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_第1頁
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_第2頁
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_第3頁
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_第4頁
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篇一:《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昨天晚上看了《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看的時候十分投入,被里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今天早上起來之后,腦海中仍然回蕩著電影里的情景。

總的來說,看過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幾個詞,而且總是不停地閃現,那就是:國家,榮譽,親情,友情,正義,邪惡,母愛,善良,責任,人性。

雖然早就知道說美國人人情差啊,貪生怕死啊什么的都是片面之詞,雖然以前也看過幾部十分經典的美國拍的反應二戰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還是最深的。當諾曼底海灘上成群的士兵還沒上岸就被打成蜂窩煤,當幾個醫務兵冒著生命危險在沙灘上搶救幾個可能有救的傷員,并不顧別人的“危險”的提醒,回應說:“他還有救。”這就是責任。當馬歇爾向幾位軍官念出瑞恩母親已經失去了五個兒子時,幾個久經沙場的硬漢眼里全都含著眼淚,再沒有一個人對拯救瑞恩提出反對的意見,這就是人性。當軍方的車開到瑞恩家門前時,瑞恩母親當即癱坐在地上,這就是母愛。當戰友們在一場又一場惡戰中相互扶持,在失去兄弟時悲痛欲絕,這就是友情,也許超越了友情。當一位士兵在極其危急的時候卻想要救下一個德國女孩時,這就是善良。當瑞恩不愿離開陣地,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看到了責任。當米勒上尉為了打勝仗甘愿冒著危險和犧牲,并深深知道戰爭的意義時,又看到了正義對邪惡的挑戰。當上尉通知瑞恩他自己的兄弟全部陣亡的消息時,不管是對的那個還是錯的那個,他們悲痛的反應,看到了什么是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最后,當美國國旗出現在片尾,輕輕飄蕩,知道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有一個共同的終極目標——為了國家。

美國政府,體制也正是憑著對個體的尊重和保護,收獲了最大的集體效益。

這些情景中也許很多選擇不是最理智的,但是,包含在這些情景中的人性中最美好,最光輝的東西,卻是不能缺少的,那些,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篇二: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現在已經看完這部片子一個多小時了,可是心情還是不能平靜,還是很堵得慌。片子里的血腥、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折射……都給我的心靈強烈的震撼!總有那么幾個片斷,我都不忍看,下意識的把頭別開。很佩服斯皮爾伯格,他找的切入點都令我感觸頗深……

戰爭,永遠是最殘酷的!它使平常的百姓也被無辜的牽連。在燭光下,當幾個大漢露出他們的柔情的一面時,我忽然發現,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會八卦開玩笑,他們談論的生活片斷和我們的是那么相似!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為了某些人的野心,卻讓大批大批的無辜者受害。

當瑞恩和隊長在談論和哥哥們在一起的生活時,我感到很痛心。從那么幸福的場景,一下墜落到死亡邊緣,那種對心靈的沖擊力,連我這個旁人都不忍看。很多人害怕死亡,我想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恐懼吧~其實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哪天會突然消失,畢竟時間還有那么多你留戀的東西啊~或許很多人咒罵那個不敢開槍的家伙,若是他敢在關鍵時候開槍,可能就不會釀成那么慘的悲劇了,可是,這也是最真實的地方啊~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關鍵時刻成為英雄的,人性也有脆弱的時候!

都說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是啊!若是他們不放過那個德軍,他們的隊友就不會死在那人的槍下了。可在戰爭中,沒有誰對誰錯,成王,敗寇!

現在,我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

看一部好片子,凈化一次心靈,真好……我希望成為英雄。

【篇三:《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作文】

看過這部電影以后,感觸很大,一是戰爭真的很殘忍,二是瑞恩最終能夠獲救就是因為上尉的執行力強,三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所承受的痛苦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八個人去營救一個人,到最后死了6個,這樣到底值不值這個話題,從中反映了很多問題,也許他們為了不同的目的去執行,但是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瑞恩!在找瑞恩的途中,他們有過分歧,我記得當時是因為上尉的原因把這次分歧擺平了——上尉的身世,一位教師,可以想象要成為一個殺人無數的人他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有多大。

等到找到瑞恩的時候,他們有開始了另一場戰爭,到最后上尉的中彈也在向坦克開槍,知道救兵到來,這可以看出來,他的意志力很強,這點很佩服他!電影的結局是瑞恩獲救,一直在按照上尉的一句話生活——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當我看到瑞恩的母親要同時收到三面美國國旗的時候,感覺這位母親很偉大。為了讓他不在接受到第四面國旗,才有了這部電影后來的演繹。

總結:執行力,堅持不懈的毅力。

【篇四: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戰爭片,一直以來我都很少看戰爭片,因為總有那么幾個片斷,太殘酷、太血腥,使人無法直視。所以,久而久之遇到這種畫面總是會下意識的把頭別開,但是這部影片使我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電影開頭就是,老瑞恩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向他的靈魂祈禱。自從俄馬哈搶灘成功后,總部就接到了瑞恩一家三兄弟都犧牲的消息,便下令讓米勒一行人去救他。在半途中,他們幾個都慢慢的走向死亡,但是經過艱苦的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找到了瑞恩。但是,讓人疑惑的是,米勒一行人沒有立刻走開,而是他們決定和瑞恩留下來共同守衛橋,不過最終米勒上校還是死了,但是臨死前還不忘叮囑瑞恩要好好活地下去。

是啊!戰爭永遠是最殘酷的,它往往使平凡的百姓也被無辜的牽連。在燭光下,當幾個大漢露出他們的柔情的一面時,我忽然發現,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會聊八卦、開玩笑,他們談論的事情和我們平常談論得是那么相似。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而只是為了某些人的野心,卻讓大批大批的無辜者牽扯進來一起受害。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不光是政治的延續,它也會給我們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記憶,有的驚栗,有的慘烈,有的悲痛,有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給人們帶來最多的是難過。

【篇五:《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500字】

剛剛看了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面有幾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1944年6月,盟軍在奧瑪哈海灘登陸。影片中,盟軍登陸艇里,士兵們在海浪的顛簸中,很多人都難受得嘔吐了。很快,登陸艇到達奧瑪哈海灘前沿,剛才的難受變成了恐懼:有的士兵在胸前劃著十字,祈求上帝保佑;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士兵咬了咬自己的護身符——十字架……,艙門打開,德軍的MG42機槍開始招呼了,前面的士兵紛紛中彈,后面的士兵于是從側面往水里跳,照樣沒有能夠躲過彈雨。呵呵,影片還對掉進海里的士兵作了一些特寫,就是他們在海水下面被子彈擊中,鮮血直流。據說一般子彈在水里的有效殺傷力只有3米,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美軍士兵雖然登上了海灘,但是被德軍機槍火力壓制而無法前進,美軍在海灘上傷亡枕籍(順便插一句,當時登上海灘的除了美軍外還有英軍,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軍隊,在影片中,我們好象只能看見美軍的身影);炮彈不時在人群中炸開,一名救護兵的腸子給炸了出來,倒在地上不停地叫著“媽呀,媽呀”,相信這樣的場景誰看了都不會遺忘。美軍終于打開一個缺口,沖到了敵人的工事后面,用手雷、火焰噴射器攻擊工事里的敵人。德軍腹背受敵,紛紛投降。美軍喜歡殺俘虜是他們的光榮傳統了。

在這部影片也有體現:兩名德軍士兵扔下槍枝舉著手從工事里鉆出來,兩名美軍端著槍對準了他們,德軍士兵求美軍不要殺他們,不知是那兩名美軍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說著“你們在說什么”,冷不丁地一梭子干掉了他們。

影片中這段表現當年奧瑪哈海灘的十多分鐘的激戰是真實、讓人震撼的:在戰爭面前,個人的生命是那樣脆弱。看過許多二戰影片,像這樣具有震撼力的場景并不多。

受命尋找瑞恩的小分隊在德軍陣地前,經過一番激戰后,消滅了幾名德軍,并且抓住了一名黨衛軍士兵。他們讓那名德軍挖個坑把死去的那名美軍埋了。這個場景很個意思:可能是那名德軍見軍醫比較和美吧,他挖了一會兒坑,就和軍醫邊抽煙邊聊天,此時此刻,他忘記了恐懼,仿佛和軍醫是朋友一般。小分隊的其他成員過來了,他連忙跳進坑里,繼續挖坑。美軍讓他上來他也不上來。可能是他知道自己要被美軍殺掉了,想用這種方式來感化美軍,換取一條生路吧;他不停地向美軍求饒,把救助的目光可憐巴巴地投向軍醫。小分隊的成員都想殺了他為死去剛死去的那名美軍報仇,只有軍醫反對。軍醫向約翰·米勒中尉求情,約翰·米勒中尉考慮再三,同意了軍醫的求情,放走了那名德軍。這為后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小分隊找到了瑞恩,想帶他走。但是瑞恩不同意,他要堅守在戰斗一線。小分隊和美軍的其他部隊一起堅守一座大橋。很快,德軍過來了,在鐘樓高處負責觀察敵軍動向的美軍士兵報告說:敵人有兩輛坦克,約五十人。美軍開始埋設炸藥,并在四周的建筑物埋伏下來,伺機而動。德軍進入包圍圈后,隨著一聲巨響,一輛坦克被炸得趴了窩,坦克周圍的德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橫飛。美軍的輕重武器同時開火,德軍一片片倒下。從畫面上看,德軍遠遠不止五十人哦。否則,美軍也不會在自己先發制人并且給德軍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兵力還處于劣勢。戰斗在殘酷地進行中,兩名美軍奔到一座建筑物里,從高處向敵軍開火。德軍發現了他們,也進入了這座建筑物。這兩名美軍聽見了有人上樓的腳步聲,都是為是被激烈的戰斗嚇著抱著槍和子彈不敢動彈的軍醫厄本。后來發覺不對勁,連忙開火,三名德軍被打死,可一名美軍也被德軍的子彈擊中而身受重傷。這時候,我們看見了一張熟悉的面孔——呵呵,他不就是先前被放走的那名德軍士兵嗎!此時此刻,剩下的兩人都來不及開槍,扔下武器展開了肉搏。顯然,在殘酷的肉搏中,美軍士兵在體力下處于下風,他呼叫著躺在地上的那個美軍的名字,想他能夠起來幫自己一把。可是,那名受了重傷即將斷氣的美軍,怎么能夠幫助他呢?他艱難地把匕首掏出來,匕首很快被那名德軍士兵奪去,美軍士兵抓住德軍士兵的手腕,想不讓匕首刺向自己。鏡頭轉向了厄本,他聽見了呼救聲,緩緩地向樓上走去,可他卻走向半途就停下了,只知道在樓梯里哭。接著,我們看到一個特寫鏡頭:德軍士兵不顧那名美軍士兵的求饒,把匕首插進了他的胸膛。唉,可憐的孩子呀。由于你的懦弱,把自己戰友的生命給葬送了!完事后,德軍士兵從房間里走出來,跌跌撞撞地下樓。他看了看站在樓梯上的厄本,可能認出了他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沒有對他采用行動;厄本早已被嚇懵了,哪里想到對眼前這名德軍動手!影片給我們一個這名德軍領章上的“SS”特寫鏡頭,這個場景就OVER了。

哎,對敵人的軟弱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呀。

在這里,我們不能指責厄本放走了那名德軍士兵而造成后來幾名美軍士兵的陣亡——因為反對屠殺戰俘違反了人道和公理,同時也是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況且厄本也不可能預料到放走這名德軍的后果。不過,善解人意的導演給了厄本一個挽救自己錯誤的機會:厄本在這場殘酷的戰斗中一下子成熟,和先前那個膽小、懦弱的他判若兩人。在接下來的戰斗中,他一個人就俘獲了五名德軍,其中就包括那名殺害自己戰友的德軍。他開槍擊斃了那名德軍,也算是將功補過吧。

以上是自己的信筆涂鴉,請各位戰友勿噴!

【篇六:《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在距離今天這個和諧安定的社會六十年前,這個世界在法西斯這個戰爭狂人的誤導下,充滿了硝煙,完全沒有和平。六十年轉眼就過去,二戰也早就結束了,有一位有心的導演斯皮爾伯格將它其中的一個感人的故事用電影這個形式記錄了下來,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

電影開頭就是,老瑞恩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向他的靈魂祈禱。自從俄馬哈搶灘成功后,總部接到了瑞恩一家三兄弟都犧牲的消息,便下令讓米勒一行人去救他。半途中,他們幾個一個個地走向死亡,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找到了瑞恩。但是,米勒一行人沒有立刻走開,他們決定和瑞恩留下來守衛橋,最終米勒上校還是死了,死前還叮囑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這部電影十分令人感動,每一個細節,不論是這些戰士不惜自己生命去完成任務,還是拯救自己的隊友,這種精神無處不感動著我們。瑞恩在這部電影中其實就是一個希望,一個目標,是米勒一行人收到的命令,他們對總部來的命令沒有絲毫的懈怠,即使是與死神面對面,還是要完成任務。這種精神也是只有軍人才有的。早在軍訓的時候,教官就說過了,走路的時候不喊停,即使前面就是墻也要走下去。

法西斯是兇惡的,是殘酷的,但是即使惡勢力在強大,永遠是不會戰勝正義的,因為他們長官與戰士是沒有感情的,像盟軍的米勒上校就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地去愛自己的士兵,這種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現在的生活雖然是沒有硝煙的平靜的,但是二戰依然給我們了許多的啟示,《拯救大兵瑞恩》同樣告訴我們什么是愛,像愛親人一樣地愛自己的戰友,自己的同學,這是最高的境界,也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領會了二戰這個血的教訓!

【篇七:《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earnthis!”這是米勒臨死對瑞恩說的最后一句話,earn有贏的意思,而this是指示代詞,表示這些或那些,我把它理解成“要好好活下去”,米勒的這句話影響了瑞恩的一生:“做個好人,做個正直的人”。看到這里,思緒回到幾天收到大學同學深夜發來的一條短信“好思念你們啊,要活的開心點!”,雖然這及不上米勒與瑞恩的生離死別,但卻讓我對“earnthis”這兩個單詞的理解更加透徹。大學四年轉眼即逝,現在的我踏上了工作崗位,算是完成了從“學校人”向“工作人”的轉變,大學同學各奔東西,都在忙著自己的事,雖然聯系少了,但心里還是在惦記著他們,希望他們能過的開心,更是會不斷幻想著下一次的相聚,相比于米勒與瑞恩的生離死別,大學的離別是幸福的,因為這種離別僅僅是暫時的分開,下一次相見并不是不存在可能,但是米勒與瑞恩的離別確是永別,是生與死的兩個世界的分開,米勒叮囑瑞恩要好好活下去,同時也把自己對生活的信念寄托給了米勒,瑞恩好好活著,不僅使自己,更要帶著死去的人的愛與希望活下去。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經典的戰爭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錄諾曼底時,米勒上尉率領一支8人小分隊深入敵后去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他是家中的老小,其他三個兄弟都在戰場上相繼身亡,為了不讓已經傷心欲絕的母親徹底絕望,馬歇爾將軍下令執行了此次拯救行動。與一般的英雄片有所不同,英雄在什么方面都是英雄,看這部片能讓你感受到戰爭的真實與殘酷。我是幸福的“80后”,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戰爭的殘酷,以及生離死別的痛苦,更不能體會什么是不惜一切代價執行上級命令,借這個機會,我要對在戰爭中為我們爭取和平的戰士們說聲:謝謝!

米勒,是這個片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角色,不僅因為他的領導能力,而且因為他的思想覺悟。作為這次拯救行動的負責人,他順利完成了任務,成功把瑞恩從危險地帶救了出來,安全地回到了他母親身邊,然而完成任務的過程對他而言是痛苦的,這從在戰友死去之后,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以及“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米勒是一個英雄,但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英雄的,他也有家庭,家里也有愛他的人在等他回去,離瑞恩進一步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一步,但是他知道這次行動不僅僅是拯救瑞恩這個人這么簡單,他知道拯救瑞恩一個人的同時,不僅僅能挽救一個絕望的母親,更能影響一大部分人對生命的態度。最后,英雄死在了戰場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的活下來,六條生命換來了一條生命,這樣的生命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生命誠可貴,然而在戰爭中生命不只是屬于你個人的,他必須服從于大局。在拯救途中,8人中多次出現了“為什么用我們的生命去換取別人的生命,難道我們沒有母親,沒有兄弟姐妹?我們不是一樣在戰場上拼死拼活?憑什么他就有這個特權?”的想法,在戰爭中這樣的邏輯是不適用的,戰爭是無情的,是殘酷的,甚至于瑞恩自己都想不通,導演這樣的安排無非是想讓觀眾明白:要珍惜生命和幫助他人。

在片中出現的一個小插曲,一名德國士兵在被放走之后重返戰場,并射殺了那個曾經救過他的厄本的戰友,最后厄本又殺掉了這名德國士兵。戰爭是殘酷的,對人性的摧殘同樣是可怕的,厄本是善良的,善良到一開始不忍殺害這個射死了自己戰友的敵人,他認為這個德國士兵已經是戰俘了,按照規定,不能把他置于死地,但最后厄本還是親手把他殺死了,算是給死去戰友的一個交代。也許有人認為厄本是懦弱的,就是因為他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戰友會死去,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戰士都是英雄,我們應該給予他更多的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都能做到視死如歸的人是微乎其微的。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偉大的戰爭片,他不僅讓我們重新對戰爭的殘酷進行反思,更是告誡人們要珍惜和平,愛好生活,樂于助人。

【篇八:《拯救大兵瑞恩》觀后感】

觀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驚嘆于斯皮爾博格深厚導演功力的同時,一些東西似乎壓在心頭,用一個夸張些的句子來說就是——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紅色電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記得小時候,一些電影,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厭的。更后來些,有了《大決戰》系列,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也油然而生,記得高中時,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說,“真希望現在有場戰爭,那樣咱可以大展拳腳”當時大家也隨聲附和。在我們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有領導人的英名決策,有戰士們的奮勇殺敵,有敵人的狼狽不堪,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們最困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游刃有余的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們的電影中至少缺乏了一個戰爭中必有的元素——殘酷。

從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歷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當絕對的主角。在經典的古典戰爭名著《三國演義》中,如果從另一種層面考慮,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說。在主人公們談笑間墻壚灰飛湮滅的同時,是千萬生靈的涂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六出祁山……哪一場不是數萬甚至十萬的死亡。記得有一段,諸葛亮把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