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短歌行曹操普通高中教科書
必修上冊
第三單元之第三單元
優美的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蘊含著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閱讀古詩詞作品,可以體味古人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樣的人生,加深對社會的思考,增強對人生的感悟,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本單元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體式的詩詞名作。曹操對“天下歸心”的渴望,陶淵明“復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李白馳騁想象的豪邁,杜甫登高望遠的悲涼,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表現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蘇軾、辛棄疾詞的豪放,李清照詞的婉約,則展示出宋詞不同的審美追求。
學習本單元,要逐步掌握古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認識古詩詞的當代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要在誦讀和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境,欣賞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受詩人的精神世界,體會詩人對社會的思考與對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文化品位;嘗試寫作文學短評。1、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全詩2、培養學生穿透詩文把握文章內涵的能力3、教育學生自覺珍惜時間,樹立遠大志向學習目標1、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也稱今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其句數、字數、平仄、對仗、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有律詩和絕句。2、律詩:①詩句字數整齊。分為五言和七言(簡稱五律、七律)。②規定詩句數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稱為排律或長律)。③中間兩聯必須對仗。每兩句成一聯,八句律詩計四聯,依次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末聯)。其中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又,每聯中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④有嚴格的聲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韻,一韻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3、絕句:每首定格為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韻律與律詩相同,只是不一定對仗。近體詩知識作品特色---四言詩
“四言詩”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的詩體,是中國漢代以前通行的詩歌形式。《詩經》是這種詩體的代表。四言詩四字一頓,節奏鮮明,簡單明快,單純而有天籟的意味。但是,因為節奏過于短促,缺少內部變化,也顯得有些呆板,不適于表現日益復雜的生活和情感。
四言詩盛行于西周。春秋時期以后,四言詩逐漸衰落,但仍有不少詩人寫作四言詩。如東漢末年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晉的陸機、陸云,東晉的陶淵明等。同時,也出現過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人們至今吟誦不絕。1、基本要求:鑒賞詩的內容、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基本要領:
①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②披詞入情,激發感情。
③展開想象,探究意境。何謂“意境”?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情);“境”是指客觀世界(景),兩者融為一體便成為意境。因此,意境是詩人借助于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是詩情和畫意的完美統一。
④感受韻律,品味語言。詩歌鑒賞旨要
曹操的《短歌行》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業的宏愿。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抒發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以及辭官歸隱、躬耕田園的自由、喜悅之情。這兩首詩均為古體詩,但在語言風格和表達技巧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四言,質樸剛健,運用比興手法,化用典故或引前人詩句表達心志;后者是五言,平淡舒緩,善用白描,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幅鄉村日常生活的圖景。要在誦讀中體會兩首詩不同的韻律、節奏和表達技巧,結合詩人的身世領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提示
對比閱讀
“短歌行”是漢樂府曲調名。本詩用的是漢樂府的舊題,即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
“樂府”有“長歌”“短歌”之分,其長短的區別不在于篇幅的長短,也不在于句式的長短,而在于歌聲的長短。行,是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本詩是曹操用舊題寫的新詞。文題解讀題解:《短歌行》
什么叫短歌?《樂府題解》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樂府的別稱: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臺歌》《隴上歌》行:《兵車行》《麗人行》《東門行》《十五從軍行》吟:《秦中吟》《白頭吟》
引:《李憑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風曲》《渭城曲》此外還有:謠、辭等別稱關于“歌行”作者簡介
軍事功績: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政治措施: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學成就:是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和創造者。與其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他們開創的一代詩風,被稱為“建安風骨”。團結在他們周圍的一批詩人叫“建安詩人”。他的詩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代表作有《篙里行》、《苦寒行》等。另一類則主要表現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代表作有《短歌行》、《觀滄海》等。
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建安文學以詩歌成就最為顯著,此期許多作品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安定統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調慷慨悲涼,語言剛健有力,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建安詩歌的這種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來被稱為“建安風骨”的傳統。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女作家蔡琰(字文姬)。建安文學寫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名家朗誦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②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
,心念舊恩。③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④pìjīnwèiyōumòduōqìzābǔwǎngyàn短歌行(其一)曹操①選自《曹操集·詩集》(中華書局2013年版)。詩的題目是漢樂府舊題。②〔對酒當歌〕面對著酒與歌,即飲酒聽歌。當,也是“對”的意思。③〔幾何〕多少。④〔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這是慨嘆人生短暫。⑤〔慨當以慷〕即“慷慨”。這里指宴會上的歌聲激越不平。當以,沒有實義。⑥〔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⑦〔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語出《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形容渴望得到賢才。子,對對方的尊稱。青衿,指代周代讀書人青色交領的服裝。衿,衣服的交領。悠悠,長遠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⑧〔沉吟〕沉思吟味。這里指思念和傾慕賢人。⑨〔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語出《詩經·小雅·鹿鳴》。蘋,艾蒿。《鹿鳴》是宴客的詩,這里用來表達招納賢才的熱情。⑩[〔掇〕拾取,摘取。一說同“輟”,停止。?〔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的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間小路。?〔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探望。?〔契闊談譙(yàn)〕久別重逢,歡飲暢談。契闊,聚散,這里指久別重逢。譙,同“宴”。?〔三匝(zā)〕三周。匝,周、圈。?〔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這里是仿用《管子·形勢解》中的話:“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厭,滿足。?〔周公吐哺(bǔ)〕《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廣納賢才,正吃飯時,聽到門外有士子求見,來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趕緊去接見。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第一層
譯文:面對著美酒應當放聲高歌,人生的歲月能有幾多?人生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苦于太多!激昂慷慨地高聲歌唱,心中的憂思令人難忘。用什么東西能排解憂愁?唯有美酒相伴。
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朝露”),但并沒有軟弱消沉,卻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譯文: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使我心中思慕之情連綿不斷。只是為了您的緣故,令我沉思低吟至今。鹿群呦呦歡鳴,呼喚同伴共食蘋草。我如果得到了嘉賓,定當奏樂設宴隆重款待。
作者抒發對賢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用典)[原文]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②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④在城闕兮。⑤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①子:男子的美稱。衿:即襟,衣領。②嗣音:傳音訊。③佩:這里指系佩玉的綬帶。④挑、達:形容走來走去的情狀。⑤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譯文:皎潔在天的皓月,什么時候才能停止運?我的憂愁來自心中,至今不能斷絕。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層。“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層,仍是想象賢才歸己時的歡快場面。
(以明月不可掇停,比喻得不到賢才的憂思不可斷絕。)
繼續寫對人才的渴望,寫憂思的原因。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見到賢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禮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
前四句比喻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愿望。
(“烏鵲南飛”中烏鵲喻指賢士。“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喻指賢士急于尋找可供依托的明主。)
表明作者虛心納士,竭盡誠心,不遺余力的態度。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你運轉著,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比喻用人要“唯才是舉”,多多益善。)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周公見到賢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馬上接待。《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詩化翻譯結構圖解短歌行憂思迎盼人生短暫 功業未就思慕賢才 求賢若渴宴待賢士 仰慕賢才賢才擇主 天下歸心志一統天下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人生苦短求賢不得功業未就
《短歌行》體現了曹操建功立業的雄心和頑強的進取精神,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功業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求賢若渴、慷慨激昂的宏偉抱負。
(主題)1、引用典故不著痕跡。
如用《詩經鄭風子衿》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來表達對賢才的渴望。又如化用自《管子形解》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來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更是表達了收服人心,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2、慷慨激昂之氣。
全詩融抒情、寫景、敘事于一爐,把對客觀社會生活的描繪與主觀思想上的苦悶憂郁情緒的抒發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詩歌氣魄宏偉,感情充沛,時憂時喜,忽徐忽急,展示著詩人博大坦蕩的胸懷。藝術特色課文探究1、“朝露”有什么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朝露”指早晨的露水,其特點是存在的時間短暫。這里詩人將人生比作“朝露”,抒發了人生有限、生命易逝的感慨和想要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2、前兩個用典詩人是如何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情的?
詩人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以明己志。先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兩句,把渴求賢才比作姑娘思念情人,生動形象地表明自己求賢而不得的苦悶和憂思。緊接著,又借“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表明賢才若來投奔自己,必將極盡禮節款待對方。3、從“明明如月”到“心念舊恩”這部分,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變化?
賢士如月一樣令人仰望,不可摘取,這正是詩人“憂從中來”的原因。“不可斷絕”進一步寫出了詩人求賢若渴而賢士不至的苦悶。后四句寫有賢才來訪,久別重逢,談心宴飲,迎新話舊,歡愉不已。這一部分寫出了詩人在求賢過程中憂喜交織的曲折心情。4、“月明星稀”四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于“月明星稀”之夜觸景生情,寓情于景,以“烏鵲”喻賢才,以“烏鵲南飛”暗示人才南流。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各統治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籠絡人才,“士不北走,則南馳耳”。詩人用“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尋找歸宿卻猶豫不定,表達了對他們的惋惜之情。5、最后兩句化用周公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用典]既表明詩人會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氣勢宏大,意義深遠。
詩人少年時期曾立壯志:致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雅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末學習能力診斷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內蒙巴彥淖爾市2025年高三畢業班3月教學質量檢查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二中學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武夷山職業學院《建筑與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2025屆初三4月模擬(二模)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中醫藥大學《藥學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日語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遙感原理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房屋及土地租賃協議
- 智能駕駛之路
-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 期中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鐵路客車車輛電氣系統維護考核試卷
- DB34∕T 4235-2022 濃香窖泥檢測操作規程
-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辨識媒介信息
- 2024年東南亞紙巾商銷(AFH)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 服務質量保障措施及進度保障措施
- 七層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
- 中國子宮內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讀
- 電力設備保修承諾書范本
- 酸棗仁湯的劑型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