗者若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觀察,則物像的面積是實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調節目鏡,看到清晰物像時物鏡離裝片最近的是④D.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可能在目鏡和反光鏡上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和藍藻在結構上有統一性,具體體現在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及相同類型的遺傳物質等B.藍藻與變形蟲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營養方式為自養,后者營養方式為異養C.顫藍細菌與發菜的共同點是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顫藻含光合色素,而發菜細胞含葉綠體D.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多樣性20.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選用圖甲中d物鏡時觀察到的視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選用a物鏡時視野的亮度比選用d物鏡時大B.選用a物鏡時觀察到的細胞最大C.選用b物鏡比選用c物鏡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多D.由d物鏡轉換為c物鏡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21.對于下列各結構在生物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①葉綠體②染色體③核膜④核糖體⑤細胞壁⑥擬核A.菠菜和發菜體內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綠藻體內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顫藻的體內存在 D.大腸桿菌和藍藻共有的是④⑤⑥2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細胞內增殖B.單細胞生物體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應激性、繁殖……C.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由不同的細胞密切合作完成D.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3.有關病毒的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細胞產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B.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D.病毒是目前發現的最簡單的生物24.有關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覆蓋全身的皮膚,屬于器官層次的描述B.“一只草履蟲”和“一頭牛”二者所含有生命系統層次是完全相同的C.培養皿中的醋酸桿菌菌落對應于種群層次D.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最大的生命系統是生物圈25.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心臟的搏動是通過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來完成的,上述事例說明()A.細胞是以上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B.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通過生物體來完成C.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具復雜性D.器官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26.科學家從我國騰沖熱泉中分離得到一株硫化葉菌,下列關于該菌的表述錯誤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細胞壁的合成B.為高溫酶的潛在來源C.對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進化D.無擬核結構27.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中的物像“c”從下圖甲轉為乙,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A.將載玻片往右上方移動,并把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B.將載玻片往左下方移動,并把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C.將載玻片往右上方移動,并把高倍鏡轉換成低倍鏡D.將載玻片往左下方移動,并把高倍鏡轉換成低倍鏡28.下列關于藍球藻和小球藻的說法,錯誤的是()A.小球藻和藍球藻都含有核糖體這種細胞結構B.藍球藻和小球藻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C.小球藻可進行光合作用,而藍藻不可以D.藍球藻和小球藻都以DNA為遺傳物質29.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并命名“細胞”B.細胞學說的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C.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D.細胞學說闡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30.下列關于圖示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發生突變B.框圖②內的生物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有細胞壁D.框圖④內都是異養生物,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二、非選擇題1.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請據圖回答:(1)科學家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其分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____(填標號)。(2)A、B、C、D、E所示細胞的統一性表現在它們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_______,圖中能表示生命系統個體層次的是____(填標號)。(4)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B、E兩類生物的主要區別是:B類生物含有____________,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自養”或“異養”)生物。2.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下列生物中,與引起發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新型布尼亞病毒”病原體有明顯區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大腸桿菌②發菜③藍細菌(藍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綿⑧SARS病原體⑨細菌(2)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察和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核膜光合作用(能否)核糖體細胞壁甲√√√√乙√×√×丙×√√√①甲、乙、丙3種細胞最可能取自哪類生物?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A.洋蔥B.兔子C.蘑菇D.藍藻②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如下圖,在光學顯微鏡下比較,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3.圖1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分別標有“5×”字樣和“15×”字樣,物鏡分別標有“10×”和“40×”字樣。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要使放大倍數最大,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玻片間距離的組合應為_______(填標號)。此時放大的倍數為___________。(2)在觀察時,③與④的顯微視野比較明亮的是__________(填標號)。(3)若在低倍鏡視野中發現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換為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此異物很可能在______________。A.物鏡上B.目鏡上C.裝片上D.反光鏡上(4)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物鏡或細準焦螺旋,結果觀察得到圖2中的四個圖形。其中物鏡與玻片距離最遠時觀察到的一組圖形應是圖2中的______(填字母)。視野最暗的應是圖2中的_____(填字母)。4.下圖是某同學在“目鏡10x,物鏡40x”時顯微鏡下看到的圖像,據圖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