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勸學》練習(無答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文言文課課通——《勸學》
一、文白對譯
君子①日:學不可以已②。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①君子:這里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②已:停止。]
青①,取之于②藍③,而青于④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⑤繩⑥?⑦以
靛青從藍草中取得,但比藍草顏色深;冰,是水(遇冷)凝結而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來取直的墨線,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彎
為輪,其曲中規⑧。雖有⑨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曲,把它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合乎圓規(畫的圓圈)了。即使又曬干了,也不會再挺直了,這是用火烘烤使它彎曲成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比量就直了,金屬制的刀斧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鋒利了,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就能見識明達而且行為也沒有過失了。
[①青:靛(dian)青,一種染料。②于:介詞,從。③藍:草名,葉子可提取靛青。④于:介詞,表示比較,相當于“比"。⑤中:合乎。⑥繩:木匠用來取直的墨線。⑦?: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彎曲。⑧規:圓規。⑨有:同“又"。⑩槁暴:曬干。槁,枯。暴,曬。挺:直.然:指示代詞,這樣。受繩:經過墨線比量。金:金屬制的刀斧等。就:接近、靠近。礪:磨刀石。參:檢驗。?。菏〔臁:酰合喈斢凇坝凇薄V和爸?,見識。]
吾嘗①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②之所學③也;吾嘗跂④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⑤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⑥也,而聞者彰⑦。
我曾經整天思索,比不上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后跟來遠望,卻不如登上高處見得廣。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遠處的人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并沒有更加勁疾,但聽到的人聽得清楚。
假⑧輿馬⑨者,非利足⑩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車子的人,并不是善于奔走,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和槳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①嘗:曾經。②須臾:片刻。③所學:“所”字結構,指學習的收獲。④跂:踮起腳后跟。⑤博見:見得廣。⑥疾:勁疾。⑦彰:清楚。⑧假:借助。⑨輿馬:車馬。這里指車子。⑩利足:善于奔走。致:到達。舟楫:船和槳。能水:善于游水。水,游泳。絕:橫渡。生:同“性",天性。物:外物,包括各種客觀條件。]
積土成山,風雨興①焉②;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③
堆土成為高山,風雨在這里興起;匯集水流成為深潭,蛟龍在這里出現;積累善行養成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
自得,圣心④備⑤焉。故不積跬步⑥,無以⑦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⑧一躍,不能十步;
就得到了,圣人的心懷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的行程,就沒有用來到達千里之外的辦法;不匯聚涓細的水流,就沒有用來形成江河大海的辦法。駿馬跳躍一次,不能跳出十步;
駑馬⑨十駕⑩,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
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功效來源于走個不停??桃幌戮屯V梗ú豢蹋?,(即使是)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屬和石頭也可以雕刻(成器)。蚯蚓(雖然)沒有鋒利的爪腳
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和牙齒,強壯的筋骨,(卻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飲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螃蟹(雖然有)六條腿和兩只蟹鉗,沒有蛇和鱔魚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內心浮躁。
[①興:起。②焉:兼詞,相當于“于此”。③神明:非凡的智慧。④圣心:圣人的心懷。⑤備:具備。⑥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⑦無以:沒有用來……的,無從。⑧騏驥:駿馬。⑨駑馬:劣馬。⑩駕:一天的行程。舍:停止、止息。鍥:刻。鏤:雕刻。埃土:泥土,塵土。黃泉:地下的泉水。一:專一。六跪:蟹的六條腿。“六"應是“八”。螯:蟹鉗。躁:浮躁,不專心。]
二、文化常識鏈接
《荀子》
戰國末期趙國人荀況及其門人所著?!盾髯印芬粫F存三十二篇,涵蓋了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寶庫。《荀子》中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運用排比,又善于用比喻,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盾髯印酚伞墩撜Z》《孟子》的語錄體發展成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
諸子百家(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斗爭復雜而激烈。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和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要求和本人的思想見解,對人生、社會乃至宇宙萬物提出看法,加之當時人們在思想和言說方面具有極大的自由,于是出現了思想領域里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參加爭鳴的各派,史稱為“諸子百家",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在思想領域影響最大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古代君子的標準
《禮記》曰:“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币娐剰V博、記憶力強而謙讓,一貫堅持做好事而不懈怠,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判斷下列文化常識的正誤
1.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步",跨出兩腳為“跬”。()
2.“金就礪則利"中的“金”,在本文中指的是金屬制的刀斧等。()
3.“君子"一詞,廣見于先秦典籍,為西周、春秋時對貴族的通稱,強調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如本文中“君子曰:學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答案:1.×解析:1.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2.√3.√
說
“說"是古代用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種事物來表達作者對某些問題的見解,篇幅一般不長。韓愈的《師說》就屬于這一文體。
古文運動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聲韻的和諧和辭藻的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浮艷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判斷下列文化常識的正誤
1.童子,與科舉考試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的男子。()
2.說,古代的一種文體,既可說明事物,也可記敘事件,還可發表議論。()
3.小學,漢代稱文字學為“小學",隋唐以后為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總稱。()
4.句讀,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頓處?!熬洹敝妇淠┑耐nD,“讀"指句中語氣的停頓。()
答案:1.×解析:1.“都指未成年的男子”錯。明、清科舉制度中,沒有考秀才或沒有考取秀才的讀書人,都被稱為童生。答案:2.√3.√4.√
三、課外深度拓展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②亡焉。然則從③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④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節選自《荀子·性惡》)
[注]①偽:人為。②文理:禮儀制度。③從:通“縱”,放縱。④檃(yǐn)栝:竹木的整形工具。
[參考譯文]
人的本性是邪惡的,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
現在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喜好財利,依從這種本性,所以爭搶掠奪產生了而推辭謙讓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從這種本性,所以殘殺陷害產生了而忠誠守信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視聽方面的貪欲,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從這種本性,所以淫蕩混亂產生了而禮義、禮儀制度消失了。既然這樣,那么放縱人的本性,依從人之常情,就一定會出現爭搶掠奪,一定跟僭越等級名分、擾亂禮制的行為相合而最終趨向暴亂。因此一定要有君師和法制的教化和禮義的引導,這樣之后(人們)才會從推辭謙讓出發,遵守禮儀制度,(國家)就能最終走向安定太平。用這些看人的本性,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道理就很明顯了,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
所以彎曲的木料一定要經過加熱并使用檃栝矯正,這樣以后才能變直;鈍的金屬器具一定要經過磨礪,這樣以后才能鋒利?,F在人的本性邪惡,一定要經過君師和法制的教化后才能正直;(一定要)用禮義加以引導,這樣以后社會才能安定。現在的人如果沒有經過君師和法制的教化,就會偏向險惡而不正直;
沒有禮義的引導,就會迷惑昏亂而得不到整治。古代賢明的君王因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認為(人)是偏向險惡而不正直的,迷惑昏亂而得不到整治的,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建立了禮義,制定了法度,用來矯正整治人的性情從而讓他們端正,用來馴服教化人們的性情以便引導他們。使他們都是遵從社會秩序并合乎道德原則的。現在的人,被君師和法制教化,積累文獻經典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如果)放縱性情、安于暴戾狂妄而違背禮義的就是小人。用這些看人的本性,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道理就很明顯了,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
孟子說:“人們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說:這是不正確的!這是還不了解人的本性,而且對人的本性和后天人為之間的區別不了解。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學習不到的,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禮義,是圣人創建的,是人們通過學習能夠得到、經過努力能夠做到的。那種不能通過學習得來、不能通過努力得到而就在人身上的東西,叫本性;人可以學會、可以通過努力實踐做到的,叫人為:這就是本性和人為的區別?,F在人的本性,比如說眼睛生來是用來看東西的,耳朵生來是用來聽聲音的。那可以看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聽到聲音的聽力離不開耳朵。眼睛(看事物)清晰、耳朵(聽聲音)清楚,不是可以學到的,這是很清楚的了。
《勸學》挖空翻譯與鞏固練習
一、挖空翻譯
君子(_________)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ǎ┖跻?,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___),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理解性默寫
1.荀子《勸學》中表明作者對“思”與“學"看法的句子是:
“___,___”,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
2.荀子在《勸學》寫到,“騏驥"是一種很善跑的駿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夠人的十步遠的句子是:“,,”與之相反的是“___,___",通過正反對比說明堅持的重要性在《勸學》中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
3.荀子的《勸學》中,作者通過舉木材經過墨繩量過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會變鋒利這兩個事例來打比方,目的是為了說明“___,___”這一做人的道理。
4.荀子的《勸學》中,“___,___"這兩句從反面揭示了江海之大是由涓涓細流匯聚而成的道理,通過此例論證積累的重要性。
5.荀子的《勸學》中,“___,___”這兩句從反面論證了做事情要有鍥而不舍的堅持精神。
6.荀子的《勸學》中,作者用“___,___"兩個比喻進行論證,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
7.荀子的《勸學》中,“___,___"這一結論,說的是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
8.古人在舉例論證的時候往往比較喜歡把“山”與“水"并列使用,荀子的《勸學》一文也不例外,作者為了論證積累對學習的重要性,在舉完“山”的例子后,又用“___,___"這一例作了補充。
9.“___,___”,通過“木"于“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10.“_________"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_________”說明了利用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
11.荀子的《勸學》中,作者通過“___,___"的對比,親身驗證了“站得高,見得遠”的道理。
12.荀子的《勸學》中,“___,___"這兩句從反面說明要想遠達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須一步一步地積累。
13.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兩個句子是:“___,_________”。
14.在《勸學》中強調學習應當用心專一,并且從正面設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樣先天弱小“,"但如果用心專一也會能“,___”有所成。
三、理解文章內容、賞析說理藝術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強調學習不可以停止,有針對性地指出人們在學習方面常出現的不能持之以恒的現象。
B.“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并同理推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的觀點。
C.第三段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不要去思考,只要善于學習就可以了"的觀點。
D.“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是說,君子天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外物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2.《勸學》中提到的“善假于物"是勸導人們借助外物進行學習嗎?談談你的理解。
答:
3.下列對原文第四段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段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進行正面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進行反面設喻,加以進一步論證。
B.作者用“蚓"和“蟹”進行對比,論述“學習要專一,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C.“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設喻先正后反,論述了“學習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D.本段中,排比句與對偶句穿插使用,使語言既整齊對仗、節奏和諧,又參差錯落、富于變化。
四、拓展遷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一)
子路初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哉”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栝②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節選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二)
夫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焉,心雖勤而無獲矣;廣博以窮理,猶順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瘤以藏丑;經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文梓干云,而不可名臺榭者,未加班輸之結構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
欲超千里于終朝,必假追影③之足;欲凌洪波而遐濟,必因艘楫之器;欲見無外而不下堂,必由之乎載籍;欲測淵微而不役神,必得之乎明師。故朱綠所以改素絲,訓誨所以移蒙蔽。披玄云而揚大明,則萬物無所隱其狀矣;舒竹帛而考古今,則天地無所藏其情矣。況于鬼神乎而況于人事乎泥涅可令齊堅乎金玉,曲木可攻之以應繩墨,百獸可教之以戰陳,畜牲可習之以進退,沈鱗可動之以聲音,機石可感之以精誠,又況乎含五常而稟最靈者哉!
低仰之駟,教之功也;鷙擊之禽,習之馴也。與彼凡馬野鷹,本實一類,此以飾貴,彼以質賤。運行潦而勿輟,必混流乎滄海矣;崇一簣而弗休,必鈞④高乎峻極矣。大川滔瀁,則虬螭群游;日就月將,則德立道備。乃可以正夢乎丘旦,何徒解桎乎困蒙哉!
(節選自《抱樸子·勖學》)
注:①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②栝guā:箭末扣弦處。③追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隊煤炭運輸合同7篇
- 關于開展政府采購協議供貨招投標工作的請示8篇
- 酒店用品長期購銷合同
- 瓦房改造裝修合同協議
- 電腦外設采購合同協議
- 電子保險理賠協議書模板
- 豬場勞動用工合同協議
- 玻璃成品隔斷合同協議
- 業務支撐系統維保合同7篇
- 瓷磚裝修買賣合同協議
- 【2021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材解讀--PPT課件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高清正版)
- 鋼結構門式剛架廠房設計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 橙色黑板風小學生知識產權科普PPT模板
- 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手冊課件
- 幼兒園兒歌100首
- Q∕CR 9218-2015 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
- 甲狀腺解剖及正常超聲切面ppt課件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用地審批及房地產登記試行規定
- 蠕墨鑄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