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信息化實驗校工作自查報告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省市區加大了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特別是在“班班通”工程的實施以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一、基本情況我們學校現有20個教學班,“班班通”設備已經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學校在校生876人,學生專用電腦92臺。教職工46人,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辦公電腦。已建立了校園網絡,已建立學校自己的網站。二、對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的認識作為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校,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瓦房店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校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積極響應推進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注重課堂教學實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入開展,切實提高學校管理、課堂教學、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我校辦學目標明確、辦學思想先進、有明晰的發展思路。近幾年來,隨著設備的不斷投入,學校領導班子做好了周密的計劃,有效、合理地利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覆蓋所有學科的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發展規劃,并根據發展規劃制定每學期的工作重點,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續的推進。三、學校信息化工作情況自查我們對照《大連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校建設項目評估細則》要求,結合實際對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做了自查。1、規劃管理與組織機構我們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項目實施方案,包括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及數字化校園建設規劃和推進方案。成立項目辦公室,設項目領導小組、資源開發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制定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項目辦公室每兩周一次例會,安排信息化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有交流,并形成檢查報告和成果交流經驗,在校內推廣。這項總分2分。自查得分:2分2、信息環境我門學校的生機比和師機比均能達到細則要求。我們每個普通教室都安裝了“班班通”設備,能播放課件和網絡瀏覽。但我們學校沒有衛星接收設備。去年安裝班班通時,已經接入有線電視的線,每個班級和專用教室都留有有線電視的接口。學校有廣播系統,目前沒有校園閉路電視和衛星接收(上級撥發農遠工程設備時就沒有給我們學校)。沒有自動錄播和視頻資源管理功能的數字化微格教室。但我們利用攝像機和照相機作為彌補。學校建設有獨立的、10M光纖接入Internet的網絡中心,支持全校教師和學生應用。有路由器、交換機、存儲和備份功能。目前沒有正版操作系統、數據庫等軟件系統和安全體系及病毒防護系統。我們所用的都是網上免費的殺毒軟件。這項總分16分,自查得分:11分3、信息資源建設學校目前的資源庫雖然總數達到要求,但還不完善。有各個學科的光盤資源、教案、課件、視頻等資源但不系統,每位教師也建有自己的學科教學資源但不全面。按照瓦房店市教育局要求,在市區統一的數據平臺上建有本校的管理數據。總務處的電腦接有市區財政專線,財會有專用的網上數據平臺,所有的財務報表、教師工資信息都是和市區相關部門聯網的。只要是市區建有的統一數據平臺,都有我們學校的數據,包括教師工資信息、教師基礎數據信息、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學生基礎數據、學生成長檔案和評價等。完全按照上級要求輸入相關數據的,并進行管理的。只要是市區組織的網絡教研活動,我們學校都按要求參加,專任教師有自己的博客,能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備課和交流。這項總分12分,自查得分:11分4、信息環境與資源應用按照課程計劃要求信息技術開課率達到100%;普通和專用教室信息技術設施周平均使用節數達到周學時的50%以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學科覆蓋率基本達到100%;每周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學科數也達到開課數的60%以上。目前,我們教師備課還是根據市局統一要求,使用備課本,沒有實行網絡備課。我們班級也沒有建有自己的主頁,校級以上的骨干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但還沒有做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家長的網上交流。學校的門戶網站每周都有新內容發布,目前與市區教育網站還沒有鏈接,我們統一使用教育電子政務平臺,每天登陸市區教育網接受和瀏覽信息。這項總分38分,自查得分:30分5、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都能按要求參加市區舉辦的信息技術初級和中級培訓,行管人員和專任教師能達到《大連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能力標準》規定的A級標準要求;校級以上骨干教師基本達到B級標準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都能達到A級標準要求,至少一人達到B級要求。這項總分10分,自查得分:9分6、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學校有信息專干一名,負責本校局域網設備和網絡維護。學校信息設備完好率達到規定要求。學校按照要求以建立各項服務支持小組,正在學習和籌建階段,還沒有投入工作。這項總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7、應用成果學校每年都承擔教師進修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科研課題一項,教師參與校級以上課題研究人數比例達到10%。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涵蓋所有年級,但每個年級沒達到三個學科。教師和學生參加信息技術技能大賽并獲獎。這項總分10分,自查得分:5分8、附加我校有通過鑒定的信息技術應用科研成果。我校能為各類教研提供信息技術應用現場、觀摩課。附加分總分10分,自查得分:5分自查總得分:80+5=85分附:《細則》詳細評分表大連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校建設項目評估細則(試行)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評估要素評估方法賦分標準分值質性評價評估得分A1規劃管理與組織機構2分B1項目實施方案0.4分C1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項目實施方案,包括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及數字化校園建設規劃和推進方案。看文字材料和記錄沒有不得分,內容不全扣0.2分0.40.4B2組織機構0.4分C2設項目推進領導小組、資源開發小組和辦公室,分工明確,責任到位。沒有不得分,無工作記實或記錄不全扣0.2分0.40.4B3制度建設1.2分C3有比較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和運作機制,如:每兩周一次例會制度、定期信息反饋與交流制度、資金保障制度和激勵機制等。沒有不得分,不健全扣0.2分0.60.6C4項目推進辦公室每兩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每學期組織一次本學校工作檢查,形成檢查報告;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校內交流,形成交流成果和經驗推廣方案及年度總結并上報區項目推進辦公室。沒有不得分,缺一項扣0.2分,無工作記實或記錄不全扣0.2分0.60.6A2信息環境建設16分B4生機比3分C5高中達到6:1,小學、初中達到7:1。看實物和校園網,查信息化設備登記冊及有關統計數據人機比每多0.1扣0.5分33B5師機比3分C6達到1:1。33B6班班通2分C7每個普通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計算機+投影機+電子白板或投影幕+視頻展臺,或計算機+60英寸以上平板電視機等),具備電視節目接收、課件播放、網絡瀏覽等功能。沒有實現班班通不得分,多媒體設備不達標扣1分,功能不具備扣1分22B7廣播電視3分C8學校有智能廣播系統,有衛星接收或有線電視接入,有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沒有智能廣播系統扣1分,沒有衛星接收或有線電視接入扣1分,無校園閉路電視扣1分31A2信息環境建設16分B8專用教室及設備3分C9學校建有自動錄播和視頻資源管理功能的數字化微格教室。看實物和校園網,查信息化設備登記冊及有關統計數據沒有不得分,設備不全或功能不全扣1分30B9校園網2分C10學校建設有獨立的10M或以上接入Internet的網絡中心,支持全校教師和學生應用。網絡中心包括必要的路由、交換、應用服務器等設備,還須具有正版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等軟件系統和安全體系及病毒防護系統。22A3信息資源建設12分B10學校資源10分C11建立學校資源庫,存量不少于1T。并每年補充和更新,每年的更新量不少于5%。看資源存儲目錄和服務器沒有不得分,資源每差200G扣0.5分,沒補充和更新扣0.5分22C12在市區的指導下完成區域資源統籌建設任務,建立齊全的本校學科資源并與市、區共享。查學校資源建設任務書,檢查網上資源建設情況沒有參與市區域資源建設不得分,本校學科資源不共享扣0.5分22C13應用市區統一數據平臺,建設本校管理數據,檔案齊全,有統計、有分析。在相關平臺上查閱各項數據少一項扣0.4分22C14應用市區統一數據平臺,建設本校教師基礎數據,信息齊全,有教師專業發展檔案、有統計。22C15應用市區統一數據平臺,建設本校學生基礎數據,信息齊全,有學生成長檔案、有評價。22B11教師個人資源2分C16參與市、區、校資源建設;專任教師建有個人教學綜合應用空間,并在空間開展資源建設、備課和網絡交流等活動。抽查專任教師的電腦及有關材料有一人沒有自己的資源空間或沒有開展相應的工作扣0.2分21A4信息環境與資源應用38分B12信息技術課6分C17按照課程計劃要求(年級開齊、課時開足)開課率100%。查課程表、課時計劃、教案或走訪學生每有一個年級沒開課扣2分,每有一個年級開課不足扣1分33C1885%的學生達到《大連市中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修訂)》。現場抽測一部分學生及格率每低1%扣0.5分32B13日常教學、教研24分C19普通與專用教室信息技術設施周平均使用節數達周學時的50%以上。查設備使用情況記錄、教案及課例每低1%扣1分,記錄不全扣1分22C20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學科覆蓋率要達到100%。22A4信息環境與資源應用38分B13日常教學、教研24分C21每周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學科數達到開課學科數的60%以上。查設備使用情況記錄、教案及課例每低1%扣1分,記錄不全扣1分22C22每學期每位專任教師參加市區級網絡教研次數不少于1次。查看網上音視頻資料及教研活動記錄每一人沒參加扣0.3分,33C23每學期每個學科的微格教研(課例分析)次數不少于1次,并形成微格切片及說明,附有該課配套的教學設計、課件、評課和教師間討論等內容系統性資源供全區使用。查看網絡平臺資源每少一學科扣1分31C2495%專1任教師能夠利用網絡進行備2課,其中85%專任教師具有自己所教授學科本學期的一整套、按冊章節結構設計,包括課件、教案及部分素材的網絡教學資源,并能夠將其中精品部分在網上與全區共享。抽查教師網上備課能力及課程資源空間和電子教案每項每少1%扣0.3分31C25每個班級和教研組有自制的主頁,校級以上骨干教師建有自己的博客,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家長網上交流。交流總次數每學期不少于全校師生總數的10倍。查主頁和博客沒有不得分,點擊數量每少10次扣0.1分31C26開展網上校際間研修,探索高效、實用的網上校際間研修的方法,并初有成效。查網上研修記錄及成果記錄沒有開展網上校際間研修不得分,沒有獲得成功的方法扣1分32C27學校各類學科資源的被點擊查閱的年總次數不少于全校師生總數的10倍。查看點擊次數點擊次數每少10次扣0.1分33B14校園網站及平臺應用8分C28學校門戶網站設計合理、更新及時、管理規范,與市區教育網站有連接,并統一使用市教育電子政務平臺,每天登陸市區教育網。查校園網及市區教育網后臺數據網站設計不合理扣1分,每發現有1周(全年按45周)沒有新內容發布扣1分,管理不規范扣1分,每發現一名行管和專任教師不會用或不用電子政務平臺傳送辦公信息扣0.5分88A5師資隊伍建設10分B15教育技術能力培訓4分C29初級培訓人員按要求參加培訓。看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及成績統計每有一人不合格扣0.3分22C30中級培訓完成區規定的計劃數。22A5師資隊伍建設10分B16校本培訓6分C3198%的行管與教輔人員和專任教師達到《大連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修訂)》規定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技能A級標準要求,全校校級以上學科骨干教師達到B級標準要求。現場測試每低1%扣0.3分,校級骨干教師每一人達不到B級標準扣0.3分32C3298%的信息技術教師達到《大連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修訂)》規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A級標準要求,至少有1名信息技術教師達到B級標準要求。每低1%扣0.3分,沒有一名信息技術教師達到B級標準扣1分33A6技術服務體系建設10分B17工程技術支持服務體系4分C33設信息技術專干至少1名,負責本校局域網設備和網絡的維護。看平臺后臺統計,并到現場核實人員及檢查設備運行及使用情況沒有不得分,維護記錄不全扣0.5分11C34信息設備完好率達到95%。每低1%扣0.5分22C35使用市工程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平臺,網絡平臺上有齊全的使用記錄。不使用不得分,設備錄入不全扣0.5分,報修記錄不全扣0.5分11B18應用技術支持服務體系6分C36建立教師自主資源體系建設服務小組,每學科每個年級最少1人。現場抽查各項小組人員技能水平,培訓教案和工作記錄沒有不得分,被抽查人員水平不合格、無工作記實或記錄不全扣0.5分11C37建立MindManager支持服務小組,每學科最少1人。11C38建立辦公軟件高級應用支持服務小組,每學科最少1人。11C39建立圖片、音頻、視頻和平面動畫制作處理支持服務小組,參加人數每個學科最少1人。11C40建立幾何畫板支持服務小組,最少1人。11C41建立網頁制作支持服務小組,最少1人。11A7應用成果12分B19科研成果6分C42每年承擔區級以上教育信息化相關科研課題不少于1項,教師參與校級以上課題研究人數比例最少要達到10%。聽取匯報、查看證書(取最高級別、最大數量)及有關資料沒有不得分,每少0.1%扣0.5分22C43每年在區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的信息技術相關的文章的教師數不少于本校教師總數的0.5%。20A7應用成果12分B19科研成果6分C44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應涵蓋所有年級,每個年級不少于3個學科。聽取匯報、查看證書(取最高級別、最大數量)及有關資料每少一個年級的一個學科扣0.2分21B20教師競賽成果3分C45參加信息技術技能競賽項目并獲獎。國家級2分、省級1分、市級0.5分、區級0.2分32B21學生競賽成果3分C46參加信息技術競賽項目并獲獎。32A8附加分10分B22社會公益成果10分C47有通過鑒定的信息技術應用教科研成果。聽取匯報、查看證書(取最高級別、最大數量)及有關資料國家級4分、省級3分、市級2分、區級1分44C48承擔國家、省、市、區有關信息技術實驗項目并取得成果。省級以上2分、市級1分、區級0.5分20C49在國家、省、市、區各類會議上介紹、交流信息技術應用辦學經驗。20C50為外省市、學校培訓信息技術應用教師或接待外省市、學校同行來校參觀學習信息技術應用經驗(1次/每年)。沒有不得分10C51為各類教科研、工作會議提供信息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案例)課等(1次/年)。11學校最終得分85四、信息化建設中工作情況1、重視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的整合一直以來,學校教育信息化,落腳點還在學科教學上。在聽課、評課、教學比賽活動中,都明確必須要和信息技術整合。10月份,我們學校進行了主題為“用多媒體,創高效課堂”的專題教研,每位老師利用多媒體上一節課,相關教研組的老師聽課、評課。上課老師對自己的課做出反思。這次教研活動,教導處做了精心的計劃,并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素摻雜劑在鐵合金冶煉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市場細分與定位考核試卷
- 農業農業機械產業節能減排配合服務批發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廠職業衛生與員工健康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保護與海洋資源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實施考核試卷
- 電信行業區塊鏈技術探索與應用考核試卷
- 紅富士蘋果病蟲害防治考核試卷
- 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描述統計學和概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環境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高級應用氣象統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招聘事業編制教職員考試真題2024
- 2025世界防治哮喘日知識講座專題課件
- 糧食安全時政試題及答案
- 小學開展常規教育經驗交流活動方案
- 國際經濟學(下冊國際金融)克魯格曼-中文答案
- 第四單元專題學習《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同步教學)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名師備課系列
- 茂名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2024年6月真題(第1套)翻譯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03月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1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