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2023-2024學年部編版必修上冊 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35張)_第1頁
【高中語文】2023-2024學年部編版必修上冊 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35張)_第2頁
【高中語文】2023-2024學年部編版必修上冊 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35張)_第3頁
【高中語文】2023-2024學年部編版必修上冊 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35張)_第4頁
【高中語文】2023-2024學年部編版必修上冊 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35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書:目的和前提黑塞一、教學目標: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了解層進式的論證結構,掌握文章嚴謹的邏輯順序。2.理解并闡釋文中的主要內容,學會篩選并整合信息。3.領會作者的思想觀點,明確閱讀經典對一個人獲得教養的意義。二、重點難點:1.了解讀書的目的和前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理清思路,了解層進式的論證結構,掌握文章嚴謹的邏輯順序。黑塞的諾貝爾頒獎辭: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風格。導

入二、背景鏈接

黑塞曾在神學院學習,而神學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壓抑和扼殺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深深地陷入了與德國民族主義沖突的境地。戰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促進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試圖從教育和修養方面來探索人性,提倡通過讀書來提高修養,達到心靈和個性的自我完善。為此他寫下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就是一篇激勵人們讀書的名作。文中,作者闡述讀書的作用,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知識卡片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種。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隨筆的形式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說理,可以談讀書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也可以對同類事物進行綜合議論。且不受字數限制。在寫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嚴謹,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內

讀(一)整體感知,理清層次:快速閱讀課文,思考,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明確:第一部分:(1-2)讀書的目的:獲得真正的修養。讀書絕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藉來麻痹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1.什么是“真正的修養”。2.獲得真正的教養的途徑之一——研讀世界文學。第二部分(3-7)讀書的前提:以個人的閱讀興趣為前提,同時還必須要以個性或人格作為前提。3.認識自己,憑愛好閱讀。4、5.讀書的前提-個性或人格的追求。6、7以自己的讀書經歷為例證明。第三部分(8)針對現實,提出讀書建議。(3)作者少年時代的閱讀經歷給我們什么啟示?讀書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選擇過于狹窄,則容易囿于局限,積累不夠。②要提高閱讀的層次,讀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養,要讀杰作。戰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促進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和探索。所以,“泛”讀也是很重要的。獲得真正的教養的途徑之一——研讀世界文學。戰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促進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和探索。1.了解讀書的目的和前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1)思考,黑塞倡導什么樣的讀書觀?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也有人認為開卷有益,要“泛”讀。(1)思考,黑塞倡導什么樣的讀書觀?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①作者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參加社會實踐等。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系;獲得真正的教養的途徑之一——研讀世界文學。黑塞曾在神學院學習,而神學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壓抑和扼殺人性。所以在讀書過程中,既要注重博覽群書,又要有所側重,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益的書籍要深入研究。讀書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選擇過于狹窄,則容易囿于局限,積累不夠。③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①作者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參加社會實踐等。(1)思考,作者認為什么是“真正的修養”?它的目的是什么?(二)精研課文內容:1.研讀課文第一部分:(1)思考,作者認為什么是“真正的修養”?它的目的是什么?明確:“真正的修養”即“精神和心靈完善”。修養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2)思考,黑塞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的途徑有哪些?“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對我們的人生有什么作用?明確:①作者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參加社會實踐等。②“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和理想的巨大財富。特別是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不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③特點: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走到盡頭;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將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發達民族的全部文學通通讀完,更別提整個人類的文學了。正因為如此,才順勢提出讀杰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杰作。④對我們的人生的作用: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使我們感到滿足和幸福;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系;使我們集中心智;使我們的人生充實、高尚、有意義。這些都符合“真正的教養”的內涵,說明深入研讀世界文學確實是獲得真正的教養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2.研讀第二部分:(1)思考,黑塞倡導什么樣的讀書觀?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明確:讀書觀:愛和生命的閱讀,敬重知識,心的教養,讀書者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原因:①現實狀況不容樂觀。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誘惑,存在著輕視讀書的現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一些人對閱讀杰作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②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獲得教養是解決現實狀況的一條有效途徑。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個性的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那么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③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2)作者是如何論證“讀書的前提是讀者個性或人格的追求”這一觀點的?明確:第3段緊承前一段分析“獲得教養要研讀世界文學”這一問題,指出要想建立與世界文學的生動聯系,讀者首先要認識自己,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讀。第4段又進一步指出讀書不在于數量,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確立了自己對讀書前提的觀點。然后作者用第5、6兩段,以自己的讀書經歷為例來證明這一觀點。這樣,作者先講道理后擺事實,深入論證了“讀書的前提是讀者個性或人格的追求”這一觀點。(3)作者少年時代的閱讀經歷給我們什么啟示?明確:①在圖書的海洋中,只要我們去尋找,就一定會發現我們鐘愛的作品或能吸引我們的內容。②面對巨大的“藏書室”,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③閱讀中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這些發現會不斷開拓我們的閱讀視野,引領我們漸漸癡迷讀書。3.研讀第三部分:(1)作者對讀書提出了怎樣的建議?明確:①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基礎閱讀)開始閱讀。②要提高閱讀的層次,讀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養,要讀杰作。③要認真閱讀杰作,花力氣、下功夫。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是因為沒能正確認識讀書的目的,沒有認識到自我修養的追求,也不會發現杰作的價值。(2)你怎樣理解“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這句話?明確:如果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獲得了僵死的知識,沒有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與讀書的目的背道而馳,成了死讀書讀死書,這樣的讀書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進等。(3)最后一句“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杰作的真正價值”有什么樣的深刻含義?明確:這句話闡述的是閱讀的態度。閱讀杰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杰作的偉大的。歸納文章主題:小組合作,歸納文章主題:明確:文章闡述了讀書目的和前提,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分析寫作技巧思考,作為一篇議論性隨筆,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明確:①舉例論證。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列舉自己讀書的經歷來證明讀書要以讀者的個性或人格追求為前提。化抽象的說理于生動的故事之中,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②對比論證。本文多處運用對比論證,如拿印度文學與中國經典著作對比,突出中國經典著作讓“自然與精神,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點。再如讀巴爾扎克作品的前后對比等,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③比喻論證。如“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永遠都在半道上,與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形象地表現了獲得修養是不斷完善的過程,不是短暫的功利性行為。拓展探究討論:黑塞認為讀書“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對于世界文學經典有人認為要“重復閱讀”,要“精”讀;也有人認為開卷有益,要“泛”讀。你認為怎樣才能有更大的收獲?示例:觀點一:讀書求知既要“精”又要“泛”。如果沒有“精”的質疑精神,讀得再多,也只能是“倉庫型”的學生,加上不知變通,也有可能導致失敗。讀書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選擇過于狹窄,則容易囿于局限,積累不夠。所以在讀書過程中,既要注重博覽群書,又要有所側重,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益的書籍要深入研究。作者所主張的“精”讀,是指對待經典作品的態度,這樣的作品往往歷久彌新。但經典是需要篩選的,書海茫茫,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自己的品味和個性需求,只有讀過了才能明確它的價值,才能確定它是否對自己修養的提升有所裨益。所以,“泛”讀也是很重要的。觀點二:學會讀書,懂得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閱讀,融會貫通,就能發現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如果沒有“精”的質疑精神,讀得再多,也只能是“倉庫型”的學生,加上不知變通,也有可能導致失敗。讀書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選擇過于狹窄,則容易囿于局限,積累不夠。所以在讀書過程中,既要注重博覽群書,又要有所側重,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益的書籍要深入研究。作者所主張的“精”讀,是指對待經典作品的態度,這樣的作品往往歷久彌新。但經典是需要篩選的,書海茫茫,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自己的品味和個性需求,只有讀過了才能明確它的價值,才能確定它是否對自己修養的提升有所裨益。所以,“泛”讀也是很重要的。小組合作,歸納文章主題:黑塞曾在神學院學習,而神學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壓抑和扼殺人性。(1)思考,黑塞倡導什么樣的讀書觀?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獲得真正的教養的途徑之一——研讀世界文學。化抽象的說理于生動的故事之中,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戰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促進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但經典是需要篩選的,書海茫茫,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自己的品味和個性需求,只有讀過了才能明確它的價值,才能確定它是否對自己修養的提升有所裨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深深地陷入了與德國民族主義沖突的境地。①作者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參加社會實踐等。不是要用虛假的慰藉來麻痹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①作者認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參加社會實踐等。讀書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選擇過于狹窄,則容易囿于局限,積累不夠。(1)思考,黑塞倡導什么樣的讀書觀?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